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順軍之戰

德順軍之戰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九月至隆興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年)正月,在宋金戰爭中,宋軍與金軍在陝西進行的一場規模較大的作戰。

基本信息

戰役經過

紹興三十一年九月,金帝完顏亮兵分四路攻宋,金西路軍副都統制張中彥率5000騎兵自鳳翔府(今陝西鳳翔),攻取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後進入四川界,爾後派騎兵攻黃牛堡(今陝西寶雞西南),被宋軍守將李彥堅擊退。宋四川宣撫使吳玠派兵夜襲寶雞渭河橋頭寨成功後,乘勢遣軍收復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隴州(今陝西乾陽西北)、洮州(今甘肅臨潭),自率主力收復大散關,分兵一部扼守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金軍退守寶雞,雙方呈對峙局面。十二月,完顏亮兵敗採石;鏇被部將所殺,導致金軍全線潰退,吳玠奉詔率部反攻。分派諸軍對鞏州(今甘肅隴西)、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商州(今屬陝西)、虢州(今河南靈寶)、華州(今陝西華縣)等地金軍進攻。三十二年三月,宋將吳挺敗金軍於瓦亭(今寧夏隆德東北),繼而吳玠再敗金軍於德順軍(今寧夏隆德北),金軍退走。四五月間,宋軍又收復環、蘭、會、熙、鞏等州,使川陝戰區出現了較好的形勢。但宋孝宗於隆興元年正月,詔令吳玠棄德順還軍河池(今甘肅徽縣),金軍乘勢掩其後,宋軍傷亡3萬餘人。

點評

宋軍充分利用地勢之長,依險拒敵,發揮強弓勁弩的優勢,挫敗金軍的攻勢,並乘勢收復諸多州縣。但由於南宋王朝偏安議和投降政策,使宋軍將士浴血奮戰所得13州、3軍重於陷金。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