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中
目錄
第一章它從遠古來第一節1.65億年前的證據
第二節中華始祖:蛇軀?鯢身!
第三節游弋在文化長河中的大鯢
第二章生物進化的“活化石”
第一節俗名喚作“娃娃魚”
第二節從水中到陸地
第三節形形色色的大鯢
第三章水環境中的王者
第一節有大鯢,就有好水
第二節山澗夜行俠
第三節名副其實的兩棲壽星
第四章生命的旅程
第一節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二節孕育新生
第三節盡心盡責的好父親
第五章危在旦夕的野生大鯢
第一節觸目驚心的生存現狀
第二節日漸萎縮的自然家園
第三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第六章大鯢要回家
第一節自然保護區:珍貴的家園
第二節規模龐大的人工養殖
第三節讓我們一起行動
後記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在全球6100多種現存兩棲類物種中,只有有尾目的蠑螈類最接近於祖先的形態,而蛙類等其他現存兩棲類,身體特徵已經非常特化,和兩棲類始祖的樣子已經相差很遠了。早期的蠑螈類化石在世界範圍內都只有零星發現,可靠的化石證據的稀缺,一直是其進化研究的一大障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蠑螈類化石出自北美,距今約6000萬年。而中國的蠑螈類化石僅在20世紀60年代的山東被發現過,最早的距今僅約1000萬年,還沒有恐龍生活的中生代的蠑螈類化石記錄。因此,人們一度認為包括大鯢在內的蠑螈類起源於北美。而近十幾年來,隨著大量的蠑螈類化石在我國相繼被發掘出土,中國已一躍成為中生代蠑螈類化石發現量最大、化石年代最古老的國家。1997年,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高克勤帶領的野外考察隊在河北鳳山盆地一帶進行發掘。這裡在20世紀70年代就曾經有過蠑螈類化石出土。可是時過境遷,當時的化石層卻怎么也找不到了。考察隊在山溝里一連很多天都沒有收穫,包括當年參與過化石挖掘的老隊員在內的整個考察隊束手無策。一天傍晚,天色將暗,大家都準備放棄離開了。一位考察隊員隨手拿起旁邊的一塊岩片,用地質錘敲打了一下,當他正準備扔掉時,又仔細看了一下。突然,一聲驚呼從他口中爆發出來,在場的人都朝他轉過頭去!
值得一看的好書(八)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