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刀客舉義
1893年11月26日,出生於陝西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一戶農民家裡,幼名長久。父親楊懷福,母親孫一蓮,以農業為主,父親兼做木匠活。因家境貧寒,久娃唯讀過兩 年私塾,12歲被介紹到一個飯館當雜工混口飯吃,主要是拉風箱燒火。
1908年,父楊懷福因殺人被清政府絞殺於西安。14歲的楊虎城向會館借了一輛獨輪手推車,披星戴月一步步地步行200里將父親的遺體推回甘北村。因無錢安葬,還是鄉民湊錢才草草安葬。後來在家鄉組織一個喪葬互助組織孝義會。當年中秋擴大為以打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會眾參加陝西民軍向字營與清軍作戰。袁世凱成為總統後,裁減民軍,他當兵兩年後退伍回鄉。當年去姑母家所在的村莊,打死來收債的惡霸秀才李楨,遂落草上山,又攔截了一批稅款,買了一支曼利夏步槍(M1895斯太爾-曼利夏步槍),逐漸擁有六、七條槍,百十號人,成為同州一帶著名的刀客。
1915年,率眾參加陝西護國軍,在華縣、華陰等地截擊袁軍。
1916年,所部被編為陝西陸軍第3混成團第1營,任營長。後陳樹藩為陝西督軍,通緝同盟會會員李歧山、楊仁天、曹毓生等。李歧山等人為躲逮捕逃到楊虎城的軍中共謀反陳。陳樹藩得知後勒令楊虎城將李歧山等人交出,楊沒有從命。陳又以提升楊為團長,擴編部隊,增加武器等為條件希望楊將人交出,都被楊虎城拒絕。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豎立護法的旗幟,于右任在陝西三原設立陝西靖國軍司令部,楊虎城順勢參加護法戰爭,任陝西靖國軍左翼軍支隊司令。北洋政府組織八省援陝,企圖圍殲陝西靖國軍,他率6000餘眾在關山東北的界方和陳樹藩所部萬餘人血戰六晝夜,打破了北洋軍的進剿。
1920年,直系曹錕取代皖系段祺瑞後,改變手法,對陝西靖國軍採取分化手段,不久,靖國軍大部接受改編,唯有楊虎城以保存革命人格為理由拒不接受改編。靖國軍大部被收編後,總司令部不復存在,于右任被迫離開三原。楊虎城乃接於到武功駐地,重建總司令部,於委任楊為第三路軍司令,所部改編為4個團。這時他在法門寺截獲甘軍陸洪濤部33馬車軍械,共有步槍1000餘支,子彈60萬發,實力大為充實。
1922年5月,為消滅陝西靖國軍,北洋軍組織3萬大軍圍攻武功,他血戰20多天后終於戰敗,西退鳳翔。為保存革命火種,帶隊跋涉一千數百里,擊敗圍追堵截的各路敵軍,到著名的沙陀國--井岳秀的勢力範圍延安尋求庇護。這種孤忠之情使他受到國民黨的很大讚譽,孫中山親自為他辦理的正式的入黨手續。功罪三秦。
1924年冬,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與胡景翼將軍、孫岳共組國民軍,楊虎城以陝北國民軍前敵總指揮名義率部南下,與劉鎮華的鎮嵩軍和麻振武部在渭北激戰。
1925年5月,支持驅逐吳新田運動,在岐山、寶雞地區重創向漢中撤退的陝西督辦吳新田部。孫岳的國民三軍入陝後,遂任國民軍第3軍第3師師長,當時所部8000精兵,兵強馬壯。他通過在榆林認識的中學校長杜斌丞,聘共產黨員魏野疇在其舉辦的三民軍官學校和所屬部隊任職 。1926年北方的吳佩孚和張作霖聯合對蘇聯支持的國民軍開戰,同年廣州的蘇聯顧問為支持北方國民軍開始北伐,吳佩孚一方面以其主力布防於長江一線固守,一面抽調兵力北進,聯合紅槍會,於3月一舉擊潰國民二軍軍長兼河南省省長岳維峻,國民二軍10萬人馬敗退豫西。劉鎮華趁機東山再起,恢復了“鎮嵩軍”的旗號,召集舊部、土匪、紅槍會等扼守豫西幽谷關,一戰消滅國民二軍7萬之眾,餘眾瓦解。吳佩孚委任劉鎮華為所謂的陝甘剿匪總司令,以消滅陝西的國民軍,清除其側背之隱患。劉鎮華在豫西糾集原“鎮嵩軍”舊部,以“打到西安去升官發財”為號召,收編豫西土匪、紅槍會一些地痞流氓,組成了八個師,號稱10萬人的烏合之眾,向陝西西安進攻。 時任陝西軍務督辦的李虎臣集合了國民二軍留在陝西的第十師的一部和陝西陸軍四師的兩個團,總兵力不到5000人。李虎臣向楊虎城求援。李在電話里對楊說:“你來我就守,你不來我就走。”楊虎城遂與朱子敏、鄧寶珊、田玉傑等進行了緊急磋商,對當時國內軍事政治形勢作一研究,一致認為保衛西安,抗擊‘鎮嵩軍’對聲援廣東革命政府北伐,有重要戰略意義,決定順應全國革命趨勢,拯救陝西,進軍西安。”四月16日,楊部第6旅旅長馮欽哉趕到西安,兩天后,楊虎城也進入西安。遂拉開了北伐三大守城戰之首,歷時八個月,餓死6萬人的西安防禦戰的序幕(具體見詞條西安圍城)。
1926年4月28日劉鎮華率“鎮嵩軍”抵達西安。到5月15日,劉軍攻占城西三橋,完成四面包圍,西安攻防戰接連出現激戰,西安保衛戰由此開端。東關地區,鏖戰慘烈,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殺。8月,城內彈缺糧盡,已陷危境,但西安城內軍民仍在堅守。曾親歷圍城的趙文杰在《西安城堅守記》中描述:“10月中旬,突降大雪,居民饑寒交迫,餓死者與日俱增,有一天路斃的竟達數百人。街頭可以看到倚門而立的、坐於牆角的、躺於路上的、均系餓死之人。入冬以後,更是餓殍載道,無人收埋。這時,西安已經沒有狗了。(入夜)除城上間有火光外,城內一片漆黑,形同死城。”
9月,馮玉祥從蘇聯回到綏遠,在向全國發表參加國民革命宣言後就任國民聯軍總司令。于右任以在陝國民二三軍臨時總司令的名義通電全國,怒斥劉鎮華為“殘忍暴酷慘無人道之人”。17日,五原誓師後,國民聯軍開始兵分兩路解西安之圍。援陝總指揮孫良誠率部由銀川、固原、平涼入陝,經長武、彬縣,10月初抵達乾州,在鹹陽以東猴兒寨、三橋一帶與鎮蒿軍展開激戰,雙方血戰40多天不分勝負。最後,國民聯軍派出奇兵繞過南山直搗韓森寨敵軍司令部。那些日子,處在最困難時刻的西安軍民甚至可以聽到西北方向隆隆的炮聲,人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徹夜不眠。十一月27日,楊虎城和李虎臣站在西安城牆上已可以看到國民聯軍的進攻,他們下令城內部隊全線出城反擊。入夜,城外火光四起,槍炮隆隆,城內居民披衣達旦,靜候佳音。28日凌晨,鎮嵩軍全線崩潰,上午7時,西安四門洞開,被圍8個月之久的西安城解圍。戰後西安大祭,楊虎城將軍含悲手書一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滿三秦,怨滿三秦”。
由於馮玉祥曾在1921年入陝,設計殺害了靖國軍中最有能力的將領郭堅,在陝西軍人中留下了極惡劣的印象。1926年11月29日,在解圍的第二天他就率領疲憊不堪的部隊離開西安,轉移到渭北一帶休整。他自己則僅帶了一名隨從未通知任何人(連家人都未通知),悄悄離開了部隊來到富平一位友人家中潛住。以此向廣大陝西民眾表示自己的引咎,表示自己不擬再幹了。他的部下孫蔚如1942年說:“城圍解之二日,虎城潛離部隊,慮不容於馮公也。”圍城期間他曾作了這樣一首詩:千古詩人為寫憤,風花雪月做陪襯;我本多愁多病身,目不識丁也來混。楊虎城在解圍後說:“我這樣一個人,率領著這樣的部隊,實際上等於廢物,以這樣的廢物而勉強完成堅守西安的政治任務,已經算最高限度地發揮了作用,到此時不能不就此下台了。”
中原搏殺
1927年初,應馮玉祥的邀請,就任國民軍聯軍第10路軍司令,鏇改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0軍軍長,率部東出潼關會攻河南。5月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受鹿鍾麟節制,指揮龐炳勛、王鴻恩、呂秀文三個軍,在隴海路東段歸德、徐州之間,和直魯聯軍 徐源泉、褚玉璞、孫殿英、張敬堯等八個軍作戰。終以雙方力量懸殊,傷亡過重,加上國民聯軍第11軍姜明玉柳河在後方叛亂,歸路斷絕,被迫轉至皖北太和縣、河南鹿邑一帶休整 。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拒絕在所部“清黨”。他對南京派來的反共大同盟系統的韓鎮聲說:你我都是南漢宸的朋友,而你和他的關係比我還早,儘管政治道義不同,但首先要照顧朋友間的道義。1928年11月就任第二集團軍暫編第21師師長。次年蔣介石與馮玉祥關係瀕於破裂,他感到馮玉祥一直拿他當雜牌炮灰,隨率部附蔣,任新編第14師師長,駐防河南。蔣馮戰爭中守備南陽,擊敗劉汝明的進攻。
1929年冬,擔任蔣介石討逆軍第五路總指揮的唐生智在洛陽以西剛剛打敗了馮軍主力後,卻又與馮玉祥攜手言歡,自封為“護黨救國軍”總司令通電討蔣。唐率主力由平漢線南下,進攻武漢,總司令部設在駐馬店。唐的討蔣通電事先並未徵得楊虎城的同意,而列入了楊的名字。當時楊虎城正在淅川,他說:“唐孟瀟太看不起人了!我革命的時候,你還是北洋軍閥的小嘍囉。對蔣介石造反沒有什麼不可以,但至少你應當事前和我商量商量,你這樣搞太看不起人了!我跟蔣是雜牌,跟你唐孟瀟也是雜牌,你們雙方都是軍閥,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楊虎城雖對唐不滿,但為了爭取主動,也未通電否認,只是電告當時任楊部駐南京的辦事處處長李志剛向蔣方表示否認。蔣介石對唐生智的突然叛變,十分驚慌,認為如果唐軍進入武勝關,湖南的何鍵也會起來回響,會攻武漢。如果武漢失守,他就丟了半壁江山。他派劉峙為江右討逆總指揮,在河南信陽一帶布防消極堵截。蔣令楊虎城留一部守南陽外,主力開赴信陽歸劉峙指揮。由於當時,蔣系駐紮在河南的一些部隊對唐的態度都不明朗,楊虎城也就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後來,蔣又令楊守住南陽,相機向唐右側背進攻。楊虎城卻回電要向唐的大本營駐馬店進攻。蔣回電說:“估計兄部兵力單薄,不能負此重任,如兄由此決心,即照此執行 。”
當時因為大雪,部隊調不回來,能使用的不超過三個團的兵力,而且武器都較差,楊虎城毅然決定偷襲駐馬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以致命打擊。1930年元旦,楊虎城攻入駐馬店唐軍司令部,並挫敗了敵軍的多次反攻。
當蔣介石、劉峙初接到楊虎城告捷的電報時,還不信楊虎城建了這么大的奇功。據說劉峙還疑惑楊虎城與唐生智設立圈套,誘殲第一師的主力,遲遲不進,因而一再電詢進入市內的是否正規部隊,進去了多少,龔浩、劉興兩師是否動搖。直到唐生智部與楊虎城部激戰一晝夜後,龔浩、劉興兩師離開平漢線轉移到駐馬店以東地區時,劉峙才派鐵甲車到確山來聯絡。第一師與十七師在確山會師後,首先決定將龔浩、劉興兩師包圍於駐馬店東郊而殲滅之。1930年1月9日,唐生智通電下野,表示悔過。1月13日,劉峙通電宣布,“討唐任務已告完畢”。在討唐戰爭中,蔣介石原來把楊虎城當陪襯用,計畫只要求楊部能側擊唐軍的右翼,協助劉峙主力作戰。不成想楊虎城竟獨挑了大梁,用奇襲戰法一舉解決了戰爭的全局,實在出乎意料。當收到楊的報捷電後,蔣除復電對楊備極嘉獎並著查報有功官兵以憑敘獎外,並立即批發了獎金10萬元;接著明令把十七師擴編為第七軍,由楊虎城任軍長兼十七師師長。
為了表彰楊虎城在討唐戰爭中所立奇功,南京國民政府於1930年1月和2月先後授予楊虎城二等、三等寶鼎勳章各一枚。 駐馬店戰役是楊虎城軍事生涯中的傑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自從軍以來,獨立策劃發動的規模最大、繳獲最多、影響最大的成功戰例。從戰役的策劃、發動、實施,處處表現出楊虎城這個沒有受過系統文化、軍事教育的所謂粗人,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高超嫻熟的軍事指揮能力;機敏果敢的決策力和身先士卒的勇敢精神。駐馬店戰役是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名傑出軍事家的標誌。
1930年蔣馮閻戰爭中,相繼任蔣軍第7軍軍長、第17路軍總指揮,在平漢線正面堵擊馮軍,9月間張學良率兵入關後,戰爭勝負以定,他率部攻擊馮軍宋哲元部於洛陽一帶,並占領潼關,截斷了西北軍向後方的退路,導致稱雄一時的馮玉祥部西北軍被重重包圍,全軍瓦解,作為一個集團自此除名。楊虎城率軍抵達陝州時,接到蔣介石的電報,囑楊虎城準備組織陝西省政府。1930年10月24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通過了任命楊虎城為陝西省政府主席的決議。
主政陝西
楊虎城非蔣介石的嫡系,更非親信,合作時間不過兩年。蔣介石之所以將陝西省交其管理,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因素:一、蔣介石系統發源於中國的南方,其本人又是南方人,在北方缺乏社會基礎;而西北特別是陝西曾是北洋政府和馮玉祥的大後方;這些力量都需要清除。二、陝西地方文化沉澱太厚,知識層面非常敏感,地方人士本身不團結但還排外,外籍官員不易統治。蔣嫡系的陝籍將領關麟征、杜聿明、張耀明等資歷太淺,不孚眾望,在地方沒有號召力。三、陝西自民國以來一直戰亂不斷,加之災荒接連,1929年(民國18年)剛剛遭遇了特大旱災,餓死百姓無數。 經濟上問題很大,決不是什麼富庶之地。四、楊虎城是馮玉祥的叛將,用他來對付馮在西北的殘餘力量比較適宜;楊在陝西征戰多年,特別是西安守城後在地方享有一定的聲望和社會基礎;楊本身沒有文化,人雖“不粗”,但還是一介武夫,打仗可以,治省未必可以,搞得不好了隨時撤掉即可。由於有這些考慮,陝西的政權就交給了楊虎城。蔣楊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進入“蜜月”期。
楊虎城對整個形勢認識很清楚,他對蔣的基本方針是,在其不危及根本利益時,以服從合作為主;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實地里自搞一套。據時任秘書的米暫沉說:在蔣介石任命他為陝西省主席後,楊虎城除考慮將來施政的方針和主要措施外,也同他的一些重要幹部研究過十七路軍以後的出路問題。他當時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同蔣介石合作打垮了馮玉祥,使我們取得了陝西地方政權。但蔣介石之所以把陝西政權交給我們,是形勢所迫不能不如此。
岳維峻太不成器了,蔣介石多年的培養落了空。在蔣的嫡系中還沒有適當人選可以擔任這一任務,而且地方情況這樣複雜,很不容易搞好,非利用我們不可。但情況已經很明顯,蔣介石對我們是不放心的,我們後面不是已有劉鎮華的胞弟劉茂恩等部隊跟著來了嘛。因此,今後我們的問題,將是如何對付蔣介石的問題了。換言之,蔣介石將成為我們主要的敵人。但是,對於蔣介石絕不能予以絲毫的低估。蔣的背後有著各帝國主義列強和江浙財團的支持,他一手把持中央,黨、政、軍大權集一身;有軍隊,有官,有錢,還有特務。
幾年以來,一個個軍閥都在他手裡失敗了。武漢政府最後也投降了南京。以廣東而論,有胡漢民、汪精衛這樣足資號召的人物,有充足的財力和兵力,仍不免屢起屢仆;桂系和張發奎也是這樣,唐生智更無論矣。這一次閻、馮兩個最大的軍事集團聯合起來反蔣,並得到桂系集團的遙相聲援,還加上汪精衛等一批國民黨中央委員搞出擴大會議這樣的招牌,另立了中央政府與南京對抗。可以說幾乎包羅了絕大部分的地方軍閥勢力和在野政客,結果這一聯合反蔣仍不免一敗塗地。除此之外,地方勢力中還頗具實力的只有張學良了。
但可以推論,今天的張學良也絕不是蔣介石的對手。等而之下,就不值一提了。 閻、馮反蔣的失敗,證明蔣介石絕不是中國的其他軍閥可以打垮的,縱使幾個軍閥聯合起來像閻、馮、桂那樣,結局仍會被蔣收買、分化而各個擊破。我們作為一個軍事團體,比之閻、馮、張、桂、陳濟棠、唐生智都差得很多。以我們的軍事力量和蔣鬥爭,根本不夠條件;又有什麼人有聯合的條件?因此,他的結論是:和蔣鬥爭,首先必須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做法。蔣在政治上弱點很多,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點,方可站住腳。如果需要取得外力的合作,只有中國共產黨。對其他的地方軍事反蔣力量不能有過高的期望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積極主張抗日。1932年1月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1933年曾請纓抗日,遭冷遇。同年6月,所部與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達成互不侵犯默契,簽署《漢中密約》。
1935年任陝西綏靖公署主任,奉令調兵在陝南阻截紅25軍,遭到痛擊(旅長唐嗣桐被殺害,並命人將唐嗣桐葬於蒲城。親自為唐嗣桐提碑文,碑文落款為楊虎城,現保存於蒲城文廟。唐嗣桐後人每年都會祭拜)。同年4月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1935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中央監察委員 。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趁蔣介石親臨西安督逼東北軍和第17路軍“剿共”時,在與張學良多次向蔣進諫無效後,於12日同張發動兵諫(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並以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經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參與談判,與蔣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定。
1937年1月被南京國民黨政府撤職留任。6月被迫出國“考察”,遊歷美、英、法、德等國,宣傳抗日主張。“七七事變”,盧溝橋抗戰爆發後,多次向蔣介石發電,要求回國抗日,遭拒絕。
1937年11月底由法國回到香港,準備參加抗日工作。隨後被誘至南昌囚禁。先後關押於湘、黔、川等地。
虎城被害
西安事變後,楊虎城失去了對西北軍控制,被迫去歐洲“出國考察”,繼續批評國民政府。七七事變後,楊虎城多次致電要求回國參加抗戰。1937年12月他偷偷回國,和秘書、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軟禁。此後一直被關押12年。其間,楊虎城小女兒出生,妻謝葆貞病死。1949年,轉向親共之李宗仁下令釋放他,但是命令並未被施行。1949年9月6日,國軍棄守重慶前夕,毛人鳳受蔣介石指示,在其直接命令下,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其秘書宋綺雲和夫人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幼子“小蘿蔔頭”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慶戴公祠被楊進興、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軍統特務人員用匕首捅死,並用硝鏹水毀滅屍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葬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之“楊虎城將軍烈士陵園”內。
人物軼事
文教水利
楊虎城主政陝西時期重視發展文化教育和水利等事業,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為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長期的軍閥混戰使陝西教育瀕於凋敝,教育經費幾乎被挪用一空,楊虎城決定縮減軍費開支,將商稅、棉花捐、捲菸特稅全數撥歸教育廳,建立“教育基金”,並組建了一個教育基金保管委員會以監管經費使用。
楊虎城自己出錢,在家鄉孫鎮、蒲城縣創辦了很多學校,其中堯山國小、堯山中學最為馳名,是當時西北地區最先進的學校。至今仍是陝西省重點中學。考慮到學校的經費來源,楊虎城還籌辦了鹹陽煉油廠補充學校的經費,另外還在蒲城的洛河邊購置了三千多畝水田作為學校的資產。
倡辦水利工程專校、中國第一個水工試驗所及設定黃河水電站,提出治黃構思及理論。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體工程,梅惠渠於1936年開工,1938年完成 。
創辦醫院
辛亥革命後近二十年,由於軍閥混戰,政局動盪,陝西的醫藥衛生事業幾乎一片空白。楊虎城在參加北伐後,就改組了部隊軍醫機構。入陝主政後,他進一步充實了十七路軍軍醫處,克服經費困難,設立了省人民醫院。1931年3月24日,正式開診,第一年全部免費診斷。並聘用省內知名專家姚爾明、吳濟棠等,斥巨資從國外買回X光機等設備,建立了檢驗室,開展胸部透視、拍片和四大常規檢查,使得省立醫院成了西北首屈一指的醫療機構。興辦藥廠和助產學校,1932年陝西霍亂時期從軍費中撥出專款購買設備自主研製疫苗 。
家庭成員
父母 | 父親:楊懷福 | 母親:孫一蓮 |
妻子 | 原配夫人羅佩蘭 | 第二位夫人張蕙蘭 |
第三位夫人謝葆真 | —— | |
子女 | 長子楊拯民 | 次子楊拯中 |
三子楊拯亞 | 幼子楊拯仁 | |
長女楊拯坤 | 二女兒楊拯美 | |
三女兒楊拯英 | 四女兒楊拯漢 | |
五女兒楊拯陸 | 么女楊拯國 | |
孫輩 | 長孫楊協 | 次孫楊瀚 |
(表格參考資料 )
人物評價
毛澤東: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中國共產黨:楊虎城為“著名的愛國民主將領”,“為促進國共合作、推動抗日而獻身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張學良:自台北傳真親書賀詞“敬念楊虎城先生百歲誕辰”,說楊虎城不過陪襯,後悔搭了楊虎城,西北軍沒用,令其傷心極。但張學良亦表示楊虎城是一個好人,也很願意做一個大家認為愛國的人。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教授袁蔭盛:縱觀楊虎城將軍一生,他是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 工”三大政策的積極擁護者和堅決捍衛者,他通過親身實踐走上了“聯共救國”的道路,他是國民黨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因為抗日的問題和蔣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發動了“西安事變”。史家對這些問題不盡然,不過從過去的歷史看來,至少後來國共攜手抗日,不能不說和“西安事變”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至少“西安事變”也有助於後來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抵抗日本這樣的歷史事實。
台灣學者郭冠英:國民黨應撫平歷史傷痕,正確看待“西安事變”。遭囚禁12年後,卻被殺害,楊虎城受到了很大的冤屈。“西安事變”是一個愛國行為,國民黨應積極撫平歷史傷痕。
後世紀念
申請平反
楊虎城誕辰120周年之際,楊虎城之孫楊瀚第二次寫信給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要求國民黨尊重歷史事實,在法治人權的大原則下,對當年蔣介石不經過軍法審判,而用殘暴手法殺害楊虎城及其家人、秘書的罪行進行道歉和平反。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表示,西安事件受軍法審判,沒有平反問題。
故居
楊虎城將軍的故居,又稱楊公館,位於蒲城縣城東槐院巷二十九號,坐北向南,分東西兩院。建於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傳統式的民居宅院,楊虎城將軍與其母孫一蓮、夫人張蕙蘭、謝葆真及兒女都曾在此居住過。故居收藏的有楊虎城將軍生前用過的部分桌、椅、床、櫃等家具和楊虎城母親孫老太太六十大壽時親朋贈送的部分禮品九十多件。還展出楊虎城將軍生平事跡照片和連環畫一套,介紹了楊虎城將軍的一生和他的戰鬥歷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楊虎城與張學良兩位將軍西安事變前夕互贈互勉的條幅“勿忘國恥”、“為國努力”。
主要成就
楊虎城參與了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討袁護法、轉戰關中、堅守西安、出師北伐、回陝主政、被迫內戰、呼籲抗戰 。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同張學良將軍聯合一起,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抗日,反對內戰,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停止了安內攘外政策,迫使國民政府進行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蘇聯所期望的抗日統一戰線;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休整與壯大的機會。
影視形象
1981年電影《西安事變》:辛敬飾楊虎城
2007年電視劇《西安事變》:劉交心飾楊虎城
2015年電視劇《少帥》:鄧剛飾楊虎城;
2016年電視劇《東方戰場》:任澤巍飾楊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