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部分團隊簡介面向中國:南京大學社會學學科的歷史與發展/周曉虹成伯清
第二部分代表性論文
社會學的修辭/成伯清
再訪涂爾幹現代經濟中道德的社會建構/汪和建
走向科學:英克爾斯“現代人研究”對我們的啟示/風笑天
農村勞動力的剩餘及其出路/宋林飛
遷徙的自由是如何失去的——1950年代中期的農民流動與戶籍制度/張玉林
從國家與社會關係看中國農民的政治參與?—毛澤東和後毛澤東時代的比較/周曉虹
影子選舉:河灣村村委會選舉觀察/謝燕清
共同體整合的制度環境:慣習與村規民約有關HX村的個案研究/周怡
團隊精神的傳統與再造/楊渝東
身體資本與身體的城市化——一項有關打工妹的社會適應研究/朱虹
農民工階層的特徵與社會地位/朱力
循環型城市社會發展模式:資源依賴型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社會學視角的理想類型建構/張鴻雁
值得一看的好書(八)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