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自己好過一些。把痛苦視為一種樂趣的便可稱為受虐狂。值得說明一下的是,受虐狂在遭受痛苦的時候有一種快感,使他的忍受力遠遠大於常人,而歷史上的一些偉人,如馬克思、梵谷、尼
采之類,在一定程度上僅為安於痛苦,有別於受虐狂。
特徵
在性活動中需要性對象的咬、打、撕、擰和辱罵,要求接受形形色色中的懲罰。男子受虐狂在性活動時還會穿上女人衣服或童裝以羞辱自己。受虐狂有的兼有戀物癖或異裝扮癖。有的把自己捆緊,於半缺氧狀態中掙扎以激起性興奮和得到性滿足,稱性窒息,可以導致死亡。輕度受虐狂可停留在幻想階段,幻想自己遭受種種羞辱和痛苦。男女都有,但男子較多。S.弗洛伊德擴展了受虐欲的概念,認為種各種性行為中均包含受虐欲成分。更廣義的受虐狂則不包括性的內容。迷信者的苦修、禁慾、自我貶損、自我折磨及至自我犧牲等行為,心理分析學派均認為是受虐欲的變型。
基本概述
一般認為,受虐者的快感來源並不是那些“疼痛”,而是被襯托得更明顯的那些溫柔的愛撫,就像苦死人的可可或咖啡中加的糖卻會特別香甜那樣。最好的證據就是他們經常在虐待動作中夾雜這些溫和的撫摸。而施虐者則是經由提升受虐者的快感得到間接的樂趣。另外,他們在性行為時更傾向於進行角色扮演。 另一組中文常見的譯名“虐待狂”與“被虐狂”很容易產生誤導,讓人懷疑這類行為(嗜好)是否一定會和性有關。就像人們在性學的其他分支上採取的隱晦態度一樣,這方面的研究不是過時就是樣本不足,以至於難以做成令公眾信服的結論。有人以性虐症和性受虐症這組名詞技巧地規避這類爭論,但是後者聽起來不免有些拗口以至於未被廣泛採用。
氣質
受虐狂氣質有別於受虐狂行為意義,含堅強、無畏,敢於正視痛苦與黑暗之意。
典型代表:梵谷、海明威等
英文 masochism ['mæzə,kizə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