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戰車》

《火的戰車》

《火的戰車》,勵志影片,1981年4項奧斯卡得主,關於奧運會的最佳電影。《火的戰車》的劇本根據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兩個青年短跑選手——埃立克·利德爾和哈羅德·亞伯拉罕為參加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刻苦鍛鍊,終於取得冠軍的真實故事編寫而成。影片著重刻劃兩位出身和經歷不同的青年的心理狀態,所表現的與其說是競賽,不如說是火熱般的信念。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火的戰車》《火的戰車》(點擊查看更多)

《火的戰車》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該片提到了1924年巴黎奧運會上,兩位男主角參加田徑賽100米和400米的比賽,主角以哈羅德·亞伯拉罕和埃里克·利德爾兩人為原型,在劇本上做了一些虛構的劇情,令埃里克的形象更加生動。

影片講述了在1919年賽跑好手猶太人哈羅德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同時在蘇格蘭基督教信徒利德爾也是一個天才的賽跑選手,兩人最大目標都是在1924年巴黎的奧運會上奪冠。在奧運前的一次比賽中,利迪爾以微弱優勢戰勝了哈羅德,但哈羅德並沒消沉,頂住了壓力,刻苦訓練,在巴黎奧運會上和利迪爾在不同項目上雙雙奪冠。哈羅德是為猶太人的名譽而戰,利迪爾是為蘇格蘭人名譽而戰。但影片表現出的高尚體育精神和道德精神,成為影片最為吸引人之處。

《火的戰車》通過其主題深刻闡述了人性。編劇認為:“亞伯拉罕和埃里克代表獲得勝利的兩種態度。”亞伯拉罕和埃里克兩人背景、宗教、性情及跑步動機都有極大不同,卻都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劇情簡介

火之戰車火之戰車電影海報

故事發生在1919年。英國貴族化的劍橋大學凱阿斯學院考進了一位猶太學生亞伯拉罕。這位青年深受種族偏見之苦,一心想成為贏得奧運會百米賽金牌得第一個猶太人,以此來對抗種族偏見,為同胞爭光。蘇格蘭高地也有一個決心奪取奧運會百米金牌得青年利德爾。他父親是傳教士,本人是個虔誠的教徒。他認為,運動員應具備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這和基督的教義是一致的,既然天賜他一雙快腿,就是要他為上帝爭光。

1920年,蘇格蘭和法國舉行田徑比賽,利德爾代表蘇格蘭參加。正當競爭激烈的時候,利德爾忽然摔倒,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終於搶先到達了終點。亞伯拉罕在看台上目睹這場意志創造奇蹟的比賽,十分激動。他熱切地請求義大利職業教練穆薩比尼指導他練習。

1923年,倫敦舉行全國性運動會,利德爾和亞伯拉罕在跑道上相會。利德爾獲得冠軍,亞伯拉罕落後了兩碼。他的女友、歌劇演員西比爾安慰他下次定能超過利德爾,但亞伯拉罕痛苦地說,他的速度似乎已達到了極限,再也無法提高了。在場的義大利教練看到在這個失敗者身上有一種渴望拼搏的精神,決定助他一臂之力,便對他說:“那兩碼包在我身上”。穆薩比尼教練針對亞伯拉罕訓練不足的弱點,指導他從基本動作開始系統地進行訓練。失去自信的亞伯拉罕漸漸恢復了信心。

1924年,第8屆奧運會在巴黎舉行。英國隊起程赴法時,利德爾才知道百米預賽將在星期天舉行。按基督教規定,星期天是安息日,不得工作。他考慮再三,最後決定遵守教義,退出比賽。各國健兒雲集巴黎。英國王子威爾斯親王赴巴黎督戰。然而最有希望獲勝得百米選手利德爾卻臨時放棄了比賽,領隊懇切得要求他為國王的榮譽參加比賽。利德爾只回答:“國家、國王也都是上帝所造。”正在雙方相持不下之際,英國隊四百米選手林賽勳爵主動把自己參加四百米賽的權利讓給了利德爾,因為那場比賽不在安息日舉行。利德爾在最短時間內刻苦鍛鍊耐力。比賽時,利德爾不僅奪得四百米賽冠軍,而且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

參加短跑的亞伯拉罕雖然沒有遭遇上利德爾,但和他角逐的對手全是美國短跑名將。不過亞伯拉罕這時已經領悟到,面前的障礙不是對手,而是自己的信心不足。他克服了這個心理障礙,信心百倍地參加了百米決賽,終於奪得了冠軍。

影片來源

《火的戰車》《火的戰車》

製片人大衛•波特納姆最初發現了這個故事。1977年當他因生病躺在位於洛杉磯租來的房子裡,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萌發製作此片的念頭。當時他從書房中隨手拿出一本書,想隨便翻翻來打發時間。這本書就是比爾•亨利所寫的《奧運會正史》 。他看到了關於埃里克及其傳奇事跡的記載。後來當他查閱更多資料時,他又發現了哈羅德•亞伯拉罕。兩人背景、宗教、性情及跑步動機都有極大不同,卻都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我常看這一類的書,”波特納姆道,“但就是不懂以前為何沒看這這個故事。我覺得這對我而言是很不錯的名人故事。我希望再獲得更多的資料。”“我們生活在這么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裡。”他再次用了“利益”這個字眼,總而言之,他的意思是:此乃當今世界錯誤的潮流走向。“很久以來,我一直有這種感覺。我對那些不選擇謀利途徑的人,愈來愈感興趣。同時,運動似乎是個很好的隱喻,它較宗教更易於影射一些事物。”於是他遍尋當今劇作家,最後看中了科林•韋蘭特。“在科林•韋蘭特的劇本中,有些地方是頗具英勇氣息的,”大衛•波特納姆說道,“他經常很順利的將劇情帶向高潮,但卻以極巧妙,而不會讓人覺得做作的筆法來描述英雄的事跡。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於是我將資料交給他。”

導演簡介

導演休•赫德森1936年生於倫敦,本是電視片導演,讓他躋身於一流導演行列的影片,正是這部1981年導演《火的戰車》接著,導演美國片《泰山王子》,1984年導美國獨立前後的歷史片《革命》。1989年又重振旗鼓拍《迷途天使》。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HaroldAbrahams本·克勞斯
EricLiddell伊安·查里森
SamMussabini伊安·霍姆
MasterofTrinity約翰·吉爾古德
MasterofCaius林賽·安德森
LordBirkenhead奈傑爾·達文波
JacksonScholz布拉德·戴維斯
HeadPorter理察·格雷弗斯
Jimmie派屈克·杜爾
Extra麥可·朗斯代爾
HenryStallardDanielGerroll
JennieLiddellCherylCampbell
SybilGordonAliceKrige

職員表
製作人:傑克·艾伯斯;JamesCrawford;DODIFayed;DavidPuttnam
導演:休·赫德森
副導演(助理):JonathanBenson;MatthewBinns;TerenceFitch;MelvinLind;HughO'Donnell;BillRudgard;JeremyCoote
編劇:ColinWelland
攝影:大衛·沃特金
剪輯:TerryRawlings
選角導演:EstaCharkham
美術設計:JonathanAmberston;LenHuntingford;AnneRidley;AndrewSanders
服裝設計:米蘭拉·坎農諾

製作

《火的戰車》《火的戰車》
這部影片是根據傳誦一時的真人真事改編,影片主要是喚起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象這樣的題材與主題在英美影壇上是比較罕見的,加上編導處理深刻、演員表演生動,因此上座率相當高。

該片製片人大衛•波特納姆是英國人,他曾花了兩年時間籌措資金。英國幾家大製片公司都不願投資,最後還是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TwentiethCentury-Fox)公司和埃及一商賈開辦的獨立製片公司拿出六百萬美元,影片實際上是二十世紀福克斯(TwentiethCentury-Fox)公司的駐英國分公司製作的。本片在80年代初期僅用500萬的投資就攝製完成。

影片影響

這部拍攝成本低、題材古老且英國味十足的影片,在1981年度奧斯卡獎的評選中爆出了冷門,它竟然戰勝了呼聲很高的美國影片《赤色分子》《金色池塘》等,而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創作劇本、最佳作曲和最佳服裝四項獎。

《火的戰車》之成功,可以說是給困難重重的英國電影業注射了一劑強心針,英國政府準備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來資助英國片的拍攝,各攝製者也雄心勃勃地大拍具有本國風格的影片。《火的戰車》無疑標誌著英國電影復興的開始。

本片在電影史上有一個獨特的顯著標誌:電影音樂比電影本身要出名得多,比賽情節中的慢鏡頭拍攝,也對日後體育類型電影的拍攝手法有很大的影響。本片被稱為“20個在任何時代都被過分高估的電影”之一。

幕後花絮

片名來源

導演休·赫德森導演休·赫德森

片名中的“戰車”一詞又作古代賽車用的馬車講。而“火的戰車”取自於根據長詩《米爾頓》改編的一首膾炙人口歌曲中的一句歌詞,即“把火的戰車帶給我”。

拍攝花絮

原本曾經有過有一個用板球賽中的爭執來作為開場的歐洲版本開場。導演後來說,用一個太英國式的運動來表現角色的氣質,遠不如一段車站外的同行經歷來得更加讓人廣為接受一些。所以,這段開頭被剪掉了。

法國演員Michael lonsdale演出了這部影片,但是在最終完成的片子中,沒有留下一個有他的鏡頭。

在奧運會的民眾場面中,為了不讓民眾演員顯得突出,因此讓他們穿黑色的衣服。那些設法穿著愛德華七世時代服裝的民眾演員會得到20英鎊酬勞,只穿普通衣服來的民眾演員的酬勞則是10英鎊。扮演跑步運動員的那些民眾演員,其酬勞則是普通民眾演員的3倍。在烈日下,他們有必要曬黑而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電影的部分場景有幾天是在英國愛丁堡的Goldenacre地區拍攝的,為了還原歷史真實,每天早晨開拍前,電視天線必須得拿下來,到晚上拍攝結束後再安上去。如此多日之後,不可避免地,劇組和當地居民發生了一些磨擦。

穿幫鏡頭

奧運會400米比賽時,埃里克手裡弄皺的紙片(聖經里的紙片)在鏡頭切換中不見了。

當陸軍上校約翰凱迪會見薩姆時,本來握在上校右手的手杖在鏡頭切換時突然就跑到左手了,這樣上校就能空出右手來跟薩姆握手了。

影片中有一個長鏡頭,表現的是運送運動員去往法國的船。人們能清晰地看到船上的雷達天線。幸運的是,這還不是噴頭鏇轉式噴灌器,錯的不算特別離譜。

當埃里克和詹妮在愛丁堡的山坡上談話時,背景里有個人穿著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運動服在散步。在電影開頭的十分鐘左右,敘述說“1919年,10月10日,星期四……”事實上,那年的這個日子是星期五。

精彩對白

哈羅德·亞伯拉罕:如果我不能贏,我不會跑

西比爾·戈登:如果你不跑,你不會贏。

獲獎情況

《火的戰車》《火的戰車》

影片獲得第5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始劇本、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始音樂四項大獎,同時還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本片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陳列在英國約克郡的國家攝影、電影與電視博物館裡。導演休•赫德遜因1981年導演《火的戰車》奪得1982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

奧斯卡獎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82
最佳原創配樂威廉·赫特
最佳服裝設計MilenaCanonero
最佳原創配樂范吉利斯
最佳影片DavidPuttnam
最佳原創劇本ColinWelland
最佳剪輯(提名)TerryRawlings
最佳導演(提名)休·赫德森
最佳男配角(提名)伊安·霍姆

金球獎

金球獎(GoldenGlobe)1982
BestForeignFilm

英國電影學院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FilmAward)1982
最佳影片DavidPuttnam
最佳服裝設計MilenaCanonero
BestSupportingArtist伊安·霍姆
安東尼·阿斯奎斯-音樂獎(提名)范吉利斯
最佳剪輯(提名)TerryRawlings
BestProductionDesign/ArtDirection(提名)RogerHall
最佳音響(提名)CliveWinter
最佳音響(提名)JimShields
最佳劇本(提名)ColinWelland
最佳攝影(提名)大衛·沃特金
最佳導演(提名)休·赫德森
最佳音響(提名)BillRowe
BestSupportingArtist(提名)NigelHavers

其他獎項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BRAward)1981
最佳影片
日本學院獎(AwardoftheJapaneseAcademy)1983
最佳外語片(提名)
坎城電影節(金棕櫚)1981
最佳影片(提名)休·赫德森
坎城電影節(PrizeoftheecumenicalJury-SpecialMention)1981
伊安·霍姆
Toronto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1981
People'sChoiceAward休·赫德森
NewYorkFilmCriticsCircleAwards1981
BestCinematographer大衛·沃特金
LondonCriticsCircleFilmAwards(ALFSAward)1982
FilmoftheYear
LondonCriticsCircleFilmAwards1982
ScreenwriteroftheYearColinWelland
GuildofGermanArtHouseCinemas1984
ForeignFilm(AusländischerFilm)休·赫德森
DirectorsGuildofAmerica,USA1982
OutstandingDirectorialAchievementinMotionPictures(提名)休·赫德森
BritishSocietyofCinematographers1981
BestCinematographyAward(提名)大衛·沃特金

電影音樂

范吉利斯范吉利斯

影片取得的1982奧斯卡金像獎的四座獎盃中,最佳音樂-原作配樂獎應該是特別實至名歸的。為本片譜曲的是作曲家Vangelis 范吉利斯。他在38歲時創作的《火的戰車》配樂,甚至有人認為其與莫扎特的古典音樂一樣具有胎教功能。

《火的戰車》的配樂,算的上是最耳熟能詳的作品了,它的主題是如此鮮明而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被後來廣泛地在廣告、電視、電影中反覆使用,有些時候甚至經常被放在搞笑肥皂劇場面中。因為音樂主題響起時,畫面上的人物做出跑步的慢動作的場景,實在創造了一個經典的電影橋段。同時,因為本片的緣故,該音樂主題也成為奧運會的象徵之一。或者更廣泛地說,它已經成為體育的象徵之一,可以在播放任何弘揚體育精神,激勵人奮進的畫面時採用。

影片評價

像許多偉大的電影一樣,《火戰車》通過其主題深刻闡述了人性。——芝加哥太陽報

觀看本片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項愛好,並且看的次數越多,就會越覺得它好。——英國電影

大多數體育題材電影靠的是鄉愁和腎上腺素,《火戰車》則靠的是好的故事、好的導演和好的表演。——Reel評論

本片是奧斯卡獎鍾愛的那類影片。——經典電影指導

奧運精神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憨豆先生”用英國式的幽默帶觀眾溫習了英國經典奧運題材電影《火的戰車》 ,而電影史上有關奧運會的作品,不論是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還是編撰的故事,主角大多數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賽跑運動員。無論是短跑還是長跑,賽跑運動員場上揮汗突進的場面,讓觀眾感受到他們飛揚的意志,而他們背後的挫敗、身體的苦痛、走上賽場之前遭到的困難,也見證了奧運不屈不撓的精神。

電影類型分類導航

電影理論中,類型是指(商業)影片分類的基本手段。一種“類型”通常是指構成影片的敘事元素有相似之處的一些電影。

常用的劃分電影類型的標準有三個:場景、情緒、形式。場景是指影片發生的地點。情緒是指全片傳達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攝時使用特定設備或呈現為特定樣式,即形式。

按場景分犯罪片科幻片體育片
戰爭片西部片家庭片
奇幻片
按情緒分動作片冒險片喜劇片
劇情片恐怖片愛情片
驚悚片災難片懸疑片
勵志片
按形式分傳記片紀錄片歌舞片
間諜片賭博片黑白電影
黑幫電影藝術片科教片
美術片紅色電影故事片
按年齡分兒童片日本av情色電影
三級片倫理片同性戀電影

Timeout評50體育電影

體育電影一直是很多影迷喜歡的類型,它既有激烈的戲劇衝突,又有生動立體的人物刻畫,既有激情澎湃,又有勵志溫情。一起看看Timeout評選出的這份榜單吧。

英國電影

英國人參與了電影的發明,1889年,W.多尼索爾普在英國製造了攝影機和轉動架,拍攝特拉法爾加廣場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發明了“動力燈”,拍攝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賽馬、牛津和劍橋兩校划艇比賽、基爾運河通航典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紀錄片,但當時沒有放映機,沒能及時映出。R.W.保羅1896年 3月26日在奧林比亞大廳里為觀眾作了電影的首次商業性映出,上映的節目是他自己拍攝的《多佛海的狂浪》
《唐璜》
《城堡》
《霧都孤兒》
《湯姆·瓊斯》
《三十九級台階》
《第三個人》
《黑桃皇后》
《桂河大橋》
《巴巴拉少校》
《阿拉伯的勞倫斯》
《超人》
《火的戰車》
《地下》
《阿爾菲》
《再見,奇普斯先生》
《巴格達竊賊》
《甘地》
《印度之行》
《二十一天》
《瑞安的女兒》
《送信人》
《非洲皇后號》
《未來世界》
《血字的研究》
《猶太人蘇斯》
《憤怒的回顧》
《深夜》
《相見恨晚》
《爆竹》
《紅菱艷》
《四羽毛》
《訛詐》
《流浪兒》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十夜談》
《謀殺》
《老鼠》
《房客》
《湯米》
《福爾摩斯探案》
《繩環》
《她》
《凱薩琳女皇》
《假如》
《辦公室的少女》
《羅馬快車》
《搶劫郵車》
《神奇之夜》
《白晝行劫》
《羅伯特·斯科特漫遊南極》
《鬼魂西行》
《中斷的鏇律》
《河上刺兒頭》
《伏象神童》
《倫勃朗傳》
《萬事通》
《祖母的放大鏡》
《破壞》
《好夥伴》
《長青樹》
《鐵公爵》
《涅爾·格溫》
《老德魯里的假腿》
《維多利亞女皇》
《厄爾塔斯——死裡逃生的人》
《老古玩店》
《都鐸·羅斯》
《羅得島》
《一個美國佬在牛津》
《阿爾夫的紐扣》
《一切都不在乎》
《晨之翼》
《失蹤的女人》
《銀行休假日》
《群星普照》
《多佛海的狂浪》
《飄網漁船》
《最初的日子》
《倫敦必勝》
《今晚的目標》
《海岸司令部》
《火已點燃》
《沙漠大捷》
《西方進軍》
《真正的光榮》
《雄獅添翼》
《侵略者》
《我們所在的隊伍》
《近親》
《鐵血忠魂》
《壯士春夢》
《愛情生活和笑聲》
《煤氣燈》
《首相》
《起床號聲》
《基普斯》
《穿灰衣服的人》
《臭名昭著的紳士》
《女人對女人》
《愷撒和克列奧帕特拉》
《快樂的花園》
《大兵求愛記》
《上天階梯》
《黑水仙花》
《夜晚》
《虎膽忠魂》
《倒下的偶像》
《英國老家》
《永恆的仙女》
《善人與貴族》
《清潔的小島》
《白衣男子》
《專門勾引女人的人》
《大叫大嚷》
《拉旺德山暴亂》
《史姆利科的護照》
《日內瓦的婦人》
《天堂的笑聲》
《朱金洲》
《霍恩布洛上尉》
《士兵的歸來》
《唯一道路》
《屋頂閣樓間》
《涅爾`格溫》
《蜜味》
《長跑家的孤寂》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
《這種運動生活》
《戀愛有術》
《騙子比利》
《戰前和戰後的後備兵》
《阿爾芒蒂埃爾來的小姐》
《喔,幸運兒》
《納瓦隆的大炮》
《海軍將帥的副官》
《烏有博士》
《決鬥場》
《憤怒的沉默》
《兒子和情人》
《無罪的人》
《一個雨天下午的集會》
《L形的房間》
《遠離狂亂的人群》
《艾麗斯漫遊奇境記》
《皮卡迪利大街》
《處女與吉普賽人》
《麥克佩斯》
《鐵路切斷中的快車》
《青年時代的邱吉爾》
《階級烙印》
《巴萊·林登》
《浪子救人》
《太上皇》
《逃出達特穆爾》
《正告英格蘭》
《跳舞吧,美麗的女郎》
《教育麗塔》
《當地英雄》
《W——計畫》
《一間可以看見風景的房間》

奧斯卡歷屆最佳影片

影片名第81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第80屆 《老無所依》、第79屆 《無間道風雲》、第78屆 《撞車》、第77屆 《百萬寶貝》、第76屆《指環王3》、第75屆 《芝加哥》、第74屆 《美麗心靈》、第73屆 《角鬥士》、第72屆 《美國美人》、第71屆 《莎翁情史》、第70屆 《鐵達尼號》、第69屆 《英國病人》、第68屆 《勇敢的心》、第67屆 《阿甘正傳》、第66屆 《辛德勒的名單》、第65屆 《不可饒恕》、第64屆 《沉默的羔羊》、第63屆 《與狼共舞》、第62屆 《為戴茜小姐開車》、第61屆 《雨人》、第60屆 《末代皇帝》、第59屆 《野戰排》、第58屆 《走出非洲》、第57屆 《莫扎特》、第56屆 《母女情深》、第55屆 《甘地傳》、第54屆 《火的戰車》、第53屆 《普通人》、第52屆 《克萊默夫婦》、第51屆 《獵鹿人》、第50屆 《安妮·霍爾》、第49屆 《洛奇》、第48屆 《飛躍瘋人院》、第47屆 《教父II》、第46屆 《騙》、第45屆 《教父》、第44屆 《法國販毒網》、第43屆 《巴頓將軍》、第42屆 《午夜牛郎》、第41屆 《奧立佛》、第40屆 《炎熱的夜晚》、第39屆 《四季之人》、第38屆 《音樂之聲》、第37屆 《窈窕淑女》、第36屆 《湯姆·瓊斯》、第35屆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34屆 《西區故事》、第33屆 《桃色公寓》、第32屆《賓虛》、第31屆 《琪琪》、第30屆 《桂河大橋》、第29屆 《環球旅遊80天》、第28屆 《馬蒂》、第27屆 《在江邊》、第26屆 《永垂不朽》、第25屆 《戲中之王》、第24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第23屆 《慧星美人》、第22屆 《一代奸雄》、第21屆 《王子復仇記》、第20屆 《君子協定》、第19屆 《黃金時代》、第18屆 《失去的周末》、第17屆 《與我同行》、第16屆 《卡薩布蘭卡》、第15屆 《忠勇之家》、第14屆 《青山翠谷》、第13屆 《蝴蝶夢》、第12屆 《亂世佳人》、第11屆 《浮生若夢》、第10屆 《左拉傳》、第9屆 《歌舞大王齊格飛》、第8屆 《叛艦諜血記》、第7屆 《一夜風流》、第6屆 《亂世春秋》、第5屆 《大飯店》、第4屆 《壯志千秋》、第3屆 《西線無戰事》、第2屆 《紅伶秘史》、第1屆 《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