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實在,確切可靠。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的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素有“非道地藥材不處方,非道地藥材不經營”的說法。“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採收當柴燒”,這句古諺形象說明了中藥材適時收穫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科學生產之於中藥材質量的基礎作用。臨床上,一些老中醫在處方時,喜歡在藥名前標“川”、“雲”、“廣”等產地,顯示出對道地藥材的信任。

基本信息

概念

道地藥材藥材

道地藥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實在,確切可靠,因而,道地藥材報那些具有特定的產地,經過當地炮製加工,具有確切可靠治療作用的藥物。我國幅源遼闊,天然藥物分布廣泛,近年來,隨著中藥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藥物已經能夠人工栽培,並在許多地方推廣。

內容

道地藥材貝母
它包括了幾個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種異地出產的藥材,在質量上有明顯差異,如人參、地黃、杜仲、當歸等,產地不同藥效差異很大,常把某地出產的藥材稱為“道地藥材”,而其他產地出產的則叫“非道地藥材”;其二是指同一種藥材國內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套用,則具有獨特的療效;其三是指原產其他國的藥物流傳入中國之後,經過發展,成為常用中藥,這些藥物在中國的某些或某一地區已經引種成功,如紅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經加工而形成的藥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藝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藥物的代用品,這些代用品相對於“道地”的正品藥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藥材了。

區別

各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十分複雜,水土、氣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藥物本身的質量,也即其治療作用有著顯著的差異。如商品生藥白頭翁有16種以上不同植物來源,正品應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蟲作用,而屬於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異物則均無抑制阿米巴原蟲的作用。又如不同品種大黃的成分和瀉下作用也有明顯差異,掌葉、唐古特等正品大黃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結合狀態為主,游離狀態僅占小部分,這些種類的大黃具有明顯的瀉下作用。而一些混雜品次大黃,如華北、天山等大黃,其蒽醌含見以游離狀態稍高或接近結合狀態,此等大黃的瀉下作用很差。另外,如中國長白山的野山參,中國東北各省與朝鮮,日本的園參,其人參皂甙的含量不同,皂甙單體的含量也不一樣,因而藥理作用與臨床療效都有出入。

產於浙江的貝母,叫浙貝母、大貝母或象貝母,長於清肺祛痰,適用於痰熱蘊肺之咳嗽;而產於四川的川貝母,長於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虛勞咳嗽。到目前為止,常常得到人們讚譽的道地藥材如甘肅的當歸,寧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黃連、附子,內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參,山西的黃芪、黨參,河南懷慶的牛膝、地黃、山藥、菊花,江蘇的蒼朮,雲南的茯苓、三七等。當然,道地藥材畢竟數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常用一些同名而產地不同的藥物來代替。

道地藥材川烏

歷史

早在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就記載:藥有“土地所出,真偽新陳……”強調了區分藥材的產地、講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農本草經》中所載的365種藥材中,有不少從藥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棗(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吳茱萸、阿膠、代赭石(山西代縣一帶)、戎鹽等。巴、蜀、吳、秦、東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後的古國名或古地名。

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種藥材中,名稱上反映出產地者有蜀菽、蜀椒等。

武威藥方》(公元25~88年)中所載的66種藥材中,就有秦艽、蜀椒、代赭石等具有產地、道地的中藥。

內經》從理論上闡明了道地藥材的含義,指出:“歲物者,天地之專精也,非司歲物則氣散,質同而異等也”。

傷寒論》中的方劑有112首,涉及的中藥材80餘種,其中記載的道地藥材阿膠、蜀漆等被廣泛地用於臨床。

本草經集注》總結了前人的藥學成就,進一步論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療病不及往人,亦當緣此故也。蜀藥北藥,雖有未來,亦復非精者。上黨人參,殆不復售。華陰細辛,棄之如芥。”又云:“自江東以來,小小雜藥,多出近道,氣為性理,不及本邦。”該書中對40多種常用中藥的道地性採用了“第一”、“最佳”、“最勝”、“為佳”、“為良”、“為勝”等詞來描述。

到了唐代,道地藥材的概念更加強化了。《新修本草》對道地藥材做了精闢的論述:“竊以動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節變,感氣殊功。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該書對30餘種中藥的道地優劣進行了補充和訂正。

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彆強調藥材的產地,指出:“用藥必依土地”,這可能為後世正式專用“道地藥材”的術語奠定了基礎。

大約抄就於隋唐埋藏的敦煌醫學卷本《張仲景五臟論》、《不知名醫方》中,記載的中藥名冠以道地者,如河內牛膝、江寧地黃、商州枳殼、華山覆盆子、原州黃芪、潞州菟絲子、瀾州蒺藜子等。這是臨床用藥講究道地藥材的進一步發展,為宋本草全面記載以產地加藥名來標記藥材質量奠定了基礎。

宋代的醫藥學家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歷代道地藥材的經驗,並在理論上進行了闡述。如《證類本草》對道地藥材的記載較漢、唐時期豐富,尤其附圖的圖題均冠以產地名稱,如:“齊州半夏”、“成得軍狗脊”、“銀州柴胡”等,所記載的道地藥材有250餘種。

道地藥材大黃
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義》中提出:“凡用藥必須擇州土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

李東垣在他多年的臨床經驗中總結出:“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失其地則性味少異。”

明代,“道地藥材”專用術語已正式見於本草和文學書籍。《本草品匯精要》一書載藥916種,明確記載道地藥材268種,其中包括32種川藥,27種廣藥,8種懷藥。

陳嘉謨在《本草蒙荃》中強調:“各有相宜地產,氣味功力自異尋常,一方土地出一方藥也。”

李時珍的道地藥材觀點更為明確,如:“性從地變,質與物遷,……滄擊能鹽,阿井能膠,……將行藥勢,獨不擇夫水哉?”他在每味藥材項下雖不像《本草品匯精要》那樣專列一項,但在每味藥材項下對道地的論述很多,如麥冬項下言“浙中來者甚良”。

到了清代,醫家從臨床上發現藥物療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地”問題。徐大椿曾在《藥性變遷論》中指出:“當時初用之始,必有所產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氣厚而力全。以後移種他地,則地氣移而薄矣。”“……當時所采,皆生於山谷之中,元氣未泄,故得氣獨厚,今皆人工種植,既非山谷之真氣,又加灌溉之功,則性平淡而薄劣矣。”

本草綱目拾遺》雖多收錄民間草藥,但對具道地氣息的中藥,如浙貝母、川姜、白朮、撫芎,以至東洋參、西洋參、銀柴胡、角沙參等均有較詳盡的敘述。

建國以前,中醫藥處於被消滅的地位,中醫藥界奮起鬥爭,視中醫藥的療效為生命,各有名的大藥店所經營的中藥材都擇優質道地藥材,飲片加工和中成藥制備精益求精,故產品的質量聲譽較高,創建了許多百年以上的名牌藥店,如北京的同仁堂哈爾濱的世一堂、杭州的胡慶余堂、重慶的桐君閣、蘇州的雷允上、廣州的陳李濟等。

道地藥材厚朴

建國以後,建立了中國藥材總公司,對名貴緊缺的藥材品種實行“統管”的政策。中央以下設一、二、三級批發機構,促進了中藥商品的正常流通。中國藥學會上海分會、上海市藥材公司合編的《藥材資料彙編》,按西懷類、山浙類、川漢類、南廣類等不同道地品對藥材進行了分類,它反映出了20世紀“道地藥材”的風貌。

詳細地觀察和研究道地藥材在引種或野生變家植後的生長形態變化、有效成分的消長規律或藥材中各種成分的動態積累,是深入研究道地藥材的必由之路。

道地藥材的傳統集散地與藥市

據初步統計,傳統的道地藥材有200餘種,道地藥材的生產數量和產值都占80%以上,而且療效顯著,歷史悠久,配方中的出現率最高。這些道地藥材大部分是“一地產,全國用”,散布在全國各地,具有自采(種、養)、自收、自製、自銷的產銷特點。從走街串巷或走村串戶施藥發展到擺攤賣藥、設立藥店,由廟會交易發展到召開專門的藥材交流會,集散地經歷了千年漫長的歲月,對中藥材的銷售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今天,集散地對於搞活經濟、保證全國人民的用藥需求,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傳統的集散地形成或者與道地藥材的產地有關,或者與名醫藥王的影響有關,或者與便利的交通有關,或者與集市廟會的民眾基礎有關。如安國產祁木香、祁白芷,禹縣產禹南星、禹白附子,四川江油產附子,灌縣產川芎,張家口四周盛產麻黃甘草,這些集散地都是道地藥材的產地或者距離原產地較近。安徽亳縣是名醫華佗的故鄉,華佗的名聲成為那裡集散地的號召力量,1986年亳縣的藥材成交額高達1.3億元之多。國內幾處有影響的大型集散地,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建有藥王廟,此舉對客商很有吸引力。不論是集還是散,都需要運輸,運輸線路和交通工具制約了集散的形成。在古代,祭祖先、祭神仙以治病之風盛行,初期的集散地往往借“趕集”和“趕廟會”形成,進行藥材交易,廟會和宗教活動信徒很多,求醫買藥者廣,為集散地的藥材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集散地的分類

初級

(1) 初級集散地:一般以縣為界,以“集”的功能為主,靠近產區,收購本地藥材,向中、高級集散地轉運。如山東棗莊的酸棗仁、廣東新會的陳皮、河南安陽的地黃等,都是初級集散地,將它們先“集”而後轉運各地。初級集散地多位於交通要道,主要有以下幾個。例如:

①老河口:位於漢水上游。秦嶺山區的澤縣、安康、鎮平、平利、竹溪、房縣、興山等地所產的藥材,多就近集中於此,然後沿江轉運至漢口進行交易。

②打箭爐:位於四川的大渡口畔,即康定縣城。甘孜地區的藥材在這裡集中外運。

③刷經寺:位於四川阿壩紅原縣南部,因印刷、收藏佛經而得名,高原藥材在此轉運。

④獨石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蒙、漢族人民交流藥材的重要集鎮。

中級

(2)中級集散地:一般以省為界,如河南的安陽,安徽的安慶、亳縣,湖北的荊州,四川的宜賓、雅安,河北的邯鄲,甘肅的武都、天水,遼寧的營口,雲南的大理,浙江的金華、蘭溪,廣西桂林,湖南的衡陽,陝西的漢中等等。

高級

(3)高級集散地:全國範圍內有影響的,一般都是由初、中級集散地發展而來,它的采、種(養)、制、用功能齊全,集散藥材的數量大,交易活躍,但並不一定是省會首府,如安國、樟樹、百泉、禹縣皆屬此類集散地。

集散地的分布特點

古代形成的道地藥材集散地約有100多處,幾乎全部都在道地藥材的區劃內。道地藥材集散地形成的基本條件是交通方便、運輸經濟,既靠近產區,又不遠離文化中心,它們的分布很有特點。

沿江集散

道地藥材黃芪
(1)沿江集散地:水路交通投資少,運輸效率高,一經形成運輸線,則比較穩定,不像陸路交通那樣易受改線影響。不少集散地都沿大小航運河道分布。長江兩岸的集散地最為密集,從上而下,依次有宜賓、重慶、萬縣、雲陽、奉節、沙市、武漢、安慶、銅陵、蕪湖、南京、鎮江、上海,如果加上長江支流的大渡河、嘉陵江、岷江、漢水等沿岸的集散地就更多了,是東西藥材流通的一條大動脈。很多以“川”、“漢”為名的道地名稱,多與這條交通線有關。了解集散地的形成、發展和集散內容,對準確地採購道地藥材很有必要。上海既是長江沿岸集散地的終點,又是沿海集散地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東西南北皆通,又具有科學文化發達的優勢,在短短的幾百年中,就一躍而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建國前,上海就形成了藥材業、國藥業(中成藥)、參茸銀耳業,並按集散習慣把道地藥材大致分為川漢類、西淮類、關北類、山浙類、洋廣類、草藥類等。上海經營的道地藥材無論在品種、數量和金額上均占第一位。建國以後,上海這一中藥材集散地發展得更快,是我國集、散、用的最大基地。

近海集散

(2)近海集散地:海運藥材同樣具有投資少、效率高的特點。從遼東半島到山東半島,海路比陸路近得多,也經濟得多。從北至南,沿海的主要集散地有臨江、大連、營口、天津、煙臺、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廣州、北海等。這些集散地除了把鄰近地區的藥材運出去以外,集散範圍從南到北,還兼及遠洋。北部近海集散地主要是把關藥、北藥南運,如遼五味子、遼細辛、兩頭尖等,多經營口運銷天津、煙臺或上海。東南部近海集散地因對外開放較早,除了擔負國內的南藥北運之外,還擔負進出口道地藥材的任務。如大黃甘草,很久以前就從泉州出口,廣木香、廣角、龍腦冰片等,都從廣州進口。因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古人對有些藥材往往只根據集散地而命名,如藏紅花產於西班牙,由西藏進口,即被叫做“藏紅花”,這樣的道地名稱很不具體。

古道沿線

(3)古道沿線集散地:古代各國之間,常有驛道相通,交通要道上的重鎮往往具有成為集散地的基本條件,如陝西、甘肅、河南的集散地密集,這與其在古代為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位置有很大的關係。河南境內的禹縣、百泉、馬山口都是馳名全國的大集散地,內地和沿海到此交易藥材,各自行程大致相當,符合交通經濟的原則。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絲綢之路上的集散地也較多,如從西安出發,有寶雞、天水、隴西、臨夏、張掖、蘭州、西寧、烏魯木齊、伊寧等,從這條線路上不僅運出絲綢、大黃、甘草,也運進番紅花等藥用植物,進而培植成國產的道地藥材。蜀道的開闢早於“絲綢之路”,但由於蜀道“難於上青天”,故該道上的道地藥材集散地甚少。

長城內外

(4)長城內外集散地:從東到西,有山海關、赤峰、張家口、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頭和武威等主要集散地。和平時期,長城內外各民族藥商在上述地點交易藥材,傳播醫藥知識,許多常用的中藥材,如甘草麻黃柴胡、黃芩、枸杞子肉蓯蓉等集運外地使用。

現代交通線

(5)現代交通線上的集散地:現代由於交通工具的普及,極大地縮短了道地藥材的流通距離。公路運輸遍及鄉村,加強了初級集散地“集”的功能;鐵路運輸通達各省會,中、高級集散地的吞吐流通效率大大提高。

昔日的集散地是在“適者存在,不適者淘汰”的選擇中沉浮的。集散的品種也因貨源、交通線路的變化不斷更新。如建國前,上海集散的西洋參,百色、桂林、常德等集散的紫草、爐甘石,重慶集散的天冬、花椒、通草等均發生過改變,而煙臺集散的蔓荊子,漢口集散的射干、雄黃蜈蚣等則相承未變。

經營組織

道地藥材集散地有個體的藥商,也有不同形式聯合的藥行、藥莊、藥棚、藥鋪、藥幫等經營組織,這些“行”、“幫”不具有政治上的“行會”、“幫派”的色彩。藥幫是地方藥材行業中借同鄉或同行聯合起來的團體,具有競爭和壟斷性質。這些“幫”通常以藥名或道地命名。由於“幫”的興起,加速了道地藥材的商品化。數百年來,各幫活躍在我國主要的集散地和大中城市,對當時藥材交流和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現將祁州(安國)十三幫簡介如下。

(1)關東幫:以東北三省的藥商為主,多以營口為活動中心,經營人參、黃芪、龍膽、黃柏、防風、五味子等。

(2)京通衛幫:以北京、天津一帶的藥商為主,主要經營“北藥”和中成藥。

(3)口幫:以居庸關外古北口、張家口的藥商為主,多以包頭為活動中心,經營赤芍、防風、肉蓯蓉、甘草、麝香、鹿茸等。

(4)山西幫:是成立最早的幫會之一,資金雄厚,多以禹縣為活動中心,主要經營黃芪、黨參、甘草、石菖蒲、連翹、秦艽、款冬花、遠志、肉蓯蓉等。

道地藥材當歸

(5)陝西幫:以陝、甘、寧地區的藥商為主,活動中心在西安,主要經營當歸、大黃、枸杞子、羌活等。

(6)懷幫:以河南懷慶藥商為主,以禹縣為活動中心,以經營“四大懷藥”而聞名。懷幫其經濟實力雄厚。

(7)廣幫:以兩廣藥商為主,以廣藥和進口藥材為經營重點。

(8)川漢幫:由、貴、的藥商組成,以昆明、重慶、漢口等地為活動中心,經營黃連川貝母川芎、枳殼、枳實、天麻等。

(9)山東幫:以山東藥商為主,以濟南為活動中心,主要經營山楂金銀花、沙參、全蠍、昆布、海藻等。

(10)亳州幫:以安徽亳縣藥商為主,主要向上海集散白芍、菊花、瓜蔞、白芥子等。

(11)禹州幫:以禹縣藥商為主,經營白芷天南星金銀花等。

(12)彰武幫:以河南彰德、武安藥商為主,以鄭州、禹縣為活動中心,主要經營紅花、瓜蔞、香附等。

(13)寧波:主要經營“浙八味”,在上海較為活躍。

四大藥市

傳統的四大藥市是我國道地藥材交易最為集中、成交額最大的地方,包括安國、樟樹、百泉、禹縣

安國

(1)安國:位於河北省,古時稱為“祁州”,因為藥業的興盛而聞名於世,素有“北藥都”之稱號。藥都之名與藥王廟的興建很有關係。此處的藥王廟是人們為邳彤(東漢將欽)所建,初建於永樂年間,並有張仲景等十大名醫塑像,到乾隆年間始由丞相劉墉題寫為“藥王廟”巨匾,成為醫、藥結合型的名勝古蹟。安國地處南北驛道線上,且有瀦龍、沙河從此經過,順流而下可達天津,為藥材的運輸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祁州成為藥都,是與本地適合栽培多種道地藥材和具有精細的加工炮製技術分不開的。祁州有“家家種藥、戶戶加工”的傳統,代代相傳。如百刀檳榔、蟬翼半夏、雲片鹿茸、磅制犀角等飲片加工,至今享有盛譽,這便為藥材業的興旺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19世紀50年代,祁州有1600多戶7300多人口,從事加工的藥工達到5100多人。丸、散、膏、丹、酊、水、酒劑等,均在他們製造之列。永和堂、體延堂都是百年的老子號,經營的中成藥多達500餘種。甚至連前蘇聯、朝鮮的藥商也遠道趕來參加交易。這裡成了中藥貿易的中心和中藥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樟樹

(2)樟樹:樟樹是江西省樟樹鎮的簡稱,相傳因盛產樟樹而得名。有“藥都”之稱號。自三國時期開始,這裡便建“藥圩”,從事藥材生產、加工、炮製,這裡水陸交通方便,集散藥材的盛況空前。樟樹的成名,一是得益於該鎮南面的道家名山“閣皂山”,山上有一洗藥池,相傳是葛洪所遺;二是得益於該鎮上的“藥王廟”,這裡的藥王即是唐代著名的藥學家孫思邈的塑像,人們每年都在這裡為孫思邈舉行生辰慶典,即舉行藥材廟會。至明未清初,樟樹的藥業發展極為興盛,所謂“藥行四十八家,藥不過樟樹不齊,藥不到樟樹不靈”,真是名不虛傳。以樟樹精湛的飲片切制技術為特色,形成了全國聞名的“樟樹幫”,鎮上80%的居民以經營藥材謀生。

百泉

(3)百泉:百泉位於豫北輝縣城西北面,倚山傍水,泉流百道,故而得名。這裡原是佛教活動的中心,康熙57年,各地的藥商為了擴大藥材交易,集資興建了藥王廟,尊神農氏和孫思邈為“藥王”,其中神農塑像雖非真實,但在國內尚是首見,故此藥王廟與安國、樟樹的藥王廟相比,別具特色。自藥王廟興建以來,“商賈雲集,南北藥材具備”,四月八日古廟會“聚十餘日始散”,交易以懷藥所占數量最大。

禹縣

(4)禹縣:禹縣因公元前2205年大禹建都而得名,它地處中州,水陸交通皆宜,自古是商業中心。禹縣也建有藥王祠,但不及安國、樟樹和百泉那么出名,所以能成為馳名全國的藥材集散地,主要是它的商業傳統,它的道地藥材具有獨具風格的加工和包裝技藝。乾隆17年,禹縣成立了第一個藥商會。百餘年後,全國藥行的十三幫相繼在禹縣設立會館,藥材交易大會1年3次,每次持續時間長達月余,並設有常年經營機構。禹縣人除採集它鄉的特產藥材外,還栽培了許多道地藥材,如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野生和家種的道地藥材200餘種。禹縣人在經營藥材的同時,還製造出了藥皿、藥戥子、藥碾、切藥刀等藥用工具,其質量水平在同時代的行業中居領先地位。如“小禹州藥刀”如滿月形,刀刃鋒利,合口嚴實,一顆檳榔可切出270片之多。禹縣內的歷代名醫層出不窮,形成了產、供、銷、用一體化,藥行、藥莊、藥棚、藥鋪林立的集散特色。

存在問題

道地藥材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品種退化嚴重。這是影響道地藥材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表現在一部分道地藥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蟲害減弱,耐藥性增強或早熟。如三七,過去很少發生根腐病,現在不僅根腐病發病率提高,而且對農藥的耐藥性也在增強。
道地藥材品種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田間管理過程中,藥農為追求高產,長期大劑量施用無機肥以及植物生長素,促使其生長速度加快,擾亂了其自有的生物學特性,從而使品種退化:二是人為的改變其生態環境。有不少藥農盲目地照搬一般農作物的栽培技術於藥材。如有的藥農對藥材種子種苗搬用薄膜育秧技術,必然使其耐寒性從幼苗開始就減弱;三是不重視對優良品種的選育。這是造成道地藥材品種退化的根本原因。
2“公害”問題較為普遍。由於生產過程中,對土壤選擇不嚴,以及長期施用農藥和無機肥,導致目前道地藥材普遍存在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這是造成道地藥材品質下降難以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加工規格無創新。目前幾乎所有的道地藥材的商品規格都依從傳統加工。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的提高,醫藥模式沿著“生物心理社會”軌跡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對藥材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防病治病方面,而是已開拓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藥食兩用這樣更寬領域。因此,道地藥材商品規格就應該適應這種需求變化,比如三七、當歸、天麻、山藥黃芪、黨參等品種均屬藥食兩用的道地藥材,人們已普遍食用。在加工的規格方面,就應該充分考慮食用方便的要求,可以加工成薄片,粉末等規格,這對拓展道地藥材的需求空間十分有利。
4.缺乏“品牌”意識。道地藥材也是商品,既是商品,就應該有自己獨特品牌。品牌是商品成功地打通國際市場大門的金鑰匙,提起“寶馬”汽車,人們便知道它是德國產品。但提起中藥“天麻”,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哪的產品?同樣都是天麻,雲南產、四川產、貴州產、陝西產、湖南、湖北也產。產地不同,天麻的品質必定有差異,這種差異,由於各地產的“天麻”,沒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只好良著不分,都以同樣的“身價”出售,這豈不是把真正道地藥材天麻“委屈”了嗎?
5.生產帶有盲目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藥材種植分散於千家萬戶,由於沒有固定的組織去協調生產計畫,藥農只能憑藉某一品種在某一時候、市場所表現出來的商品價格,去判斷是否種植,種植多少,而很少考慮當這種產品面對市場時,市場的需求變化。這樣,往往出現(道地)藥材周期性過剩或短少的波動。當其生產大量過剩時,再名貴的道地藥材也可能變得“身價”低廉;反之,當其生產不足時,即便是“烏鴉”也會賣出“鳳凰”價。正是這種畸形波動,使得不少名貴道地藥材在市場上很難長久保持其應有的珍貴與“身價”。

發展對策

道地藥材發展對策?
21世紀是人類崇尚自然、開發利用天然藥物資源最盛行的嶄新時代。作為以道地藥材為代表的我國傳統中藥材產業,面對歷史賦予我們新的發展機遇,要能更好地發揮中藥參與國標競爭的“比較優勢”,就需要我們採取具有前瞻性的對策。?
針對當前我國道地藥材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對策:?
1.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為確保道地藥材健康穩定發展,克服市場經濟“盲目性”的缺陷。首先必須要使其生產能按照市場需求有計畫地穩定發展,於是就要求有一個具有權威性的組織(最好是中藥行業協會)能立足在全行業的高度來加以協調,一是對道地藥材的生產合理規劃;二是制定相應規章,保證道地藥材優先發展,限制道地藥材異地引種;三是在道地藥材產區組織類似於“藥農協會”的組織,向他們提供產、銷等有關情報信息:四是組織制定道地藥材定量化的質量標準;五是對合格的道地藥材頒發質量認證書。?
2.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育優良品種,過去對道地藥材品種的選育,因受科技水平限制,長期採用經驗判別方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細胞分離、組織培養等現代科技成果已廣泛地運用在生物領域,這對道地藥材優良品種的培育無疑是條捷徑。?
3.用GAP標準規範其栽培種植。GAP標準是世界公認的農作物栽培標準,用GAP標準規範道地藥材的培植,使其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均符合國際標準,是道地藥材走向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
4.實施“品牌”行銷戰略。商品“品牌”行銷,是現代行銷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道地藥材,本來就已經具備“品牌”的基本條件,如“秦歸、懷山、杭菊”等,只不過是長期以來,未能從“品牌”行銷角度去“打造”。中藥要能儘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走“品牌”行銷之路。一個品牌,包括產品加工、包裝、商標、質量標準等內涵,道地藥材就應該從這些方面去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

藥用植物與生藥

我國是世界上藥用植物和生藥種類最多、套用歷史久遠的國家,藥用資源種類達12807種,其中植物11146種,占總數的87%。因此,在此特總結一些有關藥用植物和生藥方面的一些知識,以更好的推廣普及我國的“中草藥”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