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戰

北京之戰,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明軍抗擊蒙古瓦剌部進犯京師的城市保衛戰。

戰爭經過

是年八月,明軍在土木之役中遭瓦剌軍襲擊,全軍潰敗,英宗朱祁鎮被俘。敗訊傳到京師,舉朝震恐。皇太后命英宗弟朱祁鈺監國,召集群臣,共商國事。翰林院侍講徐珵主張遷都南逃。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堅決反對。他說,主張南遷者,罪當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勢便去。他針對危局,奏請確立新君,主持朝政,以固人心。並迅速調集各地勤王兵入援京師,誓死抗擊瓦剌軍,保衛京師的安全。于謙的主張得到皇太后、朱祁鈺及大多數朝臣的贊同和支持。經批准,于謙將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的運糧軍,全部調進北京。有了這些人力和財力條件,京師人心漸趨安定。八月,于謙升任兵部尚書。為了進一步穩定人心,在百官的強烈要求下,招致“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被抄家滅族,他的三個爪牙被激怒的百官打死在殿廷上,人心大快,主戰派的正氣得到伸張。九月,群臣合請朱祁鈺即皇帝位。幾天后,朱祁鈺即皇帝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以次年為景泰元年,他就是明景帝。景帝登位,使瓦剌借英宗要挾明廷的陰謀破產,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十月初一日,瓦剌軍分三路大舉進攻京師。東路軍2萬人從古北口方向進攻密雲,作為牽制力量。中路軍5萬人,從宣府方向進攻居庸關。西路軍10萬人由也先親自率領,挾持英宗自集寧經大同、陽和(今陽高),攻陷牡羊口(今天鎮北)後,揮師南下,直逼紫荊關。明廷得知瓦剌已向京師逼攻,立即戒嚴京城。初五日,詔諸王遣兵入衛。初八日,景帝命于謙提督各營兵馬,將士皆受其節制。劉安王通被赦出獄,協守京師。初九日,也先抵紫荊關親自督戰。投降瓦剌軍的明朝宦官喜寧熟知紫荊關關防部署,引導瓦剌軍偷越山嶺,腹背夾攻關城,守將韓青、孫祥戰死,紫荊關被攻破。瓦剌軍便由紫荊關和牡羊口兩路進逼北京。
明廷召集文武大臣商討戰守京師策略。京師總兵官石亨提出:“毋出師,盡閉九門,堅壁以老之。”于謙認為不可,面對強敵,不能示弱,主張到城外背城迎接敵人,將22萬大軍列陣於京師九門之外。石亨和范廣鎮守德勝門(位於城北西側);都督陶瑾鎮守安定門(位於城北東側);廣寧伯劉安鎮守東直門(位於城東北側);武進伯朱瑛鎮守朝陽門(位於城東南側);都督劉聚鎮守西直門(位於城西北側);副總兵顧興祖鎮守阜城門(位於城西南側);都指揮李端鎮守正陽門(位於城南);都督劉德新鎮守崇文門(位於城南東側);都指揮湯節鎮守宣武門(位於城南西側)。于謙身先士卒,到防守的重點德勝門親自督戰。軍陣布署完畢後,“悉閉諸城門”,以示背城死戰的決心。于謙還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順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十月十一日,瓦剌軍抵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把英宗置於德勝門外空房內,企圖迫使明軍獻城。于謙暫隱主力,採用小部兵力處處襲擊,攪亂敵軍。當天晚上,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迎擊瓦剌軍,殺敵數百人,軍威大振,迫使瓦剌軍不敢貿然進攻。也先採納喜寧的建議,借議和誘于謙等人前往迎駕,乘機擒獲,明軍將無首而潰。

于謙一方面派王復、趙榮去瓦剌軍營進見英宗,另方面針對朝廷有些人想議和的心理提出,現在只管備戰,其他一概不聞。也先議和的陰謀沒有得逞。十三日,也先集中主力進攻德勝門。于謙早料到瓦剌軍可能要從這裡進攻,就派石亨預先埋伏於德勝門外道路兩旁的空房中,明軍只派少量精騎迎戰瓦剌軍。接戰後,佯裝敗退,瓦剌軍以萬餘騎追來。待瓦剌軍進入明軍伏擊圈時,范廣出敵不意,指揮神機營突發火炮、火銃,同時,石亨所領伏兵突起夾攻。瓦剌軍大敗,有“鐵元帥”之稱的也先的弟弟孛羅和平章卯那孩都中炮身亡。瓦剌軍又轉攻西直門,明守將都督孫鏜率師迎接。戰鬥打得十分激烈,明軍斬敵前鋒數人,迫其北退,孫鏜又率軍追擊。瓦剌軍合圍孫鏜,孫鏜盡力拚殺,一度退到城邊。幸高禮、毛福壽和石亨率兵前來增援,瓦剌軍三面受敵,被迫退去。這次戰鬥後,于謙根據戰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重新作了部署,加強了西直門和彰義門之間的軍事力量,命毛福壽於京師西南各要口設定伏兵,以待策應。將領之間要加強聯繫,互相應援。瓦剌軍在德勝門和西直門受挫後,又在彰義門發動進攻。于謙命武興、王敬、王勇率軍迎戰瓦剌軍。明軍神統、弓矢、短兵前後相繼,挫敗了敵軍的前鋒。但明軍自己也亂了方陣,瓦剌軍乘機反擊,明軍敗退,武興中流矢死。瓦剌軍追到土城,土城一帶的居民,擲磚投石,阻遏了瓦剌軍的進攻。明援軍趕到,瓦剌軍倉皇逃走。也先原以為明軍不堪一擊,京師旦夕可陷。但經過5天的激戰,明軍屢獲勝利,士氣旺盛。

瓦剌軍屢敗,士氣低落。而進攻居庸關的5萬瓦剌軍,因天大寒,明守將羅通汲水灌城,牆壁結冰,瓦剌軍無法進攻。經過7天的戰鬥,瓦剌軍的進攻均被擊退。羅通三次出關追擊,斬敵無數。也先又聽說明援軍將集,恐斷其歸路,遂於十月十五日夜下令北退。于謙命明軍乘勝追擊,二十四、二十五日明軍在霸州(今河北霸縣)、固安等地大敗瓦剌軍。

各地人民因不堪瓦剌軍的騷擾,也組織起來進行襲擊。明軍奪回了瓦剌軍沿途擄獲的許多的百姓和財物。至十一月初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圍解。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也先退走後,聲言要送英宗回朝。明廷內部出現了議和妥協的苗頭。于謙沉著謹慎,指出也先的陰謀在於藉此向我索取財物,萬萬不能中敵人的奸計,申戒各邊鎮將帥要一如既往地做好防禦工作。

也先在景泰元年(1450年)的幾次侵擾邊寨均被明軍擊退。為了加強京師的防衛力量,于謙又對京軍三大營進行了改編。明朝邊疆和京師防守力量的增強,使也先無隙可乘,也先利用英宗進行誘降、脅和、反間的政治陰謀又被明朝識破,拒絕與他議和言好。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恢復與明朝的通貢和互市,也先於景泰元年八月無條件將英宗送回北京,恢復了與明朝的臣屬關係。這充分顯示了于謙領導明軍抗擊瓦剌軍、保衛京師的徹底勝利。英宗回到北京後,當了名譽上的太上皇,幽居南宮

歷史點評

此戰,于謙受命於危難之際,領導明朝軍民打敗了瓦剌軍大規模的武裝進攻,保住了京師,使明朝在軍事上轉危為安。京師保衛戰的勝利,除了軍民的支持外,于謙正確的戰略決策和傑出的指揮才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勝不驕,敗不餒,臨危不懼,自始至終保持清醒頭腦,果斷沉著,迫使敵軍在武戰不勝、求和不成的條件下就範。他號令嚴肅,賞罰分明,因而能做到“片紙行萬里,無不惴惴效力”。于謙“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優秀品質永遠值得後人發揚光大。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