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營鎮

馬營鎮

馬營鎮,位於通渭縣西南部,距縣城23公里,總耕地面積19.4萬畝,共轄35個村民委員會、234個村民小組、8828戶,總人口41636人。馬營鎮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放在馬鈴薯和草畜產業上,在2007年夏收過後,就組織鎮村幹部和民眾代表,對各村種植示範點進行了總體規劃,然後由鎮村幹部通過算賬對比、召開民眾會議、組織民眾外出參觀等措施進行宣傳,簽訂協定,引導民眾擴大飼草種植面積,2008年,全鎮新增優質牧草2.65萬畝。馬營鎮立足於全鎮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和氣候陰涼,適宜發展草畜產業的相對優勢,繼續把草畜產業開發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產業來抓,積極宣傳引導,引進優良籽種,擴大種植規模,草畜產業開發初具規模。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通渭縣馬營鎮農田通渭縣馬營鎮農田

馬營鎮,位於通渭縣西部,距縣城23公里,總耕地面積19.4萬畝,共轄35個村民委員會、234個村民小組、8828戶,總人口41636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積4.56畝,其中梯田面積8.07萬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1860元。地勢西高東低,溝壑縱橫,華家嶺、

牛營大山綿亘西部,發源於牛營大山主峰蟾姆山(2521米)西側的牛谷河自西向東,蜿蜒27公里穿境而過,沿河形成較開闊的川台地,土壤以黑壚土和黃綿土為主,土層深厚,蓄水力強,晝夜溫差大,乾旱少雨,多風多霧,無霜期120天左右,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3.3℃,年總日照時數2200-2430小時,屬典型的內陸性半乾旱半冷涼氣候。由於受地形的影響,低溫、霜凍、乾旱、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繁,對農業生產危害較大。鎮區是馬隴、馬李公路的交匯點,交通便利,通迅發達,人口集中,商貿繁榮,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歷史沿革

馬營鎮地處隴中,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據《馬營監志》記載,元大德年間,肅王府在今甘肅境內設有三個苑馬寺,馬營即當時的東苑馬寺。明永樂7年(公元1409年)改為安定監,隸屬靜寧州。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又改為馬營監,馬營即由此得名。為明清時甘肅四大名鎮之一,1997年撤鄉建鎮,2004年11月原錦屏鄉、黑燕鄉合併至馬營鎮。

地方文化

馬營文化教育有了十足的發展,

馬營籍華人學者楊子恆當選為2006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民間民俗文化底蘊豐厚,“馬營小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鄉鎮”稱號。

馬營鎮馬營鎮

特色產業

馬營鎮立足於全鎮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和氣候陰涼,適宜發展草畜產業的相對優勢,繼續把草畜產業開發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產業來抓,積極宣傳引導,引進優良籽種,擴大種植規模,草畜產業開發初具規模。在具體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及早規劃,強化宣傳,確保草畜產業發展規模化。馬營鎮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放在馬鈴薯和草畜產業上,在2007年夏收過後,就組織鎮村幹部和民眾代表,對各村種植示範點進行了總體規劃,然後由鎮村幹部通過算賬對比、召開民眾會議、組織民眾外出參觀等措施進行宣傳,簽訂協定,引導民眾擴大飼草種植面積,2008年,全鎮新增優質牧草2.65萬畝。

二是多方籌資,最佳化品質,確保牧草種植良種化。通過發動民眾多方調運紅豆草、紫花苜蓿等良種,積極最佳化牧草品質結構。2008年,通過縣畜牧局貼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民眾自籌一部分的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15萬元,引進優質紅豆草籽、紫花苜蓿草籽20噸。針對2003年種植紅豆草品種老化和已達到生命周期的問題,鎮上已對雙合、花林等村林地內種草面積全部進行開挖和深松,種植優質紅豆草和苜蓿,共調入紅豆草籽5噸、苜蓿籽1噸,使全鎮牧草品種進一步最佳化。

三是推廣良法,利用土地,推進草畜種植規範化。在採用傳統種植技術的同時,積極推廣機械深松技術,在雙合村投入深松機2台,投入資金4萬元,建成機松示範點500畝。2008年,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達到改良土壤、增加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在馬營南山萬畝梯田帶地埂種植優質紅豆草、紫花苜蓿1萬畝。在整村推進村,將種草列入項目,給予資金扶持,共種植優質牧草7500畝。草畜產業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對保持水土、涵養水份、保護生態、改良土壤起到了顯著效果,強有力地帶動了當地養殖業的發展,形成了草多—畜多—錢多的良性循環。

通過自查,著力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推進草畜產業化。一是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著力在最佳化品質、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二是強化宣傳引導,教育培訓農民,著力在建立基地、擴大規模上下功夫;三是組建協會,建立貯藏、運銷、加工體系,延伸鏈條,著力在健全服務體系、搞好社會化服務上下功夫。

悠久歷史

馬營在明代以前名為“大華川”,因境內有華川水(今名牛谷河)而得名。在通渭的地方志有相關記載:元大德年間,肅王府在今甘肅境內設有三個苑馬寺,馬營即當時的東苑馬寺。明代改為安定苑,後升為安定監,隸屬靜寧州。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改為馬營監,馬營即由此得名。

明安定監轄地明安定監轄地

自唐宋以來,馬營一直是牧養軍馬、茶馬互市的基地之一。

在明代,牧苑按照面積廣狹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苑牧馬萬匹,中苑七千匹,下苑四千匹。弘治年間十五年,內閣大臣楊一清以左副都御史督理馬政,他巡視安定苑(今馬營)後有這樣的評價“草場寬闊,水泉便利,地宜畜牧、堪為上苑”。

馬營古城牆馬營古城牆

據考證,安定監城修築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後經多次修葺。安定監城由監城及東西兩郭三城組成,牆體為黃土夯築,城門由青條石卷拱。監城俗稱“大城”,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07米,牆體基部厚8至10米,高10至15米,設有東西南3門,東西兩門各有瓮城。東西兩郭俗稱“東關”、“西關”,均東西長275米,南北寬104米。

明崇禎六年立於今定西縣牛營的《令旨肅府蟾母山》碑文記載“監山高水寒……故物產尤嗇……然貨頗多。每雙日集,三城輪值,四方輻輳,牲畜油褐之利尤 。民多流戶,俗訓良,士願謹。”

山陝客商為了“客似土者常得歡會”,在明代晚期或是清初,在馬營監西關修建了”山陝會館”。據《續修馬營監山陝會館碑》記載,會館“巍巍”“起抱廈於前殿,兩翼於東西,左鍾右鼓,並造二樓”,還建有戲樓。在1949年,潰敗的國民軍為阻止解放軍西進,將裝有軍糧等物品的山陝會館縱火焚燒,頓使這座數百年的古建築毀於一炬。

當時馬營監“商旅輻輳”、“海市雲集”,有各類商號近150家,諸如“長順西”、“隆順益”、“德豐合”“君順茂”等等俱為一時之選。在清初終列甘肅四大巨鎮(慶陽西峰、文縣碧口、通渭馬營、臨夏八坊),民間甚至有了“只知馬營監,不知通渭縣”的說法。他鄉的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外籍人和亡故的本地無地可埋的人形成一公墓,馬營人稱其為“萬人墳”。當年義冢內墳堆棋布,墓碑表柱林立。墓碑上刻著亡故者的籍貫、姓氏以及立碑的後人的名字,如“山西省太原府祁縣李府君之墓,大清嘉慶六年孤子李善頓首拜立”、“故山西太原府王府君諱某某行二之墓,子王晉榮拜立”等。這也從一個方面映襯出當年馬營監商業繁盛、客商之眾。

馬營八景

馬營風光馬營風光

華川芳草、蟾山起霧 、白馬淫秋 、草芽石月 、華嶺積雪 、石門緊閉 、錦屏晚照 、水分三縣(地降玉壺)

飲食小吃

釀皮是馬營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馬營鎮的每條街巷都有賣釀皮子的小館、小攤,還有推車挑擔、串戶叫賣的。這種涼吃的食品,在夏秋炎熱天裡,最受人們歡迎,食用者非常普遍。

日常飲食及小吃日常飲食及小吃

釀皮是用麵粉製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將麵粉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後在清水中揉搓,這樣可以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澱粉沉澱後,倒去清水,加放食鹼,調成麵漿,舀入平底盤上籠蒸熟,涼冷後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即可。麵粉中的蛋白質則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隨碗搭配。一碗黃亮透明的釀皮子,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艷味美、油濃汁足、涼爽利口、噴香解暑之特點。釀皮食法多樣,既可當主食,又可當菜看,可涼可熱,四季皆宜,深受大眾歡迎。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為莜麥,二是青稞,三是小麥。做法相同。做法是將莜麥或青稞(去外皮)簸淨,清水洗去雜質,入鍋煮熟(表層開口),瀝出涼冷,加入甜醅曲和勻,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恆溫(15℃上下),經3~5天發酵,開壇食用,醇香、清涼、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則壯身暖胃。

清明一過,便是普遍製作甜醅子的時節,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區別-是麥子類,其品種有二,一是莜麥所制,二是青稞所制,表稞是青藏高原獨有的原料。兩種做法大致相同,製作時先揀去莜麥或青稞的瘦鑿,再把莜麥裝入口袋或放在編制簸箕內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則要舂淨精皮,然後放進鍋內煮八成熟撈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勻,入瓷盆內,置熱炕頭或灶上捂嚴發酵,待兩三天聞到清香酒味時便成。此物吃起來又香又異,還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馬營人習慣吃酸飯,即為調上酸菜或漿水的飯。酸飯首推漿水面,常以碎菜、油潑辣椒、鹹菜為作料,酸辣爽口。用扁豆和莜麥面參和做成的酸攪團、酸懶疙瘩、酸棒棒也是家常便飯。

風俗文化

馬營喪葬馬營喪葬

歷來馬營人將知書達理作為日常的生活準則,尤其在婚宴、喪葬上極盡人禮,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優良的禮儀教化。婚慶宴席名目繁多,歷來豐盛,名目有“十七件子”、“十三花”、“十全”、“九魁”、“五花飯”等。“十七件子”由九個水菜碟,八盤八碗一鍋子組成。“十三花”由八個水菜碟、八盤四碗一鍋子組成。“九魁”由八個水菜碟、五盤四碗或四碗一鍋子組成。

喪事,在馬營方言中一般被稱作“白事”。通渭實行木棺葬。喪事包括為死者制老衣,鋪蓋(“鋪寒”),製作棺材和舉行喪禮儀式等。喪葬儀式大致分為“停靈入殮”、“祭奠弔喪”、“出殯埋葬”和“葬後祭祀”等四個程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