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唐家璇(1938年1月-),江蘇鎮江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
在1998年接替錢其琛出任外交部部長,直至2003年春,升為國務委員。其部長一職由李肇星接任。
歷任外交部翻譯隊翻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駐日本使館二等秘書、一等秘書,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1985.5-1988.4),駐日本使館公使銜參贊、公使 (1988.4-1991.12)和外交部部長助理(1991.12-1993.3),外交部副部長(1993.3-1998.3)等職。中共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簡歷
197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畢業,大學學歷。1955年至1958年復旦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學習。
1958年至1962年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學習。
1962年至1964年廣播事業局對外部日語組工作。
1964年至1969年外交部翻譯隊工作。
1969年至1970年外交部“五七”幹校勞動。
1970年至1978年對外友協副處長、中日友協理事。
1978年至1983年駐日本使館二秘、一秘。
1983年至1985年中央國家機關外事口整黨工作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1985年至1988 年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1991年至1993年外交部部長助理、黨委委員。
1993年至1994年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
1994年至1997年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
1997年至1998年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
1998年至2000年外交部部長、黨委書記。
2000年至2003年3月任外交部部長、黨委委員。
2003年3月任國務委員。
2004年6月出任中國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
原則

唐家璇的和善與嚴厲,隨意和原則,或許圈外人並不了解,但熟悉的人說起他,在親切中飽含著敬畏,在敬畏中流露出自然。被外界稱為鋒芒內斂的唐家璇在原則問題上決不含糊、不會退讓。如下一段插曲便是佐證: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公然對外發表所謂“兩國論”的謬論。此舉是有預謀的,既有島內政治鬥爭的需要,更有台灣當局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的政治意圖,也系李登輝本人堅持分裂祖國頑固立場的大暴露。
隨後的亞太經合會議部長會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台灣記者便借勢發起了凌厲的新聞攻勢,頻頻搶過話筒,向在場的外長們發問。其問題總是圍繞著台灣問題和中美障礙之上,這顯然是有人暗中指使?作為會議主持人的東道主——紐西蘭外長已變得極不耐煩了?當即打斷說:“你們提出的問題是必須回答的問題嗎?下一個問題”。這時,台灣記者仍追著唐家璇和美國的巴爾舍夫斯基女士發問:“台灣加入WTO是不是受到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唐家璇一眼就看穿“廬山真面目”,一針見血的指出:“根據一九九二年關貿總協定理事會主席聲明,台灣只能作為一個單獨關稅區加入WTO。它的確切名稱是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這個主席聲明還明確規定了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台灣方面才能加入。提出這個問題是對歷史的無知”。此言一出,不但台灣記者休戰,坐在前排的台灣當局的經濟官員也立刻臉紅耳赤。唐家璇的原則是不僅要說,而且說得比較厲害, 以“務實、高效、果斷”為座右銘。
能力
一九九八年五月,印度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連續進行了五次核試驗。接著,巴基斯坦也進行了兩輪六次核試驗。印、巴兩國宣稱邁過了核“門檻”,整個世界為之震驚,譴責之聲此起彼伏。如何處置這一突發危機,對毗鄰印、巴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危機”當頭,既有“危”,亦當有“機”。在這場外交角逐中,中國展現了大國的風采,唐家璇也與美國的奧爾布賴特國務卿過了幾招。美國素來插手南亞事務,南亞核軍備競賽驟然加劇,使美國坐立不安。美國雖然一副“主導”的架勢,但苦無良策。奧卿曾考慮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倡議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加八國集團外長開會共議此事,實質是讓八國唱“主角”,並試圖藉此將中國“吸收”到八國“俱樂部”。中國卻有另一番考慮。南亞局勢將嚴重危及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在這一重大問題上,《聯合國憲章》賦予安理會神聖的職責。安理會大權不能旁落,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更應該履行其特殊責任。五月恰逢中國任五國協調員。唐家璇即數度與奧卿通電話,倡議舉行五國外長會議。王光亞部長助理(現為副部長)亦奉示在北京緊急召集四國駐京大使,通報了中方的倡議。理在中方,奧卿未再堅持其主張。中國考慮到美國的關切,亦同意與美國共同倡議這一會議。
六月三日,唐家璇抵達日內瓦。五國外長會議隨後於四日在日內瓦萬國宮拉開帷幕。經過一天的緊張討論,五國達成共識,在會議結束時發表了《聯合公報》,重申五國致力於防止南亞地區的軍備競賽,加強國際防擴散機制,推動印、巴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會後,唐家璇主持了五國外長集體出席的記者招待會。四國外長左右相傍,中國外長顯示了駕馭外交風雲的能力。
品格

十多年前,唐家璇從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公使直接破格升為外交部部 長助理。一年多後,他出任外交部副部長,之後,又挑起外長這一重擔。至今仍有不少人好奇:唐家璇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笨鳥先飛”,在生活的細節中提煉品格是造就今天唐家璇的秘密所在。
唐家璇第一次作為部長跟同事們談話時,講的也是類似的話。“人還是這個人,一點沒變。並不是說我現在的政治水平大大提高了,我的能力也不可能我的能力也不可能有飛躍發展,還是你們過去熟悉的那個人。只不過由於工作需要把我推到前面了。我怎么辦?只有繼續刻苦努力,特別是學好黨中央三代領導的外交思想,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說實話,有時更有分量。“吾日三省吾身”是一條古訓。反省,也是唐家璇每天必修的“功課”,但卻有不同的內涵。“唐家璇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或在散步時或在睡前。在散步時思考問題,很多問題會在腦子裡重新過濾;晚上睡覺前,把當天干的事反省一下。唐家璇這反省,不是閉門思過,而是把自己所作所為所講的話再想一遍,看看有沒有過頭或失實之處。”
作風

一竿子插到底,是唐家璇特有的工作模式。“唐家璇了解情況,先要聽辦案同志的看法,再聽司長們的看法,然後再聽主管副部長的看法,每當重大事情在部內拍板前,唐家璇基本上有這么一個過程。
最後在部務會或黨委會上正式討論。一般情況下,唐家璇最後一個發言。這樣拍板的時候就比較有把握,而且可向中央提出符合實際的建議。這種工作方法看上去慢一點,但是可靠,又可行。外交無小事,決定權在中央,唐家璇很注意請示匯報,忠實認真地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同時強調要結合實際富有實效地貫徹執行。” 外交上的事,恰到好處地把握度,談何容易。常常是高一點不行,低一點不就;左一點不行,右一點亦不妥。真有點像高空走鋼絲,卻沒有定式可以參照。有時必須十分細緻地全面考慮。 由此不難看出,勤于思考的唐家璇很講究掌握分寸。 唐家璇認為,一名外交官最應具備的素質是“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
心態
儘管唐家璇曝光率高,但公眾對唐家璇的了解,依然知之有限。 公開
的資料中大量的是工作新聞。當初考入上海復旦大學西語系專業的唐家璇,怎么也沒想到,又被選送到北京大學東語系學習日語。還是從時任東語系主任季羨林教授那裡知道,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外交部從全國大學選拔抽調70余位學過英、法語的優秀學生來京學習非通用語言,以便為中國進入聯合國作準備。 從新中國培養的翻譯官,成長為新一代日本問題專家,再到人民共和國部長,其間唐家璇經過近40年的跨度。
唐家璇曾感慨,當外長必須有好的身體。在業餘時間散步、慢跑的生活習慣,可能正是唐家璇始終保持充沛精力的秘訣。另外,唐家璇還喜歡聽古典音樂和欣賞京劇、蘇州評彈。蘇州評彈很優雅,委婉動聽,讓人能夠真正得到美的享受。當年在復旦大學學習時,每周星期六唐家璇都到南京路的書場聽一場評彈再回家。” 調節心態的方式,充滿著中國最傳統的情趣。
經歷過無數次記者提問的唐家璇,在現場面對記者突發性的發難,尤其是面對西方記者刁鑽的問題, “唐家璇說你這個問題很刁鑽,沒法回答,你不一定就事論事。我可以環顧左右而言他。” 算不算“打太極”? 誠實無偽,是唐家璇的可愛之處。“就是要打一點太極拳。對方有備而來,給對方設下陷阱,有時不惜使出渾身解數,或激將或慢磨,就希望對方爆出幾句話來,正好入套。在記者招待會上,不能‘吃酸’,南方話講就是拿不下場子。
唐家璇跟錢其琛副總理那裡學來三條:第一儘量短,不要長篇大論。俗話說‘語多必失’。第二平常心,不管對方怎么發難,不必緊張。第三決不能跟對方走。因為對方是來採訪自己,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主動權在自己。” 唐家璇是個不容易被激怒的人。即使面對一些具有挑釁性的問題,他也不會惱怒。既不迴避,也不退縮,最多是收斂起臉上的笑容,正顏正色回答採訪者或反問對方。這一半是職業的需要,一半是性格使然。
言行
2005年,APEC會議在韓國召開時,唐家璇說:作為中國人,應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的人權是最好的!美國的人權好不到哪裡去!”2007年05月17日, 唐家璇在出席對外友協第九屆全國理事會會議時指出,民間外交要發揮優勢,不斷創新,開創民間外交工作新局面。
唐家璇指出,隨著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外交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和大外事格局的逐步形成,民間外交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遇到新的挑戰。
唐家璇強調,要開創民間外交工作新局面,必須要認真貫徹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不斷創新;重視多邊,擴大影響;統籌協調,加強指導;加強研究,強化隊伍建設,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更好地為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友好服務。
2008年2月21日,唐家璇在東京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30年來,兩國關係在各領域取得長足進展,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近在日本發生了餃子事件,中國政府對此十分關心、高度重視。唐家璇對事件受害者表示誠摯慰問,希望中日雙方密切合作,儘快查明真相。 唐家璇說,中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國既要對13億中國人民負責,也要對食用中國食品的各國人民採取負責的態度,這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方針。
2008年2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國務委員唐家璇在首爾出席了韓國各界人士招待會,就發展中韓關係闡述了中國政府的政策主張。 唐家璇在致辭中對韓國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為推動中韓友好合作關係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敬意和感謝。唐家璇說,建交16年來,中韓關係經歷了時間和各種風浪考驗,全面迅速發展。中方始終從戰略高
度並以長遠視野看待和推進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將中韓關係置於中國對外關係的重要位置。李明博候任總統多次強調,將致力於進一步提升韓中關係,中方對此表示讚賞。
當前,中韓關係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唐家璇就中韓關係今後的發展提出四點看法:第一、要牢牢把握兩國友好的大方向,保持兩國關係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第二、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積極推動自貿區建設,在節能、環保、物流、基礎科學等領域創造新的合作亮點。第三、以北京奧運會和中韓分別舉辦2010年、2012年世博會為契機,加強人文交流,特別是兩國青少年、媒體之間交往。第四、繼續在六方會談、東北亞和東亞等區域及次區域合作、聯合國改革等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共同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唐家璇強調,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韓關係一定會在新形勢下不斷開創新局面,邁上新台階。
2008年2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國務委員唐家璇在首爾出席韓國總統李明博的就職儀式時以退席相挾,台灣代表被拒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