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盪之戰

黃天盪之戰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完顏兀朮統率金兵再一次南下,占領了建康(今江蘇南京),接著連破臨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浙江紹興)、明州(今浙江寧波)。宋高宗趙構一直逃到海上,才沒成為金兵俘虜。金兵在大肆燒殺搶掠之後北撤,可是在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將韓世忠的截擊,發生了著名的黃天盪之戰。黃天盪之戰沉重地打擊了金兵的囂張氣焰,扭轉了南宋軍總是打敗仗的局面,大長了宋軍抗金救國的士氣。

簡介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三月,在宋金戰爭中,宋軍與金軍在黃天盪(今南京東北)進行的一次水戰。

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軍第三次南下深入長江地區,攻破建康,直逼臨安。宋高祖趙構南逃至明州(今寧波)。第二年正月,金軍攻明州,趙構乘船入海逃向溫州,金軍尾追不捨。幸賴南宋水軍將領張公裕率部在台州附近海面阻擊,使高宗得以幸免於難。此時江南各地軍民到處集結於山寨、水寨,打擊金軍,使其處處受到威脅。在大肆擄掠後,於二月,被迫北撤。

經過

黃天盪之戰黃天盪之戰

宋浙西制置使韓世忠料金軍不能久踞江南,便大量製造戰艦,準備截擊金軍于歸途。為此,命前軍駐青龍鎮(今上海青浦北),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後聞金軍已由臨安經吳江(今江蘇吳江)、平江向鎮江撤退,韓世忠急率水軍8000人,於三月十五日先期趕至鎮江,截擊金軍於焦山金山之間。完顏宗弼乘夜到鎮江金山龍王廟偵察,幾被韓世忠伏兵所俘。此後雙方在長江上展開激戰,韓世忠夫人梁氏親自擂鼓助威,士氣大振,重挫金軍。完顏宗弼願盡歸所掠財物假道北歸,被韓世忠嚴詞拒絕。金軍溯江而上,韓世忠亦率軍沿江追擊,且戰且行,將金軍逼進死港黃天盪,進退無路,金令監軍完顏昌派兵援救,亦被韓世忠所阻。

在宋軍的阻擊下,金軍進入了河道湮塞的黃天盪(鎮江西至儀征南),前進無路,後退受阻,長達40日,處境艱危,後完顏宗弼得鄉人建議,一夜之間鑿通老鸛河故道30里,於四月十二日,逃出黃天盪,反居宋軍上游。撤退到建康(今南京)、又遭岳飛阻擊。宗弼本擬自龍灣(今白露州西南)渡江到淮西,後聞太一率援軍至真州(今儀征)接應,乃折返黃天盪,並決定從此渡江,與太一會師。韓世忠水軍仍在江中待機阻擊。於是,太一軍屯長江北岸,宗弼軍駐長江南岸,韓世忠泊於金山腳下,形成對峙之勢。

黃天盪之戰後的韓世忠黃天盪之戰後的韓世忠

韓世忠水軍多海艦,形體高大,穩性好,攻擊力強。為了發揮這個優勢,韓世忠令工匠製作了許多用鐵鏈聯結的大鐵鉤,並挑選健壯的水兵練習使用,用以對付金軍的小戰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軍首先發起進攻,韓世忠水軍分兩路迎戰,陷敵人於背腹受擊的境地。南宋戰船乘風揚帆,往來如飛,居高臨下用大鉤鉤住敵船一舷,使勁——拽,敵船便隨之傾覆。宋軍再一次獲勝。

為尋破敵之計,金軍完顏宗弼出榜招賢。有一姓王的福建人建議在戰船內裝土,上鋪木板,兩舷鑿洞安置槳棹,待無風時出擊,可用火箭射宋船篷帆。船內裝土,可以增大船的穩性,不易傾覆。鋪上木板,使對方無處下鉤。無風時出擊,既可避免小船不耐風波的弱點,又可發揮小船機動靈活的優勢,而宋船體積大,無風不能動,成了火攻的好對象。宗弼採納了這個建議。四月二十五日,天氣晴朗,江上無風。宗弼令小船出擊,韓世忠迎戰江心。金軍船小,奮力划槳,快速機動。宋船笨重,無風難動。宗弼命善射者乘小船以火箭射其篷帆。頓時,宋陣煙焰蔽天,漫江大火,被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宋軍大敗。韓世忠隻身逃回鎮江,金軍遂得以渡江北歸。

評價

此戰,韓世忠正確審料敵情,先占有利地勢,憑藉長江天險,充分發揮水戰之長,阻扼金軍40日不得渡江。完顏宗弼因勢用兵,適時改造舟楫,利用火攻,終於突圍北撤。黃天盪之戰,數勝一敗。這樣的仗,也只有靠韓世忠來打了。在南宋初年的抗金將領中,韓世忠的“忠勇”無出其右,這是當時的輿論。張浚說過:“諸將中尤稱韓世忠之忠勇,岳飛之沉鷙,可倚以大事。”“沉鷙”一詞,現在不大用了,“沉”是深沉,“鷙”是勇猛。在古漢語中,是個褒義詞。黃天盪一仗,也給韓世忠帶來極大的聲譽,“知國有人,天下誦之。”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