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古林鎮 原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轄鎮,2016年10月,劃歸海曙區。又名黃古林,是聞名中外的草蓆之鄉,也是鄞州歷史上四大重鎮之一。古林鎮坐落於甬江、姚江、奉化江上游,東與寧波市區接壤,南鄰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杭甬高速公路和鄞縣大道穿境而過,境內的段梅公路橫貫東西,水網縱橫交叉,為典型的江南水鄉。
1986年1月,古林鄉改名為古林鎮。1992年5月,撤區擴鎮並鄉,原古林、布政、蜃蛟三鄉鎮合併建立新的古林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4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000年底人口61354人(均為漢族),擁有耕田面積35900畝。該鎮地處鄞西平原,平均海拔4.2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9℃,七月平均氣溫28.8℃,一月平均氣溫4.2℃;濕潤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400至1450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010小時,無霜期259天。
九獅橋、五港橋、街心戲亭等古建築群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重建於清鹹豐九年的鎮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古林廟及其周圍的民居建築群保存完好,建於清代的現存為數不多的“青陽觀”等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行政區劃
古林鎮轄:西湖社區,古林、藕池新村2個居民區,古林、施家、俞家、包家等行政村。鎮政府駐中心路501號。
2004年,古林鎮由原來的33個行政村調整為24個:禮嘉橋村和方家土耷村合併為禮嘉橋村,共樂村和任家村合併為共任村,鄭家漕村和石家橋村合併為仲一村,蜃蛟村和聞江岸村合併為蜃蛟村,吳家莊村、茂林村和張馬村合併為茂新村,車唐村和林家村合併為龍三村,翁姚村、湖匯山村和上下陳村合併為三星村。調整後,全鎮轄:古林、藕池新村2個居民區;西洋港、葑里、古林、施家、俞家、郭夏、鵝頸塊、戴家、共任、仲一、布政、葑水港、張家潭、宋嚴王、陳橫樓、藕池、禮嘉橋、薛家、包家、蜃蛟、龍三、茂新、三星、前虞24個行政村。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體系業已形成,農民養老保障、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及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制度不斷完善,鎮中心衛生院、福利院、社區康復中心已達到一定的水準,並成為全國民政工作典型。
教育、文化設施比較齊全,具有全區一流水準的鎮文化娛樂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鎮內有區屬職業高中1所,鎮初級中學2所,國小11所,幼稚園6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教育體系比較完備。2000年至2005年投資1600萬元建設了鎮文化中心,投資370萬元建造了古林公園——綠苑,投資120萬元建造了文化長廊,投資50萬元建造了國家標準塑膠籃球場2個,投資33萬元完成25套體育路徑建設。
經濟發展
2007年,古林鎮有規模企業200多家,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4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1.9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90.8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5.0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3.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2779元,在2007年度全區鎮鄉(街道)經濟發展競賽中名列第5名,獲得區升位獎。
改革開放以來,憑藉寧波獨特的地理人文優勢,外向型及三資、獨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並形成了以輕紡針織服裝、電子塑膠製品、化工儀表、機械五金、蠟燭、不鏽鋼製品、運動器材、電動工具、汽車配件等為特色的龍頭產業,尤其是輕紡針織和服裝,從原料、針織、漂染到製衣有較深厚的生產基礎和較高的技術水平,並成為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農業生產方面,以糧食、藺草、席草種植、家禽飼養、水產養殖為主,其中尤以“黃古林”牌白麻筋草蓆享譽國內外。大棚瓜果和蔬菜等設施栽培初具規模,特別是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500畝的翁姚優質葡萄觀光園建設初見成效。
草蓆文化
十天三市黃古林花席雙草白麻筋:黃古林,今鄞縣古林鎮,舊稱黃公林,傳為商山四皓之一大理夏黃公曾隱居,有廟。古林為寧波特產草蓆的主要產地,早時其地有廣德湖,多生藺草,可編席,唐代已有成批出產。其地逢農曆三、七、十集市,同時也是草市和席市。花席,幅面不大,以草為經線,一草到底,一正一反穿編,因草頭青尾白,正反交織後有自然花紋;雙草,大幅席,兩草正反合一經,其席兩邊白中間青;白麻筋,席中精品,草蓆多以黃麻筋作緯線編織,精品以麻筋作緯線,此麻紡成筋線比黃麻細,且色白,編成席也平滑。其具有四大特色:一是質地精密,厚實得連水也不易滲入;二是挺括硬實,草蓆直立地上,猶如一道圍牆,顯得剛勁有力;三是柔軟光滑,睡在席上涼爽、光滑、舒適;四是收藏簡便,不用時卷席成筒,不占地位,且能發出沁人的幽香,故贏得了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讚譽。
名勝古蹟
九獅橋、五港橋、街心戲亭等古建築群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重建於清鹹豐九年的鎮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古林廟及其周圍的民居建築群保存完好,建於清代的現存為數不多的“青陽觀”等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古鎮景觀
彩虹飛落五港橋
據《明嘉靖寧波府志》載,五港橋始建明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由黃古林戴氏望族、寧波知府戴浩出資。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仍由戴氏望族中的戴鰲重修,並改名為”資善橋“,與隔河的資善觀同名。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再修,橋名仍改為五港橋。
席鄉五港橋,全長20米,寬3米,3個半圓橋孔跨水6米,邊孔跨度各4米,拱矢離水3米,橋的兩邊各雕一對鎮水鰲頭,中孔上方刻“五港橋”橋額,落款“同治八年里人重修”,至今已歷130多個寒暑了。
最令人注目的該是五港橋的橋面上,兩堍各有一對長約1米的石獅子搖頭擺尾,極盡獻媚取寵之態。橋上18級踏步的兩邊橋欄製成帶有靠背的長石條椅,於是橋上可供“橋頭老三”們的晨昏之間議古論今、談天說地,如此周到的特殊設計,也可謂是鄞西席鄉五港橋的特色吧!
這座有三個圓洞的五港橋,位於今古林鎮南街之盡頭。
五港橋之“五港”者,即東通寧波、櫟社;南通洞橋、鄞江;西通蜃蛟、橫街;北通集士港、高橋的五條河港。五港橋不僅為水網中心,且溝通了鄞西水網腹地一條陸上通道,成了鄞西席鄉中心,刻在五港橋上的兩副橋聯,說出了橋與水的妙處:
洞築三環月印圓,河分五港源流條。
波心倒映開金鏡,水面橫飛落彩虹。
古林九獅橋
在古林老街,九獅橋上那九隻形態各異的群獅合雕,以其生動逼真的神工雕琢而名噪江南。它橫臥於黃公林廟大門前,因橋上趴著九隻石獅而得名,原稱黃古林橋,仿佛是一道九天飄落的彩虹,橫跨於南北兩街。
九獅橋重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橋面橋欄是拱型,為單孔石樑平橋。全長15米,寬3.1米,橋兩頭各分9級,左右橋欄葉半圓型,62厘米高。因橋門太狹,文革中重修至橋門3.5米寬,為不減美觀,橋欄橋面是從戴家槎湖橋拆來整體移放的。橋墩有4隻79厘米高、39厘米寬的方型望柱,分別裝蹲著不同形狀雕刻精細的4隻石獅,其中還鐫有伏背、拖尾、纏腰、昂首、抱足等神態各異的5隻小石獅。沿橋欄各設兩邊,歷幾百年滄桑,仍威風不減。
黃古林戲亭
黃古林地處鄞縣西南山鄉平原,河港縱橫,四通八達。每當戲台開鑼,廟內無法容納成千上萬的觀眾,於是又在緊鄰黃公林廟的資善觀外,增建了一座既不影響通行、又可滿足於看戲的戲亭。
黃古林戲亭是一座單檐歇山頂建築,四條方形的削角石柱,長5米,寬28厘米,與一般涼亭不同的是在石柱離地2米處鑿有孔槽,用作支架台板,搭成的台面寬4.2米,深4.8米,戲台下仍可通行人,戲台的東、西街上和傍河陸地及水面上,都可觀賞演出,因此,這座戲亭的使用價值遠勝於黃公林廟內戲台。
戲亭的特色不僅是演戲,它本就是值得觀賞的藝術品。若從近處觀看,三麵坊額,精雕細刻,各置五組斗拱,承托展翅欲飛的翹檐;戲台頂部的四圍採用卷蓬頂,中心部份的八角形攢頂藻井,收聚於一面銅鏡,既起到裝飾、聚聲、回音的作用,又可供戲台上武打和舉旗幟揚槍。若遠看外,翼角舒展,飾有龍頭奇獸,與戲台後的少峰祠、黃公林廟、九獅橋、五港橋等薈集了氣勢雄偉、規模壯觀的民族形式系列古建築群。
古鎮名人
聞太師
聞太師名聞淵(1480-1563),字靜中,號石塘。生而穎異,品質性格十分端重。六歲能誦讀詩文,八九歲體貌不凡,豐偉秀拔。弘治十八年(1505)中進士,授職禮部主事。正德初年,改刑部廣東司員外郎。他善於治理監獄,性情亢直,面對權臣當道毫不畏懼,曾經竭力痛陳劉瑾的罪狀。正德十六年(1513年),任應天府尹。嘉靖初年,太禮儀之爭,眾臣議論不可,聞淵唯獨認為可以。進入太常少卿,升南京部右侍郎。他身在其位謀其政,複雜五事:1、用人以資修省之益;2、只舉將才,以為干城之託;3、議處皂役,以革積弊;4、減息窮困;5、減派牲口。進任南京兵部尚書。一個時其宦官司侵部權,部官受密告,聞淵乃令下屬:“官有常兒子紀,中官不得侵部,自今大事由通政司達部,小者悉付有司。”因張聰排擠,迫令致仕。後召為刑部尚書,因不附大學士復言,遭削職。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北京尚書,加太子太保。其告老還鄉後,居住在月湖之右天官弟。他住在城內,記掛老家父兄子弟,對於廣德湖田租,米折貸事,湖民受益,都頌揚他的功德,所以建立祠祀。
聞淵是明朝四十五載的元老之臣,歷官二十七任,到七十歲才告老休養,享年八十四。卒贈少保,謚莊簡。
張琴
張琴,字嶧桐,晚號留叟,又名卿岳先生。清光緒元年出生於古林鎮張家。這裡學風甚盛,鎮內相繼出現“一施二張”頗有名氣的學子,後又成為甬上晚清四大家(即施竹晨、張於相、張琴、馮君木)。《鄞縣誌》記:“其時縣城著名書法家首推張琴。”
張琴的隸書師法史晨碑、曹全碑及石鼓文,三碑融為貫通而自成一體。他的書法字如其人,外柔內剛、風骨嶙峋。他有筆大膽、結體縱逸,氣勢磅礴而筆力勁健,字裡行間既有曹全碑勁健的風采,又有史晨碑靈活多姿的蹤跡。吳昌碩、康有為曾對他獨創的由篆入隸的筆法推崇備至。“一洗古隸柔弱之習而開晚清新隸之風,功莫大焉,成就卓著”。自此,他的書法聲譽遠播南北,名揚海外。今存市內的有“福謙國小落成碑”、“延芳橋匾”、“民碑”等。三十年代,張琴還在破城牆中拾得百餘塊晉磚,寫贊詩二十餘萬字,裝訂五冊名《留齋藏磚》及《題跋》,陳布雷民沙孟海購見後讚頌並題簽。稱先生是“晚年驚世力作,書壇無人可匹,實乃晚清書壇第一人矣”。建國後收作為國家文物,在天一閣珍藏。
厲國香
名瑞蘭,字墨華,號國香,以號行。1914年出生於古林鎮厲江岸村,七歲時就在自家三合院前的私塾里上學讀書。厲國香從小天資聰穎,1932年被送到縣立女中讀書,開始自習書畫,1938年遷居上海,研習詩文書畫幾十載,擅長楷行隸,兼工山水花卉,翎毛俱妙,被譽為中國當代女書畫家中之怪傑,她的傳記被收入《美術年鑑》、《書畫名人辭典》、《名人傳記》。著名的有6尺巨畫《東方巨龍騰飛圖》和《溪口二別墅圖》等,還先生為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創作三幅大型花鳥畫,為美國前總統布希創作《雄鷹圖》,受到國際名人高度讚賞。
1988年,中央文化部曾兩次為其老年書畫生活拍攝電影,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放映,引起轟動,成為國家文化藝術對外交流史上的一個傑出代表。
厲國香的書畫藝術師法自然,繼承傳統尤以創新,在瘦硬挺拔中見精神,並滲入婀娜多資的嫵媚與靈秀。她的字如其人,美麗大方,極具個性;她的畫更以畫牡丹見長,可謂國色天香,滿園春色,深受國內外牡丹愛好者的喜愛並被廣泛收藏。
厲國香在晚年遷居香港,過著平淡而充實的生活,帶給故鄉的則更多的榮譽與喜報。鑒於厲國香對我國書畫藝術的傑出貢獻,鄞縣縣委、縣政府蒐集到她歷年創作的書畫精品,撥專款出版了《厲國香書畫作品集》,並贈送海內外友人,其精湛的書畫藝術再次受到人們高度評價。厲國香的故居也正通過修繕,以對外開放。她生前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員,中國書法家、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分會名譽理事。
施求臧
我國久負盛名的老一輩水利工程專家——施求臧,1899年出生於鄞縣古林鎮施家三房弄,家名爾壽,號求臧,以號行。1925年,他在天津北洋大學土木系畢業後,到瀋陽奉漢鐵路工作五年。1930年春回寧波,擔任市政府工務局工程師,致力於城鄉建設,先後參與設計城市總體規劃發展工程建設,折舊城牆,修築環城路,鋪設城區下水道,興建寧穿公路,修建棟社國際機場,開發北侖港等等。
1936年6月,施求臧與德國水利工程專家共同設計建造的“獨洞三鉸鋼結構永久性橋樑”的靈橋,正式竣工通車,成為我省第一座現代化跨江鐵橋。解放前期國民黨飛機空襲市區狂炸靈橋,市軍管會再次邀請施求臧為保護靈橋設計擴橋工程,於是他自行設計4隻土堡加固橋腳,使靈橋在多次襲炸中未被炸塌。這個設計方案受到國家有關領導重視。為其記功立傳,原橋東還豎有刻著造橋設計師施求臧及德國專家名字的紀念碑,以示流芳百世。
中國縣市四
中國的耕地不到美國的1/3,而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以上,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對應的就是城市的規劃問題,了解中國的城市區劃,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