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山縣,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上”而得名, 縣域面積2327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26萬人。縣轄2鄉6鎮、114個村(社區),縣政府駐古夫鎮。 興山縣是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始建於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1949年8月,興山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1992年7月6日,此縣劃歸宜昌市管轄。 全縣地貌結構為“八分半山一分田”,人均耕地1.08畝。有水能、礦產、林特、旅遊四大自然資源。 滬蓉北宜巴高速公路、十宜鐵路均從該縣穿境而過 ,鄭萬高鐵在此設興山站。興山通用機場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2017年,興山縣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67萬元、1.13萬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位居全市第二,人民民眾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舊為楚始封地。  

漢時屬南郡秭歸。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析秭歸北界置興山縣,屬建平郡。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長寧縣,興山併入長寧,屬秭歸郡。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改長寧為秭歸,興山復入秭歸,屬巴東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復置興山縣,屬歸州,天寶初年(約742年),屬巴東郡,乾元初年(758年)復屬歸州,隸屬山南東道。

五代十國,屬歸州。

宋朝,熙寧(1072年)改興山縣為興山鎮,併入歸州,元佑初年(1086年)復置興山縣,隸屬荊湖北路,建炎二年(1128年)屬夔州路。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屬歸州,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屬夷陵州,正統九年(1444年)興山併入歸州,弘治三年(1490年)復置興山縣,隸屬歸州。

清朝,仍隸屬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歸州改屬宜昌府,興山縣隸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至十二年(1912—1924年),興山縣隸屬荊南道後改荊宜道,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932—1935年),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36—1949年)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8月興山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1992年3月隸屬宜昌市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美麗興山 美麗興山

2001年1月5日,興山縣由原來的7鎮6鄉撤併為6鎮2鄉:除保留原設的高陽鎮和高橋鄉之外,其它鄉鎮都進行了調整:撤銷高嵐鎮、建陽坪鄉、湘坪鄉、平水鄉、火石嶺鄉,將原高嵐、建陽坪、湘坪、平水的行政區域依次劃歸水月寺鎮、峽口鎮、南陽鎮、古夫鎮。新的鄉鎮政府分別駐水月寺、大峽口、南陽河、夫子岩。原火石嶺鄉14個村分別歸屬黃糧鎮和榛子鄉。

2002年,興山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高陽鎮搬遷至古夫鎮。   2004年底,興山縣轄古夫、高陽、峽口、南陽、黃糧,水月寺6鎮,高橋、榛子2鄉,12個居委會、102個村委會。

區劃詳情

古夫鎮 古夫鎮

截至2017年,興山縣共轄6鎮2鄉,總計88個行政村,8個社區。  

鄉鎮面積統計用區劃代碼
古夫鎮446平方千米420526101000
高陽鎮149平方千米420526102000
峽口鎮216平方千米420526103000
南陽鎮276平方千米420526104000
黃糧鎮245平方千米420526105000
水月寺鎮464平方千米420526106000
高橋鄉173平方千米420526201000
榛子鄉 359平方千米4205262020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山縣在湖北省西部,位於長江西陵峽北側,地處巫山山脈與荊山山脈之間,跨東經110.25′~111.06′,北緯31.04′~31.34′   ,距宜昌市中心區138公里,距省會城市武漢市438公里。

興山縣東臨宜昌市夷陵區,南與秭歸縣毗鄰,西和巴東縣接壤,北靠神農架林區。   縣境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4公里,縣域面積232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屬大巴山體系,山脈走向大多從東向西延伸,總體地勢為西、北、東三面高,南面低。山勢、水勢均向中部和南部傾斜。從整個地面看,東北部群山重疊,多山間台地,向南逐漸降低;西北部與神農架林區相連,山高坡陡、溝深谷幽、水流湍急,呈現出岩多坡陡的地貌特徵。  

氣候特徵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冷暖多變,雨水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熱多伏旱;秋季多陰雨;冬季多雨雪、早霜。由於地形複雜,高低懸殊,氣候垂直差異大,這種特殊的氣候特徵為多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故有”山上皚皚霜雪,山下桃紅李白”之說。

興山縣年平均氣溫在15.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為43.1℃,極端最低氣溫為-9.3 ℃。年平均無霜期,低山272天,半高山215天,高山163天。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為99千卡/平方厘米,季節分配為夏多冬少,4至9月總輻射量為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7%。平均日照時數為1682.8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8%。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900至1200毫米,絕對降水量充沛,但時空分布差異大,北部多於南部,高山多於低山,夏季多於秋冬春季。  

水文特徵

興山縣 興山縣

興山縣境內擁有香溪河、涼台河兩大水系,大小溪河156條,年均徑流總量20.96億立方米。  

香溪河水系總流域面積3099平方千米,境內流域面積1349平方千米;良斗河全流域面積426平方千米,其中興山境內全長55千米,流域面積220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4年,興山縣土地總面積為23.17萬公頃,其中農用地12.9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1.56%;建設用地3.3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3.41%;其它土地8.83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5.04%。

1、 農用地

在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11.91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7.28%;園地面積為685.7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27%;林地面積為4294.6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7%;其它農用地5785.2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3%。

2、 建設用地

在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2.96萬公頃(其中:城鎮用地8141.56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2.08萬公頃,採礦用地393.04公頃,其它獨立建設用地227.5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1.73%;交通水利面積4193.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66%,其他建設用地23.2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01%。

3、 其他土地

在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積為8.0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2.13%,自然保留地為7318.3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91%。  

礦產資源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

興山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產有9類40多種。

興山縣礦石遠景儲量10億噸以上的有花崗岩、白雲岩、石灰岩、板石和磚用頁岩;鮮家河瓦屋磷礦礦帶長28公里,面積120多平方公里,礦層最大厚度15.1米,平均可采厚度6.5米,礦石最高品位含五氧化二磷35.1%,平均品位24.2%,地質勘探儲量6514.7萬噸,屬中國已探明的三大磷礦礦床之一。水月寺鎮白果園銀礬礦,地質總儲量5851.8萬噸,其中礬礦儲量2340.2萬噸,銀礦儲量2319.3萬噸,伴生硒礦1192.3萬噸,屬亞洲最大礦床。  

水力資源

新縣城夜景 新縣城夜景

興山縣境內地表徑流年平均產水量20.96億立方米,河流自然坡度大,垂直高差2317.4米。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達31.82萬千瓦,可開發量24.24萬千瓦。截至2018年初,全縣已建成水電站71座,裝機153台,容量19.55萬千瓦,占全縣可開發量的80.6%,人平擁有裝機1.1千瓦,年發電量6.3億千瓦時。  

1988年興山縣被湖北省政府批准為農村初級電氣化縣。

人口

數量與分布

2016年,興山縣總戶數6.58萬戶,常住人口16.88萬人,出生率8.55%,死亡率6.26%;興山縣鄉村戶數4.41萬戶,鄉村人口12.69萬人。   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8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8人持平。

地區人口數(人)
古夫鎮 41595
昭君鎮 22003
峽口鎮 24640
南陽鎮 10859
黃糧鎮 21731
水月寺鎮 22473
高橋鄉 14348
榛子鄉 11156

性別構成

2016年,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8.81萬人,占總人口的52.21%;女性為8.07萬人,占總人口的47.7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14下降為109.26。  

少數民族

興山縣 興山縣

興山縣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綜合

縣城環境 縣城環境

2016年興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4.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5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73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5.96億元,同比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36.06億元,同比增長10.2% 。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2.05:54.33:33.62 調整為12.15:53.42:34.43。

2016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1.08億元,比2015年下降12.8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27億元,比2015年下降11.81%。其中,稅收收入4.96億元,比2015年下降16.71%,稅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59.96%,同比下降3.52 個百分點。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3.20億元,比2015年下降11.21%。

2016年,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萬元,比2015年的1.47萬元增長8.5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萬元,比2015年的2.25萬元增長8.9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萬元,比2015年的9610元增長7.86%。全社會人平工資4.53萬元,比同期的4.04萬元增長12.2%,其中:機關單位5.84萬元,比同期的4.63萬元增長26%,事業單位6.24萬元,比同期的4.91萬元增長27%,企業單位4.29萬元,比同期的3.90萬元增長9.89%。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17億元,同比增長37.3%。按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283萬元,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2.12億元,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7.72億元。

2017年,興山縣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3億元,稅收占比66%;完成縣內固定資產投資40.68億元;飛地經濟實現稅收9518萬元,同比增長1.7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67萬元、1.13萬元,增長9.01%和8.7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灘坪村、白竹村、雙堰村3個省定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8.86%。

第一產業

興山縣發展蔬菜基地 興山縣發展蔬菜基地

2016年,興山縣第一產業產值12.73億元   ,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24億元,比2015年增長(可比價)4.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77萬公頃,比2015年的1.82萬公頃減少534公頃,下降2.93%;油料種植面積4569公頃,比2015年的4811公頃減少242公頃,下降5.03%;蔬菜種植面積8342公頃,比2015年的8133公頃增加209公頃,增長2.58%。

全年糧食總產量5.50萬噸,比2015年減少5273噸,下降8.75%。其中,夏糧產量1.86萬噸,增加497噸,同比增長2.75%;秋糧產量3.64萬噸,減少5770噸,下降13.67%。油料總產量8473噸,比2015年增加51噸,增長0.61%。菸葉產量2994噸,比2015年增加143噸,增長5.02%。蔬菜產量20.35萬噸,比2015年增加4514噸,增長2.27%。水果產量7.35萬噸,比2015年增加184噸,增長0.25%,其中柑桔產量7.06萬噸,比2015年增加222噸,增長0.32%。茶葉產量1027噸,比2015年增加49噸,增長5.01%。中藥材產量3672噸,比2015年減少271噸,下降6.87%。

全年生豬出欄29.97萬頭,比2015年減少1.24萬頭,下降3.98%;山羊出欄18.88萬隻,比2015年減少1.36 萬隻,下降6.71%;家禽出籠38.09萬隻,比2015年減少5.91萬隻,下降13.43%。全年水產品產量277噸,比同期的275 噸增長0.73%。全年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4.14萬千瓦,比2015年的13.44萬千瓦增長5.25%。  

第二產業

2016年,興山縣第二產業產值55.9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24個,利稅總額11.08億元   ,全部工業增加值54.18億元,同比增長(按可比價計算)8.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9.98億元,同比增長11.68%,工業銷售產值228.10億元,同比增長12.91%,工業品產銷率99.18%。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中,水力發電量、燒鹼、次磷酸鈉分別完成5.47億度、24.24億噸、2.0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95%、11.78%和8.1%;凍肉、磷酸、黃磷分別完成7438噸、14.83萬噸、9.2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5.16%、12.3%和10.83%。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5年增長22.6%。  

2017上半年,興山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7億元,同比增幅22.2%,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8.6%,位於宜昌市全市9個縣市區第二位,山區縣第一位;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5億元,增幅11.7%,增幅居全市第2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完成6億元,同比增長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17億元,同比增長9.9%,在9個省管縣市區中增幅排位第2名。“穩中向好”是最中肯的評價。  

第三產業

2016年興山縣第三產業產值36.07億元。  

商貿和對外經濟

2016年,興山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0億元,比2015年增長13.8%。全年實現外貿出口總額3.07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31.8%。

郵電和旅遊業

2016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843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271萬元,電信業務總量8572萬元。年末興山縣固定電話用戶1.17萬戶,比2015年的1.21萬戶減少401戶,同比下降3.32%,其中農村用戶5436戶;行動電話年末用戶11.95萬戶,比2015年的11.71萬戶增加2356戶,增長2.01%。全年新建移動基站149個。

2016年,全年接待旅遊人數271萬人次,比2015年增加63.5萬人次,增長30.6%。實現旅遊總收入18.6億元,增長27.14%。

金融和保險業

截至2016年年末,興山縣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4.37億萬元,比2015年的97.51億元增長7.03%;各項貸款餘額91.60億元,比2015年的77.97億元增長17.48%。

全年保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45億元,比2015年的1.61億元下降10.1%。全部保費收入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4214萬元,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1400萬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03億元,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2279萬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9843萬元,比2015年的9361萬元增長5.1%。壽險業務給付2519萬元,比2015年的2800萬元下降10%,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200萬元;財產險業務給付7324萬元,比2015年的6561萬元增長11.6%,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611萬元。  

交通運輸

興山“水上公路”:古昭高速接線路 興山“水上公路”:古昭高速接線路

興山縣交通發達,境內有2條國道通過, G209,起始於內蒙古呼和浩特,止於廣西北海,境內長為66.5公里。G347,起始於江蘇南京,止於青海德令哈,境內長87.54公里。G42滬﹙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興山境內長49.957公里。有S312、S252、S255、S287、S457等5條省道過境。境內有Ⅱ級通航河道,總長21.2公里。沿G209國道北上90公里達神農架林區;S255省道、香溪河航道直通長江三峽,距三峽大壩90公里;沿G42高速公路東達宜昌市中心城區,西至重慶市。

古昭高速接線路是興山連線 G42 滬蓉高速宜(昌)巴(東)段的重要通道,路基寬12米,全長10.9公里的公路,有4.4公里建在三峽庫區香溪河和古洞口二級電站水庫之上,該線路被譽為中國最美“水上公路”   。正在建設的鄭萬高速鐵路穿越興山縣境,並在縣城所在地建有火車站,於2016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興山縣規劃“十三五”期間“22234”交通發展總體布局:2條高鐵(鄭萬高鐵、沿江高鐵);2座集散港(縣城高鐵陸港、香溪遊輪水港);2條旅遊公路(高嵐至墳埫坪旅遊公路 、縣城至神農架東部景區公路);3條繞城(古夫繞城公路、昭君繞城公路、峽口繞城公路);4條高鐵集疏通道(興山至木魚觀光小火車、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縣城至榛子高山旅遊通道、縣城至高嵐景區一級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共有校點32個,其中普通高中1所,招生579人,在校生1937人,畢業生683人;職業教育中心1所,招生359人,在校生940人,畢業生347人;國中6所,招生947人,在校生2726人,畢業生1076人;普通國小13所,招生1082人,在校生5935人,畢業生1012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81人;學前教育16所,其中獨立幼稚園10所,附屬幼兒班6個,總計兒童2981人。國小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國中入學率、鞏固率達100%,初升高比例達到99.3%,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8.3%。  

科學技術

2016年,興山縣科研和技術開發成果: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8.16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3.65億元。發明專利申請236件,授權專利56件(其中發明專利26件),均創歷史新高。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企業與高校、科研所簽訂技術開發契約3項,開展技術合作10多項。徵集、篩選、儲備本級科技項目60項,承擔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0項,安排縣級科技研發項目38個。轉化科技成果7項,其中“地下磷礦生產爆破技術最佳化及提高作業效率研究”、“樹崆坪磷礦及後坪磷礦礦井通風系統改造及最佳化研究”、“磷礦深部開採岩爆破機理及空區安全處理對策研究”、“阻垢劑單體阻垢性能研究技術開發協定”4個納入湖北省廳確認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全縣共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4個。其中,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10.2萬冊;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年末有線電視用戶達到2.1萬戶,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4.76%。

三峽香溪國際旅遊休閒區規劃圖 三峽香溪國際旅遊休閒區規劃圖

2016年,興山縣群文活動數量質量大提升:舉辦春節文藝晚會、元宵燈會、“書香養我、讀書興邦”送書下鄉、“清涼夏日 ·2016 搖滾之夜”、“興山縣第十二屆農村文藝調演暨首屆社會文藝團隊展演”、“油菜花節”、“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礦山好聲音歌詠比賽”、“五一”職工運動會、第11 屆“迎新年”萬人環城長跑、第3屆殘疾人運動會,參加2016年宜昌市職工羽毛球比賽、湖北省青少年摔跤比賽。興山縣創作散文集《香溪踏浪》、長篇小說《夏陽河傳》、詩歌《香溪河組章》和散文《天賜的山水》4個文藝精品。

2016年,總投資40億元的三峽香溪國際旅遊休閒區項目在興山縣昭君鎮昭君村開工;編排《昭君別鄉》文藝節目在昭君村演出,接待中外遊客2萬多人次;打造美麗鄉村陳家灣項目,建設民俗博物館昭君鎮分館,完成妃台鄉公所舊址、陳明清老屋等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復建並向公眾免費開放,成為昭君別院代表性景點。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0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院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105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1人,註冊護士425人。衛生醫療機構床位數796張。12.22萬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參合率98.46%,全年繳費6892萬元,其中個人繳費1466萬元,國家補助5426萬元,支付6760萬元,支付率達到98.08%。

社會保障

興山縣 興山縣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達到10.30萬人(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69萬人),比2015年減少134人;醫療保險新增擴面390人,參保總人數達到4.73萬人(城鎮職工2.56萬人,城鎮居民2.17萬人,城鎮居民中有4329名城鎮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比2015年增加385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13萬人,淨增341人;工傷保險擴面628人,參保人數為1.93萬人(其中參保農民工2115人),淨增503人;生育保險擴面553人,參保人數為1.10萬人,淨增加428人。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55億元,比2015年的2.15億元增3989萬元,增長18.54 %。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總支出2.41億元,比2015年的2.15億元增加2545萬元,增長11.82%,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6.53億元。

2016年,全年1842戶3209個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專項資金支出69.69萬元,4446戶8140個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專項資金支出314.02萬元。全年開展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培訓357人,創業培訓286人,農村勞動力培訓801人,新技師培訓311人。職業技能培訓鑑定1003人。

截至2016年末,興山縣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8個,床位540張;收養各類人員1140人,其中集中供養241人,分散供養899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876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50.08萬元。  

歷史文化

文化古蹟

古高陽城遺址

在香溪河南岸,即今古夫鎮豐邑坪,有古高陽城遺址,距今至少已逾三千年。楚之先祖出自顓頊高陽,“興山縣舊治高陽城,為楚始封地,楚自以為高陽氏裔故名。”《舊唐書·地理志》。“高陽城在興山縣西,今豐邑坪其故地也。”《方輿紀要》。  

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

興山縣是被譽為“東方和平女神”的王昭君的家鄉。2000多年來,王昭君的事跡一直為文人騷客所讚嘆,也一直為家鄉人民所傳頌。  

昭君故里位於香溪上遊興山縣城西5.5公里處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昭君故裡面臨香溪水,背靠紗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去涌,香溪迴環,唐杜甫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即指此地。   附近尚存有昭君宅、楠木井、梳妝檯、望月樓等遺蹟。  

鄒家嶺漢墓群

鄒家嶺漢墓群位於興山縣古夫鎮鄒家嶺村   ,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聖帝行宮之碑 聖帝行宮之碑

李來亨抗清遺址

李來亨抗清遺址主要分布於興山縣黃糧鎮、南陽鎮、古夫鎮、峽口鎮一帶。李來亨部在此駐軍屯田與清軍對抗,留下的遺蹟遺物主要有17個城寨(黑虎觀、棋盤埡、寨嶺、張家灣、觀尖山、燕子寨、楊家寨、界牌埡寨、胡家灣寨、長坪鳳凰寨、老寨子、楊家嶺寨、將軍寨、城牆包、百城遺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個洞寨(寨子洞、仙龍洞、青龍寨、乾龍洞、滴水岩、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戰壕、落步河壕溝、七步半古道遺址、炸子嶺橋、百羊橋、百城張家灣橋、聖帝行宮遺址、聖帝行宮之碑、炮台、瞭望台、點燈台、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窩池、石碓窩等遺址。

李來亨抗清遺址是大順軍抗清的實物證據,大部分保存較好,古道與橋樑沿用至今     。這些遺存,對清初漢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2013年,被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園欽石塔

園欽石塔,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古夫鎮中陽埡村黃家山。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園欽石塔建設於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是夏元寺住持園欽骨塔。園欽石塔七級實心,高四點九米,青石壘砌。每層塔沿均為八角棱形。第一層和第四層為四面體。每面均鐫刻一厘米見方的楷書銘文,字跡雋秀,方正有力,記錄夏元寺的歷史規模和園欽的生平、功德等。第二層、第三層塔身為八面體,每面分別刻有人物、馬、梅花鹿及花草。第五層、第六層為八方體,每面陽刻有梅花圖案,第七層為圓柱體。蓋瓦頭為八面三層蓮花。頂部為珠狀寶頂。園欽石塔不僅是研究明代興山宗教、文化、歷史的實物資料,也是興山目前僅存的唯一古塔。  

下灣蘇維埃革命舊址

下灣蘇維埃革命舊址位於興山縣高橋鄉下灣村   ,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分布於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其淵源流長,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不易歌唱。興山民歌突出的特點是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

2006年,興山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又稱山鑼鼓,是興山一種歌唱和打擊樂相結合的古老田歌形式。農忙時節,藝人(歌手)們邊敲鑼鼓邊唱歌,村民邊薅草邊聽,和著節奏緊張而愉快地勞作。

2008年6月7日,薅草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花鼓

地花鼓(俗稱花鼓子)屬燈舞類,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民間操辦紅白喜事也打起地花鼓來。

地花鼓多為兩人表演,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雙。地花鼓舞蹈動作新穎,節奏明朗,動態優美,舞蹈性強,有固定的步伐和造型;地花鼓音樂唱腔多採用民歌小調,沒有固定的曲牌,因而造成唱腔自由化的特點。  

圍鼓

圍鼓 圍鼓

興山圍鼓傳承脈絡清晰,現今已至第10代傳人。廣泛套用於民俗的各方面。七十年代初,被宜昌地區列為民間藝術“七鼓一曲”之首,多次前往北京、武漢、上海、宜昌等地演出。

興山圍鼓樂器有鼓、大鑼、葉子、馬鑼、嗩吶。音調樂而不荒,廣而不宣。曲牌來源於鄂、豫、陝各地的民歌小調、花鼓戲和道樂耍曲,曲牌豐富,涵蓋面廣。  

風景名勝

昭君村古漢文化遊覽區

昭君紀念館 昭君紀念館

昭君村古漢文化遊覽區在今湖北興山縣城南郊,位於香溪河畔,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昭君村是以展示昭君遺址遺蹟和保存完好的古漢自然生態景觀,展演昭君故里獨特濃郁的地方文化及漢代文化的首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宜昌市旅遊新十景之一。

昭君村,因西漢時誕生了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出塞和親”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村中有粉黛林、佳麗島、浣紗處、彩石灘、漢白玉昭君塑像等20餘處勝跡。村中昭君紀念館收藏陳列的漢唐文物均出土於昭君村,昭君書院珍藏的各種版本的古典書籍,記載了幾千年來文人墨客對昭君的評價和褒揚。村中仍保留著西漢時代的生活習俗和勞作方式,婚、喪、嫁、娶原始古樸,被專家學者譽為“絕無僅有”的漢代歷史文化景觀。昭君村還擁有豐富多彩的昭君文化大戲,有蒙古族迎親儀式、漢代宮廷歌舞、編鐘歌舞、興山圍鼓、興山山歌、地花鼓等表演。  

興山旅遊景點 興山旅遊景點

朝天吼漂流

朝天吼漂流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內,距宜昌市60公里,距神農架90公里,距昭君旅遊碼頭僅23公里。

朝天吼漂流全長6.5公里,落差高達148米,途經臥佛山、八緞錦、將軍柱、朝天吼等景觀。  

高嵐景區

高嵐自然風景區以峰巒高峻而享名,被譽為湖北的“黃山”。境內另有臥佛山、朝天吼、孔雀嶺、八緞錦、將軍柱、駱駝峰、鴛鴦石、紅石筍、棺槨洞等眾多自然景觀組成的前十里畫廊和後十里畫廊。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昭君故里與神農架原始林區、巴東縣交匯處,距三峽大壩壩址80公里。是國家級探險旅遊線宜昌—興山—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巴東神農溪旅遊區的腹地。園內氣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南北過渡的特徵,被植物學家譽為“天然林木園”。園內建有珍稀樹木園,有各種珍稀、瀕危及地方特有植物400多種9000多株,建有植物標本室兩處,貯藏標本4000多份,2000多號。公園境內珙桐、紫莖、興山榆等珍稀樹種均有分布。園內的大鯢、金絲猴、林麝、紅腹錦雞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

溶洞景觀是其一主要特色,境內地下溶洞達十餘處。第一期開發的盤龍洞,洞口坐西朝東,下寬上窄呈現出獨特的“樓層式”風格,洞內冬暖夏涼,岩壁光潔如玻璃,洞內有清洌水潭數處,似泉若淵,泉水沿石乳滴落而形成的龍宮寶塔、定海神針、青龍盤踞、雙龍戲珠、玄武出海、朱雀展翅、錦雞孵蛋、擎天巨柱。   神農洞景區是森林公園的核心景觀之一,該洞有碳酸鈣岩石經過上億年的侵蝕演變而成,洞體呈樓層式風格,由上中下三層組成。

百羊寨

百羊寨李來亨抗清遺址三十六步上天梯 百羊寨李來亨抗清遺址三十六步上天梯

明末清初,農民軍將領李來亨(李自成的侄孫)駐軍興山,以百羊寨為門戶,在此駐紮兵營,屯耕山田自給,並修建了多種軍事設施,抗擊清軍達13年之久,在百羊寨村留下了眾多抗清遺址。

百羊寨四周岩壁陡峻,關隘森嚴,營寨故壘,猶依稀可辨當年風貌。李來亨的營地,自下而上有三層,分別是軍事指揮所、軍庫和鳳營(女兵營)。其中軍事指揮所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房基石用長1.2米,寬0.8米的大石塊砌成,至今保持完好。  

土特產品

興山楊魚

興山楊魚 興山楊魚

興山楊魚(別稱齊口裂腹魚)主產於湖北省興山縣南陽鎮香溪河流,生長歷史悠久。興山楊魚有以下的顯著特點:一是大小一般,既無很大的,又無很小的,據說這是經過磨眼篩選的結果。二是無鱗無甲,通體銀光閃爍,據說鱗甲在出口處被磨去了。三是肉肥而嫩,絨刺很少,既可口又便吃,農家一般都愛將其填鹽炕熟,成串懸掛,隨時可吃,遇有客宴,或下湯、或煎炒也都方便。四是每尾魚體內部含魚虱一顆,乳白色,豆粒般大小,四肢俱全,初出色體時能在地上爬行,稱之為“魚怪”。農家愛將魚怪置於瓦片上炕乾,研成粉末,泡入酒內,以備藥用。民間認為這種藥酒對治療嗝死病(食道癌)有特效。  

2016年,興山縣南陽鎮水產品產業協會的“興山楊魚”獲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興山石蛙

興山石蛙 興山石蛙

“興山石蛙”(石蛙,學名棘胸蛙),成蛙體長10—13厘米,體重125—200克;頭扁而寬,吻端鈍圓,突出於下頜,吻棱不顯,眼睛突起;皮膚粗糙,背部皮膚暗灰色有疣狀突起;四肢粗壯,肌肉發達;雄蛙胸部有棘狀肉刺,腹部光滑呈淡黃色;雌蛙胸腹部光滑呈白色。蛙肉色白,細嫩柔滑有彈性,蛙湯甘香爽口,被譽為“百蛙之王”。興山石蛙已於2017年1月正式獲得農業部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興山縣受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水源地保護,域內山中小溪溝眾多,山泉水長流不息,水質清澈,年平均水溫15.3℃,森林覆蓋率達到82.1%以上,四面環山,山青水秀,為“興山石蛙”提供了優越的生息環境。“興山石蛙”在水月寺鎮、高橋鄉、榛子鄉和黃糧鎮等地常年棲居。  

昭君白茶

白茶具有觀賞、營養、經濟三大價值,具有降血壓、護肝等功效。   興山縣的“昭君茶”商標已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被評為全國“中茶杯”一等獎。  

昭君眉豆

昭君眉豆是昭君故里興山縣高山特有的原生態蔬菜。因豆莢顏色鮮艷,形似彎彎的眉毛故名昭君眉豆,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興山縣高山地區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必種的傳統食材,其中,種植環境以海拔1300米的榛子鄉為最佳。

昭君眉豆是高鈣、高鉀、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兼具營養和保健雙重功效的食物,深受當地居民特別是老人的親睞。興山縣俏紅顏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昭君眉豆”被農業部認定為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興山橙子

興山縣屬晚熟柑橘種植最適宜區,晚熟柑橘肉質細嫩、汁多味美   ,也是湖北省第一個種植夏橙的縣   。興山縣種有倫晚、夏橙、紐荷爾   、長虹、椪柑等品種。   “興山臍橙”、“興山錦橙”獲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興山薄殼核桃

“興山薄殼核桃”是宜昌市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擁有正規的商品條碼。“興山薄殼核桃”栽培歷史悠久,是傳統的名優特產品,其果面光滑,果大殼薄而不露仁,種仁為黃白至淡黃,種仁飽滿,取仁容易,味香甜,深受市民的喜愛。  

著名人物

王昭君

王昭君 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皇妃,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漢元帝時,以良家子遴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嬙入宮數歲,不得見帝,自請嫁匈奴呼韓邪為妻。臨別時,她“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元帝方知其美麗動人。單于大喜,迎昭君入匈奴為妃,封為寧胡閼氏。後死於匈奴。王昭君的形象,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象徵,她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奐谷珍

奐谷珍,湖北興山縣人,北宋徽宗時狀元。據說,奐谷珍很有學問,人品也好,後來考取狀元,被當朝皇帝宋徽宗選作駙馬,要將七公主許配給他,可奐夫子竟棄官而歸,回到家鄉娶青梅竹馬的文青。徽宗龍顏大怒,將“不識好歹”的書生五馬分屍殺了,屍體被送到古夫後,正直的家鄉人為了紀念他,在鄒家嶺為他修墓立碑,把他出征地改稱“夫子岩”,古夫鎮即以鎮內的夫子岩得名。  

金可教

金可教,明朝興山縣人,先任江西撫州通判,後任雲南知府,他在雲南十多年,為推廣中原地區的先進農耕文化,加強和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朝廷為了獎勵他的成績,封他的父親金生芝為“奉直大夫”(從五品)。  

談錫恩

談錫恩,又名談君訥,湖北興山縣人,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院。回國後,曾任教育部僉事、視學,兩湖優級師範博物專修學堂堂長,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武漢大學前身)校長,湖北省立圖書館館長,湖北省政府顧問。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家鄉興山,後以桑梓教育為重,又出任興山簡師校長和縣中學校長等職。  

向濤

向濤 向濤

向濤,1963年4月12日出生於湖北省興山縣,現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從事凝聚態物理的理論研究,在密度矩陣重正化群和張量重正化群、高溫超導、拓撲量子相變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成果。他曾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物理獎、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等榮譽和獎勵。2011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陳行甲

陳行甲,1971年1月生,湖北興山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10月起,履職中共湖北省巴東縣委書記,2016年12月辭職,2017年5月6日宣布投身農村公益。  

城市榮譽

全國文明縣城四連冠2018年湖北省縣域文明指數測評第四名  2018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文明村鎮 
2018年全國綠化模範縣2015年全國地質災害高標準“十有縣”  2018年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
全國小水電先進縣  2005年湖北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