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夏、商(約前21世紀~前11世紀),涇陽縣屬雍州。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屬畿內。
東周(前770~前256),前770~前750年,為犬戎占據;前750~前646年屬東周地;前646~前256年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
戰國(前475~前221),晚期秦置涇陽縣。今縣域西北部為雲陽縣轄地,東南部為弋陽縣轄地。
秦(前221~前206),前221年,秦並六國,行郡縣制,京都鹹陽所在地關中不稱郡,沿用周朝掌管京師的官名,今縣域涇陽、雲陽、弋陽縣屬內史轄。前207年,項羽三分關中為雍(都廢丘,在今興平)、塞(都櫟陽,在今西安市閻良區)、翟(都高奴,在今延安),史稱“三秦”。涇陽縣地屬塞。
西漢(前206~8),高祖二年(前205)滅塞,設立河上郡,九年(前198),復設內史,今縣域涇陽、雲陽、弋陽縣分屬河上郡、內史轄。惠帝四年(前191)改涇陽為池陽縣,景帝二年(前155)內史分為左、右內史,四年(前153)改弋陽為陽陵縣,池陽、雲陽、陽陵縣屬左內史轄。元封五年(前106),加強中央集權,劃分全國為14個行政監察區域,在京畿範圍的稱為司隸校尉部。太初元年(前104),左、右內史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史稱“三輔”,池陽、雲陽、陽陵縣屬司隸校尉部左馮翊轄。新莽(9~23)撤銷司隸校尉部,天鳳元年(14)分三輔為六尉郡,二年(15)改陽陵為渭陽縣,池陽、渭陽、雲陽縣屬烈尉郡。
東漢(25—220),沿襲西漢地方行政制度,渭陽復名陽陵縣。今縣域屬司隸校尉部左馮翊池陽、雲陽縣和京兆尹陽陵縣。
三國(220~265),曹魏劃分全國為12個州,池陽縣(今縣域東南部陽陵縣轄地及西北部雲陽縣轄地併入池陽縣)屬曹魏雍州馮翊郡。
晉及十六國(266~420),266年,今縣域屬西晉雍州扶風國池陽縣;316年起,屬前趙雍州扶風郡池陽縣;後趙因之;352年,析池陽復置涇陽縣(轄區為今縣域東南部和鹹陽市渭城區東部),屬前秦司隸校尉部鹹陽郡池陽、涇陽縣,後秦因之;419年起,屬西夏南台。
南北朝(420~589),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並涇陽入石安縣,屬雍州鹹陽郡(治所在今縣城)池陽、石安縣;太和十一年(487),分池陽縣北部置雲陽縣,今縣域北部屬雍州北地郡雲陽縣轄,東南部屬石安縣轄,余境屬池陽縣轄;景明二年(501)分石安縣復設涇陽縣,轄區為今縣域東部,西部屬池陽縣轄,北部屬雲陽縣轄。西魏因之。北周建德三年(574),並池陽縣入涇陽縣,今縣域北部屬宜州雲陽郡(治所在今口鎮長街村)雲陽縣轄,南部屬雍州鹹陽郡涇陽縣轄。
隋(581~618),開皇三年(583),實行州、縣二級地方行政制度,撤銷鹹陽郡及石安縣,轄地併入涇陽,直屬雍州。同年,撤銷雲陽郡,今縣域北部屬宜州雲陽縣轄。九年(589)涇陽縣改名鹹陽縣,十一年(591)鹹陽縣遷治鹹陽故城西10.5公里,今縣域南部復設涇陽縣。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將鹹陽縣廢入涇陽,屬京兆郡涇陽、雲陽縣。
唐(618~907),初依隋開皇舊制,罷郡為州,改京兆郡為雍州。武德元年(618),屬雍州涇陽、雲陽縣。貞觀元年(627),整治地方行政區劃,劃全國為十道,實行道、州、縣三級行政制度,今縣域南部屬關內道雍州涇陽縣轄;北部因雲陽縣易名而改為池陽縣轄,八年(634)復為雲陽縣轄。天授二年(691)設鼎州(治所在今口鎮長街村),雲陽及今縣城南部屬鼎州轄。久視元年(700)鼎州廢,復屬雍州轄。開元元年(713),京都和皇帝幸臨的州改設府(相當於州),雍州因之改為京兆府,屬關內道京兆府涇陽、雲陽縣。二十一年(733),增設京畿道,屬京畿道京兆府涇陽、雲陽縣。
五代(907~960),道一級建置逐步廢除。後梁,今縣域屬大安府涇陽、雲陽縣;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屬京兆府涇陽縣、耀州雲陽縣。
北宋、金(960~1234),初襲唐制,分全國為13道,屬關西道京兆府涇陽縣、耀州雲陽縣。至道三年(997)改道為路,路下設府、州、軍,府、州、軍之下設縣,府、軍非常制,故行政建置仍為路、州、縣三級,今縣域屬陝西路京兆府涇陽縣、耀州雲陽縣。熙寧五年(1072),置永興軍路,屬永興軍路京兆府涇陽縣、耀州雲陽縣。金皇統二年(1142)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屬京兆府路京兆府涇陽、雲陽縣。
元(1206~1368),對行政區划進行較大調整和改革,除首都周圍的縣由中書省統轄之外,將全國劃分為11個行中書省,形成省、路、州(府)、縣四級制。至元元年(1264),並雲陽入涇陽縣,二年(1265)並涇陽入高陵縣,三年(1266)分出復置涇陽縣。皇慶元年(1312)直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
明、清(1368~1911),初分全國為12個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行中書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直屬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清實行省、府、縣三級制,屬陝西省西安府。
中華民國(1912~1949),民國3年(1914),省縣之間設道,屬陝西省關中道;17年(1928)取消道制,地方行政區劃為省縣兩級制,直屬陝西省;20年(1931),為強化反動統治,鎮壓革命力量,國民黨設定行政督察區;28年(1939),屬陝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17日,涇陽縣解放,屬陝西省三原分區;1950年5月起屬陝西省鹹陽專區;1953年1月起屬陝西省渭南專區;1956年10月起直屬陝西省;1958年12月與淳化、三原、高陵一起併入三原大縣;1961年9月恢復涇陽縣建制,屬陝西省鹹陽專區;1969年10月屬鹹陽地區;1983年10月屬鹹陽市至今。
基本概況
涇陽縣位於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鹹陽市北偏東28公里, 距首都北京1290公里。全縣南北寬27公里,東西長37公里,總面積780平方公里,有耕地67萬畝,人均1.35畝。涇陽縣轄涇乾、永樂、雲陽、橋底、王橋、口鎮、三渠、太平、高莊、中張、興隆、白王等12鎮,崇文、龍泉、蔣路、燕王等4鄉。全縣總面積780平方公里,人口50萬,轄4鄉12鎮。涇陽工業密集區(以下簡稱密集區)於2005年3月正式規劃建設,位於涇陽縣境東部,地處兩市(西安市、鹹陽市)三縣區(三原縣、高陵縣、渭城區)的結合部,是涇陽縣搶抓西安經濟圈和和行政中心北移及西鹹經濟一體化機遇規劃建設的園林式工業新區。全區共轄永樂、崇文、高莊三個鄉鎮,規劃面積21.36平方公里,控制面積44平方公里,4.5萬人。
2005年修建的市政基礎設施為“三路一排水”工程,即長750米寬36米的南北路、長650米寬20米的東西路、長1007米寬40 米的涇永路東段拓寬改造工程和長6300米的排水主渠道工程,總投資共1380萬元。2006年全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126”工程,即完成
一規劃: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專業規劃;
二排水:尚村支溝排水渠過村段襯砌工程和橫流排水渠疏通襯砌工程,總投資240萬元;
六道路:①西起永樂樊家村,東至西銅高速路涇陽出口的4000米涇永路拓寬改造工程;②鹹銅鐵路以東,北起南乾渠、經石村,南至亢營村的1500米南北大道工程;③ 高阡路聶馮段4000米高莊大道工程;④北起永樂、經崇文、東至西銅公路崇文出口的5500米 崇文大道工程;⑤北起涇永路,南至永樂姚坊路的1100米橫流路工程;⑥涇河北岸6000米的河堤路工程。道路工程按城市主幹道標準建設,並配套建設排水、 照明、 綠化等工程,總投資14370萬元。同時完成730萬元續建工程任務,全年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6340萬元。進一步改善密集區投資硬環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以前區劃涇陽縣行政區劃,唐以前無資可考。唐天授二年(697年),轄5鄉18里。據宋《長安志》載,全縣共分6鄉,每鄉管1里,即瑞寧鄉管神狐里,永順鄉管藕南里,會仙鄉管仙洞裡,廣吉鄉管張良里,河池鄉管養生里,宜善鄉管輔政里。元時涇陽縣政區有所增加,至明洪武二年(1396年),全縣共轄8鄉48里。
清代區劃
清雍正十年(1732年),撤宜善鄉之仁和里、廣吉鄉之安化里、瑞寧鄉之永章里及順德里,其餘未變,全縣共轄8鄉44里。其後政區穩定。光緒十六年(1890年),在涇河南岸設臨涇分鄉、瑞安分鄉,其時全縣轄10鄉、44里,至宣統年間政區一直未變。
民國區劃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國民政府成立,涇陽縣行政區劃承襲清制。
民國八年(1919年),改10鄉為10個鄉治局。
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10個鄉治局為10個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區為聯,聯以下實行保甲制,全縣劃為19聯、138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9聯並為12聯,138保並為78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聯為鄉鎮。全縣12個聯,除自治聯改為自治鎮(辦公地址移至馬廟巷)外,其他均改為鄉。除大東鄉遷至樊家村外,其他鄉駐地未變。其時轄1鎮11鄉78保1731甲。
建國後區劃
1949年5月,涇陽縣解放,以民國時期12鄉為基礎,全縣劃為12區、74鄉、8街、7鎮。
1950年4月,並12區、74鄉為9區、60鄉,撤銷大東、千雲、百穀3個區。
1951年3月,全縣仍劃分為9個政區,區名改以序數代替,鄉減至50個。
1955年6月,政區仍為9個區,名稱改為原稱;鄉增至52個,名稱以序數代替。
1956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20個鄉。
1958年9月,取消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縣建立9個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涇陽縣併入三原大縣,原縣轄區劃為4個人民公社、22個生產管區(簡稱管區)。
1961年4月,撤銷4個人民公社,全縣劃為12箇中型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縣制,全縣劃為20個人民公社,211個生產大隊,1590個生產隊。
1962年,析瀛洲公社為蔣劉、高莊2個公社。全縣轄21個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數依舊。
1964年,城關公社分為涇乾公社和城關鎮,駐地均在北極宮。
1966年,川流公社併入石橋公社。全縣轄1個鎮、20個公社,4個居委會,209個生產大隊,1529個生產大隊。
1981年,全縣劃為1個鎮、20個公社,4個居民社區,213個生產大隊,1591個生產大隊。
1982年9月,石橋鎮更名為橋底鎮,石橋公社更名為橋底公社。
1984年5月,改變“政社合一”體制,實行政社分開,設立鄉鎮。全縣劃為涇乾、永樂、雲陽、橋底、口鎮5個鎮和王橋、白王、興隆、太平、中張、掃宋、燕王、蔣路、龍泉、蔣劉、雪河、姚坊、崇文、高莊、三渠15個鄉,8個居民社區,538個行政村。
1987年7月,王橋鄉改為王橋鎮。
1989年,轄6鎮14鄉,8個居民社區,321個行政村。
區劃現狀
截至2016年,涇陽縣下轄1個街道:涇乾街道,12個鎮:永樂鎮、雲陽鎮、橋底鎮、王橋鎮、口鎮、三渠鎮、太平鎮、高莊鎮、中張鎮、崇文鎮、興隆鎮、安吳鎮,231個行政村。涇陽縣政府駐涇乾街道中心街190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東與三原、高陵縣交界,南與鹹陽市渭城區接壤,西隔涇河與禮泉縣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與淳化、三原縣毗鄰,介於東經108°29′40″—108°58′23″,北緯34°26′37″—34°44′57″之間,南北寬27千米,東西長37千米,總面積780平方千米。縣城位於西安市北偏西54千米,鹹陽市北偏東28千米,距首都北京1290千米。地質構造
地層涇陽縣地層區劃屬陝甘寧盆地邊緣分區和汾渭分區。地層主要為古生代地層和新生代第四系地層。
(一)古生代地層
以寒武、奧陶系石灰岩為主,主要分布於基岩山區。
(二)新生代第四系地層
分布廣泛,成因複雜,有洪積相、風積相及河流相等。
區域構造
涇陽縣位於關中地塹北緣與鄂爾多斯向斜的接觸部位,地質構造受祁呂賀“山”字構造、新華夏構造及秦嶺緯向構造的影響,形成出露的構造形跡有東西走向的斷裂構迪及北東走向的褶皺和斷層,隱伏的構造有涇河斷裂、扶風—禮泉斷裂及永樂—零口斷層等。地形地貌
涇陽縣位於渭河地塹北緣中段,岐山至富平斷裂帶兩側。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西長37千米、南北寬27千米,海拔最高1614米,最低361米,垂直高差1253米。境內北部和西北部系嵯峨山、北仲山、西鳳山及黃土台塬。涇陽縣南北寬27千米,東西長37千米,總面積780平方千米,有耕地67萬畝。山區面積97平方千米,占涇陽縣總面積的12.4%。中部為沖洪積平原,自西向東逐漸展寬降低,大部分海拔400米左右,地勢平坦,面積503平方千米,占涇陽縣總面積的64.5%。南部為黃土台塬,位於涇河以南,塬面開闊,海拔為430—500米,面積180平方千米,占涇陽縣總面積的23.1%。氣候特徵
涇陽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暖、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3℃,冬季(1月)最冷為—20.8℃,夏季最熱(7月)為41.4℃。年均降水量548.7毫米,最多降水量829.7毫米,最少為349.2毫米。日照時數年平均為2195.2小時,最多(8月)為241.6小時,最少(2月)為146.2小時。無霜期年均213天。水文概況
涇陽縣地表水資源總量19.2328億立方米,其中自產徑流量0.2518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32.3毫米,過境客水量18.9810億立方米。境內有涇河、冶峪河、清峪河3條過境河流,均屬渭河水系,年入境客水總量19.8億立方米。涇河
涇河源自寧夏涇源縣,自謝家溝入境,張家山出谷,東南流至桃園村附近出境。縣內河長77千米,流域面積634平方千米。
冶峪河
冶峪河系渭河二級支流,全長77.8千米,總流域面積541.3平方千米。三王溝入境,口鎮出谷,沿北部黃土台塬北界東南流,水磨村以下橫切沖洪積平原北部,東注清河。縣內河長27.3千米,流域面積45.7平方千米。
清峪河
清峪河系涇陽縣與三原縣的界河,接界段長16千米,縣內流域面積100.5平方千米。
土壤類型
涇陽縣普查耕地土壤,將土壤劃分為黃土、紅土、沼澤土、褐土、岩石、礫石、壚土、潮土、淤土9個土類、17個亞類、37個土屬、81個土種。自然災害
涇陽縣主要有乾旱、連陰雨、冰雹、乾熱風、暴雨、霜凍等六種自然災害。自然資源
水資源
涇陽縣水資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組成。地表水資源總量19.2328億立方米,主要由三條過境河流供給。涇河自王橋鎮謝家溝入境,張家山出谷,東南流至桃園村附近出境。縣內河長77千米,流域面積634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8.67億立方米。張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涇惠渠引水樞紐,是該縣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冶峪河系渭河二級支流,口鎮三王溝入境,口鎮出谷,東注清河。縣內河長27.3千米,流域面積45.7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539萬立方米。清峪河為該縣與三原縣的界河,接界段長16千米,年平均徑流量0.63億立方米,境內流域面積100.5平方千米。地下水資源年均8306萬立方米,占全縣水資源總量的25.8%。礦產資源
涇陽縣境內礦產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有石灰石、粘土、鐵礦、大理岩礦、白雲岩礦、石英砂岩礦和涇河沿岸的沙礫石礦,其中石灰石、藏量最為豐富,發展前景廣闊。現已探明儲量599億立方米,大理石岩礦總儲量為52萬噸、耐火粘土總儲量為242.68萬噸。植物資源
涇陽縣森林植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建國後營造了部分人工林,天然林稀少。灌木林主要有黃刺玫、連翹、麻葉繡球、紫丁香、六道木、枸杞子、酸棗等。荒山荒溝的陰坡,多為雜草灌木所覆蓋,覆蓋度70%—90%;陽坡及梁峁頂部主要為草本植物,有白草、黃菅草、本氏羽茅、茵陳蒿、長茅草等,覆蓋度40%—50%,灌木以酸棗居多。森林
一、林木種類
可分為防護林、用材林和經濟林三類,主要樹種有刺槐、油松、泡桐、楊樹、椿樹、榆樹、蘋果、梨、桃、柿子、杏、棗、葡萄、核桃等。
二、林木分布
以刺槐、油松、楊樹、泡桐為主的用材林,主要分布於北仲山林場,涇河流域亦有一部分。
經濟林中蘋果、葡萄、柿子主要分布於白王、興隆、口鎮、蔣路、龍泉、橋底、王橋等鄉鎮;紅棗主要分布於太平鄉;梨主要分布於涇河沿岸的一些鄉鎮;杏主要分布於龍泉、口鎮和太平等鄉鎮;桃樹全縣20個鄉鎮均有分布;核桃、山杏、花椒等樹種,集中分布於北仲山林場和北塬五鄉鎮。
三、珍稀古樹
涇陽縣系古老的農業區,歷史上生長的古稀樹種有:松、柏、槐、楸、桐、柘、柳、竹、皂角、白楊、青楊等。
灌木草本植被
天然灌木草本植被主要分布在荒山荒溝的陰坡和梁峁的頂部,覆蓋度大約為40%—90%。主要灌木有酸棗、黃刺玫、六道木等,草本植物以白草、黃菅草、茵陳蒿為主。
灌木草本植物中,藥材資源豐富,種類多,分布廣,已識別的有120餘種,其中常用藥材50餘種。根據藥物分類,大體可分為八大類146種,即根莖類、子實類、草類、花葉類、樹皮類、藤本樹脂類、菌類、動物類等。主要品種有防風、黃芩、柴胡、蒼朮、板藍根、黨參、遠志、蒲公英、茵陳、丹參、香附、黃芪、南沙參、麥冬、白勺、車前子、牽牛子等。家種藥材主要有苡米、故子、沙參、荊芥、山藥、蒺藜、生地等。木本藥材主要有山芋、杜仲、槐米等。
動物資源
涇陽縣動物資源較為豐富。家養畜禽有牛、驢、馬、騾、豬、狗、羊、兔、雞、鴨、鵝、鵪鶉、蜂、水貂等十四種,兩棲爬行動物五種,其中毛皮動物十種,肉用動物十餘種,藥用動物近十種。一、獸類
主要有黃牛、奶牛、馬、驢、騾、豬、綿羊、奶山羊、兔、黃鼠、狗獾、狐狸、狼等,其中黃牛、奶牛、馬、驢、騾、豬、綿羊、奶山羊屬家養動物,兔、黃鼠、狗獾、狐狸、狼屬野生動物。
二、禽類
禽類動物數量大,種類多。家禽類有雞、鴨、鵝、鵪鶉等;野生禽類有綠頭鴨、潛鴨、大雁、石雞、畫眉、環頸雉等鳥類。
三、蟲類
種類繁多,僅農田害蟲及其天敵就有147種,隸屬2綱42種。
四、水生類
天然水域生長的有鯉科的鯉魚、鯽魚、餐條、麥穗魚、馬口魚;鰍科的泥鰍、花鰍;合鰓科的黃鱔等淡水魚類及鱉、螃蟹等。
人工養殖的有鰱魚、鱅魚、草魚、團頭魴、黃河鯉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末,涇陽縣總戶數147139戶,總人口537959人,常住人口49.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9913人,非農人口48047人 [18] 。出生率11.99‰;死亡率7.20‰;人口自增率4.79‰。截至2016年末,涇陽縣常住人口49.84萬人。出生率12.18‰;死亡率7.25‰;人口自增率4.93‰。
民族
涇陽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藏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維族、彝族、土族等。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涇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11.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2304元,比2014年增加1538元。城鎮化率為40.59%。2016年,涇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9.04億元,比2015年增長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5923元,比2015年增加3621元。按現行價格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6.42億元,增長3.5%,占生產總值比重為25.93%;第二產業增加值75.24億元,增長9.4%,占生產總值比重為42.02%;第三產業增加值57.38億元,增長10.2%,占生產總值比重為32.05%。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00.8億元,同比增長12.13%,占生產總值比重為56.3%。城鎮化率為42.15%。
固定資產投資
2015年,涇陽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2.37億元,比2014年增長29.5%,其中城鎮投資231.3億元,農村私人建房2608萬元,跨地區投資8000萬元。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8.03億元;第二產業投資40.05億元;第三產業投資183.23億元。
2016年,涇陽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1.85億元,比2015年增長19.3%,其中城鎮投資331.25億元,農村私人建房3000萬元,跨地區投資3000萬元。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17.52億元;第二產業投資44.69億元;第三產業投資257.7億元。
財政收支
2015年,涇陽縣財政總收入5.24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6.1%,人均財政總收入1056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4億元,增長15.2%;財政支出21.9億元,增長0.2%,其中農、科、教、文、衛和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15.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的72.1%。
2016年,涇陽縣地方財政收入合計2.63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8.6%;財政支出24.76億元,增長13%,其中農林水、科學技術、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和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重點支出17.7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的71.7%。
人民生活
2015年,涇陽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79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8.47%;農民人均純收入1.1837萬元,增長9.66%。
2016年,涇陽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0元,同比2015年增長7.7%;農民人均純收入10940元,增長8.3%。
第一產業
建國前夕,涇陽縣糧食平均畝產僅82公斤,農業總產值2239萬元。建國後,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堅持大規模的基本建設,不斷改進耕作技術,使用先進的農業機具,生產力有較大發展。期間,由於急於求成,農業經濟也曾遭受損失。1958—1977年糧食產量在低水平徘徊。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建立健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發展多種經營,農業和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涇陽縣先後被國家和陝西省命名為商品糧、優質棉、烤菸、蔬菜、果品、奶山羊、籠養雞、食用菌八大生產基地縣。1989年,涇陽縣農業總產值31400萬元,比1949年翻了三番多;糧食平均畝產252公斤,是建國前的3.1倍。
2015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7.05億元,其中農業37.23億元,林業0.067億元、牧業7.66億元,漁業0.04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2.05億元。糧食總產量24.72萬噸,其中夏糧12.23萬噸,秋糧11.36萬噸;蔬菜產量187.96萬噸。
2016年,涇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9.01億元,其中農業38.08億元,林業0.0797億元、牧業8.22億元,漁業0.044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2.59億元。糧食總產量24.08萬噸,其中夏糧12.98萬噸,秋糧11.1萬噸;蔬菜產量187.56萬噸。
第二產業
1949年,涇陽縣手工業、工業總產值16萬元。建國後,立足縣域資源,大力興辦地方工業,工業從業人數、產值全面增長。1954年,工業總產值525.4萬元。1956年,著力進行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先後建立生產合作社(組)33個,公私合營企業3個。1963—1965年,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主要生產設備實現機械化和半機械化。“文化大革命”期間,工業發展速度減緩。1979年,縣辦工業總產值3412.1萬元。1989年,縣辦工業企業39個,職工4387人,固定資產原值4695.8萬元,工業總產值4392.8萬元,初步形成紡織、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等五大行業,湧現出省級先進企業2個,市級先進企業4個;部優產品2個,省優產品5個,市優產品4個。
工業
2015年,涇陽縣實現工業增加值59.72億元,增長1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增加值55.89億元,增長17.8%,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83億元,增長6.1%。全年83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8.5億元,同比增長16.7%。
2016年,涇陽縣實現工業增加值69.45億元,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增加值66.14億元,增長8.6%,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31億元,同比增長3.3%。全年96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22.5億元,同比增長10.7%。
建築業
2015年,涇陽縣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66億元,同比增長14.4%。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5.7億元,比2014年增長19.3%;實現利潤2.12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91萬平方米。
2016年,涇陽縣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5.79億元,同比增長24.5%。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6.8億元,比2015年增長7%;實現利潤2.16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9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商業貿易
2015年,涇陽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7億元,增長14.3%。分經營地看,城鎮零售額30.29億元,增長15.1%;鄉村零售額12.98億元,增長15.1%。分消費形態來看,商品零售總額34.66億元,比2014年增長14.5%,住宿和餐飲業收入8.61億元,同比增長34.6%。
2016年,涇陽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04億元,增長22.4%。分經營地看,城鎮零售額37.13億元,增長22.4%;鄉村零售額15.91億元,增長22.3%。分消費形態來看,商品零售總額38.18億元,比2015年增長13.1%,住宿和餐飲業收入14.86億元,同比增長55.1%。
金融
2015年,涇陽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44.25億元,比年初增加13.21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住戶存款102.9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5.04億元,比年初增加7.07億元,增長18.6%。
2016年,涇陽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56.67億元,比年初增加12.43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住戶存款115.3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5.3億元,比年初增加0.27億元,增長0.6%。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明代,涇陽縣人王徵編譯的《新制諸器圖說》、《遠西奇器圖說錄最》、《西書譯釋》等科技著作問世,對傳播西方科學技術知識、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影響頗深。清以後,科技相對落後。
民國時,科技僅限於農業領域。
建國後,科技事業穩步發展。20世紀50—60年代,設立科技機構。70年代,科技人才有所增加,科技水平逐漸提高。
2015年,涇陽縣組織上報各類科技項目36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項目16項、市級項目19項。爭取省市科技計畫項目10項,爭取資金190萬元。全年申請專利量138件,專利授權量112件。開展科技、文化、衛生、法律、教育”五下鄉活動,全國科普日活動、開辦實用技術培訓班30多場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開展了2015年企業科協科技信息推廣套用活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進村、進社區開展科普宣傳等活動,全縣科普畫廊和科普宣傳欄達到500多延米。“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期間,全縣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30多場次,培訓民眾8600多人次,印發各類技術資料2.6萬餘份,發放科技書籍3000餘冊。
2016年,涇陽縣專利申請226件,專利授權155件;全縣科技研發投入資金累計完成7000萬元;技術契約交易額累計完成1.1億元;結合“科技之春”活動,全縣各涉農部門和各鎮共舉辦農民科技培訓會240餘場次,發放各類資料6萬餘份,培訓農民3.5萬餘人。
教育事業
涇陽縣教育事業源遠流長,宋時即設書院。清乾隆五年(1740年)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全縣共建縣學1所、社學48所、書院5所,其中味經書院不惟科舉,崇尚務實,開創新風,名聞陝、甘兩省,與西安關中書院、三原宏道書院齊名。更有崇實書院開陝西講授外國語之先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書院為學堂。之後,高、初等國小堂、師範、農藝、工業學堂在涇陽縣次第建立。至宣統三年(1911年),全縣共建各類學堂60所。
民國初,改學堂為學校。民國十一年(1922年),有高等國小校3所,初級國小校63所,女小1所,教育事業有所發展。
建國後,涇陽縣教育事業發展較快,但亦多波折。1988年12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普通教育先進縣”,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
截至2015年,涇陽縣共有各類學校143所,其中普通中學26所,國小117所。在校學生47136人,其中普通中學21684,國小25452人。專任教師5354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936人,國小專任教師2418人。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5.68%。
截至2016年,涇陽縣共有各類學校141所,其中普通中學24所,國小117所。在校學生46999人,其中普通中學20144人,國小26855人。專任教師4831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603人,國小專任教師2228人。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8.5%。
文化事業
涇陽縣文化乃古京畿文化之大系,其民間藝術受宮廷文化、都市文化影響較深。唐貞觀五年(632年)前,太宗李世民聘十八學士於瀛洲台賦詩作畫。明清時,眾多書畫名家在境內留下墨跡。民國時,受新文化運動影響,一批文學青年先後步入中國文壇,在涇陽縣叉化藝術史上寫下輝煌一頁。抗日戰爭年代,文化活動與安吳青訓班的抗日宣傳一道融會於中國革命文化的大潮,話劇、歌劇、黑白無聲電影等新型文藝形式相繼傳入。
建國後,文化事業普及較快,品類日益增多,質量不斷提高。1950年,縣文化館成立。1952年,縣民聲劇團組建。1956年,縣廣播站建立,《涇陽報》創刊,電影放映隊組建。
2015年,涇陽縣舉辦了第十一屆藝術節一系列文化活動,其中大型活動包括第四屆“秦腔大賽”、第二十三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龍泉山莊系列文化活動展演(綜合文藝演出、非遺項目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展示、書畫攝影展)、“高歌一曲—唱響涇陽”第二屆歌手大賽,“涇陽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4周年《同唱涇陽美、共築中國夢》歌詠比賽”等賽事,鹹陽市“青春飛揚、舞動時尚”國標舞大賽。開展各項電影放映宣傳活動,全年共放映農村數字電影公益場次2792場,觀眾人數25.11餘萬人次,開展“4.23世界讀書日”宣傳活動,舉辦秦腔、舞蹈、書法、繪畫等文化活動100餘場次,開展文化下鄉演出200多場(次),服務民眾20萬餘人。
2016年,涇陽縣慶祝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開幕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經典秦腔劇目專場等5場演出活動;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文化下鄉演出3000餘場次,其中送戲60場次、送電影2812場次、送文藝演出200次。
體育事業
2015年,涇陽縣舉辦各類民眾 體育展示 表演和 競賽14項次。為5個社區、12個行政村共17個廣場各配送健身器材一套。新成立社會指導員協會、籃球協會、鐵騎機車俱樂部3個單項協會。參加陝西省田徑年度錦標賽,取得了5金、5銀、6銅的好成績。全縣200餘人取得3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148名體育教師取得了三級足球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員資格。2016年,涇陽縣舉辦了健步走活動、“崇文尚武、舞動涇陽“廣場舞大賽、全民健身日文體展演、職工桌球團體賽、涇三高象棋賽等活動;並向省體校輸送了12名運動員,向市體校輸送了8名運動員。在跆拳道、摔跤各類比賽中各獲金牌2枚;田徑獲金牌29枚,銀牌31枚,銅牌22枚。
醫療衛生
涇陽縣素有“醫林故邑”之稱。唐時,城南有“養疾院”。明時,西醫傳入,城西北設“醫學”。清時,“大寺狗皮膏藥”名噪關中。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創立衛生院、中醫研究社,因培養諸多岐黃高手,受到南京國醫館暨于右任先生嘉獎。但全縣衛生事業總體發展緩慢,黑熱病、猩紅熱、麻疹、乙型腦炎、痢疾等疾病流行,尤以黑熱病、甲狀腺腫等地方病為甚,嚴重危害人民健康。解放前夕,全縣有中(西)醫診所、藥鋪(房)113處,從業人員約300人。
建國後,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1949—1956年,縣、區、鄉相繼設立醫療單位28個,村普遍建起醫療保健室(產院),縣、區、鄉、村四級醫療預防網路形成。1989年,有縣級醫療單位5個,地段醫院6個,鄉鎮衛生院14個,村級醫療站279個,其中集體辦30個,鄉醫聯辦56個,個體辦118個,其他15個。
截至2015年,涇陽縣共有醫院、衛生院29個,醫院、衛生院病床1958張。衛生技術人員2841人,其中醫生676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為57人。
截至2016年,涇陽縣共有醫院14個,衛生院16個,合計30個;醫院、衛生院病床1988張。衛生技術人員2835人,其中醫生716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為57人。
社會保障
2015年,涇陽縣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3個,床位數300個。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636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5775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0053人,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4249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429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6578人,參加工傷保險28258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24062人;參加失業保險18850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468338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3120人,發放城鎮低保資金1374.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19216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4159.9萬元。2016年,涇陽縣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4個,床位數450個。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294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600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0935人,其中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6380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429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6578人,參加工傷保險28561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24250人;參加失業保險18529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470134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1353戶,2792人,發放城鎮低保資金1355.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4624戶,14168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749.3萬元。
基礎建設
2015年,涇陽縣實施了涇乾大街東段和中段、糧集路、金柳大街等道路升等改造工程。修補涇永路、南環路、蘇寧大道等破損路面6萬餘平方米。完成興隆大街亮化示範街建設工程。創建省級、市級園林式單位各3個。2015年新建7座二類以上公廁。在涇河北岸建設生物降解池5座,總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可容納生活污水、城市地表洪澇水體1.5萬立方米,實施城市集中供熱項目,總投資5.15億元。列支300萬元實施城市公共腳踏車項目,投放公共腳踏車300輛,設定租賃服務站點14個。投入運營微型新能源電動公車10輛,建立充電站2座。西城保障房項目一期建設廉租房180套、公租房180套,已正式開工建設。萊茵東郡經適房項目和陽光城限價商品房項目共500套,進行主體施工。改造農村危房1338戶。雲陽示範鎮年度完成投資3500萬元。2016年,涇陽縣涇乾湖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7.5億元;涇陽縣東環路周邊棚戶區(萊茵東郡)項目,總投資1.8億元。總投資2.3億元涇陽大劇院項目建設順利。集中供熱項目已完成投資2.42億元,敷設管網8千米;投資1億元,改造涇乾大街、東環路、金柳大街、中心街東延伸段、北極宮大街等5條市政道路地下管網工程。新建的茯興大道按照海綿城市道路進行設計,完成投資1300萬元。
環境保護
2015年,涇陽縣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85%。生活垃圾無公害處理率97.3%。2016年,涇陽縣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量為459.7萬噸,完成COD減排1324.2噸,氨氮減排144.23噸,污泥無害化處理1659.3噸。污水處理率達到95%。生活垃圾無公害處理率98.54%。
安全生產
2015年,涇陽縣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人,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人。2016年,涇陽縣生產安全事故死亡4人,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22人。
交通運輸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位居涇陽南塬,縣城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僅10千米;鹹銅鐵路穿境而過;包茂高速公路、新西銅高速、208省道縱貫南北,西鹹北環線、關中環線、211國道溝通東西;鹹旬高速從縣境通過;地方公路縱橫交錯,村村通油(水泥)路,形成了航空、鐵路、公路立體交通網路格局。歷史文化
綜述
涇陽縣文化乃古京畿文化之大系,其民間藝術受宮廷文化、都市文化影響較深。唐貞觀五年(632)前,太宗李世民聘十八學士於瀛洲台賦詩作畫。明清時,眾多書畫名家在境內留下墨跡。民國時,受新文化運動影響,一批文學青年先後步入中國文壇,在涇陽縣文化藝術史上寫下輝煌一頁。抗日戰爭年代,文化活動與安吳青訓班的抗日宣傳一道融會於中國革命文化的大潮,話劇、歌劇、黑白無聲電影等新型文藝形式相繼傳入。
建國後,文化事業普及較快,品類日益增多,質量不斷提高。
方言
涇陽方言屬北方官話中原方言關中片。涇陽境內方言的主要分化是太平、蔣劉、高莊三鄉古漢語泥母洪音字北京讀[n〕聲母的讀作〔l〕聲母,與古來母合流;太平等鄉稱母親為“〔mγ〕”,稱祖母為“□□〔niania〕”。口鎮等處稱肚臍為“巴勞勞〔 palaulau〕”,白王稱人家為“人家〔 nie〕”,哪裡為“達里〔ta.1i〕”也很有特點。
戲曲
流傳於涇陽縣的劇種有秦腔、眉戶、漢調二簧、花鼓戲、關中道情、阿宮、碗碗腔、弦板腔等,以關中方言為主的秦腔屬主要劇種。清時,秦腔小戲班遍及城鄉。農閒時,藝人自願結合,隨時隨地演出,城鄉許多男女老少能隨口哼唱秦腔。
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內有戲樓38座,其中縣城內12座,其間湧現出劉俊容、李清雲、唐德忠等一批造詣較高的秦腔名角。民國三十六至三十九年(1945年—1948年),戲曲活動最為活躍,城內秦腔、二簧同時演出,場場爆滿。在馳名渭北的二月養疾古會上,設南北兩台,同時上演各種古典戲曲。其時,造就了彭易國、王益民等秦腔名角,並有任哲中、大麻子、張健民、張新華、康正緒、湯滌俗等境外秦腔名家來縣獻藝。
建國後,劇種呈現出以秦腔為主體,其他劇種兼收並蓄的新格局。20世紀50年代,眉戶劇《十二把鐮刀》《梁秋燕》,歌劇《白毛女》頗為盛行。“文化大革命”中,秦腔受京劇樣板戲的衝擊,一度曾被冷落。
1978年後,秦腔作為傳統劇種,煥發生機。
民間樂舞
鼓樂鼓樂,即鑼鼓打擊樂,用於鬧新年、重大節日慶典、歡迎歡送儀式和民族民間舞蹈的演奏。常用的打擊樂有大鼓、馬鑼、勾鑼、鐃鈸,甚者加京鑼、京釵、馬號,以渲染氣氛,豐富音色,增強效果。其中大鼓包括獅鼓、竹馬鼓、龍鼓(俗稱亂咚兒)、旱船鼓、霸王鼓、大頭娃戲柳翠鼓及秧歌鼓等。鼓樂人員編制少則三五十人,多則百人以上。全隊統一古裝,指揮員服裝有別於隊員。
吹打樂
民間嗩吶吹打樂班遍布涇陽縣城鄉,全縣有100餘家,嗩吶藝人1500餘人。80年代,樂班一般由4人組成,2把嗩吶,1隻雲鑼,1面帶把手鼓。境內民間嗩吶流派較多,尤以燕王鄉坡西村豐派最為著名。豐派嗩吶系世代相傳,內容豐富,曲目廣泛,質樸地道,音調細膩而富鄉韻;南塬嗩吶則抒情深沉;北塬嗩吶剛柔相濟,委婉動人。演奏形式分為獨奏、齊奏、合奏、雙吹。演技較高者,口吹兩隻;高超者用口和鼻孔同時吹3—4隻。
嗩吶曲目繁多,內容豐富。80年代以前,常奏曲目有《柳生芽》《馬道仁》《朝天子》《小開門》《歸天堂》《秦雪梅弔孝》《張良歸山》《劉海撒金錢》等。雙吹則演奏《雁落沙灘》和《風凰展單翅》等曲目。
社火
社火,俗稱“社呼”,是涇陽縣比較古老的民間文藝活動。建國前,社火均為民眾自行組織演出,多以村為單位,也有幾村合夥結“社”的,經費自籌。演出前,先以紅帖通知富戶、商號或其他村寨。演出後由收帖者發給麻花、點心、香菸或錢幣。建國後,大多由社、隊集體組織演出,費用由集體開支。80年代以來,組織形式多樣化,既有集體社火隊,也有村民合夥自發組織的表演組。耍社火的時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初八至十五。內容包括芯子、高蹺、獅子、竹馬、火龍、賊打鬼、旱船、大頭娃等。
書法美術
涇陽縣素有崇尚書畫的良好風習,名家輩出,風格各異。唐代書法家韓擇木撰寫的隸書碑文成為後世研習書法之上品。明代畫家徐清萍、梁時元,清代畫家許旹、強應祥、劉源、杜儉等開一代畫風,對後人影響很大。民國時,于右任先生首倡“標準草書”,並以草書《千字文》廣傳於世,對中國書法影響極大,世人稱“於體”。周伯敏研習“於體”,造詣頗精,為“於派”書法名家。工於魏體的茹欲立,廣臨秦、漢、唐、宋名家碑石,獨樹一幟。長於王體的王菩僧潛心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筆意,苦心研習《聖教序》和《蘭亭集序》,其筆鋒秀麗,功力健美,有很高造詣。張守道以“二王”行草作為研習歸依,旁收孫過庭、米芾等名家之長,自成流派。精於行草,兼寫石鼓、鐘鼎、隸、篆各體的何惠玄名揚三秦,其字氣勢豁達,筆力挺拔大方,大型草書激情奔放。
民間工藝
剪 紙建國前,涇陽縣城鄉普遍流行剪窗花的習俗。逢年過節或婚嫁時一般剪貼喜鵲鬧梅、石榴結籽、老鼠嫁女、麒麟送子、蓮生貴子、鳳凰戲牡丹等字畫和翎毛花卉及雞、魚動物。建國後的剪紙增添了夫妻識字、學文化、勤勞致富等新內容。從事剪紙工藝者多系農村婦女。
紙紮
品種多樣,以花燈為主。主要有石榴燈、蓮花燈、魚燈、獅子燈、西瓜燈、轉燈、龍燈。一般在正月初四至十五上市,燈市主要在縣城二條街。建國前,涇陽縣紙紮店較多,主要承接花圈、腳纏、牌樓、筒紙、金銀山、斗課、紙人、紙馬、紙車等紙紮祭品。工藝名師席志清的紙紮店“成古齋”名揚渭北,店址初在縣城北關村,後遷至二條街。其工藝品製作精細,色彩艷麗,形象逼真,種類繁多,各具特色。
笙
流傳於清末民初,以橋底鎮笙鄧村的笙最為著名。遵循遺訓,本村笙的製作手藝傳子不傳女。
民間文學
涇陽縣民間文學源遠流長,蘊藏量極為豐富。主要有諺語、歇後語、故事、風物、神話傳說等。明嘉靖年間《涇陽縣誌》藝文卷中已載有《白渠歌》《涇水黃》《涇陽八景》《柳毅傳》《張真人飛升貓樹庵》等民謠和傳說。景點名勝
涇陽縣文物景點共660餘處,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是陝西省36個文物大縣之一。有中國第一點——大地原點,第一渠——鄭國渠首遺址,第一塔——崇文磚塔,第一班——安吳青訓班,以及漢景帝陽陵、文廟博物館、李儀祉紀念館、張家山、文涇水電站等景點。
涇陽縣 | 崇文塔 位於涇陽縣崇文鎮。1956年5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八稜柱體,底層邊長各9米,周邊72米,占地0.964畝。塔為樓閣式。塔體中空,有螺鏇形磚梯400餘級直通塔頂。塔頂為銅板制,狀似葫蘆,上置鐵相輪,加塔體全高87.218米,13級,其高度居全國古磚塔第一位。塔龕內置石佛48尊。塔頂暗藏鎏銅造像8尊,系釋迦牟尼、如來佛、彌勒佛及天王等,現存縣博物館。據《鐵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眾記》碑文記載,崇文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耗時19年,至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竣工,修塔人為明刑部尚書、涇陽縣人李世達。 |
涇陽縣 | 陽陵 漢陽陵是西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和王皇后合葬的陵園,座落在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高莊鎮東南原上,是世界第九大奇蹟。帝、後二陵並峙,呈西南—東北向排列,間距450米。封土呈四稜台體,景帝陵高31米,陵墓周長680米,王皇后陵高25.2米,陵墓周長640米。兩陵各自圍以牆垣,形為陵園,又各具四門。門外“司馬道”兩側立“雙闕”,高4—5米。陵園內外有很多地面建築遺址,在東南部形為半月形。在陽陵北部分布有大型的陪葬墓數座,而集中的陪葬墓區則位於陵園東。“陽陵邑”還遠在陪葬墓區東北的原邊。 |
涇陽縣 | 張家山風景區 涇陽三大風景區之一,位於涇陽縣城西北25千米,是九嵕山與北仲山交匯處,涇河由此出谷,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戰國秦修鄭國渠遺址就座落在此。由於河床逐漸沖刷下切,渠首逐漸向北遷移。秦鄭國渠後歷代又修了漢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豐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通濟渠、清代龍洞渠以至民國李儀祉先生修建的涇惠渠。在近十平方千米的三角形地帶里密布著從戰國至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渠口遺址四十多處,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術的演變,是中國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涇陽縣 | 太壼寺 太壼寺位於涇陽縣城二條街。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七架梁,抬梁式結構,歇山式屋頂,頂施灰布紋筒、板瓦,檐施溝頭滴水。柱頭斗拱為五踩重昂。轉角斗拱為七踩三層,補間斗拱為五踩重昂一朵。據《史記》記載,太壼寺為前秦苻堅(357年—384年)所建之行宮。北周時改作佛寺,名惠果寺。隋文帝時,改為中興禪寺。唐開元年間改稱為太壼寺。唐天寶年間救修,其時與西安青龍寺齊名。《續陝西通志稿》載:“惠果寺,即縣內大寺,唐日本太子留學於此”。金世宗、元世宗時皆重修。明正統年間重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華洋義賑會朱慶瀾撥款維修。 |
涇陽縣 | 文廟 涇陽文廟位於涇陽縣城,南臨南環路,北背北極宮大街。1980年,涇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建築平面以南北中軸線對稱排列,形成完全四合院群落,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358平方米,整個建築分大成殿、戟殿(山門)、東西廡殿、東西翼室四大部分。清同治元年(1861年)毀壞。同治四年(1865年),知縣黃傳紳修大成殿。其它建築系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吳周氏捐銀所修。建國初,被學校占用,之後改為糧站、種子公司。1985年,縣文物管理委員會遷入辦公,現為縣博物館所在地。查考舊志,對文廟始建年代均無記載。 |
涇陽縣 | 鄭國渠首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秦國興建的一項大型灌溉工程,由韓國水工鄭國設計,發動近萬人歷時10年完工,灌溉面積約110萬畝。渠首位於“瓠口”(今陝西省涇陽縣王橋鎮上然村西北),渠首樞紐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擋水土堤構成較為完整的無壩引洪格局。主幹渠至今涇陽王橋起,東北向經橋底、雲陽橫絕冶峪河、清峪河,繞三原縣城北,東流橫絕濁峪河,東與石川河匯流,經臨潼、富平至蒲城縣龍陽注入洛河,全長126.03千米。鄭國渠引水口及引水渠多次變化,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史渠、廣惠渠、龍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對鄭國渠的改造和續建。 |
涇陽縣 | 崇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北45千米涇陽縣蔣路鄉的嵯峨山南麓。唐德宗李适墓。李适(742年—805年),代宗李豫長子,在位期間(779年—805年),改租庸調為兩稅法,並徵收間架稅、茶稅等,以增加財政收入。為加強中央集權,對藩鎮割據勢力採取裁抑政策,但無成效。用宦官統率禁兵,致使宦官權勢日盛。崇陵依山為陵,居高臨下,山環水抱,墓冢高突,全部用青石壘砌,嵌鑿石槽,澆灌鐵汁,卡有鐵板,十分堅固。陵園方圓20千米。石刻保存基本完好。朱雀門旁有10餘尊石人,身著斗篷。 |
涇陽縣 | 貞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北50千米處涇陽縣白王鄉崔黃村。唐宣宗李忱墓。陵園地跨涇陽、淳化兩縣。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因服長生藥中毒而死。貞陵因山為陵,城垣沿自然山勢構築,南垣長1680米,北垣長4080米,東垣長2985米,西垣長4440米,內城面積約629萬平方米。陵園城垣四門前均有對稱的土闕。現存石刻有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隻、石馬5對、石獅4對、石人13尊,皆破損殘缺。 |
涇陽縣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 亦稱大地基準點,是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大地原點是人為界定的一個點,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的方法建立全國統一坐標系,使用的“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簡稱“80系”。20世紀70年代,中國決定建立自己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統。通過實地考察、綜合分析,最後將中國的大地原點,確定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具體位置在: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 |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 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44-49] 1949年,于右任遷居台灣,一共待了15年。由於還有妻子兒女在大陸,他年紀愈大,思鄉之情愈烈,某次去基隆港,老人家有感而發、賦詩一首:“雲興滄海雨淒淒,港口陰晴更不齊。百世流傳三尺劍,萬家辛苦一張犁。雞鳴故國天將曉,春到窮檐路未迷。宿願猶存覓好句,希夷大笑石橋西。”1962年,于右任寫了一首《國殤》,即千古絕唱《望大陸》。 |
著名人物 | 吳宓(1894年—1978年) 陝西省涇陽縣人。字雨僧、玉衡,筆名餘生,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國立東南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1926年—1928),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師範學院(現西南大學)歷史系(後到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學貫中西,融通古今,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
著名人物 | 高鴻(1918年—2013年) 陝西涇陽人,中國近代儀器分析學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1945年2月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專攻分析化學,1947年9月獲化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1948年2月回國。歷任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終身教授,並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博士生指導教師。1980年11月當選中科院學部委員擅長儀器分析,特别致力於電化學分析的研究。他在近代極譜分析基礎理論和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先後發表論文近300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曾多次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全國優秀圖書獎等國家級獎勵。 |
著名人物 | 仵德厚(1910年—2007年) 鹹陽市涇陽縣龍泉鄉雒仵村人。國民黨第30軍27師少將師長。早年投身馮玉祥的西北軍,後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台兒莊戰役中,親率40人組成敢死隊與日寇搏殺,戰至只剩3人。解放戰爭中,與27師師長戴炳南泄露其上級30軍軍長黃樵松的起義計畫,導致起義失敗,軍長黃樵松及解放軍第八縱隊宣傳部長晉夫等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後在太原被人民解放軍俘虜。2007年病逝於家鄉,享年97歲。 |
著名人物 | 馮日乾(1939年—) 筆名仲鹿,白王鎮馮家溝村人,雜文家,高級講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雜文學會常務理事。 1991年,事跡入選《中國自學人才薈萃》。 1993年,入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1995年,獲國家教育委員會長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 2012年8月,著作《晚明奇士王徵》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
著名人物 | 馮潤璋(1902年—1994年) 筆名一雯、豐莊、周茨石、黑鴿子,陝西涇陽白王鄉人,現代作家、教育家。上海大學中文系畢業。作品語言樸實凝重,風格沉鬱深邃,頗具震撼力,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革命文藝史上占據一定地位。 |
著名人物 |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 筆名沙駝鈴。陝西涇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學的拓荒者、“石油文學”奠基人之一。李若冰散文大都寫親身感受,反映中國大西北的風物、人情與生產建設,文筆優美、真實感人。他最早發現了西部美,歌頌了西部美,為祖國石油工業樹起了一座豐碑。李若冰一生情系大漠,鍾情勘探者、創業者,被譽為中國石油文學的拓荒人之一。所作《柴達木手記》等作品至今享有盛譽。2005年3月24日病逝於西安,享年79歲。 |
著名人物 | 白描(1952年8月1日年—) 原名白志鋼,漢族,1952年8月1日生於陝西涇陽。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曾在大學任教6年,從事期刊編輯工作18年,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文學評論以及散文隨筆200餘萬字,影視作品多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國際人才交流與開發研究會理事,現任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副院長。 |
著名人物 |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 陝西涇陽人,當代詩人、作家。1967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紀念張志新而寫的長詩《小草在歌唱》。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2012年5月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並擔任中國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先後出版詩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塵而過》《激情編年》等,散文隨筆集《懸腸草》《秋思》《分香散玉記》等。獲得過各種文學創作獎,並有多種文字翻譯詩作發表於國外。2013年2月14日,雷抒雁逝世,享年71歲。 |
歷史貢獻
涇河流域的歷史貢獻,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發跡和鄭國渠的興建。周王朝發跡於豳(今陝西彬縣),從公劉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餘代在豳居住,開發農業後來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遷岐,才由涇河流域遷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風縣一帶)傳至文王,武王達到鼎盛時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終於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對伐紂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詩經·豳風·七月》對農事活動作了生動細緻的描寫,說明當時西周農業在全國曾起先導作用。歷史把“重稼穡、殖五穀”稱為豳風遺訓。至今北京先農壇還保留著古建築“誦豳堂”,頤和園內還有座“豳風橋”,可見涇河農業對我國農業影響之深遠。
到了秦代,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開始興建鄭國渠,用十年時間建成、渠道選在仲山(張家山)西麓谷口(今涇陽縣王橋鄉船頭村),引涇水入渠,沿途接納冶峪河、清水河、濁峪河、漆水、沮水等,東通洛河。渠成後“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史記·河渠書》),為秦始皇掃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而後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提供了給養保證。鄭國渠連同靈渠、都江堰,前稱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後來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民國的涇惠渠都是因襲鄭國渠的遺蹟修建的。
涇河地處黃土高原。由於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破壞和農業上的濫墾,使涇河流域的森林遭到破壞,沃野千里的黃土高原被切割支離破碎,形成千溝萬壑。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涇水一石,其泥數斗”,涇河濁流滾滾,使農業遭受摧殘。唐代詩人杜甫曾有“秦山忍破碎,涇渭不可求”的感慨。涇河流域森林銳減,水土流失,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形成十年九旱。民國十八年(1929大旱)關中隴東餓殍載道。當時僅陝西省即餓死250萬人,逃亡40萬人,涇河流域也是田園魚裂,十室九空。
涇河流域解放以來改善了交通。先後在涇陽在渡、禮泉北屯、彬縣火石咀及 甘肅的涇川、平涼等地建造了涇河大橋、在西峰建成機場,大大方便了交通。近幾年工業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同時對流域內名勝古蹟進行了良好的保護和修葺。陝西先後維修了旬邑塔、彬縣塔、永壽塔和彬縣大佛寺、水簾洞。在禮泉縣建了昭陵博物館,成為陝西第二個“碑林”,是西安地區旅遊的新熱點,旅遊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唐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唐獻祖 | 建初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懿祖 | 啟運陵 |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 |
唐太祖 | 永康陵 |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 |
唐世祖 | 興寧陵 | 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 |
唐高祖 | 獻陵[唐] | 陝西省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 |
唐太宗 | 昭陵 | 陝西省醴泉縣九嵕山 |
唐高宗 | 乾陵 | 陝西省乾縣梁山 |
唐義宗 | 恭陵 | 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 |
唐中宗 | 定陵[唐] | 陝西省富平縣龍泉山 |
唐睿宗 | 橋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讓帝 | 惠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三合村 |
唐玄宗 | 泰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粟山 |
唐奉天帝 | 齊陵 | 陝西省臨潼新豐 |
唐肅宗 | 建陵[唐] | 陝西省醴泉縣武將山 |
唐承天帝 | 順陵 | |
唐代宗 | 元陵 | 陝西省富平縣檀山 |
唐德宗 | 崇陵 | 陝西省涇陽縣嵯峨山 |
唐順宗 | 豐陵 | 陝西省富平縣 |
唐憲宗 | 景陵[唐] | 陝西省蒲城縣金熾山 |
唐穆宗 | 光陵 | 陝西省蒲城縣 |
唐敬宗 | 莊陵 | 陝西省三原縣 |
唐文宗 | 章陵 | 陝西省蒲城縣天乳山 |
唐武宗 | 端陵 | 陝西省三原縣騰張村 |
唐宣宗 | 貞陵 | 陝西省涇陽仲山 |
唐懿宗 | 簡陵 | 陝西省富平縣紫金山 |
唐僖宗 | 靖陵 | 陝西省乾縣雞子堆 |
唐昭宗 | 溫陵 | 河南省偃師市 |
唐景宗 | 和陵 | 山東省荷澤市 |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西安市 | 蓮湖區 | 新城區 | 碑林區 | 雁塔區 | 灞橋區 | 未央區 | 閻良區 |臨潼區 | 長安區 | 高陵縣 | 藍田縣 | 戶縣 | 周至縣 |
銅川市 | 耀州區 | 王益區 | 印台區 | 宜君縣 |
寶雞市 | 渭濱區 | 金台區 | 陳倉區 | 岐山縣 | 鳳翔縣 | 隴縣 | 太白縣 | 麟遊縣 | 扶風縣 | 千陽縣 | 眉縣 | 鳳縣 |
鹹陽市 | 秦都區 | 渭城區 | 楊陵區 | 興平市 | 禮泉縣 | 涇陽縣 | 永壽縣 | 三原縣 | 彬縣 | 旬邑縣 | 長武縣 | 乾縣 | 武功縣 | 淳化縣 |
渭南市 | 臨渭區 | 韓城市 | 華陰市 |蒲城縣 | 潼關縣 | 白水縣 | 澄城縣 | 華縣 | 合陽縣 | 富平縣 | 大荔縣 |
延安市 | 寶塔區 | 安塞縣 | 洛川縣 | 子長縣 |黃陵縣 | 延川縣 | 富縣 | 延長縣 | 甘泉縣 | 宜川縣 | 志丹縣 | 黃龍縣 | 吳起縣 |
漢中市 | 漢台區 | 留壩縣 | 鎮巴縣 | 城固縣 | 南鄭縣 | 洋縣 | 寧強縣 | 佛坪縣 | 勉縣 | 西鄉縣 | 略陽縣 |
榆林市 | 榆陽區 | 清澗縣 |綏德縣 | 神木縣 | 佳縣 | 府谷縣 | 子洲縣 | 靖邊縣 | 橫山縣 | 米脂縣 | 吳堡縣 | 定邊縣 |
安康市 | 漢濱區 | 紫陽縣 | 嵐皋縣 | 旬陽縣 | 鎮坪縣 | 平利縣 | 石泉縣 | 寧陝縣 | 白河縣 | 漢陰縣 |
商洛市 | 商州區 | 鎮安縣 | 山陽縣 | 洛南縣 | 商南縣 | 丹鳳縣 | 柞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