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布衣素族
蕭道成是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蕭何居住在沛縣(今屬江蘇徐州),其孫侍中蕭彪免官後居住在東海郡蘭陵縣中都鄉中都里。西晉元康元年(291年),東海郡分出蘭陵郡。東晉初年衣冠南渡時期,淮陰令蕭整,渡過長江來到晉陵郡武進縣(今屬江蘇常州)的東城裡居住。當時寓居江南的北方人,都用北方本地的名字在南方設定命名,於是蕭道成一族便成了南蘭陵的蘭陵人。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蕭道成出生於晉陵郡武進縣東城裡老宅。蕭道成的父親蕭承之是劉宋時期著名武將。蕭道成儀表英俊,風姿特異。據說其顙頸像龍,聲似洪鐘,遍體布滿鱗紋。
蕭道成十三歲時,名士雷次宗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雞籠山立學館,他曾去就讀,學習《禮經》、《左氏春秋》等儒家經典。
戎馬生涯
元嘉十七年(440年),彭城王劉義康被廢黜,鎮守豫章(今江西南昌),蕭承之領兵駐防,蕭道成因而放棄學業隨軍南下。
元嘉十九年(442年),竟陵(今湖北天門)蠻人慾謀不軌,宋文帝派遣蕭道成率領偏軍討伐沔北蠻部。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蕭道成討伐北魏,兵至丘檻山。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蕭道成隨同雍州刺史蕭思話鎮守襄陽,衛戍沔北,征討樊、鄧等山中蠻部,任左軍中兵參軍。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圍困汝南(今河南駐馬店)主帥陳憲,朝廷派遣寧朔將軍臧質、安蠻司馬劉康祖前往援救,宋文帝讓蕭道成宣布聖旨,並授權節度諸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大敗蕭道成於莞山,並圍攻宋軍,形勢危急,最後還是順利返回京城。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蕭道成率領偏軍征討仇池國,攻克蘭皋戍、武興戍(今陝西略陽)。在離長安八十里時,梁州刺史劉秀之派遣司馬馬注前來協助,攻克了談堤城。敵人救兵趕到,蕭道成考慮到兵力不多又很疲憊,又聽說宋文帝駕崩,便燒城撤兵到南鄭(今陝西漢中)。襲封晉興縣五等男爵。
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年),蕭道成被授為江夏王大司馬參軍,隨府轉任太宰,升遷為員外郎、直閣中書舍人、西陽王撫軍參軍、建康令。新安王劉子鸞選拔僚佐,於是任蕭道成為北中郎中兵參軍,後為母守喪期滿後,被起用為武烈將軍,復任建康令,仍舊任中兵參軍。
景和元年(465年),任後軍將軍。同年,宋明帝劉彧即位,蕭道成升為右軍將軍。當時四方反叛,在二百七十四郡中擁護朝廷的只有丹楊郡,會稽太守、尋陽王劉子房及東部各郡都起兵造反。在危機面前,蕭道成被加輔國將軍,奉命東討,至晉陵,與叛軍前鋒程捍、孫曇馞等交戰,一日破敵十二壘,平定了叛亂。
徐州刺史薛安都投降北朝,派其兒子薛索兒攻擊淮陰,進逼青、冀二州,山陽太守程天祚舉城反叛,徐州刺史申令孫又投降了叛軍。宋明帝急忙派正在南部征戰的蕭道成北上,蕭道成在淮陰打敗薛索兒,追敵至徐州附近的鐘離,得勝回朝,朝廷委任蕭道成為驍騎將軍,封西陽縣侯,食邑六百戶。
蕭道成又改任巴陵王衛軍司馬,並隨之鎮守會稽(今浙江紹興)。這時,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又叛亂,從鄱陽沿著山道直入三吳,情勢十分緊張,蕭道成帶三千人堵截敵軍,軍械短缺,就用棕皮編成馬具裝,砍竹子充箭,夜晚舉著火把進軍,敵軍見火炬連綿不斷,嚇得不戰而逃。蕭道成被升遷為桂陽王征北司馬、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張永兵敗彭城(今江蘇徐州),淮南勢孤力弱,宋明帝於是任蕭道成為假冠軍將軍、持節、都督北討前鋒諸軍事,鎮守淮陰(今江蘇淮安)。
泰始三年(467年),沈攸之、吳喜等北伐軍隊兵敗於睢口,蕭道成奉命解圍淮北,升任督南兗、徐二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
泰始五年(469年),進任督兗、青、冀三州。泰始六年(470年),任黃門侍郎,領越騎校尉,沒有接受。復授冠軍將軍,留本任。
宋明帝駕崩時,遺詔任蕭道成為右衛將軍,領衛尉,加衛兵五百人。他與尚書令袁粲、護軍將軍褚淵、領軍將軍劉勔共掌機事。又別領東北選事。不久後解衛尉職,加侍中,領石頭戍軍事。
入朝執政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桂陽王劉休范反叛朝廷,蕭道成帶兵平叛,取得勝利,由於平叛有功,蕭道成晉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禁衛軍,督五州軍事,形成了他獨掌朝政的局面。當時,他與袁粲、褚淵、劉秉號稱“四貴”。此後,劉宋皇室成員為爭權自相殘殺,朝廷實權漸集於蕭道成。
元徽四年(476年),蕭道成升任尚書左僕射(宰相)。同年七月,久蓄逆志的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劉景素,自恃是宋文帝長孫,又有勤王之功,意欲奪取帝位。蕭道成果斷征討,激戰於京口萬歲樓下,後劉景素兵敗被斬。
專政建國
元徽五年(477年)六月,天氣炎熱,蕭道成在家赤膊午睡,後廢帝劉昱闖了進來,用骨箭射中他的肚臍。蕭道成經過這次驚嚇,知道再也不能輔佐這樣的昏君。他命令越騎校尉王敬則收買皇帝侍從楊玉夫、楊萬年等二十五人,伺機殺死劉昱。
七月七日,劉昱微服外出,晚上喝得酩酊大醉才回仁壽宮就寢。睡前命令侍從楊玉夫說:“今天是七月七,你看見織女和牛郎相會時就來向我報告,看不見就把你殺掉。”楊玉夫知道大禍將臨,於是決定先下手將其殺死。待劉昱睡熟後,楊玉夫一刀將劉昱的頭砍下。蕭道成知道後立馬騎赤龍馬入宮,擁安成王劉準為帝,史稱宋順帝,改元升明。蕭道成進位侍中、司空、錄尚書事,任驃騎大將軍,總掌軍國大權。後加太傅。
袁粲、劉秉不滿蕭道成專權,合謀將其消滅,準備於十二月二十三日舉事。事泄,蕭道成搶先下手,殺死袁粲、劉秉,清除了奪取皇位道路上的兩個政敵。 隨後又誅滅忠於宋室的荊州刺史沈攸之、鎮北將軍黃回等人。
升明三年(479年)三月初二日,宋順帝任命蕭道成為相國,總領百官,封給他十個郡的封地,號稱齊公,頒賜九錫,讓他仍然擔任驃騎大將軍、揚州牧、南徐州刺史等職。 同年四月,宋順帝頒詔,禪位於蕭道成。蕭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稱帝,國號齊,是為齊高帝,改元建元,史稱南齊。
因病駕崩
建元四年(482年)二月,蕭道成身患重病。 同年三月初八日,蕭道成在臨光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在位四年。四月初六日,公卿大臣為蕭道成上諡號為高皇帝,廟號太祖。四月二十二日,葬於武進縣的泰安陵。
為政舉措
政治
蕭道成從小就關心百姓疾苦,即位之後,他革除了宋孝武帝以來的諸多暴政,下詔“修建儒學,精選儒官”,招攬人才。削除部曲私兵,限制將吏隨身護衛人數,下令整頓戶籍。禁止宗室封山占水,與民爭利;減免一些賦役,安撫流民,朝政較嚴明,官民始得安業。 蕭道成提倡節儉自奉,反對奢靡,並以身作則,將宮殿、御用儀仗等凡用金、銅製作的器具全部用鐵器替代,衣服上的玉佩、掛飾等統統取消。禁止民間使用各種華麗飾物,不得將金銀製成金箔銀箔,馬鞍等不能使用金銀裝飾,不能用金、銅鑄像,甚至不準織繡花裙,不準穿著錦鞋等。這種要求和做法“歷代所未有”。齊高帝臨終前,囑咐太子蕭賾:要警惕晉朝及劉宋皇室手足相殘的教訓,在治理國家,愛護同室兄弟方面要做好,國家政治穩定,經濟就會復甦。
軍事
蕭道成即位後,為了加強建康城的防務,於建元二年(480年)著手改建建康城牆,用磚砌築。這樣,建康城才成為真正堅固的堡壘,城郭大為改觀。所以說,建康都城磚砌城牆始於南齊一代。自從晉朝以來,建康宮室的外城只是用竹籬環繞,有六個大門。適逢有人揭開白虎樽的蓋子,飲酒進言說:“建康白門三層關,竹籬穿破不完全。”齊高帝聞言有所觸動,命令改建城牆,形成了以中軸線為基準、主要建築物左右對稱都城風格。建康城的這種布局,又成為了以後北魏重建洛陽城的範本。
文化
蕭道成博學、有文才、擅長草隸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在文學上亦有一定造詣,其文體和風格與謝莊相近,而文學主張更推崇西晉的陸機、潘岳。他的愛好和提倡,對齊初的文風有一定影響。 除了書法以外,蕭道成還是一個圍棋愛好者。據記載,“齊高帝常與直閣將軍周覆、給事中褚思莊共棋,累局不倦。蕭道成還親自撰寫圍棋著作,曾有《齊高棋圖》二卷問世,是史載首位親自著作圍棋書的皇帝。
人物評價
總評
蕭道成少有大志,喜怒不形於色,胸有四海之心;長得儀表英異,寬額方臉,聲如洪鐘,身高七尺五寸,遍體有魚鱗紋。
蕭道成革除暴政,清明政治;興辦學校,培養人才,重視禮教;減免租稅,讓百姓休養生息;反對奢侈,大興節儉之風。 借鑑了劉宋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本,不要手足相殘。他臨死前,要求其子蕭賾繼續其方針。蕭賾遵其遺囑,繼續統治國家,使南朝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
歷代評價
蕭子顯:太祖基命之初,武功潛用,泰始開運,大拯時艱,龍德在田,見猜雲雨之跡。及蒼梧暴虐,釁結朝野,百姓懍懍,命懸朝夕。權道既行,兼濟天下。元功振主,利器難以假人,群才戮力,實懷尺寸之望。豈其天厭水行,固已人希木德。歸功與能,事極乎此。雖至公於四海,而運實時來;無心於黃屋,而道隨物變。應而不為,此皇齊所以集大命也。 ( 《南齊書》)②於皇太祖,有命自天,同度宇宙,合量山淵。宋德不紹,神器虛傳。寧亂以武,黜暴資賢。庸發西疆,功興北翰,偏師獨克,孤旅霆斷。援旆東夏,職司靜亂;指斧徐方,時惟伐叛;抗威京輦,坐清江漢。文藝在躬,芳塵淵塞。用下以才,鎮民以德。端己雄睟,君臨尊默。苞括四海,大造家國。 ( 《南齊書》)
李延壽:齊高帝基命之初,武功潛用。泰始開運,大拯時艱。及蒼梧暴虐,釁結朝野,而百姓懍懍,命縣朝夕。權道既行,兼濟天下。元功振主,利器難以假人;群方戮力,實懷尺寸之望。豈惟天厭水行,固已人希水德,歸功與能,事極乎此! ( 《南史》)
軼事典故
一語成讖
傳說蕭道成小時候舊宅的門前,有一棵很大的桑樹,樹的形狀像皇帝出巡時的華蓋。蕭道成喜歡在樹底下與小夥伴們玩耍,他的堂兄蕭敬宗跟他開玩笑說:“這棵樹就是為你長的。”意為你以後是要當皇帝的,這話雖然有些牽強,但後來卻成了事實。
親屬成員
家族世系
蕭何->酇定侯蕭延->侍中蕭彪->公府掾蕭章->蕭皓->蕭仰->御史大夫蕭望之->光祿大夫蕭育->御史中丞蕭紹->光祿勛蕭閎->濟陰太守蕭闡->吳郡太守蕭永->中山相蕭苞->博士蕭周->蛇丘長蕭矯->州從事蕭逵->孝廉蕭休->廣陵府丞蕭豹->太中大夫蕭裔->淮陰令蕭整->即丘令蕭雋->輔國參軍蕭樂子->蕭承之->蕭道成
父母
父親:宣皇帝蕭承之
母親:宣孝皇后陳道正(《南史》作陳道止)
兄弟
大哥 衡陽元王蕭道度
二哥 始安貞王蕭道生 :其子蕭鸞即位為皇帝後追封其為景皇。
后妃
高昭皇后劉智容,生齊武帝蕭賾、豫章文獻王蕭嶷
羅太妃,生武陵昭王蕭曄
任太妃,生安成恭王蕭暠
何太妃,生始興簡王蕭鑒、宜都王蕭鏗
謝貴嬪,生臨川獻王蕭映、長沙威王蕭晃
陸修儀,生鄱陽王蕭鏘、晉熙王蕭銶
袁修容,生桂陽王蕭鑠
區貴人,生衡陽王蕭鈞
張淑妃,生江夏王蕭鋒、河東王蕭鉉
李美人,生南平王蕭銳
子侄
• 兒子
長子 齊武帝蕭賾,母高昭皇后劉智容。
次子 豫章文獻王蕭嶷,母高昭皇后劉智容。
三子 臨川獻王蕭映,母謝貴嬪。
四子 長沙威王蕭晃,母謝貴嬪。
五子 武陵昭王蕭曄,母羅太妃。
六子 安成恭王蕭皓,母任太妃。
七子 鄱陽王蕭鏘,母陸修儀,494年被齊明帝所殺。
八子 桂陽王蕭鑠,母袁修容。
九子 未命名,早亡。
十子 始興簡王蕭鑒,母何太妃。
十一子 衡陽王蕭鈞,母區貴人,出繼伯父衡陽元王蕭道度。
十二子 江夏王蕭鋒,母張淑妃。
十三子 未命名,早亡。
十四子 未命名,早亡。
十五子 南平王蕭銳,母李美人。
十六子 宜都王蕭鏗,母何太妃。
十七子 未命名,早亡。
十八子 晉熙王蕭銶,母陸修儀。
十九子 河東王蕭鉉,母張淑妃。
• 女兒
長女 義興憲公主,下嫁沈文和
次女 淮南長公主,下嫁王暕
三女 吳郡宣公主,下嫁王彬
侄子
1.侄子
齊明帝蕭鸞,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
始安靖王蕭鳳,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
安陸昭王蕭緬,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
史料記載
《南齊書·卷一·本紀第一》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南史·卷四·齊本紀上第四》
中國歷代皇帝之南朝皇帝
王朝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年號 | 統治時間 |
---|---|---|---|---|---|
南宋 | 高祖 | 武皇帝 | 劉裕 | 永初 | 420年—422年 |
劉義符 | 景平 | 423年 | |||
太祖(初謚中宗) | 文皇帝(初謚景皇帝) | 劉義隆 | 元嘉 | 424年—453年 | |
劉劭 | 太初 | 453年 | |||
世祖 | 孝武皇帝 | 劉駿 | 孝建、大明 | 453年—464年 | |
劉子業 | 永光、景和 | 465年 | |||
太宗 | 明皇帝 | 劉彧 | 泰始、泰豫 | 465年—472年 | |
劉昱 | 元徽 | 436年—476年 | |||
順皇帝 | 劉準 | 升明 | 476年—479年 | ||
南齊 | 太祖 | 高皇帝 | 蕭道成 | 建元 | 479年—482年 |
世祖 | 武皇帝 | 蕭賾 | 永明 | 482年—493年 | |
蕭昭業 | 隆昌 | 493年—494年 | |||
海陵恭王 | 蕭昭文 | 延興 | 494年 | ||
高宗 | 明皇帝 | 蕭鸞 | 建武、永泰 | 494年—498年 | |
東昏煬侯 | 蕭寶卷 | 永元 | 499年—500年 | ||
和皇帝 | 蕭寶融 | 中興 | 501年—502年 | ||
南梁 | 高祖 | 武皇帝 | 蕭衍 | 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 502年—549年 |
蕭正德 | 正平 | 549年 | |||
太宗 (初謚高宗) | 簡文皇帝(初謚明皇帝) | 蕭綱 | 大寶 | 549年—551年 | |
蕭棟 | 天正 | 551年 | |||
蕭紀 | 天正 | 552年—553年 | |||
世祖 | 元皇帝 | 蕭繹 | 天正、承聖 | 552年—554年 | |
肅宗 | 閔皇帝 | 蕭淵明 | 天成 | 555年 | |
穆宗 | 孝成帝 | 蕭方智 | 紹泰、太平 | 555年—557年 | |
蕭莊 | 557年─560年 | ||||
宣皇帝 | 蕭察 | 大定 | 555年—562年 | ||
明皇帝 | 蕭巋 | 天保 | 562年—585年 | ||
孝靖皇帝 | 蕭琮 | 廣運 | 586年—587年 | ||
陳 | 高祖 | 武皇帝 | 陳霸先 | 永定 | 557年—559年 |
世祖 | 文皇帝 | 陳蒨 | 天嘉、天康 | 559年—566年 | |
陳伯宗 | 光大 | 566年─568年 | |||
高宗 | 宣皇帝 | 陳頊 | 太建 | 568年—582年 | |
長城煬公 | 陳叔寶 | 至德、禎明 | 582年—589年 |
中國古代名人(三)
古代之文化名人,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歷名山勝境乃其本生所願。他們放蕩不羈,他們悠然自樂,他們憂國憂民。他們當中有詩人,有學者,有為官者,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步。我們要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宋孝穆帝—劉翹 | 興寧陵 | 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
宋武帝—劉裕 | 初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
宋少帝—劉義符 | 江蘇省南京市 | |
宋文帝—劉義隆 | 長寧陵 | 江蘇省江寧蔣山 |
宋孝武帝—劉駿 | 景寧陵 | 江蘇省江寧岩山 |
宋前廢帝—劉子業 | 江蘇省江寧龍山 | |
宋明帝—劉彧 | 高寧陵 | 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
宋後廢帝—劉昱 | 蒼梧王墓 | 江蘇省江寧壇西 |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 | 遂寧陵 | 江蘇省江寧 |
齊宣帝—蕭承之 | 萬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高帝—蕭道成 | 泰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武帝—蕭賾 | 景安陵 | 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
齊文帝—蕭長懋 | 崇安陵 | 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
鬱林王—蕭昭業 | 鬱林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海陵王—蕭昭文 | 海陵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景帝—蕭道生 | 修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明帝—蕭鸞 | 興安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東昏侯—蕭寶卷 | 東昏侯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和帝—蕭寶融 | 恭安陵 | 江蘇省南京黃山 |
梁文帝—蕭順之 | 建陵[南梁]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武帝—蕭衍 | 修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簡文帝—蕭綱 | 莊陵 | 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
梁昭明帝—蕭統 | 安陵 | 江蘇省南京市 |
梁元帝—蕭繹 | 江蘇省江寧 | |
梁宣帝—蕭察 | 平陵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梁孝明帝—蕭巋 | 顯陵[西梁]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陳景帝—陳文贊 | 瑞陵 | |
陳武帝—陳霸先 | 萬安陵 | 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
陳文帝—陳蒨 | 永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
陳廢帝—陳伯宗 | 臨海王墓 | |
陳宣帝—陳頊 | 顯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
陳後主—陳叔寶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明元帝—拓跋嗣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太武帝—拓跋燾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文成帝—拓跋浚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獻文帝—拓跋弘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孝文帝—元宏 | 長陵[北魏] | 河南省孟津邙山 |
魏宣武帝—元恪 | 景陵[北魏]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魏孝明帝—元詡 | 定陵[北魏] | 河南省登封嵩山 |
魏孝莊帝—元子攸 | 靜陵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安定王—元朗 | 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 |
魏孝武帝—元修 | 雲陵 | 陝西省富平 |
魏孝靜帝—元善見 | 河南省安陽漳水 | |
魏文帝—元寶炬 | 永陵[西魏] | 陝西省富平 |
齊神武帝—高歡 | 義平陵 | 河南省臨漳漳水 |
齊文襄帝—高澄 | 武寧陵 | 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
齊孝昭帝—高洋 | 文靖陵 | |
齊武成帝—高演 | 永平陵 | |
齊後主—高湛 | 陝西省安康 | |
周文帝—高緯 | 成陵 | 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
周閔帝—宇文泰 | 靜陵 | 陝西省富平 |
周閔帝—宇文覺 | 昭陵 | |
周武帝—宇文邕 | 孝陵[北周] | 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
周宣帝—宇文贇 | 定陵[北周] | |
周靜帝—宇文闡 | 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