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環頸雉,頭頂灰褐色,綴銅綠色光澤,眉紋白色。頸部下方有1圈顯著白色環紋,故稱環頸雉。前額、耳羽、頸側、頦部均為黑色,綴藍綠色光澤。足後具有革質距,可用作攻擊敵人的武器。雌雉較小,尾羽較短,均有黑褐色橫斑;無距,羽毛呈黃褐色,具有栗紅色斑紋。我國境內約有19個亞種。喜棲於蔓生草莽的丘陵中。夏季繁殖期,可上遷高山坡處,冬季遷至山腳草原及田野間。喜食穀類,漿果、種子和昆蟲。善走而不能久飛。繁殖時在灌木叢或草叢中的地面凹陷處營簡單的巢,內鋪落葉、枯草。每窩產卵6~15個,早成雛。肉味美,尾羽可作飾羽用。由於外形似雞,故俗稱“野雞”。我國各地多有分布,僅海南省和西藏的羌塘高原處尚未發現。形態特徵
雉雞亞種甚多,個體大小和羽色變化亦大,但基本特徵相同,現僅以雉雞東北亞種為例描述如下:雄鳥前額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藍綠色光澤。頭頂棕褐色,眉紋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膚緋紅色。在眼後裸皮上方,白色眉紋下還有一小塊藍黑色短羽,在相對應的眼下亦有一塊更大些的藍黑色短羽。耳羽叢亦為藍黑色。頸部有一黑色橫帶,一直延伸到頸側與喉部的黑色相連,且具綠色金屬光澤。在此黑環下有一比黑環更窄些的白色環帶,一直延伸到前頸,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頸環,其中前頸比後頸白帶更為寬闊。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乾紋,端部羽乾紋黑色,兩側為金黃色。背和肩栗紅色。下背和腰兩側藍灰色,中部灰綠色,且具黃黑相間排列的波浪形橫斑;尾上覆羽黃綠色,部分末梢沾有土紅色。小覆羽、中覆羽灰色,大覆羽灰褐色,具栗色羽緣。飛羽褐色,初級飛羽具鋸齒形白色橫斑,次級飛羽外翈具白色蟲蠢斑和橫斑。三級飛羽棕褐色,具波浪形白色橫斑,外翈羽緣栗色,內翈羽緣棕紅色。尾羽黃灰色,除最外側兩對外,均具一系列交錯排列的黑色橫斑;黑色橫斑兩端又連結栗色橫斑。頦、喉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胸部呈帶紫的銅紅色,亦具金屬光澤,羽端具有倒置的錨狀黑斑或羽乾紋。兩脅淡黃色,近腹部栗紅色,羽端具一大形黑斑。腹黑色。尾下腹羽棕栗色。
雌鳥較雄鳥為小,羽色亦不如雄鳥艷麗,頭頂和後頸棕白色,具黑色橫斑。肩和背栗色,雜有粗著的黑紋和寬的淡紅白色羽緣;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羽色逐漸變淡,呈棕紅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中央紋和窄的灰白色羽緣,尾亦較雄鳥為短,呈灰棕褐色。頦、喉棕白色,下體餘部沙黃色,胸和兩脅具黑色沾棕的斑紋。
虹膜栗紅色(♂)或淡紅褐色(♀),嘴暗白色,基部灰色(♂)或端部綠黃色,基部灰褐色(♂),跗蹠黃綠色,其上有短距(♂),跗蹠紅綠色,無距(♀)。
大小量度:體重♂1264-1650g,♀880-990g;體長♂730-868mm,♀590-612mm;嘴峰♂33-36mm,♀29-30mm;翅♂213-245mm,♀210-220mm;尾♂435-528mm,♀225-286mm;跗蹠♂61-79.5mm,♀57-60mm。(註:♂雄性;♀雌性)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
1. | 雉雞賀蘭山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alaschanicus |
2. | 雉雞阿姆河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bianchii |
3. | 雉雞土庫曼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chrysomelas |
4. | 雉雞高加索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colchicus |
5. | 雉雞貴州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decollatus |
6. | 雉雞弱水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edzinensis |
7. | 雉雞川南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elegans |
8. | 雉雞台灣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 |
9. | 雉雞科布多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hagenbecki |
10. | 雉雞河北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karpowi |
11. | 雉雞內蒙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kiangsuensis |
12. | 雉雞準葛爾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mongolicus |
13. | 雉雞東北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 |
14. | 雉雞波斯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persicus |
15. | 雉雞阿富汗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principalis |
16. | 雉雞滇南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rothschildi |
17. | 雉雞祁連山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atscheuensis |
18. | 雉雞北高加索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eptentrionalis |
19. | 雉雞莎車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hawii |
20. | 雉雞阿拉善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ohokhotensis |
21. | 雉雞甘肅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trauchi |
22. | 雉雞四川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suehschanensis |
23. | 雉雞廣西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takatsukasae |
24. | 雉雞高加索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talischensis |
25. | 雉雞塔里木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tarimensis |
26. | 雉雞華東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
27. | 雉雞錫爾河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turcestanicus |
28. | 雉雞日本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 |
29. | 雉雞青海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vlangalii |
30. | 雉雞河谷中部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zarudnyi |
31. | 雉雞撒馬爾罕亞種 | Phasianus colchicus zerafschanicus |
生活習性
雉雞腳強健,善於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於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邊飛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飛行速度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飛行不持久,飛行距離不大,常成拋物線式的飛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後又急速在灌叢和草叢中奔跑竄行和藏匿,輕易不再起飛,有時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飛起。秋季常集成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進到農田、林緣和村莊附近活動和覓食。雜食性。所吃食物隨地區和季節而不同:秋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果實、種子、植物葉、芽、草籽和部分昆蟲為食,冬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莖、果實、種子和穀物為食,夏季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漿果和草子為食,春季則啄食剛發芽的嫩草莖和草葉,也常到耕地扒食種下的谷籽與禾苗。
分布範圍
分布: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保加利亞、中國、喬治亞、希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韓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引進: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加拿大、智利、克羅埃西亞、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前南斯拉夫共和國、墨西哥、摩爾多瓦、黑山、英國、荷蘭、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羅馬尼亞、聖赫倫那、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英國、美國、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中國南方較北方早些。繁殖期間雄鳥常發出‘咯-咯咯咯’的鳴叫,特別是清晨最為頻繁。叫聲清脆響亮,500米外即可能聽見。每次鳴叫後,多要扇動幾下翅膀。發情期間雄鳥各占據一定領域,並不時在自己領域內鳴叫。如有別的雄雉侵入,則發生激烈的毆鬥,直到趕走為止。一雄多雌制,發情時雄鳥環在雌鳥旁,邊走邊叫,有時猛跑幾步,當接近雌鳥頭側時,則將靠近雌鳥一側的翅下垂,另一側向上伸,尾羽豎直,頭部冠羽豎起,為典型的側面型炫耀。
營巢於草叢、蘆葦叢或灌叢中地上,也在隱蔽的樹根旁或麥地里營巢。巢呈碗狀或盤狀,較為簡陋,多系親鳥在地面刨弄一淺坑,內再墊以枯草、樹葉和羽毛即成。巢的大小約為23cm×21cm,深6-10cm。產卵期在中國東北最早為4月末,而在貴陽4月末即見有雛鳥。
1年繁殖1窩,南方可到2窩。每窩產卵6~22枚,南方窩卵數較少,多為4~8枚。卵橄欖黃色、土黃色、黃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不同類型。卵的大小在南北不同地方亦有較大變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保護級別
中國亞種全部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疾病防治
雉雞以其外貌美觀、雞肉堅實而細嫩、味道鮮美而營養豐富以及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等優點而備受人們的歡迎。雉雞在廣東尤其是珠三角一帶的飼養規模迅速擴大,在珍禽業中占有相當的比例。但在飼養過程中,由於疫病防治滯後,養殖不斷受到疾病的困擾,嚴重影響了雉雞養殖業的發展。根據實踐經驗,綜合有關資料,重點介紹飼養雉雞過程中幾種常見病的防治方法。新城疫
雉雞和家雞一樣,對新城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不免疫或免疫程式不科學的雞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雉雞新城疫病在不少情況下是由雞傳染的,尤其是家禽和珍禽混養的情況下更為突出。1.症狀與病變病雉雞表現體溫升高,精神委頓、呆立、羽毛松亂、減食或廢食,嚴重病例伸頸張口呼吸,並伴有咳嗽;下痢、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糞便,有明顯的脫水症狀。病程稍長者出現側身倒地、歪頸等共濟失調的神經症狀。剖檢見喉頭及氣管充血、出血;腺胃黏膜水腫和乳頭出血,盲腸扁桃體及腸道出血性炎症;硬腦膜下呈樹枝狀充血和出血。
2.防治該病除加強飼養管理和綜合性防疫措施外,免疫接種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手段。建議免疫程式:15日齡和30日齡分別用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免疫(按疫苗羽份使用);50日齡用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肌注(按疫苗羽份使用)。有條件的禽場,應做免疫監測,及時了解群體免疫水平,按計畫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傳染性腦脊髓炎
該病是由禽腦脊髓炎病毒引起雛雉雞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以共濟失調和頭頸震顫為主要特徵,有較強的傳染性,可通過蛋垂直傳播而發病。該病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雛雉雞的發病多由於種雉雞感染後,種蛋內帶毒而導致雛雉雞出殼後表現典型的臨床症狀。1.症狀與病變該病常發生於3周齡內的雛雉雞,尤以10~15天齡的雛雉雞發病率最高。隨著日齡的增大,其易感性會逐漸下降。病初表現精神不振,嗜睡,隨後出現漸進性運動失調,兩腿不能自主,走動時東倒西歪,不能站立,常以足關節著地,嚴重時呈犬坐式姿勢。隨著病程發展,常出現頭頸震顫,尤以受驚或餵料後更為明顯。多數病雞仍有食慾,但由於不能站立,飲食困難而常被其他雞隻踏死。唯一肉眼病變可見肌胃肌層有細小的灰白區,但要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其餘器官無異常。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病毒性腦炎病變和神經原變性,膠質細胞增生和血管套,肌胃組織內見淋巴細胞浸潤。
2.防治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先將發病雞群撲殺作無害化處理,場地及孵化室內外環境進行徹底消毒。由於該病常可經蛋傳遞,種雞場只要曾發生過該病或附近雞場發生過該病,都應對種雞進行免疫接種,保護雛雉雞。建議免疫程式:後備種雞在10~12周齡滴眼接種雞傳染性腦脊髓炎弱毒疫苗;開產前一個月肌注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油乳劑滅活疫苗,能有效預防該病。
大腸桿菌病
該病是由多種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各種齡期的雉雞都具易感性,尤以2~4周齡的雛雉雞易感性最高,常引起敗血症死亡。此外,飼養管理不良、衛生條件差、氣候驟變、營養不良和疾病等因素的應激均可誘發該病。1.症狀與病變病雉雞精神不振,羽毛松亂,怕冷,擠堆;食慾減少或廢食,拉黃白色或綠色稀糞,惡臭。常見肉眼病變為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
2.防治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室內通風,堅持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對常發生該病的雉雞場,可選取本場流行的血清型菌株製備滅活菌苗進行接種,能收到良好效果。對患病的雉雞,多種抗菌藥有治療作用。但是要注意大腸桿菌極易產生耐藥性,為保證療效,常通過藥敏試驗,選用高敏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巴氏桿菌病
該病又稱禽霍亂,是由禽巴氏桿菌引起家禽、珍禽以及野鳥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該病主要侵害成年雉雞,呈現急性敗血症經過,常引起較大的經濟損失。1.症狀與病變發病初期,病雉雞常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大多數病例表現精神沉鬱、廢食,離群獨處;下痢,排白色或綠色稀糞,病程短,常於1~2天內死亡。剖檢病變見皮下、漿膜和腹部脂肪有出血點;卡他性出血性腸炎,尤以十二指腸更為嚴重;肝瘀血腫大,表面散布針頭大小的灰白色壞死點。
2.防治磺胺類藥物及多種抗生素對該病有良好療效。對經常發生該病的雉雞場,在藥物預防效果不夠理想的情況下,可考慮接種菌苗,免疫效果理想。
麴黴菌病
該病又稱黴菌性肺炎,是由致病性煙麴黴菌引起雉雞常見的黴菌病。常引起幼齡雉雞的急性暴發,成年雉雞多呈散發性經過。1.症狀與病變病雉雞表現精神不振,減食或不食,呆立,兩翅下垂,繼而出現喘氣和呼吸困難,伸頸張口呼吸。後期嚴重下痢,消瘦。部分病雉雞還表現黴菌性眼炎,常見一側的瞬膜下形成黃色乾酪樣物而導致眼瞼凸出。眼觀病變見肺臟表面有米粒至綠豆大的黃白色小結節;胸腹部氣囊偶見有綠色的絨毛狀黴菌團塊,嚴重病例還擴張到肝、腸漿膜及體腔壁上出現毒菌結節。
2.防治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是嚴禁使用發霉飼料和發霉墊料。加強禽舍的通風,減少室內空氣中黴菌孢子的數量。大群治療:每千克飼料加入50萬~100萬單位制黴菌素,連用7~10天;同時餵0.05%硫酸銅溶液(每天上午喂,下午餵清水),連用5天。
傳染性鼻炎
該病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種家禽及珍禽都能感染。而近年來,雉雞的感染率也隨著飼養量的增多而升高,尤以開產前的後備種雞及產蛋高峰期的種雞最常發生。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嚴重影響產蛋率及繁殖力,淘汰率極高,且發生後不易在短期內清除,給正常生產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1.症狀與病變病初流鼻液,隨著病程發展,表現精神委頓、減食、呆立;眼結膜炎,眼瞼腫脹,多為單側性,偶有雙側性,分泌物增多。病程後期嚴重消瘦,精神極度沉鬱而衰竭死亡。肉眼病變見鼻竇和腔下竇黏膜腫脹,內充滿濃稠分泌物或乾酪樣物;肺有炎症,氣囊、腹腔及輸卵管內有大小不等、凝固程度不同的乾酪樣物。
2.防治多種磺胺類和抗菌藥物對該病有良好療效。在治療的同時,應加強消毒和清潔衛生工作,每天帶雞消毒一次,以淨化飼養環境。對已有該病史的種雉雞場,在種群開產前最少接種傳染性鼻炎多價油乳劑滅活菌苗1~2次。此外,要注意不要同場飼養雞等家禽,避免交叉傳染該病。
組織滴蟲病
該病是由火雞組織滴蟲引起雉雞的一種急性原蟲病。自然感染情況下,主要發生於火雞,雉雞也可感染。由於種雉雞多在地面環境飼養,極易發生該病。1.症狀與病變病雉雞精神不振,食慾減少或廢食,羽毛松亂,身體蜷縮,翅膀下垂,嗜眠;下痢,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稀糞,嚴重時糞便帶血。眼觀病變見盲腸腫大,形似臘腸樣,內腔形成乾酪樣栓子;肝臟腫大,表面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灶。
2.防治加強雞舍清潔衛生,及時清除雞糞;幼齡雉雞與成年雉雞分開飼養,防止帶蟲雞傳給幼雉雞。由於異刺線蟲卵能攜帶組織滴蟲,因此應給成年雉雞群,尤其是種雉雞群定期驅除異刺線蟲,對預防該病有重要意義。多種藥物對該病有良好療效。
經濟價值
環頸雉兼具觀賞、食用、藥用價值,是一種重要的經濟禽類。我國人民對它的食用價值的認識較早,遠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記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環頸雉的描述更為詳細,認為環頸雉肉性味甘、酸、溫,具有補中益氣之功;對下痢、消渴、小便頻繁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醫學入門》稱它能“治痰氣止喘”。《醫林纂要》認為它還有“益肝、和血”的作用。從唐朝到清朝,一些宮廷食譜上已記載了很多環頸雉的烹飪方法。環頸雉的羽毛在古代被織成羅、緞、錦等作為婦女衣裙之用。漢末至六朝時期的“雉頭裘”已成為當時貴族誇耀豪華的衣飾。環頸雉的羽毛還可做成精美的工藝品。目前我國人工養殖較多的品種是美國七彩山雞。環頸雉的肉質堅實而鮮嫩,味道鮮美,蛋白質、胺基酸含量均高於家雞,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比家雞低,因而深受歡迎。目前在人工飼養雄雞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我國於1986年從美國內華達州引進了七彩山雞,並先在沿海地區養殖成功,後又擴展到內地。七彩山雞體型大、生長快、成熟早、產蛋率明顯高於本地環頸雉,一般年產80—100枚卵。
人工飼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對禽類產品的消費觀念漸漸朝高蛋白、低脂肪、湯清味美的方向發展。人工養殖雄雞,迎合了這種消費的變化,既可獲得理想的野味食品,又可獲得價值很高的羽毛,要有助於保護野生鳥類,也為發展狩獵旅遊提供了資源。環頸雉既適合於家庭小規模飼養,也能工廠化大規模生產。環頸雉的飼養技術易學,投資不大,見效快,一般商品環頸雉90—120天便可上市。環頸雉在國際市場也是熱門貨,我國廣東、上海、湖南、江西、遼寧、吉林等省市的外貿每年都有出口。環頸雉的飼養場地應設在地勢乾燥、平緩,背風向陽,安靜,排水便利的地方。這樣有利於保持場內溫暖、乾燥的小氣候,使環頸雉經常受到充足的光照。可在棚舍向南一面修建帶網的運動場,並有一定坡度,易於排水;地面鋪砂,門與網之間要嚴密,防止環頸雉逃逸,或受老鼠、野獸等侵襲。運動場內應有遮蔭的設施,以利於防暑。可在場內搭涼棚,再種上藤蔓類植物攀爬;或種一些低矮開闊狀樹木。環頸雉喜歡沙浴,可在運動場內設沙池,池內放乾淨清潔的沙子,最好是河沙。平時要經常清除雞糞、樹葉等雜物。沙池應設在陽光能曬到的地方,以使錐雞在沙浴的同時進行日光浴,同時也可保持沙子乾燥。場內不能有積水,以防雄雞喝上髒水染病。保溫設備可採用煤油爐、電熱保溫傘、紅外線燈、煙道棧條等多種。食槽一般用竹木或鐵皮製成,也可採用固定的水泥食槽。環頸雉喜歡在高處棲息,所以應在舍內或場內設定棲架,這樣還可以使環頸雉減少和地面糞便的接觸,有利於預防疾病。在冬天還有利於保溫。也可防止爭鬥擠壓,有利於生長。棲架由支架和棲木組成。支架可採用竹木或金屬結構;棲木則以竹木為宜,棲木的形狀大小以難雞爪能平展舒適地抓住為好。準備外售的商品環頸雉,可以籠養,增加飼養密度。從2月齡開始即可採用籠養,從而能避免雄鳥爭鬥,保持羽毛齊整光潔。
除了發情期前後,都以餵糧食為主,發情期前,要餵動物質較多的飼料。環頸維產卵後,可將卵及時取出,採用人工孵化。卵應放在清潔、通風良好的地方保存,時間不宜超過兩周。一般採用電孵箱,恆溫在37℃左右。相對濕度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