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之戰

東京之戰

東京之戰,南宋建炎元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在宋金戰爭中,宋東京留守宗澤率軍在東京(今河南開封)擊退金軍進攻,保衛東京的作戰。是役,宗澤聯絡廣大義軍,部署周密,指揮靈活,相互支援,在東京外圍主動出擊,保衛了東京的安全。此戰,又稱宗澤東京保衛戰。

簡介

南宋建炎元年(金天會五年,1127)至二年,東京留守宗澤率軍民於東京(今河南開封)擊退金軍進攻的著名城邑保衛戰。

戰役背景

東京之戰示意圖東京之戰示意圖

宗澤東京保衛戰是兩宋之際以宗澤等抗戰派將領為首的宋朝軍民抗擊金軍侵略 、保衛首都開封的重要戰爭,雖然宋軍多次打退金軍的進攻,但由於朝廷內部以高 宗為首的妥協投降派不積極抗戰、打擊抗戰派將領,使宋軍未能保住東京開封,未能將敵軍趕往黃河以北,以致後來金軍多次南侵,並占領中原地區。宋、金在黃河長江內外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統治者藉口宋朝破壞雙方訂立的海上盟約,南下侵掠宋朝。這年十月,金軍分兵兩路,西路軍以粘罕為主將,由大同進攻太原;東路
軍以斡離不為主帥,由平州攻燕山。兩路金軍計畫在宋朝首都開封會合。宋徽宗慌忙把帝位傳給兒子趙桓(欽宗),自己向南逃去。金西路軍在太原遇到軍民的堅強抵抗,無法前進。東路軍南下包圍了開封。

宋朝廷在和戰問題上意見不一。宋欽宗和宰相李邦彥張邦昌等主張屈辱求和,答應賠款割地。李綱等認為應採取進取之策,皇帝應“親政”。欽宗先後任命李 綱為兵部侍郎、尚書右丞、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等,全面負責首都開封的防務。

李綱積極組織軍民備戰,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準備了足夠的防守器械。同時在城的四方的每方配備正規軍1.2萬餘人,還有輔助部隊,保甲民兵協助。組織馬步軍4萬人,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每天進行操練。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八日,金軍到達開封城下。由於當時各地勤王之師紛紛趕來救援首都,李綱親自督戰,幾次打敗攻城的金軍。河北、山東義軍也奮起抗金,形勢對孤軍深入的金軍十分不利,死傷又多,金軍被迫撤退。軍民共同勝利地保衛了開封城。

金兵北退之後,投降派又得勢,李綱被迫離開開封,各路勤王之師和民兵組織被遺散,防務空虛。半年之後,即1126年秋天,金軍又分東西兩路南侵。西路軍攻破太原,乘勝渡河;東路軍攻陷真定。兩路軍圍攻開封,閏十一月二十五,開封城破。開封雖被金軍攻破,但開封軍民抗敵情緒高昂,他們立即將前一天來議和的金使殺掉。第二天,有30萬人領取器甲抵抗金兵,當金兵欲縱火屠城時,居民百姓欲

行巷戰者“其來如雲”。金軍在城牆上慌忙修築防禦工事,以防開封居民將其趕下城去。金軍占領開封達4個月,大肆擄掠後於1127年四月撤兵北去,帶走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全部俘虜和財物,北宋至此滅亡。

戰役過程

東京之戰東京之戰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滅北宋。五月初,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是為高宗),重建宋朝,改元建炎。高宗為抵禦金軍進攻,經力主抗金的右相李綱推薦,於六月命69歲的抗金名臣宗澤為東京留守。宗澤赴任後,募兵選將,製造決勝戰車,加固城防;環繞京城設定數道防線,以黃河為障,將京畿瀕河72里河防,分由16縣劃段防守,沿河開濠溝,埋鹿角,築連珠寨,互為應援;擇京城外有利地形,環城修築堅壘24所,駐軍數萬;劃京城四壁為四防區,各選勇謀兼備之士充任統領,率兵守御;另以京城西、北之鄭(今鄭州)、滑(今河南滑縣東)諸州為城防要衝,駐重兵防守;並聯絡兩河(今山西與河北中、南部一帶)抗金義軍近百萬,歸其統一指揮。正值宗澤積極備戰,決意堅守之時,宋高宗卻擔心東京難以固守,於十月率宮室朝臣南遷揚州(今屬江蘇)。

金太宗完顏晟聞宋室南遷,即於十二月兵分山東、河南、陝西三路向南宋進攻,企圖突破黃河,控制中原,奪取揚州,追高宗、滅南宋。初八,金中路軍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領,自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渡黃河,攻占汜水關(今南榮陽西北),企圖與滄州渡河之右副元帥完顏宗輔及其弟完顏宗弼所率東路軍會合,自鄭、滑兩個方向夾攻東京。是時,宗澤已事先遣統制官劉衍、劉達各率兵2萬、戰車200輛分赴滑州、鄭州,聲言保護黃河河橋,等待大軍北渡。金軍知宋軍有備,疑不敢進,夜斷河橋而去。二十四日,完顏宗翰軍占領西京(今洛陽),與宗澤軍相持。

東京之戰東京之戰

建炎二年(1128)正月初七,金軍復攻東京,中路軍圍鄭州。完顏宗弼率部分東路軍自鄭州直抵白沙鎮(今中牟西),京城民心震恐。宗澤為安定民心,迷惑金軍,令全城張燈,照例迎慶元宵節。時劉衍、劉達等仍在鄭州、滑州之間拒敵。宗澤又遣精銳數千出金軍之後,斷其歸路。十五日,劉衍於板橋(今開封西),正面迎擊金軍,繼而宋伏兵驟起,前後夾擊,大敗金軍,追其至滑州,又敗之,遂收復延津(今屬延津西北)、胙城(今延津東北)、河陰(今鄭州西北)。二月初二,金軍復攻東京,宗澤遣統制官李景良、閻中立、統領官郭俊民等領兵萬餘分趨滑、鄭二州,與金軍大戰,閻中立戰死,郭俊民降金,李景良南遁。

金軍令郭俊民與一金將持書抵八角鎮(今開封西)對宗澤進行勸降,被宗澤斬殺。初十,京城要衝滑州又被金軍占領。宋果州防禦使張(左扌右為)請行,宗澤授以銳卒5000迎戰。十五日,張(左扌右為)至滑州率將士與十倍於己的金軍鏖戰。宗澤繼遣統領官王宣率5000騎馳援未至,張(左扌右為)寡不敵眾戰死。十七日,王宣軍至滑州,與金軍戰於北門。日將暮,金軍退兵河上,王宣度其將夜渡而不追,至夜金軍果北渡,王宣乘其半渡揮軍擊之,斬殺金軍數百,再次粉碎金軍攻取東京之企圖。

戰役評價

此戰,宗澤以京城和鄭、滑諸州為依託,團結廣大抗金武裝,採取機動靈活、主動出擊的戰法,成功地守衛了東京。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