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中國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受到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184年漢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為了安定地方,州牧擁有地方控制權。而後朝廷因內亂被軍閥董卓控制,各地實力派州牧舉兵反抗董卓。190年董卓挾持朝廷遷都,地方州牧紛紛劃地一方,群雄割據。董卓最後被呂布和王允設計刺殺,長安最後被李傕占領。漢獻帝趁機東逃,於196年被曹操迎到許昌,改元建安。曹操採納“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擊敗多股勢力,於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於該年冬季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雙方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222年的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絕大部分。劉備於隔年病死,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至229年才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者東吳。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晉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分為西晉(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 。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國號晉,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是和平穩定的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幾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王紛紛爭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滅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
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於建康稱帝,東晉建立,據有中國南方的領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陸續南遷,形成中國北方僑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東晉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雖然部分士族當權者有恢復之心,前後發動幾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決戰奠定勝局。謝玄等將領乘勝追擊,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發了北方軍事和政治格局的變化。然而,東晉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亂。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恩、盧循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平定諸亂,憑藉軍事力量奪得帝位,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
南北朝(420年—589年 )由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長時間對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
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門或庶族,因為軍權逐漸由寒門或庶族掌握,所以能夠篡奪皇位 。初期經濟逐漸恢復,軍力強盛。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軍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朝梁受到梁武帝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亂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朝陳的陳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多與胡人通婚,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併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鎮民變和農民暴動之後造成實力大衰 。北魏分裂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 。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軍力強盛。北周鮮卑軍比北齊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陳。最後藉由宇文泰開創的關隴集團,吞併政治日趨腐敗的北齊。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過授禪北周靜帝建立隋朝,經營八年之後,發兵滅南陳統一中國。在隋朝統一天下後,合併關東與江南人而形成新漢族,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
歷史
漢魏之際
曹操崛起於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採取的政治措施皆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節,從而影響了整個時代。在思想理論上,體現道法結合的刑名之學曾一度占據主導地位。
魏晉之際,道法的結合逐漸趨於破裂,以道家思想為骨架的玄學思潮開始揚棄魏晉早期的名法思想,轉而批評儒法之士。這樣,魏初在道法結合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玄學進一步得到強化。
西晉後期,玄學思潮同極端發展,至此,玄學所主張的放達,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行為上,都對封建政權構成破壞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學內部及儒家學者的不滿,從而掀起對道家和玄學的批判思潮。
東晉時期,佛教的流行,特別是般若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藉助於道家、玄學的思想、語言及方法,故出現玄佛合流的趨向。因此,這一時期的儒家學者,除繼續批判道家、玄學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義和人文傳統批評佛教。他們站在維護儒家名教的立場上,分別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倫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響,力圖恢復儒學的正統地位,但都缺乏足夠的理論系統和創造性。
三國
三國包括了魏、蜀、吳,分別是曹丕、劉備及孫權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都洛陽,史稱魏或曹魏。統治範圍有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肅、陝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亡於公元265年,共歷五帝、46年。
蜀漢為劉備所建立的國家,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國號曰漢,史稱蜀或蜀漢。統治區域有今四川、雲南、貴州全部和陝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共歷二帝、43年。
孫吳為孫權所建立的國家,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稱帝,國號吳,建都於建業,史稱孫吳或東吳。統治區域有今長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兩廣地區。公元280年為晉朝所滅,共歷四帝、59年。
晉十六國時期
西晉與東晉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公元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國號曰晉,建都洛陽,史稱 西晉。公元280年滅吳,統一全國,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統治疆域東、南至海,西至蔥嶺,南至越南,北至大漠,東至遼東。
但晉武帝死後不久,宗室之間爆發「八王之亂」,曹魏以來入徙塞內的遊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面。
公元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於建康,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代晉,改國號曰宋,東晉亡,共歷十一帝、104年。兩晉共歷十五帝,156年。
南朝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代。宋乃劉裕於公元420年奪取東晉政權後所建立,國號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劉,故史稱劉宋。
強盛時統治區域有今黃河以南、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當中疆域最大者,後來河南、淮北漸為北魏所奪。公元479年為蕭道成所篡,共歷八帝、60年。
齊,公元479年蕭道成所建,國號曰齊,建都建康,為了與北朝的北齊加以區別,史稱「南齊」,也因皇室姓蕭而稱「蕭齊」。
統治區域有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東昏侯時國內大亂,公元502年為蕭衍所篡,共歷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蕭衍所建,國號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蕭,故稱蕭梁」。梁武帝時國力頗盛,統治區域有今長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漢中。公元557年為陳霸先所奪,共歷八帝、56年。
陳,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統治區域有今長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當中版圖最小者,589年為隋所滅,共歷五帝、33年。
北朝
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國時代為代國,淝水之戰後拓跋珪重建代國,後改國號曰魏,史稱北魏,或稱後魏、拓跋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併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
公元439年統一北方,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
北魏國力頗強盛,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進行一連串的漢化運動,但因種種因素,卻造成漢化與反漢化兩大陣營的對抗,引起「六鎮之亂」,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從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歷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晉南北朝王國中立國最長久者。
東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權臣大將高歡脅迫,逃往關中。
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史稱東魏。
統治區域有原北魏領土洛陽以東的地區。公元550年為高洋(高歡的兒子)所代,東魏共歷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關中,將領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寶炬為魏文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統治區域有今原北魏領土洛陽以西的地區及益州、襄陽等地。公元557年宇文覺(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歷三帝、24年。
北齊,公元550年東魏大將高歡的兒子高洋奪取東魏政權稱帝,國號齊,建都於鄴,為與南朝的蕭齊區別,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故亦稱高齊,統治區域相當於東魏領土。公元577年 北周所滅,共歷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將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奪取西魏政權稱帝,建國號周,都於長安,史稱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稱宇文周。
公元577年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並繼續攻取江北、淮南,統治區域擴大到長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歷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楊堅受禪稱帝,國號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興(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滅南方的陳朝,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國再度統一。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歷代之盛,極於此矣。
政治
各國
所謂的「魏晉南北朝」,它是幾個朝代統稱的複合詞,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國家,可以多達幾十個。
我們不妨就先從「魏晉南北朝」一詞開始,「魏」指的是三國里的曹魏。由於曹魏受漢室禪讓,在三國時代及後世被肯定為中原王朝,而「蜀」、「吳」兩國為該時代的附屬割據王國,所以「魏」為正統,可以稱為「魏朝」。而「晉」主要指的是三國滅亡後,由司馬氏所建上的西晉王朝與後來割據在南方的半壁江山東晉王朝(此時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南北朝」則指晉朝正式滅亡後,南北對峙形成的幾個朝代,南方包括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統一中國南北方後,自東漢滅亡後,長達近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才算正式結束。
除了魏晉南北朝一詞外,也有以「六朝」來指稱這個時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孫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幾個朝代的時間基本上與魏晉南北朝相當,它的特點是這六個朝代都立國於江東地區,而且國都都在建康(或稱建業、建鄴,即現在的南京)。
五胡十六國
匈奴人劉淵建立漢政權(後改國號曰趙,史稱前趙),公元316年,劉淵族子劉曜攻占長安,俘晉愍帝,西晉亡國,共歷四帝、52年,北方從此進入所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五胡十六國,自公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北方各民族紛紛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國,直到公元386年被鮮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為止,共歷135年。在此期間,共有六個民族各自建立王國,包括.運、匈奴、鮮卑、氐、羌、羯;這些王國的統治區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帶,總計有成漢(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連氏)、前趙(匈奴劉氏)、後趙(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後秦(羌族姚氏)、西秦(鮮卑族乞伏氏)、前燕(鮮卑族慕容氏)、後燕(鮮卑族慕容氏)、南燕(鮮卑族慕容氏)、北燕(漢族馮氏)、前涼(漢族張氏)、後涼(氐族呂氏)、西涼(漢族李氏)、南涼(鮮卑族禿髮氏)、北涼(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國。但另外還有漢人冉閔的魏、鮮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國等不被計算在內,此即史稱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這時諸國彼此混戰,僅有前秦苻堅時,曾經一度統一北方,但為時不久。
次級世族關係
南朝各國皇族主要是漢族或次級世族,因為在東晉末期之後,軍職大多由漢族或次級世族等擔任。由於執政者的努力,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皇帝受獲聲譽深重的主流世族擁護,然而世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並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由於皇室內部也因為爭奪皇位的鬥爭,時常發生宗室血腥事件。由於戰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到南朝梁時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鎮之亂,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離心力漸強,導致了很多原南朝權貴軍閥跟隨歸順南梁的侯景發動侯景之亂,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也完全崩潰,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最後到南朝陳的陳文帝方完全統一南朝,但南朝陳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
經濟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
第一,南北經濟趨於平衡。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
第二,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崇信佛教,導致地主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由於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慢。
第四,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由於民族融合的加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密切,並逐漸融合為一體。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也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第五,手工業也有長足發展.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蜀錦聞名遐邇.
文化
文化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突出特點
⑴科學技術成就突出。如祖沖之的圓周率的計算,酈道元的《水經注》等。
⑵思想界異常活躍。道教系統化,佛教和反佛鬥爭激烈,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文學、繪畫、石窟藝術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體現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體現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風格。
⑷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此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迥異。
文化成就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文言小說系統和白話小說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是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隻言片語。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宋元話本。
從魏晉開始,歷經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國文學中古期的第一段。綜觀這段文學,是以五七言古近體詩的興盛為標誌的。五古在魏晉南北朝進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體在唐代前期臻於鼎盛。魏晉南北朝期間,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的自覺和文學創作的個性化,在這些變化中是最有意義的,正是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其他的變化和發展。這期間宮廷起著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文學集團。集團內部的趨同性,使文學在這一段時間內呈現出一種群體性的風格,另一段時間又呈現為另一種風格,從而使文學發展的階段性相當明顯。
文學集團內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淵明卻不屬於任何集團,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於眾人之上。魏晉南北朝文學對兩漢文學的繼承與演化,在五言古詩和辭賦方面痕跡最明顯。文人在學習漢樂府的過程中將五言古詩推向高峰;抒情小賦的發展及其所採取的駢儷形式,使漢賦在新的條件下得到發展。文學自覺的標誌從人物品評到文學品評從文體辨析到總集的編輯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新的文學思潮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相對於文學創作異常地繁榮,(魏)曹丕《典論·論文》、(西晉)陸機《文賦》、(梁)劉勰《文心雕龍》、(梁)鍾嶸《詩品》等論著以及(梁)蕭統《文選》、(陳)徐陵《玉台新詠》等文學總集的出現,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峰。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論著中,可以看到一種新的文學思潮,這就是努力將文學從學術中區分出來,進而探尋文學的特點、文學本身的分類、文學創作的規律,以及文學的價值。在漢代,儒家詩都占統治地位,強調詩歌與政治教化的關係,詩歌被視為“經為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詩大序》)的工具。至於詩歌本身的特點和規律並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魏晉以後,詩學擺脫了經學的束縛,整個文學思潮的方向也是脫離儒家所強調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尋找文學自身獨立存在的意義。這時提出了一些嶄新的概念和理論,如風骨、風韻、形象,以及言意關係、形神關係等,並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風骨、重氣韻的審美思想。詩歌求言外之意,音樂求弦外之音,繪畫求象外之趣,各類文藝形式之間互相溝通的這種自覺的美學追求,標誌著一個新的文學時代的到來。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創作,就是在這種新的文藝思潮的影響下展開的,同時它也為這種文藝思潮提供了賴以產生的實踐依據。這個時期文學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服務於政治教化的要求減弱了,文學變成個人的行為,抒發個人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賦,從漢代的大賦演化為魏晉南北朝的抒情小賦,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轉變。五言古詩在漢末蓬勃興起,文人的個人抒情之作《古詩十九首》被後人奉為圭臬。此後曹植、王粲、劉楨、阮籍、陸機、左思、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庾信,雖然選取的題材不同、風格不同,但走的都是個人抒情的道路,他們的創作也都是個人行為。其中有些政治抒情詩,抒寫政治生活中的憤懣不平,也並不帶有政治教化的目的。至於梁陳宮體詩,雖然出自宮廷文人之手,也只是供宮廷娛樂之用而已。詩人們努力的方向在於詩歌的形式美,即聲律、對偶、用事等語言的技巧,以及格律的完善。正是在這種趨勢下,中國的古詩得以完善,新體詩得以形成,並為近體詩的出現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唐詩就是在此基礎上達到了高峰。
三教互相滲透
儘管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趨於複雜化,但儒學不但沒有中斷,相反,卻有較大發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學說經過玄、佛、道的猛烈衝擊,脫去了由於兩漢造神運動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學外衣,開始表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晉南北朝的學術思潮和玄學思潮來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改革、發展和補充儒學的願望。他們不滿意把儒學凝固化、教條化和神學化,故提出有無、體用、本末等哲學概念來論證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們雖然倡導玄學,實際上卻在玄談中不斷滲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於老莊,名教符合自然。此時期雖然出現儒佛之爭,但由於儒學與政權結合,使儒學始終處於正統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倫理作認同,逐漸形成以儒學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趨勢。
南北朝時代思想
南北朝時代,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不同於兩晉時期的新形勢,玄學思潮歸於沉寂,佛道二教繼續發展。佛教大量譯經,廣泛流行,滲透到政治、經濟、社會、民俗及文化的各個層面。儒學面臨嚴峻挑戰。由於佛教的急劇膨脹,使原來儒、玄、佛、道的相互關係及其歷史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儒家學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評焦點,由老莊玄學轉向佛教,出現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服飾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複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衛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繡,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后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複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都城
中國古代3~6世紀分裂政權的政治中心。這個時期曾先後出現過許多疆土大小懸殊、運祚長短不一的割據政權。每個政權各有作為政治中心的都城。由於政權紛立、更迭頻繁,所以都城的地域分布很廣,遷移變化也很大。
定都時間長
這個時期比較穩定,定都時間較長的都城有下列幾個:
長安
西漢舊都。兩漢之際因戰亂已遭受嚴重破壞。190年,董卓為亂,挾漢獻帝自洛陽遷長安,至196年獻帝東還洛陽,為東漢都城六年,其後長安再度遭受破壞。西晉末,首都洛陽被漢劉曜攻占,懷帝被俘。313年愍帝在長安即位,316年劉曜又圍攻長安,愍帝出降,西晉亡。此後,十六國的前趙、前秦、後秦及北朝的西魏、北周先後以長安為首都共一百二十五年。但有的政權為時甚短,如前趙僅存十一年,有的僅占關中部分地區,如前趙、後秦,故雖為都城,因戰亂不息,長安城始終未能恢復昔日繁榮。
洛陽
東漢舊都。190年董卓逼獻帝遷長安時,“悉燒宮廟官府居家”,洛陽慘遭毀滅性破壞。六年後,獻帝東還時,“宮室燒盡,街陌荒蕪”。同年,曹操迎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221年魏文帝曹丕才重新建都於此,重建宮室。265年司馬炎代魏建晉,都洛不改。直至311年劉曜攻占洛陽,懷帝被俘止。魏晉兩代以洛陽為首都共九十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定計自平城遷都洛陽,495年六宮及文武百官盡遷洛陽,至534年分東西魏,北魏都洛凡四十年。
鄴
今河北臨漳西南。東漢末年冀州治所,為河北平原統治中心。204年曹操破袁氏,攻下鄴城後,自領冀州,即以鄴為根據地經營河北。繼而自署為丞相、封魏公,晉魏王。此後東漢名義上的都城在許,實際上政權中心在冀州、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鄴。曹丕代漢建魏後,鄴降為五都之一(曹魏以長安、譙、許昌、鄴和洛陽合稱五都)。十六國時,335年至352年的後趙、冉魏,357年至370年的前燕,北朝時534年至577年的東魏、北齊相繼都鄴,共七十三年。
建康
今南京。東漢末,211年孫權自京城(今江蘇鎮江)遷治秣陵,次年改名建業。除211年至229年,265年至267年初兩次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外,建業始終是孫吳政權的首都,直至280年為西晉所滅。西晉末因避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317年後又為東晉首都。以後南朝的宋、齊、梁、陳,除梁元帝時首尾有三年(552~554)都江陵外,均以建康為首都。自孫權至589年隋滅陳,建康(建業)為六朝首都前後約三百三十年。
成都
東漢末為益州治。三國時為蜀漢(221~263)、十六國時為成漢(304~347)的首都,凡八十七年。
姑臧
今甘肅武威。十六國時前涼於301~376年、後涼於389~403年,以及南涼於406~410年、北涼於412~439年均都此,凡一百二十四年。
平城
今山西大同東北。398年北魏拓跋珪自盛樂遷都平城,至494年魏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凡九十六年。
建都的城市
山西省境內
①離石,304年匈奴左賢王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北)起兵反晉,自稱大單于,遷都於此。
②左國城,劉淵鏇即由離石遷都於此,建國號曰漢。
③黎亭(今長治南),305年因離石大飢,劉淵遷都於此。
④蒲子(今隰縣),308年劉淵遷都於此,並即帝位。
⑤平陽(今臨汾西南),309年劉淵因“蒲子崎嶇,難以久安”,遷都於此。319年劉曙遷都長安,史稱前趙。
⑥長子(今長子東),西燕自385~394年的首都。
遼寧省境內
①大棘城(今義縣西北),294年鮮卑的慕容廆遷此。337年廆子皝自稱燕王,建前燕。
②龍城(和龍,今朝陽),341年前燕慕容廆所築,並立宗廟、宮闕,名曰龍城。次年自大棘城遷都於此。350年遷都於薊,以此為留都。397年北魏攻入後燕都城中山,慕容寶退保龍城,直至407年後燕亡。407年高雲在龍城自稱燕王,史稱北燕,436年為北魏所滅。龍城為前、後、北燕都城約五十年。
河北省和北京市境內
①襄國(今邢台),319年後趙石勒都此。335年石虎遷都鄴。349年冉閔滅石氏,350年石虎子祇復稱帝於襄國,352年為冉閔所破。襄國為後趙國都共十八年。
②中山(今定縣),後燕於386年至397年都此。
③薊(今北京城西南隅),350年前燕自龍城遷都於薊,357年遷都鄴。
今甘肅省境內
①勇士城(今榆中東北),385年,鮮卑乞伏國仁自稱大單于,築勇士城為都,建西秦。
②金城(今蘭州西北),388年苑川王乞伏乾歸自勇士城遷都於此。
③苑川城(在今榆中大營川地區,有東西兩城,相距七里,此為西苑城),400年西秦王乞伏乾歸自金城遷都於此。
④度堅山(今靖遠西),409年乞伏乾歸徙都度堅山。410年復都苑川。
⑤譚郊(今臨夏西北),412年二月乞伏乾歸自苑川遷都於此。
⑥枹罕(今臨夏),412年六月乾歸子熾磐繼位,率文武及民兩萬餘戶遷於枹罕。430年西秦為北涼所逼,東遷附魏,故地為吐谷渾所占。
⑦張掖,北涼於399年至412年都此。
⑧敦煌,西涼於400年至405年都此。420年,西涼都城酒泉為北涼所破。西涼李恂居敦煌,自稱涼州刺史,421年,被沮渠蒙遜所滅。
⑨酒泉,西涼於405年至420年都此。
今青海省境內
①廉川堡(今樂都東),395年河西鮮卑禿髮烏孤築廉川堡而都之。
②樂都,399年烏孤自廉川堡遷都於此。同年其弟利鹿孤徙西平(今青海西寧)。402年禿髮傉檀稱涼王,史稱南涼,徙都樂都。406年徙都姑臧。410年還都樂都,至414年為西秦所占。
③西平,南涼399年至402年所都。
今湖北省境內
①武昌(今湖北鄂城),三國孫吳自221年自建業遷都於鄂,改名武昌。229年還都建業,以此為留都。265年遷武昌,267年還都建業,都此凡十一年,
②江陵,南朝梁元帝蕭繹於552年至554年都此。
今山東省境內
廣固城(今益都西北),398年至410年南燕都城。
今內蒙古境內
①統萬城(今烏審旗南白城子),413年至427年為夏都城。
②盛樂,故址有三:其一,今和林格爾北。258年北魏先世拓跋力微“遷於定襄之盛樂”,即此。313年代公猗盧築盛樂城為北都,以平城為南都。340年代王什翼犍都雲中之盛樂,亦即此。其二,新盛樂城在故城東南十里。337年拓跋翳槐所築,一歲而崩。其三,在盛樂故城南八里。341年什翼犍所築。398年遷都平城。
今江蘇省境內
京(京口),三國孫吳於209年自吳(今蘇州)遷此,211年徙都秣陵。
定城要素
選定新都城的因素
從上述三十六個大小都城的地理位置以及遷都的過程,可以看出當時各政權在都城選址問題上所考慮到的自然、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
①凡控制了黃河流域大部分土地並又欲統一南北的政權,往往建都於洛陽。因洛陽“居天下之中”,建都伊水、洛水可以通漕四方。既可控制黃河流域,又便於征伐南方。魏文帝曹丕為了統一南方,捨棄曹操經營了十多年的鄴都而遷都董卓劫獻帝以來荒蕪了三十年的洛陽。魏孝文帝元宏自平城南遷,一度曾考慮都鄴,但最後終於定都於永嘉亂後荒蕪達一百八十年之久的洛陽,也是為了便於南伐。
②凡統治黃河流域西部地區的政權,往往定都長安,因長安自西漢以來即為全國政治中心,有四塞之固,進可攻,退可守,利於制內御外。十六國前趙、後秦、北朝的西魏、北周均都此。前秦雖擁有黃河流域大部分土地,但其根據地在西部。350年苻健攻入長安,即建為都。以後苻堅盛時其疆域南至邛僰,東抵淮泗,西極西域,然關中終為其心腹之地,故仍都長安。
③凡統治黃河流域東部地區的政權,往往定都於鄴。因鄴處於古代“山東”(一般指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的中心,背靠山西高原,東、南、北三面為經濟最發達的黃淮海平原,居高臨下,有建瓴之勢。再自戰國西門豹等人引漳灌溉和曹操開白溝、利漕渠後,鄴城周圍的農業生產和水運交通十分發達。故曹操棄其多年經營的許而定都於鄴。十六國時後趙、前燕和北朝的東魏、北齊據有山東之地,都以鄴為首都。
④凡統治西南地區的政權必都於成都。這裡是戰國以來西南的政治、經濟中心。三國蜀漢、十六國成漢皆然。凡據有長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的政權都以建康為都城。因建康前臨大江,南有重嶺,所謂“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形勢險固,進可以規圖中原,退可以劃江為守。同時以長江為天然航道,西引荊楚,東連三吳,可以控制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故孫吳政權自211年從京口遷都建業以後,雖兩度遷都中游武昌,都不久即還都建業。因其地理位置遠不及建業。東晉鹹和年間發生蘇峻、祖約之亂後,建康遭受嚴重破壞,“宮闕灰燼”,有人建議遷都豫章(今江西南昌)或會稽(今浙江紹興),均未獲同意,東晉王朝仍都建康。以後宋、齊、梁、陳沿襲不改。
⑤原為區域性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魏晉南北朝時即成為控制這一區域的割據政權的都城。如河西的姑臧原為涼州治,東漢以來,因“通貨羌胡”,成為河西富邑。十六國時為割據河西地區諸涼的都城,酒泉、敦煌亦然。有的城市雖為地區中心,因自然條件或社會因素的不利,難以成為一個政權的中心。如江陵和武昌為長江中游兩大軍事重鎮。侯景之亂後,梁元帝以湘東王、荊州刺史在江陵即帝位。因地處江北,無險可恃,不出三年即為西魏所滅,三國孫吳政權曾兩次遷都武昌,然離東吳政權的根據地三吳地區過遠,最後在江東世族地主的輿論“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康死,不止武昌居”的壓力下,還都建康。可見兩地雖為一方重鎮,但不宜作整個南方政權的首都。
⑥邊區遊牧民族在其政權建立和勢力逐漸進入中原地區的過程中,在都城的選址問題上,往往表現為不斷從邊區向內地遷移。如漢、前趙從離石遷左國城又遷蒲子再遷平陽最後都長安;前燕從大棘城遷龍城再遷薊最後都鄴;北魏從盛樂遷平城又遷都洛陽。這種遷移的過程也就是這一政權逐漸穩定和漢化的過程。
⑦有些邊區民族在建立政權的軍事征伐過程中,仍保留濃厚的遊牧民族遷徙不定的習俗,故其政治中心也不斷遷徙。如河西鮮卑禿髮利鹿孤據有河西走廊東部和湟中一帶,史稱南涼。他認為“建都立邑,難以避患,儲蓄倉庫,啟數人心;不如處晉民於城郭,勸課農桑以供資儲,帥國人以習戰射,鄰國弱則乘之,強則避之”,故其都城屢遷。隴西鮮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亦同。赫連勃勃於407年自稱夏王,部下勸其定都,他以為“專固一城,彼必併力於我”,不如以“雲騎風馳,出其不意,救前則擊後,救後則擊前,使彼疲於奔命,我則游食自若”,故初無定治,至413年才築統萬城而都之。
園林藝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對中國園林藝術創作中的布局、構圖、手法等,都有較大的影響。
他的六法其一是“氣韻生動”,“氣韻”是一幅畫的總的藝術效果和它的藝術感染力。所謂“氣韻生動”,就是要求一幅繪畫作品有真實感人的藝術魅力。
其二是“骨法用筆”,即繪畫的造型技巧。“骨法”一般指事物的形象特徵;“用筆”指技法,用墨“分其陰陽”,更好地表現大自然的陰陽明晦、遠近疏密、朝幕陰晴,以及山石的體積感、質量感等。下筆之前要充分“立意”,作到“意在筆先”,下筆後“不滯於手,不凝於心”,一氣呵成,畫完後又能作到“畫盡意在”。
其三是“應物象形”,即物體所占有的空間、形象、顏色等。
其四是“隨類賦彩”,即畫家用不同的色彩來表觀不同的對象。中國古代畫家把用色得當和表現出的美好境界,稱為“渾化”,在畫面上看不到人為色彩的塗痕,看到的是“穠纖得中”,“靈氣惝恍”的形象。中國山水畫家在色彩運用上的這種“渾化”的境界,與中國園林藝術中的建築、綠化、山水等色彩處理上的清淡雅致等要求是一脈相承的,但自然中的景色入畫,畫的色彩是不變的,而園林藝術的色彩卻可以隨著一年四季,或一天內早中晚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園林與繪畫的不同特點,也是繪畫達不到的。
其五是“經營位置”,即考慮整個結構和布局,使結構恰當,主次分明,遠近得體,變化中求得統一。中國歷代繪畫理論中談的構圖規律,疏密、參羨、藏露、虛實、呼應、簡繁、明暗、曲直、層次以及賓主關係等,既是畫論,更是造園的理論根據。如畫家畫遠山則無腳,遠樹無根,遠舟見帆而不見船身,這種簡繁的方法,既是畫理,也是造園之理。園林中的每個景點,猶如一幅連續而不同的畫面深遠而有層次,“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這都是藏露、虛實、呼應等在園林建築中的套用,宜掩則掩,宜屏則屏,宜敞則敞,宜隔則隔,抓住精華,俗者屏之,使得咫尺空間,頗能得深意。
其六是“傳移模寫”,即向傳統學習。
從魏晉開始,南北朝的園林藝術向自然山水園發展,由宮、殿、樓閣建築為主,充以禽獸。其中的宮苑形式被揚棄,而古代苑囿中山水的處理手法被繼承,以山水為骨幹是園林的基礎。構山要重岩覆嶺、深溪洞壑,崎嶇山路,澗道盤紆,合乎山的自然形勢。山上要有高林巨樹、懸葛垂蘿,使山林生色。疊石構山要有石洞,能潛行數百步,好似進入天然的石灰岩洞一般。同時又經構樓館,列於上下,半山有亭,便於憩息;山頂有樓,遠近皆見,跨水為閣,流水成景。這樣的園林創作方能達到妙極自然的意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園林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文人雅士厭煩戰爭,玄談玩世,寄情山水,風雅自居。豪富們紛紛建造私家園林,把自然式風景山水縮寫於自己私家園林中。如西晉石祟的“金谷園”,是當時著名的私家園林。石祟,晉武帝時任荊州刺史,他聚斂了大量財富廣造宅園,晚年辭官後,退居洛陽城西北郊金谷澗畔之“河陽別業”,即金谷園。據他自著《金谷詩》:“余有別廬在金谷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田四十頃,羊二百口,雞豬鵝鴨之類莫不畢備。又有水礁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晉代著名文學家潘岳有詩詠金谷園之景物,說明石祟經營的金谷國,是為老年退休之後安享山林之樂趣,並作為吟詠作樂的場所。地形既有起伏,又是臨河而建,把金谷澗的水引來,形成園中水系,河洞可行遊船,人坐岸邊又可垂釣,岸邊楊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樹木配置,養雞鴨等,真是遊玩、吃喝皆具了。
北魏自武帝遷都洛陽後,大量的私家園林也隨之經營起來。據《洛陽伽蘭記》記載:“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爭修園宅,互相競爭,祟門豐室,洞房連戶,飛館生風,重樓起霧。高台芸榭,家家而築;花林曲池,園園而有,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入其後園,見溝讀賽產,石蹬碓堯。朱荷出池,綠萍浮水。飛梁跨閣,高樹出雲。”
從以上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洛陽造園之風極盛。在平面的布局中,宅居與園也有分工,“後園”是專供遊憩的地方。石蹬碓堯,說明有了疊假山。朱荷出池,綠萍浮水。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的綠化布置,不僅說明綠化的樹木品種多,而且多講究造園的意境,也即是注意寫意了。
私家園林在魏晉南北朝已經從寫實到寫意。例如北齊庚信的《小園賦》,說明了當時私家園林受到山水詩文繪畫意境的影響,而宗炳所提倡的山水畫理之所謂“堅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成為造園空間藝術處理中極好的借鑑。
自然山水園的出現,為後來唐、宋、明、清時期的園林藝術打下了深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