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灣區

張灣區

張灣區是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市轄縣級區,位於十堰市城區中西部。版圖面積652平方公里,轄兩鄉、兩鎮、四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管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市西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3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1萬人。張灣區交通條件便利,經濟依託優勢明顯。襄渝鐵路、316國道橫穿東西,209國道縱貫南北,銀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月亮湖山莊,長坪水庫,黃龍水庫,白馬山,牛頭山森林公園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張灣區張灣區

十堰張灣區是人類的發祥地之—。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龍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曲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 80~100 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十堰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三縣 ( 竹山、竹溪、房縣 ) 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制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十堰屬於雍、梁兩州。到了商朝,大體也是如此。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 ( 今鄖縣 ) 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十堰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征伐,十堰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說。

張灣區張灣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天下為 36 郡,十堰一部分屬漢中郡 ( 今陝西漢中 ) ,一部分屬南陽郡 ( 今河南南陽 ) 所轄。漢承秦制。到漢武帝時,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在中國設 13 個州部 ( 監察區 ) ,十堰屬益州 ( 今四川成都市 ) 管轄。三國時期,十堰先屬蜀國,後屬魏國的荊州。西晉時期,十堰仍屬荊州,後來曾一度屬梁州 ( 今陝西勉縣 ) 所轄。到了南北朝時,前期屬成國,後期屬南朝。隋朝建立後,先襲漢制,後廢郡,置州縣,那時的十堰屬豫州 ( 今河南省汝南 ) ,後又劃歸梁州 ( 今陝西省 ) 管轄。唐初承隋制。貞觀年間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把中國劃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十堰屬山南道東道 ( 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南部和河南一部 ) 。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屬前蜀管轄。宋朝中期以後將道改為路,下設府、州、郡縣,十堰初屬京西路,中期以後改屬京西南路,以襄陽守臣兼任。元朝實行行省制,省下設路、府、州、縣,十堰屬湖廣行省襄陽路管轄,這樣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立鄖陽府,府治鄖縣,轄鄖縣、房縣、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6縣(後改上津縣為鄖西縣,將保康縣劃歸襄陽府。1936年又將屬襄陽府管轄的均縣劃歸鄖陽專署,從而奠定了現在十堰市行政區劃格局),屬湖廣行省下荊南道(監察區)管轄。清朝初期,仍沿明制,鄖陽府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管轄。清康熙六年(1667年),中國地方行政機構實行省、府、縣三級管理制度,劃中國為23省。將湖廣布政使司劃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省管轄。

中華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十堰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1950年2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1965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1967年,中央決定在十堰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龍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定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張灣區轄4個街道、2個鎮、2個鄉。共有33個居委會、67個村委會。

自然環境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漢江中上游,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在中國“雄雞”型版圖中正處於“雞心”部位,在歷史上曾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東與湖北襄樊接壤,西與陝西安康為鄰,南與湖北神農架和重慶萬州交界,北與陝西商洛和河南南陽相連。
山脈分屬三個系:秦嶺山脈東段延伸到市北部,武當山位於本市中部,大巴山的東段橫列於本市南部。這些山脈多由變質岩石灰岩構成。特點是:山大谷狹,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點竹溪蔥坪海拔2740.2米,最低點丹江口市潘家岩87米。全市整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全市可分為四種主地貌類型和兩種副地貌類型。四種主地貌類型中:丘陵面積6250平方公里,低山面積7395平方公里,中山面積6802平方公里,高山面積3233平方公里。兩種副地貌類型中,河谷平地和山間盆地是本市農業生產特別是糧油生產的重要區域。十堰市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構造,蘊藏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
氣候
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略為溫暖,夏季比較炎熱。屬於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較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1655~1958小時,無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熱能最豐富的季節。夏季平均氣溫大都高於25℃,其中七月平均為27℃左右,積溫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響,本市的氣候覆雜多樣。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本市山地小氣候的多樣性,為多種經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氣候覆雜的另一表現是災害性天氣較多。乾旱居各種災害之首,出現機率一般在80%以上,多發生於七~八月。

生物資源

國土廣闊,地形複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植物資源

據1989年調查,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屬,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植物124種。植物資源中,珍稀名貴品種,現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8種。國家一類保護的有珙桐禿杉水杉等3種,水杉為世界稀有,被稱為“活化石”;二類保護的有銀杏、杜仲、金錢松等15種;三類保護的有華榛、青檀、天麻等21種。林存量和優勢樹種較多是本市植物資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995年有1869.6萬立方米,優勢樹種有40多個,最突出的是殼斗科植物,即櫟類資源。其中黑木耳是利用櫟類資源生產的傳統骨幹林特產品,產量、質量在全省占絕對優勢。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家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家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種,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家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家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藥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家畜、家禽的典型代表。

藥用生物資源

據1986年中國中藥材資源普查,藥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家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本市就有235種,占64.7%,是點藥材產區之一。珍稀明貴藥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藥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稀土、鋼、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琉鐵、磷、重晶石、天青石、瓷土、滑石、石膏、石灰石、砂金、鈾、鉀、鉬、鈦等50多種。經地質部門認定,可供開發利用的有7類38個礦床。其中以金、銀、銻、石煤、稀土、綠松石等礦引人注目。十堰地域所產綠松石,馳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質地細膩。珍貴的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的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塑像,就是用雲蓋石雕塑。
重晶石: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礦,主要分布在鄖西和竹山兩縣。鄖西縣儲量達11萬噸,其品位高達12.5%~99.5%;竹山縣儲量在30萬噸以上,鄖西縣利用重晶石生產的白色顏料立德粉,暢銷歐、亞、美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地質部門又在竹谿縣天寶鄉發現儲量豐富的重晶石礦,品位高達80%以上,有待開採利用。重晶石常用於鑽探、化工、橡膠、陶瓷、玻璃、造紙、醫藥、無線電等工業方面。

礦泉水:溫泉礦水源於青峰斷裂帶,有溫泉寺、小湯池、戚家溝三處泉眼,水源豐富,水質晶瑩清澈,口味純正,物理性能良好,溫泉水屬一種優質天然礦泉水,含有人體所需的鍶、鋰、鐵等10多種微量元素及氣體。近年生產絞股蘭、神農、礦泉黃酒等礦泉水系列飲料。用溫泉水建成100餘畝名貴魚種場,還建成200多張床位的礦泉療養院。
石煤:資源有一定的開採價值,經地質部門廣泛調查,核實了269處資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儲量20.4億多噸,其中17處湖北省儲委審批的儲量為2.59億噸,竹谿縣廣石岩煤礦煤質好,儲量為358萬噸,平均發熱量為4937大卡/公斤。竹山縣石煤儲量約3億噸以上,發熱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間,均屬高灰、高硫、易熔灰煤層,煤中還含有鍺、鎵、鈾、釩等稀有元素較多,尤以釩的含量最高,適合大工業生產和綜合利用。十堰的石煤儲量20多億噸,若將市區工業和生活鍋爐改為沸騰爐,用自產石煤,再開發煤化工行業。將石煤綜合開發利用,既給山區民眾增加了致富的門路,又解決了燃料煤問題,還發展了工業門類。
水電資源、水資源
山大坡陡,河流縱橫,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00多萬千瓦,占湖北省蘊藏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開發利用的有350萬千瓦,占湖北省可開發水能資源的10%以上。如按現有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萬多千瓦,超出全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資源蘊藏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45萬千瓦;過境漢江幹流次之,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30萬千瓦;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75萬千瓦。
水資源總量達386.66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過境客水285.99億立方米,市內自產水100.67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14.54億立方米。是市內水資源的重要補給來源。本市地表水年徑流量90.69億立方米,占湖北省陸面流徑總量9%以上。十堰市河流眾多,總計有2489條。堵河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長338.6公里,承雨面積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僅次於清江,位居第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億立方米,是十堰市區工農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公里,平均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達262億立方米。入庫漢水轉變為巨大的電能送往華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兩省350萬畝良田。由於丹江口水庫水質清秀少污染,跨世紀南水北調宏大工程國家已選定中線方案。十堰市地下水貧乏,全市多年平均流量為9.98億立方米。山泉質量甚優,如房縣的“神龍礦泉水”因其含微量元素等數十種,具有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社會事業

2015年,張灣區有幼稚園90所,國小37所,中學13所,中國小混合制學校4所,中專有湖北省十堰藝術學校、十堰技師學院、十堰市高級職業學校,大學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張灣區有科研機構76個,其中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東風公司商用車公司技術中心為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3個,醫藥科研機構6個,其他科研機構76個。有高新技術企業45家、院士工作站4個、專家工作站2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專利授權300項,其中發明專利27項,登記轉化科技成果17項。有專業技術人才3萬餘人。
張灣區有圖書館2座,企事業單點陣圖書室100餘個,社區圖書室34個,農家書屋75個,影劇院5家,3D電影院3家。有業餘文藝表演團體89個,演職人員3000餘人。民間傳統表演節目有鳳凰彩船燈舞、蚌殼燈舞、草把燈舞、堵河龍舟賽。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文物點83處,文物保護單位48個。有體育館8座,體育場40個,籃球場100餘個,門球場13個,游泳館6座,露天游泳池2個。有限電視網實現村村通。
張灣區有醫院6家,病床2200餘張,其中東風總醫院為三級甲等醫院,有鄉鎮衛生院(所)8個,村衛生室7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3個。

發展概況

張灣區工業涵蓋汽配、電子、醫藥、食品、化工等五個行業,全區共有工業企業340家,其中規模企業66家,過5000萬元企業12家,過億元企業6家(其中包括十堰弛田汽車有限公司、十堰皇馬實業有限公司、十堰正和車身有限公司、(十堰)東風偉士通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東風實業公司、東風實業車輛有限公司),共有10家企業被納入市“雙億工程”籠子(其中包括湖北通達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十堰正和車身有限公司、湖北三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十堰普林齒輪有限公司等)。

張灣區擁有十堰市最大的工業園——東風工業園。東風工業園總規劃面積10500畝,工業用地達6500畝,目前已入駐企業128家,2006年實現產值15.7億元。以普林、萬向、東風中客以及正在建設的三環整車生產基地為基本框架的東風工業園目前已初具規模,到2010年,普林、萬向、東風中客、三環四個核心園區年產值將達到60億元;馳田汽車、皇馬新大地、華威馳樂、冠達玻璃等核心園區以外的骨幹企業年產值將達到30億元,整個東風工業園將向年產值過百億的園區邁進。

2006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0.7億元,同比增長26.5%;實現工業增加值8.7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5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工業增加值7.2億元,同比增長29.3%,增長速度在全市各縣(市區)中名列第二。五堰街辦、武當路街辦、二堰街辦、東城經濟開發區工業產值分別為1.2億元、3.8億元、4.1億元、15.7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分別為4%、12.4%、13.4%、51%,東城經濟開發區目前已成為張灣工業發展的主要支柱和增長點。

張灣區十堰市
張灣轄區商貿經濟十分繁榮,轄區聚集了十堰80%的大型商場、購物中心、賓館、飯店、大型專業市場、連鎖超市、倉儲物流等,新業態星羅棋布,是鄂西北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中心。2006年全區完成商貿銷售額100.9億元,同比增長25%,淨增長20.2億元,絕對值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全區共有各類專業市場—45家(其中包括虹橋建材商城、辰泓大市場、澳門街建材市場、燕林建材市場、金地家居廣場、銀河汽車交易市場、依多利鋼材大市場、鄂西北小商品批發市場、俊發家私廣場、果品批發市場、老虎溝農貿市場等),年交易額達35億元,其中年交易額過億元的市場有9家。共有各類商貿企業1000多家(其中包括人民商場、五堰商場、京華超市、壽康永樂連鎖超市、新合作鑫城超市、國美電器、武漢工貿),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就有6家,過5000萬元的有9家。

五堰是十堰市最為繁華的地段,日均人流量達5萬人以上,擁有十堰市最大的商業步行街,聚集了人民商場、五堰商場、京華超市、壽康永樂連鎖超市、新合作鑫城超市、國美電器、工貿家電等十餘家大型商貿企業,分布著五堰服裝市場、俊發家私廣場、燕林建材市場、金地家居廣場、果品批發市場、老虎溝農貿市場等20餘家大型專業市場。香格里拉、武當國際園、陽光花園、東方明珠等近10餘家大型房地產項目均在轄區,城區舊城改造快速推進,城市環境日新月異。

二堰交通便利,汽車站、火車站均在轄區內,街辦以建設十堰市火車站經濟圈為核心,全力打造專業特色市場,轄區分布著虹橋建材商城、辰泓大市場、好百年建材陶瓷城、澳門街建材市場、銀河汽車交易市場、依多利鋼材大市場、韓國小商品城、鄂西北小商品批發市場等。其中辰泓建材大市場、好百年建材大市場、依多利鋼材大市場和虹橋建材商城先後完成投資3.5億元建成商鋪商住房20餘萬平方米。轄區外貿企業眾多,對外貿易發達,2006年僅出口就達143.6萬美元,占全區出口貿易額的80%以上。

2006年物流企業發展到32家,年營業額實現2億元,其中利通、順洋、康裕、天與地、強達等重點物流企業經營輻射到中國21個省市和地區。今年3月建成開業的中加美建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共完成投資1,58億元興建了鄂西北工業工程機械交易中心,該交易中心是鄂、豫、陝、渝四省周邊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專業市場,可同時容納百餘家大型機械展銷商入駐經營,預計年交易額達2億元,創稅收1000多萬元。

張灣區張灣區
2006年,全區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總收入5.12億元,旅遊綜合收入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89元。張灣南部山區包括茅塔鄉、大川鎮、賽武當保護區管理局、武當路街辦和二堰街辦部分區域,這裡山多地少,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經濟欠發達,但生態旅遊資源卻十分豐富,2001年賽武當旅遊區被批准設立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動植物資源保護十分完整,且交通便利,中心景區距城區僅34公里,具有發展城郊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根據賽武當東路、中路、南路沿線旅遊資源特色,依託張灣南部山區的生態資源優勢,以賽武當自然風景區為龍頭,以“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發展為重點,以東溝紅色旅遊為特色,加快推進南部山區生態旅遊區建設,經過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賽武當自然保護區為依託的賽武當生態旅遊、“農家樂”休閒旅遊和東溝紅色旅遊三大旅遊品牌。

產業概況

2005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9.78億元,年均增長2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6005萬元,年均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7億元,年均增長30.3%。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3:55:32調整為6:58:36。工業經濟進一步壯大。2005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10.45億元,年均增長19.1%;完成總產值34.07億元,年均增長19.7%。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家,累計投入技術改造資金3.8億元,完成重點技改項目40個,開發國家級、省級新產品25個。創建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1家,高新技術產品年產值達到2.5億元。建築安裝業保持穩健發展,2005年實現產值4.09億元,年均增長16.7%。

張灣區張灣區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005年全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07億元,年均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6億元,年均增長30%;飲食服務業營業額8.84億元,年均增長26.1%。先後引進中商百貨、工貿家電、義客隆等大型商貿企業,張灣中心商貿圈初步形成。飲食服務業群體進一步壯大,金威美食廣場、邦輝國際大酒店成為特色品牌。成功舉辦了漂流文化節漢江櫻桃節黃龍櫻花節等系列節慶活動,城郊旅遊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和配套項目進一步完善,累計實現旅遊業收入1.6億元。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05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6.5億元,年均增長4%;農業總產值1.87億元,年均增長8.5%。蔬菜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設施化栽培、無公害生產面積進一步擴大。興建林果茶、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基地5萬畝,畜禽、水產養殖規模和效益明顯提升。實施退耕還林2萬畝、荒山造林3.3萬畝,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536萬元。累計爭取省市扶貧資金、對口幫扶資金1082萬元,重點貧困村建設成效明顯。

土特產品

黃姜:
黃姜乃千秋產業,是提取皂素類激素藥的理想原料。可以生產出3000多種產品,中國巳生產近200種,如雙稀、黃體酮、催產素、避孕藥雄激素、孕激素、醋酸強的松等系列戶品。此外,黃姜中所含的澱粉和纖維也是食品、印染輕工業的輔助原料。

魔芋:屬天南科多年生球莖植物,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藥、化工原料,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雙竹"牌魔芋麵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獎,竹谿縣被授予"魔芋之鄉"稱號。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系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

黑木耳: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產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產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產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產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產地為房縣,多年產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中國第一。1981年中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中國黑木耳營養成份的分析測定,房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油桐:油桐是十堰市拳頭經濟樹種之一,十堰油桐的集中產區為鄖縣和鄖西縣,其中鄖西的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優。在1977年中國油桐會議上,被國務院命名為“油桐之鄉”。
龍鬚草:龍鬚草是著名的土特產品。素有“十堰三大寶,苞谷、紅薯、龍鬚草”之稱。十堰龍鬚草葉窄、綿軟、纖維長、拉力強、含矽量比一般龍鬚草低3%,為中國最佳品種之一。龍鬚草的用途十分廣泛,用其編織草毯,遠銷歐美各國。龍鬚草還是製造普通白紙、打字紙、複寫紙以及多種高級工業用紙的優質原料。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蟲倉,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產區為竹山縣,該縣同時也是湖北和中國生產五倍子的大縣之一。該肚倍個兒大,單寧酸含量高,又是中國最佳品種之一。1985年,竹山縣在中國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雲南紫膠所的幫助下,興建了一個以加工五倍子為主的林產品化工廠,年生產工業單寧酸、工業沒食子酸、TMP等5種系列產品,其工藝技術、設備均居國內領先地位。1987年投產以來,產品暢銷國內,並遠銷日、美、法等國。
生漆:生漆生產歷史悠久,生漆是本市傳統出口土特產品之一。全市常年產量在100噸上下,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竹谿縣是十堰市生漆集中產地,也是中國主要基地之一。竹溪大木漆是五大名漆之一,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土產商品知識》將竹溪大木漆收錄入書。

張灣區杜仲
杜仲:十堰市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中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

茶葉:“高山雲霧出好茶。”十堰市的地理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生產茶葉,1980年至今的15年間,茶葉產量平均以9%的幅度向上遞增。自1980年以來,全市有許多品種多次在省以上茶葉質量評比中獲獎。其中竹谿縣生產的“龍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產品獎,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竹山縣創製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新秀,被選入香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優良名優食品》一書的目錄;張灣區生產的“鳳凰劍毫”和“鳳凰毛峰”兩個品種在1993年湖北省名優茶評比中,獲省級“優質茶”稱號;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質獎。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谿縣生產的“五葉牌”龍鬚膠股蘭保健茶,“家園牌”青龍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獎。

旅遊資源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新興的現代車城,又是內陸山區唯一的國家級園林城市,更是一個旅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張灣區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產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產、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里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里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龍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產基地——東風汽車公司。

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月亮湖山莊,長坪水庫,黃龍水庫,白馬山,牛頭山森林公園。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龍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龍骨架化石。

賽武當生態旅遊區是賽武當景區的中心部分,因其主峰高於武當山110米而得名,被有關專家譽為湖北省唯一“小而全”的山嶽風景區,區內動植物資源保護十分完整,是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有64萬畝87%覆蓋率的天然林和4萬畝巴山松原始林,素有“天然氧吧”之稱。不僅如此,這裡還有著非常獨特的人文景觀,現存道觀、佛寺遺址多處,義軍石寨、柯家大院、古造紙作坊和明清古墓等景點均為十堰地區所獨存。步游道、停車場、景區公廁、休息設施已投入使用,賽武當賓館已具備三星級標準,桃花湖度假村紫薇島度假村已通過國家2A級旅遊區評審。

農家樂”休閒旅遊區位於大川、百二河沿線,距市中心12公里,二級公路十房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百二河逶迤而行,是城區重要水源地,平均海拔660米,平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90%,古樹參天、山青水秀、農家居舍、田園桑陌是城區居民休閒旅遊的理想場所,這裡是區“農家樂”發展最早、也是“農家樂”最集中的地方,這裡既有依山就勢、臨水而建的休閒山莊,又有古樸幽靜的農家小院,每逢雙休節假日,城區市民紛紛來到這裡,吃農家飯、乾農家活、住農家院。“農家樂”的產業化發展帶動了南部山區農業農村經濟的繁榮全區直接從事“農家樂”經營人員達到1000餘人,為“農家樂”提供相關服務的人員占區農村總人口的80%。

中國城市4

了解中國的城市,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領略自然風光,感受地方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