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市廟會
安國藥市的興盛,起源於藥王廟。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聖的古建築群。安國藥王廟始建於東漢,祭拜東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八大將之一的邳彤(字偉君)。自南宋鹹淳年間始,安國藥市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廟會有"春五秋七"之說,即春廟五個月,秋廟七個月,經年不斷。春廟的正期是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傳說這天為藥王生日,所以成為春廟最盛的一天。冬廟則以農曆十月十五日為正期,傳說這天為藥王祭日,盛況與春廟正日相同。
藥市廟會有其獨特的參拜禮儀,包括演戲、抬大供、獻鼎、樹傘、塑金身、掛匾、獻袍、捐地、勞役等多種形式。禮儀則分三拜九叩和四叩禮等數種,另供麵食、三牲祭品。其間還有豐富多彩的遊藝活動。
起源
藥王廟中祭祀的藥王邳彤,西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曾作過曲陽(今河北晉州市)郡太守。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忠心耿耿,能文善武,精通醫理,官至太常少府(相當於宰相),是當時濟世愛民的清官,被稱為"藥王",死後葬於安國南關。當地民眾為紀念他遂建藥王廟。北宋時藥王廟拓址新建,並集會瞻仰紀念。南宋鹹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為"明靈昭惠顯王"。隨著帝王對邳彤的不斷封賜,"藥王"影響越來越大。自從藥王廟設祀以來,一般民眾有病求助於藥王,善男信女,常來進香,香火甚盛,業藥者乘機售藥,以至逐漸形成了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八的藥材廟會。
廟會由香火會逐漸形成以藥業為中心的物資交流會。隨著藥王廟會聲望日隆,藥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清代中期逐漸形成全國各地藥商組成的"十三幫"及"五大會",同時建立了招待商客、管理市場的"安客堂",安國自此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藥材交流中心和藥材集散地。自明清至民國,廟會由"十三幫"輪流操辦,每年初一、十五都要臨廟祭祀。每屆廟會,整個縣城藥氣熏天,熱鬧非常,"藥州"、"藥都"的稱號也就名揚中外。
藥王廟
藥王廟分三進院落,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由馬殿、藥王墓亭、正殿、後殿、名醫殿、碑房、鐘鼓樓等單體建築十三座。山門正中懸有清朝乾隆年間丞相劉壅書寫的"藥王廟"巨匾。中院墓墓亭內豎一高3.8米,上刻"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透雕木碑。兩側的名醫殿內塑有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醫像。廟中碑碣林立,壁畫生輝。各殿內掛滿歷代名人和各地藥商幫會書寫的匾額。廟前的木質牌樓高8.4米,為三棟四楹廡殿頂,工藝精湛,為國內木製牌樓之珍品。藥王廟擁有全國三個之最:一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建築群;二是藥王墓建於廟院在全國獨一無二;三是廟外廣場上立有兩根鐵鑄旗桿,高達24米,每根重約要15噸,盤龍翔鳳,懸斗掛鈴,造型奇巧獨特,國內實屬罕見。
1958年藥王廟進行了修繕,廟貌煥然一新。藥王廟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國藥市不僅是具有地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帶動藥業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動態
隨著天氣漸漸變暖,藥商陸續返市,交易逐日回升,雖大宗藥材貨源走動不多,但總體價格保持小幅趨升之勢。
地產類藥材中山藥仍客群多商家關注,但成交量已大幅減少,現毛條13~15元/公斤(下同),光山藥20~22元,變動不大,本品現價較產新初期漲幅近一倍,用貨單位均持觀望態度,節後進貨量明顯減少。因去年山藥減產較嚴重,後市此品商家需留意。地產白朮走穩,節前有藥商求購,走動暢快,現一年生個8~9元,市上貨源不多。白芷暢銷,不斷有加工商在市場尋貨,現收購價2.2~2.4元,市場成交價2.6~2.8元。防風高價一去不復返,統貨續降至6~6.5元,後市仍走動乏力。北沙參零星走動,與去年同期眾商搶購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價6.5~7元,後市應繼續保持平穩。天花粉節前有商囤積,節後交易減少,價格仍不見起色,現小統貨3.5~4元,統貨4~5元。菊花新貨陸續加工上市,市場貨源一時顯多,現價格穩中緩降,現新統貨10~11.5元,商家收購積極性不高。懷牛膝價仍居高不下,現市場上存貨量已不豐,個別農民手中雖有少量存貨,但惜售心理十分嚴重,價低不賣,依然看好其後市。桔梗走銷平緩,因需求不旺,市場價又有小幅下滑,現新統貨價7.5~8元。紫菀為安國道地藥材,因去年農民種植量不大,自產新後走勢強勁,價格穩中見升,現統貨7~8元且含雜質較多,水洗品10~12元,市場貨源不多。射干貨少,諮詢者日見增多,新乾貨較上期上升2元,為12~13元,陳貨由於存放時間較長,多有蟲蛀現象,質量欠佳,求購者少。知母庫存仍豐,隨著庫存的逐年消耗,多商認為後市存有商機,現統貨價仍維持在4.7~5元。槐角時有大貨走動,成交價3~4元。苦地丁近期走動由暢轉疲,由於已臨近產新期,市上商家多急於尋求買主,以拋售手中存貨,現統貨價由節前的9~13元降至8~12元。雞冠花自產新以來,價續走高,現統貨價已升至7~8元,貨源仍然偏少。
黃連產新結束,現價已平穩,雞爪連50~55元,單枝連60~65元,走銷均暢。麥冬青黃不接,價格又升,湖北統貨23~24元,川統24~25元,市場存貨不多。川芎走動平穩,時價5.5~5.8元。浙貝值用季價不升反降,現大貝價30~35元銷緩,平貝價也有下滑,統貨價40~50元,商家對兩品已失去信心。白芨價堅,40~46元貨源難尋。白頭翁野生,節後市場貨源偏緊,價上升1元,為9~12元。白薇東北貨14~15元,甘肅產10~11元,均有商尋求。雲木香暢銷,4.5~5元有多商探尋。鬱金節前價上揚,節後價轉穩,現廣鬱金8.5~10元,溫鬱金7.5~8.5元。遠志產量低,生長周期長,農民種植效益不佳,現市上貨源不多,由於近年用量逐年增加,後市此品價仍蘊有升勢。北龍膽草產地商家視價低大量收購,致使價格由17~18元上升為近期的20~21元,此品人工種植投資較大,此價很難刺激農民擴大再生產,後市應穩中趨升。南龍膽暢銷,價格升至22~25元。黃精有外商尋貨,價格上升為11~13元且大貨較難組織,優質貨源尤其為甚。何首烏今年新貨上市量小,陳貨庫存不豐,受強勁的需求拉動,現粉質貨價升至18~19元,上升幅度之大為眾商矚目。蒼朮撞皮貨5.5~6.5元,毛統3.8~4.2元,受運輸成本等因素影響,近期入市貨量不大,後市商家關注。百合走暢,小統價10~11元,大統價12~14元。百部價穩走動正常,統貨6~7.5元。天麻市場貨源依舊頗豐,統貨價30~35元,短期內其價難有起色。
枸
杞正值用季,市暢價穩,寧夏選貨20~22元,統貨16~18元,河北產11~13元。北五味子貨源較豐,因質量不同,價格在38~53元不等。國產棗仁價格又升,優質貨60~65元仍難購入,進口棗仁漲幅不大,現價32~35元,近有大貨入市。柏子仁價轉平穩,20~22元走銷一般。杏仁市場平穩,市價8~10元。桃仁大統24~28元,小統17~20元。蒼耳子貨源漸豐,價格稍有下滑,但市場走動仍暢快。硬蒺藜價升幅度較大,現市場價8~9元,貨源吃緊。梔子價落,小紅統8.5~9元走動依舊不快。蛇床子受庫存影響,價格持續走低,現佳品價4.5~5.5元,走銷緩慢。車前子7~8.5元,走動加快。山萸肉上市量大,價降入低谷,河南、陝西產市價15~16元,據產地藥商反映產地收購價11~12元,因銷售困難商家仍不願大量收購。佛手經過節前的短暫上升後,近期價格又下滑,廣佛手片價降至17~19元,走動欠佳。蔓荊子市場貨豐走動不暢,價下跌至5.5~6.2元。皺木瓜價上升2元,走動暢快,光木瓜走動平穩,現市場價4~5.5元。決明子產新後價降至2.8~3.2元,時有保健品生產廠商尋貨,走銷仍快。羅漢果去年豐產,價降幅度較大,大個果現價0.9~1元/個,小個0.4~0.5元/個。蓮子節前需求旺盛,價格升高,現白蓮子28~29元,紅蓮子20~22元,蓮子芯25~28元,石蓮子價升至7~8元。青翹市場人氣較旺,現青翹價8.8~10元,老翹價上幅不大,市場價11~13元。天仙子市場經營者較少,價格由兩個月前的30~35元上升為近期的60~70元,上漲幅度高達100%。
調料正值用季走暢,價格多數保持堅挺。白豆蔻價為39元,較年前下滑2~3元。玉果走快價升,市場價為55~56元。草果走俏,由於產地來貨不多,統貨價升至26~27元。大茴香走快,銷量較前增加,只是價格變動不大,仍為8.5~9元。小茴香價稍降,5.5元走動不暢。花椒銷快,價上升1元,現山西大紅袍17.5~19元。乾薑貨少,自產新後價格緩升,現個貨21~22元,片19~20元,走銷仍快。陳皮貨豐,1.2~2元走動平平。
金銀花貨豐價萎,少有大貨走動。紅花價格變動不大,市價38~40元。冬花產新後銷暢,市場依質量不等,市價在25~38元之間。辛荑花走暢,大花10~13元,小花12~14元。合歡花貨少價高,為20~22元,時有走動。玉米須去年量大,現市場價1.2~1.8元。
細辛價堅,市場走動一般。藿香落至正常價位,時價2.5~3元,銷緩。茵陳走緩,市價2~2.2元。益母草貨源減少,市場有商收購,價1.8~2.3元。鵝不食草仍是眾商關注的焦點,現價18~20元,市場貨源少見。絞股藍做茶飲暢銷,6~8元時有走動。大芸值用季銷暢,市場軟大芸35~38元,硬大芸28~30元。鎖陽3~5元,走銷平平。大青葉1.6~2.5元,少有走動。羅布麻價續升,現河北產貨源8~9元,新疆產7~8元,市上貨源均不多。
茯苓去年豐產,價格自產新後緩慢下滑,近期行情轉穩,走動正常。豬苓市暢,貨缺價堅。靈芝山東貨源充足,18~20元走動不快。
動物類藥材中多數價格堅挺,只有鹿茸雖值用季,走銷仍舊緩慢。鹿角野生,貨源顯緊。地龍減產,市價又升。天龍用量增加,價格較前上升5~10元。土元市暢,清水價52~55元。蟬蛻統貨42~45元,清水價58~65元,商家關注。桑螵蛸價續漲,大宗貨源市上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