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讓我們懷揣著一顆潔淨的心,去聆聽那些浪跡塵世的山鬼的斷腸吟唱,去感悟那晨鐘暮鼓中唐宋詞的傳世精華。
作者簡介
向文凱,天涯ID脂硯齋生,生於江南,現處杭州。自幼喜詩詞,沉湎於古典文化,饕餮書卷以怡性情。將書寫當作新醅綠酒,點滴漸暖人心。二零零七年末於天涯社區開始連載《風花雪月——宋詞里緩緩而吟的才子佳人》,引發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幾經修改,今終成書。
目錄

【卷二】韋莊 秦婦吟秀才
【卷三】李煜 愁似江流,恨比天高
【卷四】歐陽炯 花間詞人的翹楚
【卷五】王禹偁磨坊里走出的詞人
【卷六】錢惟演 末代王侯,風雲氣短
【卷七】林逋 梅妻鶴子,萬世說君
【卷八】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卷九】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卷十】宋祁紅杏尚書,酒勸斜陽
【卷十一】歐陽修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卷十二】柳永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卷十三】王安石 千古一相王安石
【卷十四】王安國傷情悲歌,歷史將我遺忘太深
【卷十五】晏幾道 幾回魂夢與君同
節選
【卷一】溫庭筠 古時書生也作弊步入詞學的瓊林中,我們遇到的首位才子是一位書情聖手——開花間詞風的偉大詞人溫庭筠。他用那絕妙溫婉的筆觸,譜寫了眾多為當時文人所側目的“濃詞艷曲”,這使得他一時間風光無限,當之無愧地登上了花間鼻祖的寶座。整個晚唐及五代的詞壇,也因他而散發出一股撩人的春意。
溫庭筠少有才名,工於小賦且才思非常敏捷.每次作賦時,都是“八叉手而八韻成”,即把手叉八次的時間就可以作成一首八韻詩了,所以場中稱其為“溫八叉”。溫庭筠又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舊唐書》說他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估計實力可以和“曲有誤,周郎顧”的美男子周公瑾一較高下。因溫庭筠好吟風弄月善於描繪閨思幽情.其秀美的文字不由得給人們留下了一玉樹臨風的翩翩美男形象,然實際上並非如此。據《舊唐書》記載,溫庭筠貌醜且不修邊幅,被時人稱為“溫鍾馗”,其長相可謂勞苦功高,與宋時另一寫愁高手,亦因貌醜而被稱為“賀鬼頭”的賀鑄同病相憐。但溫庭筠似乎更要悲情一些,他的貌醜還延及到了後人。孫光憲《北夢瑣言》記載說,溫庭筠的孫子溫(豈頁),官至常侍,沒有什麼其他的特別才能,惟以隱僻繪事為己長。後來出遊至四川臨邛之地,本來打算憑此一技之長投身州牧門下,但被州牧所拒絕,而理由是因為溫(豈頁)長得很像他的爺爺溫庭筠,有鍾馗之貌,過於驚世駭俗。想來此事溫八叉即使地下有知,也只有徒呼奈何而已。
值得一看的好書(八)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