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創辦於2001年,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學院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截至2013年,學院占地1050畝,校舍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7223萬元,館藏圖書247餘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79萬冊,電子圖書68萬冊),已建成覆蓋教學、辦公、生活全方位的寬頻校園網,擁有固定資產近6億元。設有17個二級學院,在職教職工1013人,專任教師716人,全日制在校普通本專科學生15000餘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英】Yibin College
宜賓學院是2001年5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位於“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省
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創辦於2001年,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位於四川省宜賓市。
學院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截至2013年,學院占地1050畝,校舍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7223萬元,館藏圖書247餘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79萬冊,電子圖書68萬冊),已建成覆蓋教學、辦公、生活全方位的寬頻校園網,擁有固定資產近6億元。

歷史沿革

1939年,辦“四川省立宜賓師範學校”。
1952年,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師範學校”。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宜賓師範專科學校。
1987年宜賓師專從李莊遷至宜賓市江北橋灣溪。
2000年,宜賓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教育廳報送《宜賓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宜賓師範學校建制-將宜賓師範學校併入宜賓教育學院的請示》(批覆同意)
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和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1984年建立)合併組建的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010年,學院成為四川省市共建的第一所本科院校。
2012年,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辦學條件

學校規模

宜賓學院占地1050畝,校舍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6004萬元,館藏圖書153.4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5萬冊),已建成覆蓋教學、辦公、生活全方位的寬頻校園網,擁有固定資產近5億元。2007年,學院在建成圖書館、藝術大樓、實驗教學大樓三大建築以後,又新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兼學生活動中心,完成了運動場改造工程和校園環境的整治工程。

院系設定

宜賓學院宜賓學院
學院現設有漢語言文學 系、法學 系、政治與公共管理系、外國語言文學 系、美術 系、音樂 系、心理與教育學系、經濟管理 系、數學與套用數學系、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系、化學與化工系、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體育 系等14個教學系和初等教育學院(套用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兩個二級學院;開辦有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七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39個,專科專業33個。學院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2000人,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3000餘人。2007屆畢業學生就業率達92%以上,再次實現了“進出雙興”,學院多次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師資力量

宜賓學院宜賓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989人,專任教師666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52人、副高職稱182人、中級職稱322人、博士學位46人、碩士學位322人,有全國師德標兵1人、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1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3人、市管拔尖人才4人;另有客座教授32人,外籍教師4人,外聘兼職教師78人。截至目前,學院教師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獲得英國皇家學會基金資助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課題1項、省級課題7項、市級課題89項、校級課題454項;出版專(編)著1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3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580餘篇,SCI、EI、ISTP收錄144篇,CSSCI收錄137篇;獲市級以上獎勵79項;學院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學院建有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 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宜賓研究基地以及結合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陽翰笙研究所、唐君毅研究所、民營經濟研究所、抗戰大後方文化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套用化學研究 所、資源與環境科學研究 所、發酵工程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生物製藥研究所、會計研究所、光電信息研究所、計算物理和西南特色經濟植物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行為實驗室、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等科研機構;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宜賓學院學報》和《宜賓學院報》。

名師介紹

毛克強

宜賓學院副院長,教授。長期從事寫作和現當代文學教學、科研。1999年至今,被聘為四川省高校高級職務評審

宜賓學院
毛克強
委員會學科組成員;2004年,被聘為四川省社科評獎委員會語言文學學科組成員;2004年,被聘為四川省高校精品課程建設評審組成員;宜賓市社科聯副主席;宜賓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 會員;四川省寫作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現當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理事。

由於長期從事寫作教學,在四川寫作界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從事的當代小說文化研究,發表的論文有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選刊,被中國作家協會文學批評年度論文集選刊,在文學批評界形成了一定影響。

科研成果

《當代小說文化論稿》,專著,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年7出版

《黃與藍的交匯》,專著,西南師大出版社,1998年12出版

《聚焦茅盾文學獎》,合著,中國作家出版社,2005年12出版

《“中國話語”的結構與重建》,當代文壇,2000年第3期

《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華人文學中的表現》,小說評論,2001年第1期

《重鑄現實主義的靈魂》,西南民大學報,2001年第4期

《人文主義旗幟的高揚與超越》,西南民大學報,2002年2期

《國民性的拷問》,西南民大學報,2002年第12期

《回歸與探索》,西南民大學報,2003年第3期

《新世紀的文學應當塑造時代的英雄》,西南民大學報,2004年第1期

《歷史的承傳與艱難的起飛》,西南民大學報,2004年第12期

《文化的解讀與文化的衝突——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評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聚焦茅盾文學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

《茅盾文學獎,新世紀文學的坐標?》,《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科研獲獎

1、2002年獲“四川省第二屆天府文學獎一等獎”。

2、2003年獲“四川省第三屆文藝評論二等獎”。

3、1992年獲宜賓地區首屆社科二等獎。

4、1996年獲宜賓地區第三次社科二等獎。

5、1998年獲宜賓市社科二等獎。

6、2000年獲宜賓市社科一等獎。

7、2002年獲宜賓市社科二等獎。

8、2004年獲宜賓市社科二等獎。

9、2003年獲宜賓市陽翰笙文藝獎一等獎。

發展目標

宜賓學院宜賓學院
學院始終把發展作為學院的第一要務,明確 了學院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 ,形成了“以本為本,務本創新;以質為本,進出雙興;以生為本,辦學為民”的“三為本”辦學理念 ,確立了“厚德、博學、篤行、精進”的校訓 ,堅持以評建工作為重心,全面 推進學院各項事業健康 快速地發展,實現了辦學質量、辦學水平、辦學效益穩步提升,完成了“十五”發展規劃的既定目標任務並取得可喜成績,2006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先後獲得全國精神 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四川 省最佳文明單位 、全國民眾 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十五”教師隊伍建設先進集體、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四川省平安校園先進集體、四川 省高校模範職工之家、宜賓市人才開發示範單位、宜賓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稱號。目前,全院師生在學院黨政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評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進一步深化“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協調 ”的良好校風建設,為把學院建成具有較高教學質量和較好辦學效益、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奮鬥。

教學建設

專業設定

至2013年,學院設有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法學院[4]、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體育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中國酒文化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套用技術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開辦有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九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53個,專科專業 36個。其中,教師教育專業17個,非教師教育專業2個;經濟學1個,法學3個,教育學6個,文學9個,理學10個,工學6個,管理學7個。

學科建設

省級精品課程:演講學、寫作學、生物技術概論、數學物理方法、企業戰略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動物學、教育原理、數學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市場行銷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數字電子技術、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田徑、高等代數。
校級精品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植物生理學、公共行政 學、英語寫作、哲學概論、管理會計、物理化學、標誌設計、刑法學、聲樂、會計學原理、綜合英語、數據結構、光學、無機化學、外國文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學前教育學、形勢與政策、計算機輔助教學概論、高等數學、大學語文 、數學分析(專科段)、文學理論、軟體工程、生產與運作管理、生物工程分析與檢測、計算機網路工程實訓、中國民族 民間舞、化工原理實驗、解析幾何、商法學、西方經濟學、中國古代文學等。
以上統計數據截至於2008年

對外交流

學校和同濟大學、西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著名 大學建立了聯合辦學機制,每年派遣優秀學生到同濟大學和西南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學習,與德國BSK國際教育機構簽訂協定,在校生可赴德國攻讀碩士德制工程師,與美國貝寧迪學院建立 了教育合作關係。經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認可,學校成為舉辦成建制的“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培訓項目”的高校之一,合作開辦ACCA培訓班,培養會計人才。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學院教師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獲得英國皇家學會基金資助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級課題7項、市級課題89項、校級課題454項;出版專(編)著1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3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580餘篇,SCI、EI、ISTP收錄144篇,CSSCI收錄137篇;獲市級以上獎勵79項;學院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學校治學嚴謹,學術空氣濃厚。自2001年合併建院以來,學校教師出版各種著作135部,發表學術論文3683篇,其中SCI、EI、ISTP、CSSCI收錄361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選目44篇。

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宜賓學院學報》和《宜賓學院報》。

科研機構

該校建有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農村幼兒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水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發酵資源與套用”

學術資源

至2007年,圖書館館藏文獻達155.3萬冊(含院系資料室藏書),其中紙質文獻95萬冊,電子文獻60.3萬冊。常年訂閱中外文報刊近2000種。

研究創新團隊
中華文化人格研究創新學術團隊 計算物理與化學研究創新學術團隊
套用生物技術研究創新學術團隊 生物製藥工程研究創新學術團隊

文化傳統

  • 校徽

    突出一個辦學理念,“以本為本,務本創新;以質為本,進出雙興;以生為本,辦學為民”的“三為本”。“三A” :大學之魂,學術之魂,秉承“三A”理念: 奠學生成功之基,建地方發展之橋 揚教育理想之帆,登學術理想之峰。

    Academic Freedom——學術自由;Academic Autonomy——學術自治;Academic Neutrality——學術中立

  • 文化活動

    該校存有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的學生文化活動中心。學院堅持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統攬,以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化、體育、學術、文藝等校園文化活動,主要包含綠茵杯足球賽、籃球比賽、大型文藝演出、校園歌手大賽、大學生青春風采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各類學術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交流會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製作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參加全國、四川省的競賽成績名列省內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新航道杯”全國校園歌手大賽、全國推新人大賽、全國大學 生藝術節(四川賽區)、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比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多人獲得全國和省級一、二、三等獎。

    2011年恰逢建黨90周年,宜賓學院有組織了建黨9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

    文學社團

    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弘聲藝術團、教職工廣場健身舞協會、象棋、圍棋協會、教職工羽毛球協會、教職工橋牌協會、教職工釣魚協會、教職工游泳協會、女教職工民間舞蹈協會、教師健美協會

    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校園電視台)、廣播通訊社(“校園之聲”

    江嵐文學社、鳳凰文藝聯合會、、大學生演講愛好者協會、影視研究協會、大學生曲藝協會、漢服與漢文化愛好者協會、茶道學社、三源市場研發社、投資 創業協會、會計愛好者協會、旅遊愛好者協會、萬學職業精英社

    讀行者社團、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學生工作導刊》)、考研俱樂部、社會科學讀書協會、管理學社、數學建模協會、早期教育協會、英語俱樂部、流暢日語協會、對外漢語交流協會(雙語協會)、學生法律協會、社會工作協會、愛心協會

    動漫社(布拉斯托邦動漫社)、書畫愛好者協會、網頁設計協會、尚品設計精英社、器樂協會、舞者俱樂部、聲樂愛好者協會、街舞愛好者協會、化妝協會、手工協會

    足球協會、籃球協會、桌球協會、武術協會、跆拳道協會、健美操協會、裁判愛好者協會、定向運動協會(冬季定向運動協會)、雙節棍協會、自由之風輪滑愛好者協會、若巴士特Robust跆拳道雙節棍俱樂部

    軍事愛好者協會、飛Young社、食藥用菌社團、環境保護協會(環保志願者協會)、化工設計協會、電子愛好者協會、攝影愛好者協會、科技創新協會、大學生創新學會、百度宜賓學院吧俱樂部。

    四川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