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本以網路人格和虛擬現實的初步暗示為特色的塞伯朋克小說。另外,你會喜歡上那個叫Hiroprotagonist(日本名)的主人公,他是一名黑客、日本武士兼披薩餅快遞員。網路世界的崛起為科幻作家的思想提供了一個馳騁萬里的絕妙空間。同時,科幻小說也為網路世界的發展和網路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功效。今天的很多術語都源自於這些天才文學家的靈感。比如“賽伯空間”(Cyberspace)這個名詞,就是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在短篇故事“整垮珂蘿米”(BurningChrome,1981年)中所創造,隨後在他最有名的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1984年)化為實在的例子。這本典型的計算機科幻龐克小說,科幻、性、迷幻藥加上搖滾,加上這個新鮮的辭彙,對電腦迷們有著特別的吸引力。但是對今天的網際網路更真切的演繹和解釋,“虛擬實境”(Metaverse)可能比“賽伯空間”更勝一籌。“虛擬實境”來自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芬森(NealStephenson)1992年寫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Crash),書中,史蒂芬森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空間“Metaverse”,為地理空間所阻隔的人們可通過各自“化身”(avatar)相互交往,度過閒暇時光,還可隨意支配自己的收入。
與威廉·吉布森和RudyRucker等的早期賽伯朋克(cyberpunks)小說不同,《雪崩》加入了更多的黑色幽默。同時,史蒂芬森曾做過計算機的編程員,非常了解電腦網路和黑客生活。可以說,《雪崩》將賽伯朋克的世界、複雜的語言學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的諷刺強行結合在了一起,堪稱第一本以網路人格和虛擬現實的初步暗示為特色的塞伯朋克小說。在2003年《商業2.0》雜誌推出的“每位CEO必讀的偉大書籍”中,文章對此書如此評價道:“舊媒介產品中幾乎很少能夠像這本書那樣,為新媒介世界注入如此多的東西。被企業化的政府和送比薩餅的敲詐勒索景象簡直令人頭暈。《雪崩》引發了“賽伯朋克”的產生,而後者依然能夠從這本有趣且令人心醉神迷、讓人愛不釋手的書中獲得靈感。”
故事背景
《雪崩》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不久的21世紀的美國。那時,美國社會徹底公司化,美國政府已經垮台,政府經商,淪為二流企業,為大財團大公司跑龍套。主人公HiroProtagonist,是一名天生的黑客和日本武士兼披薩餅快遞員,靠為黑手黨遞送皮薩餅謀生的。當致命的雪崩病毒,開始戰勝黑客,並且威脅到虛擬現實本身時,Hiro就成了制服病毒的人。《雪崩》確實是一本光彩奪人的小說:混合了賽伯空間的狂歡作樂、宗教、異乎尋常的幽默、以及刺激的冒險情節,以及黑手黨、潛在的致命、遞送皮薩餅的30分鐘期限、半智慧型的核動力的看門狗,琳琅滿目。與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的《神經浪遊者》(NEUROMANCER)和帕特·卡蒂根(PatCadigan)的《合成人》(SYNNERS)等傳統朋克小說形成鮮明對照。
關於作者
尼爾·史蒂芬森是美國著名的賽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在當今被電腦培養起來的IT一代人群中,他享有不朽的聲譽。同時,除了小說,他還頻繁涉足於技術領域,擔任公司顧問,並為各類雜誌撰寫了大量技術文獻。
1959年10月31日,史蒂芬森出生於美國馬里蘭。雖然,史蒂芬森很早就開始寫小說,但直到1992年出手《雪崩》,才一炮走火,一舉確立了科幻小說大師的地位。此後,平均四年出版一本大部頭的巨著。1995年,描寫納米技術的《鑽石年代》。1999年,推出描寫數據密碼的1000多頁的《編碼寶典》,全書綜合了歷史小說和科技驚險小說的要素。以二次大戰的密碼破譯員和計算機研製和東南亞建立的“信息天堂”(datahaven)這兩個傳奇故事作為線索,平行展開。書中的“信息天堂”中沒有政府乾涉電子郵件、線上金融交易和網路,客戶將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安全感,隱私獲得充分保障。2003年,他推出《巴洛克記》(共三卷)的第一卷《怪異的人》。長達927頁,追述了1656至1714年間發生的故事,其中無處不閃爍著思想的火花。該部小說的故事像茂盛的枝葉一樣,朝四周伸展開來,豐富的敘述中時時透出褻瀆神靈的態度,向讀者傳達了一個永恆的真理:科學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整個世界。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牛頓、萊布尼茨(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數學家)等曾為科學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物,他們和史蒂芬生筆下的那些性格怪異但才智超人的虛構人物一道推動著小說的發展。
作品特色
1992年,史蒂芬森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奠定他賽伯朋克宗師地位的大作——《雪崩》閃亮登場。書名《雪崩》,乃是指一種病毒,該病毒不僅可以能在未來世界的網路上傳播,還能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擴散,造成系統崩潰和頭腦失靈,主人公所面對的正是這一恐怖危機。其實,在這本小說之前,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和帕特·卡蒂根的《合成人》已經開闢了賽伯朋克小說的天地,《雪崩》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直接創造了“虛擬實境” 這一概念,“虛擬實境”並非以往想像中扁平的網際網路,而是和社會高度聯繫的三維數字空間,與現實世界平行,在現實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絕的人們可以通過各自的“化身”,來互相交流娛樂——事實上,在如今的網路遊戲和虛擬人生等軟體中,他的預言業已得到了部分實現。此外,《雪崩》還融合發展了史蒂芬森在前兩部小說中展現的科技驚險和黑色幽默的寫法,採用古代閃米特的傳說為大背景,給賽伯朋克流小說注入了活力。在當時,這本小說造就了空前的轟動,引發了賽伯朋克流的閱讀與創作熱潮。
在寫作上,史蒂芬森帶有後現代風格,語言活潑而富於黑色幽默,同時充滿了驚險刺激的抓人情節,另外,他還在小說中混入了大量歷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宗教、計算機、政治、哲學和地理的內容,形成一個亦幻亦真的世界,其風格鮮明,和其他賽伯朋克作家區別開來。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50位數字英雄,列舉當今世界技術創新上的傑出人物,40歲的尼爾·史蒂芬森入選其中,其理由是他的書塑造和影響了整整一批IT人。1998年3月,《審理雜誌》推出“最後審判日:100本你今生必看的書”的評選,評出世界上100本最佳科幻-奇幻小說,《雪崩》作為他的成名作,赫然在列,同時,《雪崩》也入選了亞馬遜網上書店選出的“20世紀最好的20本科幻和奇幻小說”和《商業2.0》雜誌推出的“每位CEO必讀的偉大書籍”。
評價
史蒂芬森自有矛盾之處,在《雪崩》中表現出了他對宗教史和哲學有不少研究,同時可能做過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看到對Y.T.母親在政府工作的描寫時就這么覺得,那些令人頭疼的工作方式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幾乎就是軟體工程里的麻煩事)。從前一點來說他有不錯的人文科學背景,本應文筆厚重一些。但是恐怕是受了糟糕的程式設計師生活影響(至少我這么認為),實際表現在《雪崩》里的文字輕狂而又激烈:那些誇張的比喻和時現的粗口,讓這部小說顯得比較酷,行文痛快。個人這種文風並不太在意。主要歸因於拿走外殼,尼爾拋出兩個不錯的概念:“雪崩”和超元域:恰好是他在宗教史和計算機科學兩方面的展示,也是精彩所在。
“雪崩”
“雪崩”,同時存在與現實世界和超元域中。伴隨著雪崩的揭秘作者帶出了一段有趣的蘇美爾神話和自己的見解:人的大腦好像計算機的晶片,擁有一定固化的的物理電路(人腦溝回)。就如計算機電路會高效的執行01碼機器語言一樣,人腦也可以無需理解的在大腦的深層結構中執行蘇美爾語(認為就是所謂的亞當語)。那時的人是毫無個性和創造性的“裸機”。這一點很有趣,人們似乎並沒有主觀意識,至少很微弱,這和唯物主義的一元論是吻合的。恩奇(Enki)作為世界上唯一有意識的神,創造出了各種“謨(Me)”。後來伊南娜從恩奇那裡偷來指導人類的生產生活,並把它們存放在神廟中由“恩”這個祭祀職位來掌管和分配。很自然地,具有程式設計師思維的尼爾把這些“謨”的集合類比成作業系統(不敢苟同,個人認為至多算是一個個的具體應用程式,其本身並不具備可重用性並且維護複雜),把神廟比作資料庫,祭祀“恩”理所當然的充當起DBA資料庫管理員的角色了。可惜正是由於這種“謨”的複雜性牽扯到版本更新還有各種調度問題(這是作業系統誕生的部分原因),恩奇並不希望人類像原始的打孔計算機一樣只會執行帶上的圓洞和實心,希望人類具有傳造性並且推動社會進步,便製造的著名的“巴別塔”事件:建築師們無法互相理解各自的語言,巴別塔廢止。從此人類的語言走向多元化,人們通過生產實踐慢慢地具有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意識出現了!在語言慢慢走向高級前,先誕生的是作業系統。這就是書里提到的《漢謨拉比法典》,它是最初支撐人類社會規則的調度軟體,進而出現了不同的法律和社會體系如各大古文明(類似的UNIX,Windows)。從此人們的語言蓬勃發展,漢語,拉丁語等等。關鍵就在這裡,恩奇讓人們無法互相理解對方語言,從而避免的社會的機械化。所以今天我們有了結構化思維,面向對象思維,函式式語言模式。而文中阿舍拉邪教恰恰就是針對這一點,他們傳播病毒(體液傳播,居然是ml和哺乳)以避開人們的高級語言,令大腦中的原始溝回重新開始作用。教徒就開始受到的“無意義的語言”控制,直接執行發布者的命令行事,失去了自己的思考。生物病毒“雪崩”,就是這么回事。就好象一個計算機高手,他繞開了作業系統和各種安全機制,直接把一串二進制機器指令交給電腦執行。可惜現代計算機並沒有執行打孔紙帶的接口,打開這個接口的關鍵就是“雪崩”,他讓你重新接受這種原始的指令。
而超元域中的“雪崩”,作者顯然處理得過於簡單,它們居然來自外太空。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由於黑客對01碼理解比常人要深刻,這改變了他們的大腦迴路結構,使得他們輕易就被這種01數據病毒感染。大衛五就是這么倒下了。如果說一個人看到65536聯想到2位元組16位2^16就算黑客的話,尼爾自始至終表現出對程式設計師的厭惡和對自由職業黑客的嚮往,真是赤裸裸的了。
超元域
也許現在這個玩意沒什麼新奇的。但是我至少敢打賭多數人在1992年前後連文字mud都沒有聽過,甚至連UO都是後來6、7年的事情了。如此看來尼爾這個構想可以算是網路遊戲的雛形。至少今天玩的遊戲,不都是可以直接穿過別的玩家,直接在地圖裡走來走去的么。如果將來超元域可以實現,那么就不再需要視頻會議,分開的異地情侶可以繼續約會,甚至職員也不用整天出差滿天飛了!Hiro在超元域裡製作化身賺錢,甚至你可以想像,如果花一些錢讓你在網路遊戲中的形象永久化身成為高達或者蝙蝠俠,你願意掏腰包么?(現在的網路遊戲私改模型都是不公開允許的)當然,尼爾把宗教神話和計算機的發展聯繫到一起,並且提供了超元域的構想,是這門書最重要的看點。另外作者的亞洲情結很嚴重,對中國人的一些描寫看上去並不舒服。
作者回憶《雪崩》誕生
在開始動筆寫《雪崩》的時候,我和我的叔叔GeorgeJewsbury商量應該合作寫作。基本的原因是,我也許可以寫幾本小說,賣給五、六千讀者,但是,也可以做出一些努力,讓寫作成為一項真正的職業。當時,湯姆•克蘭西的小說一年裡就給他賺了一千七百萬美元,所以我們有了個想法,構想有一個叫做“StephenBury”(史蒂芬森和他叔叔名字的合成)的成功暢銷作家,實際上是“尼爾•史蒂芬森”的一個馬甲,可以給他帶來收入,以支撐他可憐的寫作生涯。結果事情卻朝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了。我猜,今後若是有個叫“StephenBury”的人出版了小說,那么人們會捧場去買他的作品只是因為知道那是我寫的而已。所以你瞧,所謂的“職業規劃”一點兒用也沒有。
《雪崩》對網際網路的影響
雖然史蒂芬森不是第一個將梵語中“化身avatar”一詞指代網路虛擬身體的人,但是正是《雪崩》的成功,使這個詞成為了網路遊戲和全球資訊網中的大眾化概念。
類似“超元域”的世界架構在很多大型網路遊戲中出現。如《第二人生》。
許多虛擬地球項目,包括NASA的“地球放大鏡”(免費的地球天氣查看軟體)、“谷歌地球”(GoogleEarth)等等,都與《雪崩》里的中情公司開發的“地球”三維軟體有眾多相似之處,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史蒂芬森的啟發和影響。谷歌的一位聯合創始人就曾承認,“谷歌地球”的設計就是以《雪崩》的描述為原型。
谷歌公司的另一個計畫“共寫網站”計畫,可以讓專家、權威和鑽研冷門學問的學者在同一項研究上共享信息,甚至從中獲得收益。《雪崩》的主角阿弘就在兼職工作中使用類似的軟體來收集情報,並上傳到中情公司資料庫的圖書館。阿弘只是中情公司的百萬“特約記者”中之一。
《雪崩》中的眾多元素都受到電腦專家和電腦愛好者的追捧。比如,微軟副總裁傑•奧拉爾德(JAllard)就使用“弘•主角”(小說主人公)作為他的遊戲用戶名。
部分介紹
第一部分
速遞員屬於精英階層,備受他人尊崇。他富於才智,才得以躋身這個階層。此刻,他正準備完成今夜的第三個使命。他的制服如同活性炭一樣漆黑,能濾掉空氣中每一絲光線。這件衣服由蛛網纖維織成,子彈打在上面會彈飛,就像撞在大門上的鷦鷯一樣;但過量的汗水卻可以透過布料揮發出去,好似輕風吹過剛剛被凝固汽油彈轟炸過的森林。他身上各個骨節突出的部位都配有燒結凝膠護甲:摸上去像是堅韌粗糲的果凍,起到的保護作用則不亞於一摞電話簿。
第二部分
黑日有幾個足球場並起來那么大。大廈里陳設著一張張黑色的四方桌面,懸在半空(讓電腦繪出桌腿沒有任何意義),呈格線狀平均分布於地板之上,就像一個個像素。唯一的例外之物位於黑日正中央,那是一張圓形吧檯,由四塊九十度的扇面組成(四是二的平方),直徑為十六米。這裡的一切都是黑色,沒有光澤,電腦系統在這樣的背景上繪製物品容易得多,不必費盡周折在複雜的背景中添加東西;而且這樣一來,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化身上。這裡的人就喜歡這樣。
第三部分
被大卸八塊的日本商人躺在黑日的地板上。令人驚訝的是,阿弘快刀斬過的斷面上看不到肉,看不到血,也看不到內臟器官,可這個人還是一整塊的時候卻顯得那么逼真。他只是個薄薄的軀殼,就像個複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充氣玩偶,即使被剁碎以後,它也沒有漏氣,並未塌陷。從刀口往裡看,既沒有骨骼也沒有血肉,只能看到皮膚的內表面。這一點破壞了超元域的象徵原則。化身原來並不像真人。這提醒了黑日裡所有的主顧,他們終究還是生活在一個夢幻世界裡。而人們最討厭別人提醒他們這一點。
最佳幻想小說集錦
用幻想(超現實)的手法表現未實現的事物的小說。幻想小說從廣義上來說就是奇幻,玄幻,魔幻的統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