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物種名稱】 紅色吸蜜鸚鵡【又 名】 紅伶
【拉丁學名】 Eos bornea
【英文名稱】 Red Lory
【整體概述】
紅色吸蜜鸚鵡有4種血緣相近的亞種,在台灣島內算是最常見的吸蜜鸚鵡之一,它們的繁殖難度低,所以一年四季都經常可以在鳥店看到紅色吸蜜鸚鵡的幼鳥,手養幼鳥很愛親近主人也很愛玩耍;它們是很吵雜的吸蜜鸚鵡,有時尖銳的叫聲使人無法忍受,尤其購買成鳥前先評估居家環境是否適合飼養這類吵雜的種類。
體長:28-31cm(11-12吋)
常常成一大群吵雜地出現在住家附近的農場,潮濕的森林、紅樹林沼澤區、近海岸的林地、海拔1250m的丘陵地等地區都常見它們成群活動,數量雖然因為遭人為捕捉作為買賣而下降,但是在當地是常見的鳥類,天然食物包括花蜜、花、昆蟲,經常飛越各小島間活動,花木較多的地區它們的族群數量也較多,築巢於樹洞中。
外形特徵
紅色吸蜜鸚鵡的嘴給人的印象深刻。乍看之下很象老鷹的鉤喙,但從圖中的對比可以看出,鷹嘴的上喙強有力而下喙很弱,主要用於象撓鉤那樣撕裂獵物而不具備強大的咬合力;紅色吸蜜鸚鵡的嘴則上下喙均十分有力,臉頰的咬肌也很發達,啃咬的力量較大,結構上如同鉗子。除了啄羊紅色吸蜜鸚鵡等極少數種類外,紅色吸蜜鸚鵡幾乎都是素食者,象鉗子一樣的大嘴是對付堅硬果殼的利器,雖然其咬合力和實際破壞力都遠勝猛禽類,然而紅色吸蜜鸚鵡在自然界屬於被捕食者,習性上不會主動攻擊,所以它們是“具有獅牙的綿羊”。當然,在形勢窘迫時,它們也會出於自衛的目的而咬人,大型種類甚至可能使人受傷。在家中飼養大、中型紅色吸蜜鸚鵡時,要記住不要任意挑逗起它們的進攻性。
紅色吸蜜鸚鵡的舌多肉而具圓端,有著“橡皮擦”般的質地,與其它鳥類有顯著的不同。
很多人以為這樣結構的舌頭是鸚鵡學說話的優勢條件,其實不然,科學已經證明舌頭不是發音器官,只是合成某些音節的輔助器官,而紅色吸蜜鸚鵡的舌頭甚至連輔助發音的功能都不具備,它們可以叼著滿嘴的東西,不張嘴就能“說話”。紅色吸蜜鸚鵡舌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碾碎食物的時候當作“杵”來使用(下喙作為盛食的容器)以及探索物體時作為探測工具,相當於人類的食指。
它們的舌有堅韌的結締組織和豐富的神經末梢,能靈敏地感知物體的軟硬質地和溫度,好奇的紅色吸蜜鸚鵡,特別是幼齡鳥常有舔人手指的動作,那樣的舉動相當於小狗在嗅聞你的腳背,並不意味著它要咬你。據說紅色吸蜜鸚鵡的味覺不發達(鳥類通常均如此),難辯食物的酸甜苦辣。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紅色吸蜜鸚鵡偏愛甜食(那是因為人類總是選擇香甜的東西作食物)而在野外生活的很多紅色吸蜜鸚鵡常以苦澀的樹果為食。純人工繁育的有些紅色吸蜜鸚鵡可能不會分辨食物,它們可能會試食軟塑膠和別的質地類似食物的東西,甚至是手指和皮膚上的痣!
鸚鵡也是羽色最豐富多彩的鳥類族群。自然界的色彩在它們身上幾乎均有所體現:既有鮮艷的大紅、金黃、翠綠和天藍色,也有樸素的純白、暗灰和黝黑,就連鳥類中罕有的肉桂、藍紫和緋紅也並不罕見。這歸因於鸚鵡分布廣泛,生活環境的多樣化和它們特殊的羽毛構造。國內的幾種常見的紅色吸蜜鸚鵡羽毛大致都以綠色為主,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紅嘴綠鸚哥(鸚鵡的俗稱)”。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們會接觸到更多具有花朵般色彩的異國種類。
紅色吸蜜鸚鵡之所以被識別和歸類,當然還有別的特殊之處,譬如說兩前兩後相對分布的腳趾,更適於在樹上攀爬;食道上發達的嗉囊可以貯存和消化更多的食物;在樹洞中棲息營巢和交嘴餵食的繁育習性;用腳握著食物進食的滑稽神態……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它們的聰明才智——善於學舌和模仿。紅色吸蜜鸚鵡因此也是最早被人類豢養的玩賞動物,在我國,成書於大約兩年前的《禮記》中就已經有了“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的記述。
科屬總匯
10個屬:
1. Chalcopsitta2. Charmosyna
3. Eos
4.Glossopsitta
5. Neopsittacus
6.Oreopsittacus
7. Phigys
8. Pseudeos
9.Trichoglossus
10.Vin
生活習性
由於所居住的森林遭嚴重的開發,捕捉販售一直沒間斷,加上在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常因食用農作物而遭農民捕殺,雖然有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紅色吸蜜鸚鵡的數量已日漸稀少,也是澳洲珍稀的鸚鵡種類之一,樂園鸚鵡有遷徙的習慣,常往返澳洲本土與塔斯馬尼亞島之間,通常會在冬天時遷徙至澳洲東南部過冬,且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中部與南部;
棲息在森林、尤佳利樹林、鎮上、草地及有花木的開闊地區,常敏捷快速地活躍在枝頭間,主要在樹木的頂端枝頭間活動,經常以身體倒掛的方式吸食花蜜,只有在喝水時才會到地面上,它們許多的習慣、飲食都很類似於吸蜜鸚鵡,連刷舌狀的構造都一樣,可以如吸蜜鸚鵡般地吸食花蜜,昆蟲、水果、漿果、種子及許多植物都是它們的主要的食物。
飼養管理
紅色吸蜜鸚鵡飼養較為困難。它的嘴較為尖硬,喜歡啃咬,善於攀緣。飼養籠具應選用金屬籠,籠具大小為長80厘米、寬40厘米、高50厘米。也可用金屬棲架飼養,棲槓宜用硬木或金屬桿製作,食水罐用瓷製品或金屬製品為宜。要特別注意衛生,食罐、水罐每天要清洗,籠子的沙土每周更換1~2次,室內和籠具要經常消毒。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不低於16℃。夏季溫度在30℃以上,應加強通風。食物可用玉米、稻子、花生、小麻籽、葵花籽、粉料以玉米面或混合面料蒸製窩頭,並供給少量的水果和蔬菜。繁殖期和冬季應增加花生、小麻籽的比例。夏季多餵些水果。可用大的樹幹掏一個直徑14厘米的洞代替巢,巢的大小為長30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開口在巢洞的上部。在發情期,雄鳥追逐雌鳥,形影不離,依偎在棲槓上互相點頭,交嘴漱食,雄鳥把吃進的食物吐出餵給雌鳥。在孵化期間,親鳥表現很警覺,對有異常情況表現精神不安,來回跳動。
因此,在繁殖期間,應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防止驚擾,保證親鳥順利孵蛋。育雛期間應增餵雞蛋黃、玉米面或混合面的窩頭,並添加牡蠣粉或骨粉,以增加鈣質和無機鹽,使幼鳥能正常發育,以免幼鳥出現軟骨病。 初生雛鳥全身裸露,為粉紅色,只有稀疏的金黃色的纖毛。幾天后全身長出灰白色絨羽。40日齡時,絨羽脫落,全身羽色近似成鳥。幼鳥70天左右離巢,活動、覓食。此時親鳥繼續給幼鳥餵食。可根據幼鳥體質情況和親鳥分籠飼養,以使親鳥繼續產蛋,進行下一窩的孵蛋工作,有利於提高親鳥的繁殖率。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為宜,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繁殖方法
紅色吸蜜鸚鵡因氣候、環境、鳥種的關係,非常適合台灣小型養殖戶飼養,但繁殖仍應切記以下幾點,在此僅提供幾項拙見供鳥友分享與參考。一、鳥種的選擇
1、紅色吸蜜鸚鵡依國內外資料和經驗顯示,中小型吸蜜(紅伶、青海......等)約需4~5年才有微薄的繁殖機會,大型吸蜜(黑頭乙女、黃兜、紅猩猩......等)則約須 6~7 年始有微薄的繁殖機會,且購入時因易適應不良、緊張壓迫、無法確定性別、死亡率高等問題,即使完成配對想達成繁殖目的也曠日費時,實屬不易,若野生吸蜜開始繁殖,繁殖數量與品質皆相當 不穩定,無法與人工繁殖吸蜜的多產繁殖能力比較,要購買時須多方考量。
2、人工繁殖紅色吸蜜鸚鵡擇優良鳥商購入人工繁殖鳥種是成功繁殖的先決條件,配合良好的飼養管理,少許時日便有繁殖的可能,且飼養不易損失,適應力強,繁殖數量和品質穩定,是初養者較好的選擇。
二、飼養
在飲食方面以進口紅色吸蜜鳥專用粉料、麻籽或向日葵籽為主食,配合新鮮蔬菜水果,亦可將新鮮蔬果打成果漿餵食效果更佳,(切忌隨意使用偏方或其他速效品),管理方面須定期清洗、消毒鳥舍,並做好除蟲和疾病的預防。
三、繁殖
首先配對時必須先確定是否成對(可采DNA檢驗),以避免爭鬥打架,待配對完成後應儘量減少無謂的打擾,除日常必要的餵食、清理與觀察外,儘可能不要改變鳥舍與鳥籠的環境,只要耐心等待,用心飼養管理,應就會有不錯的收穫。
紅色吸蜜鸚鵡除少數幾種品種能產下2~4顆蛋外,一般皆以2個蛋為主,若順利孵出幼鳥除讓母鳥餵食外,亦可於二周左右取出幼鳥加以人工飼養。
品種目錄
1.黑色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atra2.深紅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cardinalis
3.褐色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duivenbodei
4.黃紋綠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sintillata
5.紅喉吸蜜鸚鵡 Charmosyna amabilis
6.新喀里吸蜜鸚鵡 Charmosyna diadema
7.約瑟氏吸蜜鸚鵡 Charmosyna josefinae
8.貴妃吸蜜鸚鵡 Charmosyna margarethae
9.米氏吸蜜鸚鵡 Charmosyna meeki
10.縱紋吸蜜鸚鵡 Charmosyna multistriata
11.棕櫚吸蜜鸚鵡 Charmosyna palmarum
12.巴布亞吸蜜鸚鵡 Charmosyna papou
13.紅脅吸蜜鸚鵡 Charmosyna placentis
14.仙吸蜜鸚鵡 Charmosyna pulchella
15.紅頦吸蜜鸚鵡 Charmosyna rubrigularis
16.紅斑吸蜜鸚鵡 Charmosyna rubronotata
17.藍額吸蜜鸚鵡 Charmosyna toxopei
18.威氏吸蜜鸚鵡 Charmosyna wilhelminae
19.紅色吸蜜鸚鵡 Eos bornea
20.黑翅吸蜜鸚鵡 Eos cyanogenia
21.紅藍吸蜜鸚鵡 Eos histrio
22.藍紋吸蜜鸚鵡 Eos reticulata
23.藍耳吸蜜鸚鵡 Eos semilarvata
24.紫頸吸蜜鸚鵡 Eos squamata
25.紅耳綠吸蜜鸚鵡 Glossopsitta concinna
26.紫冠吸蜜鸚鵡 Glossopsitta porphyrocephala
27.姬吸蜜鸚鵡 Glossopsitta pusilla
28.白項吸蜜鸚鵡 Lorius albidinuchus
29.施氏吸蜜鸚鵡 Lorius amabillis
30.黃領吸蜜鸚鵡 Lorius chlorocercus
31.紫項吸蜜鸚鵡 Lorius domicella
32.喋喋吸蜜鸚鵡 Lorius garrulus
33.紫腹吸蜜鸚鵡 Lorius hypoinochrous
34.黑頂吸蜜鸚鵡 Lorius lory
35.馬呈氏吸蜜鸚鵡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36.翠綠吸蜜鸚鵡 Neopsittacus pullicauda
37.須吸蜜鸚鵡 Oreopsittacus arfaki
38.綠領吸蜜鸚鵡 Phigys solitarius
39.煙色吸蜜鸚鵡 Pseudeos fuscata
40.鱗胸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chlorolepidotus
41.褐頭綠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euteles
42.黃綠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flavoviridis
43.金色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goldiei
44.虹彩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45.虹膜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iris
46.紅喉綠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johnstoniae
47.華麗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ornatus
48.紫紅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rubiginosus
49.雜色吸蜜鸚鵡 Trichoglossus versicolor
50.藍冠吸蜜鸚鵡 Vini australis
51.孔氏吸蜜鸚鵡 Vini kuhlii
52.塔布吸蜜鸚鵡 Vini peruviana
53.施氏吸蜜鸚鵡 Vini stepheni
54.深藍吸蜜鸚鵡 Vini ultramarina
吸蜜鸚鵡亞科
黑色吸蜜鸚鵡 | 黃額褐吸蜜鸚鵡 | 黃紋綠吸蜜鸚鵡 | 暗紅吸蜜鸚鵡 | 紅藍吸蜜鸚鵡 | 紫頸吸蜜鸚鵡 | 紅色吸蜜鸚鵡 | 藍紋吸蜜鸚鵡 | 黑翅吸蜜鸚鵡 | 藍耳吸蜜鸚鵡 | 煙色吸蜜鸚鵡 | 華麗吸蜜鸚鵡 | 虹彩吸蜜鸚鵡 | 褐頭綠吸蜜鸚鵡 | 黃綠吸蜜鸚鵡 | 紅喉綠吸蜜鸚鵡 | 紫紅吸蜜鸚鵡 | 鱗胸吸蜜鸚鵡 | 雜色吸蜜鸚鵡 | 五彩吸蜜鸚鵡 | 戈氏吸蜜鸚鵡 | 喋喋吸蜜鸚鵡 | 紫枕吸蜜鸚鵡 | 黑頂吸蜜鸚鵡 | 紫腹吸蜜鸚鵡 | 白枕吸蜜鸚鵡 | 黃領吸蜜鸚鵡 | 綠領吸蜜鸚鵡 | 藍冠吸蜜鸚鵡 | 孔氏吸蜜鸚鵡 | 施氏吸蜜鸚鵡 | 塔布吸蜜鸚鵡 | 翠藍吸蜜鸚鵡 | 紅耳綠吸蜜鸚鵡 | 紫冠吸蜜鸚鵡 | 棕櫚吸蜜鸚鵡 | 紅頦吸蜜鸚鵡 | 米氏吸蜜鸚鵡 | 藍額吸蜜鸚鵡 | 縱紋吸蜜鸚鵡 | 威氏吸蜜鸚鵡 | 紅斑吸蜜鸚鵡 | 藍臉吸蜜鸚鵡 | 新喀吸蜜鸚鵡 | 紅喉吸蜜鸚鵡 | 貴妃吸蜜鸚鵡 | 仙吸蜜鸚鵡 | 約氏吸蜜鸚鵡 | 巴布亞吸蜜鸚鵡 | 紫頰吸蜜鸚鵡 | 馬氏吸蜜鸚鵡 | 翠綠吸蜜鸚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