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山茶始植於西漢甘露無年(公元前53年)入貢皇室,經宋元明清為歷代皇帝祭天祀祖之用。蒙山茶因其精湛的制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等名章佳句膾炙人口,廣為流傳。蒙山甘露,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山山區——四川省國營名山縣茶。
採制工藝

2.三揉:頭揉在殺青後進行,以初捲成條為適度,要細心輕揉保護全芽整葉,二揉在炒二青後趁熱揉捻,要掌握先輕、中重、後輕的原則,以防芽斷葉碎,三揉在全葉緊捲成細條,顯毫為適度。
3.做型,採取緊團翻滾傳統炒法,邊炒邊搓條,使茶身緊結,炒成八成乾時為宜,滿顯白毫,茶葉含水量降至12~14%為適度。
4.初烘:含水量達7~8%,適度攤涼後,及時進行復烘,烘至茶含水量達5%時隨即下烘籠,趁熱裝箱。
品質特徵
條索緊卷多毫,葉嫩芽壯純整;色澤淺綠油潤;湯微黃碧,清流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蒙山甘露不僅外形秀美,內質也極佳,是蒙山傳統名茶中色、香、味、形的統一典型,蒙山甘露以清明前獨芽為原料,外形緊細勻卷翠綠多毫,湯色嫩綠明亮,品味鮮爽回甘,葉底秀麗勻整,為蒙山系列名茶之代表。是名綠茶中之珍品。
茶藝鑑賞

1.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2.沖泡步驟:將沸水沖入燙壺中至溢滿為止。
3.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4.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5.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6.倒茶: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二、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三、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使用。沖泡技藝中國有數千年的飲茶史,人們的飲茶方法隨著制茶技術和飲茶實踐的發展進步,有過四次較大的演變。
歷史淵源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山茶。”蒙頂茶產於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縣的蒙山,四川蒙頂山上清峰漢代甘露祖師吳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遺址。蒙頂甘露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蒙山位於四川省邛崍山脈之中,東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嶺,西靠夾金山,北臨成都盆地,青衣江從山腳下繞過.立足峰頂,“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話,足稱名勝”,因此有“猛杉之顛多秀嶺,惡草不生生淑茗”的說法。清代徐元禧有詩云:“五頂參差比,真是一朵蓮”。如此秀麗的猛杉,孕育出了這裡的名茶,由於蒙山茶主要產于山頂,故被稱做“蒙頂茶”。

蒙頂甘露茶形狀纖細,葉整芽泉,身披銀毫,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湯色黃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沏二遍時,越發鮮醇,使人尺頰留香。
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讚頌蒙頂茶的文章:白居易在《琴茶》一詩眾寫道:“琴里知聞惟《淥水》 ,茶中故舊是蒙山。”唐代黎陽《蒙山白雲岩茶》詩中稱頌“若教陸羽持公論,應詩人間地一茶。”宋代文人《謝人寄蒙頂新茶詩》 :“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
文彥博在《謝人惠寄蒙頂茶》詩中雲“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腋勝醒醐。”明代錢椿年《茶譜》中記述:“茶之產於天下多矣!劍南油能頂石花,湖州油顧渚紫筍,峽州油時澗明月……其名皆著。品地之,則石花最上,紫筍次之……”清朝趙恆葉留油“色淡香長自仙”的佳句。從這些文辭優美的詞句中,我們不難體會道歷代文人對蒙頂茶的酷愛程度之深。
該茶採摘細嫩,每年春分時節採摘,標準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芽外形緊湊多毫,嫩綠色潤,香氣馥郁芬芳鮮嫩,湯色碧清微黃,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甘露在梵語是“念祖”之意;二說是茶湯似甘露。甘露茶採摘細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觀,內質優異。其品質特點:緊卷多毫,淺綠油潤,葉嫩芽壯,芽葉純整,湯黃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
蒙山,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自1987年列為四川省十大風景旅遊區,與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樂山大佛齊名以來,以其秀麗多姿的風光和悠久而豐富的民族茶文化為特色,已成為海內外遊人、客商遊覽觀光,購茶品茗與開展茶文化交流的勝地。名山縣人民政府,為發揚和光大祖先給名山人民留下的寶貴遺產——讓“蒙山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真正體現產量大、品質優、價格合理的優勢,於1994年7月成立了“四川蒙山茶葉集團公司”。國營名山縣茶廠,是該公司最大的茶葉生產廠家,主要產品有蒙山黃芽、石花、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蒙山毛峰、春露名茶等名品類的優質名茶。而蒙山甘露,是蒙頂茶傳統珍品之一。
美麗傳說

魚仙生下一兒一女,每年採茶制茶,生活很美滿。但好景不長,魚仙偷離水晶宮,私與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發現了。河神下令魚仙立即回宮。魚仙無奈,只得忍痛離去。臨走前,囑咐兒女要幫父親培植好滿山茶樹,並把那塊能變雲化霧的白紗留下,讓它永遠籠罩蒙山,滋潤茶樹。吳理真一生種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魚仙,最終投入古井而逝。後來有個皇帝,因吳理真種茶有功,追封他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蒙頂甘露茶因此世代相傳,朝朝進貢。
中國名茶1
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