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

中國地質

中國地質 -術語。

中國地質

正文

━━━━━━━━━━━━━━━━━━━━━━━━
地質構造區的劃分
 地台
華北地台
塔里木地台
揚子地台
 陸間增生褶皺區
準噶爾-興安褶皺區
祁昆侖褶皺區
青藏-滇西褶皺區
喜馬拉雅褶皺區
 陸緣增生褶皺區
烏蘇里-錫霍特褶皺系
華南褶皺系
台灣褶皺系
 邊緣海盆拗陷帶
地層建造特徵
 太古宇
中、下太古界
上太古界
 元古宇
下元古界
中元古界及青白口系
震旦系
 古生界
準噶爾-興安地層區
塔里木地層區
華北地層區
秦祁崑崙地層區
青藏-川滇地層區
揚子地層區
江南地層區
岡底斯-喜馬拉雅地層區
烏蘇里地層區
台灣地層區
 中生界
三疊系
侏羅系
白堊系
 新生界
第三系
第四系
岩漿岩發育特徵
 準噶爾-興安構造岩漿岩區
 塔里木-華北構造岩漿岩區
 秦祁崑崙構造岩漿岩區
 青藏-川滇構造岩漿岩區
 揚子構造岩漿岩區
 環太平洋構造岩漿岩區
大陸岩石圈結構特徵
 區域地球物理場特徵
 地殼結構特徵
 地殼厚度分區
 岩石圈厚度
━━━━━━━━━━━━━━━━━━━━━━━━
中國大陸的構造格架,是在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板塊長期相互作用過程中建造起來的。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屬歐亞板塊;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馬拉雅褶皺區和岡底斯褶皺系屬印度板塊;台灣東海岸台東山脈屬菲律賓板塊。

地質構造區的劃分


中國是世界上地質構造最複雜的大陸之一。根據沉積建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構造運動等時空發育的總體特徵,中國大陸可以劃分為3種不同類型的地質構造區:地台區、陸間增生褶皺區、陸緣增生褶皺區。
地台區 包括前寒武紀形成的華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揚子地台,它們構成中國大陸的3個核心。基底多為複雜的變質雜岩系,蓋層主要為穩定類型沉積。
華北地台 包括陰山-燕山與秦嶺-大別山之間,賀蘭山以東以及渤海及黃海北部廣大地區,北與烏拉爾-蒙古褶皺帶東段接界,南與秦嶺褶皺帶相鄰,東南部與揚子地台相連,向西過賀蘭山與阿拉善地塊相接。若包括朝鮮北部廣大地區,則稱中朝地台(見亞洲地質)。華北地台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地台,形成於18億年前後的呂梁運動,有3套建造系列:太古宇和下元古界構成它的基底;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構成它的蓋層;中新生代盆地沉積疊加在不同時代岩層之上。
基底岩系包括4套變質岩群,代表了地台演化的4個階段。最老一套變質岩群出露於地台北緣,以冀東遷西群為代表,變質終止年代在36億年以前,屬早中太古代;第二套變質岩群主要見於地台南北邊緣和魯西地區,以太行山北段阜平群和魯西泰山群為代表,變質終止年代略早於距今25億年,屬晚太古代;第三套變質岩群主要分布於地台中部及東部,以五台、太行山區五台群和遼東寬甸群為代表,變質終止年代為距今在23億年左右,時代為早元古代早期;第四套變質岩群廣布於地台中部和周邊,以五台山的滹沱群和遼東遼河群為代表,變質終止年代約在距今18億年,屬早元古代晚期。
蓋層沉積包括兩套地層:①中上元古界淺海相碎屑岩、鎂質碳酸鹽岩,厚數千到萬餘米;②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岩、海陸互動相煤系沉積和上二疊統-下三疊統陸相紅色碎屑岩系。中生界、新生界以陸相盆地型沉積為主。鄂爾多斯盆地廣布有三疊系白堊系沉積;華北及汾渭地塹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積;東部廣泛發育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構成環太平洋構造岩漿岩帶的一個環節。
塔里木地台 位於天山、西崑侖山和阿爾金山之間,由若干隆起帶和坳陷帶組成。北鄰天山褶皺系,南接秦祁崑崙褶皺系,向東過阿拉善地塊與華北地台斷續相連。地台形成於距今 8.5億年前後的晉寧運動。第三紀晚期以來,隨著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地台大部分相對沉降,形成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堆積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積。
前震旦系構成地台的基底,主要出露在盆地周圍山系中,以庫魯克塔格及柯坪地區為代表,有4套變質岩群:太古廟達格拉格布拉克群片麻岩、結晶片岩,早元古代興地塔格群片岩石英岩大理岩,中元古代揚吉布拉克群片岩夾石英岩、大理岩,晚元古代的淺變質碎屑岩、矽鎂質碳酸鹽岩。
震旦系古生界構成蓋層。震旦係為淺海-濱海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夾火山岩、冰磧岩;寒武系奧陶系主要為海相石灰岩,寒武系底部有含磷砂頁岩;志留系泥盆系主要為濱海-淺海相碎屑岩;石炭系二疊系碳酸鹽岩碎屑岩為主,局部地區下二疊統夾玄武岩。
中生界主要分布於盆地邊緣,為山間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積。三疊係為河湖相沉積;下中侏羅統以含煤岩係為特徵,上侏羅統出現紅色碎屑岩;白堊系多河湖相砂頁岩,西部有海相石灰岩。新生界主要為陸相地層,西部有海相下第三系。震旦繫到第三系已發現多層儲油岩系。盆地四周分布有元古宙和古生代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岩超基性岩
揚子地台 位於秦嶺-大別山以南,龍門山-哀牢山以東,雪峰山-懷玉山以北廣大地區,向東延展沒於黃河南部,可能伸延到朝鮮南部。
地台形成於元古宙末期晉寧運動,具有3層結構:前震旦紀變質基底,震旦紀、古生代-中三疊世的沉積蓋層,中、新生代上疊盆地沉積。地台邊緣出露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侵入岩。
前震旦紀基底主要由兩套變質岩系組成:西部以昆陽群為代表,為陸源碎屑岩、碳酸鹽建造;東部以四堡群、板溪群為代表,為火山碎屑岩、硬砂岩及復理石、類復理石建造。鄂西黃陵背斜崆嶺群獲鋯石U-Pb年齡28.5±0.15億年,桂北摩天嶺岩體鋯石U-Pb年齡28.6億年,四堡群鎂鐵-超鎂鐵質岩的Sm-Nd等時年齡24.12±0.97億年,都說明本區存在更老的基底岩石。這些岩系多處被晉寧期及更老的花崗岩類貫入,形成變質雜岩。
蓋層為典型的穩定類型沉積,分3套建造系列:①下震旦統陸相磨拉石建造和冰磧岩建造,部分地區夾中酸性火山岩;②上震旦統-志留系碳酸鹽建造、筆石頁岩建造和砂頁岩建造;③泥盆系-中三疊統碳酸鹽岩和碎屑岩建造,上二疊統夾含煤岩系和火山岩系。
中、新生代上疊盆地型沉積,上三疊統-下侏羅統為含煤砂頁岩建造;中侏羅統-白堊系多磨拉石和紅色碎屑岩建造,長江中下游夾中基性火山岩系;第三系多為含膏鹽的紅色岩系。
陸間增生褶皺區 介於地台之間的大陸增生褶皺區,多發育有巨厚活動類型沉積和蛇綠岩帶,有強烈的褶皺變形和岩漿活動,並常夾持前寒武紀地塊。
準噶爾-興安褶皺區 西伯利亞地台與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之間巨大的蒙古褶皺帶的一部分。它基本上是一個古生代的大陸增生褶皺區,由一系列褶皺斷裂系和穿插其中的小型地塊組成弧形構造帶,有大量華力西期花崗岩、基性-超基性岩和蛇綠岩帶貫穿其中。已知最老的岩層出露在區域東部,以老爺嶺地塊麻山群及黑龍江群為代表,主要為片麻岩、結晶片岩,時代暫歸晚太古-元古宙,大興安嶺北部前寒武系K-Ar法所測年齡為9.4億年、9.5億年。
準噶爾-興安褶皺區以廣泛發育古生代沉積岩、岩漿岩(見火成岩)建造為特徵,構成中國最重要的古生代構造岩漿岩帶。以額爾齊斯斷裂帶和得爾布乾斷裂帶為界,可劃分為兩大構造建造帶:北帶包括阿爾泰山和大興安嶺北段額爾古納地區,屬加里東褶皺帶。下古生界以冒地槽型砂泥質和碳酸鹽建造為主,普遍遭受中級變質作用;泥盆系-下石炭統主要為過渡類型碎屑岩、碳酸鹽建造;一般缺失中石炭統-二疊系沉積。侵入岩以華力西期花崗岩類為主,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南帶大部屬華力西期褶皺帶,中朝地台北緣可能存在加里東褶皺帶。寒武奧陶系多深海相砂泥質岩、矽質岩和碳酸鹽建造,局部夾中性火山岩;志留系-下石炭統主要為活動類型的沉積-火山岩建造,多處發現蛇綠岩帶;中石炭統-二疊系多內陸盆地型沉積。南帶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發育,構成若干條侵入岩帶,時代主要為華力西期。
中生界新生界大部屬盆地型沉積。準噶爾盆地持續時間較長,地層發育較全,主要為河湖相碎屑岩和煤系沉積。松遼盆地是在華力西褶皺基礎上從白堊紀開始發展起來的大型裂陷盆地,充填以巨厚的白堊紀-第三紀含油岩系。在區域東部發育有一系列侏羅白堊紀含煤盆地和火山-沉積盆地,並廣泛分布有印支-燕山期裂隙型花崗岩類和淺成侵入岩體。
秦祁崑崙褶皺區 介於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和青藏-滇西褶皺區及揚子地台之間的一個大陸增生褶皺區,也是一條地殼消減帶。其主體由一系列古生代為主的褶皺系、逆沖斷裂帶、走滑斷裂帶和蛇綠岩帶組成,並包卷有前寒武紀地塊,有大量古生代為主的花崗岩類和基性、超基性岩類的岩體、岩帶貫穿其中,形成橫亘中國中部的一條重要的地質分界帶。
祁連加里東褶皺系主要由前震旦紀變質岩和震旦紀、早古生代沉積-火山岩系所組成,泥盆系多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於較老岩系之上,貫以加里東期花崗石、花崗閃長岩。在北祁連發育有典型的寒武奧陶紀蛇綠混雜堆積藍閃石片岩帶,在南祁連拉脊山也發現有蛇綠岩套。兩條蛇綠岩帶代表了兩條早古生代的洋殼俯衝帶(見俯衝作用)。
崑崙山是一個經歷多期構造變動的複雜褶皺系,主體由前震旦紀、震旦紀及早古生代變質岩系和晚古生代沉積岩系的緊密褶皺和斷裂帶所組成。西崑侖-阿爾金褶皺帶以巨厚早古生代沉積岩及火山-沉積岩係為特徵,晚泥盆世磨拉石沉積不整合覆於其上。東崑崙褶皺帶出露有中、晚元古代變質岩系,早古生代火山-沉積岩系及晚古生代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及炭酸鹽岩。有古生代-中生代花崗岩類穿插其中;在西崑侖北緣、東崑崙中帶及東崑崙南緣發育3條蛇綠岩帶,前兩者屬早石炭世,後者為晚二疊世-中三疊世。
柴達木可能是塔里木地台分割出來的一個中間地塊,包括柴達木盆地及其北的歐龍布魯克地塊。柴達木盆地被巨厚新生代沉積所覆,局部出露白堊系。歐龍布魯克發育有震旦紀-奧陶紀穩定類型沉積,上泥盆統-石炭係為陸相、海陸互動相沉積。
秦嶺褶皺系是中朝地台與揚子地台相互作用、拼合匯聚而成的複合型造山帶。以商丹斷裂帶(縫合帶)為界,北秦嶺為加里東期造山帶,以前寒武紀、早古生代變質岩係為主,以大規模推覆構造為特徵。南秦嶺為印支期造山帶,以古生代碳酸鹽岩、砂頁岩及三疊紀復理石建造為主,以基底與蓋層之間深層滑脫及多層次滑脫構造為特徵。南、北秦嶺之間為一大型韌性平移剪下帶。大巴山-大洪山地區屬加里東褶皺帶,有大量晉寧期為主的輝長岩、輝綠岩體成群分布。
青藏-滇西褶皺區 屬特提斯構造域東段(見特提斯地質),由若干中生代褶皺系、推覆構造群、蛇綠混雜岩帶和構造岩漿岩帶組成,包卷有前寒武紀微型地塊。以可可西里-金沙江縫合帶和喀喇崑崙-瀾滄縫合帶為界,可以劃分為3個褶皺系。
巴顏喀拉褶皺系,是在晚二疊世-三疊紀溝弧盆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印支期褶皺系。金沙江沿岸斷續出現的蛇綠岩帶和混雜堆積代表了古洋殼殘餘;其東北側的拉斑玄武岩、鈣鹼性火山岩及花崗岩帶(K-Ar年齡多為1.8~2.1億年),為一島弧帶;松潘-甘孜廣大地區巨厚的三疊紀復理石、類復理石沉積,則屬比較典型的弧後盆地建造序列。在複雜的三疊系褶皺之下可能存在一個以前震旦紀褶皺為基底的小型地塊。
唐古拉褶皺系,主要由晚三疊-侏羅紀岩層的褶皺、逆沖斷裂帶和喀喇崑崙-瀾滄蛇綠岩帶所組成,有一系列花崗岩體(K-Ar年齡1.4~1.8億年)和基性、超基性岩體貫穿其中,屬早燕山褶皺系。西部的羌塘小型地塊覆以地台型泥盆-三疊紀碎屑岩及碳酸鹽岩;東部三疊侏羅紀復理石沉積被白堊紀陸相沉積不整合覆蓋。
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主要由石炭二疊紀和晚侏羅世-白堊紀岩層的褶皺、逆沖斷裂帶、推覆構造群所組成,屬晚燕山褶皺系,念青唐古拉一帶出露前寒武紀及早古生代地層。古生界為岡瓦納相地層,多處發現石炭-早二疊世冰海沉積和冷水型動物群;中生界為弧後盆地環境的復理石沉積夾火山岩、碳酸鹽岩。區域南緣為著名的岡底斯火山-岩漿弧,花崗岩Rb-Sr年齡0.8~1億年,0.45~0.6億年,0.1~0.23億年。
喜馬拉雅褶皺區 在印度地台北緣發展起來的新生代的褶皺系,它的主體是由前寒武紀-中生代岩層組成的幾個褶皺-推覆構造帶。高喜馬拉雅是一大型推覆構造帶,主要為前寒武紀變質岩系和古生代-中生代地台蓋層沉積,有喜馬拉雅期含電氣石花崗岩貫穿其中。北喜馬拉雅主要是中生代岩層組成的褶皺帶,一些由古生代地層和岩體組成的穹隆構造沿東西方向斷續出露,康馬岩體的Rb-Sr等時年齡4.87億年,鋯石 U-Pb等時年齡5.20億年。雅魯藏布縫合帶主要為侏羅白堊紀碎屑岩、火山岩和蛇綠混雜岩,構成雅魯藏布蛇綠混雜岩帶(圖1)。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陸緣增生褶皺區 主要指環太平洋構造域(見環太平洋地質)的一些大陸增生褶皺系,一般具有較厚的活動類型沉積,有強烈的褶皺變形和岩漿活動。
烏蘇里-錫霍特褶皺系 主要由晚古生代-中生代岩層和印支、燕山期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體組成的褶皺系,局部出露元古宙變質岩系。它的主體部分位於蘇聯境內,在中國包括那丹哈達褶皺帶、延邊褶皺帶和興凱地塊的一部分。
那丹哈達褶皺帶是在華力西褶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燕山期褶皺帶。石炭二疊系和上三疊-中侏羅統,都是巨厚的活動類型沉積建造;上侏羅統為海陸互動相含煤岩系,不整合於下中侏羅統之上;白堊係為陸相沉積-火山岩系。
延邊褶皺帶主要由石炭二疊紀活動類型沉積和晚華力西期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體組成,朝鮮東北部有地槽型泥盆系。侏羅白堊紀陸相沉積-火山岩系不整合於較老地層之上,並有中生代花崗岩體侵入其中。
華南褶皺系 其主體屬加里東褶皺系,但受到華力西期、印支期,特別是燕山期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的強烈影響,呈現多期構造成分相互疊加的複雜構造格局,在浙閩地區,多處出露中高級變質的火山-沉積岩系,以陳蔡群為代表,時代為中晚元古代。震旦紀以來,本區出現3大套沉積-岩漿岩建造序列,形成具有3層結構的褶皺系。①震旦紀-志留紀以復理石、類復理石為主的地槽型沉積,經加里東運動褶皺、變質,並伴有花崗岩的侵入,形成褶皺系的基底,即第一結構層。②泥盆紀-中三疊世地台型碳酸鹽岩夾砂頁岩和煤系地層,印支運動使其褶皺,並伴以中酸性岩的侵入,構成褶皺系的第二結構層。③晚三疊世-老第三紀,由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相互作用,具有明顯的活動大陸邊緣發育特點,形成一系列北東或北北東向斷陷盆地,堆積了相當厚的盆地型沉積和沉積-火山岩系,伴有沖斷及推覆構造活動,並有大規模花崗岩的侵入,形成褶皺系的第三個結構層。
台灣褶皺系 西太平洋島弧褶皺系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新生代褶皺系和活動構造帶,以巨厚等三紀地槽型沉積為主,中央山脈東側的大南澳群變質岩中發現含化石的石炭二疊系,為台灣出露最老的地層。第四紀火山活動強烈,出現火山島嶼和玄武岩的噴溢。大南澳變質岩以東的台東大縱谷是一條縫合帶,其東的台東褶皺帶屬菲律賓板塊,以西的台西褶皺帶屬歐亞板塊。
台東褶皺帶主要為晚第三紀碎屑岩、島弧火山岩,並發育有利吉混雜岩和蛇綠岩套。
台西褶皺帶主要為厚達萬米的第三紀復理石沉積夾煤系地層,其上不整合覆以上新統-更新統磨拉石沉積。褶皺帶西部為第三紀晚期-第四紀初期開始形成的拗陷帶,大部分為第四系所覆,鑽孔中見侏羅白堊系。
邊緣海盆拗陷帶 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它們具有不同的構造基底,但都是從第三紀或白堊世開始發展起來的沉降盆地,充填有巨厚的沉積。除渤海以外,各拗陷帶內部都存在次一級的隆起帶和凹陷帶。
 

地層建造特徵


中國分布有各地質時代、各種類型的地層,許多地層發育良好,古生物化石豐富(見彩圖)。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太古宇 主要出露於中朝地台,塔里木地台、揚子地台等地也局部出露。大體以30億年為界可以把太古界劃分為兩套變質岩群,時代分別相當於早中太古代與晚太古代(表1)。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中、下太古界 主要出露於中朝地台北緣,以冀東遷安一帶遷西群為代表,以各類片麻岩麻粒岩斜長角閃岩為主,以含紫蘇輝石為特徵,變質程度達麻粒岩相,部分為角閃岩相。原岩以中基性噴發岩為主,包括粘土質、半粘土質岩類和含鐵矽質岩。遷西群斜長角閃岩Sm-Nd等時線年齡為 35.15±1.15億年、35±0.8億年;遼東鞍山群櫻桃園組花崗片麻岩 Rb-Sr全岩等時線年齡為28.29±0.62億年;清原紅透山通什村組,Rb-Sr等時線年齡為32.57±0.37億年。
上太古界 在中朝地台分布廣泛,主要見於陰山、燕山、遼東、魯西、太行山、呂梁山及東秦嶺北坡,為強烈混合岩化的片麻岩、斜長角閃岩、變粒岩、夾磁鐵石英岩,陰山、太行山、呂梁山等地夾大理岩。原岩主要為含鐵火山-沉積岩系,多屬鐵鋁榴石角閃岩組,部分為綠簾角閃岩相。這套岩群已測得相當數量的年齡數據,主要一組為25億年左右,可能代表其變質終止年齡。
鄂西崆嶺群片麻岩鋯石U-Pb年齡28.5±0.15億年,川西康定群混合片麻岩Pb-Pb年齡29.57±3.04億年,說明揚子地台存在太古宙岩層。
元古宇 是地質史上第二個時代較老的地層單元,時限 25~6億年,包括幾套不同特徵的地層類型。中國的元古宇分下、中、上3個界,並包括震旦系,它們之間多呈不整合接觸(表2)。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下元古界 主要出露在中朝地台北緣,太行山、五台山、呂梁山、東秦嶺北坡以及塔里木邊緣山系,有兩套變質岩群,下部以五台群為代表,上部以滹沱群為代表。五台群主要為各類變粒岩,斜長角閃岩,角閃片岩夾鎂質大理岩、磁鐵石英岩,厚5000餘米。原岩主要為富鈉火山岩和半粘土質岩類。其底界年齡約為25.5億年。滹沱群下部以碎屑岩為主,夾有白雲質大理岩;中部以白雲岩、矽質白雲岩為主,夾有石英岩、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主要為板岩、變質長石石英砂岩和礫岩。其底界的年齡可能大於23.5億年,最終變質時代約為18±0.5億年。
中元古界及青白口系 分布很廣,富含疊層石和微古植物化石,可分為3種地層類型:①華北型,廣布於中朝地台及甘肅北山、天山等地,屬地台型沉積,以燕山薊縣剖面為代表(圖2),中國地質厚萬餘米。長城係為海進序列岩系,局部夾鐵礦層;薊縣係為海進-海退序列岩系,開始出現褐藻植物組織;青白口系基本是一套海退序列岩層,褐藻已相當豐富。②揚子型,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於揚子地台西北緣,塔里木盆地北緣及柴達木等地,以川滇地區昆陽群為代表,主要為冒地槽型陸源碳酸鹽建造,下部碎屑岩為主夾安山質火山岩。滇東下昆陽群黑山頭組凝灰岩 Rb-Sr全岩等時年齡16.44±0.78億年,上昆陽群綠汁江組白雲岩Rb-Sr全岩等時年齡11.73±0.73億年。③江南型,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於揚子地台東南緣,其次見於崑崙山、南秦嶺、大洪山等地,以雪峰山四堡群、板溪群為代表,四堡群屬優地槽型沉積,板溪群主要為復理石、類復理石沉積。
震旦系 實質上是元古界到古生界之間一套過渡性質的地層,主要分布在揚子地台、塔里木地台、柴達木地塊、華南褶皺系等地區,以長江三峽剖面為代表(圖3),中國地質下統主要為陸相碎屑岩及冰磧岩,大量出現單細胞藻類;上統主要為碳酸鹽岩,含大量藻類化石,上部出現紅藻及多門類的後生動物化石。
古生界 中國古生界分布很廣,下古生界以海相沉積占優勢,上古生界陸相地層顯著增多。古生界可分為5個大的構造地層區:準噶爾-興安區,塔里木-華北區,秦祁崑崙區,青藏-揚子區和環太平洋區,並可進一步分為10個地層區。
準噶爾-興安地層區 以地槽型沉積為主,富含海底噴發岩,在幾個構造帶發現不同時代的蛇綠岩套及有關沉積岩系。下古生界主要分布於區域南、北邊緣,大部地區為優地槽型火山-沉積岩系,含各門類化石,阿爾泰、興安嶺等地都發現Tuvaella 動物群。
上古生界沉積型相複雜,總體上是一套海退為主的岩層序列,以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為主,上泥盆統、中上石炭統和二疊系,多處夾陸相沉積。
塔里木地層區 主要出露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盆地內多缺失上奧陶統-泥盆系,為地台型海相、海陸互動相沉積,沉積型相似華北區,但生物群多接近揚子區。
本區古生界三分性明顯,代表了3個大的沉積施回。寒武奧陶系以碳酸鹽岩為主,中奧陶統含南方常見的S-inoceras、Orthoceras等頭足類化石。志留泥盆系主要為淺海-濱海相及陸相砂頁岩,局部夾火山岩。石炭二疊係為海陸互動相沉積,中石炭統含煤層,下二疊統夾玄武岩,富含南方型動物群,下二疊統產以Sphenophyllumthonii、Annularia stelleta為代表的華夏植物群;上二疊統則含Callipteris altaica等安加拉植物群
華北地層區 為標準的地台型沉積,大部地區缺失上奧陶-下石炭統地層,可分為兩套地層序列。寒武奧陶系主要為淺海相碳酸鹽岩,寒武系最低層位見於區域南緣,為含Bergeroniellus的含磷岩層,相當筇竹寺階中上部至滄浪鋪階下部。石炭二疊系以陸相含煤岩係為主,夾海相灰岩和火山岩,二疊繫上部出現紫紅色砂頁岩,產華夏植物群。
秦祁崑崙地層區 多屬地槽型沉積。下古生界以淺變質碳酸鹽岩、碎屑岩為主,夾火山岩,北祁連山分布有典型的蛇綠岩套。志留系多海陸互動相沉積。上古生界岩相變化較大,北祁連以陸相、海陸互動相為主,泥盆係為紫紅色砂礫岩,石炭二疊係為含煤岩系。崑崙、秦嶺以海相碳酸鹽岩、碎屑岩為主,西崑侖夾中基性火山岩,生物群多屬南方型。
青藏-川滇地層區 包括崑崙山以南,喀喇崑崙-瀾滄縫合帶以北廣大地區,以地台型沉積為主,多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局部地區泥盆石炭系出現巨厚的沉積-火山岩系,生物群多屬南方型,上二疊統產Gigantopteris、Sphenophyllum、Annularia等華夏植物群。
揚子地層區 為中國古生界發育最好地區,也是若干時代地層建階標準地區,以海相地層為主,上古生界夾陸相沉積,為典型地台型岩層。
下古生界多淺海相碳酸鹽岩、砂頁岩,下寒武統普遍出現含磷炭質頁岩、矽質岩,志留系多筆石頁岩及介殼相砂頁岩。
上古生界多海相石灰岩、砂頁岩,部分地區夾矽質岩、火山岩,下泥盆統下部陸相砂岩中含Asiaspis、Kw-angsilepsis等魚化石,上二疊統夾煤系地層,川滇黔地區分布大面積的“峨眉山玄武岩”,含大羽羊齒為代表的華夏植物群。
江南地層區 位於相子地台以南。下古生界為淺變質復理石、類復理石沉積和筆石頁岩,富含中國特有的動物化石,並混有大西洋型及澳大利亞型動物群,顯示了這個時期本區與澳大利亞大陸的某種聯繫。
上古生界沉積型相及生物群面貌與揚子區相似,不同的是泥盆系、下石炭統多海陸互動相沉積。石炭系、二疊系都夾煤系地層。廣西欽州一帶泥盆系底部產Mon-ograptus uniformis、M.yukonensis等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筆石化石。
岡底斯-喜馬拉雅地層區 包括喀喇崑崙-瀾滄縫合帶至喜馬拉雅山之間廣大地區,以地台型淺海相砂頁岩、石灰岩為主,滇西寒武係為巨厚復理石、類復理石沉積,石炭系夾岡瓦納相冰海沉積。本區古生界富含門類眾多的生物化石,下泥盆統含Neomonograptus himalayensis、Monograptus thomasi等單筆石動物群;二疊系含冷水型動物群和以舌羊齒為代表的岡瓦納型植物群。
烏蘇里地層區 包括那丹哈達嶺和吉林延邊地區,屬錫霍特地層區西緣。主要出露石炭二疊紀地槽型沉積,在那丹哈達嶺夾放射蟲矽質岩和輝綠岩,延邊上二疊統為海陸互動相砂岩、板岩夾中酸性火山岩。生物群具南、北方共生特點,延邊二疊系既有Chusenella、Neoschw-agerina、Sumatrina、Waagenophyllym 等南方暖水型成分,又混生有Spiriferella、Yakovlevia等北方冷水型成分。
台灣地層區 有化石證據的古生界為大南澳變質岩系中的石炭二疊系,由各類片岩、片麻岩、結晶灰岩組成,原岩主要為砂頁岩、灰岩和基性火山碎屑岩。結晶灰岩中發現保存不好的Neoschwagerina(?)、Parafusulina(?)、Waagenophyllum等二疊紀化石。
中生界 除南方三疊系和青藏高原、東南沿海侏羅、白堊系有海相地層以外,大部分為陸相盆地型沉積,部分為沉積-火山岩系,煤系地層、紅色岩系分布廣泛。
三疊系 大體以崑崙山-秦嶺為界,其南主要為海相沉積,生物群多屬特提斯型;以北主要為陸相地層,多產北方型植物群。
南方海相三疊系大部屬特提斯海侵區,僅東南地區晚三疊世屬西太平洋海侵區。喜馬拉雅-岡底斯區大部分為地台型淺海相碳酸鹽岩、碎屑岩類,雅魯藏布江一帶為深海相沉積。巴顏喀拉山一帶是中國三疊系分布最廣地區,多為冒地槽型復理石(圖4)、中國地質類復理石沉積,部分地區夾火山岩和混雜堆積。揚子-江南地區三疊系是由於特提斯海的東漫而形成的,主要是地台型淺海相、濱海相沉積,上三疊統為海陸互動相含煤岩系,構成南方重要產煤地層之一。
北方陸相三疊系多內陸盆地型沉積,以鄂爾多斯、準噶爾盆地發育最好,下中統以紅色岩係為主,與二疊係為連續沉積,產Lystrosaurus、Chasmatosaurus等中國肯氏獸動物群;上統為砂頁岩夾煤層,盛產Danaeopsis-Bernoulia為主的延長植物群。
那丹哈達嶺的海相三疊系僅見上統,以砂頁岩為主,夾矽質岩、凝灰岩,含Entomonotis ochotica,屬西太平洋海侵區。
侏羅系 中國侏羅系包括3種地層類型:海相型;內陸盆地型;火山盆地型。
海相侏羅系分屬於兩大沉積區:一是特提斯沉積區,以海相灰岩、砂頁岩為主,含多門類海相化石;另一個為西太平洋沉積區,在東南沿海為淺海-濱海相砂泥質沉積,產赫唐階至普林士巴赫階菊石、瓣鰓類化石;在那丹哈達嶺為半深海相沉積,含有孔蟲、藻類化石,並發現Arctocephalites、Entolium aff. demissum。
內陸盆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西部一些大、中型盆地。崑崙-秦嶺以北以河湖相為主,夾煤層,產富縣植物群及延安植物群;崑崙-秦嶺以南主要為紅色碎屑岩系,含鹽類礦產
火山盆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區,中、下統以河湖相為主,夾煤層及中基性火山岩;上統以火山岩為主,東北北部夾煤層。
白堊系 中國的白堊系也有3種沉積類型:海相或海陸互動相;內陸盆地型;火山盆地型。
海相、海陸互動相白堊系主要分布於西崑侖、塔里木盆地西端、藏南及台灣東部,雅魯藏布江一帶發育有復理石沉積,蛇綠岩套和混雜堆積,有典型的洋殼沉積序列岩系和枕狀熔岩(見彩圖)。在台灣只見上白堊統,稱碧侯組,不整合於大南澳變質岩系之上。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內陸盆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西部一些大、中型盆地和東部松遼、江漢盆地,以河湖相紅色碎屑岩為主,為重要的生油、儲油岩系。
火山盆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帶一些中、小型盆地,以紅色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為主,含熱河動物群化石,南方許多盆地發現恐龍蛋化石。
新生界 中國新生界主要分布於西部內陸盆地、山間盆地、東部平原及邊緣海盆,其次見於江河谷地。
第三系 以陸相為主,局部地區有海相沉積。海相第三系分布於喜馬拉雅、環太平洋兩個沉積區。在喜馬拉雅為下第三系,在崗巴、定日一帶整合覆於上白堊統之上,含有孔蟲、貨幣蟲等化石;在塔里木盆地西部為淺海-潟湖相沉積。環太平洋區海相第三系廣布於台灣及其周圍島嶼、邊緣海盆。台灣下第三系分布於中央山脈,為變質砂泥質岩、火山碎屑岩,含Discocyclina、Nummulites等有孔蟲化石,屬始新-漸新世;上第三系在東部為沉積-火山岩系夾混雜堆積,西部為砂頁岩夾煤層。東海第三系與台灣相似,西沙群島上新統為含有孔蟲生物灰岩。海南島、雷州半島上第三系夾玄武岩。
陸相第三系分3種類型:西部塔里木、準噶爾、柴達木等盆地,主要為山麓相、河湖相紅色岩系;松遼、華北、蘇北等盆地,主要為河湖相沉積,含煤層、油頁岩、玄武岩,上第三系夾紅色岩系;崑崙-秦嶺以南中、小型盆地,下第三係為紅色碎屑岩系,含膏鹽沉積,上第三系主要為含煤、油頁岩的沉積。
第四系 中國第四系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或屬特殊的成因類型,反映第四紀地形、氣候的巨大變化,大部分為不同類型的陸相沉積。西北諸盆地多風積沙及戈壁礫石堆積;鄂爾多斯及其附近廣布有黃土沉積;東部、青藏高原及西北山系廣泛分布有冰川、冰水沉積;各江、河谷地多衝積、洪積;許多地區發現洞穴堆積。
中國大陸有龍川、鄱陽、大沽、廬山、大理等 5期第四紀冰期,相應有4個間冰期和一個冰後期 (全新世),各形成不同類型沉積。
中國東部第四系夾多層海相沉積和玄武岩層,滇西、西藏、西崑侖、東北等地,分布有第四紀火山岩(圖5)。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第四系除含豐富的動植物化石外,多處發現古人類化石和人類活動的遺物、遺蹟,說明古人類在中國活動範圍很廣,是最古人類重要活動場所之一。

岩漿岩發育特徵


中國分布有各個時代和各種類型的岩漿岩(見火成岩),古生代和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分布尤為廣泛,花崗岩類約占全國基岩出露面積的10%,火山岩幾乎貫穿於各時代地層之中。在地台區,以前寒武紀岩漿活動為主;建造組合比較簡單,分帶性不明顯;在構造活動帶,岩漿活動強烈,建造組合複雜,分帶性明顯。
準噶爾-興安構造岩漿岩區 中國古生代岩漿活動最廣泛、最強烈的地區,岩漿活動始於元古宙,極盛於寒武奧陶紀和志留紀-早石炭世,東部地區疊加有中新生代岩漿活動。以額爾齊斯-得爾布乾斷裂帶為界,可以劃分為北帶和南帶。北帶以加里東旋迴岩漿岩為主;南帶以華力西旋迴岩漿岩為主,在區域南緣分布有加里東期蛇綠岩帶和花崗岩類。
元古宙岩漿岩散見於北帶和南帶。在阿爾泰和大興安嶺北段,主要為晚元古代變質中基性火山岩,老爺嶺零星分布有基性、超基性岩。
加里東期岩漿岩主要分布於準噶爾、阿爾泰和大、小興安嶺地區,以細碧岩-輝綠岩、基性-超基性岩、閃長岩-花崗閃長岩、花崗岩為主。西準噶爾、北天山及內蒙古中部發育有奧陶志留紀蛇綠岩套,在大、小興安嶺有斜長花崗岩和片麻狀花崗岩被泥盆系沉積覆蓋,在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有花崗岩、閃長岩侵入下中志留統,被上志留統所覆。
華力西期岩漿岩主要分布於南帶,以海底噴發岩和中酸性侵入岩為主,以廣泛出現基性-超基性岩和蛇綠岩為特徵。從準噶爾經內蒙古到大興安嶺中段,廣泛發育有志留紀-早石炭世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和超基性岩,形成華力西早、中兩期構造岩漿帶;其南從北天山向東,經甘肅北山到大興安嶺南端,斷續分布有中石炭世-二疊紀噴發岩、超基性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構成華力西晚期構造岩漿帶。
塔里木-華北構造岩漿岩區 以前寒武紀為主的構造岩漿岩區,東部疊加有中生代岩漿岩。
前寒武紀岩漿岩以華北地台為代表,岩石類型比較複雜,分布最廣的是變質基性火山岩類、花崗岩-混合花崗岩類、偉晶岩類,燕山地區分布有晚元古代的奧長環斑花崗岩。
太古宙岩漿岩主要分布於華北地台,早期廣泛出現以拉斑玄武岩為主的基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經強烈變質變為角閃岩相、麻粒岩相變質岩系;晚期發生強烈混合岩化、花崗岩化作用,形成分布廣泛的混合花崗岩、花崗岩和偉晶岩;部分地區分布有變質基性、超基性岩。
元古宙岩漿岩廣布於華北地台,零星出露於塔里木地台的邊緣,可劃分為 3個構造岩漿旋迴:①五台旋迴,早中期廣泛發育裂陷型的變質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岩;晚期多為中酸性侵入岩,局部有混合花崗岩。②呂梁旋迴,以中酸性侵入岩為主,以大量出現基性岩牆群和偉晶岩脈為特徵,早中期有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③揚子旋迴,以“非造山”型裂隙噴發岩和中小型侵入岩為主,在豫西有厚達2000米的火山-沉積岩系,大體有4個年齡組:20~19億年,17~16億年,14~13億年,9~7億年。
秦祁崑崙構造岩漿岩區 以古生代岩漿活動為主,局部出露元古宙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和細碧角斑岩,併疊加有中新生代岩漿岩。
加里東期岩漿岩主要分布在祁連山、阿爾金山和崑崙山,以祁連山發育最好。早、中期有大量基性、中基性海底噴發岩,基性、超基性岩,蛇綠岩帶,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和偉晶岩;晚期有火山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斑狀花崗岩,年齡多為3.6~3.8億年,個別達4.1億年。在崑崙山、阿爾金山,下古生界夾多層中基性為主的噴發岩,並零星分布基性、超基性岩。
華力西期岩漿岩分布甚廣。西崑侖火山噴發岩可以劃分為中泥盆世、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疊世 4期。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分布於阿爾金山、布爾汗布達山及西秦嶺,在西崑侖北緣、阿爾金山及布爾汗布達山均分布有蛇綠岩帶。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很廣,早期以花崗閃長岩、石英閃長岩、花崗岩為主;晚期以片麻狀花崗岩為多。
青藏-川滇構造岩漿岩區 一個以中、新生代為主的構造岩漿岩區,局部出露古生代和元古宙岩漿岩,岩漿活動的主要特點是,自東北向西南,岩漿活動時代有依次變新的趨勢;發育有幾條蛇綠岩帶和島弧火山-岩漿岩帶,以雅魯藏布蛇綠岩帶和其北的岡底斯島弧火山-岩漿岩帶最為典型(見青藏高原地質)。
前寒武紀岩漿岩出露零散,在區域東部邊緣晚元古代地層中夾有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並有少量花崗岩、閃長岩。
加里東期岩漿岩出露也比較零散,在昌都、巴塘、中甸一帶整合於下奧陶統之下的有一套變質火山岩群;白玉-義敦一帶志留系底部夾基性火山岩。在北喜馬拉雅,發現以康馬岩體為代表的加里東期花崗岩帶,康馬岩體Rb-Sr等時年齡4.87億年,U-Pb等時年齡5.2億年,5.58億年。在北部安多附近,變質花崗閃長岩U-Pb年齡為5.31億年。
華力西期岩漿岩可分為岡底斯帶和三江帶兩個構造岩漿岩帶。岡底斯帶主要為石炭二疊紀以中性為主的一套火山噴發岩系。在三江帶火山噴發岩以石炭二疊紀中基性火山岩分布最廣。侵入岩主要見於滇西,以黑雲母花崗岩、黑雲二長花崗岩為主,侵入志留系,為二疊系或上三疊統所覆,屬華力西-印支期。
印支期岩漿岩分布較廣,金沙江沿岸分布有三疊紀的富鈉安山岩-玄武岩,並有一系列中小型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其中,構成一條鐵鎂型岩漿岩為主的構造岩漿岩帶。在岡底斯帶較廣泛分布有三疊紀安山岩-英安岩。在雅魯藏布帶有晚三疊世中基性噴發岩。中酸性侵入岩廣布於區域東部,構成幾條花崗岩帶,K-Ar年齡多在1.9~2.3億年。
燕山期岩漿岩分布很廣,自北而南可分為:羌塘-唐古拉花崗岩帶,班公錯-怒江基性、超基性岩、蛇綠岩帶,獅泉河-念青唐古拉花崗岩帶,岡底斯火山岩-花崗岩帶,雅魯藏布火山岩、蛇綠岩帶。
喜馬拉雅期岩漿岩主要見於喜馬拉雅地區,在高原北部、東部也有廣泛分布,以酸性侵入岩及超基性岩為主,崑崙山、滇西有第四紀噴發岩。北喜馬拉雅花崗岩帶以富含電氣石花崗岩為特徵。
揚子構造岩漿岩區 以元古宙岩漿活動為主,並有古生代、中生代岩漿岩。分為下列各期:①四堡期,早期主要為海底噴發類型基性火山岩,中晚期有基性、超基性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同位素年齡多在10~14億年。②晉寧期,岩漿岩分布很廣,早中期有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噴發;中晚期為基性、超基性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形成從超基性岩到花崗岩的侵入岩系列,同位素年齡8~9億年。③澄江期,岩漿活動也比較普遍,早期有多期酸性或中酸性火山岩,局部夾基性火山岩;晚期多中酸性侵入岩,同位素年齡8~6.5億年。④加里東期,岩漿活動見於龍門山和川滇地區。龍門山志留系夾多層流紋岩、凝灰岩,川滇地區有小型超基性岩體,同位素年齡4.02億年、4.18億年。攀枝花紅格層狀輝長岩 Rb-Sr全岩等時年齡為5.66億年。⑤華力西期,在川滇地區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在隆起區為陸相中心式噴發,多具鹼性玄武岩特點;在坳陷區主要為海相中心式噴發,具偏鈣鹼性玄武岩特點。基性、超基性岩以輝石岩、橄欖岩、輝長岩為主,K-Ar年齡3.34~3.56億年;稍後有鹼性岩侵入,西昌白草鹼性岩體年齡2.63億年。⑥印支期,以花崗岩類為主,廣泛分布於康定、丹巴及西昌-滇中一帶,以斜長花崗岩、鉀長花崗岩為主,局部為鹼性花崗岩,同位素年齡1.9~2.3億年。⑦燕山期,以花崗岩類為主,多分布於川滇地區,康定、丹巴一帶的花崗岩侵入三疊-侏羅系,年齡1~1.4億年;箇舊花崗岩侵入中三疊統,同位素年齡0.67~0.92億年。
環太平洋構造岩漿岩區 中生代後期以來發展起來的構造岩漿區,是環太平洋構造岩漿岩帶(見環太平洋地質)的組成部分。根據岩漿活動特徵可分為 3個構造岩漿帶:大陸內部帶,大陸邊緣帶,島弧帶。①大陸內部帶,大興安嶺-燕山地區廣泛分布有晚侏羅-早白堊世鈣鹼性陸相火山岩和裂隙型中酸性侵入岩,燕山地區尚有中侏羅世安山岩-玄武岩。在中朝地台零星分布有小型中酸性、鹼性侵入體,五台山花崗岩年齡1.17~2億年。在東秦嶺、大別山和山東半島,廣泛分布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3個年齡組:1.9~2.3億年,1.47~1.75億年,0.91~1.4億年。②大陸邊緣帶,主要包括東南沿海。印支期以中酸性侵入岩為主,年齡2~2.3億年。燕山期有強烈火山噴發和岩漿侵入活動。浙閩粵沿海廣布有晚侏羅-早白堊世鈣鹼性流紋岩、英安岩,華南普遍出現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早期以黑雲母花崗岩為主,年齡1.5~1.9億年;晚期岩性複雜,年齡0.8~1.4億年。在大陸內部帶和大陸邊緣帶,都發育有新生代火山岩,包括黑龍江五大連池,吉林長白山,山西大同,內蒙古漢諾壩,以及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以玄武岩為主。③島弧帶,在中國僅見於台灣島。中生代岩漿岩主要見於東部,有輝長岩、輝綠岩及花崗岩類,其中偉晶岩及石英閃長岩年齡分別為0.33億年,0.86億年;晚白堊世有安山岩噴發。新生代岩漿活動較廣泛,早第三紀噴發岩主要見於西部;晚第三紀噴發岩多分布在東部;海岸山脈利吉組包括有基性、超基性岩塊,形成蛇綠混雜岩帶。

大陸岩石圈結構特徵


中國大陸岩石圈結構比較複雜,具有若干不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特點。
區域地球物理場特徵 在東經105°左右,有一條近南北向的分界帶,把中國大陸區域地球物理場分為東、西兩大場區。這是一條大的重力梯度帶和地殼厚度陡變帶,也是一條地震活動帶和重要的地質、地貌分界帶。地質、地球物理特徵顯示,這個帶可能是印度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同中國大陸相互作用的中和地帶。
在這個帶以東的東部地區,區域重力場、磁力場、地殼等厚線方向及均衡重力異常走向均以北北東向為主,重力異常變化平緩(圖6),中國地質均衡異常值小,基本處於地殼均衡狀態;從西向東,地殼厚度逐漸變薄,上地幔高導層埋深緩慢加深。本區存在3條明顯的北北東向重力梯度帶:①從琉球群島西側向南,經台灣抵南沙群島,梯度帶規模大;②梯度帶沿東海及南海海岸延伸,規模較小;③梯度帶北起大興安嶺,經太行山直抵武陵山,規模巨大,西側地殼厚度和上地幔高導層埋深都有明顯差異。
西部地區,區域重力場、磁力場、地殼等厚線延伸方向和均衡重力異常走向以北西西向為主,重力異常變化劇烈,均衡異常顯著,地殼均衡程度較低。本區存在幾條北西西向的重力梯度帶,分別出現在喜馬拉雅山、東崑崙山、西崑侖-阿爾金山、祁連山及天山。本區的布格重力值由北向南逐漸降低,而均衡異常值則由北向南依次升高。
地殼結構特徵 中國大陸岩石圈具有明顯的層-塊結構,反映了地殼、上地幔及軟流圈縱向、橫向的不均一性。
中國大陸岩石圈具有明顯的分塊性,至少可以分為準噶爾-松遼、塔里木、華北、青藏、華南5大塊體,相鄰塊體之間多以縫合帶或大型斷裂帶為界。這些塊體在地殼厚度與結構,地球物理場特點,均衡程度及物質組成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準噶爾-松遼、塔里木和華南塊體比較穩定,速度分層清晰,具雙層結構;華北和青藏塊體比較活動,速度分層不清晰,高速層、低速層相間分布。
中國大陸地殼具有明顯的 3層結構或多層結構。上地殼由沉積蓋層和結晶基底組成,中地殼主要為花崗質岩層,下地殼為玄武質岩層。各塊體地殼厚度、速度分層互有差異。華南地殼平均速度最高,達6.3~6.4公里/秒,速度分層清晰,一般不見低速層,地殼厚度30~45公里;華北地殼平均速度6.2~6.3公里/秒,速度分層不清晰,部分地區出現低速層,平均地殼厚度35~46公里;青藏地殼(見青藏高原地質)平均速度最低,為6.1~6.3公里/秒,上地殼普遍存在低速層,部分地區中地殼存在另一個低速層,在雅魯藏布江南北殼內分層複雜,地殼厚度一般60~70公里,最厚達78公里。
地殼厚度分區 從中國地殼厚度分布圖(圖7)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中國大陸存在4個地殼厚度緩變區和8條地殼厚度陡(遞)變帶。4個地殼厚度緩變區多與現代的盆地、高原和平原地區相對應。①甘新地殼厚度緩變區,包括準噶爾、塔里木、河西走廊、甘肅北山等地區,地殼厚度50公里左右。②青藏地殼厚度緩變區,喜馬拉雅山與崑崙山之間青藏高原內部廣大地區,大致呈近東西向展布,地殼厚度70公里左右。③中部地殼厚度緩變區,北起海拉爾盆地、內蒙古中部,向南經鄂爾多斯、山西中西部,直抵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呈北北東方向展布,地殼厚度38~40公里左右。④東部地殼厚度緩變區,北起松遼平原及其以東山地,向南經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延伸到華南地區,亦呈北北東向延展,地殼厚度33~35左右公里。

中國地質中國地質
8條地殼厚度陡變帶多與高大山系相對應,它們是:①阿爾泰地殼厚度陡變帶;②天山地殼厚度陡變帶;③崑崙-祁連地殼厚度陡變帶;④喜馬拉雅地殼厚度陡變帶;⑤賀蘭-龍門地殼厚度陡變帶;⑥興安-太行-武陵地殼厚度陡變帶;⑦東南沿海地殼厚度陡變帶;⑧台東地殼厚度陡變帶。
岩石圈厚度 整箇中國大陸和各個塊體岩石圈厚度變化都較大。總的變化趨勢是西厚東薄,南厚北薄。青藏高原一般120~140公里,而且自南向北逐漸增厚。中部鄂爾多斯盆地至四川盆地,厚度100~110公里。中國東部新生代地殼拉張地區,岩石圈變薄,東部海域一般60~70公里;松遼平原、華北平原一般為80公里,但東、西部山區可達120公里;華南從沿海的80公里,向西遞增到160公里,湖南中部達200公里。
參考書目
 中國地質科學院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地質出版社,北京,1976。
 黃汲清、任紀舜等:《中國大地構造及其演化》,科學出版社,北京,1980。
 中國地質科學院主編:《中國地層概論》,地質出版社,北京,1982。
Yang Zunyi,Cheng Yuqi,Wang Hongzhen,The Ge-ology of China,Clarendon Press,Oxford,1986.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