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於有“錦官城”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選“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重點大學 。 1956年國務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同年高等教育部和地質部聯合發文,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 、交通大學(由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和西北工業學院採礦系抽調) 幹部教師組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建校後部分或成建制遷入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體。1958年,更名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併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 。 截至2019年1月,學校占地2887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5億元。 設17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9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396人,在校本科生30540人,全日制研究生5194人 。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成都理工大學張燈結彩迎新生
成都理工大學的主體原成都地質學院和成都理工學院,曾是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的重點高校。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轉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現為四川省重點大學。校園面積2888畝,校舍建築面積7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3億元。
成都理工大學目前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地學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2個學院,1個體育教學部,同時設有研究生部、沉積地質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以理工為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哲學農學教育學等9個學科門類,有62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在校學生總數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碩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編教職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中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人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6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1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3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8人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歷史沿革

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20世紀50年代初,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1956年國民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第一年,黨和政府為了加速發展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對教育工作進行了改造、調整。1956年3月15日,國務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質勘探學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質部聯合發文,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調集北京地質勘探學院、長春地質勘探學院、西北大學、南京大學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師及其它機關、部隊的幹部370餘人組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並採購和調集了100餘萬元的教學設備、10萬餘冊圖書到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學校開設地質測量及找礦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石油與天然氣地質與勘探系,建校當年即面向全國招收首屆本科生1551人,10月10日正式開學,專業學制4年。

1958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學校改由四川省領導,11月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

成都理歷史沿革成都理歷史沿革

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並舉辦地質類函授教育。

1962年學校改由地質部領導,各專業學制改為五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止招生6年。
1969年學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領導。
1972年開始招收三年制普通班大學生。到1976年止,先後招收5屆大學生3073名。
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招生考試制度後,專業學制改為四年,招生794名。
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
198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首批有權授予碩士學位的高校。
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有權授予博士學位,學校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至此,學校已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
1984年學校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6年學校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
1988年首批國家重點學科評審,學校“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兩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1989年由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准在“地質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建立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專業實驗室。
1990年經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准建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由成都地質學院和西南石油學院聯合申請,屬於聯合型實驗室。
199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建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3年經國家教委和地質礦產部批准,學校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同年12月,經地礦部正式批覆確定為部屬重點高校。
1995年學校獲得博士生導師自審權。
1996年學校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長期穩定合作辦學協定書,標誌著學校與地方政府關係翻開了新的一頁。
1997年學校與四川省國際影視文化傳播中心聯合建立了“成都理工學院廣播影視藝術學院”,掀開了學校與事業單位合作辦學的歷史。
1997年學校本部建立了第一個二級學院——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開始了學校教學資源的最佳化重組。
1998年根據國家要求,學校高等教育招生並軌並擴大規模招生。
1998年地礦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簽訂了共建成都理工學院的協定。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併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學校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省屬重點大學。

2001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2004年成都理工大學申報試點省級研究生院獲得成功。
2007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評價。
2008年學校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中發揮重點作用,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嘉獎。
2010年國土資源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簽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學協定。
2011年學校召開首屆黨代會。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研究生教學樓研究生教學樓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3353人,其中教授(級)235人,副教授(級)546人。截至2015年3月,學校擁有“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四川省“百人計畫”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6人,獲得“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29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4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稱號97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團隊、4個四川省科技創新團隊和6個四川省教學團隊。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黃潤秋、劉寶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名單不全):許強、黃潤秋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許強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名單不全):許強、李勇、李天斌、庹先國、李忠權、唐川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黃潤秋
省級教學名師(7人):魏貴民、許強、張哨楠、郭科、黃潤秋、張成江、譚書敏
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4個):盆嶺-盆山構造與油氣、構造成礦學理論發展與實踐、區域資源可持續發展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高靈敏高分辨分析技術研究與套用 。 教學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獲批年份 級別
1 地質工程教學團隊 黃潤秋 2008年 國家級
2 石油地質系教學團隊 張哨楠、劉樹根、徐國盛 2007年 省級
3 地球物理學教學團隊 王緒本 2008年
4 數學地質教學團隊 郭科
5 地球化學教學團隊 倪師軍 2009年
6 岩土工程教學團隊 許 強 2010年
7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團隊 譚書敏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團隊
序號 研究方向 帶頭人 獲批年份
1 地質災害評價預測理論與防治技術研究 許強 2008年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4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學院,開辦80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農、教、藝等10大專業門類 。
院系專業
二級院系 專業設定
地球科學學院
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地球化學、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
能源學學院 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質)、石油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地質工程 、工程管理、工程力學
地球物理學院 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套用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核工程與核技術、工業設計、機械工程、工業工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產品設計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化學
管理科學學院 工商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商務、數學與套用數學 、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套用統計學
政治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文法學院 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外國語學院 英語、日語、翻譯
商學院 會計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財務管理、投資學
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 廣告學、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表演、音樂表演、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 建築學、園林、旅遊管理、風景園林、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繼續教育學院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2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含獨立招生方向)7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18個;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踐教學中心、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實施學校;此外,學校還擁有2門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4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1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工業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建築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試點專業(12個,名單不全):會計學、建築學、園林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地質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質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核資源勘查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地質與岩土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地礦勘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學套用與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8個):資源環境地質學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測繪與地理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地質學類工科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核技術與套用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材料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信息工程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名單不全):土木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地質工程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核資源勘查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峨眉山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名單不全):地球物理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學院 批准時間 級別
1 勘查技術與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07年 國家級
2 資源勘查工程 能源學院 2007年
3 地球物理學 地球物理學院 2007年
4 數學與套用數學 管理科學學院 2008年
5 土木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08年
6 地質學 地球科學學院 2009年
7 地球化學 地球科學學院 2009年
8 核工程與核技術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10年
9 石油工程 能源學院 2007年 省級
10 英語 外國語學院 2008年
11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08年
12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學學院 2008年
13 化工與製藥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09年
14 測控技術與儀器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09年
15 信息與計算科學 管理科學學院 2009年
16 測繪工程 地球科學學院 2009年
17 地理信息科學 地球科學學院 2010年
18 環境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10年
19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0年
20 電子商務 管理科學學院 2010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學院 級別
1 勘查技術與工程 地球物理學院 國家級
2 地質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3 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 地球科學學院
4 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質) 能源學院
5 機械工程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6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7 化學工程與工藝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8 遙感科學與技術 地球科學學院 省級
9 測繪工程 地球科學學院
10 地質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11 環境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12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13 土木工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14 石油工程 能源學院
15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16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17 化工與製藥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18 生物工程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1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 測控技術與儀器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1 機械工程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2 核工程與核技術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3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4 軟體工程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5 建築學 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
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主講教師 所屬學院 年份 課程類別
C/C++程式設計 孫淑霞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8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 黃潤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04年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 黃潤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13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共享課
C/C++程式設計 孫淑霞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3年
核輻射測量方法 葛良全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10年 省級精品課程
化學工程原理 曾英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10年
採油工程 伊向藝 能源學院 2010年
岩石學 肖淵甫 地球科學學院 2010年
地震勘探 李錄明 信息工程學院 2009年
形勢與政策 譚書敏 政治學院 2009年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羅映光 政治學院 2009年
複雜物質分析 郎春燕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09年
電磁場與電磁波 張正階 信息工程學院 2008年
數字通信原理 郭勇 信息工程學院 2008年
線性代數 曹金文 信息管理學院 2008年
計算機網路與多媒體技術 肖陽春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8年
礦床學 溫春齊 地球科學學院 2008年
基礎日語 王在琦 外國語學院 2007年
油層物理學 王允誠 能源學院 2007年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陸正元 能源學院 2007年
信息管理基礎 劉紅軍 信息管理學院 2007年
財務管理 程宏偉 信息管理學院 2007年
資料庫程式設計 丁照宇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7年
旅遊學概論 傅廣海 商學院 2007年
鈾礦地質 張成江 地球科學學院 2007年
滲流力學 馮文光 能源學院 2006年
工程與環境物探 雷宛 信息工程學院 2006年
大學英語 羅亦君 外國語學院 2006年
現代化學基礎 張勇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06年
理工數學實驗 郭科 信息管理學院 2005年
礦產勘查地質學 李佑國 地球科學學院 2005年
感測器原理及套用 周四春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05年
現代工程製圖 李麗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05年
單片微機原理及套用 陸坤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04年
高等數學 魏貴民 信息管理學院 2004年
大學計算機基礎 丁照宇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4年
普通地質學 陶曉風 地球科學學院 2004年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張哨楠 能源學院 2004年
複雜物質分析 郎春燕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 2013年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現代工程製圖 李麗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13年
形勢與政策 譚書敏 政治學院 2013年
電磁場與電磁波 張正階 信息工程學院 2013年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李仲東 能源學院 2013年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 黃潤秋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2013年
C/C++程式設計 孫淑霞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2年
感測器原理及套用 周四春、吳建平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012年
旅遊學概論 傅廣海 商學院 2012年

學生獲獎
截至2015年4月,該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後10次獲得中宣部、團中央表彰。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科技進步獎(交叉創新獎)2項,獲省一等獎12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22項;在“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中獲得全國銀獎1項、銅獎3項,省一等獎9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27項;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際賽MeritoriousWinner獎24人次、HonorableMention獎48人次、SuccessfulParticipant獎72人次,全國一等獎21人次、二等獎30人次,省級一等獎72人次、二等獎72人次、三等獎93人次;在各類大學生體育賽事中獲得全國獎勵53項(次),省級獎勵61項(次);在全國、省市級各類大學生藝術專業比賽中獲得獎勵124項(次) 。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碩士專業學位招生領域),學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農、教、藝等10大學科門類;此外,學校還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5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流動站(4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地質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重點培育)
四川省重點學科 套用化學、環境工程、固體地球物理學、岩土工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油氣田開發工程、第四紀地質學、材料學、核技術與套用、管理科學與工程、套用數學(重點培育)
成都理工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一覽表
一級學科狀況及獲批時間 二級學科狀況及獲批時間
學科名稱 博士一級 碩士一級 學科名稱 碩士二級 博士二級
哲學

科學技術哲學 1996.05.24
套用經濟學
2011.03.03 國民經濟學 2011.03.03
區域經濟學 2011.03.03
財政學(含∶稅收學) 2011.03.03
金融學(含∶保險學) 2011.03.03
產業經濟學 2011.03.03
國際貿易學 2011.03.03
勞動經濟學 2011.03.03
統計學 2011.03.03
數量經濟學 2011.03.03
國防經濟 2011.03.03
馬克思主義理論
2011.03.0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006.01.15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2011.03.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2011.03.03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1.03.03
思想政治教育 2006.01.15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2008.04.02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2001.02.16
新聞傳播學

傳播學 2006.01.15
數學
2011.03.03 基礎數學 2011.03.03
計算數學 2001.02.16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2011.03.03
套用數學 1996.05.24
運籌學與控制論 2011.03.03
化學
2011.03.03 無機化學 2011.03.03
分析化學 2001.02.16
有機化學 2011.03.03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2011.03.03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2011.03.03
地理學
2011.03.03 自然地理學 2006.01.15
人文地理學 2011.03.03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2003.09.26
地球物理學 2011.03.03 2011.03.03 固體地球物理學 1998.06.19 2003.09.08
空間物理學 2011.03.03 2011.03.03
岩石物理學 2011.12 2011.12
計算地球物理學 2011.12 2011.12
地質學 2000 2000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1981.11.03 1990.10.05
地球化學 1984.01.13 2000.12.28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 1981.11.03 984.01.13
構造地質學 1984.01.13 2000.12.28
第四紀地質學 2000.12.28 2000.12.28
沉積學(含:古地理學) 2011.12 2011.12
礦產資源化學 2011.12 2011.12
儀器科學與技術
2011.03.03 精密儀器及機械 2011.03.03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1996.05.24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6 材料物理與化學 2006.01.15
材料學 1996.05.24
材料加工工程 2006.01.15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路與系統 2006.01.15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11.03.03 通信與信息系統 2003.09.26
信號與信息處理 1996.05.2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1.03.03 計算機系統結構 2011.03.03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2003.09.26
計算機套用技術 2001.02.16
土木工程 2011.03.03 2011.03.03 岩土工程 1996.05.24 2003.09.08
結構工程 2011.03.03 2011.03.03
市政工程 2011.03.03 2011.03.03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2011.03.03 2011.03.03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2003.09.26 2011.03.03
橋樑與隧道工程 2011.03.03 2011.03.03
鑽掘工程 2011.12 2011.12
核廢物地質處置工程 2011.12 2011.12
測繪科學與技術
2011.03.03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2011.03.03
攝影測量與遙感 2003.09.26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1996.05.24
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1.03.03 化學工程 2011.03.03
化學工藝 2003.09.26
生物化工 2011.03.03
套用化學 1996.05.24
工業催化 2011.03.03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2000 2000 礦產普查與勘探 1981.11.03 1984.01.13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1981.11.03 1986.07.28
地質工程 1981.11.03 1984.01.13
核資源與核勘查工程 2011.12 2011.12
油氣田開發地質 2011.12 2011.12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2011.03.03 油氣井工程 2011.03.03
油氣田開發工程 1996.05.24 1998.06.19
油氣儲運工程 2011.03.03
核科學與技術

核技術及套用 1998.06.30 2006.01.15
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 2003.09.26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11.03.03 環境科學 2003.09.26
環境工程 2001.02.16
軟體工程
2011.7


管理科學與工程 2011.03.03 1998 管理科學與工程 1998.06.30 2012.03.12
工商管理

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2003.09.26
旅遊管理 2006.01.15



環境地質學 2011.12 2011.12



套用地球物理 2011.12 2011.12



礦物材料學 2011.12 2011.12



金屬礦產與金屬材料學 2011.12 2011.12



非常規油氣地質學 2011.12 2011.12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2011.12 2011.12



數學地質 2011.12 2011.12



資源與環境遙感 2011.12 2011.12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2011.12 2011.12
成都理工大碩士專業學位招生領域一覽表
序號 專業學位類別 招生領域名稱 批准時間
1 翻譯碩士 英語筆譯 2010
2 英語口譯 2010
3 工程碩士 機械工程 2009
4 儀器儀表工程 2009
5 材料工程 2004
6 電子與通信工程 2001.2
7 計算機技術 2006
8 軟體工程 2010
9 建築與土木工程 2001.2
10 測繪工程 2002.5
11 化學工程 2002.5
12 地質工程 1999.9
13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1999.9
14 安全工程 2010
15 核能與核技術工程 2001.2
16 環境工程 2006
17 工業工程 2007
18 生物工程 2005
19 項目管理 2004
20 物流工程 2010
21 農業推廣碩士 農業信息化 2010
22 工商管理碩士(MBA)
2010
23 工程管理碩士(MEM)
2010

合作交流

成都理工成都理工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先後與英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義大利等國家的6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與英國斯泰福廈大學、知山大學舉辦4項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接待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餘名外國專家及留學生來校講學、留學,出訪600餘人次,開展了300餘項科研合作。學校還多次主辦國際型學術會議。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該校牽頭建設的“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與四川省聯合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環保廳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西南石油大學聯合共建)、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與四川省聯合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個):地學核技術四川重點實驗室、數學地質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礦產資源化學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資源與環境經濟普及基地
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地質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攀西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構造成礦成藏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地學空間信息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四川攀枝花野外基地)、地震震中區地質災害——四川汶川野外基地

科研成果

學校先後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國家“973”計畫、國家社科基金、國家地調計畫等一大批重要項目。截至2014年底,學校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853項(次),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專利獎金獎、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申請專利948項,其中授權452項。

科研成果概覽(部分)
序號 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年份
1 中國西南高邊坡穩定性及災害防治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
2 高壩壩基岩體穩定性評價及可利用岩體質量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
3 高海拔地區大型公路隧道建設與營運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
4 高壩安全監測技術與反饋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
5 深埋隧道勘察技術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一等獎 2009
6 中國西南地區水電工程高邊坡穩定性及支護設計技術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一等獎 2008
7 高寒複雜環境地區特長隧道建設與營運關鍵技術及其工程套用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
8 銅黃高速公路湯口至屯溪段高邊坡穩定性及支護設計最佳化系統研究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8
9 九寨黃龍機場高填方地基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
10 地學核分析與檢測理論、儀器開發與套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5
11 四川九寨黃龍機場高填方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民航總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
12 長江三峽庫區移民遷建新址重大地質災害及防治研究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5
13 受施工擾動影響土體環境穩定理論及其變形控制方法研究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
14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工程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2004
15 中國西南地殼淺表層動力學過程與地質災變效應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2
16 岩石高邊坡穩定性分析理論與程式 電力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
17 瀾滄江小灣水電站高拱壩壩基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 地質礦產部一等獎 1997
18 高海拔地區大型公路隧道建設與營運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8
19 西南地區水電工程複雜高陡邊坡穩定控制技術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2010
20 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1
21 長大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發生機理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1
22 銅黃高速公路湯口至屯溪段高邊坡穩定性及支護設計最佳化系統研究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8
23 深埋隧道勘察技術研究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9
24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評估、機理分析及設防標準評價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1
25 西南地區水電工程高邊坡穩定性及支護設計技術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8
26 三峽庫區塌岸預測與防治專題研究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8
27 岩質工程高邊坡穩定性及其控制的系統研究 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9
28 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壩基岩體質量及建基面工程地質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8
29 四川岷江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重大地質工程關鍵技術系統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8
30 昔格達地層公路修建技術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8
31 四川岷江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開挖邊坡穩定性的地質工程系統研究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0
32 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大變形的機制、預測及防治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0
33 山區高速公路高邊坡動態設計及施工控制技術系統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1
34 天山公路工程地質病害研究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9
35 四川九寨黃龍機場 第八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08
36 四川九寨黃龍機場 第八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創新集體 2008
37 銅陵至黃山高速公路 第十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1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5年5月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官網簡介,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館藏中外文印刷型文獻達203萬冊,每年訂購新書7餘萬冊,中外文報刊2200多種,擁有60多個各類中外文數字資源資料庫,讀者在校園網上可免費使用的電子圖書達228萬種,電子期刊達2.6萬種。該校的特色資源為成都理工大學女性專題圖書期刊資料庫、外文地學期刊、“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導航、地質工程重點學科導航、四川省地質礦產資源文獻資料庫、恐龍數字圖書館、地質、石油專業資料庫;同時館內建有國土資源西南地區科技查新站和四川省高等學校文獻傳遞服務中心。
展示館所
學校擁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以地學類藏品為主的自然博物館,其中擁有國家級及世界級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馬門溪龍”、“大竹重慶魚”、“隆昌鐵隕石”等。博物館獲得包括區、市、省、國家所有級別的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學校檔案館是達到“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一級”標準的高校檔案館。
學術期刊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成都理工大學主辦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其前身是1993年創刊的《四川省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四川省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與《理工高教研究》(成都理工大學內刊)合刊,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正式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刊期為季刊。2011年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刊期正式轉為雙月刊。該刊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獲四川省優秀學報(二等獎)。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辦於1960年,原名《成都地質學院學報》(1960~1993年)、《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4~2002年)。入選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一版(1992)、第三版(2000)、第四版(2004)和第五版(2008);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此外,該刊還是“四川省自然科學學術類質量一級期刊”;先後15次在國家部委和四川省組織的科技期刊評比中獲獎,其中在教育部(包括原國家教委)組織的科技期刊評比中獲一等獎3次(1989年,1999年,2004年)、二等獎2次(1995年,2008年)、優秀科技期刊獎1次(2006年)、精品科技期刊獎1次(2008年)。根據教育部“教技[1999]1號”檔案,該刊於1999年7月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優秀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
《礦物岩石》創刊於1980年,屬四川省科協主管,由四川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與成都理工大學主辦。主要就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沉積學以及相關學科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地球及空間科學中有關物質成分的學術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的交流平台,為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服務。先後三次(1996年、2000年、2004年)被遴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及EI光碟版全部收錄。
《物探化探計算技術》創刊於1979年。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地球探測信息處理和計算機處理及其套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石油文摘》、《中國地質文摘》及美國《地質光碟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等十多家中國國內外知名文摘收錄,還成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等知名檢索機構的來源期刊。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原《地質科技管理》、《地質系統管理研究》)創刊於1984年,由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和成都理工大學主辦,是一份刊載土地、礦產、水、海洋等自然資源科技和管理研究成果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入網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原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CEPS收錄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創刊於1990年9月,為自然科學學術性期刊。主要刊登由地球內部動力和外動力以及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引起的地質災害,如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方面的治理與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成果。該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信息研究院萬方(數據)集體公司《科技期刊群》。

文化傳統

校標

校標校標
成都理工大學校標是雙圓套特定圖形、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學”特定字樣和阿拉伯數字1956的徽標。顏色為青花藍色。
徽標內圈是以校訓“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英文“SeekingTruth,SeekingTriumph”中首字母S和T為主要設計元素,兩個字母經組合構成成都理工大學英文校名縮寫“CDUT”。
阿拉伯數字“1956”代表了學校的創建時期是1956年。
外圈的中文“成都理工大學”在上方;英文“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在下方。
整體上看,校標結構優美,簡潔明快,包容性強,體現成都理工大學“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寓示了學校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發展歷程。

校訓

成都理工大學校訓
一、內容:“窮究於理,成就於工”。
二、涵義:
1、“窮究”:深入鑽研,追根尋源,不捨追求。見《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另見朱熹:“格物窮理”;見成語:“窮經皓首”等。
2、“於”:在於、及於、對於、自於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倫理、人生哲理、科學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論、理念等等。將尋常所說的道德、道理等盡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指在正確的理想、理念、理論指導下取得的成績。
5、“工”:實踐、實幹,工作、工力,過程、擅長,巧智、巧用,藝術境界等等。如“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無意而工而無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譯為:在事理物理處窮究鑽研,在實踐實幹中獲得成就。亦即:窮究於事事物物之理,成就於實踐實幹之工。
三、優點:
1、海涵包容,厚重博大。“窮究於理,成就於工”,將倡導師生員工“厚德、博學、篤行”,“勤奮、求實、創新”等意盡數包涵,理論容量大,文字張力強。
2、獨特表達,新穎別致。“八字箴言”文白夾雜,古今融通,歷史感與現代感兼融,目前少見;既有內斂之力,又有外顯之效,經讀、耐讀,反覆咀嚼,回味悠長。
3、雅俗共賞,深淺由人。專家學者不以為淺,市井百姓不以為深。
4、唯我獨有,他人莫屬。“窮究於理,成就於工”,自然嵌入“成都理工大學”中的三個關鍵字,渾然天成,意境深遠,他人縱然艷羨,也將因我獨特而無法照抄或移植。
5、深化“理工”,升華“理工”。傳統以為,“理”、“工”不過專業門類之謂,即“哲、經、法、理、工、醫、農、文、管”等。但由上可知,“理”、 “工”含有更深刻哲理寓意,“理”即事事物物之理,“工”即實踐實幹之工,只要窮究物理,實踐實幹,成在其中矣。因而校訓亦可直接用於教導學生怎樣做“理工人”,同時又使成都理工大學校名“成都理工大學”具有更新更深的含義。

博物館

學校博物館是一座在西部乃至中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以地學類為主的自然博物館,館藏標本6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以及世界級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重慶大竹魚”化石、“隆昌鐵隕石”等。博物館已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國高校首批建設的數字博物館,並獲得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級別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基地稱號。學校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書刊154萬冊,中文電子全文圖書約70萬種,中外文電子全文期刊2萬多種,並且集藏、借、閱、咨一體化和印刷性文獻與數位化信息相統一。學校檔案館館藏豐富、管理規範、分類科學,是四川高校少數獲“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國家一級”稱號的檔案館之一。

助學金

成都理工大學大校門
1.優秀學生獎學金
2.專業獎學金
3.新生入學獎學金
4. 藍風獎學基金
5.龍威獎學基金
6.瀘天化獎學金
7.貸學金: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無息貸學金。學生在校期間表現突出或自願到國家需要的艱苦地方去工作可免減部份或全部貸學金:一等800元/ 年,貸款面5%,二等600元/年, 貸款面5%。三等400元/年,貸款面10%。
8.為了扶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學校設特困生補助金,每生每年5O0元,補助面5%、另外,學校還設有勤工助學專項基金,積極組織生活困難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取得相應報酬,以資助完成學業。

校歌

《理工之歌》
硯湖泱泱,慧園蒼蒼, 這裡是放飛理想的地方。 窮究於理,成就於工, 我們永遠銘記心上。 五洲四海,弦歌一堂, 厚德博學,桃李芬芳, 娥眉巍巍,岷江滄滄, 我們是社會的棟樑。

學校領導

書記:譚書敏(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常委、校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校長:倪師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環境地球化學和地學核技術套用。)
副書記:倪師軍、龔灝
正廳級調研員:羅映光
副校長:黃潤秋、劉樹根王元君、郭朝輝

知名校友

政黨界

黨政界
姓名 概況 姓名 概況
劉連和 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司長 熊盛青 國土資源部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副主任
何玉舟 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 丁貴明 中央企業工委監事會主席、原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
熊盛青 國土資源部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周心懷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渤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勘探總師
宗國英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 羅在明 原 廣西地礦廳黨組書記、廳長,廣西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
胡昌升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原四川省甘孜州委書記;遂寧市市長 李建華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 
多吉 西藏自治區第九屆、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十七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原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 盧映祥 雲南省地質調查局副局長 
李彬 第十屆、十一屆廣西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廣西自治區委主委 郭遠生 雲南省有色地質局局長 
黃方方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原 廣西梧州市市長,貴港市市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南寧市市長 李文昌 雲南省地質調查局局長 
王少雄 中共四川省第八屆、九屆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宋光齊 第十一屆四川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原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書記、廳長
黃潤秋 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十屆、十一屆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2016年3月國務院任命其為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吳耀強 原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級工程師
伍丕光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廳級),原四川省鄉鎮企業局(省中小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鄔宗岳 率領中國登山隊勇攀珠穆朗瑪峰的副政委
羅強 四川省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原 四川省綿陽市委書記,廣元市委書記,達州市市長,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 詹雲超 安徽省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許從年 東華理工大學原黨委書記 胡忠義 原遼寧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黨組書記 

學術界

科教界
姓名 概況 姓名 概況
王成善
中科院院士,原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國際地科聯聯合古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學會理事
趙遜  中國地質科學院原院長
陳鳴
國際著名天體地球化學家
胡瑞忠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劉小漢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 胡瑞忠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庹先國
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國家核技術工業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核測控技術”分中心主任  羅銘玖 河南省地礦廳總工程師
顏其德
中國首次南極越冬考察隊隊長、中國第八次南極考察隊領隊
蘇家雄 海南省環境地質勘察院院長
鄭春苗
著名水文地質學家
何偉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徐永新
著名水文地質學家,南非聯邦水資源部首席水文地質師和地下水專家顧問 夏慶龍 中海油天津公司總地質師
應耀明
天津市地質調查研究院副院長

工商界

姓名 概況
朱晨
國際著名學術刊物《GCA》副主編
王小牧
原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長、十七大代表
丁貴明 中央企業工委監事會主席、原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
俞凱 中國石化華東分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梅非奇
中國銀行總行辦公室、任主任助理、副主任、高級經濟師
王之敬
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副主席、美國雪佛龍德士古勘探開發技術公司地學技術與人事發展部主管 
李曉明 紫金礦業集團西南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洪鐸 中國石化新星石油廣州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正廳級)、教授級高工
張 鳴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授級高工
侯洪斌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西部勘探指揮、副指揮兼總地質師、教授級高工
張玉明 中石化新星東北分公司副經理、教授級高工
易廷斌 北京海地人資源諮詢公司總裁 
胡精沛 廈門中建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代光 北京荷馬集團董事長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四川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