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源

傳染源

傳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這些菌群的存在還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較強的細菌的繁殖,因而這些微生物被稱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當機體免疫力降低,人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係被破壞時,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稱它們為條件致病微生物(條件致病病原體)。⑴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早臨床症狀出現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傳染源

英文名稱:source of infection

定義:能傳播病原體的病原攜帶者。

套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級學科)

種類:各種病毒和細菌

簡介

傳染源傳染源

病原體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微生物占絕大多數,包括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鏇體和真菌;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嚅蟲。病原體屬於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過400種,它們廣泛存在於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膚中。每個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種以上的病原體感染,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條件下並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對人體有益,如腸道菌群(大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維生素。這些菌群的存在還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較強的細菌的繁殖,因而這些微生物被稱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當機體免疫力降低,人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係被破壞時,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稱它們為條件致病微生物(條件致病病原體)。機體遭病原體侵襲後是否發病,一方面固然與其自身免疫力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病原體致病性的強弱和侵入數量的多寡。一般地,數量愈大,發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較弱的病原體,需較大的數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數微生物致病性相當強,輕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人類罹患以動物為傳染源的疾病,統稱為動物性傳染病,又稱人獸共患病。可分為以下4類:

1.以動物為主的人獸共患病,也稱自然疫原性疾病。這類疾病通常是在動物間傳播並延續的,只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傳播給人。

2.以人為主的人獸共患病,此類疾病的病原體主要靠人延續,如人型結核、阿米巴病等。

3.人獸並重的人獸共患病,人與動物作為此類疾病的傳染源的作用並重,病可互為傳染源,如血吸蟲等。

4.真性人獸共患病,這類病原體的生活史必須在人與動物體內協同完成,缺一不可。如牛絛蟲病、豬絛蟲病等。

動物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主要取決於人與受感染動物接觸的機會和密切程度、受感染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以及環境中是否有適宜該病傳播的條件等。此外,與人們的衛生知識水平和生活習慣等因素也有很大關係

人作為傳染源

人受到病原體侵襲後,可以不形成感染,或引起不顯性感染,或引起有輕、重程度不等的臨床症狀的疾病。發生感染後的結果,可以為:

傳染源傳染源

1.病原體被從體內清除掉,不再繼續傳染別人;

2.臨床症狀雖已消失,但病原體卻或短或長持續存在,形成恢復期病原攜帶者;

3.形成不完全的感染後免疫,可再受感染。

上述幾種情況中,凡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可以成為傳染源。

病人

病人體記憶體在大量病原體,其某些症狀又有利於病原體排出,如呼吸道傳染病的咳嗽等,增加了易感者受感染的機會,所以傳染病病人是重要的傳染源。對於某些傳染病,如麻疹、水痘無病原攜帶者,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1.病程各期及其傳染性:病原體侵入人體至被清除,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⑴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早臨床症狀出現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不同的傳染病其潛伏期長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數小時。有的長達數年,但同一種傳染病有固定的潛伏期。通常所說的潛伏期是指常見(或平均)潛伏期,如流行性腮腺炎的潛伏期最短為8天,最長為30天,常見潛伏期為18天。潛伏期的變動可能與進入機體的病原體的數量、毒力、繁殖能力以及機體的抵抗力等因素有關。有些傳染病病人在潛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體而具有傳染性,如麻疹、水痘等。

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套用:

①根據潛伏期的長短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用於追蹤傳染源,查找傳播途徑。

②根據潛伏期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期限。一般為平均潛伏期加1~2天,危害嚴重者按該病的最長潛伏期予以留驗和檢疫。

③根據潛伏期的長短可確定免疫接種時間。

④根據潛伏期評價預防措施效果。一項預防措施實施後經過一個潛伏期,如果發病數明顯下降,則可認為可能與措施有關。

⑤潛伏期長短還可影響疾病的流行特徵。一般潛伏期短的疾病,一旦流行,常呈爆發,且疫勢兇猛。潛伏期長的傳染病流行持續時間較長。

⑵臨床症狀期(clinical stage):指傳染病病人出現疾病特異性症狀和體徵的時期。這一時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由於此階段病人體內病原體數量多,臨床症狀又有利於病原體排出和傳播,因此病人的傳染性在臨床症狀期最強,雖然不少處於臨床症狀期的病人住院隔離,也難以杜絕向外傳播的可能,故此期病人作為傳染源的原因也最大。嚴格的隔離措施有助於限制病原體的播散。有些疾病,臨床症狀遷延不愈,形成遷延型或慢性疾病,排菌時間延長,起傳染源作用的時間也延長,如慢性或遷延型痢疾。

⑶恢復期(convalescent period):指病人的臨床症狀已消失,機體所遭受的損傷處於逐漸恢復的時期。此期病人的免疫力開始出現,體內病原體被清除,一般不再其傳染源作用,如水痘、麻疹等。但有些傳染病,如痢疾、傷寒、B型肝炎等,在恢復期仍可排出病原體,某些傳染病病人排出病原體的時間可能很長,甚至成為終身傳染源,如傷寒。

傳染源傳染源

病人排出病原體的整個時期,稱為傳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傳染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在於它是決定傳染病病人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同時,傳染期的長短也可影響疾病的流行特徵,如傳染期短的疾病,繼發病例常成蔟出現,傳染期長的疾病,繼發病例陸續出現,持續時間可能較長。

2.各型病人的傳染源作用

凡是能排出病原體的人,不管其臨床症狀是否明顯,都可以成為傳染源。有明顯症狀的病人容易被診斷出來,常常需要臥床休息,容易被治療和管理,限制了他散播病原體的作用。

那些臨床症狀很輕,甚至沒有自覺症狀的感染者,因為症狀輕微,不影響其正常活動,所以,作為傳染源的作用不容忽視。

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忽視那些輕型的甚至不顯性感染的傳染源。輕型病例常常容易被誤診或延誤治療,耽誤隔離治療措施。那些不顯性病例一般需要血清學作追追溯診斷,或作病原體檢查時才能發現。這就需要進一步研究檢查方法、臨床診斷方法,用一切可行方法來發現這些病人,以便有效控制傳染源。

病原攜帶者

病原攜帶者(carrier)是指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而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帶菌者、帶毒者和帶蟲者統稱為病原攜帶者。病原攜帶者按其攜帶狀態和臨床分期,一般分為3類:

1.潛伏期病原攜帶者(incubatory carrier):是指潛伏期內攜帶病原體並可向體外排出病原體的人。職業少數傳染病存在這種攜帶者,如麻疹、白喉、霍亂、痢疾等。這類攜帶者多數在潛伏期末排出病原體。因此,這類傳染病如能及時發現並加以控制,對防止疫情的發展和蔓延具有重要意義。

2.恢復期病原攜帶者(convalescent carrier):是指臨床症狀消失後仍在一定時間內向外排出病原體者。相關的疾病包括痢疾、傷寒、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B型肝炎等。一般恢復期病原攜帶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但個別攜帶者可維持較長時間,甚至終身。凡臨床症狀消失後病原攜帶時間在三個月以內者,稱為暫時性病原攜帶者;超過三個月者,稱為慢性病原攜帶者。後者常有間歇性排出病原體的現象,因此一般連續3次檢查陰性時,才能確定病原攜帶狀態解除。

傳染源傳染源

3.健康病原攜帶者(healthy carrier):是指未曾患過傳染病,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這類攜帶者只有通過實驗室檢查方可證實。一般健康病原攜帶者排出病原體的數量較少,時間較短,故認為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大。但對於某些傳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B型肝炎等,健康攜帶者為數較多,則是非常重要的傳染源。

病原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取決於其排出的病原體數量、攜帶病原體的時間長短、攜帶者的職業、社會活動範圍、個人衛生習慣、環境衛生條件及防疫措施等。在飲食服務行業、供水企業、托幼機構等單位工作的病原攜帶者對人群的威脅非常嚴重。

一個典型的事例發生在1900年的紐約。愛爾蘭女廚師Mary Mallon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女性,她為紐約許多家庭做飯。在她被僱傭後,她服務的家庭陸續出現了53例傷寒。經過追蹤調查,Mary被查出糞便傷寒桿菌持續陽性。在1907~1910間,她被監禁,並禁止從事廚師工作,人們把她稱為“傷寒瑪麗”。出獄後,她改名換姓,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但二年後,紐約和新澤西地區爆發了傷寒,共發現200餘病例,流行病學追蹤調查再次發現傳染源就是當年的“傷寒瑪麗”。因此,對飲食、供水、托幼服務人員的定期病原學檢查和病後隨訪具有極其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

傳染環節

傳染源傳染源

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一環節,新的感染就不會發生,流行也不會形成。因此,可以套用有關感染和免疫的知識來打破這些環節,中斷流行,甚至最終達到消滅傳染病的目的。1979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天花這一烈性傳染病,就是最典型的實例。

控制傳染源的措施

對傳染病患者必須及早發現和早期診斷,醫務人員在必要的實驗室檢查配合下及時作出正確診斷,對患者和人群都是十分重要的。作出診斷後,一面積極治療,一面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以便對患者所在地區進行隔離,制止傳染病的蔓延。

對與病人接觸者和病原體攜帶者,應視具體情況進行醫學觀察、檢疫或隔離,亦可進行預防接種與藥物預防。對動物性傳染源,原則上採取消滅辦法,例如為預防瘋牛病傳染給人類,在發現患有該病的瘋牛,就毫不遲疑地宰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