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十堰是一個資源富市。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水力資源豐富,年平均經流量達100億m2,過境客水280億m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產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產藥材2700餘種,在國家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十堰市約占235種,占總數的65%,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 。
十堰又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汽車城,是東風汽車集團總部所在地。東風汽車公司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廠家之列,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家建立了貿易聯繫。全市與東風汽車公司配套的地方工業企業多達200餘家,具有很強的綜合配套能力。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十堰城區已建成20多條街道,道路綠化率達到6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13對客車通過,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地。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四通八達。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長江)達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毗鄰我市,班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隨著火車提速、(武)漢——堰(十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十堰市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家和地區直撥電話。十堰有兩座大型自來水廠,有丹江口水電站、黃龍灘水電站、十堰熱電廠、東風汽車公司熱電廠等眾多大中型電廠,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設施的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居國內先進水平 。
1990年代以來,先後獲得湖北省省轄八市文明城市競賽綜合評比第一名,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綠化十佳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光榮稱號。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僅城區就有三資企業60多家,協定引進外資上億美元。全市有汽車、輪胎、輕紡產品、土特產等56種商品出口到世界上的55個國家和地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規定》,在投資領域、稅費徵收、土地徵用、勞動用工和提供服務等方面制定了十分優惠的政策。十堰市繼《1998—2020十堰市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建設“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城和區域性中心城”的戰略目標之後,市委、市政府又高瞻遠矚地規劃建設“三路兩港兩站”,即建設至武漢、西安、重慶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信息港和航空港,建設十堰火車站及武當山火車站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產品蜚聲中外。東有世界文化遺產、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里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里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龍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產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裡,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 。
十堰是物產富饒的資源大市。全市水資源總量401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00多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達340多萬千瓦。水域面積154萬畝,可養殖水面62.3萬畝。素有"世界水都、亞洲天池"之美譽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和核心水源區,自然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2010年全線建成後年可調水100億立方米潤澤京、津及華北廣大地區。生物資源31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機綠茶、山野菜等綠色食品暢銷國內外;中藥材資源共有1360多種,素有“華中藥庫”之稱,是全國重點中藥材產區之一。礦產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的礦藏有50多種,潛在開發價值達4000億元以上,綠松石、金銀、稀土、大理石等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
十堰是貫穿東西的交通走廊。十堰位於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結合部,距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均為500公里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貫穿十堰的襄渝鐵路是華中進入西南的交通大動脈,已建成通車的西康鐵路是華中經十堰進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漢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到武漢可早出晚歸。隨著十漫高速、銀滬高速、襄渝鐵路二線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襄天高速、鄖房高速的啟動,十堰連南帶北、承東接西、通江達海,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
十堰市實施大開放戰略,培植壯大汽車、水電、旅遊、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一主四大”產業,突破性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十堰市全市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37.54億元。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評估中,2002至2004年十堰市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十佳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示範區和全國文明創建先進城市等殊榮。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十堰地名始於明朝。明成化二十年 (1484年) 薛剛纂修《湖廣圖經志》載有:“十堰,在縣 ( 今鄖縣 ) 南,因溪築十堰以灌田”,這是關於十堰地名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十堰因為在明朝築十堰引溪水灌溉農田而得名。明嘉靖元年(1522年)續修的《湖廣通志鄖陽》錄有明代韓弼詩《十堰春耕》:“布穀聲中水滿溪,南疇北隴把鋤犁,勸農不費田官力,腰鼓一聲人自齊”,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十堰人民辛勤勞作的情景。其志記載的《鄖陽十景》中有十堰春耕。
歷史變遷
十堰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龍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曲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 80~100 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十堰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三縣 ( 竹山、竹溪、房縣 ) 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制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十堰屬於雍、梁兩州。到了商朝,大體也是如此。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 ( 今鄖縣 ) 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十堰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征伐,十堰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說。古代
古代十堰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十堰市在商屬絞國、周屬庸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十堰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八十年代末,國家考古學者在鄖縣青曲的曲遠河學堂梁子上發掘出了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國際古人類學者認定為直立人,並命名為“鄖陽人”,距今100多萬年。證明十堰地域為古人類的起源地。
夏朝十堰地域分屬梁州和豫州。今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谿縣等地域屬梁州,丹江口屬豫州。
商朝十堰是古代方國的領地,先後有庸、彭、微等封國和部落方國在此生存。庸國中心在今竹山上庸北壩地區,彭國中心在今房縣地域,微國中心在今張灣黃龍附近。
西周十堰仍為古方國並存地,有庸、微、麇、鍚、絞、均等國。庸國占竹山及陝西安康地區,微國在張灣黃龍,鍚國和麇國先後在鄖縣五峰鄉一帶,絞國中心在丹江口習家店,均國在丹江下游的丹江口與河南浙川的交界處。
春秋時期公元前611年前後,楚國北略,滅庸、麇後,在庸地設漢中郡,在庸都設上庸縣,十堰地域屬楚,楚與秦在此域設有上庸六縣。楚於公元前611年前後滅庸、麇後,十堰地域屬楚,有上庸六縣。按後承前制的建置規律,從西漢建置中可考楚之“上庸六縣”除有上庸縣外,還有房陵、鍚、武陵、長利、武當五縣。
戰國時期十堰初屬楚國之上庸六縣(上庸、房陵、鍚、長利、武當、武陵)。公元前312年秦張儀取上庸後,十堰屬秦。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將上庸地還於楚。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於秦後,十堰終屬秦。
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十堰分屬漢中郡和南陽郡。十堰地區有房陵縣(今房縣),鍚縣(今鄖縣五峰),武陵縣(今竹谿縣),上庸縣(今竹山上庸),長利縣(今鄖西觀音)屬漢中郡。長利縣(今鄖縣西北),武當縣(今丹江口均縣)屬南陽郡。
西漢武帝劃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州,置刺史。十堰分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和荊州刺史部之南陽郡管轄。益州刺史部漢中郡轄十二縣,十堰地域有房陵、鍚縣、武陵、上庸、長利屬之。長利縣有鄖關。荊州刺史部南陽郡轄三十六縣,十堰地域有武當縣屬焉。東漢承西漢建制。東漢長利縣併入鍚縣、武陵縣併入上庸縣。東漢末年,十堰境有上庸郡、新城郡,以及上庸郡之上庸縣、武陵縣,新城郡之房陵縣,西城郡之鍚縣,南陽郡之武當縣。
三國時期,十堰地域屬曹魏之荊州,境域有兩郡八縣。即上庸郡、新城郡、上庸縣、北巫縣、武陵縣、建始縣、房陵縣、昌魏縣、鍚縣、武當縣。兩晉時期,本區域建置有二郡十一縣:即上庸郡、新城郡和上庸縣、安富縣、北巫縣、武陵縣、微陽縣、鍚縣、鄖鄉縣、長利縣、房陵縣、昌魏縣、武當縣。南北朝時期,十堰地區分屬各朝州郡管轄。本域北方諸縣(除北周外)大致是南北朝分界地。北周轄全境。
隋朝建置為州、縣二級制。煬帝時廢州為郡,以郡統縣。十堰地域分屬西城、房陵、上洛和淅陽四郡。境內有房陵郡和豐利縣,光遷縣,永清縣,竹山縣,上庸縣,上津縣,安福縣,鄖鄉縣,武當縣。武當縣於隋文帝開皇初改為均州,煬帝大業初廢州為縣。
唐朝貞觀年間劃分全國為十道,十堰為山南道所轄。開元時期將全國劃分為十五道,十堰地區分屬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唐地方為州、縣二級制。十堰地區分屬山南道之房州、均州、商州所轄。境內有房州、均州和房陵、永清、竹山、上庸、武當、鄖鄉、豐利、上津和武陵、安福、堵河。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地區建置基本上承唐代,十堰有房州、均州領房陵、竹山、上庸、永清,鄖鄉、武當諸縣,上津縣仍為商州所轄。
北宋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南宋劃分為十六路。宋行政區劃分路、州、縣三級制。十堰分屬京西路南路和陝西路永興軍路。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實行省、府、州、縣四級行政建制。十堰分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和陝西行省管轄。十堰地區建置州縣有均州、房州和武當縣、鄖縣(鄖縣之名始此)、房陵縣、竹山縣,上津縣。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十堰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所轄。十堰地域有均州、武當縣、鄖縣、房縣、竹山縣、上津縣。弘治十一年(1498年)割房縣脩文、宜陽等鄉置保康縣。成化十二年後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鄖西縣、上津縣、竹谿縣,弘治十一年後增保康縣。鄖陽府隸湖廣下荊南道(初治襄陽,後移鄖陽)。明洪武年間省武當縣入均州,成化十二年後,均州仍屬襄陽府,此後州不領縣。成化十二年以後,鄖陽府和襄陽府及諸縣統屬鄖陽撫治管轄。
鄖陽撫治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撫左副都御史原傑建鎮,總鎮治所設鄖縣,並在此設有湖廣行都指揮使司、下荊南道。撫治轄河南南陽府各州縣,湖廣安陸府(後為承天府,治今鍾祥市)、荊門州、沔陽州、鄖陽府、荊州府各州縣,陝西漢中府各州縣,以及陝西西安府之商州各縣,四川夔州府各縣。所轄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縣。鄖陽撫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經歷兩朝共205年,先後有120位朝廷重臣在撫治任職。撫治於明萬曆十八年修纂有《鄖台志》,今存。
清朝改明湖廣為湖北、湖南兩省。十堰地區仍為鄖陽府,屬湖北承宣布政使司所轄。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竹谿縣、保康縣、鄖西縣六縣。明之上津縣省入鄖西縣。均州屬襄陽府管轄。
近代
民國初期,十堰地區有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谿縣、保康縣、均縣歸屬湖北省襄陽道管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將湖北省劃分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十堰地區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公署設鄖縣。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現代
1948年5月,十堰地域各縣屬陝南區。陝南區於1948年6月成立。十堰地域諸縣屬第四地委、專署管轄(南三縣未解放)。四地委、公署下轄鄖縣、鄖西、均縣、上關、鎮安、山陽、白河八縣。
1949年1月,四地委改為兩鄖地委、專署。7月兩鄖地委、專署機關從鄖西遷往鄖縣城關。此時兩鄖地委轄鄖縣、鄖西、均縣、竹山、竹溪、房縣六縣。1950年1月,陝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成立,兩鄖專署隸屬陝西省。同年2月,兩鄖地區劃歸湖北省管轄。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署並仍下轄六縣。
1952年12月,撤銷鄖陽專署,劃入襄陽專署,後屬襄陽地區。1965年6月,復設鄖陽地委,並成立鄖陽地委辦事處。7月,設立鄖陽專員公署,公署機關駐鄖縣。8月,鄖陽專區轄鄖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均縣六縣。1967年,鄖陽地區黨委、行政總署遷往十堰。
1969年12月,撤銷“十堰辦事處”,成立十堰市,為隸屬鄖陽地區的縣級市。鄖陽地區轄十堰、鄖縣、均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
1973年2月,鄖陽地區所轄十堰市改為省轄市,地市分離。升格後十堰市轄十堰、茅箭、白浪、大川、東風、花果、黃龍、大峽等八個人民公社。鄖陽地區仍轄六縣。一個機構、一套領導班子、兩塊牌子。鄖陽地區轄六縣不變。
1982年4月,十堰市和第二汽車製造廠實行政企分離,十堰市獨立成立十堰市委、市政府,所轄不變。鄖陽地區所轄六縣仍舊。1983年,均縣改為丹江口市(縣級市)。鄖陽地區轄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谿縣和丹江口市。1984年5月,十堰設張灣、茅箭兩個市轄區(正縣級)。
1994年10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湖北省鄖陽地區、十堰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批覆》,下發《關於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通知》(鄂政發[1994]142號):“撤銷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實行地市合併。將原地區所屬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房縣、丹江口市劃歸十堰市管轄。地市合併後的十堰市(地級市)轄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房縣和丹江口市,以及茅箭、張灣兩城區。1997年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成立,行使正縣一級人民政府的管理職能和許可權,實行封閉性管理。1991年十堰市高新區成立,設管委會,劃茅箭區白浪街道管理。2006年,更名為十堰經濟開發區。2012年十堰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1年8月,成立了十堰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科技部火炬計畫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
2012年12月,十堰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4年9月,根據國發[2014](118)號撤消鄖縣,設立鄖陽區,以原鄖縣區域為鄖陽區區域。十堰市現轄茅箭區、張灣區、鄖陽區、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房縣、丹江口市等三區四縣一市。
2014年12月17日,鄖縣成功撤縣設區,掛牌改為鄖陽區。
地理
地理位置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漢江中上游,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在中國“雄雞”型版圖中正處於“雞心”部位,在歷史上曾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她東與湖北襄樊接壤,西與陝西安康為鄰,南與湖北神農架和重慶萬州交界,北與陝西商洛和河南南陽相連。
十堰國土面積23680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2.75%。耕地占國土面積的8.13%;園地占1.63%;森林占57.42%;草地占7.50%;水域占4.31%;城鎮農村居民點以及道路等占20.99%。1999年底,全市共有耕地面積186.87千公頃。“山高坡陡石頭多,田少地瘦土層薄”,是農業生產水平長期低而不穩的基本成因。1999年全市有林業用地1359.81千公頃,其中有林地800.61千公頃,約占湖北省的五分之一。森林覆蓋率為35%。全市有水面41.33千公頃,其中水庫38.67千公頃。丹江口水庫水面74.5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人工“高峽平湖”之一。發展水產養殖業,有很大的資源優勢 。地質
十堰工作區地質構造十分複雜,總體地處崑崙—秦嶺緯向構造體系東秦嶺南亞帶,淮陽山字型構造體系西翼反射弧,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第二沉降帶中段交接部位。區域性大斷裂將其分割成不同的構造單元,控制性斷裂分別為:①青峰斷裂(Ⅰ):貫穿整個調查區,呈北東東向展布於竹溪風溪至房縣青峰一帶,傾角20°—45°,嚴斷裂帶擠壓破碎、柔皺現象明顯,斷裂破碎頻寬度在30~150m,斷裂破碎帶沿線因斷裂作用構成寬大的角礫岩帶、糜棱岩帶和錯斷形成的構造岩塊。兩側發育走向與主斷裂平行向北緩傾的次級沖斷層,是一條多旋迴發展的斷裂;②竹山斷裂(Ⅱ):呈北西走向,經竹山秦古、寶豐、至房縣與青峰斷裂會聚,區內長130km。斷面傾向北東,形態上俱上陡下緩的鏟狀特徵,剖面上斷面形成疊瓦狀組合,具逆沖或斜沖性質。該斷裂起始於加里東期,並具長期複合斷裂性質,工作區寶豐、房縣盆地均受其控制;③兩鄖斷裂(Ⅲ):呈北西向,穿越工作區鄖西縣東北部,延伸長120km,由一系列平行斷層組成,平面上具分支複合現象,斷面總體傾向北東,傾角40°—75°不等,破碎頻寬20—50m。該斷裂主要活動期為印支—燕山期,第四系亦具活動特點,仍然是丹江口水庫內的發震構造。十堰市境內以青峰斷裂為界,南屬揚子準地台區的青峰台褶束,北為秦嶺褶皺系。其中秦嶺褶皺系區又以兩鄖斷裂、竹山斷裂分別隸屬於金雞嶺復向斜區、武當山復背斜區及北大巴山褶皺區,各區構造形跡差異明顯。
地形地貌
十堰市山脈分屬三個系:秦嶺山脈東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當山位於本市中部,大巴山的東段橫列於本市南部。這些山脈多由變質岩和石灰岩構成。特點是:山大谷狹,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點竹溪蔥坪海拔2740.2米,最低點丹江口市潘家岩87米。全市整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全市可分為四種主地貌類型和兩種副地貌類型。四種主地貌類型中:丘陵面積6250平方公里,低山面積7395平方公里,中山面積6802平方公里,高山面積3233平方公里。兩種副地貌類型中,河谷平地和山間盆地是本市農業生產特別是糧油生產的重要區域。十堰市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構造,蘊藏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特徵
十堰市地處中緯度地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域內多年平均氣溫15.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9℃(1996年7月19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1.9℃(1976年1月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69.6mm,降雨量多集中在6、7、8、9四個月,降水量達456mm,占全年降雨量的59.2%。降雨量表現為東南部略多於西北部。區內年總平均降水日數為115-120天,夏季最多(34.5天),秋季略高於春季(分別為32.2天和30.7天),冬季最少(僅15.8天)。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略為溫暖,夏季比較炎熱。屬於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較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1655~1958小時,無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區全年雨水、熱能最豐富的季節。夏季平均氣溫大都高於25℃,其中七月平均為27℃左右,積溫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旱居各種災害之首,出現機率一般在80%以上,多發生於七八月。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響,氣候覆雜多樣。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本區山地小氣候的多樣性,為多種經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位於秦嶺和巴山之間氣候造就了養生寶地,冬無嚴寒(秦嶺阻擋了南下的寒流),夏無酷暑(山地起伏產生陰坡陽坡),有山有水(氣候濕潤)。
水文
十堰市河流眾多,總計有2489條。堵河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長338.6公里,承雨面積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僅次於清江,位居第二。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km 。自然資源
國土資源
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十堰市土地總面積236.74萬公頃。其中,農業用地196.93萬公頃,建設用地8.56萬公頃,未利用土地31.27萬公頃。在農業用地中,耕地0.69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8.74%;園地4.99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2.11%;林地162.64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68.7%;牧草地1.93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0.82%;其他農用地6.68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2.82%。在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工礦用地5.36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2.26%;交通運輸用地0.47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0.20%;水利設施用地2.73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1.15%。在未利用土地中,未利用土地26.46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11.17%;其他未利用土地4.80萬公頃,占十堰市土地總面積2.03% 。水資源
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十堰市水資源比較豐富,總量達386.66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過境客水285.99億立方米,市內自產水100.67億立方米。十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14.54億立方米,是市內水資源的重要補給來源。十堰地表水年徑流量90.69億立方米,占湖北省陸面流徑總量9%以上。多年平均入水量60.6億立方米,是十堰市區工農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公里,平均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達262億立方米。入庫漢水轉變為巨大的電能送往華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兩省350萬畝良田。十堰市地下水貧乏,十堰市多年平均流量為9.98億立方米。十堰山泉質量甚優,由於丹江口水庫水質清秀少污染,跨世紀南水北調宏大工程國家已選定中線方案。
生物資源
十堰市國土廣闊,地形複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植物資源
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十堰植被因海拔高度呈垂直生物氣候帶:海拔1200米以下為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常見的樹種有櫟類、響葉楊等;海拔800米以下多為人工種植的馬尾松、杉木以及果樹經濟林等;海拔1200-2000米為暖溫帶落葉闊葉針葉林帶,主要樹種有亮葉樺、水青岡、山楊、漆樹、華山松、巴山松、鐵尖杉等;海拔2000米以上為溫帶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帶、灌木矮林、高山草甸,常見樹種有巴山松、冷杉、紅樺、山楊、杜鵑、竹類及草本植物。據調查資料,十堰擁有木本植物113科,376屬,計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12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8種(含亞種變種):珙桐、光葉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水杉、銀杏、蘇鐵。國家二級保護樹種28種:篦子三尖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樹、榧樹、連香樹、杜仲、閩楠、紅豆樹、厚朴、凹葉厚朴、水青樹、黃連、櫸樹、大葉櫸、紅椿、毛紅椿、川黃檗、鵝掌楸、樟樹、楠木、花櫚木、秤錘樹、香果樹、秦嶺冷杉、喜樹、黃杉、金錢松、華南五針松。地方重點保護植物6種:七葉樹、剌五加、蠟梅、麥吊雲杉、巴東木蓮、紫莖。十堰農作物種類繁多,農業物產十分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薯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蓖麻等;豆雜糧作物有馬鈴薯、綠豆、紅小豆、蠶豆、豌豆、高粱、栗谷、大麥、蕎麥、山藥等;棉麻作物有棉花、苧麻等;主要蔬菜作物有大白菜、蘿蔔、黃瓜、辣椒、番茄、包菜、花菜、芹菜、茄子、南瓜、冬瓜等;特色作物有黃姜、魔芋、茶葉、柑桔、菸葉、絞股藍等;食用菌類有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針菇等;主要中草藥植物有柴胡、草決明、桔梗、川烏、留蘭香、天麻、黨參、白朮、板藍根、玄參、獨活等。此外,還盛產竹筍、香椿、蕨菜等武當山珍系列產品 。
動物資源
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十堰動物分布具有南北兼有的特徵,野生動物種類資源較為豐富。據調查,十堰市分布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具有重要經濟價值或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4綱,28目,69科,207種,其中:國家一級10種,金絲猴、梅花鹿、白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豹、金錢豹、丹頂鶴、林麝等。國家二級40種,分別是獼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大靈貓、鬣羚(蘇門羚、明鬃羊)、小天鵝、鳳頭蜂鷹、鳳頭鷹、松雀鷹、毛腳鵟、草原鵟、草原鷂(鷂子)、紅腳隼、勺雞、黃喉貂、水獺、金貓、河麂、斑羚、鴛鴦、鳶、栗鳶、大鵟、鹰鵰、禿鷲、鵲鷂、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領角鴞、褐林鴞、長耳鴞(長耳貓頭鷹)、拉步甲(昆蟲)、灰鶴、雕鴞(貓頭鷹)、灰林鴞、虎紋蛙(蛙類)、三尾褐鳳蝶(昆蟲)。湖北省重點保護72種,分別是狐、貉、黃腹鼬(黃鼠狼)、狗獾、豬獾、花面狸(果子狸)、豹貓(夜貓子)、小麂、毛冠麂、狍、紅白鼯鼠(飛鼠)、棕足鼯鼠、復齒鼯鼠、赤腹松鼠、豪豬、普通鸕鶿、蒼鷺、大白鷺、中白鷺、綠頭鴨、斑頭秋沙鴨、灰胸竹雞、華東環頸雉、貴州環頸雉、珠頸斑鳩、大杜鵑、小杜鵑、普通夜鷹、短嘴金絲燕、棕腹啄木鳥、家燕、金腰燕、虎紋伯勞、棕背伯勞、黃鸝、黑卷尾、八哥、松鴉、紅嘴藍鵲、灰喜鵲、喜鵲、大嘴烏鴉、白頸鴉、畫眉、紅嘴相思鳥、壽帶、大山雀、藍喉太陽鳥、草綠龍蜥、麗紋龍蜥、脆蜥、王錦蛇、黑眉錦蛇、烏梢蛇、滑鼠蛇、玉斑錦蛇、棕錦蛇、尖吻蝮、中華大蟾蜍、澤蛙、黑斑蛙、湖北金錢蛙、合征姬蛙、鼬獾、赤麻鴨、環頸雉、紅胸田雞、董雞、白腰杓鷸、丘鷸、普通燕鷗、回聲杜鵑等 。
藥用生物資源
中藥材是十堰市生物資源的一大優勢。據1986年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本市藥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家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本市就有235種,占64.7%,是全國重點藥材產區之一。珍稀明貴藥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藥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礦產資源
十堰市礦產資源豐富,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是開發十堰,建設十堰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稀土、鋼、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琉鐵、磷、重晶石、天青石、瓷土、滑石、石膏、石灰石、砂金、鈾、鉀、鉬、鈦等50多種。經地質部門認定,可供開發利用的有7類38個礦床。其中以金、銀、銻、石煤、稀土、綠松石等礦引人注目。竹山縣銀洞溝的湖北銀礦是全省黃金和白銀的主要產地之一。為全國八大金銀礦之一。十堰地域所產綠松石,馳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質地細膩。珍貴的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的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塑像,就是用雲蓋石雕塑。
天然貨幣黃金白銀:全市金、銀礦藏豐富,主要分布於鄖縣、竹山和漢江沿岸。湖北銀礦位於竹山縣北部,白銀的總儲量為929噸,黃金的總儲量為9.5噸,在我國屬於大型銀礦。湖北省地質五大隊又在鄖縣鮑峽的東河探明一個銀金礦藏,儲量不少於竹山縣境內的湖北銀礦的藏量。砂金資源主要分布在漢江沿岸,尤其是鄖縣境內分布極廣,沿漢江的五峰、安城、青曲、遼瓦、城關、青山、茶店、細峪等地,因此鄖縣素有“黃金之鄉”的美稱,年淘金產量近千兩。唐代和宋代的文獻中有“漢江兩岸採金甚盛”的記載。礦物蘭石棉:是全國乃至世界少有的礦物。鄖縣石棉礦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蘭石棉礦,儲量大、質量高,僅細峪、元山礦區儲量達千噸以上,常年開採量僅30至50噸。暢銷於化學、紡織等工業部門。出口日本、朝鮮、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用蘭石棉和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製成的複合材料,用於飛機、雷達、飛彈、航天等工業部門。
重晶石: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礦,主要分布在鄖西和竹山兩縣。鄖西縣儲量達11萬噸,其品位高達12.5%~99.5%;竹山縣儲量在30萬噸以上,鄖西縣利用重晶石生產的白色顏料立德粉,暢銷歐、亞、美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地質部門又在竹谿縣天寶鄉發現儲量豐富的重晶石礦,品位高達80%以上,有待開採利用。重晶石常用於鑽探、化工、橡膠、陶瓷、玻璃、造紙、醫藥、無線電等工業方面。
石煤:資源有一定的開採價值,經地質部門廣泛調查,核實了269處資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儲量20.4億多噸,其中17處湖北省儲委審批的儲量為2.59億噸,竹谿縣廣石岩煤礦煤質好,儲量為358萬噸,平均發熱量為4937大卡/公斤。竹山縣石煤儲量約3億噸以上,發熱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間,均屬高灰、高硫、易熔灰煤層,煤中還含有鍺、鎵、鈾、釩等稀有元素較多,尤以釩的含量最高,適合大工業生產和綜合利用。十堰的石煤儲量20多億噸,若將市區工業和生活鍋爐改為沸騰爐,用自產石煤,再開發煤化工行業。將石煤綜合開發利用,既給山區民眾增加了致富的門路,又解決了燃料煤問題,還發展了工業門類。
高嶺土:分布在丹江口市的涼水河、習家店,礦帶長達40公里。1975年開始開採,年產1500噸,1983年後日本人曾兩次到礦區考察,認定丹江口市的高嶺土可和比利時同類礦媲美,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高嶺土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含水鋁矽酸鹽混合體,可塑性強,耐火性能高,絕緣性能好,化學性能穩定,焙燒後呈白色硬質物體。用於陶瓷、電瓷、搪瓷生產,還可作醫藥、食品、化工、造紙等工業的輔助原料 。
水電資源
水電資源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縱橫,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市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00多萬千瓦,占湖北省蘊藏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開發利用的有350萬千瓦,占湖北省可開發水能資源的10%以上。如按現有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萬多千瓦,超出全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資源蘊藏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45萬千瓦;過境漢江幹流次之,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30萬千瓦;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75萬千瓦。水資源十堰市水資源比較豐富,總量達386.66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過境客水285.99億立方米,市內自產水100.67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14.54億立方米。是市內水資源的重要補給來源。本市地表水年徑流量90.69億立方米,占湖北省陸面流徑總量9%以上。十堰市河流眾多,總計有2489條。堵河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長338.6公里,承雨面積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僅次於清江,位居第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億立方米,是十堰市區工農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公里,平均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達262億立方米。入庫漢水轉變為巨大的電能送往華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兩省350萬畝良田。由於丹江口水庫水質清秀少污染,跨世紀南水北調宏大工程國家已選定中線方案。十堰市地下水貧乏,全市多年平均流量為9.98億立方米。山泉質量甚優,如房縣的“神龍礦泉水”因其含微量元素鍶、鋰、氡、硒等數十種,具有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土特產品
黃姜
黃姜乃千秋產業,是提取皂素類激素藥的理想原料。可以生產出3000多種產品,我國巳生產近200種,如雙稀、黃體酮、催產素、避孕藥、雄激素、孕激素、醋酸強的松等系列戶品。此外,黃姜中所含的澱粉和纖維也是食品、印染輕工業的輔助原料。世界上墨西哥和中國為皂素大國,近年來,墨西哥產量下滑,中國已躍居首位,而鄖西得天獨特的自然條件成為黃姜生長最理想的家園。2000年,鄖西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黃姜之鄉”,2001年,鄖西縣鮮姜產量達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鄖西縣黃姜“野轉家”起步早,黃姜高產高含量栽培技術與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已在全國率先制定並發布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黃姜行業地方標準。
魔芋
屬天南科多年生球莖植物,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藥、化工原料,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雙竹”牌魔芋麵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獎,竹谿縣被授予“魔芋之鄉”稱號。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系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黑木耳
十堰市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產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產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產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產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產地為房縣,多年產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全國第一。1981年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全國黑木耳營養成份的分析測定,房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油桐
油桐是十堰市拳頭經濟樹種之一,十堰油桐的集中產區為鄖縣和鄖西縣,其中:鄖西的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優。在1977年全國油桐會議上,被國務院命名為“油桐之鄉”。
龍鬚草
龍鬚草是十堰市著名的土特產品。素有“十堰三大寶,苞谷、紅薯、龍鬚草”之稱。十堰龍鬚草葉窄、綿軟、纖維長、拉力強、含矽量比一般龍鬚草低3%,為全國最佳品種之一。龍鬚草的用途十分廣泛,用其編織草毯,遠銷歐美各國。龍鬚草還是製造普通白紙、打字紙、複寫紙以及多種高級工業用紙的優質原料。
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百蟲倉,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產區為竹山縣,該縣同時也是湖北和全國生產五倍子的大縣之一。該肚倍個兒大,單寧酸含量高,又是全國最佳品種之一。1985年,竹山縣在中國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雲南紫膠所的幫助下,興建了一個以加工五倍子為主的林產品化工廠,年生產工業單寧酸、工業沒食子酸、TMP等5種系列產品,其工藝技術、設備均居國內領先地位。1987年投產以來,產品暢銷國內,並遠銷日、美、法等國。
生漆
十堰市生漆生產歷史悠久,生漆是本市傳統出口土特產品之一。全市常年產量在100噸上下,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竹谿縣是十堰市生漆集中產地,也是全國主要基地之一。竹溪大木漆是全國五大名漆之一,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土產商品知識》將竹溪大木漆收錄入書。
茶葉
”高山雲霧出好茶。”十堰市的地理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生產茶葉,1980年至今的15年間,茶葉產量平均以9%的幅度向上遞增。自1980年以來,全市有許多品種多次在省以上茶葉質量評比中獲獎。其中竹谿縣生產的“龍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產品獎,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竹山縣創製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新秀,被選入香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優良名優食品》一書的目錄;張灣區生產的“鳳凰劍毫”和“鳳凰毛峰”兩個品種在1993年湖北省名優茶評比中,獲省級“優質茶”稱號;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質獎。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谿縣生產的“五葉牌”龍鬚膠股蘭保健茶,“家園牌”青龍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獎。
杜仲
是十堰市較有名氣的土特產品之一。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全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
區劃
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下轄4縣1市3區。下設13個街辦、71個鎮、35個鄉、1848個村,十堰市政府駐地茅箭區人民北路8號 。
下轄縣市區
下轄行政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郵編 | 政府駐地 |
茅箭區 | 578 | 442000 | 十堰市茅箭區武當大道顧家崗 |
張灣區 | 652 | 442000 | 十堰市張灣區公園路85號 |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 60 | 442000 | 十堰經濟開發區白浪中路88號 |
鄖陽區 | 3863 | 442500 | 鄖縣城關鎮金沙路1號 |
鄖西縣 | 3509 | 442600 | 鄖西縣城關鎮人民街 |
竹山縣 | 3586 | 442200 | 竹山縣城關鎮人民路 |
竹谿縣 | 3279 | 442300 | 竹谿縣城關鎮北大街 |
房縣 | 5115 | 442100 | 房縣城關鎮南街 |
丹江口市 | 3121 | 442700 | 丹江口市人民路92號 |
備註:丹江口市為十堰市代管的縣級市,以上參考資料來源於十堰市政府。 |
下轄鄉鎮街
十堰各縣市區現轄133個街道鄉鎮,其中13個街道辦事處、59個鎮、36個鄉、17個農場辦事處、5個開發區管委會、2個保護區管理局,並有民眾組織1966個,其中社區居委會172個,村委會1794個。經濟
綜述
經核算,2017年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3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783.4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666.3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2:48:40.8,三次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9%、46.7%、48.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47756元。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7.2%。
2016年,十堰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429.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4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81.6億元,同比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574.2億元,同比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1:47.7:40.2。人均GDP為41923元,同比增長8.1%。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倉儲業同比增長6.7%,批發和零售業增長4.7%,金融業同比增長7.1%,營利性服務業同比增長18.9%,非營利性服務業同比增長8.2%。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CPI)為101.9%,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9.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9.1%。
2016年,十堰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49.4億元,增長7.0%,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3億元,增長9.9%。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67.3億元,增長4.9%。全年地方財政支出322.5億元,增長3.2%,其中教育支出49.8億元,增長22.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0億元,增長1.5%;科學技術支出3.4億元,下降12.3%;醫療衛生支出29.1億元,增長12.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0億元,增長17.6%。
2016年,十堰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030元,增長8.2%。人均生活性消費支出15544元,增長11.0%。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1.9%。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7.6平方米,增長3.3%。
2016年,十堰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14元,增長9.5%。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06: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784元,增長13.2%。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9.4%。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9.85平方米,增長10.1%。
第一產業
2016年,十堰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3.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4.1%。2016年,十堰市糧食作物播種達到417.2萬畝,比上年增加3.1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05.6萬噸,下降10.2%。其中,夏糧34.3萬噸,增長0.9%;秋糧71.4萬噸,下降14.7%。油料作物面積124.8萬畝,比上年增加0.8萬畝;蔬菜面積116萬畝,比上年增加2萬畝。油料產量13.64萬噸,增長0.7%;蔬菜產量161.24萬噸,增長1.4%;水果產量39.35萬噸,增長3.1%。
2016年,十堰市生豬出欄192.50萬頭,下降3.5%;牛出欄13.5萬頭,增長0.6%;羊出欄111.78萬隻,增長0.2%;家禽出籠2536萬隻,下降18.9%。豬牛羊禽肉產量22.08萬噸,下降4.9%。其中,豬肉產量14.44萬噸,下降3.3%;牛肉產量2.02萬噸,增長0.5%;羊肉產量1.67萬噸,增長0.2%;禽肉產量3.95萬噸,下降14.3%;禽蛋產量5.14萬噸,下降8.4%;水產品產量7.92萬噸,增長3.4%。
第二產業
至2016年末,十堰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955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2015年相比增長11.4%。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增長10.4%,輕工業增長17.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0%;按企業登記註冊類型分,國有企業下降7.6%,集體企業增長5.2%,股份制企業增長1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9.2%,其他類型企業增長22.4%;按行業分,汽車工業增長16.8%,醫藥製造業增長7.7%,紡織行業增長9.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6.4%,食品製造業增長20.2%,飲料製造業增長18.2%,化學製品業下降14.8%,有色金屬冶煉業下降2.2%,黑色金屬冶煉業增長3.6%,電力生產及供應業下降6.2%。2016年,十堰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8.98億元,增長12.3%,利潤總額183.75億元,增長10.6%,稅金總額60.7億元,增長18.6%。虧損企業130家,虧損面達13.6%,比上年縮小1.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7.7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2.5%。
2016年,十堰市輕工業完成產值297.8億元,增長20.2%,占十堰市工業比重14.6%;十堰市非汽車製造業完成產值729.8億元,增長2.7%,占十堰市工業比重35.9%;十堰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4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增長17.3%;十堰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產值299.9億元,同比增長17.0%。
2016年,十堰市有資質的建築企業達237家,比上年減少43家,完成施工產值388.9億元,增長3.5%;實現增加值64.78億元,增長4.5%。建築單位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73.2萬平方米,增長11.6%。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74.7萬平方米,增長21.5%。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2016年,十堰市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23.8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18.0%;億元以上施工項目有454個,完成投資898.5億元,增長6.0%。按隸屬關係分,中央投資39億元,增長71.4%;地方投資1284.8億元,增長16.9%。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48.5億元,增長53.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37.7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37.6億元,增長16.3%。按建設性質分,新建投資993.5億元,增長17.0%;擴建投資77.8億元,增長510.0%;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118.7億元,下降20.6%。
2016年,十堰市完成房地產投資87.3億元,增長5.1%。房屋施工面積1720.6萬平方米,增長16.3%,房屋竣工面積142.9萬平方米,增長44.2%。房地產銷售面積219.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6.9%。其中,現房銷售面積62.97萬平方米,增長51.0%;期房銷售面積156.59萬平方米,增長45.4%;商品房銷售額達到100.6億元,增長58.3%。
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2016年,十堰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0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13.4%。按城鄉分,城鎮實現零售額580.0億元,增長13.3%;鄉村實現零售額145.0億元,增長13.6%。按行業分,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59.0億元,增長12.3%;零售業實現銷售額336.4億元,增長11.0%;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9億元,增長10.2%;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6.1億元,增長16.9%。
2016年,十堰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37億元,下降11.2%。其中,進口0.87億元,下降32.0%;出口33.50億元,下降10.5%。新批外資企業4個,實際利用外資27752萬美元,增長16.6%。
保險事業
至2016年末,十堰市擁有地市級保險機構33家,共完成保費收入52.5億元,增長27.9%,賠付19.4億元,增長36.7%。其中,壽險公司14家,全年完成保費收入38.6億元,增長39.2%,給付金額11.6億元,增長59.1%;財產險公司19家,保費收入13.9億元,增長4.6%,賠款金額7.9億元,增長13.3%。
金融存款
至2016年末,十堰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34.8億元,比年初增加193.3億元,增長10.5%;各項貸款餘額為1137.1億元,比年初增加104.4億元,增長10.1%。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十堰市公安戶籍總戶數118萬戶,戶籍總人口34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萬人。其中男性182.8萬人,女性163.9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36.7萬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6.8‰ 。
2016年,十堰市公安戶籍總戶數119.42萬戶,戶籍總人口347.50萬人,其中男性183萬人,女性164.5萬人。年末,十堰市常住人口340.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84‰ 。民族
十堰市是湖北省散雜居少數民族工作重點地區之一,有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44個少數民族成分。2016年,十堰少數民族人口為2.25萬人,占十堰市總人口的0.65%,其中回族人口1.9萬人,分布在十堰市八縣市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6年,十堰市文化系統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7個,藝術表演場所6個,公共圖書館8個,藏書127.9萬冊,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文物事業機構15個。全年共舉辦藝術活動1810次,觀眾人數達到177.14萬人。舉辦民眾性文化展覽次數60次。博物館12個,有陳列展覽60個,參觀人數達到168.7萬人。
十堰市是多種宗教的地區,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齊全,2016年,十堰依法登記開放的宗教場所62處,認定備案宗教教職人員192人,信仰各種宗教的民眾8萬餘人。成立市級宗教團體5個,縣級宗教團體14個。
醫療衛生
2016年,十堰市擁有醫院55家,其中綜合性醫院33家,中醫醫院8家,專科醫院1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767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45個,鄉鎮衛生院121個,村衛生室1985個,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510個。專業衛生機構38家,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個,專科疾病防治醫院5個,婦幼保健院7個,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10個。衛生技術人員2721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312人,註冊護士12267人。十堰市共有病床床位28222張,其中醫院19231張,基層衛生機構7660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331張。全年共診療患者2440.6萬人次,其中醫院診療859.6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1472.7萬人次,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診療108.2萬人次。
醫院名稱 | 醫院地址 | 醫院類別 |
---|---|---|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 | 十堰市人民南路32號 | 西醫三級甲等 |
十堰市人民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 十堰市朝陽中路39號 | 西醫三級甲等 |
東風公司總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東風醫院) | 十堰市大嶺路10號 | 西醫三級甲等 |
十堰市中醫院 | 十堰市丹江路1號 | 中醫三級甲等 |
社會保障
2016年,十堰市城鎮新增就業4.58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9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0.76萬人,十堰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全年新培養高技能人才6018人,為企業招聘各類人才5.34萬餘人。2016年,十堰市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53.85萬人次,其中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38.01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101.3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6.0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2.6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0.01萬人。全年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6909人次。年內征繳城鄉各項社會保險費35.01億元。全年共立案各類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2251,結案2164件,其中勞動者勝訴1693件,用人單位勝訴153件,雙方部分勝訴318件。
2016年,十堰市城鎮和農村獲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達到2.35萬人和9.65萬人。通過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萬人,優撫補助金額2068.3萬元。十堰市擁有各類社會福利院136個,床位1.9萬張,收養1.5萬人,城鎮社區服務機構417個。十堰市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479億元。
體育事業
2016年,十堰市共有體育場館3372個,其中主城區768個。全年共舉辦市縣級以上群體比賽50次,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730人。十堰市共有等級以上裁判員702人,其中一級裁判110人,二級裁判592人。等級以上運動員534人,其中一級運動員22人,二級運動員512人。教育事業
十堰擁有全國唯一一所以汽車命名的本科院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和鄂渝陝豫毗鄰地區唯一的國家高等本科醫學院——湖北醫藥學院,以及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漢江師範學院。2016年,十堰市擁有幼稚園546所,在園幼兒11.51萬人;國小428所,招生人數4.09萬人,在校人數23.08萬人;國中146所,招生人數3.34萬人,在校人數8.96萬人;高中23所,招生人數1.65萬人,在校人數4.89萬人;特殊教育學校7所,招生120人,在校人數655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達到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6.15%。中等職業學校20所,其中調整後中等職業學校12所,中等技術學校8所;招生8627人,在校生22858人,其中普通中專招生人數3714人,在校9861人。擁有普通高校7所,招生1.57萬人,在校生5.25萬人;成人高校1所,招生287人,在校生565人。十堰市基礎教育學校教職工總人數為3.78萬人,其中幼稚園教職工9299人,國小教職工13017人,國中教職工10584人,高中教職工4697人,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218人;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2416人;高校教職工4265人。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學校級別 |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十堰市車城西路167號 | 理工類國家普通高等院校 |
湖北醫藥學院 | 十堰市人民南路30號 | 醫科類國家普通高等院校 |
漢江師範學院 | 十堰市北京南路18號 | 師範類高等本科公立大學 |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十堰市北京中路38號 | 工科類高等職業公立大學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 | 十堰市車城西路133號 | 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 十堰市上海路特1號 | 醫科類高等本科獨立學院 |
十堰教育學院 | 十堰市柳林路柳小巷 | 普通教育綜合性學院 |
武當職業學院 | 十堰市武當山旅遊經濟特 區通神大道6號 | 綜合類民辦專科院校 |
科技發展
2016年,十堰市安排市級科技項目79項,科技投入1500萬元;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7項,科技投入1516.6萬元。專利申請3273件,增加500項;專利授權1436件,增加19項。全年共登記科技成果124項,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17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1項,中小企業創新獎3項。基礎設施
交通
十堰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73對旅客列車停靠十堰站,可直達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成都、西安、寶雞、武漢、鄭州、哈爾濱、合肥、南京、南昌、杭州、廣州、福州等地,有兩列始發動車組到武漢。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達海。隨著火車提速,武白、鄖十一級路的建設,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銀福高速穿市而過,即將竣工的十天高速和在建的十房高速,谷竹高速,鄖十高速,將十堰打造成三橫一縱的交通樞紐。2016年2月5日,武當山機場通航。2018年7月,鄖西機場、竹山機場、房縣機場、竹溪機場在規劃選址中 。境內襄渝鐵路運輸通往全國各地,209、316國道縱橫連線東西南北,高速公路直達武漢、西安、鄭州、重慶,人來人往四面八方。2016年,十堰市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7981.7公里,其中等級以上公路里程27981.2公里,占公路通車總里程的99.9%。年末十堰市營運客車數量2039台,增長21%;營運貨車數量21668台,下降5.7%。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3353萬人次,增長3.0%;旅客周轉量30.11億人公里,增長3.6%;完成貨物運輸量5977萬噸,增長7.4%;貨運周轉量120.85億噸公里,增長5.6%。
交通方式 | 名稱 | 地點 |
---|---|---|
鐵路 | 十堰火車站 | 十堰市車站路11號 |
武當山火車站 | 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鎮 | |
新火車站(規劃) | 十堰市浙江路桐樹溝 | |
公路 | 十堰客運中心站 | 十堰市茅箭區人民南路1號 |
十堰客運南站 | 十堰市茅箭區車站路6號 | |
公交 | 十堰城市公交集團 | 十堰市張灣區漢江南路29號 |
高速 | 十堰高速客運站 | 十堰市張灣區凱旋大道劉家村 |
航空 | 十堰武當山機場 | 十堰經濟開發區方塊村 |
城市管理
2016年,十堰市主城區建成區面積87.2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面積24.22平方公里,工業用地面積32.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723公里,面積708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面積3327.7公頃。十堰市自來水綜合能力37.11萬立方米/日,全年供水總量11577.2萬立方米。供熱能力860噸/小時,供熱總量350萬吉焦,供熱面積871萬平方米。主城區擁有市容環衛專用車輛245台。環境保護
2016年,十堰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年度省定減排目標。漢江幹流及主要支流34個監測斷面中,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斷面31個,占總監測斷面數的91.2%;水質劣於Ⅴ類標準的斷面有2個,占總監測斷面數的5.9%;超標斷面主要污染物指標是化學需氧量、總磷。十堰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十堰市全年城區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優良的天數為295天,其中達到Ⅰ級(API≤50)的72天,達到Ⅱ級(50<API≤100)的223天。市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度均值到達《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級標準。十堰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A聲級55.6分貝,十堰市交通幹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A聲級為68分貝。旅遊事業
2016年,十堰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61.2億元,增長20.5%。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6179萬美元,增長4.6%。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4702.8萬人次,增長17.3%。其中接待入境旅遊者18.8萬人次,增長3.1%。十堰市擁有旅遊星級賓館飯店83家、A級旅遊景區58家、各類旅行社60家。
郵政事業
2016年,十堰市郵政業務總量3.96億元,增長22.1%。在郵政業務中,函件業務量29.29萬件,下降72.8%;訂銷報刊累計數3308.61萬份;快遞706.96萬件,增長51.9%。
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張維國 |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 陳新武 |
市委副書記 | 劉海軍 |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 暫缺 |
市政協主席 | 師永學 |
友好城市
克拉約瓦(羅馬尼亞)、卡塞爾市(德國)、恩格斯市(俄羅斯)、完州郡(韓國)、天津市河西區、北京市豐臺區、淄博市、淮安市、南充市、渭南市、四平市、博爾市。風景名勝
十堰市是一個山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道教聖地武當山。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岩、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
以下為十堰主要旅遊景點:
1.十堰市區:賽武當自然保護區,牛頭山森林公園,四方山植物園,人民公園,黃龍古鎮,黃龍庫區漂流,東風商用車公司總裝配廠裝配線。
2.丹江口市:武當山峽谷漂流,丹江口水庫,丹江口大壩,千島畫廊,松濤山莊,伍家溝民間故事村,呂家河民歌村,銀夢湖,太極峽風景區,武當山南神道,武當淨樂宮,丹江口庫區旅遊中心港,丹江口國家森林公園,騾馬溝村武柱峰景區。
3.武當山特區:玄武門,玉虛宮,磨針井,太子坡,武當南神道,紫霄宮,五龍宮,南岩宮,金頂,太極湖,玄岳門。
4.鄖陽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吟峽,仙女洞,虎嘯灘,金沙灣水上樂園,鄖陽島旅遊度假區,滄浪山國家森林公園。
5.鄖西縣:五龍河旅遊風景區,龍潭河風景區,天河七夕廣場,上津古城,虎豹峽景區,懸鼓觀。
6.竹山縣:女媧山天池,九華山森林公園,驢頭峽漂流,上庸古城,施洋故居。
7.竹谿縣:楚長城鄂陝界關埡城門,十八里長峽,偏頭山森林公園。
8.房縣:野人谷野人洞,溫泉度假村,掛榜岩,顯聖殿,廬陵王故居。
著名人物
尹吉甫,《詩經》的主要採集者,軍事家、詩人、哲學家。被尊稱為中華詩祖。陳世美,均州人氏,清代順治年間官員陳世美,又名陳年穀,其為官清廉、剛正不阿。
楊獻珍,1896年7月生於鄖陽(今鄖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
施洋,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當代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
何世昌,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
梅潔,鄖陽中學1958屆畢業生,國家一級作家,《長城文藝》編輯。
楊正剛,空軍中將,1993年7月晉升空軍中將軍銜。
賀煒,畢業於武漢海軍工程大學。《天下足球》欄目主持人。
劉合炳,有當代“魯班”之稱的鄖西籍農民工頭。
王建軍,十堰市鄖縣人,現任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
江詩信,原籍鄖西縣,1935年生,資助莘莘“寒門學子”十春秋“希望老人”
白國偉,祖籍湖北十堰鄖陽區,影視演員,畫家,演講家。
華晨宇,2013年《快樂男聲》全國總冠軍,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
獲得榮譽
獲得時間 | 獲得榮譽 |
1999年 | 國家園林城市 |
2000年 | 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 |
2001年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2002年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 |
2003年 |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
2004年 | |
2005年 | |
2004年 | 全國雙擁模範城 |
2005年 |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
2006年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 |
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 | |
中國居民生活質量百佳城市 | |
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武當山) | |
2007年 | 中國最安全城市 |
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 |
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武當山) | |
最受民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武當山) | |
2011年11月24日 | 國家衛生城市 |
2012年12月19日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5年7月19日 | 全國最佳生態保護城市 |
2016年9月19日 | 國家森林城市 |
2017年11月17日 |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
2017年12月2日 | 2017美麗山水城市 |
2017年12月15日 | 中國十佳魅力城市 |
2017年12月24日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8年2月14日 | 2018年國際候鳥養生之都 |
中國“鬼城”盤點
導語:在新時代的語義體系下,鬼城是地方政府重金打造的一座空城。至於空城裡有沒有“鬼”,我們不知道。 然而在短時間內,我們無法逐一驗證這些城市的誕生背景。不過通過目前的公開資料,我們把已知的12座鬼城做個梳理,或許能看出一些倪端。 | |||
名稱 | 簡介 | ||
康巴什新城 | 內蒙古的康巴什是一座豪華新城,同時也被稱為“鬼城”。這座花5年時間耗資50多億打造、面積達32平方公里、別墅林立的城市,就如同宮崎駿《千與千尋》中大白天那座了無人煙的市鎮。 | ||
呼和浩特清水河 |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部、黃河東岸,鄰接山西省。清置清水河廳,1912年改清水河縣。農產有穀子、莜麥、黍、馬鈴薯等,畜產以山羊、綿羊為主。 | ||
巴彥淖爾市 | 連線西北與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興工業城市,商貿物流、旅遊服務、金融貿易等為主的特色服務業基地。 | ||
二連浩特 | 全國向北開放的經貿大通道,區域性的國際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進出口加工基地。 | ||
河南鄭州鄭東新區 | 中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背景,集辦公、科研、教育、文化、商業、居住等多種功能的新型城區。 | ||
河南鶴壁 | 以煤炭化工為產業支撐,早在1992年開始在老城區40公里外的地方建設新區 | ||
河南信陽 | 以行政辦公、金融、商貿、教育、文化、居住等領域為主的新區。 | ||
遼寧營口 | 計畫發展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與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大產業。 | ||
江蘇常州 | 為製造業先進、人民生活富裕的經濟強市,歷史、現代科教先進的文化名市,連東接西、承南啟北的區域性樞紐城市,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 | ||
江蘇鎮江丹徒 | 發展目標為鎮江市現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現代化的物流商貿基地、都市型工業基地、綠色生態住宅業基地、休閒觀光會展業基地的。 | ||
十堰市 | 發展目標為生態環境優越、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宜居的國家生態發展示範地區,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區,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和鄂渝陝豫四省(市)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 ||
呈貢 | “現代新昆明”,“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 |
十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十堰市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裡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後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築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築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遊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谿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雲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
景點 | 楚長城遺址|慈孝溝采皇木摩崖|房縣溫泉|漢江丹江口庫區|回龍寺|驢頭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上津古城|溫泉寺|懸鼓觀|武當山|伏龍山自然風景區|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房縣神農峽風景區|學堂梁子遺址|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野人洞|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月亮湖山莊旅遊區|桃花湖旅遊度假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五龍河風景區|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龍吟峽旅遊風景區|復真觀|紫霄宮|清末莊園|玉虛宮|滄浪湖|丹江大壩|大西溝|掛榜岩|牛頭山|松濤山莊|桃花湖|武陵峽|小太平洋|銀洞山| |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林區 |
武漢市 | 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
黃石市 | 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
十堰市 | 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
荊州市 | 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
宜昌市 | 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
襄樊市 | 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
鄂州市 |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
荊門市 | 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
孝感市 |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
黃岡市 | 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
鹹寧市 | 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
隨州市 | 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 | 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
註: | 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