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宋金戰爭以來,金朝對漢族人民的剝削壓迫日趨嚴重。蒙古攻金以後,北方人民又遭蒙古軍的蹂躪,激起了山東、河北農民起義,反抗金朝腐朽統治。較大起義有山東益都的楊安兒、濰州(今山東濰坊)的李全、沂蒙山的劉二祖、河北的周文元等。皆衣紅襖,故名紅襖軍,又稱紅襖巾抗金起義。
經過
金大安三年十一月,楊安兒與張汝楫在益都聚眾起義,攻打附近州縣。次年五月,劉二祖在泰安聚眾起義,攻掠淄(今淄博西南)、沂(今臨沂)二州。金貞祐二年(宋嘉定七年,1214年),金宣宗完顏珣向蒙古乞和後,集中兵力鎮壓山東各地起義軍。金宣招使仆散安貞擊敗楊安兒於益都城東,楊安兒率部轉至萊陽,萊州守將徐汝賢以城迎降,楊安兒軍勢得以復振,後進軍登州(今蓬萊),刺史耿格交納州印,郊迎楊安兒,並發帑藏慰勞義軍。楊安兒遂建立反金政權,改元天順,眾至數十萬。繼而攻下寧海(今牟平),進兵濰州。方郭三據密州(今諸城)起兵回響,進攻沂、海(今江蘇連雲港西南)二州。濰州的李全,人稱李鐵槍,亦起兵回響楊安兒,攻打臨朐,扼穆陵關(今沂源東),欲取益都。七月,金仆散安貞以仆散留家為左翼,安化軍節度使完顏訛論為右翼,攻楊安兒軍。義軍將領徐汝賢率眾lO萬攻昌邑東的金軍,被仆散安貞擊敗;義軍將領棘七率4萬眾陣於辛河,被仆散留家擊敗;金軍進至萊州,義軍將領史潑立以20萬兵陣於城東,仆散安貞先遣仆散留家以輕兵進攻,繼而揮諸將繼進,大敗義軍,殲其軍近半。仆散安貞以重賞招降楊安兒不應,遂以曹全詐降徐汝賢,暗遣勇士30人入城為內應,大軍繼至,奮勇登城,復破萊州。徐汝賢遇害,楊安兒脫身,耿格、史潑立皆降。後楊安兒乘舟入海遇害,所部由其妹楊妙真統率。
起義餘聲
金大安三年二月,仆散安貞招降劉二祖被拒,乃派兵攻打劉二祖的據點—一大沫。紅襖軍千餘人迎戰,金提控沒烈自北門闖入,另一軍攻紅襖軍水寨,紅襖軍5000餘人戰死,劉二祖受傷被俘殺。部將彭義斌率餘部轉戰失利,投歸李全。四年二月,楊安兒、劉二祖另一餘部,在兗州泅水人郝定領導下,逐漸集結髮展到數萬人,相繼攻下兗州、滕縣(今滕州市)、單州(今單縣)、萊蕪(今萊蕪東北)、新泰等10餘州縣,自稱大漢皇帝,設定百官。五月,仆散安貞前往鎮壓,連戰皆捷,郝定損失數萬人,後退回泗水被擒,至汴京(今河南開封)被殺。楊妙真率餘部與李全在磨旗山(今莒縣東)會師,結為夫婦,合併成一支強大義軍。後於金興定二年(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歸宋。河北真定(今正定)周元兒義軍,於金貞祐三年九月,攻克深州(今深縣)、祁州(今安國)、束鹿(今深縣西)、安平、無極等州縣。四年,遭真定府金軍鎮壓,周元兒及紅襖軍500餘人被殺。除上述幾個大的起義外,山東、河北各地,還遍布著大小不等的起義軍,不斷給金朝以打擊。楊安兒、劉二祖失敗後,各地義軍相互團結,前仆後繼,此伏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