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地名由來
宋熙寧(1068)元年,陝西秦鳳路副督總管楊文廣築大甘谷口寨(今甘谷縣楊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賜名“甘谷城”,又於擦珠谷築一大堡(今什川鄉李家坪古城遺址),朝廷賜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歷史沿革
通渭歷史悠久。據發掘文物證明,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通渭這塊土地上。
夏、商、西周時期,通渭地為羌人所居。
春秋和戰國前期,通渭地為襄戎地。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隴西郡,通渭地屬隴西郡(治今臨眺)轄。
秦統一後,通渭地仍屬隴西郡轄。
新莽篡漢,改天水郡為鎮戎郡(仍治平襄),改平襄縣為“平相縣”。
西漢更始元年至東漢建武八年,成紀(今秦安縣北)人隗囂聚眾10萬反莽,在平襄建立割據隴右諸郡的西州政權達10年之久。
東漢收復平襄後,平襄縣仍屬涼州刺史部天水郡轄。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更名漢陽郡(移治冀縣,即今甘谷),平襄縣為漢陽郡轄。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治今隴西縣東南),平襄縣改屬南安郡轄。
三國時,曹魏從平襄、略陽縣分置臨渭(治今秦安縣東南)、清水縣,合4縣立廣魏郡(治臨渭),屬雍州轄。
晉時,平襄縣屬秦州略陽郡(治今秦安縣隴城)轄。《晉書·地理志》載:“略陽郡,本名廣魏,泰始中更名焉。”晉末大亂,郡縣歸屬無定。
前趙、前秦時,平襄縣猶存。西秦時,還兩次見於史冊。此後,平襄縣廢。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統一北方後,平襄縣地屬秦州天水郡顯親縣轄。永安三年置渭州(今隴西),平襄縣地改屬渭州南安陽郡(治桓道)中陶縣轄。西魏初,平襄縣地屬北秦州(今秦安縣西北)轄。廢帝三年(554),改北秦州為交州,平襄縣地屬交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北)烏水縣轄。北周(557-581)因之。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交州為紀州。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並烏水縣入長川縣,平襄縣地屬隴西郡長川縣轄。
唐武德元年,復改隴西郡為渭州,平襄縣地屬渭州長川縣轄。貞觀三年(629),並長川縣入隴城縣,平襄縣地屬隴右道秦州隴城縣轄。寶應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占領。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復平襄,屬秦州。
宋初,西邊疆域只達秦州夕陽鎮(今天水新陽鎮,未過渭河,平襄縣地被西夏和吐蕃占領。時,宋以秦州,繼以古渭州(今隴西)為據點,逐漸向西開拓。天禧二(1018)置安遠寨(今屬甘谷縣),屬秦州。治平四年(1067)置雞川寨,屬秦州。熙寧元年,楊文廣於擦珠谷築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賜名“通渭堡”。熙寧五年(1072),升通渭堡為通渭寨,領者達(後演變為“哲達”)、漆麻、本當、撲麻龍、達隆5堡,屬熙河路通遠軍(今隴西)轄。崇寧五年(1106)升通渭寨為通渭縣,屬鞏州。
天會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內置通渭、雞川、甘谷3縣。通渭屬臨挑路鞏州轄。
元至元七年(1270),並雞川縣入秦安縣,廢甘谷縣,於秦州屬伏羌城置伏羌縣(今甘谷),通渭縣移治今城區,屬陝西行省鞏昌路轄。
明洪武二年(1369),總兵徐達西征至鞏昌,時通渭為元主簿楊忠所據,徐差萬戶董提招楊歸附。通渭縣屬陝西行都司隴右道鞏昌府轄。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通渭縣屬陝西右布政使司鞏昌府轄。康熙七年,通渭縣屬甘肅省鞏昌府轄。康熙五十七年,縣城覆沒,縣署臨時移治西關。雍正八年,縣署又臨時移駐平涼苑馬寺屬安定監(今馬營)。同時,割安定監屬通渭,鞏昌府轄。乾隆四年(1739),在舊城址始築新城,即今縣城。乾隆十三年(1748)城成還治,仍屬鞏昌府。
中華民國2年3月,廢府設道,通渭縣屬甘肅省隴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轄。
民國16年(1927)7月,改道為行政區,通渭縣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轄。
民國30年(1941)8月,改渭川行政區為廿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8月6日,縣城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渭縣屬甘肅省天水專區轄。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屬甘肅省定西專(地)區所轄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通渭縣共轄6鎮12鄉、332個行政村、10個社區、2440個村民小組。6鎮:平襄鎮、馬營鎮、雞川鎮、榜羅鎮、常河鎮、義崗川鎮。
12鄉:隴陽鄉、隴山鄉、隴川鄉、新景鄉、碧玉鄉、襄南鄉、李店鄉、什川鄉、三鋪鄉、華嶺鄉、寺子鄉、北城鋪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渭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介於東經104°57′~105°38′、北緯34°55′~35°29′之間。東南、南分別與秦安、甘谷縣接壤,西南、西分別與武山、隴西縣相鄰,西北、北、東北分別與安定區、會寧和靜寧縣毗鄰。
地形地貌
通渭縣屬隴中黃土高原丘陵壑區,多黃土梁、峁和河谷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600米~2200米。
氣候
通渭縣為溫帶半濕潤半乾旱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6℃,冬季最低氣溫一般在-20℃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一般在30℃左右,年溫差較大。無霜期147天,無霜期120~170天,年降水量380mm左右,日照時數2100~2430小時,年蒸發量1500mm以上。自然資源
風力資源
華家嶺、牛營大山等區域風力資源豐富,全年可利用有效風速時間大於6000小時。
光熱資源
通渭全縣年平均溫度7.7℃,極端最高氣溫達32.1℃,年日照時數為2100-2400小時,年太陽輻射量為130.3千卡/平方厘米,光熱資源充足,具有一定開發前景。論證儲備了總投資2億元的義隴河流域10兆瓦併網光伏發電場項目。
礦藏資源
主要有溫泉地熱、花崗岩、大理岩、安山岩、矽鐵礦、高嶺土等。通渭溫泉日泛水量6000噸以上,地下200米處恆溫113℃,地表水溫53.9℃,富含鉀、鈉、鋰、鍶、硼、鈣、鐵、碘、硼酸、硫酸、氟、氡等32種元素和化合物,屬國內少見的複合型富質高熱礦泉;花崗岩僅露地可采儲量29.4億立方米,大理岩總儲量約900萬立方米,安山岩總儲量約10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2年末,通渭縣總人口43.14萬人,常住人口40.21萬人。人口出生率11.59‰,死亡率6.26‰,自然增長率5.33‰,城鎮化率15.73‰。
截至2012年,通渭縣有16個民族,300多名少數民族民眾。
政治體制
副市長、縣委書記:令續鵬
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邵志剛
縣委副書記:謝占武
縣委副書記:程跟鎖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劉志軍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宗學謙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 麗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董治軍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焦國華
縣委常委:何小明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丁勝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高金永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通渭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4906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333萬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31362萬元,增長20.1%;第三產業增加值129365萬元,增長15.1%。全縣按人均生產總值為6621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37.1:11.9:51調整為35.5:12.6:51.9。第一產業
通渭是傳統農業縣,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有小麥、莜麥、扁豆、速效豆、穀子、糜子、玉米、洋芋、蕎麥等17個種類。經濟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藥材、花卉等上百個種類。2012年,通渭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92.36萬畝,比上年下降2.21%,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68.6萬畝,比上年下降2.23%。糧食總產量達到370340.04噸,增長7.04%。其中,夏糧51814.32噸,增長244.46%;秋糧318525.68噸,下降3.75%。全年糧食單產219.66公斤,增長9.48%;油料種植面積11.35萬畝,下降10.35%,油料產量13982.21噸,增長53.06%。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8.25萬畝,增長177.78%。全年肉類總產量10027.57噸,比上年增長5.84%。大牲畜存欄13萬頭,比上年增長28.48%;牛存出欄分別為4.36萬頭、0.99萬頭,分別比上年增長5.31%、8.79%;豬存、出欄分別為10.71萬頭、11.30萬頭,分別比上年增長10.19%、5.61%,羊存、出欄分別為3.78萬隻、1.76萬隻,分別比上年增長9.57%、4.76%,雞存、出欄分別為57.14萬隻、46.95萬隻,分別比上年增長6.47%、2.11%。
截至2012年末,通渭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0.2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1.47%;農業生產用電量1248.37萬千瓦小時;化肥施用量(折純)13856.29噸,下降15.67%;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42萬畝。全年新修水平梯田4.43萬畝,累計168.78萬畝。
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小雜糧等特色優勢產業初具雛形,走出了“修梯田——調結構——搞養殖——建沼氣——肥田——種植”的旱作循環農業路子。
第二產業
通渭縣城市工業主要有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建材業。年產量最大的有冬粉、味素、澱粉、地毯、水泥、毛衣褲等二十多種產品。其中“飛天牌”冬粉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溫泉牌”味素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獎,為部級優質產品,兩項均被列為甘肅省名牌產品;仿古地毯獲全國優質進出口產品銀獎;氂牛絨衫獲95武漢紡織年會紡織類“維爾佳”杯二等獎。2012年,通渭縣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117.5萬元,比上年增長29.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6769萬元,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348.5萬元。
2012年,通渭縣全社會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7976萬元,比上年增長17.5%。全縣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96923.7萬元,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1.4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3.57%,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2.92萬平方米。全縣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企業6家,實現利潤總額3559.1萬元,比上年增長22.38%。
第三產業
2012年,通渭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427.5萬元,比上年增長15.5%(見圖4)。按銷售地區分,城鎮零售額40112.1萬元,增長15.5%,鄉村零售額9315.4萬元,增長15.5%。按行業分,批發業12154.3萬元,增長11.7%;零售業32154.2萬元,增長13.8%,住宿1250.5萬元,增長59.4%;餐飲業4207.3萬元,增長41.1%。交通運輸
截至2000年底,通渭縣有國道1條57公里,省道2條94.35公里,縣道11條444.65公里,鄉道4條43.66公里,公路總里程39.66公里,公路密度為21.99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以國、省道為骨幹,縣、鄉道為輔助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西蘭公路通過縣境西北,華雙公路橫貫東西,於華家嶺交匯。兩條重要公路幹線與通會、馬隴、通榜等10多條公路相互交織,形成網路。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2年,通渭縣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30期,完成普及性培訓8萬多人(次)。全年實施各類科技項目7項,有5項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計畫,承擔實施國家科技項目5項,有2項列入全省科技發展計畫。取得科技成果6項,通過市級鑒1項,評定縣科技進步獎6項。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末,全縣有普通中學50所,在校學生38641人;國小242所,在校學生31270人;幼稚園12所,在園幼兒221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國小畢業升學率100%。向大專及以上院校輸送新生2128人。通渭縣有通渭縣第一中學、通渭縣第二中學、通渭縣第三中學、通渭縣馬營中學、通渭縣雞川中學、通渭縣義崗中學、通渭縣常河職業中學、通渭縣襄南職業中學、通渭縣隴山職業中學、通渭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學校。
衛生事業
截至2012年末,通渭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含診所)450個,其中醫院2所,病床665張,衛生機構人員數1283人,衛生技術人員1140人。有疾控中心、婦幼保健、衛生監督所各1個,衛生社區服務中心1個,鄉鎮衛生院18所,床位數460張。體育事業
通渭縣先後被國家命名為“全國田徑之鄉”和“全國體育先進縣”,常河、雞川鎮先後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雞川、寺子、常河、碧玉、榜羅、什川、義崗、馬營和原青堡等鄉鎮先後被評為全省體育先進鄉鎮。2012年,通渭縣共舉辦縣以上體育競賽活動11場次,參加運動員1991人(次),全縣中國小學生體育達標率92%。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末,通渭縣新型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368249人,參合率達95.1%,比上年下降0.02%,為611688人報銷醫療費9383.27萬元;全縣農村低保人數69597人,發放人口保障資金7594萬元;農村五保戶人數2481人,發放保障資金649.61萬元;累計發放城鎮低保資金2333.64萬元,保障對象達到10054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3915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7572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343人。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3063萬元,失業保險金195萬元,按時足額和社會發放率達到100%。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74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1%以內。歷史文化
文化現象
通渭縣文化底蘊深厚。通渭民眾酷愛書畫,習字作畫蔚然成風,全縣10萬餘戶幾乎家家懸掛、收藏字畫,書畫收藏總量150萬件以上。截至2013年,全縣有畫廊260多家,從事書畫習作創作的人員3350人,有縣以上協會的創作骨幹349人,其中有國家、省級書法(美術)協會會員32人,從事書畫裝裱和經銷的人員達2000多人,年書畫交易額1000萬元以上,形成了獨特的“通渭現象”。1993年,通渭縣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魏岳嵩的《梅蘭菊竹》條屏1984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楷書扇面1987年在《書法》雜誌發表。劉鐸的行草在中國、日本等國書法愛好者參加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書畫展覽》中入選,並在杜康杯全國大獎中獲佳獎。
民族文化
“水煙瓶”、“通渭刺繡”、“通渭磚雕”、“通渭剪紙”、“通渭古堡”、“通渭彩繪”、“通渭木雕”、“通渭草編”、“通渭社火”、“通渭皮影戲”、“通渭小曲”等都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渭小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名優特產
蕎圈圈通渭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面,拌少量小蘇打,調成糊狀,旋入特製的木勺或鐵勺中,用八成熱的油炸至棕紅色撈出。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為莜麥,二是青稞,三是小麥。
釀皮
釀皮是用麵粉漿汁蒸出來的麵皮。有兩種,一種是普通釀皮,一種是高擔釀皮。
莜麥面
莜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期短,成熟後子實容易和外殼脫離,磨成粉後可食用,就叫莜麥面,也叫裸燕麥面,又叫油麥面。
蕎麥精米
蕎麥富含蛋白質、脂肪、VB1、VB2、VE等多種維生素及鈣、鎂、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和纖維素,還富含其它糧食作物中所沒有的盧丁(VP)。
苦蕎茶
苦蕎茶,是通過膜分離技術提取苦蕎麥中的天然有機營養元素蘆丁(黃酮)、葉綠素等成分經生物技術加工生產而成的一種固態營養保健飲品。
苦蕎茶不分男女老婦均可飲用,特別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有一定的食療預防效果。
名勝古蹟
通渭是東漢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的故里,境內重要的革命歷史遺存主要有“榜羅會議”革命遺址、通渭縣城紅軍長徵文娛晚會遺址、毛主席《七律·長征》詩發表紀念地——通渭縣文廟街國小、義崗四岩山長征烈士陵園、華家嶺阻擊戰戰役遺址等,其它旅遊資源主要有溫泉休閒旅遊、鹿鹿山省級森林公園、戰國秦長城遺址、華家嶺林帶、天然牧場——牛營大山等。其中紅軍長征榜羅會議遺址2005年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100個經典景區、2009年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溫泉山莊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鹿鹿山2005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
通渭縣榜羅鎮是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長征途經的重鎮之一,榜羅會議遺址是紅軍長征途中一個重要里程碑。遺址旁建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念館”。
著名人物
秦嘉,東漢時期有為中國五言詩的成熟作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夫妻詩人”之丈夫。
徐淑,東漢時期有為中國五言詩的成熟作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夫妻詩人”之妻子。
趙榮,明代工部尚書。
王瓚,明代開封知府王瓚。
李南暉,清代“隴右真儒”。
牛樹梅,清代四川按察使牛樹梅。
邢肇棠,曾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寧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河南省副省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楊子恆,英國倫敦大學院大學(UCL)RAFisher統計遺傳學講座教授,RAFisher計算生物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計算與進化生物學中心主任,大陸首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尚永豐,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教授(2002年)、系主任,長江學者(2002年)。
丁虎生,現任西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潔嵐,現任中共酒泉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呂志祥,蘭州理工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苟守吉,現任海口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
高繼明,現任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
吳繼德,現任甘肅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副會長。
丁永輝,現任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盧小亨,現任武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孔星隆,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中國新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成廣平,現任張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何宏成,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9年7月晉升武警少將警銜。
王耀東,國家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旭晨,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
劉仲奎,西北師範大學校長。
蒲志強,現任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孫紫照,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級高級烹調技師、中國食文化研究協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特聘講師。
縣城榮譽
通渭縣部分榮譽:
通渭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中國城市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 永登縣| 皋蘭縣|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平川區| 靖遠縣| 會寧縣|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民勤縣| 古浪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玉門市| 敦煌市| 金塔縣| 瓜州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民樂縣| 臨澤縣| 高台縣| 山丹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慶城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正寧縣| 寧縣|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涇川縣| 靈台縣| 崇信縣| 華亭縣| 莊浪縣|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通渭縣| 臨洮縣| 漳縣| 岷縣| 渭源縣|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成縣| 宕昌縣| 康縣| 文縣| 西和縣| 禮縣| 兩當縣|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