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穴居人是最接近現代人類的一個人類進化分支,冰河世紀末期他們生活在歐洲和近東地區,消亡於大約3萬年前。
在70000-10000年前間,歐洲很多地方都是以洞穴作為居所,其原因可能是為了抵禦最後一次冰川前進期間的寒冷氣候。中國北京附近的洞穴里所發現的穴居人化石(北京人化石)屬於最早發現的一批證據。北京人是早期人類之一,生活在距今30萬年之前。在非洲也發現了穴居人化石,其生活時間與北京人相近。
穴居人是冰河時期的王者,他們互相協作,共同生活,他們曾經和現代人類的祖先一起生活在地球上,進行著早期人類艱難的跋涉。而最終人類的祖先原始人留了下來,而穴居人卻消失了。
特徵
科學家發現在熱帶氣候下進化的這些古人多有一個大鼻子,有較大的鼻孔可幫助給身體降溫。
穴居人的大鼻子曾一度讓人類學家感到迷惘,他們指出現代適應寒冷的人類都有個小鼻子來感受潮濕,好讓溫和空氣進入肺部,並能在呼氣時減少水分和熱量的損失。
研究表明穴居人和人類的成年速度一樣。幸運的是,穴居人的內鼻孔較外鼻孔要狹窄,因此也能很好地適應刺骨的冬季。
穴居人的面孔比現代人寬大。他們有寬大的臉是因為更早期的人類有寬大的臉,是從祖先那裡遺傳過來的。
科學研究
DNA信息
科學家個來自Feldhofer洞中的化石和來自在北高加索Mezmaiskaya洞中發現的穴居兒童的骨骼中獲得的DNA樣本進行分析,科學家分析了三個穴居人的DNA,試圖通過檢測弄清早期人類的遺傳歷史。分析結果顯示,他們與現代人比較相似,是從相對較少數量的人群中擴展而來的。但沒有證據顯示穴居人與現代人有任何形式的混種,這也是專家們一直爭論的問題。這些DNA是從在克羅埃西亞Feldhofer洞中發現的穴居人遺體中獲得的。
演化差別
37萬年前兩者擁有共同的祖先現代人類與穴居人類頭骨分析顯示,37萬年前兩者擁有著共同的祖先。但現代人類具有進化的優勢性,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什麼現代人類可以用行為方式逐漸取代穴居人,現代人類掌握新文化的能力使他們可以更好地開拓自己的生活環境,並超越穴居人。他們的能力形成可能與頭蓋骨的形狀沒有關係。
考古學家發現當穴居人消失時現代人類社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5萬年前,現代人類開始在洞穴里繪畫、出現岩石繪畫藝術以及採用珠子計算時間,而在此之前現代人類卻很少有類似的文化行為。
和現代人類混種
科學家研究人類基因血統發現,像現代歐亞人和現代北非人都攜帶著一些穴居人血統。2010年一項基因研究顯示,他們與一些現代人類祖先進行混種生育,現代歐亞人基因組中1-4%包含著穴居人DNA。
穴居人與現代人類混血繁殖現象出現於80000-50000年前,在非洲早期人類首次進入歐亞地區不久,儘管當時仍是一個獨立的群體,之後逐漸形成了原始歐亞人。一種可能性解釋顯示,一支源自穴居人和現代非非洲人的混血祖先群體,在大約23萬年前逐漸脫離其它非洲人並保持獨立存在,直到他們離開非洲。研究指出現代歐亞居民最接近於穴居人。
滅絕
13000年前,北美洲穴居人滅絕,當時正在歐洲和亞洲形成的早期人類文明的發展停頓,猛獁和乳齒象等大型動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地球從此進入長達1000年的冰凍期。科學界一直將上述大滅絕原因歸結於氣候劇變。證據顯示,一顆彗星於1.3萬年前在地球上空爆炸,爆炸產生的火球導致北半球多數地區陷入火海,使得北半球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幾乎完全被摧毀。科學家推斷,這顆彗星是在撞上地球前在地球上空爆炸的。彗星直徑為2至3公里,恰好在與地球碰撞之前出現分裂,繼而發生一系列爆炸,每一次爆炸的威力均相當於一枚核子彈。
爆炸造成的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石器時代文化遭到毀壞;引發持續1000年的冰凍時期,嚴重擾亂了當時正在歐洲和亞洲形成的早期人類文明的發展;猛獁、乳齒象、劍齒虎、巨熊等大型陸地動物滅絕,美洲石器時代獵人——穴居人也沒能倖存。科學家提到彗星爆炸的證據,是他們已經在歐洲、加拿大和美國的26處地方,發現了一層鑽石粉塵層,這是含碳彗星墜向地球後形成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