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襄鎮

平襄鎮

平襄鎮是通渭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27個行政村218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居委會28個居民小區,總人口5.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2萬人。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平襄鎮平襄鎮
平襄鎮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丘廣布,溝壑縱橫。海拔最高2147米,最低1732米,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牛谷河自西向東,流經境內18公里,沿河兩岸形成較大開闊的河谷台地,宜於農業生產。氣候較乾燥,溫差大,自然災害頻繁。年平均氣溫6.6℃,年降雨量500mm左右,且多集中於七、八、九三個月,無霜期150天左右。旱、澇、冰雹、霜 凍、沙塵暴和乾熱風為當地主要災害性天氣。

全鎮現轄15個行政村,143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居委會,12806戶52381人,其中農村人口6003戶30066人。有農村勞動力13370人,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占46.8%,國小文化程度占36%,文盲占17.2%。全鎮實現了社社通電、通郵、通車,農戶通電率達99%,15個村通電話,5個村通自來水。境內交通便利,有國道、省道、縣鄉公路5條道路經過。全鎮有中小學校21所,其中中心國小1所,在校學生5164人,專職教師242人,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有鄉村衛生機構16個,中心醫院1個,城關醫院大樓寬暢舒適,設備齊全,技術先進,現有醫生24人,護理員14人,病床30張。

經濟狀況

平襄鎮平襄鎮
2003年人均純收入1481元,糧食總產量7320.4噸,油料總產量501.1噸,農業總產值4752萬元。有鄉鎮企業230個,從業人員800人,鄉鎮企業總產值6498萬元。為了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鎮政府採取得力措施,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抓基礎建設為重點,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鄉鎮及個體私營經濟收入,開展項目建設,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該鎮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實際出發,按照縣委、縣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的“實施五大戰略,培育四大產業”及“做到兩個堅持不懈,實現八個新突破”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八個著力突出,實現八個新突破”的總體工作思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務實創業,造福於民,從而使全鎮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身邊發生的變化。2007年,平襄鎮完成生產總值達6300多萬元,同比增長9.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銷總額11390萬元,同比增長1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198萬元,同比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30元,淨增100元。2007年該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管理綜合考核先進鄉鎮”、“基層組織建設和‘雙培雙帶'工程先進鄉鎮”、“項目建設先進鄉鎮”、“梯田建設先進鄉鎮”等十多項榮譽獎項。同時,被國務院經濟普查領導小組授予“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

產業特色

平襄鎮全覆膜玉米
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是推進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的有效途徑。平襄鎮大力調整產業發展思路,使農民的種植觀念有了較大改變,農業生產效益明顯提高。

全覆膜玉米打開種植新局面。平襄鎮現有川台地1.5萬餘畝。這些寶貴的水川地資源未能有效利用,種的全是清一色的冬小麥。2007年春季,鎮上有選擇地在川區4個村推廣全覆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技術,一舉成功,發展面積5000畝,經受住六十年一遇的大旱災害獲豐收,僅此一項,民眾產糧360餘萬公斤,產值近500萬元,老百姓親切地稱其為旱不垮、打不爛的“鐵桿莊稼”。由於抗旱增產效果特別顯著,鎮上加大了推廣力度,在去年完成5000畝秋覆膜的基礎上,2008年鎮上因勢利導,按照川台地就是任務的要求,在天氣解凍後就組織民眾搶墒覆膜,完成春季頂凌覆膜7000畝,使全鎮全覆膜玉米種植由4個村擴大到15個村,面積突破13000畝。這一做法為乾旱地區農村種植結構調整開創了新路子,省上在該鎮宋堡村召開了全膜玉米種植推廣經驗交流會,要求在全省範圍內進行大面積推廣。

馬鈴薯種植不斷提升、示範片帶種植規模擴大。該鎮採取馬鈴薯種植與梯田建設、機械化、良種化、科學栽培相結合的辦法,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2007年人均達到2畝,在孟河等8村建立了萬畝馬鈴薯種植示範片帶,畝均達到2000公斤,農民戶均增收1900元,馬鈴薯收入5000元以上的農戶達150多戶。同時,在舊店子村搭建網室100座,繁育馬鈴薯原原種100畝,已經取得了初步效益。2008年,全鎮規劃連片種植馬鈴薯10000畝,其中建設2000畝以上示範點4個。

平襄鎮塑鋼大棚
蔬菜種植規模明顯增加,草畜種植創出新路。平襄鎮通過政府扶持、項目補助、大戶帶動,蔬菜種植無論從規模、品質、收益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提升,2007年僅在宋堡村就新建塑鋼大棚200座,全鎮大棚累計突破1500個,蔬菜種植面積已擴大到2000畝以上,年產值300多萬元。平襄鎮以蔬菜為主,肉、蛋、奶、飼料為體系的城郊經濟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採取項目拉動、協會帶動、企業促動、政府推動的四輪驅動發展模式,加快推進草畜產業發展步伐,全鎮畜禽存欄達到4.99萬頭(只),規模養殖大戶發展到325戶,培養了王德祥、楊維江等一批種草養畜致富帶頭人。

勞務產業

與此同時,針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多、農民增收難的實際,鎮上從強化勞動技能培訓和組織輸轉入手,重點發展勞務產業。2007年,該鎮結合新農村試點、IFAD、整村推進等項目的實施和千名幹部下基層宣講等活動,先後組織舉辦縫紉、花邊刺繡、種植、養殖等培訓班16期,培訓各類人員3680人次,向北京、浙江等用工基地輸出各類勞務工10220人,創勞務收入達3352萬元。2008年,全鎮已輸出各類勞務工今年4869人。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平襄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使得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堅強的後盾。如今,“富在農家”在平襄已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內容。

項目建設

平襄鎮平襄鎮
1、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總投資1914.2萬元,占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整體搬遷農戶315戶1953人。該項目於3月底正式動工建設,11月底體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住宅建設已完成屋面封頂166戶,主體砌牆139戶,防洪渠砌築600米,路基工程3500米。

2、宋堡村新農村試點項目和整村推進項目:新農村試點已由蘭州大學設計院並通過省上的評審,兩個項目都制定了實施方案。目前,完成洋芋種植900畝,新建牛圈73座,正在建設10座,配套沼氣池55眼,新修道路3公里,1500畝的梯田動工修建。塑膠大棚蔬菜做了規劃,並於7月29日組織70餘名當地民眾赴武山縣灘歌鎮參觀學習了先進經驗,準備近日開工搭棚,秋季種植一茬蔬菜。

3、鴉兒溝塘壩建設:於3月底開工建設,已全面竣工。

4、沼氣建設:總投資24萬元,計畫在中林、舊店子各修建沼氣池100眼,已建成沼氣池100眼,完成三改96戶。

5、蔣川橋及王通路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7萬元,建成漿切片石拱涵一道,圓管涵二道,整修路面2公里,已完成橋涵和部分路基工程。

6、曹川道路建設:鎮上自籌5萬元,完成路面寬4.5米的砂路5公里,部分路面配套沙漿邊溝。

7、孫莊、亢川塘壩建設,自籌5萬元,修復塘壩1處。

8、徐川壩系工程已做好了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於9月份動工修建。

9、投資30萬元的鎮計生服務所建設,通過竣工驗收,已交付使用。

10、投入47.9萬元的村級陣地建設,已全面完工。

11、投資17萬元的旱作農業示範點建設。宋堡、舊店子、店子3村全膜雙壟集雨溝播玉米種植示範點,農作物長勢良好。

12、IFAD農村綜合發展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