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設有研究生院,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創建於1955年9月,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倡議,經黨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上成立的。周總理為學院親筆題寫校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陳毅元帥擔任外交學院首任院長。2014年1月3日,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與外交部部長助理錢洪山共同簽署了《教育部、外交部共建外交學院協定》。截至2014年4月,外交學院有展覽路校區和沙河校區;設立了9個教學單位,開辦了9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4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是外交部所屬的培養外交外事複合型人才的文科外語院校外交學院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所屬的高等學校,位於北京,創建於1955年9月,是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上建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學院停辦。1980年復校。陳毅曾長期兼任外交學院院長。現任院長是中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趙進軍。

外交學院認真貫徹“立足祖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培養英才”的題詞和錢其琛副總理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社會、面向實際”的辦學方針,加大改革力度。為適應外交工作發展的需要,逐年加大研究生、二學位生的招生比例和外事人員進修、培訓的力度。保持本科生原有規模,停止招收專科生。改革管理體制,實行學分制;完善專業設定,拓寬專業方向;調整課程設定,更新教學內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另外,東亞思想庫網路總協調員由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擔任,外交學院東亞研究中心負責網路的日常研究工作。
外交學院外交學院
學院建立了一批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重點學科,如 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外交學、國際法、世界經濟、英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等。舉辦了一系列中國性研討會,如 毛澤東外交思想、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與 美國的對外政策、慶祝 香港澳門回歸、亞太地區安全形勢、冷戰後國際關係、中國外交50年、國際法教學與研究、加強中國與開發中國家工作研討會,以及國際關係課程發展、中埃關係、中俄建交50年、東亞地區安全形勢回顧與展望、中國與歐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東亞投資論壇、全球化與轉型中的法國等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了一批專著,如《現代國際關係史》、《中國當代外交史》、《外交文書》、《鄧小平的外交藝術》、《外交學概論》、《中國與美國》、《中國外交新論》、《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國際貨物多式運輸法律問題研究》、《交流學十四講》、《經濟外交》等。學院主辦的學報《外交評論》被評為“中國優秀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名刊”。學院建立了校園計算機網路,設有國際經貿模擬實驗室、語言室和視聽室,圖書館全面實行了計算機管理,各職能部門的辦公 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

為了加強學院同社會的聯繫,多渠道籌措辦學資金,增強辦學活力,經外交部批准,學院於1995年5月成立了外交學院董事會,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任名譽董事長。歷任外交部長任董事長。外交學院第二屆董事會成立於2004年5月,第二屆董事會仍由錢其琛同志任名譽董事長,外交部李肇星部長任董事長,外交學院吳建民院長任常務副董事長。

外交學院舉辦了外交部幹部在職培訓班和高級外交官培訓班。這支隊伍成為新中國外交、外事和國際問題研究工作中的骨幹力量,為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世界上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從外交學院走出的學生,外交學院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外交官的搖籃”。

歷史沿革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1955年9月10日,外交學院在北京西苑的中直機關禮堂召開了成立大會。周恩來親自為外交學院題寫校牌。
1955年9月12日,外交學院學生正式上課。 

1956年3月,位於北京西城區阜城門外展覽路的新校舍建成,學院遷入新址。

外交學院是外交部所屬的培養外交外事複合型人才的文科外語院校。外交學院創建於1955年9月,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倡議,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上成立的。

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曾長期兼任外交學院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學院停辦。1980年,在鄧小平同志的關懷下,學院復校。現任院長是國際展覽局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常務副會長、歐洲科學院院士吳建民大使。現任黨委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代表、著名國際關係理論專家秦亞青教授。

(圖)外交學院外交學院

學院自創辦以來一直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錢其琛副總理、唐家璇國務委員及歷任外交部長曾多次來學院視察和指導工作。在學院建院四十、五十周年之際,李鵬總理、李嵐清副總理、錢其琛副總理、唐家璇國務委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學院題詞、發賀信,對學院寄予殷切期望。

2003年以來,為活躍學院學術氣氛,拓展教學、科研思路,開闊學生視野,學院舉辦《外交學院論壇》,邀請國內外各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和領導來院作報告、演講。

50年代和60年代,學院還培養了原蘇聯東歐國家、朝鮮、越南等國家的留學生百餘人,其中不少人後來在本國出任高級領導職務,有的出任駐華大使。學院舉辦了多期亞洲非洲拉美、歐亞、東協等地區國家中青年外交官培訓班,來自120多個國家的500餘名中青年外交官參加了學習。

根據國家對外交外事人才的需要,外交學院辦學規模將適度發展。外交部黨委重視外交學院昌平高教園區新校園的建設,要求把新校園的立項和建設作為學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外交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已得到國家批准,新校園建成後,預計各類學生人數將達到7500人的規模。外交學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外交資源,支持國家經濟發展。學院要全面提升學科建設的水平,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外交學院的國際交往也日益擴大,先後同美、英、法、俄、烏克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埃及寮國委內瑞拉古巴烏拉圭玻利維亞烏茲別克斯坦阿曼蒙古等國家的外交學院、大學或基金會建立了文化和學術交流關係。學院為國際外交學院院長會議成員,出席每年的外交學院院長會議,探討學術問題,交流信息和辦學經驗。每年都有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政治家、外交家、知名學者和駐華大使來學院參觀、訪問或發表演說。 

學術交流

對外交往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外交學院的國際交往也日益擴大,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埃及、古巴、墨西哥、蒙古等國家的幾十所大學或基金會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互派學者、留學生。學院每年參加國際外交學院院長會議,探討學術問題,交流信息和辦學經驗。每年有不少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國際知名學者、政治家、外交家和駐華大使來學院參觀、訪問或發表演說,如卡特、基辛格、加利、金大中等等。學院舉辦了多期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東協等地區國家中青年外交官培訓班,受到有關國家領導人的好評。

國際交流

開展國際交流是外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學院的國際交往日益擴大。該院校際交流主要採取院領導互訪,互派教師學者講學、進修,外交官培訓、交換圖書和學術資料,參加或聯合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形式,對該院的教學、科研、改革和師資培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該院每年參加世界外交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年會,進行學術交流,交換信息和辦學經驗。為增進學院與國外院校的學術、人員交流,提高學院學術地位和聲譽,先後同57個國家或地區的112所國外院校或機構開展交流與合作,建立友好往來與學術交流關係。其中亞洲地區18所、亞非地區6所、非洲地區3所、歐亞地區8所、歐洲地區31所、北美洲地區31所、拉丁美洲地區11所、大洋洲地區4所,包括外交學院或國際關係學院45所。

外事接待

每年學院接待外國領導人、社會名流和著名學者來院演講或講學。這些活動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活躍了校園學術氣氛。此外還接待國外代表團參觀訪問及駐華使館。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學院採取“多規格、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生、本科生。設立了外交與外事管理系、英語系、外語系、國際法系、國際經濟學院、基礎教學部、研究生部、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教育學院等9大教學單位和9個本科專業。
英語系
本科:英語、翻譯
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翻譯碩士(MTI)
博士點:國際政治語言學
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
本科:外交學
碩士點:外交學、國際政治、政治學理論
博士點:外交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國際政治
外語系
本科:法語、日語、西班牙語
碩士點: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法語、日語)
國際經濟學院
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碩士點:世界經濟
博士點: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法系
本科:法學
碩士點:國際法學
博士點:外交法
基礎教學部
碩士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
國際關係研究所
博士點:國際關係(國家級重點學科)
研究生部
研究生教學工作

師資力量

截至2011年,外交學院現有職工4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170餘人,教授和副教授占全院教師總數的66.0%,講師占 32.5%。此外,外交學院還聘請了幾十位該國資深高級外交官和各相關學科著名專家任兼職教授,並長年聘有30多名相關專業的外國專家和教師。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7月,學校擁有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法學、外交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世界經濟、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含英、法、日三個語種)、英語語言文學等8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國際關係、外交學2個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和國際法為1981年國務院批准的首批碩士點。
國家重點學科:外交學、國際關係。
北京市市級重點學科:政治學、英語語言文學。

教學建設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學校秉承“國小校、大視野、優人才”的辦學理念。 首先,對於本科生的教育學校堅持以外交為主導,開設的各項本科課程都具有鮮明的對外特色,以此培養出具有世界視野、既懂中國又懂世界的高級複合型人才。其次,學校非常重視外語的教學,外語專業的外語課程達到1700課時以上,這樣的課時安排已排在全國語言類重點院校的前列。對非外語專業來說,外語課程也占到1300課時以上,超過了其他高校語言類專業的水平。同時在教學方式上,學校一直堅持“小班授課”教學模式,所有班級的人數均穩定在20人左右。第三,學校能充分發揮直屬外交部的體制優勢,經常邀請一些著名的高級外交官以及各國政要到學校進行授課、講座,另外在校學生也能經常接觸、參與國際高端會議活動,像往年的APEC會議、中非合作論壇,外交學院的學生均有機會親身加入其中;同時外交學院每年還會定期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一些學科競賽,通過模擬聯合國大會、外交外事禮儀大賽、模擬 新聞發言人大賽、模擬法庭等競賽,使同學們能夠藉助這樣的活動增長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在對外交流方面,外交學院和諸多世界知名大學有交流協定,這其中包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國巴黎一大等,每年都會互派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未來規劃

根據國家對外交外事人才的需要,外交學院辦學規模將適度發展。為此學院正在制訂長遠規劃,進行校園改建總體設計,未來的外交學院將更具現代化的風采。
外交學院新校區建設已經竣工,但今後是否擴招尚不明確。

教育方針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周恩來總理向外交人員提出的“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十六字方針作為校訓,把培養高層次外交外事人才作為辦學目標。

培養思想好、專業基礎紮實、精通外語、知識面寬、實際工作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學院提倡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刻苦嚴謹的學風,強調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重視修養教育,尤其重視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和國情意識、組織紀律性教育。在教學上,既重視基礎理論課教學,又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既重視外語水平的提高,又重視外交業務和經濟、法律等基本知識的掌握,以達到培養政治與業務、漢語與外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複合型人才的目的。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圖)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
科研處
規劃與發展辦公室
國際關係研究所
亞洲研究所
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
北京市對外交流與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
英語系
外語系(法語、日語、西班牙語)
國際經濟學院
國際法系
基礎部
美國研究中心
歐洲研究中心
國際安全研究中心
俄羅斯研究中心
美國社會文化中心
當代中國外交研究中心
翻譯研究中心
聯合國研究中心
爭議解決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
亞太研究中心
經濟外交研究中心
法國與法語國家研究中心
東方外交中心
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中東研究中心
非洲研究中心
金磚國家研究中心
拉美研究中心
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
人權法研究中心
國家軟實力研究中心
政黨外交研究中心
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中國國際關係學會
中國國際法學會

學術期刊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
創辦於1984年,國內統一刊號(CN): 11-5370/D,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3-3386
《外交學院科學周論文集》
外交學院年度“科學周”活動徵文選錄,開本:大32開,國內標準刊號(ISBN):9787501239108

 

校園文化

校訓

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
外交學院的校訓,是 周恩來總理給中國外交人員提出的基本素質的要求。每一個進入外交學院的學子,就要按這16個字要求,能夠在國家重要的、敏感的各種崗位上經受住考驗,以國家利益為重,熟練掌握我國對外政策,維護國家尊嚴,為國家出力。“外交學院”四個字,也是周恩來所題寫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的名字。

辦學方針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社會、面向實際

 

校園環境

外交學院 國際交流

學院擁有兩個校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展覽路校區和位於昌平的沙河新校區。(從2012年9月份起,2011級、2012級本科生集體搬入新校區,今後入學的本科新生也將入住新校區;大四本科生,二學位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仍留住展覽路校區)
老校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西二、西三環路之間。距天安門約7公里。附近有北京展覽館、梅蘭芳大劇院、首都體育館、國家圖書館等文化娛樂場所。校園環境幽雅,生活、交通便利。校內設有電教中心、同聲傳譯訓練系統、國際經貿模擬實驗室、視聽閱覽室、衛星接收傳輸系統、計算機校園網等現代化電教設備;學院圖書館實行計算機管理,藏書豐富。另外,學院有包括穆斯林餐廳在內的四個餐廳;醫務室可提供日常醫療服務。同時,學院擁有青年志願者協會、法律援助中心、證券研究會、籃球社、演講社等各類學生社團,學生生活豐富多彩,模擬聯合國、外交外事禮儀大賽、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深受學生喜愛,並在國內、國際相關賽事中都有一定影響。
新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一期工程占地面積433畝,總面積近1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8億人民幣,於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區周邊高校還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四所高校。
地理位置
老校區: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路24號
新校區: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秦亞青
院長:趙進軍
黨委副書記:衡孝軍
副院長:鄭啟榮,朱立群,江瑞平
院長助理: 徐赤宇,王帆

知名校友

戴秉國戴秉國
戴秉國,曾任國務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王毅,現任外交部部長。 厲聲教,外交家、國際法學家、中美問題專家,曾起草聯合國公約,受周恩來肯定與接見。
姜瑜,2012年4月出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
張璐,現任中國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是胡錦濤、溫家寶的首席翻譯,也是重要對外場合的首席翻譯之一。
鄧正來,法學家、政治學家,復旦高研院創院院長、復旦特聘教授,曾將哈耶克引進中國。
傅軍,現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黃健翔,中國體育評論員。從事體育節目解說、主持工作,現為一級播音員。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浙江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山東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蘇州大學
雲南大學
暨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外交學院
重慶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上海大學
湖南大學
煙臺大學
蘭州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深圳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遼寧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湖北大學
安徽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寧波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廣東商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寧夏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東北大學
華僑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北大學
新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