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小說]

《青春之歌》[小說]
《青春之歌》[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沫作品,1951開始創作,1958年出版,文革期間遭批判。主要是寫革命時代以林道靜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與奮鬥。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青春之歌》《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楊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寫了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並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林道靜是為了尋找個人出路,逃避為男人當“玩物”和“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國小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余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搭救。

“詩人兼騎士”的余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在余永澤愛情的感動下,她答應和他共建愛巢,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養,先是尋找工作受挫,後接觸到北大的愛國學生,思想上受到觸動。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余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並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創作背景

《青春之歌》《青春之歌》

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和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楊沫,出生於北京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縣等地教書,後又在北京做過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在此期間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並加入了共產黨。這種個人的生活經歷對她的小說創作有很大的影響。《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出版歷程

楊沫從1951年開始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的醞釀與寫作,1957年完成;當時的書名為《燒不盡的野火》,後改名為《青春之歌》。1955年寫完上半部後交給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在審稿時提出了較大的修改意見,認為書稿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以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林道靜作為書中最重的主人公、中心人物和小說的中心線索,而對於林道靜卻缺乏足夠的批判和分析。1955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藝術上要百花齊放,學術上要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寫作與出版空氣有所寬鬆。楊沫又把書稿交給秦兆陽審看。秦兆陽看後認為稿很好,就又把稿子轉給了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於1958年1月正式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又出版了作者的修訂版。

文學爭議

《青春之歌》問世後,不僅在讀者中產生了影響,在教育、文藝、青年等部門也受到矚目,各報刊發表過不少讚揚、評論的文章。1959年初,《中國青年》、《文藝報》兩家雜誌社曾開展了對小說的討論,許多學校、工廠、共青團組織也掀起了討論,把對《青春之歌》的評論推向高潮。大多數人認為這部小說是優秀作品, 但不同意見很快出現,從而引發了爭議。對作品持否定態度的人,主要觀點是認為作者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表現了主人公的小資產階級情調。小說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民眾,也沒有很好地描寫知識分子與工農民眾的結合,還有人認為,作品對林道靜愛情生活的描寫,在青年讀者中產生了不好的社會效果。對作品持肯定態度的人,不同意上述觀點,他們認為,作者確實是把林道靜當作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來暴露,但目的是為了批判,而不是什麼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自我表現。在林道靜身上,一方面是革命因素的不斷增加,一方面是消極因素的不斷減少;她的思想感情已經經歷並且還要繼續經歷從一個階級到另一個階級的轉變。

小說賞析

《青春之歌》《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主要是通過對小知識分子林道靜從不屈服於命運的對家庭和社會的個人反抗到最後投入時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的“苦難歷程”的生動敘述,形象地展現“九 一八”——“一二 九”(1931--1935)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我國學生革命運動的歷史風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頌的美麗的青春

由於作者善於將人物放在尖銳激烈的鬥爭鏇渦中加以刻畫,善於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來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徵,善於將人物的外貌描寫和心理刻畫巧妙地結合起來,善於通過富有性格特色的細節來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善於將人物性格的變化與人物命運遭遇的變化結合起來描寫,通過所有這些努力,不僅使林道靜這一形象塑造得血肉豐滿,真實感人,也使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盧嘉川、江華林紅、余永澤、戴瑜、王曉燕、白莉萍等顯得個個活脫生動,性格鮮明,雖然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型化的痕跡,但仍能顯示出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厚藝術功力。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這又使得小說包含了廣闊、豐富的時代內涵。

《青春之歌》正是通過對林道靜個人命運、遭遇和歸宿的描寫,通過對當時形形色色各種類型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描寫,既反映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又提煉出革命的思想主題。

在藝術特色上,整部作品結構宏偉,情節曲折複雜,在處理人物形象時作者避免了簡單片面的處理,而是以細膩的筆觸伸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中,真實地刻劃人物的心理,較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側面,因而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精彩語錄

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容易回憶往事的。

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虹彩,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林道靜和余永澤兩個年輕人都慢慢地被現實的鞭子從幻覺中抽醒過來了。

幕後故事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寫“九一八”事變“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責作者並沒有讓林道靜“得到徹底的改造”,說“書中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作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還批評說:“作品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民眾,沒有描寫知識分子和工農的結合,書中所描寫知識分子,特別林道靜自始至終沒有認真地實行與工農大眾相結合。”

雖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為了使林道靜的轉變更加合乎所謂情理,更有說服力,特意加寫了林道靜去農村“與工農相結合”的七章。楊沫的這種做法和修改後的《青春之歌》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兩種不同意見的爭論。“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

作者簡介

楊沫楊沫

楊沫(1914~1995)當代女作家。原名楊成業,筆名楊君默、楊默。祖籍湖南湘陰,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國小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4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戰爭的散文和短篇小說。抗戰爆發後到冀中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做婦女、宣傳工作。

1943年起任《黎明報》《晉察冀日報》等報紙的編輯、副刊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的優秀長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識青年林道靜這一藝術典型。小說在讀者中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影響深廣,曾由作者改編為電影劇本,拍成同名電影上映。楊沫的作品還有中篇小說《葦塘紀事》,短篇小說選《紅紅的山丹花》,《楊沫散文選》,長篇小說《東方欲曉》、《芳菲之歌》、《吳華之歌》,長篇報告文學《不是日記的日記》、《自白——我的日記》,以及《楊沫文集》等。


人物原型

《青春之歌》《青春之歌》

林道靜——生活原型:作者楊沫自身。 楊沫(1914~1995年),原名楊成業,祖籍湖南汨羅,1914年08月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國小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58年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十九歲的楊沫 楊沫

小說人物:余永澤——生活原型:張中行(1909-2006.2.24)楊沫第一任丈夫,原名張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家。1931年通縣師範學校畢業。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學者,國學大師。被季羨林先生稱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小說人物:江華——生活原型:馬建民(1911-1985年)楊沫第二任丈夫,河北省深澤縣故城村人。他15歲時即參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黨委書記、辦公廳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

楊沫 馬建民夫婦

小說人物:盧嘉川——生活原型:是作者根據多年對共產黨員的觀察塑造的最光輝的形象,其原型主要是陸萬美、路揚及賈匯川。陸萬美是北平政法大學的學生,領導學生運動,曾兩次被捕入獄,盧嘉川的事跡主要取材於他。陸萬美,作家,北平大學肄業,1932年參加左聯,並任出版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雲南省文化局局長、省文聯副主席等職;情感經歷則取材於路揚(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歷任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賈匯川是楊沫在國小教書時的同事,也是張中行的盟兄弟,地下黨員,曾與馬建民一起搞過農民運動,楊沫通過他介紹才認識馬建民。

路揚

小說人物:白莉萍——生活原型:劉莉影和白揚,劉莉影當時是北平法學院的學生,美麗熱情,喜歡交際,與白楊一起拍過無聲電影《故宮新怨》。當時白楊擔任一個小角色,而劉莉影卻擔任主角,30年代已小有名氣;白楊(1920--1997)楊沫妹妹,著名電影演員。

特色

《青春之歌》《青春之歌》

楊沫的《青春之歌》是新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寫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它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描繪了當時中國各類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所走過的道路。塑造了眾多的知識分子形象,如盧嘉川、林紅、江華等,他們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們遵照黨的指示,領導學生運動,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盧嘉川把林道靜引上了革命道路,而在林道靜的成長道路上,林紅的堅強不屈、英勇頑強的精神,江華穩健、老練的工作作風對林道靜最終能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黨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不僅培養了像林道靜這樣的小知識分子,而且以它崇高的目標,忘我的精神培養和薰陶了眾多的知識分子,這樣才能有轟轟烈烈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此外還有在學生中宣揚悲觀情調、最後又禁不住敵人的引誘變成叛徒的戴愉;自私自利、平庸、狹隘的余永澤,他沒有愛國主義的熱血,整天死守著他溫暖的小窩,對投奔他來的老長工,表現得非常冷酷,竟毫無同情心地把魏老山趕出家門,當他知道林道靜跑出去送給魏老山三十塊錢後,冷冷地諷刺林道靜是拿他的錢裝好人。還有思想空虛、貪圖享樂、最後淪落為玩物的白麗萍。還有王曉燕父子,他們同情學生、痛恨國民黨政府,但又書生氣十足,以至被戴愉利用。作者用墨最多的還是林道靜的形象。林道靜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庭,她的母親是被她父親霸占了的貧農女兒,她身上“有白骨頭也有黑骨頭”,她心地善良,同情民眾,憎恨她的家庭,反抗她的家庭,為追求自由離家出走,想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存。但是她雖然逃離了她家庭給她設定的網,卻又踏進了余敬唐的羅網。她從絕望走向自殺的道路。

北大學生余永澤救了她。余永澤以“騎士兼詩人”的風度和溫情體貼贏得了林道靜的愛情。他們度過暫短的愛情生活,在許多實際問題上發生分歧。嚮往自由追求革命的林道靜,終於認清了余永澤自私、庸碌、狹隘的本質,毅然與余永澤分手。林道靜跨出了“愛”的小圈子,標誌著她思想歷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轉折。這時期她的主要思想特徵是嚮往革命,並投身到革命。她張貼標語,撒發傳單,單槍匹馬地進行革命活動,遭到國民黨特務的逮捕。

黨組織營救了她,把她秘密護送到定縣農村。在這裡,黨又派果敢、機敏、幹練的江華同志領導她工作。在江華的幫助和教育下,林道靜的思想逐漸成熟起來。在獄中,她又親眼看到了共產黨員林紅面對敵人的屠刀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經受住了黨的考驗,出獄後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林道靜終於從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作者通過曲折的情節,細膩地挖掘林道靜的內心世界,描繪了林道靜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脈絡,真實而生動地揭示出知識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林道靜的形象真實感人,栩栩如生,可以說是這部小說在藝術上最成功之處。

作品在結構上始終循著一條主線——就是以林道靜的成長和行蹤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由林道靜帶出各種人物。這樣架構篇章,使得結構單純,嚴謹而完整,也正因為這樣的結構,才使得林道靜這一人物形象豐實、飽滿,生動而感人。同時這樣的結構也很適應中國讀者的欣賞習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