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古窩闊台汗四年(金正大九年,1232年),在蒙金戰爭中,蒙古軍與金軍在三峰山(今河南禹縣西南)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背景
金朝在蒙古軍的迅猛打擊下,被迫放棄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軍在與強悍的蒙古軍交鋒中幾乎每仗皆敗,不復祖先當年破遼滅宋的雄風。不過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戰中,金朝忠孝軍提控完顏陳和尚卻以400騎兵大敗蒙古大將赤老溫所率的8000之眾。此仗的勝利使完顏陳和尚聲名遠播,忠孝軍也因此成為抗蒙勁旅。但金與蒙古交戰近20年,僅僅取得了這一次大勝仗,金軍主將完顏合達卻已傲慢不遜,他在遣返蒙古使者時說:“吾已備齊兵馬,汝等可來戰乎?”蒙古大汗窩闊台聞聽此言,大為震怒,誓報大昌原之仇。1229年,窩闊台親率大軍進攻山西,命大將史天澤攻打衛州。衛州是汴京的門戶,由此過黃河可直入汴京。衛州若不保,汴京則危矣,因此能否固守衛州直接關係到金朝的生死存亡。金哀宗命完顏合達等率軍10萬火速馳援,先鋒完顏陳和尚率3000忠孝軍出擊,擊退了蒙軍,衛州解圍,金都汴京也一度得以轉危為安。1230年,窩闊台確定了滅金戰略,由其本人率中路軍,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陽,蒙將斡陳那顏率左路軍直下濟南,窩闊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軍由寶雞南下,借道南宋境內,沿漢水出唐州,鄧州,次年春季全軍會師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軍齊發,次年正月,窩闊台軍占領鄭州,其前鋒部隊已抵達開封城下,金哀宗連忙讓正在與拖雷軍作戰的完顏合達部回師救援。
經過
三峰山之戰是蒙金戰爭期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經此戰,金軍不僅精銳盡失,還損失了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兩位主帥和完顏陳和尚等主要的將領,至此,金朝已經是搖搖欲墜,離覆滅不遠了。與此同時,拖雷軍已進抵鄧州境內的禹山,遭到了金將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等的殊死抵抗。拖雷留一部分蒙軍加以牽制,親率主力直奔汴京,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奉命率軍15萬馳援汴京,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軍的追擊,前面又遇到窩闊台部的阻截,頓時陷入蒙古軍的重圍之中。當時正值大雪天氣,金軍糧草用盡,人困馬乏,刀槍上又蒙雪結冰,戰鬥力大減。蒙軍圍而不戰,輪番休整,而後有意讓開通往鈞州的一條路,等金軍從這條道北上突圍時,突然發起致命一擊,金軍頓時全線崩潰。15萬人馬幾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軍所殲滅,移剌蒲阿和完顏陳和尚被蒙軍俘虜,拒絕了蒙古人的勸降,不屈被殺。完顏合達率殘部退入鈞州城內,蒙軍圍城,金軍寡不敵眾,城鏇繼被攻克,他力戰而死。1232年三月,蒙古軍攻克洛陽,進而進逼汴京,金哀宗棄城出逃,經歸德逃往蔡州。而此時,南宋已正式決定出兵助蒙古滅金。
1233年九月,蒙軍進圍蔡州城。十月,南宋以名將孟珙為主帥,率軍二萬,運糧30萬石,履約與蒙古軍合攻蔡州,十一月宋軍抵達蔡州城南,孟珙與蒙將塔察兒約定了雙方的圍城地界,約定互不侵犯,同時相互配合攻城。金軍頑強守城三個月,終因彈盡糧絕,難以支撐。
1234年正月十日,蒙古軍攻破西城、宋軍破南門,金哀宗見大勢已去,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後自縊身亡,殘餘金軍或戰死,或自殺殉國,無一投降,完顏承麟也被亂軍所殺。金朝自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國以來,歷經119年的歷史,至此終於滅亡。
評價
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追殲戰的典型戰例,拖雷採取跟蹤攻擾以牽制疲憊及圍三闕一的戰法,一舉全殲金軍精銳,取得決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