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7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宮內主體建筑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槓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
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鏤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周邊景點
此地周圍崗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故曾被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從刻有“紫霄福地”匾額的福地殿進入龍虎殿,可見青龍、白虎泥塑神像侍立兩旁,形象威嚴。沿數百級台階循碑亭穿過十方堂,有一座寬敞的方石鋪面的大院落,院上三層飾欄崇台,捧拱主殿紫霄殿。紫霄殿進深五間,重檐九脊,翠瓦丹牆。殿中石殿須彌座上的神龕內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兩旁侍立金童玉女、君將等,銅鑄重彩,神態各異,是中國明代藝術珍品。殿左放著一根數丈長的杉木,另一端可聽到清脆的響聲,而稱為“響靈杉”。大殿四周神龕內,陳列著數以百計的元、明、清代鑄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堪稱我國銅鑄藝術的寶庫。紫霄殿後是父母殿。此殿崇台高舉,秀雅俏麗,殿內正中的神龕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即淨樂國王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瓊真上仙像。左神龕內供奉的是觀音,右神龕內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稱為百子堂,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兒女的地方。
大殿頂脊上,排列著各種銅質、鐵質的飛禽怪獸。宮庭內外,四時花卉,長開不敗。初春,絳桃展瓣柳舒眉;仲夏,牡丹芍藥競相妍;秋日,丹桂飄香金菊艷;隆冬,傲寒紅梅斗雪天。1931年5月,賀龍將軍曾率軍駐紮武當山。
景點特色
紫霄宮位於天柱峰東北展旗峰下,距復真觀7.5公里。面對照壁、三台、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有禹 跡池、寶珠峰。是武當山上保存較完整的宮觀之一。主要名勝有龍虎殿、十方堂、紫霄殿、佳音杉、父母殿、東宮、西宮、太子岩等。 此地周圍崗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故曾被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從刻有“紫霄福地”匾額的福地殿進入龍虎殿,可見青龍、白虎泥塑神像侍立兩旁,形象威嚴。沿數百級台階循碑亭穿過十方堂,有一座寬敞的方石鋪面的大院落,院上三層飾欄崇台,捧拱主殿紫霄殿。紫霄殿進深五間,重檐九脊,翠瓦丹牆。殿中石殿須彌座上的神龕內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兩旁侍立金童玉女、君將等,銅鑄重彩,神態各異,是我國明代藝術珍品。殿左放著一根數丈長的杉木,另一端可聽到清脆的響聲,而稱為“響靈杉”。大殿四周神龕內,陳列著數以百計的元、明、清代鑄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堪稱我國銅鑄藝術的寶庫。紫霄殿後是父母殿。此殿崇台高舉,秀雅俏麗,殿內正中的神龕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即淨樂國王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瓊真上仙像。左神龕內供奉的是觀音,右神龕內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稱為百子堂,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兒女的地方。 1982年2月28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之一。 紫霄宮是武當山道協的辦公地,每年舉行三月三、九月九慶祝活動,就在此處做道教法事。
龍虎殿:穿過金水橋,沿石階而上,便是龍虎殿。紫霄宮龍虎殿建在高大台基上,懸山頂磚木結構,綠色玻璃瓦屋面。殿外為八字牆,牆上飾以琉璃瓊花、孔雀等圖案。殿內陰森恐怖,正中供奉王靈官,披甲執鞭,面容威嚴,兩側分別是青龍和白虎泥塑神像,高大威武,形象生動傳神,使人望而生畏。據考證,這兩尊神像為元代著名塑像家劉元一派的傳世作品,是武當山泥塑藝術珍品。
武當山各主要宮殿均建有龍虎殿,供奉青龍白虎,以渲染朝拜真武的臨前威儀。在傳統道家文化中,青龍白虎與修身養性方法有著密切聯繫。青龍在陰陽二氣中屬陽,而白虎在陰陽二氣中屬陰。把青龍白虎置於一殿,喻含有中國道家修養生術的方法,即調養肝、肺之氣,可以達到陰陽相濟之效。當然,也具有斬除邪念,正本清源之功用。
御碑亭:紫霄宮中對稱聳立著兩座御碑亭,為明永樂十年敕建,坐落在高大石台之上。亭呈方形,四方各開拱門。亭內置巨龜馱御碑,都是用整塊青石雕鑿而成。雕刻精細,造型逼真,形體完美,是世界罕見的石雕藝術品,極為珍貴。
御碑亭,是武當山各大宮觀必不可少的建築之一,兩座碑亭分別置放兩通御碑,一是聖旨碑,頒布明成祖對武當山的管理規章;一是紀成碑,記述著永樂皇帝為什麼要修武當山及其過程。
御碑亭是武當山明代建築特有的,象徵高等級宮殿的重要標誌。據考證,御碑亭代表著中國銘文形式的重要的階段,亭中巨龜馱負御碑的雕塑,是由上古時的龜甲銘文形式演進而來,古人認為,只有巨龜才有資格向天下傳達重要命令。
朝拜殿:登上紫霄宮第三級階地,到達第二座殿堂——朝拜殿。這裡原是十方叢林,是雲遊道士掛單的地方。相傳,在明朝時,香客信士只能在此朝拜真武,只有皇上到武當山祭祀時才能到紫霄大殿,因此稱為朝拜殿。紫霄宮朝拜殿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道教內部十方叢林道士掛單的地方,所以又叫十方堂。
十方堂建於明永樂年十年。殿堂兩側建有八字牆,牆上飾瓊花、珍禽圖案,牆下為琉璃須彌座。殿內正中供奉銅鑄鎏金真武像。
據記載,武當山在明朝成為全國的道教中心,全國各地道士遊方掛丹者絡繹不絕,因此設立十方堂,專門安排接待來往道士。歷史上,道教全真派有“千里不拿糧,萬里不拿柴”的規矩。只要在同派廟宇掛上丹,便可長期安排食宿。但掛丹的程式較為嚴格,怎樣抬腳起步,如何施禮以及談話有什麼內容等等都有一套規矩。這些規矩相當於現在的考試,用以分辨真偽。
站在十方堂前,御碑亭、龍虎殿、寶珠峰、賜劍台盡收眼底,古柏、蹬道、流水、青山,更是構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圖畫,皇家建築的氣魄和神妙,會使你虔誠之心油然而生。
紫霄大殿為紫霄宮的正殿,是武當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殿堂。這座在中國古建築中屈指可數的抬梁式大木結構的道教建築,其結構、布局科學合理,藝術風格協調統一,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獨具風貌。同時,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沉積有歷代工匠的技術和智慧,集中體現了中國明清建築的輝煌成就,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最讓人眼花繚亂和讚不絕口的是大殿內部,整座大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裝修古樸典雅,陳設莊重考究。大殿內設神龕五座,供有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大多為元、明、清三代塑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造型各異,生動逼真,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正中神龕供奉真武神像,為明代泥塑彩繪貼金,高4.8米,是武當山尚存最大的泥塑像。這裡還供奉著一尊明末清初紙糊貼金神像,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紙糊神像,它集聚了中國古代紙糊、雕塑、貼金、彩繪、防腐等工藝的精髓,是一件文物珍品,對研究中國古代紙糊工藝有很高的價值。
大殿屋脊由六條三彩琉璃飛龍組成,中間有一寶瓶,閃閃發光。因為寶瓶沉重高大,由四根鐵索牽制,鐵索的另一頭系在四個兒童手中。傳說,這四個小孩護著寶瓶,無論嚴寒酷暑和風雨雷電,他們都堅守崗位,確保寶瓶不動搖。因為所在位置比殿里供奉的主神還高,所以叫他們“神上神”。而老百姓看他們常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則叫他們苦孩兒。
歷史
紫霄大殿自明永樂年間重建後,歷代對其進行了大小十餘次維修,才得以保持往日的風采。1994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專家考察武當山時深有感嘆:“在這裡,看到了按傳統方法修繕古代建築的例證”。
父母殿:紫霄大殿後的高大崇台上,建有父母殿。這裡古樹參天、清山如黛,高敞清幽,是武當山最佳勝境之一。紫霄宮父母殿為三層磚木結構。殿內設有三座神龕,正中神龕上供奉真武大帝生身父母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的造像,道士信徒尊稱為聖父聖母。
據考證,父母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早年毀廢,現存建築為清末重建,遺存有清代的建築風格。武當山各大宮觀都設有父母殿,是武當山皇家廟觀的重要特徵之一,這裡體現有武當山道教提倡“三教合一”的宗教特徵。
明代,皇帝把道教總分為全真、正一兩大派:以煉養為主的諸派歸統於全真派,以符篆為主的各派統歸於正一派。由於道教全真派自興創時就提倡三教合一,其門徒皆遵從始祖王重陽“儒門釋戶道相遇,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辦道原則,改變“出家人六親不認”的舊章,宣揚孝道。於是,父母殿便成為敬奉父母的殿堂,用以教化世人。因此,武當山道教亦有“三教合一”的說法。
湖北武當山景點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丹江口水庫,背依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
十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十堰市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裡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後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築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築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遊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谿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雲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
景點 | 楚長城遺址|慈孝溝采皇木摩崖|房縣溫泉|漢江丹江口庫區|回龍寺|驢頭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上津古城|溫泉寺|懸鼓觀|武當山|伏龍山自然風景區|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房縣神農峽風景區|學堂梁子遺址|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野人洞|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月亮湖山莊旅遊區|桃花湖旅遊度假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五龍河風景區|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龍吟峽旅遊風景區|復真觀|紫霄宮|清末莊園|玉虛宮|滄浪湖|丹江大壩|大西溝|掛榜岩|牛頭山|松濤山莊|桃花湖|武陵峽|小太平洋|銀洞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