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接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恢復國內生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戰役。如官渡之戰(200年)。赤壁之戰(208年)。夷陵之戰(222年)。

基本信息

三國簡介

 請見條目: 三國

三國時期

三國 曹魏 孫吳 蜀漢
首都 洛陽 建業 成都

君主

-開國君主
-亡國君主

共5帝

曹丕曹奐

共4帝

孫權
孫皓

共2帝

劉備
劉禪

成立時間 220年 229年 221年
滅亡時間 265年 280年 263年

參考:三國主要戰役

曹魏

隨著漢丞相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制、租調製的施行,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稱魏王,都鄴。220年正月,曹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魏有戶六十六萬餘,人口四百四十餘萬;魏建立後不久,大權旁落。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勝、畢軌、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齊王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爽屈服,並處死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高平陵事變。後來,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儉(255年)、諸葛誕(257年)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出兵滅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蜀漢

188年,漢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焉死,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子璋繼任。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焉、璋相繼壓平了當地豪強的反抗。207年,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出“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年璋邀請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214年,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軍襲殺。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備為爭奪已失的荊州,於次年出峽,夷陵之戰,敗退入蜀,病死白帝。劉禪繼立。備死,亮輔劉禪,處境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回響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亮南征,亮軍西平越嶲,馬忠軍東平牂柯,然後與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亮敗獲,並按馬謖“攻心為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獲歸心,南中平定。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漢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南中戰爭結束,漢吳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亮227年率軍進駐漢中,同魏展開爭奪關隴的激戰。亮在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228年,諸葛亮北伐開始。以後三年,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進軍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軍中,漢軍撤回,北伐停頓。亮死後,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姜維北伐,勞而無功。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年冬滅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東吳

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東吳大帝·孫權(字仲謀)。董卓之亂時,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堅死,子策統領部眾,約於194年開始向江東發展。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驅逐劉繇,逼降王朗。196年獻帝遷許以後,策拒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199年,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勛,吞併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孫權統眾雄霸江東。208年權由吳徙治京城。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東南半壁。211年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219年權破關羽,占有荊州全境。夷陵之戰勝利,限制了漢出峽發展的可能。229年,孫權稱大吳皇帝,遷都建業,建立孫吳。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格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操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江北居民多渡江,瀕江數郡成為空虛地帶。 諸葛亮死,魏漢戰爭停止,魏加強淮南對吳的進攻。吳軍除沿江設督駐軍、遍置烽燧以外,還在巢湖南口築濡須塢,嚴密防守。魏水師有限,進攻難於奏效,魏吳相持有年。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效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闢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230年萬人船隊到達夷洲,這是大陸與台灣聯繫的最早記錄,吳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扶南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權死後吳日趨衰弱,而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司馬氏以先滅漢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漢、代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吳政權暫得延續。269年,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279冬,晉滅吳之戰開始,280三月攻下建業,孫皓降,吳亡。歷四帝,共五十二年。

概述

公元189年,爆發了震驚朝野的董卓之亂,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在東漢末年的割據混戰中,一代梟雄曹操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東吳重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兩家結成聯盟,共同抗曹。公元208年,孫劉聯軍與曹操軍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燒死溺死者甚重,不得不放棄荊州,退守北方。赤壁之戰初步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後占據荊州的劉備又奪取了益州,而孫權則從劉備手中奪取了荊州,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漢獻帝,在洛陽登基稱帝,國號“魏”,東漢王朝滅亡,歷史正式進入了三國時期。次年,劉備於益州登基稱帝,國號“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
公元249年,魏國重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魏國大權盡落於司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魏國軍政大權的司馬昭下令伐蜀,蜀漢後主劉禪率眾在成都出降,蜀漢滅亡。公元266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黜了曹魏的傀儡皇帝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晉武帝大舉南下伐吳,吳主孫皓出降,吳國滅亡。
三國時代人才輩出,後世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時期,三國事跡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晉代陳壽所作史書《三國志》,後經裴松之注引,頗有參考價值。明代羅貫中以三國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成為電視、電影、遊戲題材之一。

歷史

黃巾之亂

主詞條:第一次宦官時代、黃巾之亂

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制 ,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布各地。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 。

188年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節制。例如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藉由五斗米道首領張魯占領漢中,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解決黃巾之亂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群雄割據的局面。

188年漢靈帝駕崩,戚宦之爭又起。宦官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弟陳留王劉協 。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 ,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 。何進還令涼州董卓、并州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制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 。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董卓亂政

主詞條:董卓之亂、董卓霸京師、董卓討伐戰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他促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丁原奪得軍隊,袁紹及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最後董卓廢黜並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東郡太守橋瑁詐稱以京師三公之名向各地發檄文,陳述董卓的惡行,聯絡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群雄並起,共推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軍” 。董卓為了迴避其鋒芒,於是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遷都到長安,並火燒舊都洛陽。其間,關東聯軍只有孫堅 、曹操真正出兵與董卓對戰,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關東軍也隨之解散 。此後,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擊。董卓遷都後,自封為太師,繼續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最後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其族人亦被屠滅殆盡。不久董卓屬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呂布兵敗逃亡,李傕等人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 。其間涼州馬騰與韓遂等也率軍逼近長安。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於長平觀擊敗馬騰等人。195年,由於李傕與郭汜等人內部不和,發生內斗,分別挾持獻帝與大臣,長安陷入一片戰亂 。7月,漢獻帝離開長安,開始東歸洛陽 。李傕與郭汜等人又聯合起來,追擊獻帝。而後漢獻帝派人與李傕、郭汜講和才停止追擊。196年獻帝輾轉流亡,回到已成廢墟的舊都洛陽,隨後被曹操迎奉到許都, 以漢獻帝脅迫其他諸侯,史稱“挾天子以令諸侯” 。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將伍習殺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領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李傕,李傕被誅殺,至此關中初定。

群雄割據

主詞條:孫策平江東之戰、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之戰

討伐董卓之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對東漢中央政權已不加理會,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其軍隊由侄子張繡繼承後 ,反被荊州牧劉表安置在宛城,聯手抵禦曹操。孫堅在攻打劉表據有的襄陽時戰死 ,其子孫策投奔袁術後向他借兵,帶領孫堅舊部於196年到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最後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7年袁術於壽春稱帝,國號“成” ,最後被曹操及劉備攻滅。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 ,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馬騰、韓遂等人則於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後雄踞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最後被曹操於下邳抓獲處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先後因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後又逃到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

此時期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占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餘部男女老少約十萬人,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 ,幾經轉折,控制了兗州。曹操奉立東逃的獻帝於許昌後,藉由朝廷名義來討伐各地群雄 ;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分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發生了決戰。公元200年曹操通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又通過幾年時間,消滅了袁紹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的勢力 。通過北征烏丸以及平定遼東公孫康,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三足鼎立

主詞條:赤壁之戰、益州之戰、漢中之戰、關羽北伐、合肥之戰、魏滅蜀之戰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 ,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 ,鍾會被擋於劍閣前 ,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三分歸晉

主詞條:司馬氏專權、晉滅吳之戰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在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吳國岌岌可危 。
東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三國文化

學術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採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王肅為晉武帝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南朝大墓磚畫。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啟期及竹林七賢阮鹹、劉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年-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斐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沖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孫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艷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周、郤正都醉心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 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周舒,之後出現了周群、杜瓊等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史學家有王沈、魚豢 、韋昭及陳壽。王沈的《魏書》被史學家劉知幾評為“其書多為時諱,殊非實錄”,這跟他親附司馬氏勢力,打壓魏帝曹髦有關,故該書的參考價值也相對較低。韋昭善寫史,著有《吳鼓吹曲十二曲》,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卷等。陳壽編寫的《三國志》為“前四史”之一。他參考《吳書》及魚豢撰寫的《魏略》等資料,采三國並述的方式,創新紀傳體史書的寫作模式。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實是研究三國歷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呼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斗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佛教早在東漢初期即傳入中國,但當時儒學興盛,發展不大,至三國後方有發展。當時大乘佛教受貴霜帝國影響而傳播四周。西域受其影響,于闐、龜茲等地佛教興盛。之後又有天竺曇柯迦羅、安息曇諦和康居康僧鎧等僧侶到洛陽翻譯經典,將大乘佛教傳至中國。曇柯迦羅推廣戒律,這是中國僧侶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以其為律宗的始祖。曇諦所譯的《曇無德(法藏)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為中國僧侶出家之始。由於當時經文翻譯未善,朱士行為求原經研讀,於260年自雍州出發至於闐,成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他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後由弟子於282年送回洛陽,最後由竺叔蘭譯成《放光般若經》。發展方面,在東漢末期笮融曾於江東大興佛寺。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北方以洛陽為主,南方則為建業。曹魏魏明帝大興佛寺,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毀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三國在藝術方面,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絕。有吳范、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盪、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范、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范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張芝、張昶、韋誕、鍾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馬鈞擅長機械套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現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劉徽為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術注》,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醫學方面,有名的有華佗、張仲景和皇甫謐。華佗醫術精湛,擅長外科手術。他與董奉、張仲景被史書稱為“建安三神醫”。不過關於他醫術傳奇的部份,史學家陳寅恪認為應該源自印度的佛教傳說。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的醫者。張仲景鑒於當代動亂頻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參考各家書籍寫出《傷寒雜病論》。該書集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大成,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後世奉其為“醫聖”。皇甫謐自幼家頻,學習廢寢忘食,淡於名利而不願任官。他對針灸深入研究,將晉代之前各種經脈理論與針灸方法整理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成為後世針灸學的范典。他還著有《寒食散論》,魏晉之後服食寒食散逐漸的流行起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諸葛亮制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由於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產井,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升了產能。

三國政治

東漢末年,朝綱敗壞。外戚與宦官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桓帝時期,以李膺、陳蕃為首的官僚集團,與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猛烈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的殘酷迫害活動,史稱“黨錮之禍”。後靈帝即位,以其極度追求奢欲而著稱,巨鹿人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揭竿而起,致使公元184年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巾大起義,起義猛烈地衝擊了東漢政府腐朽的統治。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靈帝去世,少帝劉辯即位,其母何太后聽政,其兄何進為大將軍,掌握大權於一身。而皇帝尊信張讓等十常侍,使得平亂功勳的將士一一被陷害,或遭刺殺,或遭流放,宦官與外戚明爭暗鬥,十常侍張讓等人與將軍何進之爭尤其激烈,終兩敗俱傷,皆死於非命,史稱十常侍之亂。後朝廷引董卓入京,本為匡扶社稷,實則引狼入室也。其荒淫無度,專橫跋扈,以殺人毀宮為樂。操曾言:“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陳壽)而卓甫一掌權,即廢少帝劉辨,另立劉協為獻帝。時民間有一童謠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似乎暗喻朝廷應當遷都長安,方可抑止頹勢,基業永固。董卓竟輕信之,隨而洗劫洛陽,縱兵士燒殺搶掠,淫人婦女,直奔長安而去。董卓的暴虐使得中原哀聲震天,人神共憤!十八路軍閥共舉義兵,推袁紹為首,聯名伐卓。可惜“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蒿里行》曹操)除了孫堅和曹操在前線奮力作戰外,其餘諸侯你觀我望,遲疑不前,皆各懷鬼胎,想藉此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好為日後稱霸中原奠定基礎,“大失天下之所望”(曹操語),終於是“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蒿里行》曹操), 爆發內亂,從此,又一次長時期的軍閥混戰開始了,這使得腐朽的東漢政府更加搖搖欲墜、名存實亡。經過幾十年的鬥智鬥勇,逐漸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國時代。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明朝楊慎《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有開場詞《臨江仙》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此詞甚為豪邁、悲壯,飽含著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充溢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每讀此詞,都不禁使我對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三國亂世產生無限神往。而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孫權!劉備!郭嘉!周瑜!法正!許褚!甘寧!關羽!這些名字讀來無一不令人熱血沸騰!正如毛宗崗《讀三國志法》有云:“古史甚多,而人獨貪看《三國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於三國者也。”
在這樣一個亂世,勢力最龐大的曹操集團當然不得不說。首先,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開創了建安一代風氣,鍾嶸評價曰:“曹公古直,頗有悲涼之句。”(《詩品》鍾嶸)敖陶孫《詩評》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劉熙載《藝概•詩概》言:“曹公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曹丕的《典論•論文》有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可見文章對於經國的重要。在那個時期,中國最主要的文學家,如建安七子都圍繞在曹操左右,而幾乎所有的文人也都聚集在北方,這為曹魏營造了一股宏大的文學之氣,這種情景是吳、蜀兩國根本無法比況的,雖然有句話說“江東出才子,蜀中多豪傑”,然而實際上在文學方面這兩個國家比起北方差得太遠了。而曹操更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陳壽的《三國志》里是這樣評價曹操的:“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韓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這樣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但卻僅僅局限於曹操的才幹上面,而無中國人向來看重的德行。《荀子•宥坐》云:“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辨,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飭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止,周公誅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乙,子產誅鄧析、史付,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詩》曰:“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矣。’”這裡孔子對少正卯的評價正是我國古代對奸雄最早的五個定義。而《三國志•武帝紀》注引《孫盛雜記》道,盛情款待曹操的呂伯奢全家被操慘殺,事後操雖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但仍讓人覺得有些大言不慚,其奸雄形象已初顯端倪。其後諸如割發權代首,借王垕之首以安兵心,夢中殺人諸事更是暴露無遺。而曹操舉孝廉,發義兵,修耕植,畜軍資,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破袁術、擒呂布、平張繡、並張魯、滅劉表、克袁紹,終是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被其子曹丕追尊為太祖武皇帝。名士許子將論操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後漢書•許邵傳》范曄)蘇子謂其“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前赤壁賦》蘇軾),《資治通鑑》則引操謀士荀彧、郭嘉對曹操的評說,說操有十勝,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 ,正如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所說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通過這段話可知,曹操的曾祖父曹參為西漢相國,封平陽侯,世襲爵土。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陳壽以魏為正統,言武帝之父“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很可能是一種隱諱的說法,所以曹嵩的出生應該是比較卑微的,那么對於曹操來說,他在那時候會被很多人瞧不起。但不管怎么樣,曹嵩的養父畢竟是深受皇帝寵愛的曹騰,本來卑微的出生一下子提高許多(雖然並不是很有底氣),曹嵩也自然而然的沾上了光並曾位列三公,位極人臣。曹操在任洛陽北部尉期間,設五色棒,上塗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欲整治風氣、“齊之以武”。面對大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夜行,亂棒將之打死,震動朝野。而曹操有膽量這樣做正是有曹騰給他撐腰,故而事後蹇碩也不敢動他。而在門閥觀念頗為嚴重的東漢末年,出身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對各種人才的流向很具有影響力,譬如家族四世三公的袁紹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他依靠自己的官宦世家吸引了眾多人才的依附,曾經成為了北方最龐大的割據勢力。而對於曹操,這似卑實高的出生還是為他爭取到了中原地區世族地主的支持和很大一批名士大族的擁護。象荀彧、賈詡、郭嘉、華歆、崔琰、楊修等等這些在政治中舉足輕重的名士大族絕大部分都聚集在曹操集團當中,這是相當關鍵的。當然,曹操集團當中也有一部分寒門下士,譬如諸葛亮的好友穎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而最有名的就是荊州人士徐庶徐元直了。他“少好任俠擊劍”,“嘗為人報仇” (裴松之注引《魏略》)很明顯的一個寒門下士,這並非士人圈子所能接受。《三國演義》對於他的描寫頗為精彩,把他說的智謀高超,神乎其神,他曾為劉備帳下第一軍師,曹操為了得到他,軟禁了他的老母,使得孝順的他與劉備依依惜別,不得已而投操,他又立誓終身不為曹操設一謀,令眾多讀者扼腕嘆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徐庶確實因為母親的緣故離備投操而去,但他並沒有不設一謀,只是在曹操那裡做了一個小吏而已,難怪諸葛亮曾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二人即指徐庶和石韜)由此可見,在名士大族聚集的曹魏集團中寒門下士是卑微的,不受重視的,也從側面反映了曹操集團人才的眾多。那么曹操是通過什麼辦法聚攬了這樣一大批人才在他身邊呢?操曾三次頒布《求賢令》,其中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發布的《求賢令》言:“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這也被後來眾多的人奉為古代愛才的範例,常常使後世懷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時,不得其主。在曹操集團中諸如荀彧、賈詡、郭嘉、張遼、張郃、徐晃這一些人物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些人卻都是在戰場上從敵營中吸引過來的。正如曹操所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陳壽)對於人才,曹操表現出的是一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曹操)的渴求之情,是一種“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短歌行》曹操)的廣博之心,只要有才即使不仁不孝也無所謂,只要能為他曹家事業作出貢獻就會積極地吸納,然而這是一種典型的趨利思想,是與中國傳統的避害思想完全相悖的。對於荒淫、昏庸的桓、靈二帝,百姓當然不可能喜歡;對於“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的董卓,其專橫和暴虐百姓當然更不可能支持;對於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旗號的張角,百姓也許曾經抱過一些希望和幻想,但由於農民起義的局限性,黃巾軍終於還是被殘酷的鎮壓了;現在輪到了曹操,他的與中國傳統的避害思想完全相悖的趨利思想又給他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更何況是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兩漢時代,他的這種做法不僅不會得到廣大百姓的寵愛,甚至反而會招來厭惡。那么還有誰是百姓心中的明君呢?我們再看三國時第二大割據勢力孫權集團。
據《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孫權十五歲被舉為孝廉,後隨父兄征戰,建立了江南東吳政權,稱為吳大帝,治國有術,用人不疑,“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情”,其借父兄二世餘蔭,極善治國用人,故能“割據江東,國險民附”,曾用周瑜大敗曹操於赤壁,用呂蒙擒殺名將關羽,用陸遜擊潰劉備於彝陵,三國時數次重要的歷史都由他編寫。孫權雖然沒有曹操那樣宏大的文學集團,但是有一點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點是與曹操相似的,那便是他官宦世家的出身,也正是這一點使他得到了皖北和江東世族地主的支持。雖然孫權集團沒有處在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方地區,但同樣也吸引了一部分名士大族的加盟,諸如張昭、周瑜、魯肅、顧雍、步騭、虞翻等等這些政治、軍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兩軍交戰之際,孫權居然敢乘舟至曹操水寨中觀望軍情,其膽識和魄力可見一斑,要知道西蜀之主劉備遇見曹操一般都是調頭就跑的。難怪曹操見孫權舟船器仗軍伍整肅,乃臨江謂然而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三國志•吳主傳》陳壽,裴松之注《吳歷》)權亦在與操書信背後附言:“足下不死,孤心不安。”(《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 孫權書信退曹操 劉備得圖滅劉璋) 操見信大笑。二人可謂惺惺相惜。然而孫權集團可謂三國中最精明的,也可以說是最不守信用的。西蜀雖弱,態度卻向來鮮明,除了劉備抱關羽之仇曾死磕過孫權外,一直以來都是北向抗曹,地寡人稀,還屢伐中原;曹魏自不用說,誰打我,我就打誰,身為大國,故而長期處於同時對抗兩國的局面,往往顧此失彼。而東吳呢,唯利是圖,只看有沒有好處,誰對他有利他就立刻倒向誰,態度一直模糊不清,腳踏兩條船。另外孫權也有一些弱點,譬如他對於人才的渴求不如曹操那樣強烈,曹操可謂“海納百川”,而孫權曾經因為鳳雛龐統貌醜心中不喜不願吸納,當然,張松獻圖相投時,曹操也曾因其形陋而數日不見,並因此失去了取得益州的最好時機,但也就此一次,而孫權對於外來的人才總抱著相對排斥的態度,這對東吳的發展有害無利。另外,孫權的進取心也不如曹操,總是以長江之險固而自守,偏安一隅。還有,通過翻閱史料可知,三國時發生在東吳的農民起義居然比魏、蜀兩國的總和還多,南越一直不滿孫權暴政,曾多次組織反抗,特別是山越族人多次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鬥爭,迫使孫權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境安民上,而薄弱的經濟基礎,又使得吳國不得不實行三國中最重的苛捐徭役雜稅,弄的民不聊生。這樣的君主顯然也得不到百姓的擁護。那么鼎足之下割據西蜀的一方勢力又最為弱小的劉備集團,他們的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陳壽)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三國志•吳書•周瑜傳》陳壽)劉曄:“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三國志•魏書•劉曄傳》陳壽)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三國志•先主傳》陳壽)論其出身,雖然自稱皇室宗親,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然而在史書上已無宗系可考,估計也是妄稱,其實就是東漢末年一個生活清苦的普通老百姓而已。因為在門閥觀念極為重要這一點上,劉備顯然遠遠無法與曹操、孫權、袁紹等等這樣一些官宦世家的出身相比況,而要取得成就,就要吸引人才,尤其是在政治中舉足輕重的名士大族,所以他也就不得不以皇室宗親的幌子,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了。可是,名士大族的眼睛是雪亮的,頭腦是清醒的,他雖然也曾經就學於名士盧植,但自身卻遠非名士,且“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三國志•先主傳》陳壽),可見毫無與曹操相比擬的文化修養,志趣風格也與名士迥異,這豈是清高的名士們所能夠接受的?而在那個時代,“不惟君擇臣,臣亦擇君”,可想而知象以劉備為中心的軍閥對於中原地區的大族名士又怎么會有吸引力呢?真正吸引這些大族名士的是曹操、袁紹、孫權這樣的人物。在長期的沒有根據地的運動戰過程中,相信劉備他們自身也是比較自卑的,譬如孔融曾修書附太史慈送與劉備,請發兵相救黃巾管亥圍城之急,備斂容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陳壽)。孔融世之名士,竟求助於他,令劉備有點受寵若驚,遂立刻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其不自信可見一斑。
那么,在缺少名士大族支持的情況下,劉備又是怎樣擁有西蜀之地,並成為三分天下的一方呢?劉備集團自打組建以後長期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四處流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曾先後投靠過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人,真可謂幾經波折,年齡很大了卻仍然沒有自己的地盤。或曰備品行不佳,投靠過這么多人皆無善終,與呂布似同。實則非也。呂布反覆無常乃為利也,無論殺丁原,誅董卓,和袁術,親劉備盡皆如此,而劉備則乃迫於勢耳,其在劉表處時曾因髀肉復生卻寸功未建而流涕慨嘆。直到赤壁之戰前夕,劉備在荊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在隆中定得三分之策。後再次被曹操打得大敗,窮途末路之時,與孫權聯手,在赤壁之戰中打敗盛極一時的曹操,並從孫權手中借得了荊州,又依靠劉璋的手下張松、法正等的叛變以為內應,輕鬆謀取益州,才建立了橫跨荊益兩州的政權,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後進位漢中王,隨後稱帝,其時已是耳順之年了。而剛做皇帝不久,就兵敗彝陵,病逝於白帝城。由此可見劉備的隱諱之深和詐術之高。劉備表面上夾著尾巴做人,實際上卻不停地瞅著時機。雖然曾以皇室宗親為由於劉表之託固辭不受荊州,卻終於又不顧皇室宗親之系主動出襲劉璋得取益州。前者一是迫於宗系,二是正當秦王失鹿,群雄競逐的年代,劉備那時勢力微小而寡弱,最重要的還是爭取民心爭取人才的相附,不能因為一荊州而使其背上宗室相欺的不好名聲,從而使其在諸侯競爭中日漸孱弱,三是荊州地處要害,歷來都為兵家必爭之地,劉備一定琢磨著即使我拿了荊州,以我現在的實力一定要不了多久又馬上會丟掉荊州,到時候不是魚與熊掌什麼都沒有得到么?所以分析過後堅決推辭劉表。再看後者,此時的劉備已經在諸葛孔明的指引下堅定了橫跨荊益兩州政權,確定三分天下之勢的政策目標,其時已經於孫權處借得荊州(當然他是沒有想過要還的),迅速拿下益州就可以實現他的既定方針,他的人生目標。對於劉備這樣的謀略家來說,這樣的肥肉怎么可能讓它從嘴邊溜走?故而對於益州,劉備只是做了幾番虛情假意就迅速拿下,使得雖是皇室宗親的劉璋後悔莫及、懊惱不已。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而他們這個集團又主要是依靠哪些人的支持和幫助呢?在我國封建時代,尤其是較為久遠的東漢末年,蜀漢地區是相對落後的,沒有產生出一個世族地主階層,劉備集團主要是由下層豪俠武人組成的,文學氛圍當然就更談不上了。我們來看一看其集團主要人物的情況。武官方面,民間所謂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據說原名馮賢,曾因殺了倚勢凌人的勢豪,亡命於江湖,逃難路過關隘檢查,遂指關為姓,而為關羽,不復更改;右將軍張飛,據說是涿縣一個賣酒屠豬的大戶,好像又做過“兵子”;左將軍馬超乃西涼馬騰之後,貴為名門,是劉備集團中少有的名士大族之一,卻因觸犯劉備,不得重用,憂鬱成疾,早早死去;後將軍黃忠原為韓玄手下,智勇雙全,曾於定軍山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也是一個難得的名士,可惜投備不久就身亡了;深受人民民眾喜愛的趙雲,雖然武藝高強,卻不為袁紹、公孫瓚等器重,皆因門第之故,整個一下層武士。文臣方面,諸葛亮,自稱“東方下士” (《三國志》卷四十《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其實也是一個高居隆中的山林隱士,雖自比管仲、樂毅,實際上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看好,被許多人瞧不起,亦乃名士圈外之人;糜竺,祖輩經商,家業豐富,是為“豪人”,先世不顯;法正,投靠劉備以後成為了劉備集團中真正的第一謀士,又是在劉備集團中很難見到的名士大族,對於這樣的人才,劉備怎能不喜愛?可惜也是早早死去。通過以上可以看出,第一,劉備集團的人才構成還是以寒門下士為主的。第二,劉備當然也喜愛名士大族,因為這些人在政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劉備集團舉足輕重的人物當中僅有的幾位名士大族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後期投靠而來,也有著一個共同的命運——早亡,這對劉備集團的損失是很大的。那么劉備集團的舊部雖然幾乎盡為寒門下士,但他們主要又是哪裡人呢?先看其集團的核心劉備,乃河北涿縣人;張飛,亦為河北涿縣人;關羽山西解良人;趙雲,河北真定人;孔明,山東沂南人……看來一群北方人初到益州(尤其是用那樣並不怎么光明的手段)想要安穩民心,爭取人才的支持可謂重中之重。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然而善待劉璋舊部只是一種策略,等到政局基本平穩了,在此後的各種軍事、政治活動中,占據絕對主要位置的還是那些最初即追隨劉備的北方人才,事業上主要依靠初始起兵時追隨自己的一班人員,後期對人才的挖掘也不夠,以至於蜀漢到後期人才愈發匱乏,後繼無人,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廖化可是很早就追隨劉備加入其集團的黃巾軍的一名武將;自孔明逝後,寄其遺志九伐中原的姜維和夏侯霸又居然都曾是曹魏的將領!這真是蜀漢的恥辱和悲哀。
其實劉備是很會爭取人心的,雖然可能有許多是他迫於政治需求而不得不做的。譬如趙雲於萬軍當中殺操數十員上將,救得阿斗回,奉於劉備,備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身懷絕技而曾在公孫瓚、袁紹等處失意的趙雲似乎突然之間找到了知音,遇見了明主,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也許就是那一摔,把阿斗摔得痴呆了,弄得劉備好不容易拼出來的基業又迅速地被阿斗葬送出去(一笑)。再如劉備彝陵慘敗,無顏回都,退於白帝城,憂病將逝,遂託孤於諸葛亮,表現出了對諸葛亮極大的信任,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將諸葛亮的心徹底地征服了,《三國志》評曰:“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諸葛亮最後是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曰:“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事實也的確如此。劉璋暗弱,益州成為兵家垂涎之地,張松攜西川地圖而出,本將曹操作為心中的明君,奈何操態度傲慢,數日不見,張松又見劉備,備正好相反,彬彬有禮,對張松謙恭有加,松感而投之。回奏其主劉璋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三國志•先主傳》陳壽)曹操就此失去了取得益州的最好機會,而劉備卻得以輕鬆地拿下益州。
雖然會用人,但是劉備在文化修養和戰爭謀略上畢竟是不如曹操和孫權的,曹丕謂“劉玄德不曉兵法也”,而且做大事很重要的官宦世家的出身劉備也沒有,他不但出身卑微,而劉備又為什麼能取得相當的成就,並坐上漢昭烈皇帝的寶座呢?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對有限人才的合理使用外,關鍵的原因還在於他既沒有曹操那樣顯露的趨利思想,“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

(《三國志•先主傳》陳壽)也沒有孫權那樣的苛政重役。劉備是非常注重寬民,也非常善於養民的。對於這樣的君主,雖然他是弱小的,但是廣大百姓卻對他寄予了最大的希望。然而希望並不代表現實,劉備集團最終還是三國當中最早覆滅的。以至於在民間,尤其是在朝綱不正之時,人們為了寄託心中的情感,各種各樣有利於劉備的野史以及褒揚劉備的文學作品不斷湧現,早在宋朝,百姓的態度就是“見劉備敗則泣,見曹操敗則喜”。而這些眾多的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演義》了。由於受“尊劉抑曹”思想的影響,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為了刻畫出一個完美的昭烈皇帝出來,真可謂是竭盡全力。像開篇即續出家譜,點出天命,指明劉皇叔必當會有天下。第一,提高身世,在史書已不可考的宗族世譜以《演義》當中編造的宗族世譜加以絕對的肯定,再讓當朝皇帝認劉備為皇叔,再不斷的從書中以其他許多不同人的稱呼以抬高其身份,還常常令劉備自報皇室家門。第二,小說經常虛構一些劉備的德義之行,要么是對於黎明百姓,看見百姓受苦動輒就要自刎,要么就會常常出現一些天助天成之相,如其大呼:“的盧,的盧!今日妨吾!”(《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而躍馬飛過檀溪。劉備本不善武功,戎馬一生四處受挫,作者卻喜歡虛構戰役大表其功,或者是雖敗猶榮,或者乾脆就不寫他的失敗。所以弄得我初讀《三國演義》之時,本來劉備歷史上的慘敗讀來卻感覺他似乎一直還占著優勢打著勝仗。其他的諸如政治上的一些東西,作者要么仍然隱去事實,不寫真相,要么就移花接木,前後顛倒,把劉備詭詐的一面完全給覆蓋了,最典型的比如漢獻帝還在朝之時,他的兩個兒子(第一個是義子)就分別叫做劉封和劉禪了,連在一起就是封禪,可見其做皇帝的野心是多么的大,雖然成天嘴上是另外一個腔調說自己是臣子要為漢室盡力。劉備又是老來得子,所以曾經害怕後嗣無人而過繼了一個義子劉封,等到有了阿斗,就馬上借關羽被害之故堅決將其除掉,以免生禍端,真可謂心狠手辣。對於劉備大致如此。而劉備集團中的那些寒門下士,卻大沾劉備之光,那真可謂猛將如雲,智士如雨,君德臣賢,人才濟濟,被描繪得神乎其神,智勇雙全,也真的是有點過了吧。曾有一言曰:“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三國志•劉曄傳》陳壽),而關羽一生所斬名將亦只有顏良,恐怕也是因為其美髯紅臉的忠義使有此名,要知道,名將可不是猛將。象武藝超群的周倉也是虛構的,本來早夭的張苞也變成了一員百戰百勝的上將,關興弱冠即亡,根本沒有參加伐吳戰爭,卻也變得勇猛無比,還斬了殺父仇人潘璋,讓潘璋早死了十多年。其餘瑣碎,在此就不列舉了。此外,《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寄託對劉備的喜愛,刻畫了他的許多仁義之舉,更描繪了百姓對劉備的擁戴,諸如獵戶劉安殺妻獻肉之事居然躍然紙上,令人瞠目結舌。其實這樣的誇張反而是弄巧成拙,不及《三國志》中的劉備那般可愛、可信、可敬。魯迅先生於《中國小說史略》中論曰:“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雖然《三國演義》中關於劉備仁義的描寫過於誇張而顯得不真實,但這卻從側面反映了人民民眾心目中明君的形象。“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個唱詞人們再熟悉不過了。在京劇臉譜中,紅色一般代表著忠勇、俠義,多為正面角色;黑色一般代表著直爽、剛毅、勇猛、智慧;黃色則代表著兇猛、梟勇;白色代表著陰險、奸詐的人物形象。通過時間的流逝,百姓心中的這份情感已經逐漸積累成為了一種文化,並且深入人心。

三國經濟

曹魏經濟

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操設定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漢經濟

益州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荊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

東吳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江南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定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人口

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發生天災饑荒,例如:“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等紀錄。董卓掌權後,放縱士兵淫略婦女,剽虜資物。在面對關東軍聯合討伐下,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以至於民怨載道,人口數大減。曹操征徐州時,“凡坑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益州的劉焉、劉璋及荊州的劉表鎮壓叛亂,揚州因為孫策等人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都減少。
當時的人民朝三個方向流動:由關中西遷至涼州或是南遷至益州、沿漢水遷移至荊州,各約十萬戶。由中原地區往東北遷移至冀州或幽州,再遷至遼東。鮮卑和烏桓也因為這波流民而壯大。最後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區遷移至徐州彭城,再南遷至江南地區。當時“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孫吳立國的基礎即建立在此上。例如:魯肅、諸葛瑾、呂蒙、張昭及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渡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人民轉而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曹操攻擊張魯時及攻下後,共遷部份的川東漢中居民入關中。曹丕建都洛陽後,遷冀州五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遷蜀人三萬家至洛陽和關中。劉備領有益州,多次遷民於成都平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遷隴西居民以實漢中。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升人口數,平定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以下表格可知人口銳減趨勢。由東漢晚期到西晉統一全國,雖然時間盡隔125年,但人口只有東漢人口峰值的35.3%。至此戶口一蹶不起,至到隋文帝在位時方漸復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口高度的軍事化,當時三國控制的人口還有兵戶、吏戶、屯田戶等。例如曹操早在創建時期即推行屯田制。蜀漢人口雖只有九十萬,但是卻有十萬多的軍隊,占總人口十分之一。而屯田戶數量之大,對當時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軍事

兵制

曹魏兵制

三國官制、兵制和東漢官制、兵制比較相似。曹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220),到黃初年間(220-226)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只是割據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留部分軍隊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77]”[29][78]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定時間,《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營一成立,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29][78]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29][78]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系統是:[29][78]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中軍與外軍,曹魏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制》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29][78]
曹魏兵制,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制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制,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名將: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樂進,其中後五者並稱曹魏五良將。[29][78]
蜀漢兵制
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漢的中央軍,《歷代兵制》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系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史書記載,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只有中軍統帥是護軍[17];而據王平、劉敏、姜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漢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歷代兵制》:“兵有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劉璋時,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這裡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志》統計,蜀漢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曲長則蜀漢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同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毦,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賨叟,由賨人(湘、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漢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毦、賨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出,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名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姜維,廖化,王平。[29][78]
東吳兵制

比較雜亂,大體也與魏無異。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制》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產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船隻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艨艟、鬥艦、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大舶、大艑、青龍戰艦、晨鳧等眾多名號。根據《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隻五千餘艘,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雖不能得知東吳水軍船隻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游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29][78]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同,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護軍、領軍、典軍、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名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程普、韓當、周泰、甘寧、太史慈。

戰役

三國戰役
戰爭名稱 時間/年雙方統帥結果
黃巾起義 184-186何進、張角何進依靠眾多地方軍閥擊敗張角
討伐董卓 189-191董卓、袁紹 眾軍獲勝之後追擊董卓,最終王允用計殺死董卓
江夏之戰190 劉表、孫堅劉表殺孫堅,孫策接任
兗州之戰192曹操、青州黃巾軍曹操擊敗黃巾軍,取得兗州
宛城之戰 197-199曹操、張繡 第一次戰鬥曹操損失愛子曹昂與愛將典韋,第二次戰鬥取勝
易京之戰199 袁紹、公孫瓚袁紹消滅公孫瓚
官渡之戰 200-201袁紹、曹操 曹操以少勝多,統一河北
赤壁之戰208曹操、孫權&劉備曹操統一全國計畫失敗,三國雛形形成
合肥之戰209 曹操、孫權 城壘爭奪戰,雙方各有勝負
潼關之戰211曹操、韓遂&馬超曹操戰勝馬超、韓遂等西方群雄,壓制關中
漢中之戰219劉備、夏侯淵 劉備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最後劉備大勝,自立為漢中王
荊州之戰219孫權&曹操、關羽孫權與曹操聯手擊殺關羽,孫權取得大部分荊州。
夷陵之戰 221-222劉備、陸遜陸遜用火計擊敗劉備,劉備不久病死
南中平定戰 225諸葛亮、孟獲蜀漢成功平定南中叛亂。
石亭之戰  228  陸遜、曹休  孫權命陸遜居中,以朱桓、全琮為左右翼大敗曹休。
諸葛亮北伐227-234 諸葛亮、曹真&司馬懿互有勝負,諸葛亮病逝,司馬氏勢力開始抬頭。
姜維北伐 249-263 姜維、鍾會&鄧艾&諸葛緒蜀漢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司馬氏勢力開始抬頭。
壽春三叛  251-257  王凌、毌丘儉、諸葛誕  司馬氏完全控制魏國大權,為晉代魏鋪路
東興之戰  252年 諸葛恪、司馬師  吳軍大獲全勝。
魏滅蜀之戰 263年 鄧艾&鍾會、劉禪 蜀漢滅亡,司馬昭封晉王。
西陵之戰 272-274 陸抗、羊祜  陸抗以3萬士兵擊潰晉國8萬士兵
晉滅吳之戰 280 司馬炎、孫皓 吳國滅亡,三國時代結束。

三國官職

大司馬: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農。兩漢時大司農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而到了三國時期,由於權力的分散則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鴻臚:秦時稱典客,漢初稱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掌管接待賓客之事。九卿之一。
衛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劉啟)初更名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宮門警衛。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馬。曹丕即位後任賈詡為太尉。
太 傅: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後人鍾繇為太傅。
太 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兩漢均設太僕,王莽一度更名為太御,掌管輿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時設郡守,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少 府: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一同掌管財貨。不過大司農掌管國家財貨,而少府則管供養皇帝。其屬官有掌管御用紙、墨、筆等物的守宮令、掌管刀劍弩機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為宮廷治病的太醫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時始置,東漢時由宦官擔任,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權力極大。
中書監令:曹操為魏王時,設定秘書令以處理尚書章奏。曹丕於黃初初年改秘書令為中書令並特置中書監,使之排在中書令之前。
中領軍:曹操為丞相後置領軍,不久改為中領軍,掌管禁衛軍。
中護軍:曹操為丞相後置護軍,不久改為中護軍,掌管禁衛軍,地位略低於中領軍。
長 史:秦時始置,西漢時丞相下有兩長史,其職務相當於秘書長,即最高國務機關中事務主管。將軍幕府中亦有長史,為幕僚之長;可分令部隊出戰的稱為將兵長史。東漢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設長史,職任頗重。三國沿置不改。
從 事:刺史的佐官如別駕、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稱為從事。
倉曹掾屬:主管倉谷之事的官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司 徒: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水土及建設工程,三公之一。
司隸校尉:漢武帝始置,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簡稱司隸。劉備在蜀稱帝時以張飛為司隸校尉。
司金中郎將:曹操於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鐵、錢幣和農具的鑄造的官員。
主 簿:漢始置,掌管文書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設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
東西曹掾屬:曹操為丞相後下設東、西曹掌管人事工作,東曹主管二千石官員的任免,西曹主觀丞相府官員的任免。其負責人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丞 相:戰國時始置,為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員。
光祿勛: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為光祿勛。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勛。曹操為魏公後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勛,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勛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
執金吾:秦時稱中尉,漢武帝更名為執金吾。王莽稱奮武,東漢復稱執金吾。曹魏先稱中尉,黃初元年更名為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衛尉巡行宮中,執金吾則徼偱京師。天子出行,執金吾為先導。“吾”當御講。
別 駕: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為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廷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抗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為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縣令長:春秋戰國時始置,一縣的行政長官,人口在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稱為令,萬戶以上的稱為長。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一般每縣有丞、尉各一人,大縣有尉兩人或更多。
尚 書:“尚”就是執掌的意思。秦漢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官,掌管殿內文書,地位很低。漢武帝時,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圍辦事,地位逐漸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為重要。
尚書令:秦時始置,為尚書台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副手為尚書僕射,曹魏置尚書僕射一或二人,二人並置時稱左右僕射。若尚書令缺,由左僕射代行令事。曹魏時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
尚書郎:尚書台內負責起草文書的官員。東漢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台,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侍 中:秦時始置,為丞相的屬官,掌管拾遺補缺、贊導、陪乘、出而負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復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
征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屯駐新野。
征西將軍:統領雍、涼二州,屯駐長安。
征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屯駐薊州。
刺 史:秦時始置,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書之類稱為“中”,“治中”即為管理文書檔案之意,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固定的官職。
參 軍:東漢末曹操以丞相總攬軍政,其僚屬往往以參丞相軍事為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
河南尹:東漢建都於河南郡洛陽縣,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掌管洛陽附近的二十一縣。
典農中郎將:漢末曹操置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均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僅有所治郡國大小之別,職權相當於太守。
城門校尉:西漢始置,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
相 國:即丞相。
將作大臣:秦時稱將作少府,漢景帝更名為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建設。
給事中:秦時始置,西漢沿置,東漢省,魏復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以及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國始置都督和大都督,為領兵官,其中大都督為最高軍事統帥。
校 事:曹操臨時設定的小吏,負責伺察群臣的微過小罪。
監冶謁者:三國時魏置,掌管冶鐵的專官
御史大夫:掌管彈劾、糾察的官員,其位僅次於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黃門侍郎:秦漢時,宮門皆黃色,故號黃門。黃門侍郎因在黃門內供職而得名。
散騎常侍:三國魏置,即漢代散騎(皇帝的騎從)和中常侍的合稱,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督 軍:高級統兵長官,位在相國、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郵:漢代各郡置督郵官,掌管督察糾舉所領縣鄉違法之事,兼管宣達教令、訟獄捕亡等事。
安南將軍四安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將軍四安將軍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吳有置,蜀無。
安遠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
兵曹掾東漢太尉屬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於丞相府和大將軍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漢武帝時,置八校尉領北軍,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門屯兵。東漢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國均置,為天子禁軍首領之一。
驃騎將軍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別駕從事即別駕從事史,漢制,刺史屬吏之長,因跟隨刺史出巡時要另乘專車,故稱別駕,三國因置。
別部司馬漢制,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從事中郎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為在長史、司馬下。
從事祭酒三國蜀置,為州牧的屬官。從事之長,稱為祭酒。
車騎將軍漢制,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大理秦以廷尉為最高司法長官。漢時改為大理。魏時為第三品,中二千石。黃初元年改為廷尉。吳亦如之。
大尚書吏部尚書的別稱。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稱大尚書。
大長秋秦置將行,為皇后宮官。漢改為大長秋,秩二千石,職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見給賜宗室外戚及充當皇后出行隨行,常為宦者任。三國因之。
東中郎將秦郎中令屬官有左中郎將,漢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主輪番執戟宿衛天子。魏因置。亦作東中郎將。比二千石,第四品。吳蜀亦置。
東觀令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東曹屬漢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職稱掾,副職稱屬,皆比二百石。東曹副職吏員稱東曹屬。三國因之。
東曹掾漢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東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為刺史,後主二千石長吏及軍吏的遷除。三國因之。
蕩寇中郎將中郎將秦漢時即設有是官,為皇帝的宿衛侍從官。秩位次於將軍。東漢三國事名號漸多,各國自相署置。蕩寇之名僅吳有置,魏蜀未見。
蕩寇將軍東漢末始有此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
督軍校尉三國吳置,校尉在將軍和中郎將之下。
督軍從事刺史、州牧之屬官,多稱從事史,分主各事。東漢末臨時設定屬軍事之從事史頗多。
都督領兵將領或地方軍政長官之稱。蜀於邊緣諸郡皆置都督領兵屯守。
邸閣督邸閣為囤積糧谷之所,其督為守備屯所士卒之長。
典學從事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典曹都尉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國都尉,主兵。
都護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奮威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奮武將軍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符節令秦漢時置此官,屬少府,掌府節。魏置符節令,別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吳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車都尉漢武帝時設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車都尉掌御乘輿馬。魏時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輔國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輔國將軍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關內侯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於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光祿大夫秦郎中令屬官有中大夫,漢更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時為第三品,位次三公。無固定職守,相當於顧問。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優重。
橫江將軍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黃門丞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黃門令之佐吏有丞、從丞各一人。
黃門令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護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侯相即列侯封國的相,主治民,如縣令、長。
後典軍三國時蜀於監軍之下置典軍,分前、後、中三典軍。吳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將軍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虎威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虎賁中郎將《周禮·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監農御史為御史中丞的屬官。秦置御史大夫,漢因之。有兩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轉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長官。御史台屬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監農御史為其中之一。三國吳有置,魏蜀未見。
監軍春秋有載,三國均置。無定員,隨事而設。諸州不置都督時置此官。將軍領兵出征時,多置監軍。
記室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家令太子屬官。秦置,魏時為第五品,秩千石,主倉谷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軍師三國時各國均設軍師官,皆參與主持軍事謀議等事。
軍祭酒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祭酒。魏時為第五品。
軍議校尉參議軍事的官位。
諫議大夫秦時,郎中令屬官有大夫,掌議論、顧問、應對。漢武帝置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吳無考。
立武中郎將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立節中郎將三國吳置。陸抗任是職。
領軍是中領軍或領軍將軍的簡稱。曹操為丞相時置,掌禁兵。
領軍將軍領軍中資重者之稱。資輕者為中領軍。掌禁兵。
列侯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後又改列侯。金印紫綬,有封邑,得食租稅。魏初如漢制。鹹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漢代少府屬官有尚書令史,蘭台令史。諸公府亦設令史,地位低於掾史。曹魏公府及諸將軍府設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秦漢時縣官管轄區萬戶以上者稱令,萬戶以下者稱長。
秘書掌管禁中圖書秘記。漢桓帝始置。
秘府郎三國吳置,掌校秘書。
門下循行漢制,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門下督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南中郎將光祿勛屬官。魏時秩二千石,蜀亦置,吳無。
破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平戎將軍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平東將軍漢置,魏時為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南將軍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北將軍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魏時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偏將軍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前護軍魏及蜀皆置護軍,唯蜀護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護軍。
前將軍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臨時設定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前軍師東漢始有軍師之名。分前後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騎都尉兩漢均置,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
勸學從事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勸學從事,為州之學官,地位略次於典學從事。
儒林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於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上大將軍吳孫權黃龍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陸遜任是職。
綏南中郎將三國魏蜀二國置有此官。士燮、張翼曾任是職。
射聲校尉漢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時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衛兵,吳蜀亦置。
司馬《周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司鹽校尉又稱鹽府校尉。劉備定蜀時置,主較鹽鐵之利。吳亦置,主管海鹽生產諸務。
師友從事漢制,刺史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分為別駕、治中、簿曹、兵曹從事等。漢末或置師友從事,僅為榮譽職位,無固定職守。
師友祭酒漢制,郡守延攬郡內人材,養於府中,專事謀議,稱為散吏,其地位或相當於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稱為祭酒。
庶子太子府屬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職如三署郎。
舍人秦始置,輪番當班宿衛太子。魏時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書選曹郎三國吳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曹郎。
尚書右選郎三國蜀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部,分左右,有右選郎。楊戲曾任。
尚書吏部郎曹魏置尚書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書僕射尚書台副長官。秦置,屬少府,主文書啟封,尚書令缺,代其事。魏時置尚書僕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吳、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書秦為少府屬官。掌殿內文書,地位很低。西漢以後職權漸重,置尚書,員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曹治事。東漢時尚書台正式成為總理國家政務的中樞。魏置尚書,有令一人,僕射二人,尚書五(分為五曹)稱八座,五曹尚書中除吏部尚書外,其他但稱尚書。吳蜀亦置。
尚書令史西漢尚書郎下有令史,東漢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屬六曹,主書寫文書。魏時為第八品。
書部書部從事之省稱。孫權置,胡綜任之,典軍國密事。
書佐主辦文書的佐官『制,州郡門下及諸曹皆有書佐,在外由州郡長官自行辟除。書佐除諸曹外,因屬州郡長官親近屬吏,故又稱門下書佐。
屯騎校尉漢武帝時始置,掌騎士,東漢改驍騎,後復置,掌宿衛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隸屬中領軍。
太子太傅商、周兩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為太子的師傅。漢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東漢秩中二千石。太子對其執弟子之禮。三國因置。
太中大夫秦始置,職掌言議,顧問應對,為天子高級參謀。魏時為第七品,秩千石,吳蜀置同。
亭侯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祿於鄉、亭者稱為鄉侯、亭侯。
討逆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討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蜀置此官,吳因孫堅曾任此職,後不復置。
討寇將軍魏置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衛都尉三國吳置,孫桓、孫峻曾任。
武衛將軍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衛中郎將。曹丕改為武衛將軍,許褚任之,都督中軍宿衛禁兵。吳亦置,典宿衛。
無難右部督三國吳置。禁軍無難營分左右兩部,均設督統之。故有是稱。
五官掾漢代郡太守自署屬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員缺,則署理或代行其事。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與功曹史相上下。
王秦漢以後帝王改稱皇帝,王成為封爵的最高一級。
尉古代武官多以尉為名。春秋時有軍尉。秦漢時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獄。郡有都尉,縣有縣尉,均為地方掌武事之官,簡稱尉。
衛將軍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選曹尚書列曹尚書之一,掌選拔官吏事。漢承秦制,設尚書,屬少府。漢成帝時,設四尚書,分四曹辦事。漢光武帝時,改常侍曹為吏曹,掌選舉祠祭事。此即選曹尚書之由來。魏改選部為吏部。
先登校尉三國時統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吳置。
鄉侯漢制,列侯,所食縣為侯國。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東漢後期,增設縣侯、鄉侯、亭侯等爵位。
相國參軍曹操為漢丞相時置參軍,第七品。
校事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罷。吳亦置。職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廟,下攝眾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秦置。漢置八校尉,掌管特種軍隊。漢制,一般軍隊中將軍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國因之。
洗馬即太子洗馬。太子屬官。秦始置,職掌如謁者,太子出行為前導。魏時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職如郡太守。魏諸王國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漢制,丞相、太尉屬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初主領百官奏事,後改為主府內官吏署用。魏時丞相、大將軍及司徒、司空等府內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秦有郡尉,漢景帝時更名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軍事,維持境內治安。三國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內東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三國吳東宮屬官。孫登為太子時,諸葛恪為左輔都尉,張休為右弼都尉,顧譚為輔正都尉,陳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將漢宣帝始以中郎將監羽林,東漢置羽林中郎將,秩比二千石,掌宿衛侍從。魏時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騎校尉漢武帝始置,掌越騎。東漢沿置,設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衛兵。三國均置。
掾古代屬官的通稱。如掾屬、掾佐、掾吏、掾史等,簡稱掾。
牙門將軍魏文帝黃初年間始置,第五品,無定員。蜀吳亦置。
揚武將軍東漢年間有此職,三國均置。
右部督全稱為帳下右部督。三國時將軍開府者,其屬官有帳下督一人,第七品。陸遜曾為孫權帳下右部督。
右中郎將西漢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職隸光祿勛。魏時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國史三國吳置,與左國史並掌修國史。
右大將軍三國蜀於建興十三年初置大將軍。景耀初分置右大將軍。
右護軍三國皆置護軍,分左右。
右將軍漢有此職,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議、決定軍國大事,再領尚書事則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有官屬。
議郎郎中令的屬官,為郎官中地位較高者,秩六百石,掌顧問應對,無常員,三國沿置。
議曹從事兩漢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或從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軍司馬漢中郎將屬官有佐軍司馬。孫堅曾任。
奏曹掾漢制,三公府設奏曹,主奏議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吳亦置。

贊軍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贊軍校尉為吳置,魯肅任之,助周瑜參贊軍務,故以贊軍名之。
折衝將軍魏所設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吳亦置,蜀無。
折衝校尉漢末,曹操任奮武將軍,任夏侯敦為折衝校尉,後不置,蜀無。
左執法三國吳置,為御史台屬官,與中執法、右執法共同平決諸官事。
左典軍三國吳置左、右、中三典軍,領營兵。
左節度吳始置,典掌軍糧。分左右。
左司馬漢制,將軍府多置司馬,職位僅次于軍師、長史。漢末曹操表孫權為討虜將軍,權任顧雍為左司馬,當為討虜將軍之屬官。
左軍師曹操為丞相時置左軍師一人,第五品。三國吳置,但不屬丞相,而以三公領之。
左丞相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為正,右丞相為副。漢人以右為尊,故右丞相為上。三國吳置丞相,分左右,後僅置一人。
左右都護三國吳置,黃龍元年,拜陸遜為大將軍、右都護,諸葛謹為大將軍、左都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