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兒子與情人》是一個經典愛情故事,主人公為莫瑞爾和保羅。譯林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分別在2003年和2007年出版了同名書籍。此外,《兒子與情人》也是兩部英國電影的譯名。
內容概述
《兒子與情人》小說主人公保羅的父母莫瑞爾夫婦。他們兩人是在一次舞會上結圖書《兒子與情人》識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婚後也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但是,兩人由於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異,在短暫的激情過後,之間便產生了無休止的唇槍舌劍,丈夫甚至動起手來,還把懷有身孕的妻子關在門外。
小說中的夫婦之間只有肉體的結合,而沒有精神的溝通、靈魂的共鳴。父親是一位渾渾噩噩的煤礦工人,貪杯,粗俗,常常把家裡的事和孩子們的前程置之度外。母親出身於中產階級,受過教育,對嫁給一個平凡的礦工耿耿於懷,直到對丈夫完全絕望。於是,她把時間、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轉移、傾注到由於肉體結合而降生於人世間的大兒子威廉和二兒子保羅身上。
她竭力阻止兒子步父親的後塵,下井挖煤;她千方百計敦促他們跳出下層人的圈子,出人頭地,實現她在丈夫身上未能實現的精神追求。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但拉大了她和丈夫之間的距離,並最終使之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而且影響了子女,使他們與母親結成牢固的統一戰線,去共同對付那雖然肉體依舊光滑、健壯,而精神日漸衰敗、枯竭的父親。母親和孩子們的統一戰線給孤立無援的父親帶來了痛苦和災難,也沒有給莫瑞爾家裡的任何其他一個人帶來好處。發生在父母身上那無休止的衝突,特別是無法和解的靈與肉的撞擊重演在母親和兒子的身上。相比之下,夫妻之間的不和對莫瑞爾太太來說並沒有帶來太大的精神上的折磨,因為她對丈夫失去了信心,而且本來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沒有讓母親揚眉吐氣的大兒子死後,二兒子保羅就逐漸成了母親惟一的精神港灣,也成了母親發泄無名之火和內心痛苦的一個渠道。她愛兒子,恨鐵不成鋼,一個勁兒地鼓勵、督促保羅成名成家,躋身於上流社會,為母親爭光爭氣;她也想方設法從精神上控制兒子,使他不移情他人,特別是別的女人,以便滿足自己婚姻的缺憾。這種強烈的帶占有性質的愛使兒子感到窒息,迫使他一有機會就設法逃脫。而在短暫的逃離中,他又常常被母親那無形的精神枷鎖牽引著,痛苦得不能自已。
和女友米莉安的交往過程也是年輕的保羅經歷精神痛苦的過程。他們由於興趣相投,接觸日漸頻繁,產生了感情,成了一對應該說是十分相配的戀人。然而可悲的是,米莉安也過分追求精神滿足,非但缺乏激情,而且像保羅的母親一樣,企圖從精神上占有保羅,從靈魂上吞噬保羅。這使她與保羅的母親成了針鋒相對的“情敵”,命里注定要敗在那占有欲更強,又可依賴血緣關係輕易占上風的老太太手下。保羅身邊的另一個名叫克拉拉的女人同樣是一個靈與肉相分離的畸形人。她生活在社會下層,與丈夫分居,一段時間內與保羅打得火熱。保羅從這位“蕩婦”身上得到肉體上的滿足。然而這種“狂歡式”的融合,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的、一瞬即逝的結合。由於從米莉安身上找不到安慰,保羅需要從心理上尋求自我平衡,需要從性上證明自己的男性能力。由於從丈夫身上得不到滿足,克拉拉也需要展示自己的魅力,從肉體上尋求自我平衡。做為母親,與兒子尤其是與二兒子保羅之間的情結,那種撕肝裂肺的靈魂上的爭鬥則給可憐的母親帶來了無法癒合的創傷,直到她鬱鬱寡歡,無可奈何,離開人世。
作者簡介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英國文學家,詩人。為二十世紀英國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他筆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兒子與情人》,《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1),《誤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譯本。
勞倫斯出生於礦工的家庭,沒有名門望族的聲譽,也沒有名牌大學的文憑,他所擁有的僅僅是才華。天才,用這個詞來形容勞倫斯是恰當的,當時的英國社會很注重人的出身、教養,社會上還瀰漫著從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的清教徒風氣,生長在這個時代里的勞倫斯是與眾不同的,有史以來的勞倫斯評論第一人——福特·馬多克斯·休弗就這樣評價他:他是個天才,是“浸透情慾的天才”。
英國人理察·奧爾丁頓的這本《勞倫斯傳》從他的《兒子與情人》寫起——這是一本被普遍認為具有自傳性質的勞倫斯名著。
D.H.勞倫斯的父親阿瑟·勞倫斯是一位礦工,他所受的教育僅僅夠他艱難地讀報紙,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滾滾的炊火前,一邊烤早餐臘肉,用麵包接著臘肉上滴下來的油,斷斷續續地讀著當天的報紙。母親莉迪亞則是一位經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讀了很多書和詩歌,崇尚思想,喜歡和有教養的男人討論宗教以及哲學、政治等問題。這樣的一個家庭是十分不和諧的,父親喜歡和礦工們去喝上幾盅,喜歡縱慾享樂;母親卻一生戒酒,古板拘謹。D.H.勞倫斯生活在家庭的飄搖之中,他所記得的是家門外的沃克街上白臘樹的樹枝在大風的呼嘯中發出尖叫聲,與家裡母親的尖聲爭吵、父親的雄壯的男人聲音和咒罵聲混合在一起。在這樣的家庭中,他身體孱弱,敏感,富觀察力,記憶力極佳,同時——為母愛所控制著。《兒子與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書中的母親成功地阻礙了兒子與米麗安姑娘的愛情,並為自己“勝利了”而額手稱慶。在這裡,如果兒子擺脫不了戀母情結,他就無法真正地戀愛。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則因公然違背了時代風氣而遭禁數年,直到不久之前,人們才認識到該書的價值,並把它翻譯成多種文字、拍成電影廣泛流傳。
勞倫斯的書語言優美,氣勢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帶著希望的遠景以外,其餘的書都顯得色調暗淡,冷漠,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勞倫斯式的色彩。
勞倫斯,20世紀英國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被稱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勞倫斯的創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響,他的作品對家庭、婚姻和性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探索。其中對於情愛的深入描寫,一度引發極大的轟動與爭議,對20世紀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在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這位不朽的文學大師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說、三本遊記、三本短篇小說集、數本詩集、散文集、書信集。小說代表作有《戀愛中的女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虹》、《兒子與情人》等。《虹》與《戀愛中的女人》以非凡的熱情與深度,探索了有關戀愛的問題,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勞倫斯生前曾抱怨,三百年內無人能理解他的作品。但從20世紀60年代其作品開禁之後,他立即成為人們最熟悉與喜愛的著名作家之一。
創作背景
小說背景是勞倫斯的出生地——諾丁漢郡礦區。父親莫瑞爾是礦工,由於長年沉重的勞動和煤井事故使他變得脾氣暴躁,母親出身於中產家庭,有一定教養。結婚後,夫婦不和,母親開始厭棄丈夫,把全部感情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由此產生畸形的母愛。長子威廉為倫敦律師當文書,但為了掙錢勞累致死。母親從此對小兒子保羅寄予厚望。小說前半部著重寫了保羅和其母親之間奧狄甫斯式的感情。後半部則著重寫了保羅和兩位情人克拉拉和米里艾姆之間兩種不同的愛。前者情慾愛,後者是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保羅在母親陰影之下,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直到母親病故後,他才擺脫了束縛,離別故土和情人,真正成人。
勞倫斯通過現實主義和心理分析的寫作方法,描寫了十九世紀末葉英國工業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和特定環境下母子間和兩性間的複雜、變態的心理。他強調人的原始本能,把理智作為壓抑天性的因素加以摒棄,主張充分發揮人的本能。小說中,勞倫斯還對英國生活中工業化物質文明和商業精神進行了批判。
出版信息
作者:(英)勞倫斯(Lawrence.D.H.)
譯者:杜瑞清/方華文
ISBN:9787806574706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裝幀:精裝
出版年:2003-8-1
目錄
第一卷
第一章莫雷爾夫婦的早年婚姻生活
第二章保羅出世,風波再起
第三章莫雷爾失勢——威廉得寵
第四章保羅的少年生活
第五章保羅涉足塵世
第六章喪家
第二卷
第七章痴男怨女情不盡
第八章愛之爭
第九章米麗亞姆的失敗
第十章克萊拉
第十一章對米麗亞姆的考驗
第十二章情焰
第十三章巴克斯特·道斯
第十四章解脫
第十五章被遺棄的人
影響
《兒子與情人》是勞倫斯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戴維•赫伯特•勞倫斯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他的作品洞察人類生命中最深層的領地—人的心理,生動描述人類諸如掙扎、痛苦、危機、歡娛等種種情感和感受。他致力於開啟人類心深處的“黑匣子”,穿透意識的表面,觸及隱藏的血的關聯“,從而揭示原型的自我。
在這部小說里,他對女性的心理進行了大膽、透徹的探索,其小說中的女性也因此體現出更為強烈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表現力,細膩準確地反映出勞倫斯的寫作主題。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對《兒子與情人》中的三種女性愛情心理模式進行描述,這三種模式將成為此論文的三部分。第一部分—精神模式,,此模式對本能的欲望進行抵制和輕視。《兒子與情人》中的米莉亞姆就是這個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部分——肉慾模式,這種心理會放縱她們自己個人的本能的欲望而又忽視了靈魂的交流。這部小說中的克拉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第三部分——情節模式,這種模式對某個東西或某一種感情顯示出一種極端的態度。莫瑞爾太太就這樣的一個對家庭和兒子們有極端的占有欲的女人。戴維•赫伯特•勞倫斯通過對《兒子與情人》中的三種女性愛情心理模式的分析,闡述其局限性,揭示健康自然的女性愛情心理,對於成就完整的生命及追求中女性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英國電影
英國人參與了電影的發明,1889年,W.多尼索爾普在英國製造了攝影機和轉動架,拍攝特拉法爾加廣場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發明了“動力燈”,拍攝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賽馬、牛津和劍橋兩校划艇比賽、基爾運河通航典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紀錄片,但當時沒有放映機,沒能及時映出。R.W.保羅1896年 3月26日在奧林比亞大廳里為觀眾作了電影的首次商業性映出,上映的節目是他自己拍攝的《多佛海的狂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