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煤炭是地球上蘊藏量最豐富,分布地域最廣的化石燃料。構成煤炭有機質的元素主要有碳、氫、氧、氮和硫等,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碳、氫、氧是煤炭有機質的主體,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氫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氫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熱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燒時,氮不產生熱量,在高溫下轉變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離狀態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為重要。煤炭燃燒時絕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隨煙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腐蝕金屬設備;當含硫多的煤用於冶金煉焦時,還影響焦炭和鋼鐵的質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煤中的有機質在一定溫度和條件下,受熱分解後產生的可燃性氣體,被稱為“揮發分”,它是由各種碳氫化合物、氫氣、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組成的混合氣體。揮發分也是主要的煤質指標,在確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徑和工藝條件時,揮發分有重要的參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揮發分較多。如果燃燒條件不適當,揮發分高的煤燃燒時易產生未燃盡的碳粒,俗稱“黑煙”;並產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環芳烴類、醛類等污染物,熱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據煤的揮發分選擇適當的燃燒條件和設備。
煤中的無機物質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礦物質,它們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質量和利用價值。礦物質是煤炭的主要雜質,如硫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等,其中大部分屬於有害成分。
“水分”對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響。水分在燃燒時變成蒸汽要吸熱,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為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一般以內在水分作為評定煤質的指標。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內部表面積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是煤炭完全燃燒後剩下的固體殘渣,是重要的煤質指標。灰分主要來自煤炭中不可燃燒的礦物質。礦物質燃燒灰化時要吸收熱量,大量排渣要帶走熱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燒的熱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燒產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飛灰也越多。一般,優質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對較低 。
在各大陸、大洋島嶼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個國家煤的儲量也很不相同。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是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主要產煤國,其中中國是世界上煤產量最高的國家。中國的煤炭資源在世界居於前列,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
歷史
雖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石油的日漸枯竭,導致它必然走向衰敗,而煤炭因儲量巨大,加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煤炭氣化等新技術日趨成熟,並得到廣泛套用。
根據成煤的原始物質和條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為三大類,即腐植煤、殘植煤和腐泥煤。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國家。遼寧省新樂古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煤制工藝品,河南鞏義市也發現有西漢時用煤餅煉鐵的遺址。
《山海經》中稱煤為石涅,魏、晉時稱煤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首次使用煤這一名稱。
希臘和古羅馬也是用煤較早的國家,希臘學者泰奧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約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記載有煤的性質和產地;古羅馬大約在2000年前已開始用煤加熱。
形成
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於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積岩,這就是煤炭的形成過程。
一座煤礦的煤層厚薄與這地區的地殼下降速度及植物遺骸堆積的多少有關。地殼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遺骸堆積得厚,這座煤礦的煤層就厚,反之,地殼下降的速度緩慢,植物遺骸堆積的薄,這座煤礦的煤層就薄。又由於地殼的構造運動使原來水平的煤層發生褶皺和斷裂,有一些煤層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有的又被排擠到地表,甚至露出地面,比較容易被人們發現。還有一些煤層相對比較薄,而且面積也不大,所以沒有開採價值,有關煤炭的形成至今尚未找到更新的說法。
煤炭是這樣形成的嗎?有些論述是否應當進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討。一座大的煤礦,煤層很厚,煤質很優,但總的來說它的面積並不算很大。如果是千百萬年植物的枝葉和根莖自然堆積而成的,它的面積應當是很大的。因為在遠古時期地球上到處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應當到處有儲存煤炭的痕跡;煤層也不一定很厚,因為植物的枝葉、根莖腐爛變成腐殖質,又會被植物吸收,如此反覆,最終被埋入地下時也不會那么集中,土層與煤層的界限也不會劃分得那么清楚。
但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和依據,煤炭千真萬確是植物的殘骸經過一系統的演變形成的,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煤塊,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葉和根莖的痕跡;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發現非常清楚的植物組織和構造,而且有時在煤層里還保存著像樹幹一類的東西,有的煤層里還包裹著完整的昆蟲化石。
在地表常溫、常壓下,由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植物遺體經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轉變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後,由於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經成岩作用而轉變成褐煤;當溫度和壓力逐漸增高,再經變質作用轉變成煙煤至無煙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堆積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泥炭的過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遺體在沼澤中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腐泥的過程。腐泥是一種富含水和瀝青質的淤泥狀物質。冰川過程可能有助於成煤植物遺體匯集和保存 。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個地質年代中,全球範圍內有三個大的成煤期:
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種為煙煤和無煙煤。
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和煙煤。
新生代的第三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其次為泥炭,也有部分年輕煙煤。
分類
煤炭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闊的化石能資源,主要分為煙煤和無煙煤、次煙煤和褐煤等四類。世界煤炭可采儲量的60%集中在美國(25%)、蘇聯加盟共和國(23%)和中國(12%),此外,澳大利亞、印度、德國和南非4 個國家共占29%,上述7國或地區的煤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0%,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在石油儲量的63倍以上,世界上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煤炭的主要生產國。
煤炭分類表
根據國家科委推薦的《中國煤炭分類方案》,我國煤炭分為十大類,一般將瘦煤、焦煤、肥煤、氣煤、弱粘結、不粘結、長焰煤等統稱為煙煤;貧煤稱為半無煙煤;揮發分大於40%的稱為褐煤。
無煙煤可用於製造煤氣或直接用作燃料,煙煤用於煉焦、配煤、動力鍋爐和氣化工業;褐煤一般用於氣化、液化工業、動力鍋爐等。
煤炭分類表(以煉焦用煤為主)
類別 | 無煙煤 | 貧煤 | 瘦煤 | 焦煤 | 肥煤 | 氣煤 | 弱粘 結煤 | 不粘 結煤 | 長焰煤 | 褐煤 |
揮發分 | 0~10 | >10~20 | >14~20 | 14~30 | 26~37 | >30 | >20~37 | >20~37 | >37 | >40 |
焦渣特徵 | - | 0(粉狀) | 0(成塊) 8~20 | 12~25 | 12~25 | 9~25 | 0(成塊)~8 0(成塊)~9 | 0(粉狀) | 0~5 | - |
煤炭粒度分類
分類 | 特大塊 | 大塊 | 中塊 | 小塊 | 末煤 | 混煤 |
粒度(mm) | >100 | 50~100 | 25~50 | 13~25 | 0~13 | 0~50 0~100 |
國標煤炭分類
國標把煤分為三大類,即無煙煤、煙煤和褐煤,共29個小類。無煙煤分為3個小類,數碼為01、02、03,數碼中的“0”表示無煙煤,個位數表示煤化程度,數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煙煤分為12個煤炭類別,24個小類,數碼中的十位數(1~4)表示煤化程度,數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個位數(1~6)表示粘結性,數字大表示粘結性強;褐煤分為2個小類,數碼為51、52,數碼中的“5”表示褐煤,個位數表示煤化程度,數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類煤的數碼編號中,十位數字代表揮發分的大小,如無煙煤的揮發分最小,十位數字為0,褐煤的揮發分最大,十位數字為5,煙煤的十位數字介於1~4之間,個位數字對煙煤類來說,是表征其粘結性或結焦性好壞,如個位數字越大,表征其粘結性越強,如個位數字為6的煙煤類,都是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大於25mm的肥煤或氣肥煤類,個位數為1的煙煤類,都是一些沒有粘結性的煤,如貧煤、不粘煤和長煙煤。個位數字為2~5的煙煤,他們的粘結性隨著數碼的增大而增強 。
質量指標
(1)水分(M)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是在開採、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通較高,貧煤、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
水分的存在對煤的利用極其不利,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運輸資源,而且當煤作為燃料時,煤中水分會成為蒸汽,在蒸發時消耗熱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對煉焦也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水分每增加2%,發熱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煉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結焦時間延長5-10min。
(2)灰分(A)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係。外在灰分通過分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內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選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質.動力煤中灰分增加,發熱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結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發熱量降低100kcal/kg左右。冶煉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爐利用係數降低,焦炭強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強度下降2%,高爐生產能九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
(3)揮發分(V)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鑑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隨著煤炭變質程度的增加,煤炭揮發分降低。褐煤、氣煤揮發分較高,瘦煤、無煙煤揮發分較低。
(4)固定碳含量(FC)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殘留物,它是確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標。從100減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後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據使用的計算揮發分的基準,可以計算出乾基、乾燥無灰基等不同基準的固定碳含量。
(5)發熱量(Q)
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的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主要分為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煤的高位發熱量減去水的汽化熱即是低位發熱量。發熱量國際單位為百萬焦耳/千克(MJ/kg),常用單位大卡斤克,換算關係為:1MJ/kg=239.14kcal/kg?1J=0.239gcal?1cal=4.18J。如發熱量550kcaL/g,5500kcal/kg=550÷239. 14=23MJ/kg.為便於比較,我們在衡量煤炭時消耗時,要把實際使用的不同發熱量的煤炭換算成標準煤,標準煤的發熱量為29.27MJ/kg(700okcal/kg)。國內貿易常用發熱量標準為收到基低位發熱量(Qnet,ar),它反映煤炭的套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不能反映煤的真實品質。國際貿易通用發熱量標準為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Qnet,ar),它能較為準確的反映煤的真實品質,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響。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況下,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比收到基低位發熱量高1.25MJ/g(300kcal/kg)左右。
(6)膠質層最大厚度(Y)
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準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7)粘結指數(G)
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套用範圍
煤炭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三大主要用途:動力煤、煉焦煤、煤化工用煤,主要包括氣化用煤,低溫乾餾用煤,加氫液化用煤等。
動力煤
(1)發電用煤:中國約1/3以上的煤用來發電,平均發電耗煤為標準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為電能。
(2)蒸汽機車用煤:占動力用煤3%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3)建材用煤:約占動力用煤的13%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4)一般工業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及取暖用的工業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占動力煤的26%。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占燃料用煤的23%。
(6)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煉焦煤
中國雖然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還相對較少,煉焦煤儲量僅占中國煤炭總儲量27.65%。
煉焦煤類包括氣煤(占13.75%),肥煤(占3.553%),主焦煤(占5.26%),瘦煤(占4.01%),其他為未分牌號的煤(占0.55%);非煉焦煤類包括無煙煤(占10.93%),貧煤(占5.55%),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長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3%),未分牌號的煤(占13.80%)和牌號不清的煤(占1.06%)。
煉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煉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溫冶煉而成,一般1.3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一噸焦炭。焦炭多用於煉鋼,是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
中國是焦炭生產大國,也是世界焦炭市場的主要出口國。2003年,全球焦炭產量是3.9億噸,中國焦炭產量達到1.78億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年中國共出口焦煤1475萬噸,其中出口歐盟458萬噸,約占1/3。2004年,中國共出口焦炭1472萬噸,相當於全球焦炭貿易總量的56%,國際焦炭市場仍供不應求。2008年中國焦炭產量總計約32700萬噸,2009年1月至9月焦炭產量25276.87萬噸 。
中國狀況
資源概述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布,但分布極不均衡。在中國北方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賀蘭山之間的地區,地理範圍包括煤炭資源量大於1000億噸以上的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河南6省區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國煤炭資源集中分布的地區,其資源量占全國煤炭資源量的50%左右,占中國北方地區煤炭資源量的55%以上。在中國南方,煤炭資源量主要集中於貴州、雲南、四川三省,這三省煤炭資源量之和為3525.74億噸,占中國南方煤炭資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資源量也占中國南方探明保有資源量的90%以上。
2007年度中國能源礦產新增探明資源儲量有較大增加,17種主要礦產新增大型礦產地62處,其中煤炭新探明41處大型礦產地,其中資源儲量超過10億噸的特大型礦產地有14處,淨增查明資源儲量448億噸。中國已經查證的煤炭儲量達到7241.16億噸,其中生產和在建已占用儲量為1868.22億噸,尚未利用儲量達4538.96億噸。
2006年1-12月中國煤炭開採和洗選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698,829,61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3.45%;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709,234,86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3.72%,實現累計利潤總額67,726,66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34%。
2007年1-12月中國煤炭開採和洗選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8.06%。2008年1-10月中國煤炭開採和洗選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7.81%。
“十一五”期間是煤炭工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最佳時期。煤炭是中國的基礎能源,在一次能源構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進一步確立了“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基本方略,為中國煤炭工業的興旺發展奠定了基礎。“十一五”期間需要新建煤礦規模3億噸左右,其中投產2億噸,轉結“十二五”1億噸。中國煤炭工業將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趨勢,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中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前景都將非常廣闊。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8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降至1886萬噸,環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經連降六個月,並且降幅進一步擴大。
2015年12月1日,陝西省政府網站訊息,為破解煤炭市場需求不足、價格走低等難題,榆林市積極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打造終端銷售市場,暢通運輸網路。2015年1-10月榆林市累計銷售煤炭達3.1億噸,其中,累計銷往河北省煤炭1.1億噸、山西4000萬噸、陝西關中地區2800萬噸、內蒙古2400萬噸、河南1800萬噸、山東1700萬噸、寧夏1000萬噸、甘肅800萬噸、北京700萬噸、湖北450萬噸,占榆林市煤炭銷售總量的86%。
基本情況
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中華民族賴以生息繁衍、發展壯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質基礎。在已發現的142種礦物中,煤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量,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煤田面積約55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產煤國家之前列。
中國聚煤期的地質時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中生代的晚三疊世,早、中侏羅世、晚株羅世—早白堊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紀。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早、中侏羅世和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四個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強。中國含煤地層遍布全國,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區)都有大小小一、經濟價值不等的煤田。
中國聚煤期及含煤地層的分布在:華北、華南、西北、西南(滇、藏)、東北和台灣六個聚煤區而各有不向。
國務院在2014年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畫(2014-2020年)》中確定,將重點建設晉北、晉中、晉東、神東、陝北、黃隴、寧東、魯西、兩淮、雲貴、冀中、河南、內蒙古東部、新疆等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數據顯示,2013年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33.6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91%。
產地分布
山西省:大同、陽泉、太原、呂梁、長治、晉城、忻州、朔州、臨汾
黑龍江省:雙鴨山、雞西、鶴崗、七台河、密山
山東省:濟寧、棗莊、泰安、龍口、菏澤
內蒙古:鄂爾多斯、烏海、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阿拉善盟
陝西省:榆林、銅川、神木
遼寧省:阜新、撫順、調兵山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
江蘇省:徐州
四川省:攀枝花
貴州省:六盤水
安徽省:淮北、淮南、蒙城、渦陽
河南省:平頂山、鄭州、焦作、許昌、三門峽、永城
河北省:開灤、峰峰、井陘、邯鄲、張家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東、吐哈、庫拜、伊犁
甘肅省:窯街、靖遠、華亭
雲南省:曲靖、昭通、文山、保山、開遠、麗江
環境問題及措施
開採中的環境問題
(1)地表塌陷
煤炭開採多數以地下礦井開採為主,這種開採方式必然會造成地表塌陷,而且地表塌陷的面積要比煤炭開採面積大1倍左右,長時間的地表塌陷就會在平原地區出現積水受淹的現象,部分地區也會出現土地資源鹽漬化的現象,這對於土地資源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而在山地地區嚴重的地表塌陷還會引起山體滑坡和土石流,對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極大的破壞了生態平衡。
(2)水資源污染
在煤炭開採的過程中會套用到很多的水資源,這些水資源一般在利用完之後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而煤炭開採的廢棄水資源對土地和地表植物具有很大的殺傷力,而且還造成了水資源浪費的現象。例如:在煤礦資源附近一般有大量的農田,如果煤炭開發中廢棄的水源沒有處理滲入到農田中,就會造成農作物的減產或者死亡;如果滲入到地下水中,就會對飲用水造成污染,直接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煤炭開發中的廢水排放對環境和人類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災難,必須要得到高度的重視。
(3)大氣污染
在煤炭資源開發過程中,開採露天煤礦、礦場矸石自燃、煤礦層瓦斯抽排等作業活動都會產生或釋放大量有害氣體、粉塵,廢氣主要包括CO、CO、SO、CH等。其中,CO、CO、CH會造成溫室效應;SO不僅污染空氣,還會影響礦區植物生長發育,甚至會導致酸雨產生。酸雨不僅能大面積破壞森林、農作物,還會導致水質酸化而使大部分水生物死亡,更能腐蝕一些建築物及其他室外材料。
(4)固體廢棄物污染
煤炭開發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煤矸石的固體廢棄物,這種物質是煤炭開發中最重要的固體廢物,由於其沒有使用價值所以被排放出來之後也是常年的堆積在一起,這種情況就會占用礦區周邊大量的土地,同時其在風化之後還會產生自燃的現象,自燃後排放出的有毒氣體對礦區附近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破壞,並且在遇到暴雨後堆積成山的煤矸。
(5)地質損壞
煤炭資源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會給地質環境帶來嚴重影響。不合理開採煤礦對地質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即: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引發礦山地質災害。煤礦濫開採對資源破壞主要表現為地表水存儲循環狀態與地下水存儲受到破壞,致使煤礦區域附近地表水流失、地下水位下降,不僅煤炭資源出現嚴重損失,土地資源也受到嚴重破壞;環境污染方面問題主要表現為矸石與煤層等有害物的遷移和擴散,煤礦區附近的水質、空氣及土壤等環境指標嚴重超標: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有兩種形式,即:井下地質災害與地表地質災害。煤礦區域的許多山體崩塌與滑坡都是因岩石發生移動引起的,土石流災害在煤礦區域附近十分常見。煤炭資源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引起的各種地質問題,不僅對煤礦區員工正常生產勞動和附近居民生活具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對煤碳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制約性作用。最重要的是不合理的煤炭資源開發與生產工作引起的地質環境破壞是不可逆轉的。
具體措施
1.補充並健全煤炭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環境問題爆發的初期階段,國家頒布及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應的法律法規,用來約束資源開發等行為,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使自然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通過最近幾年對法律法規的實踐發現,這些法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煤炭開發工作,但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國家巨觀調控及自然資源整合等政策在某些地區難以展開,進一步補充並健全國家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顯得更加重要了。為了能使煤炭開發過程中造成的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一定的遏制,將生態損失降至最低,應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理念,制定用來制約礦區生態環境破壞的法律規定並嚴格實施,在前期,煤炭開發項目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在後期,必須對其實施環境影響評價。
2.整合監管執法力量
煤炭資源開發是一個十分系統的大型工程,如果讓相關部門各自分開執法,則不利於高效開展煤炭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工作,因此,要想協調統籌一系列生態補償行動,就應籌建專職礦區生態管理部門,全權負責礦區生態補償的相關收費、監督工作。
3.合理徵收管理稅費
煤炭資源生態補償的資金管理與其實施效果密切相關。補償資金運用必須做到公開透明、專款專用。煤炭資源開採企業應依法依規繳納生態補償費,為了督促企業履行生態補償義務,可提前向企業徵收生態補償備用金。使用該項資金時,應遵守各項法律法規。除此之外,在招引治污企業來恢復生態時,財政轉移支付、恢復治理基金等國家補償資金的使用要做到公開透明,並儘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4.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研究
做好礦區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和預測、預報工作,規範採掘,通過限高開採、分層開採等方法降低導水裂隙帶的發育高度,保護含水層結構;生活污水經治理後用於農田灌溉,施工廢水經處理後全部回用不外排。礦井排水主要受煤塵污染,懸浮物濃度較高,應採用高效混凝沉澱處理工藝處理;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COD、BOD、SS,採用接觸氧化工藝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防止因地表水污染後下滲造成地下水污染;沉陷表現形式主要是地表裂縫、局部滑坡或崩塌,主要由於水位下降引發,應採用強化底板條件、減少底板突水或對特殊構造留設保護煤柱等方法有效控制水位下降,減緩對土地的沉陷影響;做好礦區水循環系統和巷道水平衡及安全支護,避免因地表水擴充或地下水湧水等造成對地下水環境與地質環境嚴重影響。
5.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措施
(1)地面塌陷:礦區內的地面塌陷主要為潛在的採空區地面塌陷,它的保護與治理恢復主要是保持井巷的頂板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證它的安全,不至於發生地面塌陷。主要防護治理措施如下:採空區地面塌陷移動盆地外圍設定截排水溝,防止地表流入移動盆地、滲入採空區;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利用廢礦石進行回填;頂板不穩固的可採用金屬錨桿加金屬網進行輔助支護。在開採時要加強頂板管理,以確保采場的穩固與安全;對新增採空區封閉處理,對個別分散的採空區採用混凝土砌築岩石封閉牆隔離採空區。礦山閉坑後封閉採空區。
(2)邊坡失穩:嚴格按照開採方案的設計要求生產,如遇岩石破碎地帶,可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減小坡高;距邊坡頂5~8m地表設定截排水溝,防止地表入滲軟岩土體影響坡體穩定;對裸露邊坡植樹植草,對潛在不穩定邊坡設定擋土牆,設定擋土牆工程措施攔截支護廢石堆、棄土堆;設定邊坡穩定性監測點,定期監測,發現不穩定及時採取治理措施。
(3)土石流:設定擋土牆工程措施攔截支護廢石堆、棄土堆,修建廢石堆、堆礦場外圍截排水溝防治失穩隱患。廢石堆、堆礦場下游山溝修建攔砂壩,防治土石流;廢石堆、堆礦場下游山溝修建攔砂壩,防治土石流;整治被破壞或廢棄的土地並覆予表土,廢石堆和棄土堆復墾,種植樹木,實施綠化,減少水土流失。
6.採煤工藝的最佳化
完善煤礦開採技術,對採掘的厚度進行重新確定,減少排出的煤矸石量,以及有效地控制底板岩層的混入量,從而降低煤的洗矸量與含矸量,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垮落式管理頂板為半填充式或者填充式的管理頂板,藉助煤矸石對遺棄的巷道與採空區進行填充,既夠防止地表的下沉,又能夠使堆放在地面的煤矸石面積減少,並且可以減輕煤礦開採對含水層的影響,有益於保護生態環境。
環保型煤炭開採
(1)創新煤炭開採技術
對煤炭開採技術進行創新首先需要考慮到煤礦清潔生產,即對煤矸石進行不出井處理,對保護物實行安全開展,主要有以下措施:首先,對煤礦巷道布置方式進行改變,可以套用半煤岩巷道及多布置煤巷布置方式,這樣不僅降低礦井建設的成本,而且還可以降低煤矸石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其次,對採煤的方法及工藝等進行創新,在開採的過程中需要對厚度進行合理確定,以期降低底板岩層的混入量,從而降低原煤中的洗矸量及含矸量;第三,豐富煤炭開採方式,如短壁、房住式結合開採方式等,另外對原來的全垮落式管理頂板進行改進,比如說半充填半垮落式管理頂板、充填式垮落式管理頂板。此外,對採空區或者廢棄巷道採用煤矸石固體廢物進行填充,這樣不僅控制了煤矸石的排放量,而且還改善了地表下沉的情況,與此同時,減少了導水裂隙帶高度,由此使得地表下含水層不會因煤礦開採活動而受到影響,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
(2)綜合套用煤矸石
煤矸石儘管是一種固體廢物,但是其與普通煤一樣均具有燃燒的價值,並且通過提煉還可以製造成建材,因此,應該有效利用煤矸石,積極對其進行處理而實現變廢為寶的目的。另外,由於煤矸石也具有一定的燃燒價值,因此,對於其可燃部分套用沸騰燃燒技術進行利用,與此同時,將煤矸石的礦物部分作為提取硫黃或製取硫酸的原料,以進一步發揮其價值。由於煤矸石的綜合套用方面受到一定條件制約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經濟、技術及市場等因素,因此,實現上述做法需要承擔一定的財力、人力及物力等,如果選擇最佳且有效的處理辦法進行解決的話,則可以選擇復墾的方式,即基於矸石堆場的復墾技術,可以說是生物復墾技術與工程復墾技術相結合的最佳途徑,這樣的復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矸石“變廢為寶”的成本,而且還使得煤礦區域生態環境得以恢復,由此為煤礦開採與生態平衡發展共同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地表防破壞技術
第一,針對塌陷生態破壞的治理措施。針對煤礦開採過程中出現的塌陷情況,可以套用土地復墾技術、建築抗采動變形技術及生態工程技術等來進行治理;第二,預防開採塌陷的控制方法。對於煤炭開採過程中塌陷情況的控制方法,可以通過套用合理的開採工藝及方法來實現,以期降低地表沉陷的發生率,或者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表下沉範圍,由此為礦區地面建築物穩定性提供有力保障。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對傳統的垮落式採煤技術進行創新,套用條帶式採煤方法來實現預防地表塌陷情況出現的目的,由此保證在開採煤炭資源的同時,還能夠確保地表的穩定性、安全性,從而實現獲得更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目的。
(4)綜合利用瓦斯氣體
充分利用瓦斯氣體可燃的特點,推廣套用新技術,建立瓦斯抽采系統,開展煤層瓦斯預抽技術,通過對煤巷中的瓦斯氣體進行抽采、提純處理,瓦斯燃燒制熱發電,實現局部地區對瓦斯氣體的綜合利用,一方面提高了煤礦企業地下作業的瓦斯安全狀況,另一方面,實現瓦斯資源的綜合利用,降低了企業的運行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益 。
行業發展
現狀分析
1.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供需維持平衡
煤炭主要套用於電力、鋼鐵、水泥、化工四大行業。從下游主要耗煤行業的增長來看,單月產量增速隨有所下滑,但依然維持在相對高位。1-8月份火電發電量222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47%;生鐵產量40363萬噸,同比增長12.76%;水泥產量117848萬噸,同比增長14.66%;合成氨產量3439萬噸,同比增長0.93%。
1-8月原煤產量為216485萬噸,同比增長18.10%,其中8月份產量為29580萬噸,同比增長13.10%,環比增長0.27%;煤炭的產量並未明顯超過下游需求的增長幅度,從供需的增速來看,沒有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據渤海證券預計今年煤炭需求水平約為32.5億噸左右,供給水平約為32.4億噸左右,全年供需基本平衡。
——第四季度全行業基本面可能仍然保持平穩的走勢
由於中央政府將節能降耗納入各地約束性考核指標,為確保“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一些地區開始對高耗能產業採取限產限電或關停等強制手段,因此四季度能源需求相比以往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
但四季度是北方冬季取暖季節,也是傳統的煤炭銷售旺季,冬儲煤購銷逐步開始,下游電廠補庫存較為積極,市場交易將逐步趨於活躍,銷量可能會有所增加。
兩方面因素疊加,預計四季度煤價將繼續保持平穩,可能會維持小幅震盪的走勢。但如若出現氣象專家所預期的那樣,歐洲將會遭遇千年來最低氣溫的冬季,屆時可能將會影響煤炭行業的價格走勢及供需關係。
2.市場特點分析
(1)超高電煤庫存再次壓制煤炭供求及價格。10月上旬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的煤炭庫存再次攀升到了6230萬噸的超高水平,庫存可用天數也隨之超過了21天,這一狀況不僅明顯降低了電力企業進行電煤“冬儲”的壓力,也會對動力煤的供求和價格形成壓制。
(2)“寒冬”的預期及冬季煤炭儲備或增添活力。進入10月份之後,又到了煤炭“冬儲”時節,儘管當前電力企業的煤炭庫存還維持在偏高水平,“冬儲”的壓力不大,但是由於是“寒冬”的機率較大,有可能對冬季煤炭供求帶來加積極的影響。
(3)煤炭進口對國內煤炭供求的支撐作用或將下降。煤炭進口對未來一段時期國內煤炭供求的支撐作用或將下降的判斷基於兩個方面因素,其一,綜合各方面情況看,國際煤炭供應及運輸環境正在朝著不利於我國煤炭進口的方向發展,給未來一段時期的煤炭進口帶來變數。9月份以來,澳洲動力煤價格呈逐漸上漲趨勢,低發熱量的印尼煤越來越成為我國煤炭進口的首選,推動了印尼煤出口價格的上揚。其二,2009年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我國的煤炭進口量分別達到了1113.8萬噸、1265.3萬噸和1638.5萬噸,由於這一基數較大,四季度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的空間已經不大,屆時煤炭消費需求的增加將可能不得不依賴內貿煤炭供應的增長來實現。
(4)2015年10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份,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5636萬噸,同比減少6647萬噸,下降29.83%。此外,2015年9月份中國出口煤及褐煤73萬噸,同比增加29萬噸,單月出口量創2013年7月以來最高。儘管進口量不斷下降,出口量不斷增加,但國內煤炭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仍舊突出。
發展因素
有利因素
(1)政策方面
總體來看,一是2008年初受雨雪冰凍災害、春運期間運力緊張、部分煤礦停產整頓和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電煤供應緊張狀況時,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分別發布緊急通知,要求保障煤炭供應和物資運輸。
二是年中煤炭,尤其是動力煤價格迅速上漲時,國務院發布保障電煤供應的公告,國家發改委兩次對電煤進行臨時價格干預。
三是從煤炭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出發,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加強對改革試點中分期繳納礦業權價款的管理;國務院提高煤炭出口關稅;發改委、能源局等下達“十一五”後三年關閉小煤礦計畫的通知。
(2)技術方面
近幾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藝和新技術不斷滲透到煤炭科學技術領域,有力地促進了煤炭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首先,勘探、開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其次,裝備水平得到提升,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第三,煤礦瓦斯、火災治理等安全生產技術不斷改進。
第四,潔淨煤技術使得資源的綜合加工利用加快發展。
不利因素
(1)煤炭市場的波動加大
煤炭價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市場供需是最主要的因素。2009年我國煤炭前期投資將集中釋放。短期內煤礦在建規模過大,產能過剩壓力增加,而需求相對不足。短期內巨觀經濟發展速度放慢,電力等行業需煤量在下降。煤炭固定資產投資經歷5年多的快速增長,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迅速增加。這些產能的相繼建成釋放,將加劇產能過剩的壓力。
(2)國家對安全生產的要求提高。
風險分析
(1)市場競爭風險
隨著市場化的不斷深入,煤炭施工企業也推向了市場,然而煤炭施工企業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大的變化,機制不活。煤炭施工項目能否全面、順利實施,解決好項目與企業的關係是關鍵,項目與企業間責任不明、關係模糊,激勵不夠,約束不嚴,不確定因素過多等嚴重影響著煤炭項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實施,必須通過創新才能使煤炭項目施工管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要求。
煤炭施工企業在工程投標中存在的過度競爭,相互壓價、低價中標,仍然是普遍現象。煤炭施工企業還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運行,一些法律法規還沒有健全,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政策導向、行業行為乃至灰色交易,但無論怎樣,市場經濟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煤炭施工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國際化必然要求我們的煤炭施工的項目管理要不斷創新來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
投標風險類似於一般製造業中的市場風險,我國建築施工領域實行招投標制後,施工企業基本上都要以投標報價的形式爭取中標。為了獲取工程項目,企業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一個企業如果拿不到工程項目,就無利可談,為投標而付出的人、財、物也只能由投標企業買單。如果低價中標或招標檔案中有對承包企業不利的條款,或投標報價時計算失誤、漏計項目、取費不當,或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經營管理失敗而虧損,再加上招標市場上的不規範操作和不正常的因素,給承包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2)原材料壓力風險分析
一是所採煤層的自然賦存條件;
二是生產者的經營管理水平;
三是對國家煤炭資源的態度;
四是開採工藝的複雜程度;
五是開採投資的占用量等等。
鄉鎮煤礦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較低,開採設施簡單而且資金占用量小,再加上對煤炭資源的珍惜程度不夠,其原煤生產成本遠遠低於國有煤礦水平。鄉鎮煤礦低50%左右,有的甚至低65%以上。因此,鄉鎮煤礦具有低價競爭的優勢,過度的低價競爭對國有煤炭企業的扭虧增盈和長遠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
發展建議
(1)調整鐵路運力結構
由於運輸瓶頸的影響,運力配置的失調,中國煤炭主產區的煤炭長期以來集中供應到華東、華南相對狹窄的沿海地區,而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省,西南的大部分省區及西部的部分地區由於鐵路運輸的運力分配問題使煤炭供應特別是電煤供應一直比較緊張。因此,應努力調整好鐵路運力結構,加大對煤炭供應緊張、運力短缺地區的鐵路建設投入。
(2)加快大型煤炭企業建設
中國煤炭行業的集中度還較低,煤炭開採企業過於分散,存在大量個體開採的情況,這一方面導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煤炭企業的管理難度增大,安全問題令人頭痛;另一方面加劇了煤炭供給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市場的波動性。煤炭作為一種日趨減少的不可再生資源,國家應當對其開採、使用實施統一管理、統一規劃,而不是放任自流。而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在技術性、安全性、可控性等方面的優勢毋庸置疑,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煤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對所有不具備安全和科學開採條件的企業堅決關閉,另一方面,由政府牽頭,按照市場運作方式,將大量分散的煤炭開採企業以股份制的方式,組成大型煤炭集團和基地,實行統一開採、統一管理、統一銷售。
(3)積極探索新模式
煤炭與電力是密切相連的上下游產業,電力企業煤炭消費量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一半以上,煤電聯營模式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同。煤炭是中國能源的主體,長期以來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由於資源的布局無法改變,要改變階段性能源供應緊張的情況,必須運用市場機制解決煤電矛盾,推進煤電一體化建設、推進產業融合。煤電聯營模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在煤礦所在地建立坑口電廠,改“輸煤”為“輸電”,加快發展特高壓輸電,提高煤電就地轉化比例,減輕電煤運輸壓力。其次,煤電企業之間還可以簽訂長期煤炭供需協定,進行煤電戰略合作。再次,大型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之間可以通過相互參股,形成煤電一體化的企業。最後,使煤電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聯合上市、兼併收購等多種形式,促進煤電企業的戰略合作。
2015年6月,內蒙古發布《關於支持煤炭轉化企業與煤炭生產企業重組有關事宜的通知》。宣布內蒙古煤炭上下游企業重組拉開序幕,多家煤企和電企達成了合作意向,以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目的是有效化解煤炭產能過剩,推動煤電、煤化重組併購。
(4)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許多行業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低電價、低煤價和高能耗的基礎上,市場化的煤炭價格不斷上漲,恰恰反映了這些產業對能源的過度消耗。應下決心、下力氣控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勢頭,完善產業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抑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方面,對高耗能產業和過熱行業在項目許可、土地、環保、信貸投放等方面要收緊口子、抬高門檻。另一方面,儘快改革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使資源價格充分反映資源的稀缺性和環境成本,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
(5)加快資源稅費改革
改革中國的資源稅制度,改從量徵收為從價徵收,實行以儲量為基數、與回採率等掛鈎的資源有償使用辦法,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資源獲取的難度,增加了煤炭生產的前期投入和財務成本,使得煤礦不能夠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將使煤炭生產企業更加珍惜資源,節約資源,更加科學合理配采,在某種程度上遏制“采肥丟瘦”,盲目增加產量的行為。
(6)加快市場體系的建設
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成立於2009年7月,致力於推動煤炭市場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建立高度信息化、標準化、開放性的煤炭電子交易平台和煤炭供應鏈服務平台。
隨著煤炭產業環境的深刻變化以及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提出“成為領先的全球煤炭產業鏈整合者”的願景,並以“建設煤炭交易和煤炭供應鏈服務標準,最佳化煤炭產業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價值鏈的高效協同,推動煤炭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為使命,明確提出建設成為“煤炭交易與煤炭供應鏈服務平台”的戰略定位。
依託中國、蒙古、朝鮮、俄羅斯遠東、越南、印尼、澳大利亞等全球主要煤炭產地,輻射東北亞主要煤炭消費市場,通過集約的交易平台和電子交易系統,提供公開、高效、公信的煤炭現貨交易服務平台,同時通過引進和整合金融、物流等專業服務商,為交易提供信息資訊、倉單質押監管、代墊貨款、結算、庫存管理、代理採購、運輸代理、綜合物流、化驗檢測等綜合一體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相關知識
伴生元素
指以有機或無機形態富集於煤層及其圍岩中的元素。有些元素在煤中富集程度很高,可以形成工業性礦床,如富鍺煤、富鈾煤、富釩石煤等,其價值遠高於煤本身。
根據煤中伴生元素的性質和用途,可分為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指相元素3類。有益元素主要有鍺、鎵、鈾、釩等,可被利用。有害元素主要有硫、磷、氟、氯、砷、鈹、鉛、硼、鎘、汞、硒、鉻等。硫是煤中常見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極大,如砷是一種有毒元素。煤在燃燒中,硫是造成城鎮環境污染的主要物質源。當然,對有害元素如果收集、處理得當也可變成對人有用的財富。煤中伴生元素,有各自的地球化學性質,形成於不同的沉積環境中。因此,可根據元素的相對含量、元素的共生組合關係及元素的比值,來判斷相和沉積環境。
煤炭液化
煤炭液化是把固態狀態的煤炭通過化學加工,使其轉化為液體產品(液態烴類燃料,如汽油、柴油等產品或化工原料)的技術。煤炭通過液化可將硫等有害元素以及灰分脫除,得到潔淨的二次能源,對最佳化終端能源結構、解決石油短缺、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煤的液化方法主要分為煤的直接液化和煤的間接液化兩大類。
(1)煤直接液化煤在氫氣和催化劑作用下,通過加氫裂化轉變為液體燃料的過程稱為煤炭直接液化。裂化是一種使烴類分子分裂為幾個較小分子的反應過程。因煤直接液化過程主要採用加氫手段,故又稱煤的加氫液化法。
(2)煤間接液化間接液化是以煤為原料,先氣化製成合成氣,然後,通過催化劑作用將合成氣轉化成烴類燃料、醇類燃料和化學品的過程。
煤變油
煤變成油通常有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方法。直接液化又稱“加氫液化”,主要是指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作用下,對煤直接催化加氫裂化,使其降解和加氫轉化為液體油品的工藝過程;煤的間接液化是先將煤氣化,生產出原料氣,經淨化後再進行合成反應,生成油的過程。煤直接液化就是用化學方法,把氫加到煤分子中,提高它的氫碳原子比。在煤直接液化過程中,催化劑是降低生產成本和降低反應條件苛刻度的關鍵。
按煤的加工方法和質量規格可分為原煤、精煤、粒級煤、洗選煤和低質煤等五類。
原煤
是指從地下或地下採掘出的毛煤經篩選加工去掉矸石、黃鐵礦等後的煤。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洗選、未經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包括天然焦及劣質煤,不包括低熱值煤等。
精煤
是指經過精選(乾選或濕選)後生產出來的,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
粒級煤
是指煤通過篩選或精選生產的,粒度下限大於6mm,灰分小於或等於40%的煤。按不同的粒度可分為洗中塊、中塊、洗混中塊、混中塊、洗混塊和混塊、洗大塊和大塊、洗特大塊和特大塊、洗小塊和小塊、洗粒煤和粒煤。
洗選煤
是指將原煤經過洗選和篩選加工後,已除或減少原煤中所含的矸石、硫分等雜質,並按不同煤種、灰分、熱值和粒度分成若干品種等級的煤。其粒度分級為50mm、258mm、20mm、13mm、6mm以下。洗選煤可分為洗原煤、洗混煤、混煤、洗混末煤、混末煤、洗末煤、末煤、洗粉煤、粉煤等品種。除洗混煤的灰分要求小於等於32%外,其餘均要求小於等於40%。
低質煤
是指灰分含量很高的各種煤炭產品。低劣煤用於鍋爐燃燒,不僅經濟性差,而且造成燃燒輔助系統和對流受熱面的嚴重磨損以及維修費用的增加,因為低劣煤灰分比較大,經濟性差,灰分量大,對受熱面的沖刷、磨損嚴重。
分析化驗基準間的換算
煤質分析化嚴重,有些基準在實際中是不存在的,是根據需要換算出來的;有些基準在實際存在,但為了方便,有時不進行測試,而是根據已知基準的分析化驗結果進行換算,這樣就簡單多了。
化驗室中進行煤質分析化驗時,使用的煤樣為分析煤樣。分析煤樣是經過一次次破碎和縮分得到的,它所處的狀態為空氣乾燥狀態。所以,化驗室中用分析煤樣進行分析化驗時,其基準為分析基(又稱為空氣乾燥基)。
分析煤樣分析基化驗結果,是化驗室中直接測到的,是最基礎的化驗結果,是換算其他基準的分析化驗結果的基礎。
各種基準間的換算公式:
乾基的換算:Xd=100Xad/(100-Mad)%
式中:Xad——分析基的化驗結果;Mad——分析基水分;Xd——換算乾燥基的化驗結果。
煤炭質量
煤炭質量是指煤炭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適用性,其主要指標有灰分、水分、硫分、發熱量、揮發分、塊煤限率、含矸率以及結焦性、粘結性等。
正確使用微機量熱儀、升降式微機全自動量熱儀、微機灰熔點測定儀、自動測氫儀、工業分析儀、快速灰化爐、微電腦粘結指數測定儀、奧亞膨脹度測定儀煤燃點測定儀、煤炭結渣性測定儀、活性炭測定儀等煤炭化驗設備,可以測試出煤炭的不同指標,從而可以確定煤炭質量。
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各項工作的綜合反映。生產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產品,是社會主義生產企業的重要任務和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客觀要求。
產品質量是指產品、過程或服務滿足規定或潛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徵或特性的總和。質量有狹義質量和廣義質量之分。狹義質量是指產品質量和有關的工作質量;廣義質量不僅指產品質量和有關的工作質量,而且還包括產品形成的過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等,它把產品質量、過程質量和服務質量三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考慮,更加體現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和質量在競爭中的決定作用。
從產品質量的定義可以看出,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產品自身所具有的特徵和特性,即產品的客觀屬性;另一是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即產品的適用性。當二者有機結合時,產品的特徵和特性得以充分利用,用戶的需求得以充分的滿足;社會的生產目的得以實現。如無煙塊煤用於合成氨生產,就便煤炭的特性與適用性達到了較好的結合。但若將無煙塊煤用作普通鍋爐燃料,就失去了其適用性。可見,對產品質量高低的評價是由用戶的不同需求來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