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中文名:蜀棗
種拉丁名:ZiziphusxiangchengensisY.L.ChenetP.K.Chou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棗屬
屬拉丁名:Ziziphus
國內分布:產四川(鄉城)。
海拔:2800
命名來源:(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室彙刊)[Bull.Bot.Lab.North-East.Forest.Inst.5:88.1979]
中國植物志:48(1):136
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灌木,高2-3米;幼枝紅褐色,被密短柔毛,老枝灰褐色,無毛,呈之字形彎曲。葉紙質,互生或2-3葉簇生,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長2-4厘米,寬1.5-3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僅下部脈腋有簇毛,基生三出脈,葉脈在兩面凸起,具不明顯的網脈,中脈無明顯的次生側脈;葉柄長5-8毫米,被疏短柔毛;托葉刺2個,細長,直立或1個下彎,長1-1.6厘米。花黃綠色,兩性,5基數,數個至10餘個簇生於葉腋,近無總花梗,花梗長4-5毫米,被銹色短柔毛;萼片卵狀三角形,頂端尖,外面被銹色密柔毛;花瓣匙形,兜狀;雄蕊短於花瓣;子房球形,無毛,2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2淺裂。核果圓球形,黃綠色,直徑12-15毫米,頂端具小尖頭,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長5-7毫米,被疏短柔毛;中果皮薄,木栓質,厚不超過1毫米,內果皮硬骨質,厚約4毫米,2室,具2個種子;種子壓扁,另一面凸起,倒卵圓形,長約8毫米,寬8-9毫米。果期7-8月。
習性
生於河岸邊,海拔2800米。
鑑別特徵
本種葉小,單生或2-3葉簇生,兩面無毛,托葉刺2個,細長;核果圓球形,較小,基部不凹陷,內果皮硬骨質,2室,具2種子,與山棗Z.montanaW.W.Smith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