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拍攝的戰爭文藝片,以英國倫敦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為模特兒,透過他們一家的戰時遭遇
來反映大後方老百姓團結抗戰的熱誠,頗能鼓舞民心士氣,曾獲最佳影片等六項金像獎,在今天看來依舊有其藝術和娛樂價值。本片取材自英國女記者的通訊報導集,經四名編劇將內容加工提煉成為結構完整的劇本。導演威廉•懷勒充分掌握住戰時生活的氣氛和人物之間的濃厚感情,拍出了鄰裡間平凡中見不平凡的一面。飾演女主角米尼弗夫人的格里爾加森表現出後方家庭主婦的堅強和韌性,是極成功的賢妻良母型角色。
影片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1950年的續集《蠟炬成灰淚始乾》 (The Miniver Story)稍遜一籌。
詳細劇情
1939年夏天的倫敦,像往日一樣,熱鬧非凡。
米尼弗太太,端莊溫順,是英國中產階級賢妻良母型的中年主婦;丈夫克萊姆·米尼弗是個建築師,長子維英是牛
津大學學生,幼女裘迪和幼子托貝還都是孩子。身世顯赫,聞名鄉里,年已八旬的貝爾頓夫人跟她在同一節車廂,一路上說這道那,對中產階級有些偏見。傍晚,火車停在一座滿是花池的鄉間小站上。老站長巴拉德發現了米尼弗太太,熱情地邀請她到辦公室,讓她欣賞他業餘養花的高超技藝——一朵惹人喜愛的紅玫瑰。米尼弗太太看了,深為賞識,欣然接受了他以"米尼弗太太"來命名這朵玫瑰花的建議。
晚飯後,維英一邊用茶,一邊議論時政。忽然闖進了一位漂亮的不速之客--貝爾頓夫人的孫女卡羅爾·貝爾頓。她雖屬初次登門,卻給米尼弗夫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可是她一進門卻要求米尼弗太太親自出面,去勸說巴拉德站長放棄以"米尼弗太太"命名的紅玫瑰參加"貝爾頓杯"花卉展覽活動。她坦率承認那朵紅玫瑰比她祖母的一朵更艷麗,而歷屆貝爾頓獎盃除了貝爾頓夫人外,還從來未被別人獲得過。
"要求巴拉德先生放棄參加比賽,說穿了無非因為他是個平民罷了。"維英聽了憤慨地說。
卡羅爾暗自讚賞維英的敢於直言,但還是挑釁性地進行反擊。一場舌戰,直到米尼弗制止了兒子,維英離座而去,才平息下來。姑娘也隨即告辭,臨行時出人意外地主動伸手給米尼弗太太並真誠地表示歉意。
夜晚,泰晤士河畔的水上俱樂部里音樂悠揚。舞廳里米尼弗夫婦和卡羅爾不期而遇。卡羅爾向他們問起維英,這時侍者傳來一張字條,正是維英寫的,他邀請她在碼頭會面,她神秘地含笑離開了米尼弗夫婦。碼頭上燈火輝煌,泰晤士河波光粼粼,維英和卡羅爾早已前嫌盡棄,正喁喁私語。後來又雙雙進入舞池。維英向卡羅爾約期再見,姑娘抱歉地說:"明天我要去蘇格蘭度假,到九月才回來。"米尼弗夫婦見了,大為驚異,又感到高興。
初秋,德軍入侵波蘭。星期天,在教堂里特設的家族席上,米尼弗和貝爾頓兩家並排在一起,維英發現卡羅爾已提前回來了。
"從現在起,"牧師突然中斷了布道,嚴肅地傳達了首相的決定,"我們的國家進入戰爭狀態!"禮拜儀式破例提早結束。人們憂心忡忡地離開了教堂。
作為母親,米尼弗太太不免為維英擔心。維英則到卡羅爾家裡去幫忙,卡羅爾表示歡迎,但老夫人冷漠得很,還藉機諷刺以"米尼弗太太"命名的玫瑰是一種叫化子玫瑰。儘管卡羅爾在旁竭力為維英爭辯,可貝爾頓夫人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道:"我自己會照顧自己--我們近八百年來一直是這么下來的……"驀然,空襲警報響了,這才打斷了她的宏論,乖乖地聽從維英的命令,走進了地下室。
1940年的春天來臨了。所有的英國家庭都在經受著這次祖國存亡的大考驗。米尼弗家也不例外:克萊姆參加了保衛家鄉志願軍;維英榮任了英國皇家空軍少尉軍官,服役在離家不遠的科爾漢機場。部隊給維英一個星期探親假,這對他來說真是永遠難忘啊!他在家裡遇到了卡羅爾。在晚餐席上,卡羅爾答應了他的求婚,全家都為他們高興。這時,機場上打來了緊急電話,命令維英立即歸隊執勤。河上偵察隊也來電話,要克萊姆立即歸隊執行任務。米尼弗太太依依難捨。
兒子在機場,丈夫在海上。米尼弗太太在焦慮中度過了第五個不眠之夜。清晨,她照例到河邊,翹首盼著親人歸來。在灌木叢中發現了一個渾身污跡斑斑的德國飛行員,她嚇壞了,轉身就跑。
“站住!再動要開槍了。”德國人大喝一聲,她嚇住了。她手無寸鐵,只得把他帶到廚房,讓他吃,讓他喝,還給他找出了一件大衣、遮蓋了他的軍服。
但她一直在盤算著如何逮住這個敵人,她看到他的右臂已經受傷,身子虛弱搖晃,拿槍的左手也在發抖,快要倒下去了。她試著兩次進行勸降,但都遭到拒絕。傷員開始掙扎著往外走,只是剛到門口就倒地昏過去了。米尼弗乘機拾起手槍,立即報了警。米尼弗太太勝利了,她隻身擒住了一個納粹飛行員。
克萊姆已整整五個晝夜未曾合眼了。回家後足足睡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午後才醒來。
女僕無意中泄露了德國兵的事情。在丈夫追問下,米尼弗才輕描淡寫地敘述了昨天清晨抓住德國俘虜的經過情況。
“多了不起的女人啊!”丈夫一把摟住妻子,不斷地吻她,讚美她。
這時,貝爾頓夫人找上門來,她不贊成卡羅爾的婚事。她的理由是孩子還年輕:卡羅爾才十八歲,維英也不過二十歲。米尼弗太太反問她"當年結婚時多大?"貝爾頓夫人被動極了,只能如實回答"十六歲"。原來,她結婚時比卡羅爾還早,不幸婚後只幾個星期丈夫就參戰陣亡,一直守寡到現在。她雖不後悔,但擔心卡羅爾會步她後塵。
納粹的機群不時竄擾的。但米尼弗一家和千千萬萬英國家庭一樣,在簡易的防空網裡鎮定地度過那艱難的日日夜夜。當維英和卡羅爾蜜月歸來,又給全家帶來了歡樂。
新房裡,姑娘在向婆婆訴說著心底的秘密。她說,過去兩周她已享盡人間的幸福,但她清楚地意識到維英可能在戰鬥中犧牲,因此生命的每分每秒對她和維英都是最珍貴的。
貝爾頓大廈的草坪上,"貝爾頓獎盃"的花卉展如期舉行。儘管空襲警報的訊息一再傳來,但貝爾頓夫人堅持繼續進
行,氣氛十分熱烈。她看著主持人比科爾斯送上得獎者名單:第一獎--銀質獎盃--貝爾頓夫人
第二獎--優勝獎狀--詹姆士·巴拉德
她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她將名單遞給維英、卡羅爾、米尼弗太太傳閱。維英看了,大不以為然,他以嘲諷的語氣說:"祝賀你,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他們害怕您呀!"這對貝爾頓夫人觸動很大,發獎前她思想一直在鬥爭。最後,她突然不動聲色地、出乎所有到會者意料之外地向大會正式宣布:
第一獎--銀杯--獎給詹姆士·巴拉德
第二獎--優勝獎狀--發給貝爾頓夫人
會場內外頓時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鼓掌聲。"巴拉德迷"和"貝爾頓迷"友好地相互祝賀,載歌載舞。不輕易動情的貝爾頓夫人也竟然淚水盈眶。她親自把獎盃授給倔強又和善有禮的巴拉德站長。黃昏,轟轟的機聲和蓬蓬的炮聲清晰可聞。敵機已逼近倫敦。維英奉命驅車趕赴機場。
嗚--!空襲緊急警報發出撕心裂肺的怪叫。米尼弗太太牽掛著家裡的孩子,駕車急馳著。敵機已飛臨上空,高射炮彈不時劃破夜幕,空戰似乎就在車頂上展開。米尼弗太太機警地把車燈熄滅,減速行駛,靠路邊停下。
一架飛機拖著長長的黑煙墜撞在遠處的地面上。這一幕直揪著卡羅爾的心。突然,一架敵機俯衝掃射,擊中了汽車。卡羅爾受傷了,已經氣息奄奄。
米尼弗太太回到家時,空襲警報還未解除,家裡人還躲在地下室。她抱著卡羅爾回到屋裡,卡羅爾已完全失去知覺。
次日黎明,當維英回來,在新房裡看到了與世長辭的愛妻,無限悲痛。
泰晤士河畔,已被炸得滿目瘡痍的古教堂里,鐘聲、琴聲、歌聲依然迴蕩著。米尼弗一家和貝爾頓夫人都在聆聽牧師講道,在莊嚴地宣讀一長串的死難名單中,有剛獲得貝爾頓獎盃的巴拉德老站長和在這座教堂結婚才半個月的美麗姑娘--卡羅爾,米尼弗一家和貝爾頓夫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神情莊重而肅穆。但他們懂得:為了正義,為了生存,他們還得戰鬥下去。
相關評論
屬於“主鏇律”作品但真誠有加,今天看來依然有感人之處。在當年一批宣傳味濃烈的英雄片中,本片以其人道精神和人文關懷反映戰時小市民的生活而脫穎而出。片尾的演說被印成傳單,在士兵中散發,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
二戰時,表現後方人民生活的電影也同樣充滿英雄主義色彩。1942年和1943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授予了《忠勇之家》和《卡薩布蘭卡》,前者表現一個英國中產階級家庭全家各盡所能、報效祖國的故事,後者現在被視為愛情片的經典。但你靜下心想一想,就會明白,片中的人物不是真實的,只是代表了戰爭中被推崇的價值觀。
幕後花絮
《忠勇之家》入選《世界電影編年史》 :威廉姆·惠勒拍攝了《米尼佛夫人》(又譯《忠勇之家》)。這部奧斯卡獲獎片通過一個家庭在戰爭期間所表現出來的"承擔起責任"的勇氣,讚揚了英國公民堅韌不拔的精神。
雖說奧斯卡站在電影流行藝術的風口浪尖,但也是順民而已極少標新立異,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奧斯卡曾經把六項大獎授予了應時之作《忠勇之家》。
自二戰結束這六十多年來,全世界拍攝了數以千計的有關二戰的電影,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血與火同行、光榮與恥辱同在,在死亡面前,正義終於戰勝邪惡,如今回顧那段歷史,用影像來重塑,無論是慷慨還是霹靂,都證明了非正義戰爭的可恥,人民、英雄的可敬。《忠勇之家》作為二戰題材的電影,在二戰期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氣的作用,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寫信給製作這部影片的米高梅公司的老闆路易斯·梅耶,說這部影片"是最好的戰時動員,抵得上100艘戰艦。"
拍攝完這部影片之後,威廉·懷勒立即以空軍少校的身份參加二戰、奔赴前線了。
在奧斯卡的頒獎儀式上,是威廉·懷勒的妻子代替他領獎,她告訴大家,這個時候,威廉·懷勒正在德國的上空,冒著敵人的炮火,拍攝著一部空戰紀錄片。
1941年12月7日爆發的珍珠港事件,改變了好萊塢電影的生態環境。大批導演和男明星應召入伍,製片公司也紛紛將二戰故事搬上銀幕。美國電影的社會影響力,在這個年代發揮到了最高峰。這十年中,前五年的作品大多體現愛國主義思想,如《忠勇之家》、 《卡薩布蘭卡》 ;後五年的作品則開始反思戰爭帶來的傷害,如《失去的周末》、《黃金時代》。
精彩影評
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爆發的珍珠港事件,將美國直接扯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球性戰爭大漩渦中,也改變了好萊塢電影的生態環境。大批的導演和男明星應召入伍,製片公司也紛紛將二戰中的故事搬上銀幕,藉電影媒體強大的傳播力量來號召全民參戰,並鼓勵民心士氣。美國電影的社會影響力,在整個四十年代發揮到了最高峰。
在第一波的二戰電影中,威廉惠勒導演的《忠勇之家》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本片除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外,尚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葛麗亞嘉遜)、最佳女配角(泰莉薩懷特)、最佳編劇,最佳黑白片攝影等六項大獎,說明了以人道和人性關懷為主旨的本片,雖然免不了有政治性宣傳任務,但電影藝術家們的卓越智慧型卻扭轉了其作品價值,使這部描述後方老百姓戰時生活的小品,勝過了眾多正面宣揚英雄主義的戰爭片。本片劇情取材於英國女記者珍斯特拉瑟的通訊報導集,內容描述二戰初期,法國大半國土淪於德國納粹之手,英軍被迫自法國北部鄧扣克港撤退回英倫三島。珍斯特拉瑟在英國報紙報導英國人民臨危不亂,全力支持這項撤退行動使其順利完成的種種事跡。此報導刊出後廣受歡迎,製片人薛尼富蘭克林迅速買下此書之攝製權,建議美國米高梅公司拍成電影。由於原書情節性不強,遂邀請了四位編劇(阿瑟溫柏里斯、喬治佛羅徹爾、詹姆斯希爾頓、克勞汀韋斯特)將劇本內容加工提煉,成為一部歌頌大後方婦女對戰爭貢獻的平民戰爭片代表作。
故事開始於一九三九年夏天的倫敦市區。閔尼弗一家是個幸福快樂的中產階產級家族,丈夫克萊姆閔尼弗是建築師,妻子閔尼弗太太是賢妻良母,長子維英是牛津大學學生,弟弟托貝和妹妹裘迪還是小孩子。在歐戰爆發之前,閔尼弗太太關心的事只是「貝爾頓杯花展」。火車站老站長巴拉德準備以他栽種的紅玫瑰命名為「閔尼弗夫人」參賽,挑戰每年都得獎的貝爾頓夫人。不料貝爾頓夫人的孤女卡露登門請託,要求閔尼弗夫人勸說巴拉德放棄參賽。此事引起維英不滿,跟卡露進行了一場舌戰。年輕人之間不打不相識,維英與卡露竟因此變成一對情侶。可惜好景不常,是年秋天德軍入侵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閔尼弗和貝爾頓兩個家族在教堂做禮拜時,牧師突然宣布英國首相已決定參戰,登時引起了人們一陣騷動,大家對前途都感到憂心。
翌年春天,歐戰局勢更加吃緊,英國人民已感受到國家存亡正面臨考驗,克萊姆參加了保衛家鄉的志願軍,維英則成為英國皇家空軍的少尉軍官。家中兩個男人都從軍,閔尼弗夫人首次嘗到徹夜難眠的滋味。幸而維英不久之後獲假期回家探親,而且卡露答應了他的求婚,全家人才再次出現笑聲。當丈夫和兒子都歸隊執行任務時,閔尼弗夫人竟然獨自在河邊發現了一名受傷的德國飛行員。在手槍脅迫下,閔尼弗夫人只好帶德國人回家讓他吃喝。她鎮靜地對這名傷兵進行勸降,但遭到拒絕。傷兵掙扎往外走,但剛到門口就昏倒過去,閔尼弗夫人立刻報警逮住了他。閔尼弗回家知道了太太抓住德國俘虜的英勇事跡,不禁大加讚美。
危機已過,好事鏇來,本來反對卡露婚事的貝爾頓夫人,終於在閔尼弗夫人的勸說感動下同意讓維英與卡露結婚,有情人如願離家度蜜月去。此時,德國戰機不時在倫敦上空展開大轟炸,閔尼弗夫人常常帶著孩子躲警報。艱苦日子一直到維英與卡露蜜月回來才結束。戰事雖然進行激烈,但民眾的正常活動還是要過的。「貝爾頓杯花展」如期在貝爾頓大廈前的草坪舉行。貝爾頓夫人的玫瑰本來內定贏得首獎獎盃,但貝爾頓夫人在維英的嘲諷下毅然登台宣布冠軍是巴拉德的玫瑰花。這個意外的結果登時在會場內外造成轟動,兩派的擁護者化干戈為玉帛,彼此互相祝賀。一向不易動情的貝爾頓夫人目睹此情此景也不禁熱淚盈眶。黃昏,空襲警報再次傳來,閔尼弗夫人與卡露駕車急馳回家,途中遭敵機低空掃射,卡露中彈身亡。同時在空襲中喪生的,還有剛獲獎盃的巴拉德老站長。泰晤士河畔的老教堂被炸得滿目瘡夷,但教堂鐘聲仍如常敲響,閔尼弗夫人一家和貝爾頓聆聽著牧師宣讀出一長串的死難者名單。他們的表情悲傷而肅穆。他們知道:為了生存和正義,他們還得繼續戰鬥下去。
在威廉惠勒流暢而灑脫的處理下,這部雖無重大情節卻充滿生活氣息和濃厚感情的影片,卻自始至終掌握住觀眾的投入情緒。尤其像重點的花展片段,更拍出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感覺,將民族團結和愛國熱情自然地溶入了鄉親鄰里的活動之中,並且用最大的歡樂場面來對比壓軸的空襲悲劇,收到極佳的戲劇效果。本片演員搭配整齊,扮演氣質高雅賢淑的閔尼弗夫人的葛麗亞嘉遜故然有大將之風,扮演她媳婦的泰莉薩懷特亦表現出年輕婦女的嫵媚與勇氣兼具。相較之下,扮演閔尼弗的男主角沃爾特•皮金就被兩位女演員比下去了。
導演介紹
威廉•懷勒 William Wyler1902年7月1日出生在法國的Mulhouse,1981年7月27日在美國洛山磯去世。
他共導演69部影片,曾1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3次獲獎,3部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他將12位演員送上了奧斯卡影帝、影后的寶座。1965年他獲得了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撒爾伯格紀念獎,1976年又獲得了這個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早期的美國電影導演中間,威廉·懷勒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巨匠,因為他追求完美的性格和拍攝作風。他是美國好萊塢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非常活躍的大導演,他出生在法國的阿爾薩斯,1922年在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碰見了美國明星制的創建人卡文·萊默爾,萊默爾剛好是美國環球影業公司老闆的親戚,所以萊默爾就極力地慫恿和推薦威廉·懷勒到美國環球影業工作,他也覺得美國新大陸意味著機會和成功,於是,威廉·懷勒很快就來到了美國。
在環球製片公司擔任了一些電影製作過程中的副手之後,1925年他開始擔任導演,這個時候,有聲電影時代很快就要來臨了,正是默片時代的尾聲。他一開始導演的大都是西部片,代表作是1929年導演的《地獄英雄》。沒有過多久,在整個三十年代,他進入了自己電影生涯的輝煌時期。三十年代是美國經濟衰退時期,有過一個大蕭條,但是給大眾營造夢想的好萊塢的製片業,卻並沒有衰落,相反卻十分繁榮。這個時候,他主要是根據一些文學名作改編拍攝成電影,1937年,他根據海爾曼的話劇,改編拍攝了影片《死胡同》 ,1938年拍攝了同樣根據話劇改編的電影《吉薩貝爾》,這兩部影片都是講述愛情倫理的生活片,獲得了觀眾的好評。同一年,他拍攝的電影《紅襯淚痕》 ,影片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前夕,一個美國南方姑娘的生活悲劇。主演蓓蒂。戴維斯因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了第1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39年他根據英國女作家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改編拍攝了同名電影,主演是英國傑出的演員勞倫斯·奧立佛,影片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1年他執導了電影《小狐狸》 ,1942年執導的影片《忠勇之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這個時候美國因為珍珠港事件,已經對日本和德國宣戰,影片的誕生真是恰逢其時。它講述了在1939年德國瘋狂轟炸英國時期,一個在後方支持英國對德國作戰的家庭女主人的生活,塑造了一個高尚勇敢的英國婦女形象。這部影片在二戰期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氣的作用,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寫信給製作這部影片的米高梅公司的老闆路易斯·梅耶,說這部影片"是最好的戰時動員,抵得上100艘戰艦。"而拍攝完這部影片之後,威廉·懷勒立即以空軍少校的身份參加二戰、奔赴前線了。在奧斯卡的頒獎儀式上,是威廉·懷勒的妻子代替他領獎,她告訴大家,這個時候,威廉·懷勒正在德國的上空,冒著敵人的炮火,拍攝著一部空戰紀錄片。
二戰結束以後,威廉·懷勒回到好萊塢繼續拍攝電影,1946年,他導演的影片《黃金時代》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這部影片講述二戰結束以後,三個士兵回到家鄉,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的故事,因為觸及了美國的當代現實,反映了重大的社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歡迎和共鳴。
《賓虛傳》是威廉·懷勒達到的一個高峰,也是美國電影的一個高峰。之後,威廉·懷勒拍攝的重要影片有1965年的《搜捕者》,1968年的《滑稽女郎》和1970年執導的《瓊斯的解放》,1965年他獲得了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撒爾伯格紀念獎,1976年又獲得了這個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威廉·懷勒塑造了14個獲得了奧斯卡表演獎的電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他執導的《黃金時代》、《羅馬假日》和《賓虛傳》都已經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他以追求完美著稱,經常反覆拍攝,有一個“拍99次的懷勒”的稱號。
主要演員
葛麗亞•嘉遜 Greer Garson(1903-1996)英國人,主要作品《萬古流芳》,《傲慢與偏見》,《忠勇之家》,《鴛夢重溫》和《居里夫人》。曾被11個國家授予“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榮譽。1942年因《忠勇之家》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葛麗亞1903年9月28日出生於北愛爾蘭,幼年時全家遷至倫敦。在倫敦大學讀過文學,曾幻想當一名教師,但是偶然一件事,使她對戲劇發生了強烈的興趣,並參加了一個業餘戲劇俱樂部。整個學生時代她都是高材生。大學畢業後,葛麗亞曾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然而業餘戲劇俱樂部卻對她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1934年,她在倫敦一家劇院演出,被當時已成名的英國戲劇、電影演員勞倫斯·奧立弗發現,與她簽訂了契約。從此,葛麗亞開始了演員生涯。幸運的葛麗亞在一次舞台與電視的綜合節目裡,又被好萊塢製片人發現,應聘到了美國。起初她當配角。有一次,劇團的女主角因病不能出場,嘉遜臨時被指派代替主角演出,不料一舉成名。後來,她又轉入電視界,與勞倫斯·奧立弗合演過《羅密歐與朱麗葉》 。
1938年,米高梅公司老闆梅耶在一次戲劇演出中,發現了嘉遜端莊的外型和表演才能。認為她適合演夫人類型的角色,便以500美元的周薪與嘉遜定了契約,嘉遜就這樣來到了好萊塢。當時在影壇上走紅的女明星雖然有瓊·克勞馥、愛琳·鄧等人,但與嘉遜的類型不同。因此,她便以獨有的魅力、高貴的風度、富有才華的氣質和精湛的演技應運而起。她在《忠勇之家》里扮演了堅韌的米尼弗夫人,在《居里夫人》中的居里夫人使她一度獲得了好萊塢第一夫人的美譽。她的戲路本來很寬,但公司總讓她演夫人角色,使她定了型,未能發揮出塑造不同類型人物的才能,這是很遺憾的事,就連她自己也曾自嘲地說:“我是米高梅的光榮夫人。”
1939年,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再見吧,吉普斯先生》就為她的夫人型角色奠定了基礎。起初她還不願意演,在公司的堅持下才開拍,不料竟大獲好評。第二年,嘉遜又與她的老搭檔勞倫斯·奧立佛合演根據奧斯汀小說改編的《傲慢與偏見》。在片中她扮演高傲又博學的二小姐伊尼莎白·班妮特,奧立佛扮演風流瀟灑、性格偏執的達西。這是他們第三次合作。兩個人演來融洽無間,將原作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隨後,她又成功地飾演了曾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忠勇之家》中的主要角色,這也是嘉遜最成功的作品。
第二年,她又與當時有“情聖”之稱的明星羅納德·考爾門合演了成就卓著的《鴛夢重溫》。這個時期是她藝術生命的黃金時期。在1943年,嘉遜主演了《居里夫人》,獲得了更大的聲譽。有的影評家認為她是僅次於以演技著稱的蓓蒂·戴維絲的大明星。可惜,好景不長,從這部影片拍完之後,她那燦爛的成就即如過眼煙雲、曇花一現般迅速地在人們面前消失了。
葛麗爾.嘉遜外貌秀麗,皮膚細膩白皙,在紅如火的頭髮陪襯下更顯得潔白晶瑩,她舉止端莊,氣質高雅,儀態萬千,適合扮演聰明嫻淑,富於正義感,進取心的女性。作為一個女演員,嘉遜有著一切無懈可擊的優越性。她藝術的全盛時期短暫得只有二三年。1968年,她與德克薩斯州的百萬富翁巴迪·弗蓋爾結婚,懷著一種失落的心情離開電影界,過早地結束了她的藝術生涯。
特里薩•賴特 Teresa Wright特麗莎·賴特是四十年代美國影壇上一位富有才華與魅力的智性派演員。
1942年,特麗莎·賴特以《忠勇之家》一片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在影片中,她飾米尼佛夫人的兒子的女友卡洛爾。卡洛爾美麗純潔,剛訂婚就送未婚夫上前線為國殺敵。後來未婚夫休假回來,兩人正式結婚,正當她憧憬美好的未來時,敵機前來轟炸,卡洛爾吃中流彈,香消玉損。這一形象被演得有喜有悲,十分感人。特麗莎·賴特當時才二十四歲,是奧斯卡獎前十五屆內年齡最小的配角獎獎主。
這位奧斯卡獎主原名繆里埃爾·特麗莎·賴特,1918年10月27日生於紐約市。學生時代,因看了名伶海倫·海斯主演的許多影片,對她的精湛演技十分欽佩,而產生了當演員的願望。後來,她結識了著名的女劇作家莉蓮·海爾曼,經介紹,於1941年初登銀幕,拍了《荒蕪的花園》一片。次年,拍完《忠勇之家》後,即同電影編劇奈溫·布休結婚。從此鴻運亨通,接連拍了幾部好片子,如《打擊王》、《疑影》、《黃金時代》等。在《打擊王》里,賴特扮演棒球明星的妻子,丈夫患上麻痹症而心灰意懶時,她竭盡賢妻之責任。千方百計安慰鼓勵,一邊緊緊摟住丈夫,一邊悄悄說些柔情的話……賴特的表演使人感到一種能使冰融雪化的溫暖。在《黃金時代》里,她扮演三位復員軍人中一位——艾爾中士的女兒貝吉,有場戲是表現艾爾一家人團聚的情景:父母緊緊擁抱在一起,貝吉在一邊望著,她兩眼噙滿淚花,臉上泛起笑容,那副含而不露的激動樣子實在難以忘懷。五十年代,賴特還演拍了
《追蹤》、 《兩個可愛的逃亡者》等片。1959年起息影。沃爾特•皮金 Walter Pidgeon
生日:1897-09-23
角色:演員
血型:A
生於新布倫斯維克,先後就讀於新布倫斯維克大學和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1926年進入電影界,在不少短片裡扮演角色。1941年因主演《獵人記》及《青山翠谷》而名聲大振,成為40年代的明星之一。其中以《忠勇之家》和《居禮夫人》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50年代多扮演性格演員,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上半期主要在電視片裡出演角色。1984年9月去世。
Richard Ney
角色:演員
在劇中飾演米尼弗夫人的長子維英。
演員作品:
《聖女貞德》 (1948)
《四千零四夜》Babesin Bagdad(1952)
《忠勇之家》Mrs.Miniver(1942)
獲獎情況
1943年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電影 (Best Picture) 西德尼 富蘭克林 (Sidney Franklin)
最佳女主演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葛麗 亞嘉遜 (Greer Garson)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特里薩 賴特 (Teresa Wright)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威廉 懷勒 (William Wyler)
最佳編劇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喬治 弗洛歇爾 (George Froesche)
詹姆斯 希爾頓 (James Hilton)
最佳攝影(黑白) (Best Cinematography, Black-and-White) 約瑟夫 魯登伯格 (Joseph Ruttenberg)
精彩劇照
電影欣賞
線上看:
1、http://xunlei.zlvod.com/?hallid=343&id=42
2、http://www.armyonline.cn/bbs/viewthread.php?tid=8372
電影下載: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5%BF%A0%E5%8B%87%E4%B9%8B%E5%AE%B6&id=0
米高梅經典電影回顧
2010年11月3日,米高梅正式申請破產。一度成為美國象徵的吼獅標誌成為過去,一個電影產業的傳奇終於走到了盡頭。幸運的是那些好電影還在,那就和小編一起來透過這些經典電影追憶米高梅吧。 |
奧斯卡歷屆最佳影片
影片名 | 第81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第80屆 《老無所依》、第79屆 《無間道風雲》、第78屆 《撞車》、第77屆 《百萬寶貝》、第76屆《指環王3》、第75屆 《芝加哥》、第74屆 《美麗心靈》、第73屆 《角鬥士》、第72屆 《美國美人》、第71屆 《莎翁情史》、第70屆 《鐵達尼號》、第69屆 《英國病人》、第68屆 《勇敢的心》、第67屆 《阿甘正傳》、第66屆 《辛德勒的名單》、第65屆 《不可饒恕》、第64屆 《沉默的羔羊》、第63屆 《與狼共舞》、第62屆 《為戴茜小姐開車》、第61屆 《雨人》、第60屆 《末代皇帝》、第59屆 《野戰排》、第58屆 《走出非洲》、第57屆 《莫扎特》、第56屆 《母女情深》、第55屆 《甘地傳》、第54屆 《火的戰車》、第53屆 《普通人》、第52屆 《克萊默夫婦》、第51屆 《獵鹿人》、第50屆 《安妮·霍爾》、第49屆 《洛奇》、第48屆 《飛躍瘋人院》、第47屆 《教父II》、第46屆 《騙》、第45屆 《教父》、第44屆 《法國販毒網》、第43屆 《巴頓將軍》、第42屆 《午夜牛郎》、第41屆 《奧立佛》、第40屆 《炎熱的夜晚》、第39屆 《四季之人》、第38屆 《音樂之聲》、第37屆 《窈窕淑女》、第36屆 《湯姆·瓊斯》、第35屆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34屆 《西區故事》、第33屆 《桃色公寓》、第32屆《賓虛》、第31屆 《琪琪》、第30屆 《桂河大橋》、第29屆 《環球旅遊80天》、第28屆 《馬蒂》、第27屆 《在江邊》、第26屆 《永垂不朽》、第25屆 《戲中之王》、第24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第23屆 《慧星美人》、第22屆 《一代奸雄》、第21屆 《王子復仇記》、第20屆 《君子協定》、第19屆 《黃金時代》、第18屆 《失去的周末》、第17屆 《與我同行》、第16屆 《卡薩布蘭卡》、第15屆 《忠勇之家》、第14屆 《青山翠谷》、第13屆 《蝴蝶夢》、第12屆 《亂世佳人》、第11屆 《浮生若夢》、第10屆 《左拉傳》、第9屆 《歌舞大王齊格飛》、第8屆 《叛艦諜血記》、第7屆 《一夜風流》、第6屆 《亂世春秋》、第5屆 《大飯店》、第4屆 《壯志千秋》、第3屆 《西線無戰事》、第2屆 《紅伶秘史》、第1屆 《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