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父親和他的戀愛時代:《愛著》
這是一個真實的父親和他的戀愛時代。
書中與父親有關的故事情節或許在某些地方也會重合歷史的影子,或許你也可以在以往的電影電視劇中找到,因而讓你覺得本書的故事蹩腳俗套,習以為常。甚至,這些沒有添油加醋沒有渲染和編造虛構的往事,或許也會讓你覺得毫無新意可言,這也是必須承認的事實。
八十歲的父親仍然在愛著——愛著他所愛的人,愛著所有愛他的人,也愛著生活,愛著生命。……好了,這個有些矯情又有點譁眾取寵的開場白,讓你讀起來感到不舒服或者彆扭,那還是言歸正傳,請你閱讀父親和他的戀愛時代吧。
作者簡介
丁曉平:男,1971年6月生,安徽懷寧人。1990年入伍。1996年畢業於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學系。解放軍出版社文藝圖書編輯部編輯。三次立功。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1989年發表處女作。主要著作有:詩集《寫在浪上》,報告文學《大路朝東》,紀實文學《鄧小平和世界風雲人物》、《感動中國》,傳記文學《記者之王:埃德加·斯諾在中國》。主編有“開國偉人印象叢書”(《毛澤東印象》、《周恩來印象》、《鄧小平印象》)。曾獲得各種獎勵20多項。策劃編輯的圖書《毛澤東自傳》、《小湯山日記》、《士兵志》等榮獲國家圖書獎特別獎、解放軍圖書獎和解放軍文藝獎等。
讀後感
讀完長篇小說《愛著:父親和他的戀愛時代》,並且提起筆來想寫一點自己的讀後感時,還尚未見過這部作品的作者丁曉平同志(只通過幾次電話)。不過,從我讀完這部長篇小說的直覺來把握,我感到,丁曉平同志是一位對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的年輕人。用一句眼下時尚的話來說,就是他對自己的父母充滿著愛。如果沒有這一點(對於文學來說,這也是最基本的一點),恐怕,我們現在難以讀到這樣一部自然流暢、親切動人的作品,儘管它是長篇小說,而不是紀實文學。翻開這本書,在"卷首語"中,就可看到作者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你千萬不要把這本書當作小說來看","寫的是一個真實的父親和他的戀愛時代"。這本書之所以有它的新意和價值,"它的力量就來自於父親的真誠、信任和愛,以及勇氣"。作者在這本書的"尾聲"中又寫道:"父親,在本書中或許只是一個符號。但父親畢竟是我的父親,我對他對母親的愛也與時俱進與日俱增"。從本書的"卷首語"到本書的"尾聲",作者對父親的情愛之深,不是已經溢於言表了嗎?但讀完這部書的全部時,那親情、那情愛,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父親在青年時代,與四個女子之間展開了一場戀愛、婚姻的故事,那是在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初,在日偽統治下的安徽農村。父親自幼成了孤兒,與奶奶相依為命,在鄉間訂了娃娃親。他十一歲的時候,臉上就留下了日本鬼子砍的傷疤,稍微長大,為了每月能掙三斗糙米養家餬口,當了個小警察。在他剛剛踏上社會時,遇上了同事親戚家的女孩安姐姐。安姐姐真心實意地愛他,卻被人惡語中傷而憂鬱死去。不久,鎮上的許二爺家的童養媳張玉蘭又對他一往情深,但父親不能接受她的愛,聽命於奶奶,與訂娃娃親的女子(也就是母親)結了婚。一天,父親在河裡救起一個輕生跳河的女孩林妹妹。林妹妹是一戶破落地主家的姑娘,慘遭日偽分子的侮辱。獲救之後,她對父親恩愛有加,但父親已有妻室,哪能相從?父親就帶著妻子遠走他鄉……
對於這樣一個本來就已經很生動的故事,作者又加以精心構思,巧妙地布局。丁曉平借用過去古文寫作的程式:起、承、轉、合,作為自己小說的章節序號,再以安姐姐、張玉蘭、林妹妹、逃兵,作為小說四章的題目,使得整部小說圍繞著這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起伏跌宕,展開了曲折委婉的故事情節的描繪。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小說把人物的個人情感生活與時代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而不是像某些作品那樣,抽去時代背景,而孤立地去寫什麼個人的愛。當父親被偽警察局長投進水牢;當父親"被日本侵略兵亂槍掃射";當父親被誣陷關進國民黨憲兵的木籠子;當父親被國民黨兵痞在火車上搜查……這些情節,都牽動著讀者的心。誠如作者在"尾聲"中所說,這部作品是"黑色時代留下的憂傷記憶","這一切恰好與那個最醜惡最無奈最混亂的時代有了時空上的吻合"。
丁曉平同志的這部作品,還想到,人們的經歷各不相同,同樣,人們父輩的經歷也千差萬別,對於父輩們的經歷,當然包括他們的戀愛、婚姻等等涉及個人情感生活方面的經歷,常常引起晚輩們的好奇,甚至把它作為一種個人隱私來加以窺視。如果晚輩們具有文學創作方面的才能,則又往往把父輩們的這些經歷當作一種文學創作的資源來加以開採、提煉。在這樣的一種開採、提煉中,一般的都會關照到這樣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在審美價值上要有一個正確的取向;二是對父輩們所處的時代要作歷史的、具體的分析,不能簡單的、主觀的與現實社會相比照,要理解彼時彼地。如果在這兩個方面作者有著比較嚴肅的、負責任的把握,那么,他寫的作品將會給我們帶來既有文學欣賞,又有歷史審視的雙重價值。我認為,丁曉平同志的這部作品,正是在這兩個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因而,才使他的這部長篇小說處女作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