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除卵巢囊腺瘤極少發生在睪丸以外,和卵巢性索間質及生殖細胞腫瘤相同類型的腫瘤均可發生在睪丸,發生在睪丸或卵巢的同一類型的腫瘤的肉眼觀、組織學改變、和生物學行為無明顯區別。
睪丸腫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病人,但最常見的是在三、四十歲。隱睪病人的睪丸癌的發生率遠比睪丸下降不全的病人高,這個事實說明長期處於較高體溫中,對睪丸是有害的。精原細胞瘤是最常見的睪丸腫瘤(約占全部睪丸腫瘤病人的40~50%),其次是畸胎癌,約占20~50%;胚胎癌占16~20%;畸胎瘤占1~5%;間質細胞瘤占1~5%。雖然睪丸惡性腫瘤比較罕見,只占男性惡性腫瘤的1.5%,但因為病人死亡率高,生育和性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本病受到高度重視。病人的臨床表現多樣,大多數病人因睪丸腫塊而就診,有些病人因出現睪丸癌轉移灶症狀、不育或只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大約一半病人有睪丸疼痛症狀。如發現病人的睪丸腫大和腫塊時,應高度懷疑睪丸癌。
睪丸癌病人都應進行手術治療,精原細胞瘤病人在睪丸切除和淋巴引流區域放療後,十年生存率為90%,其他幾類睪丸腫瘤的生存率則很低。
病理病因
原發於一側睪丸惡性腫瘤的病人對側睪丸同樣發生惡性腫瘤,這一現代已經得到廣泛的認識。睪丸腫瘤的發病率極低,約為1/5萬。在發生的睪丸惡性腫瘤中,對側睪丸腫瘤的發生率為1.2%-5.8%。有人認為,由於近10年來含鉑類藥物化療方案的套用使睪丸腫瘤治癒率提高,生存期延長,導致第二原發睪丸腫瘤發生率有增高的傾向。
在同時或非同時發生的雙側睪丸腫瘤中,病理類型以精原細胞類占多數,其他生殖細胞瘤則少見。非同時發生的雙側睪丸腫瘤發病年齡均較大,81.8%的患者發生於45歲以上,這可能與精原細胞瘤的患者容易被放射治療或化療治癒,生存期延長有關。腹腔或腹股溝隱睪是睪丸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
當對側睪丸增大時,必須考慮第二原發睪丸腫瘤的可能性,並做病理檢查,明確組織學類型,以利進一步治療。治療和預後主要與臨床分期及組織學類型有關,與患者是否雙原發睪丸腫瘤本身無關。在同時發生的雙側睪丸精原細胞瘤中,合併縱膈左鎖骨上淋巴結和全身轉移的患者,預後差,因此,雙側睪丸腫瘤的治療選擇和睪丸原發性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一致。
病理改變
睪丸腫瘤病理分類方法較多,至1986年Morse等將各種常用的分類法總結歸納(表25-1),根據這個分類,睪丸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腫瘤中,又可分為生殖細胞瘤和非生殖細胞瘤,並特別將生殖細胞瘤中最常見的精原細胞瘤單獨列出,這對指導治療和闡明預後有獨到之處。
睪丸生殖細胞瘤都是同一來源,受不同致癌因素的影響,可發生精原細胞瘤或胚胎組織和胚外組織腫瘤如胚胎癌、畸胎癌以及絨癌、卵黃囊腫瘤。
疾病特徵
1、睪丸腫大88%的患者,睪丸呈不同程度腫大,有時睪丸完全被腫瘤取代,質地堅硬,正常的彈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結節狀,可與陰囊粘連,甚至破潰,陰囊皮膚可呈暗紅色,表面常有血管紆曲。做透光試驗檢查時,不透光。若為隱睪發生腫瘤多於腹部、腹股溝等處捫及腫塊,而同側陰囊是空虛,部分睪丸腫瘤患者同時伴有鞘膜積液。有的尚屬正常或稍大者,故很少自己發覺,往往在體檢或治療其它疾病時被發現,部分病人因睪丸腫大引起下墜感而就診。
2、疼痛
近90%的患者睪丸感覺消失,無痛感。所以一般認為腫瘤是無痛性陰囊腫塊。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還可以見到急劇疼痛性睪丸腫瘤,但往往被認為是炎征,發生疼痛的原因是腫瘤內出血或中心壞死,或因睪丸腫瘤侵犯睪丸外的組織而發生疼痛。
3、轉移症狀
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於髂內、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睪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
臨床症狀
睪丸腫大約有80%的患者在早期出現明顯的睪丸腫大,不伴有疼痛,就是局部受壓也不感到疼痛。但是,不要以為不痛就麻痹大意。睪丸堅硬摸上去象石塊樣質地堅硬,這與普通的皋丸炎時睪丸呈均勻性腫脹和質地並不堅硬有著明顯的區別。皋丸有沉重感隨著腫瘤的生長,重量會驟增,如用手托起睪丸,仿佛手裡托著石塊樣。陰囊及下腹疼痛。睪丸腫瘤在早期有時會發生陰囊或睪丸內出血、壞死,或因外傷導致破裂,腫瘤侵犯睪丸外組織,可引起陰囊劇烈疼痛,或者使睪丸下墜,牽拉局部神經而反射性地引起下腹疼痛。男性乳房發育或者不育,男性乳房發育或者不育也可能是因睪丸腫瘤的緣故,應引起注意。發現可疑症兆時,可平躺在床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在一個睪丸上,再從左到右捻動5—6次,以發現雙側睪丸是否大小對稱。
晚期症狀
睪丸癌轉移症狀: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於髂內、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睪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睪丸腫大症狀:88%的患者,睪丸呈不同程度腫大,有時睪丸完全被腫瘤取代,質地堅硬,正常的彈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結節狀,可與陰囊粘連,甚至破潰,陰囊皮膚可呈暗紅色,表面常有血管紆曲。做透光試驗檢查時,不透光。
疼痛是睪丸癌的又一症狀:近90%的患者睪丸感覺消失,無痛感。所以一般認為腫瘤是無痛性陰囊腫塊。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還可以見到急劇疼痛性睪丸腫瘤,但往往被認為是炎征,發生疼痛的原因是腫瘤內出血或中心壞死,或因睪丸腫瘤侵犯睪丸外的組織而發生疼痛。
疾病類型
197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如下睪丸腫瘤分類方法。
(一)生殖細胞起源的腫瘤:
1、精原細胞瘤 又分典型的、間變型的和精原母細胞瘤。
2、胚胎性瘤 又分成人型、嬰兒型和多胚瘤。
3、畸胎性癌 又分成熟型、未成熟型和惡性變。
4、絨毛膜上皮癌5.多組織類型 包括畸胎癌(畸胎瘤和胚胎癌混合)、其他各種組織成分混合的腫瘤。
(二)非生殖細胞起源的腫瘤:
1、間質細胞瘤。
2、支持細胞瘤。
3、生殖基質癌。
4、以上腫瘤的混合性者。
(三)轉移性睪丸腫瘤。
播散轉移
睪丸腫瘤轉移有以下途徑:
1、淋巴轉移
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為主,約52.9%的病人在接受治療時已經發生淋巴結移轉。經淋巴經路,睪丸腫瘤骼、主動脈周圍淋巴結,然後到縱隔和(/或)鎖骨上淋巴結,其次是轉移到肝、肺、胸膜、腎、腸道、膀胱、軀幹骨等處。
2、局部浸潤 腫瘤擴展穿破白膜到附睪、精索、陰囊皮膚等部位,然後到腹股溝淋巴結。
3、血行轉移 機會很少。
鑑別診斷
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無痛性睪丸腫大,伴有陰囊沉重感或輕微墜脹不適。睪丸腫瘤發生內部出血、壞死,則可發生急性疼痛,甚者劇痛難忍,類似於急性睪丸炎或附睪丸炎症狀。腫瘤細胞發生轉移時,有10%左右病人表現為轉移灶的症狀。如腰背疼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體檢時,可發現睪丸質地堅實如石塊狀,失去其固有彈性,表面可出現結節。托起睪丸有沉重感,為其重要特點。化驗檢查,一般化驗:在病變晚期,可出現貧血,血沉增快,肝功能異常,黃疸指數增高,腎功能損害等。睪丸腫瘤標記:採用放射免疫新技術檢測血液中微量激素在化驗診斷腫瘤方面是一個突破。對睪丸腫瘤的診斷靈敏度高和較有特異性的有甲胎蛋白(AEP)和戎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0%病人有一種或兩種標記增高。CT及MRI:腹部CT可顯示腫瘤三維大小及與鄰近的組織的關係,鑑別睪丸腫塊是囊性或實性準確率達到90%-100%,並能區別腫瘤中心壞死液化與囊腫。MRI對軟組織的對比度較好,可顯示血管結構,減少臨床分期的誤差達22%。尿的促性腺激素和尿液膠乳實驗,如為陽性,則對診斷有決定性意義。
妊娠實驗:能確立診斷,估計預後,指導治療。其陽性結果多發生於睪丸組織廣泛破壞時,所以是較為晚期的輔助診斷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磷(32P)檢查:由於腫瘤細胞核心酸成分增高,且與磷結合,因此32P檢查,能獲得早期診斷。實驗證明,睪丸腫瘤磷含量超過健側25%左右。
一、診斷
(一)臨床診斷
1、B超檢查如發現腹膜後淋巴結腫大,對診斷很有幫助。
2、尿HCG檢查陽性,對判斷睪丸腫瘤有無滋養葉成分參考價值。甲胎蛋白檢查對判斷胚胎性腫瘤有幫助。
3、X線檢查,可了解有無肺、骨轉移。
4、CT檢查:CT檢查,以其檢查的全面性和清晰性,能更詳細地準備地反應睪丸及全身各處的轉移情況,對睪丸腫瘤的臨床分期,科學的綜合治療,以及預後的指導等都有重要價值。
(二)臨床分期
1、TNM分期方法(UICC,1974)
原發腫瘤(T)分期:
如未做睪丸切除術,則用T表示。
Tx:未能滿足確定原發腫瘤範圍的最低要求。
T0:未見原發性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睪丸體部。
T2:腫瘤擴散超越睪丸白膜。
T3:腫瘤侵及睪丸網或附睪。
T4A:侵及精索。
T4B:侵及精囊。
區域淋巴結或鄰區淋巴結(N)分期:區域淋巴結即主動脈旁及腔靜脈旁淋巴結,在陰囊手術後同側腹股溝淋巴結也包括在內。鄰區淋巴結是指盆腔內淋巴結、縱隔和鎖骨上淋巴結。
Nx:未能滿足確定區域淋巴結範圍的最低要求。
N0:無區域淋巴結受侵的徵象。
N1:同側單個淋巴結受侵,如在腹股溝應是可活動的淋巴結。
N2:對側、雙側或多個區域淋巴結受侵或腹股溝活動的淋巴結。
N3:有腹部可觸及的腫塊或腹股溝固定的淋巴結。N4:侵犯鄰區淋巴結。
遠處轉移(M)分期:
Mx:未能滿足確定遠處轉移的最低要求。
M0:無遠處轉移的徵象。
M1:有遠處轉移。
M1a:有隱匿的轉移,根據生化和(或)其他檢查確定。
M1b:某一器官的單個轉移。
M1c:某一器官的多處轉移。
M1d:多個器官的轉移。
說明:限於睪丸體,有包括附睪。必須有病理學診斷,分為不同的組織學類型,惡性淋巴瘤不包括在內。有病理檢查方為確定TNM的最低要求。否則用Tx、Nx、或MX表示。
T:須經臨床檢查、睪丸檢查(在此代表活檢)。
N:須經臨床檢查、淋巴X線造影、泌尿系統X線造影。
M:須經臨床檢查、胸部X線拍片、生化檢查。
2.臨床分期:
Ia期:腫瘤限於睪丸內。IB期:局部腫瘤屬於Ia期,但腹膜後淋巴結清除中有癌浸潤。
Ⅱ期:腹股溝、盆腔內、腹主動脈旁、橫膈下的淋巴結有癌轉移,但無遠位臟器的轉移。
Ⅲ期:淋巴結轉移越過橫膈以上,並有實質性臟器的癌轉移。
(三)病理診斷
睪丸腫塊論斷不清時可手術探查。手術時先阻斷精索血循環,作睪丸活檢送冰凍切片檢查,證實為腫瘤後,即可切除睪丸。
二、鑑別診斷
1、鞘膜水囊腫 囊性、軟而透光,抽出液體後可觸到正常睪丸。絲蟲病引起的睪丸鞘膜積液使陰囊皮膚與皮下組織浮腫,往往同時有橡皮腫存在。
2、陰囊血腫 有外傷史,對陰囊血腫機化者應注意與腫瘤區別。
3、睪丸炎 有炎症症狀,急性發作時有紅腫熱痛。
4、附睪炎 有炎症症狀,睪丸正常。
5、附睪結核 附睪串珠狀結節,睪丸正常。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精源細胞瘤應行根治性睪丸切除術,術後放射治療,晚期用多聯化療。
2.胚胎癌和畸胎瘤應行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及腹膜後淋巴清掃術,術後輔以放射治療及多聯化療。如更生酶素,順氯胺鉑,阿酶素及博萊酶素等。
3.絨毛膜上皮癌行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及多聯化療如6-硫基嘌呤、氨甲喋呤、更生酶素等。
用藥原則
1.抗生素僅用作術前預防感染。
2.精原細胞瘤或絨毛膜上皮癌化療效果較好。
對於早期睪丸腫瘤的治療,由於早期癌腫較小,未發生轉移擴散,臨床上主要採用手術切除術。手術治療能夠快速切除腫瘤細胞組織,見效快,但是它無法根除腫瘤細胞,造成腫瘤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易轉移、復發,加重患者病情。所以術後需要結合放化療或者腫瘤生物免疫防止復發轉移。
對於中晚期睪丸腫瘤患者的治療,臨床上多採用放化療及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放化療能夠局部或全身殺傷腫瘤細胞,見效快,但是它們無法根除腫瘤細胞,易轉移、復發、全身毒副作用大,極易產生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脫髮等症狀,加重患者病情,造成人體免疫功能損傷。放化療後結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可以增效減毒,提高放化療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生物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最新腫瘤治療技術,是通過生物技術在高標準的實驗室內培養出可殺傷腫瘤的自體免疫細胞,回輸體內,直接殺傷癌細胞的治療方法。與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同,腫瘤生物免疫治療主要是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臨床上常常在睪丸腫瘤術後或放化療後聯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可以精確殺死手術後殘餘癌細胞,提升放化療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轉移,防復發。對放化療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有利於放化療的順利進行。
睪丸腫瘤術後結合生物免疫治療,可以精準清除殘餘腫瘤細胞,防復發、防轉移,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命,放化療聯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可以系統徹底清除腫瘤細胞,調節自身免疫功能,確保患者全面康復。
檢查
一是看;二是用手觸摸測量大小及硬度。一般觸摸後就能知道睪丸體積,當判斷不清時可睪丸模型比對大小,模型從1-30號不等。測量時將被測睪丸拉起,繃緊陰囊皮膚,將測量子與睪丸逐一比較。此外還需檢查附睪,其一般質地柔軟,觸診以判斷有無結節或腫塊。
睪丸腫瘤的診斷依據:
(一)腫瘤標記(瘤標)目前套用最廣的是胎甲球(AFP)和人類促性腺激素(HCG)。AFP:正常值<40ng/ml,半衰期4天~5天。睪丸腫瘤中全部卵黃囊瘤、50%~70%胚胎癌、畸胎癌時升高;純絨癌和純精原細胞瘤不升高。
HCG:正常值<1ng/ml,全部絨癌和40%~60%胚胎癌HCG陽性,“純”精原細胞瘤5%~10%陽性。
套用以上兩種瘤標檢查,非精原細胞瘤90%有其一或兩都陽性。純精原細胞瘤HCG陽性占5%~10%,即90%以上純精原細胞瘤不產生瘤標,非精原細胞瘤不產生瘤標者10%,所以一旦臨床上診斷睪丸腫瘤後應立即行睪丸切除術,不必等候瘤標結果。
瘤標可作為觀察療效的指標,手術或化療、放療後迅速下降則預後較好,下降緩慢或不下降者可能有殘餘腫瘤。所以一旦臨床上診斷皋丸腫瘤後應立即行睪丸切除術,不必等候瘤標結果。
(二)B超可用於確定睪丸內腫瘤和腹股溝有無轉移淋巴結等病狀。
(三)CT及MRI可發現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灶<2cm的病變。
併發症
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於髂內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睪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
西醫治療
睪丸腫瘤的治療決定於其病理性質和分期,治療可分為手術、放療和化療。首先應做經腹股溝的根治性睪丸切除術。標本應作詳細檢查,最好行節段切片,了解腫瘤性質,尤其是精原細胞瘤是純的還是混合的,治療上有相當大的差別,一般統計精原細胞瘤65%~70%已有轉移。如果純精原細胞瘤無腹膜後淋巴結轉移而已有肺、肝轉移灶,應想到非精原細胞瘤成分,以下分別討論治療方案。
一、手術:
(一)睪丸切除術
適用於任何類型的睪丸腫瘤,所強調的是應當採用經腹股溝途徑的根治性睪丸切除術。方法是:手術採用腹股溝斜形切口,達陰囊上方,分離精索,在腹股溝內環處先將精索、血管結紮切斷,然後再切除睪丸及其腫瘤。
其注意事項為:在手術時儘可能先結紮精索血管及輸精管;應儘可能地高位切除精索;術中防止擠壓腫瘤以免促使擴散。單純睪丸切除往往達不到徹底的手術切除效果,需配合施行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以達到根治的目的。現套用最廣的是用腹正中切口(從劍突至恥骨聯合)。
其優點是:能充分暴露腹膜後間隙,使手術在直視下進行操作,腎蒂和大血管周圍均能完善地暴露和徹底清除。其範圍包括同側下2/3腎筋膜內所有的淋巴結、脂肪和結締組織。Roy等指出:左、右兩側睪丸引流範圍有一定區別,且右側向左側的交通支較多,故清掃的範圍亦應不同,清掃範圍右側大於左側。
右側:應由腎蒂平面以上2cm平面起,沿下腔靜脈到腹主動脈分叉處,切除所有的脂肪、結締組織與淋巴組織,同時也切除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之間的淋巴結及腹主動脈前的淋巴結,再由腹主動脈分叉處向右、向下切除骼淋巴結,與內環精索結紮處會合,將其殘端一併切除。
左側:沿腹主動脈自腎蒂上2cm向下解剖直至腹主動脈分叉處,切除所有的脂肪,結蒂組織與淋巴組織,同時也切除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之間的淋巴結,再由腹主動脈分叉處向左、向下沿骼血管解剖,切除髂淋巴結達左側內環處,將精索結紮殘端一併切除。有學者認為上述清掃方法尚不能徹底,仍有25%的淋巴結殘留在大血管後面,因而採用擴大的雙側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其方法與前述方法基本相同,由兩側輸尿管內側開始,結紮兩側腰動、靜脈,使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完全游離,可提起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將腹膜後區域內的淋巴結、脂肪組織全部清除,以達到完全清除的目的。睪丸腫瘤腹膜後轉移主要位於腸系膜動脈根部水平以下的腎周圍到大血管分叉水平之間的範圍內,對該區域作徹底清除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關鍵。
(二)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
由於非精原生殖細胞瘤如胚胎瘤、畸胎瘤對放射線不敏感,故在行睪丸切除術後,應做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在Ⅰ、Ⅱ期的病例可以得到治癒的機會。有關手術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利弊,目前大多數學者主張採用從劍突到恥骨聯合正中切口的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切除範圍包括上界到雙側腎蒂上2cm及腎蒂,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周圍至髂血管交叉和同側髂血管上1/3部分,兩側到雙側輸尿管和精索,和同側腎周圍筋膜內所有的淋巴結、脂肪及結蒂組織。
關於腹腔後淋巴結清除術的時機及操作一般認為:
① 手術時間,在睪丸切除術的同時或兩周后進行。
② 清除淋巴結應按解剖順序,爭取做整塊切除。
③ 在腹膜後大血管旁剝離淋巴結應謹慎輕巧,以免損傷大血管,並且不應過度牽拉腎蒂血管。
④ 術後若需要化療,應在兩周之後進行。
(三)肺內孤立轉移灶的切除
對於有肺部轉移灶的患者,經過觀察一定時間及化學治療抑制肺部病灶,無新病灶出現時,可考慮手術切除,以爭取治癒。
二、放療:
精原細胞瘤睪丸切除後放射治療,25~35GY(2500~3500rad)3周照射主動脈旁和同側髂、腹股溝淋巴結。第l期者90%~95%可生存5年。如臨床發現腹膜後病變即第2期,則縱隔及鎖骨上區亦照射20~35GY(2000~3500rad)2~4周5年生存率亦可達80%以上。腹內大塊轉移和遠處病灶預後不良,生存率僅20%~30%,近年亦用含順鉑的化療,生存率可以明顯提高,60%~100%有效應(PVB或DDP十GY)化療方案在下段內介紹。睪丸切除時精索有病變者,半側陰囊亦應包括在照射區內。腹部有>10cm腫瘤,肺部轉移癌均有明顯的放療效應。非精原細胞瘤包括胚胎癌、畸胎癌、絨癌、卵黃囊腫瘤或各種混合組成腫瘤。腹膜後淋巴結轉移極常見,由於對放射線不如精原細胞瘤敏感,因此,除睪丸切除外應同時行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第l期病例手術證明約10%~20%已有轉移,即病理屬2期。睪丸切除加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病理l期者90%左右可生存5年以上,病理2期者降至50%左右。第3期遠處轉移144例中肺89%,肝73%、腦31%、骨30%、腎30%、腎上腺29%、消化道27%、脾13%、腔靜脈11%。以化療為主要治療。在非精原細胞瘤中絨癌常是先轉移至肺等遠處病灶。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瘤標記HCG及AFP的改變。
嬰幼兒3歲以內胚胎癌惡性程度比成年人低,對手術、化療、放療耐受性差,腹膜後淋巴結轉移亦低於成年人,僅4%左右,一般不考慮行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小兒畸胎瘤、卵黃囊腫瘤等處理與胚胎癌相同。死亡多為血行轉移。必要時行化療。三、化療:
(一)適應證
不宜手術或不願用手術的II、III期病人;局部腫瘤限於睪丸內,但腹膜後淋巴結清除後組織中有癌浸潤者;手術、放療後,或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挽救治療。
(二)禁忌證
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有感染以及發熱等嚴重併發症者;年老體衰或呈惡液質者;有嚴重骨髓抑制者。化學治療發展較快,使用藥物的治療方案也較多。列舉常用治療方案以供參考。
(三)單藥化療
單藥化療對睪丸腫瘤仍有一定的療效。
1、順鉑(DDP) 成人每日20-50mg,分3-6次給藥;或每次150mg,3周后重複,1療程300mg,可反覆套用。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和腎毒性,套用時要積極套用鎮吐藥物,並進行水化。
2、博萊黴素(BLM) 成人每次30mg,靜脈注射,每周1次,連用12周。總量為300-600mg.主要副反應為發熱肺纖維化和皮膚色素沉著等.
3、苯丙氯酸氮芥(溶肉瘤素) 一般每次25-50mg,每周1次,口服或靜脈注射,總量為180-200mg。主要反應為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
(四)聯合化療
睪丸腫瘤的全身聯合化療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生存率較高,目前較多採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常用化療方案:
1、PEB(PVB)方案
DDP 100mg/m2 ,靜脈滴注,第1天(配合水化利尿等);VP-16 100mg/m 2,靜脈滴注,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3周重複,共3-4個周期。
2、CEB方案
CBP 300mg/m2 ,靜滴,第1天;VP-16 100mg/m 2,靜滴,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4周重複,共3-4個周期。
3、首次治療失敗後的解救方案
IFO 1.2mg/m2 靜脈滴注,第1~5天;ACTD 250μg/m2 ,靜脈滴注,第1~5天;ADM 30~40mg/m2 ,靜脈衝入,第1天。21~28天為1周期,其2~3個周期。大劑量DDP治療需配合水化及止嘔治療,應在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指導下實驗。治療非精原細胞瘤的方案亦可以用於常規藥物治療失敗的精原細胞瘤患者。
睪丸腫瘤易於發生淋巴道和血道的轉移。介入放射學動脈區域灌注化療和淋巴管灌注化療對改善預後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有重要作用。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者見選擇雙側髂內動脈灌注化療和淋巴管灌注化療,技術參見膀胱癌。藥物選擇根據病理性質而定,參見化療內容。
五、免疫治療
惡性腫瘤發生的原因有機體免疫力降低的因素,而手術治療、化療以及放療等療法對機體免疫系統又的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在惡性睪丸瘤的綜合治療措施之中,免疫治療仍可以作為一種輔助療法發揮一定的作用。
1、干擾素(IFN)
干擾素是一類細胞受到病毒感染後釋放出來的免疫物質,是藥物蛋白質。其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由於來自不同種屬而有差異。現有來自於白細胞α-IFN(165個胺基酸);來源於纖維母細胞的β-IFN(166個胺基酸)及免疫性的γ-IFN(146個胺基酸)。
方法:肌內注射或瘤灶局部注射。
① 肌內注射:一般每次3×106IU,1~3日1次,劑量可逐漸增加至108IU,總劑量視療效和副作用而定。
② 瘤體內注射:一般每次3×106IU,每日或隔日一次,注射於腫瘤內及其周圍。
干擾素的副作用有發熱、體重下降、皮疹和注射部位疼痛,長期大量套用可引起脫髮,但停藥後可以恢復,可引起輕度骨髓抑制。
2、白細胞介素-2(1L-2) 1L-2是一種由133個胺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5
糖蛋白是活化的T淋巴細胞產生的活性介質。在細胞免疫中,1L-2起主要的作用。1L-2通過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的誘導與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增強、IFNγ作用的增強、輔助T細胞的增殖以及LAK細胞的誘導與增殖、中介免疫系統等,顯示抗腫瘤作用。
方法:
① 肌內注射:每次106U~108U,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
② 瘤體內注射:劑量根據腫塊大小而定。
③ 胸腹腔注射:抽盡胸水後,每次注入106U~108U。
④ 肝動脈導管注射:每次酌情可用至108U。
1L-2隨其劑量的增加而副作用加重。較輕的出現發熱、寒戰、無力、關節疼痛及食慾下降、噁心腹脹等,一般停藥後或對症治療即可緩解。較重的副作用是向心性水腫和低血壓,雖然停藥後大部分可以緩解,但極少數病人會有生命危險,應引起重視。
3、雲芝多糖K(PS-K)
成人每次1g,1次服下,每日3次。可連續服用或視病情變化而定。可預防術後復發和增強化療藥物的抗腫瘤作用。尚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常用西藥
精原細胞瘤已有廣泛轉移,睪丸切除後可予化療。用苯丁酸芥氮(瘤可寧)0.10- 0.15mg/kg/日,長期服用。
胚胎癌、畸胎瘤、畸胎癌、絨毛膜上皮癌等,淋巴結活檢陽性,切除後亦應給予苯丁酸氮芥10天治療。
單方驗方
1、棉酚10mg,口服,一日3次,連服1-2月。每月複查肝功能一次。
2、1%莪術油20毫升,加入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內靜滴,連用1-2月。
3、五味龍虎散,每服1.5克,一日2次,溫開水送下。
中醫治療
(一)瓣證分型治療1、氣滯血瘀,濕熱蘊毒型
證候:睪丸腫瘤,結節堅硬,皮膚粘連,皮色紫黯,舌質絳,苔黃厚、脈沉弦有力。
治法:化瘀利濕。
方藥:血腑逐瘀湯合八散加減。生地、桃仁、丹參、川芎各12g,乳香、沒藥、血餘炭、赤芍、白芍、牛膝各9g,半枝蓮、龍葵各30g,黃柏、蒼朮各10g等。
2、肝腎陰虛,氣血郁滯型
證候:睪丸墜脹,累及小腹,腰酸腿軟乏力,面色失華,舌質黯,苔白或少苔,脈沉細。
治法:補益肝腎,理氣散結。
方藥:六味地黃丸合橘核丸加減。熟地、生地、山萸肉、女貞子、桑寄生、肉蓯蓉各9g,橘核、荔枝各12g,茴香、莪術各6g,虎杖、夏枯草各15g。
3、肝鬱痰凝型
證候:睪丸腫硬脹滿,或見下肢浮腫,或睪丸腫甚至皮膚破潰、出血、腥臭,煩躁易怒,脅肋胸脘脹痛或竄痛,舌體胖,舌質黯紅,苔厚膩,脈弦滑。
治法:理氣疏肝,化痰散結。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導痰湯加減。柴胡9g,白芍10g,當歸15g,枳殼12g,制南星12g,浙貝母30g,鬱金10g,橘核仁10g,夏枯草30g,雞內金15g,瓦楞子30g,昆布30g,海藻30g,烏藥10g,荔枝核10g。肝鬱化火而見口渴苔黃者,加沙參30g,麥冬30g,生地15g,香附12g。
(二)專方驗方
1、黨參、三棱、莪術、荔枝核各15g,白朮、茯苓、半夏、青皮、橘核各12g,陳皮10g,夏枯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精原細胞瘤。
2、川楝子、橘核、荔枝核各12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各30g,忍冬藤、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g,元胡10g,石打穿25g,連翹、海藻各9g。水煎服,每日1劑。
3、黨參、白朮、茯苓、天花粉、莪術、大青葉、淡竹葉各12g,半枝蓮、皂角刺、白花蛇舌草各30g,露蜂房10g,甘草3g,蟑螂4-6個(焙乾、碾細、沖服),1-3日1劑,煎汁約1000ml作茶飲。
4、蟾蜍,中等大小,除五臟洗淨,清水煮爛,取汁飲用。1日2次,飯後半小時口服,並用其塗腫物處,1日2次。適用於睪丸胚胎癌。
5、麻黃9g,桂枝10g,白芍、杏仁、茯苓、白朮各12g,石膏、防己、黃芪各24g,夏枯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精原細胞瘤縱隔轉移,咳嗽、氣急、心悸。
6、生地、半枝蓮、土茯苓、女貞子、菟絲子各30g,桑寄生、牛膝、枸杞子各10g,丹參、炒麥芽、谷芽各15g,赤芍9g,桃仁、紅花各6g。
(三)中成藥
1、加味西黃丸(膠囊)
藥物組成主要為牛黃3g,麝香3g,乳香165g,沒藥165g,三七15g,生曬參15g,雞內金30g,川貝母30g,紫河車30g等。全藥共奏理氣活瘀、軟堅散結、益氣養血之功效。對於睪丸腫瘤屬於痰濕內阻和肝腎陰虛者較為適宜。
2、茴香橘核丸
藥物組成主要為茴香(鹽制)、橘核(鹽制)、肉桂、蓽芨、烏藥、桃仁、昆布、海藻等。全藥共奏溫經止痛、疏肝散結之功效。對於睪丸癌表現為煩躁、脅肋疼痛、小腹疼痛、陰囊腫脹、睪丸腫大堅硬者較為適宜。本藥為水丸,每次9g,口服,每日2次,空腹時溫服或淡鹽水送服。
(四)局部潰瘍或潰爛的外治
1、板藍根120g,金銀花30g,連翹20g,黃柏30g。水煎,頭煎內服,二煎沖洗局部,每日1劑。
2、生肌散
麝香3g,冰片4.5g,全蠍15g,生大黃15g,甘草24g,雄黃24g,大海馬30g,黃柏30g,廣丹30g,炮山甲30g,薑黃45g。上藥共研細末,取適量撒於患處,每日1-2次。
3、皮癌淨
主要藥物為紅砒3g,指甲1.5g,頭髮1.5g,大棗(去核)1枚,鹼發白面30g。先將紅砒研細,與指甲、頭髮同放於大棗內,用鹼發白麵包好放於木炭火中,煅燒炭樣,研細為末,裝瓶備用;或用麻油調成50%膏劑。外用,粉末可直接敷於腫瘤瘡面上,或用膏劑塗於患處,每日或隔日一次。本藥對放化療無效者仍比較適宜。
臨床症狀
睪丸腫大約有80%的患者在早期出現明顯的睪丸腫大,不伴有疼痛,就是局部受壓也不感到疼痛。但是,不要以為不痛就麻痹大意。睪丸堅硬摸上去象石塊樣質地堅硬,這與普通的皋丸炎時睪丸呈均勻性腫脹和質地並不堅硬有著明顯的區別。皋丸有沉重感隨著腫瘤的生長,重量會驟增,如用手托起睪丸,仿佛手裡托著石塊樣。陰囊及下腹疼痛。睪丸腫瘤在早期有時會發生陰囊或睪丸內出血、壞死,或因外傷導致破裂,腫瘤侵犯睪丸外組織,可引起陰囊劇烈疼痛,或者使睪丸下墜,牽拉局部神經而反射性地引起下腹疼痛。男性乳房發育或者不育,男性乳房發育或者不育也可能是因睪丸腫瘤的緣故,應引起注意。發現可疑症兆時,可平躺在床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在一個睪丸上,再從左到右捻動5—6次,以發現雙側睪丸是否大小對稱。
病理改變
睪丸腫瘤病理分類方法較多,至1986年Morse等將各種常用的分類法總結歸納(表25-1),根據這個分類,睪丸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腫瘤中,又可分為生殖細胞瘤和非生殖細胞瘤,並特別將生殖細胞瘤中最常見的精原細胞瘤單獨列出,這對指導治療和闡明預後有獨到之處。
睪丸生殖細胞瘤都是同一來源,受不同致癌因素的影響,可發生精原細胞瘤或胚胎組織和胚外組織腫瘤如胚胎癌、畸胎癌以及絨癌、卵黃囊腫瘤。
中西醫綜合治療
(一)手術與中醫藥配合
(二)放療與中醫藥配合
採用清熱解毒、養陰益氣或滋陰潤燥,輔以健脾和胃之法,可減輕放射線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常用方如沙麥門冬湯、玉女煎、五味消毒飲等。
(三)化療與中醫藥配合
為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運用中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滋陰補腎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表現在化療的胃腸反應減輕,甚至不出現;骨髓抑制的程度亦可大減輕,而且增加了恢復的速度。常用中藥如黃芪、黨參、太子參、當歸、雞血藤、仙靈脾、枸杞子、女貞子等。
睪丸腫瘤通過手術治療、化療等方法,其無瘤生存時間比較長,要進一步提高療效,可以在手術後或化療期間套用中藥或中成藥(包括中藥針劑)中的抗腫瘤藥,有些中藥抗癌藥可以與放、化療同時套用,例如嗎特靈注射液等,既具有抗癌作用又不損傷人體正氣。
囊腫與性
以往的研究表明,儘管在睪丸癌術後病人中,陽萎發生率是很低的,但是在臨床上還是能碰到的。這類陽萎的原因不明,可能是睪丸切除、放療、反覆化療等多種因素產生的性腺功能低下的反映。當病人主訴在治療後出現性慾低下和陽萎時,病人血中睪丸酮濃度可能有顯著下降,並無證據睪丸酮替代療法會促進睪丸腫瘤的復發和加速腫瘤生長。所以,對這些病人採用激素治療後,通常都能恢復性慾和性交能力。
應注意睪丸癌和手術對病人產生的情緒上的影響,許多病人對自己以前的性行為感到強烈的悔恨,認為睪丸腫瘤的發生是以往手淫、性病或過度性生活的惡性結果,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從而明顯地改變了以後的性行為。
另一些病人還會因為失去一隻睪丸面感到低人一等,這些病人(或男孩)很可能對自己性能力感到十分焦慮。在性交時,病人常常注意自己的性功能是否正常,這樣就分散了注意力,把自己不恰當地置於“旁觀者”的地位,影響了性反應的自然進程。同樣,有一些把男性性功能與生育力等同起來的病人,會因失去射精能力或因藥物和化療的影響引起的不育而感到灰心和沮喪,並且可能由於對生育能力的過分焦慮而發展為陽萎。
在術前、術後為睪丸腫瘤病人提供性諮詢指導是很重要的,應確定病人(及其配偶)所具有的焦慮的類型和原因,同時向病人夫婦指出用於減少性問題的有效而適宜的方法。對那些關心自己在今後性關係中的體形的未婚男性,可考慮植入無生物學反應的人工睪丸,以改善陰囊外形。最後還應指導病人學會自行檢查睪丸的方法、及早發現睪丸腫塊或其他病變。患非精原細胞睪丸癌的病人,大多需同時作腹膜後淋巴結切除,報告52例做了上述手術的病人中,有49例雖然仍有性高潮和正常的陰莖勃起,但最後都喪失了射精能力。術後病人無逆行射精的證據,在手淫後立即採集的病人尿液標本里,無精子和果糖。雖然有兩例術後病人,在以後重新恢復了射精能力(可能由於神經纖維的再生),但腹膜後淋巴結切除術後,不育的發生率是很高的。
如果病人希望在術後能繼續生育,就應該在術前預先採集精液冷藏,供術後人工授精用。
有人曾對37例因不同睪丸腫瘤而行腹膜後淋巴結切除的已婚病人作了回顧性研究,發現在12例要求生育的病人中,有7偽病人的配偶成功地懷了孕。然而他們也發現,44例行雙測腹膜後淋巴結切除的病人中,9例病人有性慾減退,6例性生活次數減少;而29例因精原細胞瘤行睪丸切除和放療的病人中,僅1例病人的性功能受到影響。這些資料說明腹膜後淋巴結切除術對病人性功能的影響。
高危人群
出生時睪丸未下降到陰囊內的隱睪患者,其發生睪丸腫瘤的機會比正常人大20-40倍。隱睪患者2歲前手術,睪丸一般不會發生惡變;3-10歲間手術,可明顯降低睪丸的惡變率;10歲以後即使手術,也不能降低睪丸惡變率。近親中有患睪丸腫瘤的人;睪丸有外傷史,或接觸過某些化學物質如鋅、鎘等;長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後代患睪丸腫瘤的機會增加;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等時。並發睪丸炎而導致睪丸萎縮者。
飲食禁忌
宜吃食物
①宜多吃抗睪丸腫瘤的食物:甲魚,貓肉,海帶,麻雀,鯽魚,豬脬,蕎麥,核桃,荔枝,山楂,絲瓜,萵苣,烏梅。
②女性化症狀明顯宜吃狗肉,狗鞭,海馬,對蝦,泥鰍,淡菜,龜肉,核桃,羊肉,羊腎,麻雀。
③腰痛宜吃芋艿、栗子,梅子,荔枝,絲瓜,對蝦,鮑魚,赤,海馬,海蜇。
④感染宜吃油菜,苦瓜,豆腐渣、泥鰍,黃顙魚,蟹,香椿。
忌吃食物
①忌煙、灑及一切辛辣刺激興奮食物。
②忌霉變、醃製、油煎、肥膩食物。
③忌溫熱壯陽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動物鞭等。睪丸腫瘤臨床不多見,但幾乎全屬惡性。發病年齡有三個高峰:嬰兒期以卵黃囊瘤為多,青壯年可見各種類型,70歲以後主要為精原細胞瘤。睪丸腫瘤最常見症狀為無痛性睪丸腫大及沉重感。精原細胞瘤腫大的睪丸往往保持睪丸輪廓,質地一致。而畸胎瘤則呈結節性腫大,軟硬不一。
預防護理
1、及早治療隱宰,避免睪丸外傷和房事過度,對預防睪丸腫瘤有一定意義。
2、治療隱睪應在4-6歲,最遲不得超過7-11歲;可以內分泌治療2周,無效時行睪丸固定術。3、睪丸腫瘤位於體表,容易發現,只要引起重視,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4、菸草中含有致癌物質砷等,並且吸菸可引起性激素的改變,因此早有科學家懷疑吸菸可能是睪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吸菸的確增加了患睪丸癌的風險。乳製品食用量較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也相對更高。特別是那些乳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高出87%。故戒菸,調整壞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的關鍵。
護理建議
1.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認真聽取經治醫生的說明,不要一個人這裡那裡胡思亂想,過分憂慮。患者自身也好,家屬也好,要冷靜,要齊心協力儘早安排今後的治療。特別是在治療轉移病灶長期接受有嘔吐等強烈副作用化學療法時,在必須切除轉移灶等大手術時,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很大的。全體家屬要從物質和精神方面給患者以充分的溫暖和支持。
但是,因為可憐而嬌寵病人也是不應該的。為了不使患者灰心失望,要激勵患者鼓起勇氣,勇敢地面對痛苦的治療,有時甚至有斥責患者的必要。
出院後毋需療養。只是在因化學療法的副作用有手足麻木的時候,注意在行走時不要跌倒。在有腎功能和肝功能障礙的時候,對於飲食和運動要求,可仔細聽取經治醫生的忠告。
出院後最重要的事就是聽從醫生的指示,認真定期上醫院檢查,觀察有無復發。因為即使復發也常常不出現症狀,不要自己武斷地認為已經治好而有所忽視。不及時就診,復發了還放棄治療,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家屬也要牢記這些忠告,如果患者拒絕診療,要盡力勸說他。經過3年以後的話雖然問題不大了,但還是要每年1次地接受醫生的檢查。
惡變檢查方法
1.醫生仔細檢查雙側陰囊內腫塊後,大致可區分良惡性病變。懷疑睪丸腫瘤後,不宜作睪丸腫瘤局部穿刺活檢,因較輕易引起腫瘤轉移。確診睪丸腫瘤性質需依靠手術後的病理報告。
2.B超檢查,可較準確測定睪丸的大小、形態及有無腫瘤發生。非凡是隱睪患者,可了解睪丸發育情況及是否腫大、惡變等。
3.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檢查值超過正常值,應作進一步檢查。
4.胸部X線檢查,包括透視或拍胸片,以了解有無肺部轉移。
5.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較為精確地了解腹膜後有無轉移,對尚未行隱睪摘除、可能已惡變的患者尤為有益。
營養治療
營養治療
1、每天攝入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其中豐富的維生素、葉綠素,有很強的抗癌作用。
2、金針菇,富含多種胺基酸和核苷酸,有明顯的抗癌作用,應多食。
3、果膠和海帶、海藻中含有海藻鈉,易和致癌物質結合而排出體外,有較強的防癌作用,宜常食。
4、多食用大蒜,其富含的硒元素有明顯的抑制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作用。
5、多食用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山藥、銀杏、鱔魚、海參、墨魚、章魚。
6、多食胡蘿蔔、捲心菜、青瓜、豌豆、銀耳、黑木耳及豆類,有利於機體抑制癌。
營養食譜
馬鞭草蒸豬肝睪丸腫瘤:[用料]馬鞭草30克,豬肝片60克。
[製作]馬鞭草洗淨切段,與豬肝片加調料共蒸熟爛食。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散淤。
[備註]脾胃虛寒者慎用。
薜藶果燉豬肉
[用料]薜藶果1~2個,豬瘦肉100克,冬瓜100克。
[製作]先淨薜藶果對半劈開,加入豬瘦肉、冬瓜同燉湯。
[功效]活血補血,清熱解毒。
腫瘤與隱睪
首先它與妊娠有關(個別始發於卵巢或男性睪丸上的稱為原發性絨癌,極為罕見),它來自精卵結合而成的胚胎,至少有部分來自男方。不象其它婦科腫瘤,是女方本身的細胞變異而來的。
其次,惡性滋養細胞腫瘤很兇險,疾病早期就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廣泛轉移,致病人於死亡。
第三,滋養細胞具有產生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功能,通過測定血或尿中HCG的含量,就可以幫助診斷滋養細胞瘤,還可以據此監視疾病變化和觀察治療效果。
滋養細胞腫瘤有三種:良性葡萄胎、惡性葡萄胎和絨毛膜癌。
男性疾病
佩羅尼病 | 出血性膀胱炎 | 前列腺囊腫 | 前列腺囊腫症 | 前列腺精囊炎 | 多睪症 | 射精困難症 | 弱精子症 | | 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 | 手淫強迫症 | 無精子 | 滴蟲性包皮龜頭炎 | 男性性交疼痛 | 睪丸囊腫 | 睪丸炎 | 睪丸腫瘤 | 精囊炎 | 精囊腺 | 精囊腺炎 | 精子分析儀 | 精子增多症 | 精阜炎 | 腎性貧血 | 腹股溝疝氣 | 腺性膀胱炎 | 腺通茶 | 血精症 | 輸精管道梗阻 | 選擇性陰莖背神經切斷術 | 陰囊絲蟲病 | 陰囊壞疽 | 陰囊損傷 | 陰莖勃起不足 | 陰莖勃起功能障礙 | 陰莖扭轉 | 陰莖骨折 | 男性不孕不育症 | 包皮包莖 | 陰莖環 | 隱匿性陰莖 | 小便刺痛 | 畸形精子症 | 武文帥 | 睪丸異常不育 | 陰莖延長 | 龜頭炎 | 前列腺增生 | 陰囊潮濕有異味 | 精液帶血 | 睪丸疝氣 | 龜頭炎 | 前列腺炎 | 前列腺痛 | 性功能障礙|細菌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