解譯
臘
(臘)
xī
(1) ㄒㄧˉ
(2) 乾肉:“噬~肉,遇毒。”
(3) 晾乾:“燃得而~之以為餌。”
(4) 皮膚皴皺。
(5) 鄭碼:QEK,U:814A,GBK:C0B0
(6) 筆畫數:12,部首:月,筆順編號:351112212511
詳細註解
--------------------------------------------------------------------------------
臘
臘、臈
là
[動]
(1) (形聲。從肉,巤(liè)聲。本義:年終祭祀) 祭名。古代陰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祭祀眾神 【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說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曰臘。——蔡邕《獨斷》
臘先祖五祀。——《禮記·月令》
虞不臘矣。——《左傳·僖公五年》
(2) 又如:臘日(古時臘祭之日。農曆十二月初八);臘祭(古時歲終祭祀);臘會(古代臘祭時的集會);臘鼻(本為劣等鷂鷹,喻指無能之人)
詞性變化
--------------------------------------------------------------------------------
臘
臘
là
[名]
(1) 農曆十二月 【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晏殊《蝶戀花》
(2) 又如:臘盡春初;臘八會(佛家於臘八開的誦經法會);臘底(年底,農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與“伏”相對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漢·楊惲《報孫會宗書》
(3) 又如:臘梨(亦作“刺梨”、“瘌痢”。禿子,生禿瘡的人)
(4) 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兩期)三個月安居一處,修習教義,完畢,稱一臘 【la】。如:戒臘;夏臘;法臘
(5) 人出生後七天 【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
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人之初死,以七日為忌。——《玉笑零音》
(6) 冬季醃製、煙燻而成的食品 【salted and dried】。如:臘肉;臘雞
(7) 另見xī
常用詞組
--------------------------------------------------------------------------------
臘八,臘八兒
làbā,làbār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有在這一天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豆
làbādòu
【Laba beans;beans in the gruel】 用於製作臘八粥的各種豆類,如赤豆、綠豆、豇豆
臘八粥
làbāzhōu
【rice porridg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在臘月初八用米、豆、棗、栗、蓮子等煮成的粥。佛教稱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八。是日,各大寺院用果子雜拌煮粥,分食眾僧,因有此稱。民間亦相沿成俗
臘腸
làcháng
【Chinese sausage】 用剁碎的肉灌在豬腸子中在煙上熏制而成
臘梅
làméi
【Japan allspice】 日本的一種灌木(Chimonanthus praecox),為其芳香的黃花而栽培,先花後葉
臘肉
làròu
【bacon;cured meat】 經過鹽醃曬乾或浸泡醃製,再加煙燻的肉
臘月
làyuè
【the 12th lunar month;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農曆十二月
寒冬臘月
基本詞義
--------------------------------------------------------------------------------
臘
xī
[名]
(1) (形聲。從肉,昔聲。本義:乾肉) 同本義 【dried meat】
臘,脯也。——《廣雅·釋器》
噬臘肉。——《曷·噬》
魚臘。——《穆天子傳》。注:“乾魚。”
無臘與膚。——《儀禮·有司徹》。注:“臘為庶羞。”
布千匹,臘五百斤。——《晉書·謝安傳》
(2) 又如:臘肉(乾肉);臘人(古官名。掌乾肉)
詞性變化
--------------------------------------------------------------------------------
臘
xī
[動]
(1) 曬乾;製成乾肉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又如:臘田(乾枯的田)
(3) 另見l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