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方言

指以甘肅通渭為中心,兼及周邊各縣部分地區的廣大民眾使用的一種語言。從通渭方言的語音和辭彙看,通渭方言的特點較突出,尤其在受少數民族語言影響方面。從日常生活用語及地名上反映出少數民族對通渭方言的影響非常明顯。

通行地區

從方言的通行地域來看,通渭方言 是指以甘肅通渭為中心,兼及周邊各縣部分地區的廣大民眾使用的一種語言。

語言特色

從通渭方言的語音和辭彙看,通渭方言的特點較突出,尤其在受少數民族語言影響方面。從日常生活用語及地名上反映出少數民族對通渭方言的影響非常明顯。如麻纏厲害、難對付,吐蕃語,哰哰豬吐蕃語;囉嗦察利乾脆利落滿語,撇子撇:方言讀一種口小地大的銅壺,由滿語撇啦轉來;阿門回語;達大答或韃父親,北方大部分地區使用,宋元時稱蒙古人為韃靼;鶽方言讀義為不吉利的鳥,不吉利,當為羌語 山羊,有多中寫法,為音譯詞,當時少數民族所稱,嘟嘟驢,駱駝蓬草民。食物中的饊飯、攪團、懶疙瘩、拌湯,棒棒兒、焌焌兒方言音等都是造作技術落後,質量低劣,粗糙的飯食。一方面反映了歷史上該地域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另一反面這些飯食與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服飾、用具中的氈帽、氈窩窩一中戰靴、纏腰貼身無袖袷衣,最普遍,俗語有十單不如一綿,一棉不如一纏、生牛皮鞋,汗替在牲口身上替汗之物等,皆為北方遊牧民族所用之物。地名中與少數民族有關的,如喇嘛梁什川鄉,桑里灣第三鋪鄉,撒里襄南鄉、牛洛碧玉鄉等。舊地名中有回回窯常家河鎮、回回溝隴川鄉、回回坪李家店鄉、回回灣義崗川鎮等,都說明回族曾遍及全縣各地。歷史地名如 、隴陽、大甘、吹藏、隴諾、尖竿、檫珠谷、者達後變為哲達,為當時吐蕃者谷族、達谷族居地。今地名仍存、漆麻、本當、撲麻龍、達隆今甘谷永興等,大多不明本義,可能是當時吐蕃語音譯。通渭西南有著名的榜羅鎮,榜羅二字漢語實無意義,考藏語羅有山頂或山間盆地之意,說明該地名於吐番族有關,又榜羅南10餘里有馬隆岔,也可能是當時吐番小馬家族和隆中族居住地(陳守忠《宋世倫略》)。

古語殘留

現在,通渭方言中有大量的無字可查、無證可考的詞語,多位歷史上少數民族語言的殘留,由於年代久遠,無文字記錄,又發聲音變,以至讓今天的人無法理解。如:擦窩石臼,因字不可考,用同音代替。下同,冬濃冰,合頭或合里(裡邊),續滿場平時,別、躡、耍、瓦(跑),刮展快跑,基或競跳、箍攏挽留、拖住,基騰、跌絆想辦法、掙扎,搭整、反詰、反亂、捂亂修理對付,鬼搗應付湊合將就,疙瘩(名詞指麵條,副詞是已經這么快之義),窩耶(合適、成功)。

歷史

在西北次的方言區的泰隴語中,能形成以通渭為中心的一個方言小區,是於通渭建置、歷史地理和民族關係分不開的。通渭建置歷史很早,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就已置平襄縣。從三國到十六國西秦時,平襄之名尚見於史冊,此後至北宋中葉近700年的歷史,史書沒有記載。到宋代中葉通渭地境因宋延拓邊推到了戰爭的前沿,於治平四年(1067年)在通渭境內置雞川寨(今雞川鎮)有遺址,熙寧元年1068年築大甘谷口寨(今甘谷楊家城子),解放後劃歸甘谷,有遺址,通渭堡(今什川鄉)有遺址,通渭之名始,才恢復了建置。直至明代,才有通渭籍人史見諸史冊,在文化上才得以延續。

得天獨厚的文化區位。通渭縣位於中國幾何地理中心,地處甘肅省中部,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匯合區,是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匯點,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西部旅遊景點的便捷驛站。通渭控扼甘陝要道,310國道和3條省道貫通全境,交通便利,成為連線蘭州、西安、白銀、平涼、天水等地的重要樞紐,把通渭建成西北最大的書畫集散地具有優越的文化區位條件。

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通渭縣自西漢置縣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境內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圖案奇特秀美的彩陶,充分顯示了古代通渭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力,印證了先祖們為“仰韶”、“齊家”文化所做的卓越貢獻。境內有溫家坪新石器時代遺址、戰國秦長城遺址和紅軍長征榜羅會議遺址等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東漢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書趙榮、開封知府王瓚,清代“隴右真儒”李南暉、四川按擦使牛樹梅等歷史文化名人,皆以能書善畫享譽時世,為中國傳統文化和通渭書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