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病

蟯蟲病

蟯蟲病是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世界各地流行極廣,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萬,我國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兒童感染率高於成人。尤其集體機構兒童感染率高。國內調查資料表明兒童感染率達40%~70%。在衛生條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數成員同時患病。因此蟯蟲病是值得重視的疾病。

基本信息

病因

蟯蟲病蟯蟲病

人是蟯蟲惟一宿主,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惟一傳染源。傳染方式有自身及異體感染兩種。自身感染系雌蟲於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小兒用手指瘙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蟲孵在胃及十二指腸開始孵化成蚴蟲,最後在小腸下段及大腸內發育為成蟲。若蟲孵在肛門口孵化,幼蟲可爬進肛門,侵入大腸,引起逆行感染,這兩種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遷延不愈,異體感染是通過被污染蟲卵的食物、玩具經口感染,也可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再咽下而感染,這是造成集體和家庭間傳播的主要方式。

臨床表現

約1/3的蟯蟲感染者可完全無症狀。

1.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瘙癢

是由蟯蟲產生的毒性物質和機械刺激所產生,夜間尤甚,影響睡眠,小兒哭鬧不安。由於奇癢抓破後造成肛門周圍皮膚脫落、充血、皮疹、濕疹。甚而誘發化膿性感染。

2.消化道症狀

蟯蟲鑽入腸黏膜,以及在胃腸道內機械或化學性刺激可引起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3.精神症狀

由於寄生蟲在體內排出的代謝產物,導致精神興奮,失眠不安,小兒夜驚咬指等。小兒的異嗜症狀,蟯蟲病患者最為常見,如嗜食土塊、煤渣、食鹽等。

4.其他症狀

由於蟯蟲的異位寄生所引起,如:陰道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也可侵入闌尾發生闌尾炎,甚至發生腹膜炎。

檢查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多無明顯變化。

2.糞便檢查

糞便檢查蟯蟲卵的陽性率較低,直接塗片陽性率僅為1%~2%,濃縮鏡檢陽性率為5%。

3.肛周檢查成蟲

因蟯蟲有夜間爬出肛門外產卵的特性,故在兒童入睡後1~3小時內觀察肛周皮膚皺襞、會陰或女陰等處可發現成蟲或雌蟲。

4.肛周檢查

蟲卵刮取、擦取或黏取肛周皺襞污物鏡檢,一次檢出蟲卵為50%左右,三次檢出率達90%以上。肛周查蟲卵有下列幾種方法:

(1)甘油棉拭塗片法先將棉拭子置於消毒的生理鹽水中備用。棉拭擰乾後擦拭患者肛門周圍,然後在滴50%甘油的載玻片上混勻並鏡檢。

(2)沉澱法準備方法同前。將擦拭過肛周的棉拭子插入盛有生理鹽水的試管中,充分振盪使蟲卵洗入生理鹽水中,沉澱後取沉渣鏡檢。

(3)棉拭漂浮法準備方法同前。將擦拭過的棉拭子放入飽和生理鹽水中,然後使蟲卵漂浮再行鏡檢。

(4)膠黏拭法把塗膠液的玻璃紙剪成小紙條,然後粘附於潔淨的載玻片上備用。撕下玻璃紙條,將有膠的一面粘於患者肛周,再將玻璃紙取下仍粘回原玻片進行檢查

診斷

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經常奇癢,患兒夜間煩躁不安時,應注意有蟯蟲病的可能,若能查到蟲體、蟲卵即可確診蟯蟲病。診斷蟯蟲病常採用透明膠紙拭子法或棉簽拭子法,於清晨解便前或洗澡前檢查肛周。此法操作簡便,檢出率高。若檢出。蟲卵即可確診。

治療

1.一般治療及護理

本病必須採取預防與藥物驅蟲相結合,才能根治。患兒須穿滿襠褲,防止手指接觸肛門,每天早晨用肥皂溫水清洗肛門周圍皮膚;換下的內衣內褲應予蒸煮或開水浸泡後日曬殺蟲,連續10天。蟯蟲壽命較短,如能防止重複感染,則有自愈可能。

2.藥物治療

(1)甲苯達唑口服效果最佳。

(2)恩波吡維銨口服,7天后再服1次。藥片不可咬碎。必要時可在2周后重複治療。服藥後1~2天糞便會染成紅色。

(3)噻嘧啶口服,連服3天,療效很好。

(4)苄酚寧為了防止復發,間隔14日後再服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偶有噁心、嘔吐反應。

(5)噻乙吡啶有顯著驅蟯效果。

3.局部治療

肛門瘙癢或有濕疹,可每晚睡前洗淨局部,用10%鶴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軟膏塗布,可殺蟲止癢,直到痊癒為止。

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病情雖不嚴重,仍可影響健康

預防

預防的原則是:治療與預防同時進行,個人防治與集體防治同時進行。

1.要大力宣傳蟯蟲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預防和治療的意義等。

2.使家長、老師、保育員有充分認識,教育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勤換洗內褲、被褥。集體兒童單位要嚴重分鋪,床位間有一定的距離。

3.衣服、玩具、食器定期消毒。可用0.5%磺溶液處理5分鐘,或0.05%碘溶液處理1小時,蟲卵可全部殺死。這種低濃度的碘對人體皮膚沒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簡便的消毒劑。

4.對蟯蟲病的預防強調套用綜合性的防治措施,這樣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達到消滅蟯蟲病的目的。

消化系統疾病(二)

消化系統疾病一直是影響人類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更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醫學統計數據表明,屬於消化系統腫瘤的肝癌和胃癌長年來一直位於我國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消化系統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