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赤盜”(張震飾)是南韓頭號通緝犯,與頭號副手(文詠珊飾)成功在生產濃縮鈾原料的工廠奪走一批鈾原料球。情報顯示,他們會把鈾原料球變成超級武器,並在香港與恐怖組織交易。來
自中國內地的宋鞍(王學圻飾)跟助手袁曉文(馮文娟飾),聯同香港警察李彥明(張家輝飾)、范家明(余文樂飾)及香港大學物理系客座教授肇志仁(張學友飾),加上南韓武器專家崔民浩(池珍熙飾)、朴宇哲(崔始源飾)等人,一同追緝赤盜,拯救亞洲史上最威懾武器危機事件。演職員表
演員表
顧美華職員表
▪製作人:林建岳▪導演:陸劍青;梁樂民
▪編劇:陸劍青;梁樂民
▪動作指導:錢嘉樂
幕後花絮
在2008年成立的部門反恐特勤組正是影片主人公張家輝所供職的部門,這也是該部隊首次公開於大眾的視野當中。《赤盜》投資額達2億,全亞洲取景,包括中東跟歐洲地區。影片的製作團隊與《寒戰》相同,鄺志良繼續擔當剪輯。
兩位導演在劇本的編寫過程中,就已經給每一個角色都物色好了人選。除了張學友之外,王學圻、張震等演員都是與導演第一次合作。
該片是張震第一次扮演反派。
片中一個很短的墜機的鏡頭,工作人員在工場製作道具大概就花了一個月,搭建場景數量超過20個。
導演為了請張學友出山花了半年時間,而張學友之所以接演赤道,一是出於對《寒戰》的欣賞,二是被劇本和兩位導演所打動。
張學友為了該片首次嘗試大鬍子造型。
文詠珊為了該片角色,在拍攝前花了半年時間訓練,每天要跟教練對打和做一百次伏地挺身。
張家輝在拍攝完該片以後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正是邪。
從《寒戰》到《赤道》,隔了接近兩年的時間,其實劇組早就準備好了,一直等的都是演員們的檔期 。
張震很少機拍槍戰片,所以提前做了一些槍械方面的訓練。他在現場很注意安全,因為用的都是真的子彈,但沒有彈頭 。
創作背景
影片故事起源來自於兩位導演整理資料時的真實信息。在拍攝《寒戰》的過程中,兩位導演蒐集了大量有關香港警察系統的資料,其中,一個在2008年成立的新部門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個部門就是片中張家輝飾演的角色所在的反恐特勤組,主要職責是收集情報。導演還發現,香港不僅是全亞洲最安全的城市,也承擔著遠東情報中心的職責。於是,《赤盜》的故事就慢慢成型了。拍攝過程
《赤道》拍攝了六十一個工作天,除了在香港拍攝香港,更到內地、澳門、韓國、日本取景,不少場景有軍方配合拍攝,比如電影中的韓國飛機就是由軍方提供,這對於華語電影來說是首次。獲獎記錄
提名▪2015第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14](提名)
影片評價
《赤道》擁有超大動作場面,超強懸念劇情,堪稱國際反恐高科技戰役(南國早報評)。《赤道》相比於《寒戰》格局更大、野心更多,通過移形換位、三點透視的敘述技法,闡釋了新國際格局下現代反恐的危局。即便本片瑕疵隨著視野的同步增大也越發令人遺憾,《赤道》的正面意義也是遠遠超出絕大多數華語電影的不思進取,屬於電影創作者高度發展中的瑕疵(京華時報評)。
《赤道》延續了《寒戰》正邪對立、內鬼、高層鬥爭等元素,打造出了一場格局與野心都更大的國際反恐高科技戰役(新浪娛樂評)。
《赤道》投資大、陣仗大、大咖多;火拚、肉搏、槍戰、爆炸、飛車、碟中碟,多方勢力各懷鬼胎,在陰謀的漩渦里展開決鬥,大開殺戒,眾人善惡難辨,正邪難分,沒有人是最後的勝利者,每個人都透著謎一樣的身份,讓人聯想翩翩(新華娛樂評)。
《赤道》以核危機為題材,凸顯亞洲意識,卻似乎用力過猛,導致重心失衡。在角色安排上讓人感覺凌亂,光是人物出場和介紹,就起碼花了20多分鐘。劇情交錯展開,各處細節處理問題不僅給觀影帶來心理障礙,也傷害了視覺享受。該片雖有大片製作的野心,各路演員也很賣力,但緊張刺激的場面實在少得可憐,使用3D效果是一種浪費,最終只是一部有野心、有賣點卻難以讓人真心點讚的電影(京華時報魏英傑評)。
《赤道》上演了一幕幕思維縝密、懸念迭起的燒腦動作大戲。影片有著強大的世界觀,出場演員眾多,多條線索齊頭並進,場面恢弘。論場面和製作算是上乘之作,劇本紮實,富有野心、能吸引觀眾的目光。但是多線敘事,人物關係錯中複雜,劇情發展太過龐大,導致故事情節地推進遠沒有觀影時間走得快。而通篇更是虎頭蛇尾、漏洞百出、有始無終,看出兩位導演在劇本上的任性,故事還未展開之時,就宣告結束。影片到結尾處幾乎處於失控狀態,明顯是要開啟“下集”的節奏,這也使得“本集”草草收場的結果並不那么意外(紅網評)。
《赤道》是一部格局大,涉及歷史和政治深的商業動作片,同時涉及到殖民地歷史、特區外交、南北韓、阿拉伯恐怖組織等等問題,是中國電影人對現代商業動作大片的一次學習嘗試,雖然仍有點水土不服,但還是做出了貢獻(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