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

影片以外國人的視角描述了清朝末代皇帝賻儀悲劇的一生。貝爾托魯齊從藝術的角度窺見的那個溥儀與現實中真實的溥儀雖然有一定的距離,但溥儀的一生卻是同中國動亂的命運緊密聯結在一起的。溥儀從政治傀儡被改造人後,親眼目睹過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視為“牛鬼蛇神”從人的地位上驅趕下來,這是歷史對人的命運的一次嘲弄。貝爾托魯齊在採訪的談話中還直言不諱地談到“要是我對溥儀沒有這種同情,我就不會拍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歡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愛攝影機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他們所體現的是一種人類共通的好鬥性。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影片雖不能完全有助於我們去深刻理解溥儀這個在中國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但至少給予了我們某種啟迪。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海報海報

故事從1950年冬天開始講述起:清王朝廢帝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火車抵達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火車站後,溥儀認為此去性命難保,便溜進衛生間企圖割腕自殺。中國戰犯管理所所長發現情況有異,急敲衛生間的門。

敲門聲使溥儀陷入了回憶。1908年的一個冬夜,清宮衛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歲的溥儀接進宮中教養,準備接位。

在香菸繚繞的坤寧宮內,即將咽氣的慈禧接見了溥儀,告訴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舉行登基大典時,溥儀在大臣陳寶琛身上發現了一個裝著蟈蟈的小籠子。他對蟈蟈的興趣顯然要超過幾千名跪在他腳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後,溥儀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獨的孩子...

溥儀從回憶中驚醒過來。他也被管理所長救起,從此開始了接受審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本片氣勢宏大、色彩濃郁、場面壯觀,是一部技巧精湛的史詩巨片。

導演資料

義大利導演,從小生活在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1961年跨足影壇,最初擔任帕索里尼的副導演。1964年的《革命之前》顯露出才華,1972年的《巴黎最後的探戈》將他推到國際舞台。作品以史詩的宏大氣魄以及強烈的階級分析內涵而著稱,並將情色內容升華到相當的藝術高度。

關於演員

尊龍原名吳國良,香港出生,十歲加入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院學京劇,其後移民美國,繼續學習演技、舞蹈、默劇及武術。1984年他獲得登上大銀幕的機會,卻是在《冰人四萬年》中演一個沒有對白的原始人。1985年,他的第二部影片是因為題材牽涉華埠黑幫而引起爭議的《龍年》

他從影以來最成功的角色是1987年在《末代皇帝溥儀》中扮演溥儀,該片為尊龍成為好萊塢一線影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美闖蕩多年的他最近鮮有新作被內地所知,其黃色面孔在西方也有諸多限制,其後接演的《龍在中國》、《蝴蝶君》反響平平。所以,當成龍將《自娛自樂》的角色推薦給他,他立即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自娛自樂》屬於功夫喜劇片,但沒有走《少林足球》那種無厘頭式路線,其造型和武打動作會顛覆以往所有的武俠模式。參與電影《自娛自樂》的拍攝似乎讓尊龍找到了在中國拍戲的感覺。面對眾多影視公司的邀約,他選中了三十集電視劇《乾隆與香妃》作為進軍內地電視劇市場的敲門磚。尊龍願意加強與內地的影視交流,主要在於題材方面有發揮的空間,他本人也希望能多嘗試不同角色。

精彩對白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Words are important.

莊士敦:語言很重要。

Pu Yi, at 15: Why are words important?

溥儀:為什麼?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f you cannot say what you mean, your majesty, you will never mean what you say and a gentleman should always mean what he says.

莊士敦:如果你無法表達你的意思,殿下,你說的話就不算數,而一個紳士應該說話算話。

Pu Yi, at 15: Where are your ancestors buried?

溥儀:你的祖先葬在哪?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n Scotland, your majesty.

莊士敦:在蘇格蘭,殿下。

Pu Yi, at 15: But then, where's your skirt? In your country, men wear short skirts, do they not?

溥儀:那你的裙子呢?在你們那男人穿短裙,不是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No, your majesty, Scotmen do not wear skirts. They wear kilts.

莊士敦:不是的,殿下。蘇格蘭人穿的不是一般裙子,而是蘇格蘭方格呢短裙

Pu Yi, at 15: Who is this George Washington?

溥儀:喬治•華盛頓是誰?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A famous American, your majesty. A revolutionary general, 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莊士敦:一個很著名的美國人,殿下。革命領袖,第一任美國總統。

Pu Yi, at 15: Ah, like Mr. Lenin in Russia?

溥儀:喔,就像俄國的列寧先生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Not quite.

莊士敦:不太一樣。

Pu Yi, at 15: Does he have a car?

溥儀:他有汽車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He lived a long time ago, your majesty.

莊士敦:他生活在很久以前,殿下。

Pu Yi, at 15: *I* want a car.

溥儀:我想有輛汽車。

Pu Yi, at 15: Is it true, Mr. Johnston, that many people out there have had their heads cut off?

溥儀:莊士敦先生,許多人在那被斬首,這是真的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t is true, your majesty. Many heads have been chopped off. It does stop them thinking.

莊士敦:是的,殿下。許多人被斬首,這使得他們停止了思考。

莊士敦:皇帝自從登基那天就成為了自己領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後仍是。但是現在他長大了,他會問為什麼他是所有中國人中唯一一個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門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獨的男孩了。

幕後製作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
這是歷史上第一部獲準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以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所寫的《紫禁城的黃昏》為原始架構,參考了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關著作,創造出一部偏西方視角、但製作認真的傳記電影。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攝製。中國背景、中國故事、中國人物,混雜了西方人的觀念與技法。影片以一個特殊人物一生的傳奇經歷,反映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影片的攝影和服裝等尤為氣派,溥儀的人物塑造迴避了臉譜化的窠臼。

《末代皇帝》所詮釋的溥儀,不單純是一個皇帝的歷史,而是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對於歷史問題的認識,向來嚴肅謹慎的中國人認為“講故事和歷史完全是兩回事,細節的處理應當尊重歷史的真實。”貝托魯奇版《末代皇帝》可能和“史實”和“傳說”都無關,他眼中的溥儀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無法擺脫被囚禁命運的生命個體,成份複雜、面目模糊的一個可以和觀眾進行心靈溝通的人。

本片的編導從人性角度出發,表現了溥儀如何從一個普通入變為“神”,又從“神”變為人的故事。一系列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作為溥儀的生活環境得到表現。影片的藝術技巧嫻熟,人物的內心的矛盾和孤獨、對人情的渴求、對外部世界的嚮往以及接受改造時的痛苦思想鬥爭,都得到深入的展示。本片寫出了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結構上,影片採用的是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手法,保持了扣人心弦的戲劇懸念。與人物心理相合的色調和布景,優美的畫面構圖給人以審美的享受。影片的成功,是各國創作人員密切合作的結果。本片獲得1987年第60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服裝獎、最佳作曲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工獎。

當義大利人貝托魯奇以純粹的西方人的眼光關注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故事,他會有什麼不同的發現呢? 貝托魯奇在接受法國《首映》雜誌記者採訪時曾說:“要是我對溥儀沒有同情,我就不會拍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歡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愛攝影機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

1972年當貝托魯奇籌拍他那部驚世駭俗之作《巴黎最後的探戈》時,他的同胞也是師輩的安東尼奧尼正在處於“文革”時期的中國拍攝紀錄片《中國》,自稱是“一個帶著攝影機的旅行者”的安東尼奧尼遭遇了中國境內聲勢浩大的批判。當時貝托魯奇聲援安東尼奧尼,認為“這部描繪中國城鄉詩篇的記錄片《中國》是真正關於中國人的電影。”那場風波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文化的碰撞,而是當時極左思潮和西方現代思想之間發生的衝突。十多年後,當貝托魯奇帶著150名中國人,100名義大利人和20名英國人的攝製組來到真實的中國,他在“歷史”與“故事”之間,首先選擇了“故事”。

幕後花絮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
這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第一部在獲準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是Lucy Jarvis1973年為NBC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紫禁城》

溥儀的長兄溥傑和幫助溥儀完成自傳的李文達都被聘為本片顧問。

劇組還採訪了一些跟溥儀有關的人,包括他的妻子、監獄長、男僕都給與了本片一些意見。

影片一共使用了1萬9千名臨時演員。

片中出現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劇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男性服裝助理來協助他們穿衣。

為了製作朝廷上人們的假髮,髮型師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頭髮。為了登基那場戲,他的工作人員花了10天培訓了50名中國員工,使他們能在兩小時之內搞定2000名臨時演員的假髮和辮子。

劇組聘請了一名義大利廚師為攝製組的外國成員做飯。他一共帶來了2萬2千瓶義大利礦泉水,450磅義大利咖啡,250加侖橄欖油和4500磅麵粉。

片場的管理非常嚴格,飾演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Reginald Johnston)的彼得·奧圖(Peter O'Toole)有一次因為忘帶通行證而被劇組拒之門外。

為了飾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頭。長官勸說他們這顯示了與義大利和英國間的國際友誼,並給每名士兵發放了3.5美元的獎金。

影片使用了1100名學生來飾演文革期間的紅衛兵。導演貝托魯奇花了很多長時間來給他們灌輸憤怒的情緒,因為這些孩子們都體會不到文革中的那種情感。

貝托魯奇當時向中國政府提交了兩個拍攝計畫,另一個是安德烈·馬爾羅(Andr Malraux)的小說《人的命運》(La Condition Humaine)。中國政府同意了本片的拍攝,並對內容沒有作任何限制。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為本片提供了他們的攝影棚和大量的臨時演員,作為回報他們得到了本片的國內發行權。

建於15世紀的面積廣闊的紫禁城有著高而厚重城牆,為影片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隔音效果,儘管當時中國的攝製組成員還不太習慣同期錄音。

由於不允許機動車輛進入,連彼得·奧圖都只能用腳踏車作為工具出入片場。

這是第一部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評為PG-13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製片人傑瑞米·托馬斯(Jeremy Thomas)單槍匹馬地為影片籌得了2500萬美元資金。

影片拍攝期間恰逢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華,但是攝製組得到了政府的優先權,使得女王無法參觀紫禁城。

影片中扮演長官的英若誠當時是中國文化部副部長。

穿幫鏡頭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
當莊士敦跟溥儀互道再見後,莊士敦身後跟隨著樂師,這時能夠看見投射在玻璃上的影子。

莊士敦1931年乘船離開中國時,售票點的窗子上能看到用簡體中文寫的工作時間。而那個年代用的應該是繁體字。

當王妃生產時,你能聽到嬰兒的哭聲,但出現在鏡頭裡的嬰兒卻是安靜的表情。

榮譽

該片獲第60屆(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九項大獎。

音樂賞析

海報海報

本片是歷史上第一部獲準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導演伯納多.伯圖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採用了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所寫的《紫禁城的黃昏》為原始架構,再參考了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關著作,創造了這部反映出個人獨特觀點的傳記電影。
影片講述溥儀由三歲入宮繼位,成為拉線木偶般的兒皇帝。未幾,清室崩潰,民國建立,溥儀被迫離開紫禁城,結束了他有名無實的帝王生涯。
後來他投奔日本人,並被日本扶持在東北成立滿洲國,意圖復興大清帝國昔日光華。日本戰敗,溥儀也成了俘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十年後,被特赦釋放。
他以遊客身份重遊紫禁城,不免感慨萬千。
本片在第6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創下提名9項,獲獎9項的百分之百得獎紀錄。
其中在配樂一項,更被不少人推崇為近20年來最佳的電影配樂之一。
負責為本片作曲的有三個人,包括:中國的蘇聰、日本的坂本龍一、和英國的戴維.伯恩(Dadid Byrne)。
三人的出身和音樂風格各異,卻能夠發揮出東西方文化撞擊之後又能水乳交融的神奇效果,為這一部從西方人觀點拍攝的東方電影找到了一套最合適的配樂。
全片以大氣派的管弦樂和悠揚的主題鏇律變奏音樂交錯,將溥儀一生起跌極大的傳奇遭遇烘托得甚為貼切。
蘇聰出身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跟後來憑《臥虎藏龍》再度揚威奧斯卡的譚盾同被歸類為“新派作曲家”,後來兩人均移民美國。坂本龍一是日本最著名的電子樂團“黃色魔術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主將,因其外形冶艷,也參演過《俘虜》(Merry Chrismas, Mr. Lawrence)的同性戀軍官,並為本片譜出極具風格的配樂。 戴維.伯恩則為“說話頭”(Talking Heads)樂隊成員,在英國出生卻長居美國,跟中國人有親戚關係。 他不算是專業的電影配樂家,但也經常為電影創作主題曲,也為一些電視配樂。
專輯曲目:
01. First Coronation
02. Open The Door
03. Where Is Armo?
04. Picking Up Brides
05. Last Emperor: Theme Variation 1
06. Rain (I Want A Divorce)
07. Baby (Was Born Death)
08. Last Emperor: Theme Variation 2
09. Last Emperor: Theme
10. Main Theme Title (Last Emperor)
11. Picking A Bride
12. Bed
13. Wind, Rain & Water
14. Paper Emperor
15. Lunch
16. Red Guard
17. Emperor's Waltz
18. Red Guard Dance

盤點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作品

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在第64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被授終身成就獎。貝托魯奇是義大利詩人阿蒂利奧·貝托魯奇(Attilio Bertolucci)的兒子,從小就受到了藝術薰陶,其電影在世界影壇有著獨特的地位。他擅於把富有家庭氣息的浪漫情節和內蘊的心理批判作為表現的核心,並結合一些政治、社會內涵,形成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陳凱歌作品集

陳凱歌,福建長樂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執導過《大閱兵》、《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等多部經典作品。

奧斯卡歷屆最佳影片

影片名第81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第80屆 《老無所依》、第79屆 《無間道風雲》、第78屆 《撞車》、第77屆 《百萬寶貝》、第76屆《指環王3》、第75屆 《芝加哥》、第74屆 《美麗心靈》、第73屆 《角鬥士》、第72屆 《美國美人》、第71屆 《莎翁情史》、第70屆 《鐵達尼號》、第69屆 《英國病人》、第68屆 《勇敢的心》、第67屆 《阿甘正傳》、第66屆 《辛德勒的名單》、第65屆 《不可饒恕》、第64屆 《沉默的羔羊》、第63屆 《與狼共舞》、第62屆 《為戴茜小姐開車》、第61屆 《雨人》、第60屆 《末代皇帝》、第59屆 《野戰排》、第58屆 《走出非洲》、第57屆 《莫扎特》、第56屆 《母女情深》、第55屆 《甘地傳》、第54屆 《火的戰車》、第53屆 《普通人》、第52屆 《克萊默夫婦》、第51屆 《獵鹿人》、第50屆 《安妮·霍爾》、第49屆 《洛奇》、第48屆 《飛躍瘋人院》、第47屆 《教父II》、第46屆 《騙》、第45屆 《教父》、第44屆 《法國販毒網》、第43屆 《巴頓將軍》、第42屆 《午夜牛郎》、第41屆 《奧立佛》、第40屆 《炎熱的夜晚》、第39屆 《四季之人》、第38屆 《音樂之聲》、第37屆 《窈窕淑女》、第36屆 《湯姆·瓊斯》、第35屆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34屆 《西區故事》、第33屆 《桃色公寓》、第32屆《賓虛》、第31屆 《琪琪》、第30屆 《桂河大橋》、第29屆 《環球旅遊80天》、第28屆 《馬蒂》、第27屆 《在江邊》、第26屆 《永垂不朽》、第25屆 《戲中之王》、第24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第23屆 《慧星美人》、第22屆 《一代奸雄》、第21屆 《王子復仇記》、第20屆 《君子協定》、第19屆 《黃金時代》、第18屆 《失去的周末》、第17屆 《與我同行》、第16屆 《卡薩布蘭卡》、第15屆 《忠勇之家》、第14屆 《青山翠谷》、第13屆 《蝴蝶夢》、第12屆 《亂世佳人》、第11屆 《浮生若夢》、第10屆 《左拉傳》、第9屆 《歌舞大王齊格飛》、第8屆 《叛艦諜血記》、第7屆 《一夜風流》、第6屆 《亂世春秋》、第5屆 《大飯店》、第4屆 《壯志千秋》、第3屆 《西線無戰事》、第2屆 《紅伶秘史》、第1屆 《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