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簡介
棗陽市地處湖北省西北部,鄂豫兩省交匯處,東靠“九省通衢”的經濟重鎮武漢,西依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南臨經濟發展的江漢平原,北抵資源豐富的南陽盆地。棗陽市位於湖北省武漢、襄樊、宜昌“金三角經濟帶”主幹線的中部,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之一。棗陽居於由湖北、河南、陝西、四川、重慶等五個省市70多個縣市共同構建的秦巴經濟走廊的前沿位置,是接東連西的紐帶,是東部企業“中拓西進”的戰略跳板和重要橋頭堡,區域優勢十分明顯。航天英雄聶海勝的家鄉──棗陽,是湖北省西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連鄂豫望江淮,處於我國南北過渡帶上。版圖面積3277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轄12個鎮(鹿頭、新市、太平、楊壋、七方、琚灣、熊集、吳店、平林、王城、興隆、劉升)、3個辦事處(南城、北城、環城)、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開發區)、2個農場管理區(車河、隨陽)。行政區域歷史沿革
自秦設蔡陽縣以來,已有2000多年建縣歷史,1957年被發現位於棗陽市鹿頭鎮北3公里的武莊村南的雕龍碑新時期時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距今6000餘年,距炎黃子孫祖先炎帝故里僅不到60公里。
秦置蔡陽縣,東漢改舂陵為章陵縣,隋仁壽元年改廣昌縣為棗陽,沿用至今。棗陽是漢更始帝劉玄、光武帝劉秀故里,被漢代科學家、文學家張衡譽為“龍飛白水,松子神陂”的寶地,素有古帝鄉之稱。距今六千多年的 雕龍碑遺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長江文明和黃河文明的交融;迷霧重重的戰國楚墓九連墩展示了楚文化的魅力;千年古剎白水寺講述了“光武中興”的歷史。
棗陽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英雄輩出的熱土。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導致天下大亂,以劉秀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打敗了王莽的部隊,建立了東漢王朝,削平了地主豪強的武裝割據,恢復了中國的統一,光武帝劉秀在位期間,多次下令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限制豪強霸占土地,減輕賦稅,免除部分縣的徭役,興修水利。對各級官吏實行考察黜陟,罷免貪官,改任良吏;精減官員,裁併四百餘縣。在中央則加強尚書職權,在地方廢除掌握軍權的都尉,以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這一系列的舉措,使遭受戰爭創傷的社會生產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被史家稱為“光武中興”。
南宋時期,棗陽為抗擊金兵入侵的前沿,抗金名將孟宗政等人在此多次率兵擊敗金兵的入侵。明朝末年,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先後在棗陽戰鬥過,清朝末年,白蓮教、紅巾軍、捻軍等農民起義軍都在此留下戰鬥的足跡。
民國期間,面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局面,1922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赴法國、蘇聯留學的程克繩於1925年6月在棗陽琚灣程坡程家三房廟建立了棗陽乃至鄂北第一個中共小組,從此點燃了鄂北革命的烽火。建國後,曾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顧委常委位置上的黃火青同志青年時期就在棗陽發展黨員、團員,建立黨、團組織,開展革命宣傳活動。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解放軍--劉鄧大軍解放了棗陽。
歷史的車輪邁入21世紀後,棗陽再度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地方,因為這裡走出來一位航天英雄聶海勝。生長於斯的聶海勝從小受到傑出人物的薰陶,早在上學時期,就立志將來要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一番貢獻。從棗陽一中入伍後,胸懷遠大理想的他勤奮學習,苦練技術,刻苦鍛鍊身體,2003年9月以過硬的綜合素質成為中國載人航天首飛梯隊航天員,2005年10月,又成為“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航天員。
棗陽歷史變遷
棗陽歷史變遷,周王朝時,棗陽地區為唐國,屬楚地小國;春秋時期,公元前505年,唐國被楚國所滅;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棗陽地區始設蔡陽縣,屬南陽郡管轄。公元前45年,經西漢漢元帝批准,劃蔡陽縣的白水(今吳店鎮一帶)、上唐(今隨州市曾都區唐縣鎮)2個鄉,設定春陵侯國(治所在今吳店鎮北的古城)。徙封劉仁(漢景帝之後)為舂陵侯。公元29年,東漢光武帝詔令,提高舂陵鄉建制,改舂陵鄉為章陵縣;後又分襄陽縣的東北地帶設襄鄉縣,今棗陽地區由當時的蔡陽、章陵、襄鄉3縣分治,均屬南陽郡管轄。北魏道武帝登國年間(386—396年),廢襄鄉縣為廣昌縣,屬廣昌郡管轄(治所在廣昌縣)。公元601年,隋文帝為避太子楊廣諱,改廣昌縣為棗陽縣,棗陽名稱始於此。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陽縣併入棗陽縣,屬昌州管轄(治所在棗陽);同年,唐太宗貞觀元年,舂陵縣併入棗陽縣,至此,棗陽疆域基本定型;公元636年(唐太宗貞觀十年),棗陽歸隨州管轄,屬山南東道。公元l142年(宋高宗紹興十二年),為抗擊金兵,升棗陽縣為棗陽軍;1230年,棗陽為京西兵馬鈐轄(治所在棗陽)。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棗陽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襄陽路管轄。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棗陽屬湖廣布政司襄陽府。公元1644年(清聖祖康熙三年),棗陽屬湖北布政司襄陽府管轄。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廢除府制,棗陽直屬湖北省管轄。1914年5月,省下設道。棗陽初屬鄂北道,後改襄陽道(治所在襄陽)。1927年,廢道,由湖北省直屬。1932年,省下設督察區,棗陽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襄陽);1937年,第八區改稱第五區,棗陽屬第五區管轄。1930年6月,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棗西籌備建立了縣蘇維埃,10月正式建成(治所在今琚灣鎮的南禪庵),屬鄂豫邊革命委員會管轄。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鄧(小平)大軍解放棗陽大部分地區。此後,相繼建立棗陽縣、襄棗宜縣、隨棗縣、棗南縣等縣級人民政權。1949年8月6日.棗陽境內各縣組成棗陽縣。1955年9月,洪山縣被撤銷,所屬平林(含清潭)回歸棗陽,此時棗陽疆域定型至今,屬襄陽地區行署管轄。1983年10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棗陽屬襄樊市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棗陽縣,建立棗陽市,市委、市政府駐地在城區朝陽路。
地理概況
棗陽全境以平原為主。東北部、南部是山,中部、北部為崗地和平原。崗地面積大,有“九十九崗頭,勞人萬古愁”之說。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的東北部玉皇頂,海拔778.5米,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最低的西南部瓦子崗,海拔70米。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平均269天,年平均降水量750至1000毫米,全年日照2100小時。有主要河流180條,分為滾河、黑青河、小黃河、三夾河、鶯河、淳河六個水系統和沙河、滾河、熊河、華陽河、清潭河、黑青河、小黃河七大河流。沙河由東北部向西南,境內流長80公里,流域面積717平方公里,經新市、鹿頭、吉河、市區,在琚灣與滾水會合,至襄陽注入唐白河。有名山46座,其中大阜山為自然風景區。
人口民族
2004年底,人口1098600人。
地形氣候
棗陽地處湖北經濟發展“金三角”黃金地帶。北部屬三北崗地和桐柏丘陵,南部屬大洪丘陵,中部為滾河河谷平原。棗陽屬於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熱冬冷,春秋溫和,四季分明。冬乾夏濕,光照充足,無霜梅長,雨量適當。但也有寒潮、伏旱、秋澇、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適宜種植小麥、水稻、大麥、芝麻、油菜、花生、大豆、棉花、菸葉、麻類等農作物,白蘿蔔、胡蘿蔔、白菜等蔬菜,蘋果、梨子、桃子、棗子、栗子、獼猴桃、山楂等特產,松樹、楊樹、中草藥等植物。境內已發現的礦藏資源有23種,其中金屬8種、非金屬15種,鹿頭鎮金紅石礦儲量居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太平鎮的大理石分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儲量2億立方米。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新石器時代的雕龍碑遺址、白水寺、唐梓山、白竹園寺、青龍山、熊河風景區等。棗陽處於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帶,屬於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境內平原、丘陵、山區共存,地貌多姿,物種繁多。全市山地面積大,達150萬畝,其中牧草地5萬多畝,棗陽特別適宜發展豬、牛、羊、雞、鴨、鵝等多種家畜家禽,是發展畜禽業的理想之地。
行政區劃
2005年底,棗陽市轄3個街道、12個鎮。共有45個居委會、480個村委會。
北城街道 辦事處駐書院街,人口75200人,面積12平方千米。轄9個居委會:南園、北園、北關、順城、東北街、東南街、西北街、西南街、東園。
南城街道 辦事處駐車站路,人口108900人,面積133.2平方千米。轄9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沙店、磚瓦、政法街、史崗街、霍莊、梁集、李橋、惠灣、宋灣、王家灣、惠崗、太平崗、嚴灣、後湖、段灣、彭崗、曹崗、舒廟、毛崗、耿畈、中陳崗、毛河、董崗、高寨、李莊。
環城街道 辦事處駐光武路,人口59400人,面積178平方千米。轄30個村委會:土鋪街、鮑莊、柿子園、崔莊、西郊、董田、土寨、楊坡、齊集、趙集、劉樓、二郎廟、劉橋、坡下、袁莊、雙廟、玉皇、下河、葉莊、孫莊、方灣、十里、孫井、八里、候井、上河、東郊、張家草堰、趙壋、上壋。
楊壋鎮 鎮政府駐楊壋,人口73900人,面積187.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34個村委會:楊壋、小黃河、高店、李莊、余莊、孫崗、趙堂、西村、徐寨、孫寨、黃莊、孫田、杜莊、史莊、前王、馬莊、店子、紅沙河、楊田、牛莊、郝棚、仲莊、樊莊、閆宋、戴莊、官廳、劉坡、光寺、長營、薛場、大桃園、張莊、聶集、夏莊、胡李營、陳寨、郝店、張官營、石台寺。
七方鎮 鎮政府駐七方,人口105500人,面積306.8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58個村委會:七方、高集、大店、羅崗、劉寨、三官、孫坡、杜坡、王坡、陳里店、羅嘴、敖坡、李湖、楊沖、方寨、王崗、花園、梁沖、張樓、張橋、堂莊、安莊、鄧莊、鄭莊、曹營、官莊集、箱莊、大王莊、賈崗、何灣、閆崗、衛莊、趙崗、洪寨、汪營、彭家、文莊、崔崗、胡莊、秦莊、老街、梁家、木橋、大房、張沖、胡坡、隆興、阮店、黃河、宋王、於王崗、園林、潘崗、祠堂、羅橋、杜寨、楊廟、朱寨、姜店、東汪營、方莊、周莊、閆坡。
太平鎮 鎮政府駐太平,人口104000人,面積256.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62個村委會:太平街、五里橋、姚崗、東街、西街、傅莊、陳河、桑園、桃園、西張莊、韓崗、大趙莊、三官廟、南張莊、竹園、徐莊、郭王、李石、南高莊、高公橋、李崗、南街、北街、大胡莊、李占崗、高樓門、魏崗、司崗、高夏莊、余堰、王莊、翟莊、肖毛莊、北張莊、北高莊、北劉莊、寺莊、秦崗、黃王莊、張當、莘莊、清涼、五房、孟集、榮莊、姜崗、蒜園、舒莊、大楊莊、蠻子營、趙河、賈窪、姜莊、南街、北街、大王、雙河、袁莊、康河、崔當、付崗、三戶劉、張柏崗、黃崗。
鹿頭鎮 鎮政府駐鹿頭,人口70900人,面積219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鹿頭、吉河、郭營、龍窩、拾河、馬沖、武崗、尚莊、樓子莊、翟廟、簡莊、松扒、何莊、武莊、九里崗、吉莊、劉莊、董河、張莊、陳莊寨、白廟、鄧店、蔣莊、張河、大朱堰、吉崗、下方灣、丁莊、梁莊、郭巷、小王莊。
新市鎮 鎮政府駐新市,人口62200人,面積233.1平方千米。轄39個村委會:張巷、駱莊、新一、前井、李樓崗、駱樓、鴻雁河、劉家大堰、孟子坪、西李灣、付家灣、謝棚、趙莊、湯河、新集、鄭家灣、前灣、周樓、刑川、肖莊、黃灣、洛河北、彭莊、熊崗、錢崗一、錢崗二、火青、楊莊、錢當、鄧棚、白露、姚棚、泉溝、王老莊、任崗、王大橋、東李灣、山頭裡、東高莊。
劉升鎮 鎮政府駐劉升,人口41800人,面積200.1平方千米。轄26個村委會:劉升、謝灣、田家灣、油坊、黃家灣、姜灣、高堰堤、劉灣、杜當、生鐵、王灣、習灣、榆樹、趙老灣、李老灣、龔陳、杉樹林、馬寨、北河、楊老灣、棗林、金峽、楊灣、羅寨、大河、小店。
吳店鎮 鎮政府駐吳店,人口92300人,面積359.1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吳店、羅畈、西趙湖、新莊、二郎、肖灣、周寨、黃家廟、春陵、東趙湖、皇村、沈畈、高峰、白馬堰、聖廟、徐樓、唐家老灣、楊家祠、五口堰、蔣家畈、喻家嘴、東沖、雙槽門、田台、三里崗、何家灣、滾河、花屋脊、樹頭、涼水、長里崗、達子、大堰角、史家祠、同心、玉皇廟、李寨、徐家寨、雙灣、井灣、程灣、姚崗。
熊集鎮 鎮政府駐熊集,人口51500人,面積262.9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熊集、耿集、熊集、後營、譚灣、段營、前營、蘆崗、熊河、杜崗、灣堰、耿集、梨園、樓子、九龍、鍾灣、當嘴、紅土、毛榨、李灣、趙廟、茶庵。
王城鎮 鎮政府駐王城,人口51200人,面積195.5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王城、資山、陳店、黃樓、古嶺、耿灣、杜灣、柳灣、付寨、周灣、伍河、高廟、新店、金銀、付樓、官營、團山、資山、羅漢、端拱、董樓、柏水、羅廟、王橋、李橋、螺絲崗、石堰、雨壇、陳廟、三門寨、王城。
興隆鎮 鎮政府駐興隆,人口58800人,面積208.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興隆、柏樹、優良、大西、亢老灣、旗桿、紅花、柏灣、烏金、萬樓、周台、大堰、馮崗、隨陽、楊樓、中樓、陳樓、興隆、靈廟、新村、唐灣、竹林。
璩灣鎮 鎮政府駐璩灣,人口74900人,面積216.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6個村委會:璩灣、馬崗、鄭崗、三王、青龍、長堰、羅棚、候崗、程崗、錢寨、古城、徐畈、高庵、三房、勾莊、楊畈、吳灣、曹沖、聞莊、琚莊、琚東、琚西、郭莊、閆家崗、蔡東、胡崗、余嘴、蔡西、申畈、蘆坡、瓦子崗、龔寨、劉崗、祝沖、尹寨、車站、吳坡。
平林鎮 鎮政府駐平林,人口29800人,面積18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平林、高家沖、大余嘴、方家灣、新庄子、杜家老灣、台子灣、北棚、宋集、吳集、柴家灣、清水店、范家灣、包家畈、胡家灣、新集、雷山、楊集、平林。
其他 人口38300人,面積115.8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茶棚、西園、靳莊;楊崗、車河、李集、李樓、王畈、徐崗、宋河、壇樓、孫畈、車河、吳灣、碾子台;王灣、官莊、油坊、劉灣、亢灣、高堤、園藝、謝寨、孫灣、李灣、東崗。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棗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9.57億元,比2013年(下同)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09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52億元,增長11.5%,其中工業212.34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162.96億元,增長14.0%。三次產業結構為18.4:47.6:34.0。
第一產業
2014年,棗陽市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1億元,比2013年(下同)增長2.7%。農業產值80.1億元,增長2.8%;林業產值1.3億元,增長47.1%;牧業產值69.5億元,增長2.2%;漁業產值5.4億元,增長3.7%。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8.09億元,增長5%。糧食總產量136490萬千克,增長0.1%。夏糧產量66490萬千克,增長1.0%;秋糧總產量67000萬千克,減少0.8%。棉花產量640萬千克,減少28.1%。油料產量1470萬千克,增長14.8%。蔬菜產量51520萬千克,增長5.7%。水果產量35160萬千克,增長15.3%。全年生豬出欄101.6萬頭,增長0.6%;牛出欄14.63萬頭,增長11.4%;羊出欄52.87萬隻,增長8%。家禽出籠2712萬隻,下降2.9%;水產品產量3820萬千克,增長8.2%。
第二產業
2014年,棗陽市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3家,同比2013年(下同)增加5家,完成總產值784.7億元,同比增長12.2%。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產值768.9億元,同比增長12.2%;實現稅金12.3億元,同比增長16.6%;實現利潤20.3億元,同比增長13.2%。汽車、紡織、食品、化工四大支柱產業累計實現產值612.4億元,同比增長14.6%,占整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8%。
2014年,棗陽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剎車片產量803.62萬千克,增長9.1%;服裝產量8167萬件,下降22.1%;原鹽產量1510.96萬千克,增長2.2%;紗產量2018.49萬千克,增長7.8%;布產量44.34萬米,減少26.1%;飲料酒產量49725千升,增長20.9%;水泥產量3738.27萬千克,減少27.1%;改裝汽車產量5373輛,增長1.2%;小麥粉產量23233.29萬千克,增長17.6%;合成氨產量1379.67萬千克,下降1.4%;農用化肥合計產量1411.19萬千克(折純),增長17.1%;汽車車架產量17804架,增長22.7%;金銀飾品產量4326千克,增長2.7%。
第三產業
2014年,棗陽市282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含大個體戶)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97億元,比2013年(下同)增長14.2%。其中,城市實現零售額138.25億元,同比增長14.3%;農村實現零售額17.73億元,同比增長12.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貿易額138.78億元,同比增長14.4%;住宿、餐飲業實現貿易額14.2億元,同比增長12.4%。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77.68億元,比年初增加33.5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24.79億元,比年初淨增18.36億元。
2014年,棗陽市112家重點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4.83億元,營業支出14.9億元,營業利潤4.16億元;從業人數0.6萬人,應付職工薪酬2.52億元。全年接待中國國內旅遊者152萬人次,同比增長1.3%;旅遊外匯收入124萬美元,同比增長3.3%;國內旅遊收入13.17億元,同比增長0.2%。
社會事業
文化體育
2014年,棗陽市有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量12.5萬冊。體育場館13個。開辦有3個電視頻道,1個廣播頻率。全市廣播覆蓋率100%,電視覆蓋率96%,綜合覆蓋率97.5%。
2015年,棗陽市新建、改擴建12個鄉鎮文化站,建成160個村(社區)文化活動室示範點。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7項,新建健身廣場2個。開展“帝鄉大舞台”、“全民閱讀”、全市第十三屆中國小生田徑運動會等群體性文體活動,全年送戲下鄉200多場、送電影下鄉6060場、送書下鄉40(天)次。
教育事業
2014年,棗陽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51所,在校學生10.72萬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0.37萬人;普通中學41所,在校學生3.82萬人;國小105所,在校學生6.53萬人。專任教師7287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218人,普通中學3530人,國小3539人。幼稚園225所,在園兒童數3.4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2%,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9.51%
科技事業
2014年,棗陽市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5家,襄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產學研合作基地2家,科研人員1200人。國有科研機構3家、市屬科研單位10所,民營科研機構31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項目5項,湖北省創新基金3項,省科技重大專項2項,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省級科技孵化器1個,省級小麥產業科技園1個,省級科技創新示範基地2家,省級創新示範企業1家,省級平台建設2家。共取得科研成果192項,6項成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8項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7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69項成果獲襄陽市科技進步獎勵。[11]
醫療衛生
2014年,棗陽市有衛生機構4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4個(含私立醫院6所),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5278張;衛生機構人員539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290人,執業(助理)醫生1610人,註冊護士2146人。
社會保障
2014年,棗陽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5531戶,9327人,農村低保對象19136戶,27468人,農村五保對象對象6236人,其中集中供養五保對象871人,分散供養五保對象5358人。發放城市低保金4126.9萬元、農村低保金4581.7萬元、農村五保供養金1475.5萬元,醫療救助實際支出1691.2萬元,救助人次數79212人次,臨時救助3002人次,實際支出120萬元。爭取省廳救助補助資金10618萬元,比2013年淨增1752萬元,其中,城市低保金4085萬元、農村低保金4467萬元、五保供養金631萬元、農村福利院改造資金120萬元、農村福利院公益服務費44萬元、醫療救助金1094萬元、臨時救助金177萬元。
交通
棗陽境內有漢丹鐵路、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貫穿,並與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相通,距離襄陽機場僅30分鐘車程,境內有棗陽火車站。
截至2014年,棗陽市擁有公路通車總里程4602.996千米。其中:過境高速公路2條67.65千米,過境國省道4條合計長度202.312千米,列養縣道13條合計長度269.754千米,非列養農村公路4063.28千米。
地方文化
方言俚語
棗陽方言屬於西南官話鄂北片。漢語方言中以西南官話的一致性最高,然而地處西南官話和中原官話過渡地帶的棗陽方言卻比較特殊,不僅與西南官話其他片存在差異,就是鄂北片內部的差異也比較明顯,部分語言特點與鄰近的中原官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歷史上頻繁的移民,決定了棗陽方言的複雜性和混合型特徵。棗陽方言作為中原官話和西南官話的過渡方言,雖然古入聲今全歸陽平,但陰平是中平、陽平是高降、上聲是高平。生活習慣
飲食
棗陽境內居民習慣日進三餐(農民冬春兩季節多為兩餐)。一般是中午一餐較豐,早晚兩餐較儉,農忙較豐,農閒較儉的習慣。棗南產水稻,習慣吃米飯;棗北產小麥、雜糧、紅薯等,習慣吃麵食加雜糧和紅薯;棗中小麥、水稻均產,習慣米麵兼食。建國後,由於大量興修水利工程,棗北水稻迅速得到發展。民間也習慣米麵兼食,雜糧、紅薯已不再作為主食。改革開放以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雜糧、紅薯製作的食品受到人們特別是城鎮居民的喜愛。
住宅
舊時,棗陽境內居民起房蓋屋是一個家庭中的大事,因此,在動工前,要請陰陽先生擇地基,選座向,安排吉日動土。建國前,民間住宅一般習慣選正屋三間,兩暗一明,一般土牆瓦蓋。棗南及棗中一帶的土牆,多是在水田裡用石磙碾壓平整後,用利刀切出來的土坯壘砌成的,瓦直接蓋在木椽子上,俗稱“乾繕瓦”;棗北一帶的土牆,多是用泥土托成土坯,曬乾後砌起來的,有條件的還在牆外夾一層磚,瓦鋪在用麻桿在木椽上笈好的笆箔上,俗稱“翻毛雞”。
主屋選好後,一般都在兩廂再選1至2間廂房,土牆瓦蓋或草屋,用作廚房和牛屋。窮家多是2至3間矮小的土牆草屋,人畜同住。無論窮家或富家均無房後開窗的習慣。建國後,住房條件得到逐步改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建房質量逐漸提高。除邊遠山區條件較差外,一般都建造磚瓦房,條件較好的大都蓋起了樓房。
民間文藝
棗陽市是“湖北省民間藝術之鄉”,戲劇《劉秀還鄉》曾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此外,該市境內的代表性民間文藝還有“平林山歌”、“鹿頭皮影”、“楊當曲劇”、“吳店小戲”、“琚灣菜花龍”、“北城女子龍燈”、“興隆大頭和尚戲柳翠”、“南城威風鑼鼓”、“西城軍樂團”、“太平旱船腰鼓”等等。
名優特產
棗陽黃酒:棗陽黃酒僅有鹿頭等少數鄉鎮能生產出來,主要用當地的自製麥曲、糯米和水為原料,酒性溫和、酒味甘醇、綿長。
酸漿面:酸漿面為棗陽獨特麵食,發源於清朝。製作酸漿面採用小白菜和芹菜,浸泡酸菜必須用陶製缸,還有浸泡的熱水溫度、時間長短、原料比例等,只有工序火候把握得當,才能做出好酸漿面。
棗北黃牛:棗北黃牛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出產於棗陽北部的黃牛,體型結構勻稱,皮薄堅韌,毛短光滑,骨骼粗壯,肌肉發達,肉質細密緊緻。
榮譽
中國.“帝鄉”
中國玫瑰之都
中國桃之鄉
全國優質棉基地
全國商品糧基地
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市)
中國十大明君之一的漢光武帝劉秀故里
航天英雄聶海勝家鄉
2014年9月26日,“2014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頒獎盛典在武漢黃陂舉行,棗陽獲評“2014年度中國最美休閒小城”,全省僅有兩個城市獲此殊榮。
著名人物
劉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今棗陽)人,中國東漢帝國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程克繩(1893-1932年),湖北棗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軍事將領、鄂北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始人。
黃火青(1901年5月-1999年11月),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中共十二大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劉道玉,字叔嘉,筆名路石,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武漢大學校長等職務。
聶海勝,棗陽楊壋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林區 |
武漢市 | 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
黃石市 | 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
十堰市 | 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
荊州市 | 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
宜昌市 | 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
襄樊市 | 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
鄂州市 |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
荊門市 | 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
孝感市 |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
黃岡市 | 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
鹹寧市 | 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
隨州市 | 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 | 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
註: | 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